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燕麥的品種是怎樣演變來的
中國種植燕麥已有2100~2300年的歷史。燕麥在中國的分布較廣泛。由於地區間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農業條件都相差較大,因此,中國燕麥經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褲物模工選擇形成了比較豐富的種質資源。據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種質信息室統計,截止2000年入國家作物種質資胡緩源庫的資源共3202份,其中皮燕麥1265份,裸燕麥1937份。
中國燕麥具有較豐富的多樣性,可依據螞唯生態類型差異顯著和植物形態及農藝性狀的千差萬別來闡明。
㈡ 燕麥的主產區在哪兒,總產量是多少
我國種植燕麥歷史悠久,據記載,公元前2500年我國就開始種植燕麥。在我襪鬧銷國,70%以上的燕麥集中種植在以下3個區域,內蒙古土默特平原、山西省大同盆地,以及雲南、貴州、四川的高山和平壩區種植區域。由於地域文化差異,裸燕麥亦有不同稱呼:莜麥,山西、河北;玉麥,甘肅、寧夏;燕麥,四川、雲南;鈴鐺麥,吉林。2014年我國燕麥的種植面積為20萬公頃,產量達到58萬噸。預計2015年國內燕麥產量在60萬噸左右。
隨著產品品種、種植技術的改善及提升,告游我國燕麥單產水平從彎棗1993年的1.74噸/公頃增長至目前的3噸/公頃左右,單產水平增幅超過76%,預計未來幾年國內燕麥單產水平將保持在3.4噸/公頃左右,2020年國內燕麥產量將增長至125萬噸。
㈢ 燕麥片是什麼植物
問題一:燕麥是什麼植物. 對植物分類有多種方法。
如從農業的角度,它是食物或糧食作物。
從植物學的角度,它是被子植物中的單子葉植物綱 。
植物分類還有草本與木本;陸生與水生等等
不知你的要求,建議自己看課本。
問題二:燕麥是什麼植長出來的有沒有圖片 燕麥就是叫燕麥的植物結的種子,很多地方燕麥是小麥地里的雜草。至於俗名叫什麼,各地不一樣,我的家鄉就叫燕麥。你可以去網路一下就知道長啥樣啦。滿意請採納。
問題三:野燕麥是什麼植物可以從地裡面拿來食用嗎? 野燕麥,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為害麥類等作物的雜草。又稱鈴鐺麥。中國各省均有分布。該屬有34種。株高30-150厘米。須根;莖叢生;葉鞘鬆弛,葉舌大而透明;圓錐花序;穎果紡錘形。生活力強,喜潮濕,多發生在耕地、溝渠邊和路旁,是小麥的伴生雜草。
性味和功用甘,溫。歸肝、肺經。補虛,斂汗,止血。用於自汗、盜汗、虛汗不止,吐血,崩漏。常用量15~30克。野燕麥全草功效基本同果實,用於吐血,血崩,白帶,便血,自汗,盜汗。常用量15~60克。:)
問題四:圖片燕麥是什麼樣子 一粒一粒的,扁扁的,麥黃色的,可以放在粥里,也可以放在牛奶里。
問題五:燕麥俗名是什麼?長得什麼樣子的?中國有沒有?哪裡有的買? 燕麥又名雀麥、野麥。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其脂肪含量是大米的4倍,其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維生素E的含量也高於大米和白面。
燕麥內含有一種燕麥精,具有谷類的特有香味。燕麥自古入葯,性味甘、溫、具有補益脾、胃、滑腸催產、止虛汗和止血等功效。燕麥面湯是產婦、嬰幼兒、慢性疾病患者、病後體弱者的食療補品。
營養學家發現,燕麥還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的理想食物。它含豐富的亞汕酸,佔全部不飽和脂肪酸的35%-52%,對遲慶糖尿病、脂肪肝、便秘、浮腫等有輔助療效。
據史料記載,中國是燕麥的原產地之一。據山西省志載,燕昌旦襲麥生產在我國最少有2500年的歷史;最早可能起源於華北的高寒地區,後來逐漸成為北部高寒區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並自唐代始,從內蒙古、新疆、 *** 等處被引種到俄羅斯、智利、美國等國家。 現吉林省白城子有種植。
飢這是圖片連接,你可以看到燕麥。 life.yinsha/.../1.jpg
超市裡面都有賣的。
問題六:這是什麼植物? 野燕麥,常生長於麥地或路邊村旁。
野燕麥,別名:烏麥、燕麥草,拉丁文名:Avena fatua L. 禾本科、燕麥屬一年生植物,是為害麥類等作物的雜草。又稱鈴鐺麥。中國各省均有分布。須根較堅韌。稈直立,光滑無毛,葉鞘鬆弛,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葉舌透明膜質,葉片扁平,微粗糙,或上面和邊緣疏生柔毛。圓錐花序開展,金字塔形,分枝具稜角,粗糙;其柄彎曲下垂,頂端膨脹;小穗軸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節脆硬易斷落,穎草質,幾相等,外稃質地堅硬,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體中部稍下處伸出,膝曲,芒柱棕色,扭轉。穎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縱溝,花果期4-9月。
中文學名
野燕麥
拉丁學名
Avena fatua L.
