㈠ 中華五千年歷史有多少個朝代和多少位帝王
從盤古開始是:盤古氏,有巢氏,女媧氏。然後是三皇五帝,但不知道年代,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大禹傳位於啟,然後夏朝就開始了。
夏朝 前2100-1600 啟——桀 陽城 (加大禹就有17位君主哪數睜)
商朝 前1600-1100 湯——紂 亳→殷 (共31位君主,有盤庚將都城由亳遷到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幽王 鎬 (加文王共14世)
東周 前770-256 周平王——赧王 洛邑 [共24世,東周分為春秋( 前770-476)戰國(前475-221)兩個時代,公元前256年,秦王亡東周]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秦二世 咸陽(2世而亡)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漢高祖——孺子 長安 (不算呂後篡權,就有12世)
新朝 8-23 王莽 長安
東漢 25-220 光武帝——漢獻帝 洛陽(12世)
三國 魏 220-265 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奐) 洛陽(算上曹操有6世)
蜀 221-263 昭烈帝(劉備)——後主(劉禪) 成都 (2世)
吳 229-280 吳大帝(孫權)——烏程侯(孫皓) 建業 (4世)
西晉 265-316 晉武帝(司馬炎)—畢拿—晉愍帝(司馬鄴) 洛陽(4世)
東晉 317-420 晉元帝(司馬睿)——晉恭帝(司馬德文) 建康(11世)
十六國 304-439 (太多了,難得打!)
南北朝 420-581
南朝:宋、齊、梁、陳
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隋朝 581-618 文帝(楊堅)——煬帝(楊廣) 大興
唐朝 618-907 唐高祖(李淵)——哀帝(李拀) 長安 (加武則天的周,共21世)
五代十國 907-960(太多了,沒寫)
宋朝 北宋 960-1127 太祖(趙匡胤)——欽宗(趙恆) 開封 (9世)
南宋 1127-1279 高宗(趙構)——衛王(趙昺) 臨安 (9世)
遼朝 916-1125 遼太祖(耶律阿寶機) ——天祚帝(耶律延禧)上京(9世)
西夏 1038-1227 夏景宗(李元昊) ——夏李歲末帝(沒找到名字)興慶
金朝 1115-1234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哀宗(完顏寧甲速) 中都 (9世)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順帝(妥歡帖睦爾) 大都 (12世)
明朝 1368-1644 明太祖(朱元璋)——思宗(朱由檢) 南京→北京
(17世)
清朝 1644-1911 努爾哈赤——宣統帝(溥儀) 北京(12世)
中華民國1911-1949孫中山 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今天 北京
㈡ 歷史上王姓有多少皇帝
中國歷史上共有兩位姓王的皇帝,分別是王建與王莽。
一、王建-前蜀
五代十國時期,在四川建立的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前蜀的開國皇帝。
二、王莽-新朝
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立新朝,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2)中華五千年歷史有過多少個王皇帝擴展閱讀:
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余陪來自子漏姿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王姓的得姓始祖是王子喬,本名姬晉,東周靈王的太子。
古時的王姓名人
1、王昭君(約前52年—約15年),名嬙,字昭君,漢族,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 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前38年 ,王昭君被選入宮 。前33年 ,時為匈奴單於的呼韓邪第三次朝漢自請為婿,王昭君奉命嫁與其為妻 。
2、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東晉書法家。字逸少。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返毀絕。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自幼學習書法,曾師從衛鑠,後遍學眾家,在漢魏質朴淳厚書風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創造出一種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書風。
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書聖」。
3、彪。歷任縣、郡功曹,州從事、治中等職,後辭官家居。漢章帝曾特詔公車徵聘,因病未行。晚年生活潦倒。王充在哲學上認為物質性的「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否定天人感應說。在倫理思想上認為道德起源於人類物質生活的進步。
著有《譏俗》、《政務》、《論衡》、《養性》,僅存論衡》。其思想對以後唯物主義思想的發展很有影響。
㈢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歷代中國的皇帝中,由於早殤、累於政事或沉溺淫樂,短壽的皇帝很多。超過60歲的皇帝中,一般認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乾隆皇帝),享年89歲。
據傳壽命最長的是南越武帝趙佗,享年百餘歲,但可信度有很大問題;80歲以上的皇帝還有清高宗乾隆(89歲)、梁武帝蕭衍(86歲)、武則天武曌(82歲)、宋高宗趙構(81歲)、元世祖忽必烈(80歲)。70歲以上的有11個,60歲及以上的有30個。
各個王朝的順序: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媧皇女媧、黃帝軒轅、炎帝神農等都不是真正帝王,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其「皇」或「帝」號,為後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楚武王自尊為王之後,王的含金量開始逐漸下降。戰國諸侯大多僭越稱王,尊周天子為「天王」。
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說文曰:「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皇帝之制,始於秦,始皇帝政制之,乃取三皇五帝之名。皇帝自稱「朕」,其下皆稱「陛下」。皇帝之言曰「諭」,皇帝之命曰「詔」。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一字王和二字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皇帝壽命列表
㈣ 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位皇帝
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
