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漢中歷史是什麼
漢中,現屬陝西陝南的一個市,在古代 漢中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朝代(如秦、唐、宋等)是作為國家的一級行政區治所存在的,例如在秦代設漢中郡,為秦36郡之一(秦為郡縣二級制,郡為一級行政單位,成都地區屬於蜀郡),唐代中期漢中為山南西道的首府所在地(唐開元至五代時為道、州、縣三級制,道為一級行政單位,成都地區屬劍南道),北宋漢中曾為利州路的治所興元府所在地(宋設路、州、縣三級制,路為宋一級行政單位,成都地區屬於成都府路)。元代蒙古軍占漢中,為了切斷漢中地區與成都地區的聯系,讓四川「無險可守」,逐漸撤消了漢中作為一級行政單位治所的地位,並入以關中地區為治所的行政單位,至此漢中開始隸屬於陝西省。在歷史地理學、政治地理學案例中,漢中是一個典型的行政區劃(西北地區)與自然區劃(西南地區)不一致的城市。即使現在看來無論是地理氣候、方言習俗還是飲食習慣,漢中與陝西的關中、陝北地區都有很大的差異,而與川北極為相似。
漢中歷史就是指記載漢中的歷史。
B. 三國時期的漢中現屬於哪個地區
還叫漢中市,陝西省地級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天漢。位於陝西省最南端,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東漢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遷南鄭(在今漢中市區)。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刺史部。漢中郡隸屬於益州刺史部。東漢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遷南鄭(在今漢中市區)。東漢末,張魯割據漢中,改為漢寧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張魯,又改為漢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據漢中,仍設漢中郡。
1949年12月6日,漢中解放後,設立陝甘寧邊區陝南行政區漢中分區。1950年3月3日,陝南行政公署(簡稱「陝南行署」)由湖北鄖縣遷駐南鄭市,下轄商洛、兩鄖、安康、漢中4個分區,直轄南鄭市。
漢中分區,轄南鄭縣(政府駐鋪鎮)、城固、洋縣、佛坪、鎮巴、寧強、沔縣、褒城、留壩、西鄉10縣。1950年5月,將寶雞分區的鳳縣劃入漢中,縣城由鳳州遷雙石鋪。
(2)漢中歷史上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漢中郡最初設置於戰國時期,治所在南鄭縣(今陝西漢中市),因其地處漢水中游而得名「漢中」。西漢王朝統治時期,把它的郡治移動到了西城縣(今陝西安康市)。到了東漢王朝開國後,又將它的郡治移動回了南鄭。
三國時期的漢中郡轄境相當今陝西省的秦嶺以南,留壩縣和勉縣以東,干佑河流域以西;湖北省的鄖縣、保康縣以西,粉青河、珍珠嶺以北地區,因此在益州的北方。
漢代實行州、郡、縣三級行政制度,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當時的漢中郡屬於益州(四川的古稱)管轄,同時也是益州北部的門戶。
《三國志》稱: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之股臂也(三巴:益州的巴郡、巴東郡、巴西郡)。可見,漢中郡對於益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從地理位置上看,漢中郡與關中盆地隔著秦嶺,與四川盆地隔著米倉山與大巴山,形成一個獨立的小版塊。在歷史上,四川盆地得到漢中,可以仰攻關中;關中盆地得到漢中,可以俯沖四川。
當年的漢高祖劉邦被分封到蜀地,也是從漢中郡北上,最終平定諸侯、克定天下。同時,這也是為什麼劉備和曹操要激烈爭奪漢中的原因了。
C. 古代的漢中在哪裡盤古大帝
夏至西周,境內有褒國。先後屬梁州、雍州。春秋戰國時境內為南鄭地,先後分屬巴蜀、秦國。公元前312年,秦始置漢中郡,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設南鄭(今陝西漢中市區),西漢初遷至西城(陝西安康市漢江北岸中渡台)。東漢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遷南鄭(在今漢中市區)。東漢末,張魯割據漢
漢中市夜景
中,改為漢寧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張魯,又改為漢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據漢中,仍設漢中郡。三國魏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分梁、益二州,梁州領八郡,治於南鄭。晉太康十年(289年)改設漢國,不久即廢。南北朝時,漢中先後屬劉宋、蕭齊、北魏、蕭梁、西魏、北周,境內設梁州、興州(今略陽縣)、洋州(今西鄉縣),並僑置秦州及70多僑縣。隋初,境內仍置梁、興、洋州,後改為漢川郡、順政郡、洋川郡。唐代設梁州總管府,後改為都督府,下設梁、興、洋、集4州;貞觀元年(627年),廢府設道,漢中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兩道,漢中屬山南西道,道治設於南鄭(漢中);天寶元年(724年)設漢中郡、洋川郡、順政郡;後又改為梁州、洋州(今洋縣)、興州;興元元年(784年)改梁州為興元府,道、府同治於南鄭,開中國歷史上用帝王年號命府名之先河,興元府地位同於京都長安、東都洛陽、北都太原;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後唐、後蜀先後據有漢中,仍設興元府及洋、興2州。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內置興元府及洋、興2州,屬峽西路。熙寧五年(1072年)設利州路及所屬興元府,治所均設於漢中。利州路轄秦嶺以南、長江以北地區。南宋紹興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為東、西兩路,東路治設於興元(漢中),西路治設於興州(略陽);後利州東、西路幾經分合。元代設興元路於漢中,為隸屬於陝西之始。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為府,設漢中府。清代設陝安道於漢中,轄漢中府、興安府(今安康市)。
D. 漢中以前是屬於四川的
漢中以前是獨立的一級行政區。半個四川以前都是漢中管。
E. 三國時期的漢中是什麼地方