別稱
烏麥,鈴鐺麥、燕麥草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植物形態 聽語音
野燕麥,一年生須根較堅韌。稈直立,光滑無毛,高60-120厘米,具2-4節。葉鞘鬆弛,光滑或基部者被
野燕麥
微毛;葉舌透明膜質,長1-5毫米;葉片扁平,長10-30厘米,寬4-12毫米,微粗糙,或上面和邊緣疏生柔毛。圓錐花序開展,金字塔形,長10-25厘米,分枝具稜角,粗糙;小穗長18-25毫米,含2-3小花,其柄彎曲下垂,頂端膨脹;小穗軸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其節脆硬易斷落,第一節間長約3毫米;穎草質,幾相等,通常具9脈;外稃質地堅硬,第一外稃長15-20毫米,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稃體中部稍下處伸出,長2-4厘米,膝曲,芒柱棕色,扭轉。穎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縱溝,長6-8毫米。花果期4-9月。
生長習性 聽語音
生於荒蕪田野或為田間雜草。
成熟種子可入葯。
問題七:白面跟燕麥是一種植物嗎 不是,我們通常吃的白面是耐兄小麥磨的,燕麥是另一種植物,兩者都是禾本科植物
問題八:燕麥到底是什麼 燕麥(拉丁學名:Avena sativa L.)為禾本科植物,《本草綱目》中稱之為雀麥、野麥子。燕麥不易脫皮,所以被稱為皮燕麥,是一種低糖、高營養、高能食品。燕麥性味甘平。能益脾養心、斂汗。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可用於體虛自汗、盜汗或肺結核病人。煎湯服,或舂去皮作面蒸食及作餅食。(《救荒本草》).燕麥耐寒,抗旱,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能自播繁衍。燕麥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利於排便,熱量低,升糖指數低,降脂降糖,也是高檔補品之一,在貧苦地區是不可缺少的干糧。
問題九:燕麥和麥片有什麼區別圖 「燕麥片」和「麥片」不是一種東西。純燕麥片是燕麥粒軋制而成,呈扁平狀,直徑約相當於黃豆粒,形狀完整。經過速食處理的速食燕麥片有些散碎感,但仍能看出其原有形狀。
燕麥煮出來高度粘稠,這是其中的beta葡聚糖健康成分所帶來的。它的降血脂、降血糖、高飽腹的效果,與這種粘稠物質密切相關。總的來說,同量的燕麥煮出來越粘稠,則保健效果越好。
麥片則是多種穀物混合而成,如小麥、大米、玉米、大麥等,其中燕麥片只佔一小部分,甚至根本不含有燕麥片。國外的產品喜歡加入水果乾、堅果片、豆類碎片等,國內的產品則喜歡加入麥芽糊精、砂糖、奶精(植脂末)、香精等。
相比之下,加入水果堅果和豆類較為健康,可以豐富膳食纖維的來源;加入砂糖和糊精會降低營養價值,提高血糖上升速度;加入奶精則不利於心血管健康,因為奶精中含有部分氫化植物油,其中的「反式脂肪酸」成分促進心臟病的發生。
所以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被商家的廣告所欺騙,記住天然的才是最好的!