唐高祖 李淵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後 武曌(太後稱制)
武周聖神皇帝 武則天
唐中宗 李顯
唐殤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肅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適
唐順宗 李誦
唐憲宗 李純
唐穆宗 李恆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曄
唐哀帝 李拀
[編輯]南詔
[編輯]渤海國
渤海高王 大祚榮
渤海武王 大武藝
渤海文王 大欽茂
大元義
渤海成王 大華嶼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義
渤海簡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錫
大瑋瑎
大諲撰
[編輯]五代十國
[編輯]五代
[編輯]後梁
太祖 朱溫
末帝 朱瑱
[編輯]後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閔帝 李從厚
末帝 李從珂
[編輯]後晉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貴
[編輯]後漢
高祖 劉知遠
隱皇帝 劉承佑
[編輯]後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榮
恭帝 柴宗訓
[編輯]十國
[編輯]吳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錢鏐
世宗 錢元瓘
成宗 錢弘佐
忠遜王 錢弘倧
忠懿王 錢弘俶
[編輯]閩國
(909年-945年,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王審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鈞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編輯]荊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興
文獻王 高從誨
貞懿王 高寶融
荊南侍中 高保勖
荊南侍中 高繼沖
[編輯]楚國
(907年-951年,創立者馬殷實際自897年開始地方割據)
武穆王 馬殷
衡陽王 馬希聲
文昭王 馬希范
廢王 馬希廣
恭孝王 馬希萼
馬希崇
[編輯]吳國
(904年-937年)
太祖 楊行密
烈宗 楊渥
高祖 楊渭
睿帝 楊溥
[編輯]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後主 李煜
[編輯]南漢
(917年-971年)
高祖 劉岩
殤帝 劉玢
中宗 劉晟
後主 劉鋹
[編輯]北漢
(951年-979年)
世祖 劉旻
睿宗 劉鈞
少主 劉繼恩
英武帝 劉繼元
[編輯]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後主 王衍
[編輯]後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後主 孟昶
[編輯]宋
[編輯]北宋
宋太祖 趙匡胤
宋太宗 趙光義
宋真宗 趙恆
宋仁宗 趙禎
宋英宗 趙曙
宋神宗 趙頊
高太後 宣仁太後高氏(太後垂簾)
宋哲宗 趙煦
宋徽宗 趙佶
宋欽宗 趙桓
[編輯]南宋
宋高宗 趙構
宋孝宗 趙眘
宋光宗 趙淳
宋寧宗 趙擴
宋理宗 趙昀
宋度宗 趙禥
謝太後 謝道清(太後垂簾)
宋恭帝 趙顯
宋端宗 趙昰
趙昺
[編輯]遼
遼太祖 耶律阿保機
遼應天後 述律平(太後稱制)
遼東丹王 耶律倍
遼太宗 耶律德光
遼世宗 耶律阮
遼穆宗 耶律璟
遼景宗 耶律賢
遼蕭太後 蕭綽(蕭撒葛只)
遼聖宗 耶律隆緒
遼興宗 耶律宗真
遼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編輯]北遼
宣宗 耶律淳
蕭德妃
梁王 耶律雅里
耶律術烈
[編輯]西夏
太祖 李繼遷
太攜棗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諒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干順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純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頊
獻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編輯]金
金太祖 完顏阿骨打
金太宗 完顏晟
金熙宗 完顏亶
海陵王 完顏亮
金世宗 完顏雍
金章宗 完顏璟
衛紹王 完顏永濟
金宣宗 完顏珣
金哀宗 完顏守緒
金末帝 完顏承麟
[編輯]元
元太祖 鐵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監國)
元太宗 窩闊台
馬乃真後 (稱制)
元定宗 貴由
海迷失後 (稱模凳制)
元憲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禪汗)
元成宗 鐵穆耳 (完澤篤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愛育黎拔力八達 (普顏篤汗)
元英宗 碩德八剌 (格堅汗)
泰定帝 也孫鐵木兒
天順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圖帖睦爾 (札牙篤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寧宗 懿璘質班
元順帝 妥懽帖睦爾 (元惠宗)(烏哈圖汗)
[編輯]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號洪武
明惠旦隱旅帝 朱允炆,年號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號永樂 (廟號初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熾,年號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號宣德
明英宗 朱祁鎮,年號正統/天順
明代宗 朱祁鈺,年號景泰
明憲宗 朱見深,年號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號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號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號嘉靖
明穆宗 朱載垕,年號隆慶
明神宗 朱翊鈞,年號萬曆
明光宗 朱常洛,年號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號天啟
明思宗 朱由檢,年號崇禎
[編輯]大順
李自成,年號永昌
[編輯]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編輯]南明
安宗 (福王)朱由崧(1644.6—1645.6) ,年號弘光,安宗簡皇帝。
潞王 朱常淓(1645.6)(監國)
魯王 朱以海(1645.8—)(監國)
紹宗(唐王) 朱聿鍵(1645.8—1646.10),年號隆武,紹宗襄皇帝。
唐王 朱聿𨮁(1646.12),年號紹武
韓王 朱本鉉(1646—1664),年號定武
昭宗(桂王) 朱由榔(1646.12—1662.1),年號永曆,又稱出皇帝,鄭成功謚曰昭宗匡皇帝。
[編輯]清
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
