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陳友諒是哪裡人
陳友諒 陳友諒(1320~1363)元末農民起義領袖。荊州洪湖人。出身漁家,飽嘗生活艱辛。自幼崇尚武藝,至元六年(1340)五月,到玉沙(洪湖)縣城考試武科,雖"神力"過人,但名落孫山,只被任為錄事。至正十年(1350)八月在洪湖率漁民千餘人起義,到至正十三年已有二萬餘人。後投靠徐壽輝,被封為中書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帥。至正十八年至十九年,利用元軍主力在北方與紅巾軍作戰散或之機,加緊擴充地盤,使其領導的南方紅巾軍已擁有湘、鄂、贛以及皖、浙、閩部分地區。至正二十年陳友諒派人在江中沉殺了徐壽輝,於江州(九江)稱帝,國號漢,年號大義。隨即統軍沿江東下,攻打朱元璋的據點應天(南京),因部下或自立為王,或被敵重金收買不戰而降,只得放棄江州退都武昌。後經兩年的准備,於至正二十三年五月率兩湖軍馬25萬(號稱30萬)並戰艦500餘返巧艘進攻洪都(南沖世伍昌),歷85天久攻不下,後遭敵火攻,且被切斷退路,被迫水上突圍,陳友諒的座艦擱淺於涇江口(九江口),在換乘小船出艙指揮戰斗時不幸被流箭射中頭顱而死。
2. 陳友諒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陳友諒是元末檔埋明殲叢初的人物,是推翻元朝的軍事領袖之一。公元1360年登基稱帝,氏蠢櫻1363年被朱元璋的軍隊射殺。
3. 陳友諒是哪裡人
陳友諒,湖北仙桃(原沔陽)人。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家世業漁。年輕時曾為縣吏。元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初為簿書掾,後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磨陪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陳友諒乘機襲殺倪文俊,並其部眾,自稱宣慰使,隨後改稱平章,掌握天完實權。此後兩年繼續進行反元戰爭,攻取安慶、池州、龍興(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邵武、吉安、撫州、贛州、信州(今江西上饒)、襄陽等地。
陳友諒在反元戰爭中竭力爭取漢族地主階級合作,收羅了不少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知名的有元兵部尚書黃昭和進士解觀等人。同時,他在天完內部製造分裂,篡權奪位。至正十九年九月,陳友諒殺害了在反元戰爭中功勞卓著的天完將領趙普勝。同年十二月,殺徐壽輝左右侍臣,挾持徐壽輝,自稱漢王。次年閏五月,殺徐壽輝於採石,自立為帝。建國號大漢,改元大義,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仍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張定邊為太尉。
大漢政權建立後,一面繼續進行反元戰爭,一面把軍事重心放在對鄰境朱元璋部的戰爭上。陳朱之間的戰爭是封建判游巧統一戰爭,前後進行了三年多,歷龍灣(至正掘鍵二十年閏五月)、江州(二十一年八月)、鄱陽湖(二十三年夏)幾次重大戰役。大漢將士多數是天完舊屬,對陳友諒的篡權奪位深為不滿,在戰爭中相繼倒戈降朱,使陳友諒接連敗北。二十三年八月,陳友諒在鄱陽湖中流矢身亡。陳友諒窮奢極欲,不恤民力,又不善於抓住戰機,也是他失敗的原因。張定邊等護陳友諒次子陳理返武昌,立理為帝,改元德壽。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漢亡。
4. 陳友諒是哪裡人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陽人如輪;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簡局立者。