問題十:這是什麼植物?麥天地里長的一種! 野燕麥,別名:烏麥、燕麥草
詳見網路
㈣ 燕麥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你好,燕麥又稱莜麥。據山西省志載,燕麥最少有2500年的歷史;最早可能起源於華北的高寒地區,後來逐卜游漸成為北部高寒區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燕麥在各地的棗悶歷史稱呼很多,《穆天子傳》稱「焚麥」,《黃帝內經》稱「迦凳弊彎師」,《廣志》稱「折草」,《稗海博志》稱「燕麥」,《史記》稱「斯」,《唐本草》稱「麥」等等,名稱之多,說明莜麥在中國歷史久遠。從唐代始,燕麥從內蒙、新疆、西藏等處被引種到俄羅斯、智利、美國等國家。
㈤ 燕麥俗名是什麼長得什麼樣子的中國有沒有哪裡有的買
燕麥(拉丁學名:Avena sativaL.)為禾本科植物,《本草綱目》中蠢彎稱之為雀麥、野麥子。燕麥不易脫皮,所以被稱為皮燕麥,是一種低糖、高營養、高能食品。燕麥性味甘平。能益脾養心、斂汗。
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廣東、廣西和華穗螞中等省區多為栽培。穀粒供磨麵食用,或作飼料,營養價值很高。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燕麥 (Avena sativa L).是世界性栽培作物,分布在五大洲42個國家,但集中產區是北半球的溫帶地區。
北緯41°~43°是世界公認的燕麥黃金生長緯度帶,那裡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區,年均氣溫2.5℃,日照平帶族悶均可達16小時,是燕麥生長的最佳自然環境。
燕麥在中國種植歷史悠久,遍及各山區、高原和北部高寒冷涼地帶。歷年種植面積1800萬畝,其中裸燕麥1600多萬畝,占燕麥播種面積92%。主要種植在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甘肅、陝西、雲南、四川、寧夏、貴州、青海等省、自治區,其中前4個省、自治區種植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90%。
種植燕麥有210個縣,但集中產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陰山南北,河北省陰山和燕山地區,山西省朔州西山山區、太行山和呂梁山區,陝、甘、寧、青的六盤山、賀蘭山和祁連山,雲、貴、川的大、小涼山高海拔地區。近這些年來,全國播種面積下降到1500萬畝,但由於新品種的不斷推廣和栽培技術水平的提高,平均畝產從50公斤提高到75公斤。
㈥ 燕麥屬於什麼農作物
燕麥是一種古老的農作物,早在2000多年以前已經有文字記載。燕麥屬於八大糧食作物之一的禾穀類作物。
燕麥屬禾本科、燕麥族、燕麥屬,是世界各地廣泛栽培種植的一種重要糧食兼飼草、飼料作物。具有抗旱、耐冷、耐瘠薄等優良性狀和很高的營養及保健價值,主要栽培種分為有稃和裸粒兩大類型。世界各國以有稃型為主,其中最主要的是普通栽培燕麥,又稱飼用燕麥(A. sativa),而我國是裸燕麥(A. nuda)的起源中心,裸燕麥產量約占燕麥總產量的90%以上。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廣東、廣西和華廳喚唯中等省區多為栽培。
燕麥不但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具有一定的醫療作用。燕麥中的蛋白質、脂肪、賴氨酸含量和熱量均比較高;還富含亞油酸,長期食用,可降低膽固醇在心血管中的積累,對於防止老年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大有裨益。而且燕麥具有防癌、治療便秘等醫療作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燕麥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科
禾本科
屬
燕麥屬
展開全部
物種多樣性