清世祖 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通稱順治皇帝
清聖祖 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通稱康熙皇帝
清世宗 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通稱雍正皇帝
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歷,年號乾隆,通稱乾隆皇帝
清仁宗 愛新覺羅顒琰,年號嘉慶,通稱嘉慶皇帝
清宣宗 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通稱道光皇帝
清文宗 愛新覺羅奕詝,年號咸豐,通稱咸豐皇帝
清穆宗 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通稱同治皇帝
清德宗 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通稱光緒皇帝
清遜帝 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
㈤ 中國上下五千年有多少位皇帝
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宣布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
封建王朝皇帝總數494人。
其中未在位,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有73人。
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君王總數有251人。
歷代農民起義建元、稱帝者,約100人。
封建割據稱帝者,約有60人;還有一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
中國自秦以降,一共出過九個大王朝,它們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另外,還出過五十幾個小王朝,它們是:
三國時的魏、蜀、吳,共三個;
十六國時的東晉、前趙、北涼、夏、後趙,鮮卑: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遼西、代、成漢、前秦、後涼、仇池、後秦、前涼、冉魏、西涼、北燕、後蜀,共二十三個;
南朝的劉宋、蕭齊、梁、後梁、陳,共五個;
北朝的北魏(含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共三個;
五代時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五個;
十國的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荊南、北漢,共十個;
夏、遼、金、南宋,共四個。
由於口徑不一,難以有權威的統計。如:
一、秦二世三年(楚懷王二年,-207年),二世嬴胡亥卒,嬴子嬰即位,僅稱王。
二、漢惠帝七年(南越武王二十年,-188年),惠帝劉盈卒,少帝劉恭即位。但高後呂雉稱制,史家以高後紀年。漢高後四年(南越武王二十四年,-184年),少帝劉恭被廢,少帝劉弘即位,史家仍以高後紀年。
三、漢元平元年(-74年),昭帝劉弗陵卒,昌邑王劉賀即位。旋被廢。宣帝劉詢即位。史家不以昌邑王劉賀計入世系。
四、漢元始五年(高句麗琉璃王二十四年,5年),平帝劉衎卒。漢居攝元年,孺子劉嬰被立為太子,王莽稱假皇帝。漢初始元年(高句麗琉璃王二十七年,8年),孺子劉嬰被廢。史家仍以孺子劉嬰計入世系。
五、漢更始元年(新地皇四年,高句麗大武神王六年,23年),淮陽王劉玄稱帝。漢建世元年(漢更始三年,漢建武元年,25年),劉盆子稱帝。史家不以淮陽王劉玄、劉盆子計入世系。
六、漢延光四年(高句麗太祖王七十三年,125年),安帝劉祜卒,北鄉侯劉懿即位。旋被廢。順帝劉保即位。史家不以北鄉侯劉懿計入世系。
七、漢中平六年(高句麗故國川王十一年,189年),靈帝劉宏卒,弘農王劉辯即位。旋被廢。獻帝劉協即位。史家不以弘農王劉辯計入世系。
八、晉建始元年(高句麗美川王二年,301年),趙王司馬倫受禪即位。旋退位。惠帝司馬衷復辟。史家不以趙王司馬倫計入世系。
九、晉建康元年(握絕消高句麗美川王二十年,晉太興二年,成玉衡九年,趙光初二年,趙明帝元年,319年),南陽元王司馬保自立。史家不以南陽元王司馬保計入世系。
……
像上述案例,在歷史上有上百起。此外、歷代起事者,自稱皇帝的,不下數百起,並且難以作全面統計。即使在當代,這種案例還有出現。如:「中原皇清國元年」 (1982年),張清安僭號於四川巴中,旋被擒。「正坤元年」(1986年),晁玉華僭號於山東濰坊。「正坤三年」(1988年),被擒。
因此,無論是正統的王朝君主,還是其他政權的皇帝,都難以有權威的統計結果。
中國皇帝雖然自命天子,被稱萬歲,但長壽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歲以下的佔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內。其餘約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過八十歲的只有五位,即最長壽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蕭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81)、宋高宗趙構(80)和五代吳越武肅王錢□(80)。
超過七十歲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宏伏、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國吳大帝孫權(70)等。
超過六十歲的有38位,包括漢武帝劉徹(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楊堅(63)和漢高祖劉邦(61)等。
超過五十歲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歲到49歲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贏政(49)、宋段知太祖趙匡胤(49)、南唐後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極(41)等。
30歲到39歲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緒皇帝(37)、咸豐皇帝(30)等。
20歲到29歲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贏胡亥(23)、順治皇帝(23)等。
10歲到19歲的有28位。
而十歲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歲的漢質帝劉纘,六歲的元寧宗、兩歲的漢沖帝劉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滿周歲就死去的漢殤帝劉隆。
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為。然而,有些皇帝才幾歲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幾十年,而且影響相當深遠。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漢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過40年的有11位,