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攔橡讓政權,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襲殺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5. 陳友諒是誰(圖文)
1、您可以簡單介紹一下陳友諒這個人物嗎?6. 陳友諒的具體身世
陳友諒,沔陽漁家之子。祖父陳千一原本姓謝,因入贅陳家,才跟隨其姓,父陳普才有五子,陳友諒排行第三。
他少時讀書,略通文義,膂力過人,閑習武藝。有一卜者在察看過其祖先的墓地之後說:「日後定會富貴。」陳友諒心中暗喜。他曾任縣里的小吏,但這並非他的目標。滑明唯
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襲殺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1359年,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信培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
1363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但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歲。
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登基為帝,改元德壽。次年,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
(6)歷史上的陳友諒是什麼地方人擴展閱讀
陳友諒鄱陽湖之戰落敗而死:
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鄱陽湖水域而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決戰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這次戰役被視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
此戰,朱元璋乘陳友諒軍久攻堅城受槐跡挫,分兵據守鄱陽湖口,先斷其退路;繼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殲其主力;後水陸截擊,全殲陳軍於突圍之際。創造了中國水戰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為統一江南奠定了基礎。
7. 歷史上的陳友諒哪裡人
歷史上陳友諒是哪裡人
陳友諒生於1320年,卒於1363年,共享年44歲,是元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並且建立了大漢政權。陳友諒是湖北沔陽人,陳友諒在一個漁家出生,是家裡的第三個孩子。
陳友諒小時候讀過書,所以在文學方面也略知一二,後來陳友諒在縣衙做小吏,對此陳友諒並不滿足現狀,他認為自己將來必有一番大的作為。1355年,倪文俊攻破了沔陽,陳友諒加入了紅巾軍,參加起義活動。隨後,陳友諒因立功,升為元帥一職。1357年,倪文俊和徐壽輝發生了內亂,倪文俊沒有殺掉徐壽輝,他擔心徐壽輝前來抱負,便逃到黃州,投靠了陳友諒。陳友諒不久之後,便殺了倪文俊,將倪文俊的軍隊進行了兼並,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
隨後,陳友諒打算自己稱帝,但是恐於徐壽輝的軍事實力,遲遲不敢行動。一次,陳友諒攻佔了龍江,徐壽輝提議遷都到龍興,陳友諒否決了徐壽輝。徐壽輝帶兵從漢陽出發,准備在江州暫時駐扎。江州恰好是陳友諒管轄的地方,他知道這是一個絕佳消滅徐壽輝的機會,於是下令士兵在城內城外進行埋伏,徐壽輝一旦進城就要關閉城門,把徐壽輝和部下全部消滅,後來陳友諒把江州作為都城,要挾徐壽輝在此入住。1360年,陳友諒殺死了徐壽輝,吞並了徐壽輝軍隊,自己稱帝,改國號為大汗。在他即位之時,各位臣子們都站在沙岸上向陳友諒恭賀他成為大漢的天子。