中國種植燕麥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自然選擇和人
工選擇演化出不同的物種(變種)和多樣的品種,加之從國外引進了許多燕麥種質資源,使中國燕麥種質資源更加豐富。
全世界燕麥屬的物種約30個,其中栽培種5個,野生種25個。中國現擁有燕麥物種27個,其中按種型劃分有栽培種和野生種,按染色體倍性水平劃分有二倍體、四倍體和六倍體,按皮裸性劃分有皮燕麥和裸燕麥,按來源劃分有國內的和國外的。
分類
燕麥屬於禾本科植物,分為有殼燕麥(皮燕麥)和無殼燕麥(裸燕麥)兩種。皮燕麥主要用於做飼料和飼草,裸燕麥可糧、飼、草兼用,我國栽培的燕麥以無殼燕麥為主,平常我們所食用的為裸燕麥。
形態特徵
小穗含1-2小花;小穗軸近於無毛或疏生短毛,不易斷落;第一外
稃背部無毛,基盤僅具少數短毛或近於無毛,無芒,或僅背部有1較直的芒,第二外稃無毛,通常無芒。
中國普通栽培燕麥品種間的植株高度、穗部性狀和子粒性狀的遺傳差異較大。
植株高度
編入全國燕麥目錄品種的株高一般為100-120cm,最矮的僅23.4cm,最高的達到扮培175cm,最高與最矮的相差7倍多。另據劉旭等統計,在1273份裸燕麥地方品種中株高最小值僅23.4cm,最大值151.5cm,平均值106.4cm,標准差為14.13cm。
穗部性狀
穗型、稃殼顏色、芒性和芒形都有較大差異。
穗型
分為周散型和側散型兩大類。周散型又可分為周鬆散型和周緊密型,側散型分為側鬆散型和側緊密型。
稃殼顏色
有白、黃、褐、紅、紫、黑等顏色,其中黃色和白色佔多數。
芒性和芒形
芒性分為無芒和有芒。芒形有短芒和長芒、曲芒和直芒、粗芒和細芒之分。
子粒性狀
子粒的形狀、顏色、大小、皮裸性均差異明顯。
形狀
子粒形狀有紡錘形、橢圓形、長圓形、長筒形和卵形,其中以紡錘形為多數,約佔50%,其次是橢圓形佔20%左右。
顏色
子粒顏色分為白色、黃色、褐色、紅色、黑色。在裸燕麥地方品種中,黃色子粒佔75.0%以上,為大多數。
大小
子粒的大小一般以千粒重來表示,低者不到10g,高者可達40g以上,相差30g。劉旭等調查顯示,裸燕麥地方品種的千粒重最小值為6.70g,最大值為36.1g,平均值為18.40g,標准差3.35g。
皮裸性
在編入全國燕麥種質資源目錄的3202份種質資源中,皮燕麥1265份,裸燕麥1937份。在原產中國的2187份種質資源中,裸燕麥有1901份,佔86.9%;而從國外引進的1015份種質資源中,裸燕麥僅有36份,佔3.5%。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種植燕麥的省區,主要為內河北、蒙古、山西,其次是甘肅、寧夏、陝西、青海及四川、雲南、貴州山區。
農藝性狀
中國普通栽培燕麥在成熟期、生育期、產量性狀等方面的遺傳變異明顯。
成熟期
各地的品種均有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特晚熟5類。
生育期
生育期長短差別懸殊,北方最早熟品種生育期僅70d左右,而最晚熟的為120d,兩者相差50d。在西南地區鏈裂多數品種生育期為220d左右,最晚熟的可達260d以上。
產量性狀
各產量性狀的差異較大,如單株粒重的幅度為1-10g;主穗粒重多為1g左右,極低者僅0.3g,高者達5g;穗子輪層數最少的僅2層,而最多的達9層;主穗小穗數少者不到10個,最多者達80個,相差70個。
生態類型
中國燕麥的生態區可分為6個,每個生態區都有與之相適應的品種類型,各生態類型的差異明顯。
北方丘陵山區旱地早熟生態型
這一生態類型與華北早熟生態型有較多性狀相似,主要區別是生育期短(75-85d),植株更矮,子粒灌漿速度快,千粒重20g左右。
華北早熟生態型
這一生態類型的品種生育期90d左右,春季(4月初前後)播種,夏季(7月中、下旬)收獲。幼苗直立或半直立,分櫱力中等,植株較矮,小穗和小花較少,千粒重16-20g。較抗寒、抗旱、抗倒伏。早熟和中晚熟品種較多。
北方丘陵旱地中、晚熟生態型
該生態型品種生育期較長(95-110d),夏季(5月中、下旬)
播種,秋季(8月底至9月上旬)收獲。幼苗多為半匍匐或匍匐,生長發育緩慢,分櫱力強。進入雨季(7月)植株迅速拔節,發育較快,植株高大,莖稈軟,葉片狹長下垂。子粒較大,千粒重22-25g。中晚熟和晚熟品種居多。