包括遼聖宗(49年)、明神宗萬曆帝(48年)、梁武帝(47年)、遼道宗(46年)、元順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劉備的兒子阿斗、蜀後主劉禪(40年)。
在位超過30年的有19位,
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緒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在位超過20年的有31位,
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
包括遼太宗(20年)、順治皇帝(18年)、明思宗崇禎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則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後主(13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3年)和咸豐皇帝(10年)等。
在位不滿十年的皇帝超過240位,
其中五年以下的約兩百位,
在位九年有6位,
八年有9位,
七年有15位,
六年有18位,
五年有18位,
四年有21位,
三年有29位,
兩年有39位,
一年有42位,
不滿一年有40位,
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從登基到駕崩僅有半天時間。很多皇帝登基時未滿周歲,還在吃奶,下面是這些皇帝登上皇位時的年齡統計。
五代十國的楚武穆王馬殷,75歲才登基,堪稱大器晚成。
武則天66歲才登基;
吳三桂66歲自封周前帝;
三國劉備60歲才登極;
漢高祖劉邦54歲稱帝;
袁世凱52歲自封中華帝。
從統計數字看,51歲到60歲稱帝者有25位;
41歲到50歲稱帝者有45位;
31歲到40歲稱帝者有63位;
21歲到30歲稱帝者有73位;
11歲到20歲稱帝者有93位;
5歲到10歲稱帝者有33位,
五歲以下稱帝者有11位。30歲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計210位。
康熙七歲登基,做了61年皇帝,68歲駕崩;
宋仁宗八歲登基,做了41年皇帝,53歲歿;
明神宗九歲登基,做了48年皇帝,57歲卒;
秦始皇13歲登基,做了36年皇帝,
49歲死;漢武帝15歲登基,做了54年皇帝,69歲卒。
他們做了一輩子皇帝,整部歷史就是皇帝史,然而,更多的是幼年儲君一登基便被殺,想長命點還是不要當沒有權力的太子,生在帝皇家未必是件好事,分分鍾人頭落地。每次改朝換代,就是一次血洗宮廷。到底有幾位皇帝能善終?
北宋版《百家姓》511個姓中,開頭「趙錢孫李」,乃因為宋朝皇帝姓趙,若明版就一定以朱開頭。
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宣布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
封建王朝皇帝總數494人。
其中未在位,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有73人。
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君王總數有251人。
歷代農民起義建元、稱帝者,約100人。
封建割據稱帝者,約有60人;還有一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
但據國防大學出版社《中國皇帝史》: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清代宣統覆滅,我國封建社會共經歷了352名皇帝,其中統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時期的皇帝有206名,主要是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
如果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東、西周朝和春秋、戰國時代之王、公、侯加進去,就更多了,這些君王總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進去,中國帝王應該有829位。
劉(漢、蜀漢、前趙、南朝宋、南漢、北漢)52位;
李(成漢、唐、西涼、後唐、南唐、西夏)50位;
朱(後梁、明)26位;
趙(宋)18位;
蕭(梁、西梁)17位;
司馬(晉)16位;
高(北燕、北齊、南平)12位;
王(新、前蜀、閩)10位;
石(後趙、後晉)9位;
陳(陳)8位;
楊(隋、五代十國·吳)7位;
張(前涼)7位;
馬(五代楚)6位;
曹(三國魏)5位;
錢(吳越)5位;
孫(三國吳)4位;
馮(北燕)2位;
孟(後蜀)2位;
段(西燕、北涼)2位;
贏(秦)2位;
柴(後周)2位。
外族皇帝計有:
孛兒只斤氏(元、北元)19位;
慕容氏(前燕、後燕、西燕)16位;
耶律氏(遼)15位;
愛新覺羅氏(清)12位;
元(北魏、東魏、西魏)11位;
完顏氏(金)10位;
元氏之前身拓跋氏(北魏)8位;
苻(前秦)7位;
宇文氏(北周)5 位;
乞伏氏(西秦)4位;
沮渠氏(北涼)4位;
禿發氏(南涼)3位;
赫連氏(大夏)3位;
姚(後秦)3位;
呂(後涼)3位等。
若按此姓氏分布又有380位
㈥ 中國5000年共有幾位皇帝(君王)
中國歷代紀元表
五帝(約前26世紀初—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
黃帝 堯
顓頊 舜
帝嚳
夏(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約前17世紀初)
禹
泄
啟 不降
太康 扃
仲康 廑
相 孔甲
少康 皋
杼 發
槐 桀(履癸)
芒
商(約前17世紀初—約前11世紀)
湯
祖丁
外丙 南庚
仲壬 陽甲
太甲 盤庚
沃丁 小辛
太庚 小乙
小甲 武丁
雍已 祖庚
太戊 祖甲
仲丁 廩辛
外壬 康丁
河亶甲 武乙
祖乙 太丁(文丁)
祖辛 帝乙
沃甲 紂(辛)
周(約前11世紀—前256)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
武王(姬發)
孝王(姬辟方)
成王(姬誦) 夷王(姬燮)
康王(姬釗) 厲王(姬胡)
昭王(姬瑕) 〖共和〗 (14) 庚申
前841
穆王(姬滿) 宣王(姬靜) (46) 甲戌 前827
共王(姬繄邑) 幽王(姬宮湦) (11) 庚申 前781
懿王(姬囏)
周(約前11世紀—前256)
東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51) 辛未 前770
悼王(姬猛) (1)
辛巳
前520
桓王(姬林) (23) 壬戌 前719 敬王(姬匄) (44) 壬午 前519
庄王(姬佗) (15) 乙酉 前696 元王(姬仁) (7) 丙寅 前475
釐王(姬胡齊) (5) 庚子 前681 貞定王(姬介) (28) 癸酉 前468
惠王(姬閬) (25) 乙巳 前676 哀王(姬去疾) (1) 庚子 前441
襄王(姬鄭) (33) 庚午 前651 思王(姬叔)迅脊 (1) 庚子 前441
頃王(姬壬臣) (6) 癸卯 前618 考王(姬嵬) (15) 辛丑
前440
匡王(姬班) (6) 己酉 前612 威烈王(姬午) (24) 丙辰 前425
定王(姬瑜) (21) 乙卯 前此晌606 安王(姬驕) (26) 庚辰 前401
簡王(姬夷) (14) 丙子 前585 烈王(姬喜) (7) 丙午 前375
靈王(姬泄心) (27)
庚寅 前571 顯王(姬扁) (48) 癸丑 前368
景王(姬貴) (25) 丁巳 前554 慎靚王(姬定) (6) 辛丑 前320
赧王(姬延) (59) 丁未 前314
