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吳國在哪裡
春秋時期的吳國
吳國(前12世紀―前473年),由華夏族(漢族別稱)在長江下游地區建立的姬姓諸侯國,也叫勾吳、工吳、攻吾、大吳、天吳、皇吳。
吳國國境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吳國的核心。國都前期位於梅里(今無錫梅村),後期位於吳(今江蘇蘇州),是春秋中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在吳王闔閭、夫差時達到鼎盛。
向左轉|向右轉
⑵ 當年的吳國國都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春秋戰國時期的吳國國都在姑蘇,今江蘇蘇州。
三國吳國的國都在建業,今江蘇南京。
⑶ 古代的吳國現在是哪裡
古代吳國包括江蘇,浙江,福建,江西
⑷ 三國時期吳國的定都在今天哪個地方
三國時期吳國的定都一開始在今天的蘇州市,後來在今天的南京。
吳國開始建於吳郡(今蘇州市),後孫權築石頭城遷都建業(今南京)。222年,曹魏封孫權為吳王,作為曹魏的藩國吳國始立。229年四月,孫權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東吳也應始於此年。280年,亡於西晉。東吳的滅亡也標志著漢末以來割據局面的徹底結束,晉朝基本完善了統一。吳國也展開海上的發展,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吳都建業。
吳國據有今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湖南的廣大地區。漢末黃巾起義時,孫堅隨會稽朱儁到中原鎮壓黃巾,以後又轉戰於江南諸郡。董卓之亂時,孫堅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隸屬於袁術,在淮南活動。孫堅死,子孫策統領部眾,約於興平元年(194)開始向江東發展 。他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驅逐暫駐曲阿的揚州刺史 劉繇,逼降會稽太守王朗 。建安元年(196)獻帝都許以後 ,孫策拒袁術而聯曹操,受封為吳侯。建安四年,孫策取得豫章郡地。建安五年孫策死,策弟孫權統眾。建安十三年孫權由吳徙治京城(今江蘇鎮江)。籌劃赤壁之戰,勢力達於荊州;十五年取得嶺南 。建安十六年孫權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建安二十四年 孫權破關羽,佔有荊州全境 。黃武元年(222),孫權接受魏國 封號,在武昌稱吳王。後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限制了蜀國出峽發展的可能,夷陵之戰結束後不久,蜀相諸葛亮遣鄧芝出使吳國,吳蜀恢復同盟。
⑸ 世界歷史上有幾個吳國
歷史上有6個吳國。
1.吳國(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2.吳國(前12世紀―前473年),存在於長江下游地區的姬姓諸侯國,也叫句吳。
3.吳國(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政權之一。為楊行密所建,又稱「楊吳」,亦稱「南吳,弘農,淮南」。
4.吳國是元末張士誠在平江(今蘇州)建立的政權,初稱周王,後改成吳王,為與朱元璋在集慶(今南京)建立的同名政權(明朝的前身西吳)相區別,史稱東吳。
5.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定都應天府。
6.吳國是吳王的地方性封國,隸屬朝廷(晉朝),吳國范疇是原吳郡所在地。西晉時吳國僅一任吳王,東晉時也是一任吳王。
⑹ 古代吳國和越國的大致范圍在哪裡
吳國主要分布於江蘇省寧鎮地區、皖南丘陵和太湖地區西部,春秋時期向西延伸至滁河下游一帶,其范圍已經超過其重要源頭湖熟文化的分布范圍。[4] 據此,吳國國境經過多次調整,早期的主要范圍在今天江蘇省中南部的南京、揚州一帶。到後期吳王闔閭時代,中心擴展到蘇州一帶,蘇州成為晚期吳國的首都,以致蘇州古稱工吳
越國位於吳國之南,定都會稽(今浙江紹興市),擁有今浙江大部和江西一部分,前473年滅吳後盡有吳國故地,其地盤擴展到了今山東東南部,成為一個東方大國。
商朝時越國的封地也本在古雷澤地區,也就是如今地山東荷澤地區。再後來卻逐次南下,在周朝諸侯的排擠下一路南遷,西周初遷至如今地蘇州吳中一帶。春秋末年,越逐漸強大,其王勾踐經常與吳國對抗,公元前494年,敗於夫差,向吳臣服。但經過二十年的韜光養晦,重新崛起,於公元前473年,滅掉吳國。勾踐滅吳後北上爭雄,橫行江淮,號稱霸王。戰國時,勢力衰弱,公元前306年,為楚所滅。
⑺ 三國演義中吳國地理位置在哪裡
其實就是今天的江南地區和部分中原地區。
這是當時晉國滅掉蜀國後兩國對峙的情形,這個時候夷州還沒有完全開發(夷州就是現在的台灣地區。)
⑻ 吳國在什麼地方
吳國是 公元前 12世紀—公元前473年立國於長江下游的一個古國。其國境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後擴張到蘇皖兩省全境及贛東北部分地區。
⑼ 三國時吳國的都城在哪
三國時吳國的都城在建業,也就是現今的南京。
建業是南京在東吳時期的名稱,是三國時期東吳的都城,當時中國南方的經濟、文化、政治、軍事中心。
東漢建安十六年,孫權將治所從京口遷往秣陵今南京。東漢建安十七年,在金陵邑故址石頭山築城,名為石頭城,作為駐軍和屯糧之所,並改秣陵為建業,寓意建立帝王之大業。
(9)歷史上的吳國在哪裡擴展閱讀:
孫權治建業正是為了進取天下,與曹操爭鋒,首都就是最好的軍事基地,古代不同現代,傳令要花費大量時間,離戰場越近越好。
他的水軍控制著長江天險,曹魏想越過長江作戰簡直是自尋死路,只要水軍長江封鎖,再跟魏軍來個避而不戰,這只部隊就得活活餓死,魏軍對江南不熟,說不定還會迷路。
曹魏和孫吳對持數十年從未敢輕易渡江作戰,最終晉滅吳國也必須靠王濬的水軍從四川出發打到建業。
曹魏或西晉無法沿江建造大量水軍,不僅跨江作戰不行,就算沿著江北作戰也處於絕對的劣勢。孫吳的軍事基地都沿著長江,可以順長江運輸糧食,江陵、夏口、濡須口都在長江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