朱元璋不斷進攻陳友諒打下的城池,陳友諒和朱元璋進行了正面開戰。1363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展開了鄱陽湖大戰,陳友諒敗於朱元璋,並且當場被射死。
揭秘陳友諒怎麼死的
陳友諒被朱元璋的士兵用箭射中頭部,當場身亡。陳友諒通過滅掉徐壽輝,建立了大漢政權。陳友諒的勢力發展比較快速,成為長江以南的霸主。
朱元璋派遣常遇春討伐陳友諒的佔地。陳友諒軍隊中的將士對他殺徐壽輝而奪取政權一事非常不滿,紛紛投向朱元璋的陣營,所以,陳友諒的失地越來越多,他一氣之下,決定和朱元璋在鄱陽湖展開斗爭,陳友諒事先建造了數艘大船,朱元璋利用輕便的小船前來迎敵。1363年,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士兵進攻南昌。朱元璋下令讓朱文正等人在南昌堅守,三個月後朱元璋親自前來增援。倆人在鄱陽湖一帶相遇,大戰了三天。朱元璋的軍隊有很大的虧損,馬上就要堅持不下去時,朱元璋感覺到了東北風來襲,於是他下令燒掉陳友諒的戰船,陳友諒在這次會戰中損失逗巧很大,加上,朱元璋的船輕盈,進退自如,陳友諒很是山雀鍵挫敗。
期間,朱元璋給陳友諒寫了一封信,大致內容是讓陳友諒取消大漢的國號,不然朱元璋就會猛攻陳友諒,隨後,陳友諒並沒有給朱元璋回信。過了一段時間陳友諒軍隊沒有了食物,打算從湖口沖出去,朱元璋派遣兵力進行了圍截,陳友諒當時伸出頭來指揮作戰,被朱元璋部隊一箭射中頭顱當場死亡。
陳友諒死後,陳友諒軍隊軍心大亂,朱元璋乘勝追擊殺掉了陳友諒將士,並且擄走了陳友諒的一位妻妾。
陳友諒倚天屠龍記是個怎樣的人
金庸筆下,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角色。比如《倚天屠龍記》中敢愛敢恨的趙敏、優柔寡斷的張無忌、陰謀詭計多端的陳友諒。
在《倚天屠龍記》中,陳友諒搖身一變成為成昆的徒弟,他心狠手辣,善於利用人性的弱點進行攻擊,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偽君子。成昆想知道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於是派遣陳友諒前去打探。陳友諒通過玩弄手段成為了丐幫第八代長老,期間,他一直尋找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後來得知謝遜在靈蛇島,於是前往想要激怒謝遜,奪取屠龍刀陳友諒知道謝遜十分擔心義子張無忌的下落,陳歲櫻友諒將謝遜哄騙出靈蛇島,並且將謝遜軟禁一起,和師父成昆商量,在武林上舉辦屠獅大會,以此來實現他們的陰謀。
除此之外,陳友諒還為趙敏效力,他為了目的不折手段,沒有江湖道義。為了打敗武當派,他利用宋青書喜歡周芷若這一點,對宋青書進行威逼利誘。陳友諒乘周芷若不注意時,將周芷若進行了綁架,並告訴宋青書,周芷若所在的地方。知道周芷若的消息後,宋青書心急如焚,趕至陳友諒的住處。陳友諒還告訴宋青書,如果宋青書能幫自己完成事情的話,就將周芷若嫁給他。宋青書非常滿意這一交易,於是死心塌地的為陳友諒做事。陳友諒利用宋青書對付其它幫派,後來宋青書喪心病狂的殺害了七師叔,最後死於周芷若之手。
陳友諒後人有什麼成就
陳友諒在建立陳漢政權時,參加了紅巾軍,認識了倪文俊、徐壽輝等人,他們對陳友諒有很大的幫助。
陳友諒小時候讀過書,所以在文學方面也略知一二,後來陳友諒在縣衙做小吏,對此陳友諒並不滿足現狀,他認為自己將來必有一番大的作為。1355年,倪文俊攻破了沔陽,陳友諒加入了紅巾軍,參加起義活動。隨後,陳友諒因立功,升為元帥一職。1357年,倪文俊和徐壽輝發生了內亂,倪文俊沒有殺掉徐壽輝,他擔心徐壽輝前來抱負,便逃到黃州,投靠了陳友諒。陳友諒不久之後,便殺了倪文俊,將倪文俊的軍隊進行了兼並,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
隨後,陳友諒打算自己稱帝,但是恐於徐壽輝的軍事實力,遲遲不敢行動。一次,陳友諒攻佔了龍江,徐壽輝提議遷都到龍興,陳友諒否決了徐壽輝。徐壽輝帶兵從漢陽出發,准備在江州暫時駐扎。江州恰好是陳友諒管轄的地方,他知道這是一個絕佳消滅徐壽輝的機會,於是下令士兵在城內城外進行埋伏,徐壽輝一旦進城就要關閉城門,把徐壽輝和部下全部消滅,後來陳友諒把江州作為都城,要挾徐壽輝在此入住。後來,陳友諒為了永絕後患,徐壽輝和他商量要事之時,派人敲碎了徐壽輝的腦袋,徐壽輝被陳友諒害死。