北方灘川地中熟生態型
這一生態類型品種的生育期為85-95d,一般夏初(5月上、中旬)播種,秋季(8月)收獲。植株高大,莖稈堅韌,抗倒伏。
西南平壩生態區
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原平壩,生育期200-220d,秋季(10月中、下旬)播種,翌年夏季(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獲。幼苗生長發育緩慢,匍匐期較西南高山生態型稍短,抗寒性較強。葉片寬大,植株高大,莖稈較硬。子粒灌漿期略長,千粒重17g左右。
西南高山生態型
這一生態類型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的海拔2000-3000m高山地帶。生育期220-240d,秋季(10月中、下旬)播種,翌年夏季(6月中旬至7月初)收獲。幼苗匍匐期很長,分櫱力很強,葉片細長,抗寒性強。植株高大,莖稈軟,不抗倒伏。子粒較小,千粒重15g左右,有些品種不足12g。
營養成分
脂肪
在世界上4000多種燕麥中,90%以上燕麥脂肪含量在5
%-9%,相當於大米、白面的4-5倍,居所有穀物類之首。燕麥脂肪80%為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其中亞油酸占脂肪含量的38.1%-52.0%。亞油酸是人體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在人體內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可降低膽固醇在心血管中的積累。
蛋白質與氨基酸
燕麥中蛋白質含量十分豐富(15.6%),是大米、小麥粉的1.6-2.3倍,在禾穀類糧食中居首位。燕麥蛋白營養價值很高,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必需氨基酸。8種必需氨基酸不僅含量豐富且配比合理,接近FAO/WHO推薦的營養模式,人體利用率高。其中燕麥中賴氨酸含量是小麥、稻米的2倍以上,色氨酸含量是小麥、稻米的1.7倍以上。我國居民常食用的各類糧食中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賴氨酸,在燕麥中含量較豐富(680mg/100g)。因此,補充燕麥食品,能彌補我國膳食結構所導致的「賴氨酸缺乏症」。
維生素
燕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B2,較多的維生素E及尼克酸、葉酸等。其中維生素B1、B2較大米之含量高,維生素E的含量也高於麵粉和大米。
礦物質
燕麥的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包括鈣、鐵、磷、鎂、鋅、銅、硒等。特別是鈣的含量明顯高於小麥粉、稻米、小米、蕎麥面等。燕麥中硒含量也很高,達0.696μg/g,相當於小麥的3.72倍,玉米的7.9倍,大米的34.8倍。
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一種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單糖脫水聚合而成的非澱粉類
多糖,不能被人體內消化酶分解,但又是維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它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木質素等。按其溶解特性可分為可溶性纖維和不溶性纖維兩大類。燕麥兼具可溶性和不溶性兩種膳食纖維,因而又被譽為天然膳食纖維家族中的「貴族」。燕麥總纖維素含量為17%-21%,其中可溶性膳食纖維(主要成分是β-葡聚糖)約占總膳食纖維的1/3,明顯高於其他穀物。
燕麥抗氧化物