秦 [秦帝國(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滅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乙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紀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統一,稱始皇帝。
昭襄王(嬴則,又名稷)
(56)
乙卯
前306
始皇帝(嬴政) (37) 乙卯 前246
孝文王(嬴柱) (1) 辛亥 前250 二世皇帝(畝扒滲嬴胡亥) (3) 壬辰 前209
庄襄王(嬴子楚) (3) 壬子 前249
漢(前206—公元220)
西漢(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劉邦)
(12) 乙未 前206
神爵(4) 庚申
前61
惠帝(劉盈) (7) 丁未 前194 五鳳(4) 甲子 前57
高後(呂雉) (8) 甲寅 前187 甘露(4) 戊辰 前53
文帝(劉恆) (16) 壬戌 前179 黃龍(1) 壬申 前49
(後元)(7) 戊寅 前163 元帝(劉奭) 初元(5) 癸酉 前48
景帝(劉啟) (7) 乙酉 前156 永光(5) 戊寅 前43
(中元)(6) 壬辰 前149 建昭(5) 癸未 前38
(後元)(3) 戊戌 前143 竟寧(1) 戊子 前33
武帝(劉徹) 建元(6) 辛丑 前140 成帝(劉驁) 建始(4) 己丑 前32
元光(6) 丁未 前134 河平(4) 癸巳 前28
元朔(6) 癸丑 前128 陽朔(4) 丁酉 前24
元狩(6) 己未 前122 鴻嘉(4) 辛丑 前20
元鼎(6) 乙丑 前116 永始(4) 乙巳 前16
元封(6) 辛未 前110 元延(4) 乙酉 前12
太初(4) 丁丑 前104 綏和(2) 癸丑 前8
天漢(4) 辛巳 前100 哀帝(劉欣) 建平(4) 乙卯 前6
太始(4) 乙酉 前96 元壽(2) 己未 前2
征和(4) 己丑 前92 平帝(劉衎) 元始(5) 辛酉 公元1
後元(2) 癸巳 前88 孺子嬰(王莽攝政) 居攝(3) 丙寅 6
昭帝(劉弗陵)
始元(7) 乙未 前86 初始(1)
戊辰
8
元鳳(6) 辛丑 前80 [新]王莽
始建國(5) 己巳 9
元平(1) 丁未 前74 天鳳(6) 甲戌 14
宣帝(劉詢) 本始(4) 戊申 前73 地皇(4) 庚辰 20
地節(4) 壬子 前69 更始帝(劉玄)
更始(3) 癸未 23
元康(5) 丙辰 前65
東漢(25—220)
光武帝(劉秀)
建武(23)
乙酉
26
沖帝(劉炳) 永憙(嘉)(1)
乙酉 145
建武中元(2) 丙辰 56 質帝(劉纘) 本初(1) 丙戌 146
明帝(劉庄) 永平(18) 戊午 58 桓帝(劉志) 建和(3) 丁亥 147
章帝(劉炟) 建初(9) 丙子 76 和平(1) 庚寅 150
元和(4) 甲申 84 元嘉(3) 辛卯 151
章和(2) 丁亥 87 永興(2) 癸巳 153
和帝(劉肇) 永元(17) 己丑 89 永壽(4) 乙未 155
元興(1) 乙巳 105 延憙(10) 戊戌 158
殤帝(劉隆) 延平(1) 丙午 106 永康(1) 丁未 167
安帝(劉祜) 永初(7) 丁未 107 靈帝(劉宏) 建寧(5) 戊申 168
元初(7) 甲寅 114 憙平(7) 壬子 172
永寧(2) 庚申 120 光和(7) 戊午 178
建光(2) 辛酉 121 中平(6) 甲子 184
延光(4) 壬戌 122 獻帝(劉協) 初平(4) 庚午 190
順帝(劉保) 永建(7) 丙寅 126 興平(2) 甲戌 194
陽嘉(4) 壬申 132 建安(25) 丙子 196
永和(6) 丙子 136 延康(1) 庚子 220
漢安(3) 壬午 142
建康(1) 甲申 144
三國(220—280)
魏(220—265)
文帝(曹丕)
黃初(7)
庚子
220
嘉平(6) 己巳 249
明帝(曹叡) 太和(7) 丁未 227 高貴鄉公(曹髦) 正元(3) 甲戌 254
青龍(5) 癸丑 233 甘露(5) 丙子 256
景初(3) 丁巳 237 元帝(曹奐)(陳留王) 景元(5) 庚辰 260
齊王(曹芳) 正始(10) 庚申 240 咸熙(2) 甲申 264
蜀漢(221—263)
昭烈帝(劉備)
章武(3)
辛丑
221
後主(劉禪) 景耀(6)
戊寅
258
後主(劉禪) 建興(15) 癸卯 223 炎興(1) 癸未 263
延熙(20) 戊午 238
吳(222-280)
大帝(孫權) 黃武(8)
壬寅 222
景帝(孫休) 永安(7)
戊寅 258
黃龍(3) 己酉 229 烏程侯(孫皓) 元興(2) 甲申 264
嘉禾(7) 壬子 232 甘露(2) 乙酉 265
赤烏(14) 戊午 238 寶鼎(4) 丙戌 266
太元(2) 辛未 251 建衡(3) 己丑 269
神鳳(1) 壬申 252 鳳凰(3) 壬辰 272
會稽王(孫亮) 建興(2) 壬申 252 天冊(2) 乙未 275
五鳳(3) 甲戌 254 天璽(1) 丙申 276
太平(3) 丙子 256 天紀(4) 丁酉 277
晉(265—420)
西晉(265-317)
武帝(司馬炎)
泰始(10) 乙酉 265 惠帝(司馬衷) 太安(2) 壬戌 302
咸寧(6) 乙未 275 永安(1) 甲子 304
太康(10) 庚子 280 建武(1) 甲子 304
太熙(1) 庚戌 290 永安(1) 甲子 304
惠帝(司馬衷) 永熙(1) 庚戌 290 永興(3) 甲子 304
永平(1) 辛亥 291 光熙(1) 丙寅 306
元康(9) 辛亥 291 懷帝(司馬熾) 永嘉(7) 丁卯 307
永康(2) 庚申 300 愍帝(司馬鄴) 建興(5) 癸酉 313
永寧(2) 辛酉 301
東晉(317—420)
元帝(司馬睿)
建武(2)
丁丑
317
哀帝(司馬丕) 隆和(2) 壬戌
362
大興(4) 戊寅 318 興寧(3) 癸亥 363
永昌(2) 壬午 322 海西公(司馬奕) 太和(6) 丙寅 366
明帝(司馬紹) 永昌 壬午 322 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2) 辛未 371
太寧(4) 癸未 323 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3) 癸酉 373
成帝(司馬衍) 太寧 乙酉 325 太元(21) 丙子 376
咸和(9) 丙戌 326 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5) 丁酉 397
咸康(8) 乙未 335 元興(3) 壬寅 402
康帝(司馬岳) 建元(2) 癸卯 343 義熙(14) 乙巳 405
穆帝(司馬聃) 永和(12) 乙巳 345 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2) 己未 419
昇平(5) 丁巳 357
南北朝(420—589)
南朝 宋(420—479)
武帝(劉裕)
永初(3) 庚申 420 景和(1) 乙巳 465
少帝(劉義符) 景平(2) 癸亥 423 明帝(劉彧) 泰始(7) 乙巳 465
文帝(劉義隆) 元嘉(30) 甲子 424 泰豫(1) 壬子 472
孝武帝(劉駿) 孝建(3) 甲午 454 後廢帝(劉昱)(蒼梧王) 元徽(5) 癸丑 473
大明(8) 丁酉 457 順帝(劉凖) 升明(3) 丁巳 477
前廢帝(劉子業) 永光(1) 乙巳 465
齊(479—502)
高帝(蕭道成)
建元(4) 己未 479 明帝(蕭鸞)
建武(5) 甲戌 494
武帝(蕭賾) 永明(11) 癸亥 483 永泰(1) 戊寅 498
鬰帝(蕭昭業) 隆昌(1) 甲戌 494 東昏侯(蕭寶卷) 永元(3) 己卯 499
海陵王(蕭昭文) 延興(1) 甲戌 494
和帝(蕭寶融) 中興(2) 辛巳 501
梁(502—557)