陳友諒十分多疑,他不相信有忠誠的士兵和朋友,期間他中了朱元璋的離間之計,將手下一員猛將殺死。
陳友諒的老婆闍氏的資料
根據記載,陳友諒一共有四位妻妾,分別是楊苕華、婁玉貞、陶氏、闍氏。陳友諒眼看自己的領土都被朱元璋霸佔去了,十分不服氣,於是准備親自討伐朱元璋。
討伐前夕,陳友諒命令手下建造了數艘大船,裡面裝滿了糧食、生活用品以及軍事用品,陳友諒想要藉此機會打敗朱元璋。陳友諒不僅自己出戰,他還攜帶了家眷,陳友諒的妻妾們都居住在這艘大船中。陳友諒進攻南昌時,和朱元璋的侄子展開了為時三個月的對峙,後來,朱元璋前來救援。
兩軍在鄱陽湖開戰,剛開始時朱元璋不敵陳友諒,但是突然颳起了東北風,朱元璋下令火燒陳友諒船隻,陳友諒倉皇而逃。後來,陳友諒進隊沒有了糧食,他想要突破湖口,半路上遇到朱元璋的攔截,陳友諒當場戰死,朱元璋早就聽說陳友諒妻子闍氏年輕貌美,於是順便霸佔了闍氏,並且封她為瑜妃。
據說,朱元璋霸佔闍氏的時候,闍氏已經懷有身孕,是陳友諒的孩子。闍氏嫁給朱元璋後,將這名孩子順利的生了下來,朱元璋將他列為皇子中,闍氏孩子長大後,朱元璋將他封為潭王,並讓他鎮守長沙,臨走前闍氏告訴了潭王了他的身世,並且叮囑他不要忘記報仇,潭王後來深知報仇無果,於是,潭王選擇和愛妃於氏自焚而死,闍氏知道後十分難過,看著自己的兒子自殺後,心中既自責又憤怒,隨後鬱郁寡歡病逝。
火燒陳友諒是怎麼回事
陳友諒是一位生性多疑且固執己見的人。在他建立大漢政權之後,更喜歡用政治權利控制將士。陳友諒認為自己有很強的軍事能力,於是准備向東邊進攻,想獲取應天這個地方。
朱元璋知道陳友諒的計劃後,擔心陳友諒和張士誠進行聯合,如果他們倆人進行了聯合,對朱元璋來說就是致命一擊。隨之,朱元璋想了一個很好的方法,讓陳友諒的好朋友康茂給陳友諒寫了一封信,信中的內容就是誘惑陳友諒,讓他過來。陳友諒收到信件後,馬上派遣水師到了康茂信中提到的約定場所--江東橋。陳友諒大聲呼喊康茂,但是沒有人回應,他知道自己上當了。兩軍在於龍灣交戰,陳友諒軍隊失敗了,此時正好潮水退去,陳友諒的大船擱淺在江中,無法行進。眼看自己就要被擒住,陳友諒乘著小船逃走,被張德勝追擊,張德勝一路尾隨陳友諒到慈湖,雙方展開斗爭,陳友諒再次失敗,張德勝將陳友諒的船進行燒毀。
1363年,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士兵進攻南昌。朱元璋下令讓朱文正等人在南昌堅守,三個月後朱元璋親自前來增援。倆人在鄱陽湖一帶相遇,大戰了三天。朱元璋的軍隊有很大的虧損,馬上就要堅持不下去時,朱元璋感覺到了東北風來襲,於是他下令燒掉陳友諒的戰船,陳友諒在這次會戰中損失很大,加上,朱元璋的船輕盈,進退自如,陳友諒很是挫敗。
8. 歷史上的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元末的時候,除了元朝外,還有三個勢力最為強大,分別是陳友諒,朱元璋,張士誠,其中以陳友諒最為強大,那陳友諒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為什麼會輸給朱元璋呢?
陳友諒是湖北沔陽人,生於公元1320年,而朱元璋是生於公元1328年,所以陳友諒大朱元璋八歲,陳友諒是漁民之子,開始是縣里的一名小吏,徐壽輝起兵後,陳友諒前去投奔,在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手下當個文書,負責圖書和檔案。
陳友蔽納諒召群臣過來商量怎麼辦,右金吾將軍認為應該焚船登岸,而左金吾將軍認為這是在向明軍示弱,而且他們也能用步騎追趕我們的。陳友諒有點猶豫,但最後認為右金吾將軍說得有道理。
左金吾將軍一看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就率部投降宏塌沒了朱元璋,而右金吾將軍看到左金吾將軍投降了,自己也跟著投降了,陳友諒的處境就越來越差了,朱元璋寫了兩封信勸降陳友諒,陳友諒不予理會,但是軍中的糧食越來越短缺。
所以,他決定從湖口突圍,兩軍戰於涇江口,陳友諒從船伸出頭來指揮戰斗,但被飛箭射中,當場死亡,陳友諒的漢軍紛紛向朱元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