燕麥中含有酚類物質、植酸、甾醇和維生素E等多種抗氧化的活性成分,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阿魏酸、對香豆酸和兒茶酚等酚類物質,它們不規則地分布在燕麥籽粒中。燕麥產品中的抗氧化物含量受加工方式的影響。燕麥抗氧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清膽固醇和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等功能。
燕麥澱粉
燕麥澱粉比其他澱粉更容易糊化,糊化溫度56.0-74.0℃。與玉米和小麥澱粉相比,燕麥澱粉更不容易老化。燕麥澱粉能夠為人生命活動提供充分的能量,是重要的能源物質。
主要價值
穀粒供磨麵食用,或作飼料,營養價值很高。
在我國古代,燕麥不僅作為一種耐飢抗寒食品,也作為一種葯物,漢古籍中記載燕麥可用於產婦催乳及治療嬰兒營養不良和人的年老體衰等症。中醫認為,燕麥味甘性平,能治虛汗。燕麥被稱為一種醫食同療、葯食兼用的作物。
降低膽固醇,降血脂
臨床試驗結果表明,燕麥具有明顯的降低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膽
固醇、甘油三酯及β-脂蛋白的作用,並具有一定的升高血清高密度膽固醇的作用,降血脂效果非常明顯。主要原因是燕麥中含有多種能降低膽固醇的物質,如單一不飽和脂肪酸、可溶性膳食纖維等。燕麥可溶性膳食纖維中的β-葡聚糖在小腸中消化時可形成膠狀,從而包圍了富含膽固醇的膽酸,防止了膽固醇吸收而進入血液。同時,燕麥中含有較多的亞油酸,能與膽固醇結合成酯,進而降解,燕麥非常有營養。
㈦ 中國燕麥之都在哪
內蒙古固陽燕麥
固陽是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下轄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大青山北麓坦胡謹。固陽燕麥是固陽縣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栽培歷史有100多年了,在固陽當地,人稱將燕麥稱為蒙古軍糧、風鈴草,當地產的燕麥,基本是傳統讓基方式耕作,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以固陽燕麥為原料的莜麵手工製作技藝項目入選中國做數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同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固陽燕麥」內蒙古「名牌產品」稱號
㈧ 燕麥的主要產區在哪裡
燕麥主產區有內蒙古、河北、吉林、山西、陝西、青海和甘肅等地,雲、貴、川、藏有小面積的種植。
燕麥的生長環境與一般穀物不同,喜愛高寒、乾燥的氣候,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陰山北麓被譽為世界黃金燕麥的主要產區,這裏海拔約2000米,年日照時間超過3000小時,晝夜溫差大,平均3米/秒的季風常年吹過。
燕麥是世界性栽培作物。但主要清漏集中產區是北半球的溫帶地區。主產國有俄羅斯、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德國、芬蘭及中國等。
燕麥的主要價值:
在世界上4000多種燕麥中,90%以上燕麥脂肪含量在5-9%,相宴此當於大米、白面的4-5倍,居所有穀物類之首。燕麥脂肪80%為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其中亞油酸占脂肪含量的38.1%-52.0%。
燕麥中蛋白質含量十分豐富(15.6%),是大米、小麥粉的1.6-2.3倍,在禾穀類糧答祥爛食中居首位。燕麥蛋白營養價值很高,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必需氨基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燕麥
㈨ 中國燕麥品種的演變概況是什麼
燕麥在中國屬於小宗作物,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燕麥生產處於自發狀態,無專門科研和管理機構,種植的燕麥品種都是農民自選自留自用。這些農家品種雖然具有獨自的特點,但是也有明顯的缺點,如莖稈偏高(110cm左右),細軟易倒伏;籽粒較小,千粒重僅18~20g;產量低,當時的燕麥產量每公頃不足750kg。