武帝(蕭衍) 天監(18) 壬午 太清(3)
丁卯
普通(8) 庚子 簡文帝(蕭綱) 大寶(2) 庚午
大通(3) 丁未 承聖(4) 壬申
中大通(6) 己酉 紹泰(2) 乙亥
大同(12) 乙卯 元帝(蕭繹) 太平(2) 丙子
中大同(2) 丙寅 敬帝(蕭方智)
* 有的地區用至6年。
* *有的地區用至3年。
陳(557—589)
武帝(陳霸先)
永定(3)
丁丑
557
宣帝(陳頊) 太建(14) 乙丑 569
文帝(陳蒨) 天嘉(7) 庚辰 560 後主(陳叔寶) 至德(4) 癸卯 583
天康(1) 丙戌 566 禎明(3) 丁未 587
廢帝(陳伯宗)(臨海王) 光大(2) 丁亥 567
北朝 北魏[拓跋氏,後改元氏](386—534)
北魏建國於丙戌(386年)正月,初稱代國,至同年四月始改國號為魏,439年滅北涼,統一北方。
道武帝(拓跋珪) 登國(11)
丙戌
386
孝文帝(元宏)
延興(6) 辛亥 471
皇始(3) 丙申 396 承明(1) 丙辰 476
天興(7) 戊戌 398 太和(23) 丁巳 477
天賜(6) 甲辰 404 宣武帝(元恪) 景明(4) 庚辰 500
明元帝(拓跋嗣)
永興(5) 己酉 409 正始(5) 甲申 504
神瑞(3) 甲寅 414 永平(5) 戊子 508
泰常(8) 丙辰 416 延昌(4) 壬辰 512
太武帝(拓跋燾)
始光(5) 甲子 424 孝明帝(元詡) 熙平(3) 丙申 516
神麚(4) 戊辰 428 神龜(3) 戊戌 518
延和(3) 壬申 432 正光(6) 庚子 520
太延(6) 乙亥 435 孝昌(3) 乙巳 525
太平真君(12) 庚辰 440 武泰(1) 戊申 528
正平(2) 辛卯 451 孝庄帝(元子攸) 建義(1) 戊申 528
南安王(拓跋余) 永(承)平(1) 壬辰 452 永安(3) 戊申 528
文成帝(拓跋濬) 興安(3) 壬辰 452 長廣王(元曄) 建明(2) 庚戌 530
興光(2) 甲午 454 節閔帝(元恭) 普泰(2) 辛亥 531
太安(5) 乙未 455 安定王(元朗) 中興(2) 辛亥 531
和平(6) 庚子 460 孝武帝(元脩) 太昌(1) 壬子 532
獻文帝(拓跋弘)
天安(2) 丙午 466 永興(1) 壬子 532
皇興(5) 丁未 467 永熙(3)
壬子 532
東魏(534—550)
孝靜帝(元善見) 天平(4)
甲寅
534
興和(4)
己未 539
元象(2) 戊午 538 武定(8) 癸亥 543
北齊(550—577)
文宣帝(高洋) 天保(10)
庚午 550 後主(高緯) 天統(5) 乙酉 565
廢帝(高殷) 乾明(1) 庚辰 560 武平(7) 庚寅 570
孝昭帝(高演) 皇建(2) 庚辰 560 隆化(1) 丙申 576
武成帝(高湛) 太寧(2) 辛巳 561 幼主(高恆) 承光(1) 丁酉 577
河清(4) 壬午 562
西魏(535—556)
文帝(元寶炬)
大統(17)
乙卯
535
恭帝(元廓) —(3) 甲戌 554
廢帝(元欽) —(3) 壬申 552
北周(557—581)
孝閔帝(宇文覺) —(1)
丁丑
227
建德(7) 壬辰 572
明帝(宇文毓) —(3) 丁丑 557 宣政(1) 戊戌 578
武成(2) 己卯 559 宣帝(宇文贇) 大成(1) 己亥 579
武帝(宇文邕) 保定(5) 辛巳 561 靜帝(宇文闡) 大象(3) 己亥 579
天和(7) 丙戌 566 大定(1) 辛丑 581
隋(581—618)
文帝(楊堅) 開皇(20)
辛丑
581
煬帝(楊廣)
大業(14) 乙丑 605
仁壽(4) 辛酉 601 恭帝(楊侑) 義寧(2) 丁丑 617
唐(618—907)
高祖(李淵) 武德(9)
戊寅
618
玄宗(李隆基) 先天(2)
壬子 712
太宗(李世民) 貞觀(23) 丁亥 627 開元(29) 癸丑 713
高宗(李治) 永徽(6) 庚戌 650 天寶(15) 壬午 742
顯慶(6) 丙辰 656 肅宗(李亨) 至德(3) 丙申 756
龍朔(3) 辛酉 661 乾元(3) 戊戌 758
麒德(2) 甲子 664 上元(2) 庚子 760
乾封(3) 丙寅 666 —(1) 辛丑 761
總章(3) 戊辰 668 代宗(李豫) 寶應(2) 壬寅 762
咸亨(5) 庚午 670 廣德(2) 癸卯 763
上元(3) 甲戌 674 永泰(2) 乙巳 765
儀鳳(4) 丙子 676 大歷(14) 丙午 766
調露(2) 己卯 679 德宗(李適) 建中(4) 庚申 780
永隆(2) 庚辰 680 興元(1) 甲子 784
開耀(2) 辛巳 681 貞元(21) 乙丑 785
永淳(2) 壬午 682 順宗(李誦) 永貞(1) 乙酉 805
弘道(1) 癸未 683 憲宗(李純) 元和(15) 丙戌 806
中宗(李顯又名哲) 嗣聖(1) 甲申 684 穆宗(李恆) 長慶(4) 辛丑 821
睿宗(李旦) 文明(1) 甲申 684 敬宗(李湛) 寶歷(3) 乙巳 825
武後(武瞾) 光宅(1) 甲申 684 文宗(李昂) 寶歷 丙午 826
垂拱(4) 乙酉 685 大(太)和(9) 丁未 827
永昌(1) 己丑 689 開成(5) 丙辰 836
載初(1) 庚寅 690 武宗(李炎) 會昌(6) 辛酉 841
武後稱帝,改國號為周 天授(3) 庚寅 690 宣宗(李忱) 大中(14) 丁卯 847
如意(1) 壬辰 692 懿宗(李漼) 大中 己卯 859
長壽(3) 壬辰 692 咸通(15) 庚辰 860
延載(1) 甲午 694 僖宗(李儇) 咸通 癸巳 873
證聖(1) 乙未 695 乾符(6) 甲午 874
天冊萬歲(2)
乙未
695
廣明(2) 庚子 880
萬歲登封(1) 丙申 696 中和(5) 辛丑 881
萬歲通天(2) 丙申 696 光啟(4) 乙巳 885
神功(1) 丁酉 697 文德(1) 戊申 888
聖歷(3) 戊戌 698 昭宗(李曄) 龍紀(1) 己酉 889
久視(1) 庚子 700 大順(2) 庚戌 890
大足(1) 辛丑 701 景福(2) 壬子 892
長安(4) 辛丑 701 乾寧(5) 甲寅 894
中宗(李顯又名哲)復唐國號
神龍(3) 乙巳 705 光化(4) 戊午 898
景龍(4) 丁未 707 天復(4) 辛酉 901
睿宗(李旦) 景雲(2) 庚戌 710 天祐(4) 甲子 904
太極(1) 壬子 712 哀帝(李拀) 天祐 甲子 904
延和(1) 壬子 712
* 辛酉三月申朔改元,一作辛酉二月乙未晦改元。
**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為臘月,夏正月為一月。久視元年十月復用夏正,以正月為十一月,臘月為十二月,一月為正月。本表在這段期間內干支後面所注的改元月份都是周歷,各年號的使用年數也是按照周歷的計算方法。
***此年九月以後去年號,但稱元年。
****哀帝即位未改元。
五代(907—960)
後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溫、全忠) 開平(5) 丁卯 907 末帝(朱填) 乾化
癸酉 913
乾化(5) 辛未 911 貞明(7) 乙亥 915
龍德(3) 辛巳 921
後唐(921—936)
庄宗(李存勖)
同光(4) 癸未 923 閔帝(李從厚) 應順(1) 甲午 934
明宗(李亶) 天成(5) 丙戌 926 末帝(李從珂) 清泰(3) 甲午 934
長興(4) 庚寅 930
後晉(936—947)
高祖(石敬塘) 天福(9) 丙申 936 出帝(石重貴) 天福* 壬寅 942
開運(4) 甲辰 944
* 出帝即位未改元。
後漢(947—950)
高祖(劉暠,本名知遠) 天福*
丁未
947
隱帝(劉承祐) 乾祐 戊申 948
乾祐(3) 戊申 948
* 後漢高祖即位,仍用後晉高祖年號,稱天福十二年。
** 隱帝即位未改元。
後周(951—960)
太祖(郭威) 廣順(3)
辛亥
951
世宗(柴榮)
顯德*
甲寅
954
顯德(7) 甲寅 954 恭帝(柴宗訓) 顯德 己未 959
* 世宗、恭帝都未改元。
宋(960—1279)
北宋(960—1127)
太祖(趙匡胤) 建隆(4)
庚申
960
仁宗(趙禎) 慶歷(8) 辛巳 1041
乾德(6) 癸亥 963 皇祐(6) 己丑 1049
開寶(9) 戊辰 968 至和(3) 甲午 1054
太宗(趙炅,本名匡義,又名光義) 太平興國(9) 丙子 976 嘉祐(8) 丙申 1056
雍熙(4) 甲申 984 英宗(趙曙) 治平(4) 甲辰 1064
端拱(2) 戊子 988 神宗(趙頊) 熙寧(10) 戊申 1068
淳化(5) 庚寅 990 元豐(8) 戊午 1078
至道(3) 乙未 995 哲宗(趙煦) 元祐(9) 丙寅 1086
真宗(趙恆) 咸平(6) 戊戌 998 紹聖(5) 甲戌 1094
景德(4) 甲辰 1004 元符(3) 戊寅 1098
大中祥符(9) 戊申 1008 徽宗(趙佶) 建中靖國(1) 辛巳 1101
天禧(5) 丁巳 1017 崇寧(5) 壬午 1102
乾興(1) 壬戌 1022 大觀(4) 丁亥 1107
仁宗(趙禎) 天聖(10) 癸亥 1023 政和(8) 辛卯 1111
明道(2) 壬申 1032 重和(2) 戊戌 1118
景祐(5) 甲戌 1034 宣和(7) 己亥 1119
寶元(3) 戊寅 1038 欽宗(趙桓) 靖康(2) 丙午 1126
康定(2) 庚辰 1040
南宋(1127—1279)
高宗(趙構) 建炎(4) 丁未 1127 理宗(趙昀) 寶慶(3) 乙酉 1225
紹興(32) 辛亥 1131 紹定(6) 戊子 1228
孝宗(趙昚) 隆興(2) 癸未 1163 端平(3) 甲午 1234
乾道(9) 乙酉 1165 嘉熙(4) 丁酉 1237
淳熙(16) 甲午 1174 淳祐(12) 辛丑 1241
光宗(趙惇) 紹熙(5) 庚戌 1190 寶祐(6) 癸丑 1253
寧宗(趙擴) 慶元(6) 乙卯 1195 開慶(1) 己未 1259
嘉泰(4) 辛酉 1201 景定(5) 庚申 1260
開禧(3) 乙丑 1205 度宗(趙禥) 咸淳(10) 乙丑 1265
嘉定(17) 戊辰 1208 恭帝(趙韅) 德祐(2) 乙亥 1275
端宗(趙昰) 景炎(3) 丙子 1276
帝昺(趙昺) 祥興(2) 戊寅 1278
遼[耶律氏](907—1125)
遼建國於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8年(一說94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太祖(耶律阿保機)
—(10)
丁卯
907
開泰(10) 壬子 1012
神冊(7) 丙子 916 太平(11) 辛酉 1021
天贊(5) 壬午 922 興宗(耶律宗真) 景福(2) 辛未 1031
天顯(13) 丙戌 926 重熙(24) 壬申 1032
太宗(耶律德光)
天顯* 丁亥 927 道宗(耶律洪基) 清寧(10) 乙未 1055
會同(10) 戊戌 938 咸雍(10) 乙巳 1065
大同(1) 丁未 947 大(太)康(10) 乙卯 1075
世宗(耶律阮) 天祿(5)
丁未
947
大安(10)
乙丑 1085
穆宗(耶律璟) 應歷(19) 辛亥 951 壽昌(隆)(7) 乙亥 1095
景宗(耶律賢) 保寧(11) 己巳 969 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統(10) 辛巳 1101
(5) 己卯 979 天慶(10) 辛卯 1111
聖宗(耶律隆緒) 乾亨 壬午 982 保大(5) 辛丑 1121
統和(30) 癸未 983
遼[完顏氏](1115—1234)
太祖(完顏旻,本名阿骨打) 收國(2)
乙未
1115
章宗(完顏璟)
承安(5)
丙辰 1196
天輔(7) 丁酉 1117 泰和(8) 辛酉 1201
太宗(完顏晟) 天會(15) 癸卯 1123 衛紹王(完顏永濟) 大安(3) 己巳 1209
熙宗(完顏亶) 天會* 乙卯 1135 崇慶(2) 壬申 1212
天眷(3) 戊午 1138 至寧(1) 癸酉 1213
皇統(9) 辛酉 1141 宣宗(完顏珣) 貞祐(5) 癸酉 1213
海陵王(完顏亮) 天德(5) 己巳 1149 興定(6) 丁丑 1217
貞元(4) 癸酉 1153 元光(2) 壬午 1222
正隆(6) 丙子 1156 哀宗(完顏守緒) 正大(9) 甲申 1224
世宗(完顏雍) 大定(29) 辛巳 1161 開興(1) 壬辰 1232
章宗(完顏璟) 明昌(7) 庚戌 1190 天興(3) 壬辰 1232
* 熙宗即位未改元。
元[孛兒只斤氏](1206—1368)
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於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
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 —(22)
丙寅
1206
英宗(~碩德八剌) 至治(3) 辛酉 1321
拖雷(監國) —(1) 戊子 1228 泰定帝(~也孫鐵木兒) 泰定(5) 甲子 1324
太宗(~窩闊台) —(13) 己丑 1229 致和(1) 戊辰 1328
乃馬真後(稱制) —(5) 壬寅 1242 天順帝(~阿速吉八) 天順(1) 戊辰 1328
定宗(~貴由) —(3) 丙午 1246 文宗(~圖帖睦爾) 天歷(3) 戊辰 1328
海迷失後(稱制) —(3) 己酉 1249 明宗(~和世喇)* 己巳 1329
憲宗(~蒙哥) —(9) 辛亥 1251 至順(4) 庚午 1330
世祖(~忽必烈) 中統(5) 庚申 1260 寧宗(~懿璘質班) 至順 壬申 1332
至元(31) 甲子 1264 順帝(~妥懽帖睦爾) 至順 癸酉 1333
成宗(~鐵穆耳) 元貞(3) 乙未 1295 元統(3) 癸酉 1333
大德(11) 丁酉 1297 (後)至元(6) 乙亥 1335
武宗(~海山) 至大(4) 戊申 1308 至正(28) 辛巳 1341
仁宗(~愛力育黎拔力八達) 皇慶(2) 壬子 1312
延祐(7) 甲寅 1314
* 明宗於己巳(1329)正月即位,以文宗為皇太子。八月明宗暴死,文宗復位。
明(1368—1644)
太祖(朱元璋)
洪武(31)
戊申
1368
孝宗(朱祐樘)
弘治(18) 戊申 1488
惠帝(朱允炆) 建文(4)* 己卯 1399 武宗(朱厚照) 正德(16) 丙寅 1506
成祖(朱棣) 永樂(22) 癸未 1403 世宗(朱厚熜) 嘉靖(45) 壬午 1522
仁宗(朱高熾) 洪熙(1) 乙巳 1425 穆宗(朱載垕) 隆慶(6) 丁卯 1567
宣宗(朱瞻基) 宣德(10) 丙午 1426 神宗(朱翊鈞) 萬曆(48) 癸酉 1573
英宗(朱祁鎮) 正統(14)
丙辰
1436
光宗(朱常洛) 泰昌(1) 庚申
1620
代宗(朱祁鈺)(景帝) 景泰(8) 庚午 1450 熹宗(朱由校) 天啟(7) 辛酉 1621
英宗(朱祁鎮) 天順(8) 丁丑 1457 思宗(朱由檢) 崇禎(17) 戊辰 1628
憲宗(朱見深) 成化(23) 乙酉 1465
*建文4年時成祖廢除建文年號,改為洪武35年。
清[愛新覺羅氏](1616—1911)
清建國於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
太祖(~努爾哈赤)
天命(11)
丙辰
1916
仁宗(~顒琰) 嘉慶(25) 丙辰
1796
太宗(~皇太極) 天聰(10) 丁卯 1627 宣宗(~旻寧) 道光(30) 辛巳 1821
崇德(8) 丙子 1636 文宗(~奕薴) 咸豐(11) 辛亥 1851
世宗(~福臨) 順治(18) 甲申 1644 穆宗(~載淳) 同治(13) 壬戌 1862
聖宗(~玄燁) 康熙(61) 壬寅 1662 德宗(~載湉) 光緒(34) 乙亥 1875
世宗(~胤禛) 雍正(13) 癸卯 1723 ~溥儀 宣統(3) 己酉 1909