50年代,隨著省、地級科研機構相繼成立,開始了燕麥品種的徵集、引種、整理和保存。同時進行了地方良種評選和系統選育新品種工作。生產上推廣的是比較好的農家品種三分三,等等。
60年代,在系統選育新品種和引進國外品種的基礎上,華北地區開展了品種的區域聯合試驗,評選出神雹緩華北1號和華北2號兩個優良品種。華北1號是山西省懷仁縣峁家皂公社李家場大隊農家品種;華北2號是由蘇聯引進的品種ВИР1998。這兩個品種很快在裸燕麥主產區推廣,一般游模比三分三增產10%~30%。這個年代,全國燕麥平均每公頃產量為914.8kg。從60年代中期開始了裸燕麥品種間雜交育種,當時主要是利用華北2號與比較好的農家品種雜交。
70年代,在系統育種、裸燕麥品種間雜交育種的基礎上,又開展了皮、裸燕麥間的雜交育種和物理誘變育種,從而評選和培育出一批新品種,並在生產上推廣,一般比華北2號、華北1號增產10%~20%。如評選出的永492(小46-5,法國品種Nuprime),系統選育的壩選3號(原品種匈牙利的1-6-800)、晉燕2號(同系3號,原品種為山西寧武裸燕麥),裸燕麥品種間雜交選育的蒙燕7413、晉燕1號(雁紅1號肆碧)、晉燕3號(雁紅6號)、晉燕4號(雁紅11號)、雁紅10號。在此期間輻射育種和皮、裸間雜交育種已見成效,選出一批高代品系,有的已進入品種比較試驗。這一時期推廣的新品種,莖稈比較粗壯,株高平均101.5cm,抗倒伏能力增強,千粒重平均21.8g。產量普遍提高,全國平均每公頃產量1193kg。
80~90年代,在生產上又推廣了一批新品種,這些新品種主要是通過裸燕麥品種間雜交和皮、裸燕麥間雜交選育成的。如冀張莜1號(578)、冀張莜2號(品1號)、冀張莜3號(品6號)、冀張莜4號(品5號)、冀張莜5號(品14)、冀張莜6號(品16)、品2號、壩莜1號、壩莜2號、蒙燕7312、內莜1號(鑒19)、內莜2號(1815)等。據統計,上述12個品種的株高平均為96.8cm,千粒重平均23.4g。顯然,新推廣的品種比70年代的植株降低了近5cm,而千粒重提高了1.6g。另外,由於生產條件的改善,保證了這些品種產量潛能的發揮,全國燕麥的產量顯著提高,80年代平均每公頃1314.7kg,90年上升為1808.5kg。
從上述情況不難看出,我國燕麥品種的演變途徑,由本國農家品種演變為本國農家品種與國外品種的雜交品種,以及皮燕麥與裸燕麥的雜交品種。這些雜交育成品種的莖稈由細軟變得粗壯,而株高逐漸變矮,如20世紀60年代及以前的品種株高為110cm左右,70年代為101.5cm,80~90年代降至96.8cm。因此,莖稈的抗倒伏能力顯著增強。籽粒由小變大,千粒重逐漸提高,30年間由18~20g增至23.4g,提高了3.4~5.4g。由於莖稈粗壯,植株變矮,增強了抗倒能力,同時籽粒變大,豐產潛力增加,加之農業條件的改善,我國燕麥的單產大幅度提高,90年代每公頃的產量是60年代的2倍。
㈩ 燕麥產地中國哪裡最好
中國最好的燕麥在蒙北。
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廣東、廣西和華中等省區多為栽培。穀粒供磨麵食用,或作飼料,營養價值很高。模式標本采自歐洲。北緯41°~43°是世譽掘界公認的燕麥黃金生長緯度帶,那裡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區,年均氣溫2.5℃,日照平均可達16小時,是燕麥生長的最佳自然環境。燕麥在中國種植歷史悠久,遍及各山區、高原和北部高寒冷涼地帶。歷年種植面積1800萬畝,其中裸燕麥1600多萬畝,占燕麥播種面積92%。
我國種植燕麥歷史悠久,據記載,公元前2500年我國就開始種植燕麥。在我國,70%以上的燕麥集中種植在以下3個閉虛侍區域,內蒙古土默特平原、山西省大同盆地,以及雲南、貴州、四川的高山和平壩區轎吵種植區域。
隨著產品品種、種植技術的改善及提升,我國燕麥單產水平從1993年的1.74噸/公頃增長至目前的3噸/公頃左右,單產水平增幅超過76%,預計未來幾年國內燕麥單產水平將保持在3.4噸/公頃左右,2020年國內燕麥產量將增長至12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