高宗(~弘歷) 乾隆(60) 丙辰 1736
中華民國(1912—1949)
中華民國(38) 壬子 1912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
數吧!
㈦ 中國歷史上有幾個姓王的皇帝
中國古代姓王的皇帝有:王審知、王延鈞、王繼鵬、王延羲、王莽。
1、王審知
閩太祖王審知(862年-925年12月30日),字信通,一字詳卿,威武軍節度使王潮之弟,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建立者。
王審知初與兄王潮跟隨王緒,後王潮廢殺王緒,諸將便擁戴他為首領。公元897年(乾寧四年)王潮去世,王審知繼其位,朝廷任他為武威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累遷至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琅琊王。
公元907年(天佑四年),後梁太祖朱溫升任王審知為中書令,封閩王。王審知在位時,選賢任能,減省刑法,珍惜費用,減輕徭役,降低稅收,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閩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終年六十四歲,謚號忠懿王。其子王延鈞稱帝後,追謚為昭武孝皇帝,廟號太祖。因對福建發展貢獻很大,尊稱為「開閩尊王」、「開閩聖王」或「忠惠尊王」。
2、王延鈞
王延鈞,又名王鏻,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次子,王延翰之弟,原任泉州刺史。公元927年,殺兄王延翰自立。公元933年,王延鈞稱帝,改年號為龍啟,國號「大閩」。公元935年,被其子王繼鵬所殺害。死後謚號為惠皇帝,廟號太宗。
3、王繼鵬
王繼鵬,後改名王昶,閩太宗王延鈞長子,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原封福王,閩永和元年(935年),與李仿政變,殺王延鈞,繼位稱帝,次年(936年),改元通文。
王繼鵬亦如其父,十分寵信道士陳守元,連政事亦與之商量,興建紫微宮,工程浩大更勝寶皇宮,又因工程繁多而費用不足,因此賣官鬻爵,橫征暴斂。後被拱宸、朱文進等禁軍將領發動兵變所殺。
4、王延羲
王延羲,本名王延義,閩太祖王審知少子,閩康宗王繼鵬的叔叔,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939年-944年在位。王延羲於王繼鵬在位時任左僕射、同平章事,因王繼鵬猜忌宗室,遂裝瘋賣傻,因此被軟禁自宅。
天福四年(939年),拱宸、控鶴軍使朱文進、連重遇反,迎王延羲進宮並殺王繼鵬,遂自稱威武節度使、閩國王,稱臣於後晉,但在國內官制就如同皇帝一樣。然而王延羲繼位後,驕傲奢侈,荒淫無度,猜忌宗族,比王繼鵬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弟建州刺史王延政多有規勸,王延羲反而回信怒罵,並差人探聽王延政的隱私,二人因此結怨。天福九年(944年),王延羲被朱文進、連重遇刺殺,謚號睿文廣武明聖元德隆道大孝皇帝,廟號景宗。
5、王莽
王莽,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漢孝元皇後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太祖,也稱建興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人雖然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實際上卻是沽名釣譽之輩。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在漢哀帝早亡、皇權旁落的情況下,王莽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統治的末期,天下大亂,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㈧ 中國上下5000年歷史中,共有幾位皇帝
中國共有皇帝422人,421位男的,一位女的。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里,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作為天子的最高尊稱,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
據統計,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22人。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是武則天。
(8)中華五千年歷史有過多少個王皇帝擴展閱讀:
1、第一位皇帝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
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但是到了後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台沙丘。
2、唯一一位女皇帝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 。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尊號「天後」,與高宗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悶察輩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螞掘茄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 其後累謚為「則天順聖皇後」。
3、最後一位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字耀之,號浩然。
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他是道光帝旻寧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攝政王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幼蘭。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稱「康德皇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儀在沈陽准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的特赦令並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溥儀一生四次結婚,娶過五個女人,最後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與李淑賢結婚。
溥儀著有自傳《我的前半生》,於1964年4月由群眾散讓出版社出版。其獨特的富有戲劇性的經歷,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其中電影《末代皇帝》,曾榮獲1987年奧斯卡金像獎等眾多獎項。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皇帝
網路——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