還叫漢中市,陝西省地級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天漢。位於陝西省最南端,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東漢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遷南鄭(在今漢中市區)。東漢末,張魯割據漢中,改為漢寧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張魯,又改為漢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據漢中,仍設漢中郡。
西周先後屬梁州、雍州。境內仍有褒國,為周朝「南國領袖」,又稱周南(國務院公布漢中為歷史文化名城,稱漢中上古時期為周南)。
東周前期(約周平王二十至三十年間),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建都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周匡王二年(前611),秦、楚、巴聯合滅庸。《華陽國志·漢中志》:「(漢中郡治西城縣)本附庸國,屬蜀。」也就是說,漢中原本是庸國北部漢水南岸屬地。
今漢中春秋戰國時境內為南鄭地,先後分屬巴蜀、秦國。
F. 古代漢中是現在的哪個地區
古代的漢中指的是陝西省漢中市。
漢中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天漢。位於陝西省南部,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漢中市因漢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漢」之美稱。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陝南地區最大城市,是關中-天水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連接樞紐,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
漢中的歷史發展如下:
1、約120萬年前,在漢江沿岸的今梁山鎮龍崗寺地區就有古人類活動,龍崗寺遺址是我國發現的為數不多的超過10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遺存。龍崗寺古人類遺址公園的文化面貌接近北首嶺中期前段,屬於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較早的階段。
2、夏代,境內有褒國。《國語·鄭語》及《史記·周本紀》中均記有夏末褒國國君化龍故事。褒國地望約在今漢中地區中部漢江以北、秦嶺以南一帶。
3、商代:此地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
4、西周先後屬梁州、雍州。境內仍有褒國,為周朝「南國領袖」,又稱周南(國務院公布漢中為歷史文化名城,稱漢中上古時期為周南)。
5、春秋戰國時,漢中境內為南鄭地,先後分屬於秦國、蜀國。
6、戰國中期,南鄭是秦蜀爭奪的要地。前451年,秦國進攻南鄭,蜀人一時手忙腳亂,人力糧草等補給供應不上,丟失了南鄭,秦左庶長修築南鄭城。蜀人在其後的10餘年時間里,不斷集結兵力反攻,最後將南鄭艱難奪得。
公元前387年,秦國再度大舉進攻蜀國,奪取南鄭,但不料,蜀國再次反攻,占據南鄭。
公元前312年,秦攻楚,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設南鄭縣(今漢中市漢台區境內),西漢初郡治遷至西城縣(今安康市漢濱區境內)。東漢初郡治復還南鄭縣(今漢中市漢台區境內)
7、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刺史部。漢中郡隸屬於益州刺史部。
8、東漢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遷南鄭(在今漢中市區)。東漢末,張魯割據漢中,改為漢寧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張魯,又改為漢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據漢中,仍設漢中郡。
9、三國魏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漢,分梁、益二州,梁州領八郡,治於南鄭。
10、晉太康十年(289年)改設漢國,不久即廢。
11、南北朝時,漢中先後屬劉宋、蕭齊、北魏、蕭梁、西魏、北周,境內設梁州、興州(今略陽縣)、洋州(今西鄉縣),並僑置秦州及70多僑縣。
12、隋初,境內仍置梁、興、洋州,後改為漢川郡、順政郡、洋川郡。
13、唐代設梁州總管府,後改為都督府,下設梁、興、洋、集4州;貞觀元年(627年),廢府設道,漢中屬山南道。
14、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後唐、後蜀先後據有漢中,仍設興元府及洋、興2州。
15、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內置興元府及洋、興2州,屬峽西路(即「峽路」,路治夔州今重慶奉節)。熙寧五年(1072年)設利州路(川峽四路之一)及所屬興元府,治所均設於漢中。利州路轄秦嶺以南、長江以北地區。
16、南宋紹興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兩路,東路治設於興元(漢中),西路治設於興州(略陽);後利州東、西路幾經分合。
17、元代為了加強對四川地區的控制,設興元路於漢中,為隸屬於陝西之始。
18、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為府,設漢中府。
19、清代設陝安道於漢中,轄漢中府、興安府(今安康市)。
(6)漢中歷史上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漢中北依秦嶺,南頻巴山,中部為漢中盆地。漢中盆地是中國著名的糧倉,也承載著漢中絕大多數的人口。這里是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江河分水嶺,四季分明、氣候溫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並因此造就了物種的多樣性。
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以漢中為發祥地,築壇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統一天下,成就了漢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漢朝、漢人、漢族、漢語、漢文化等稱謂就一脈相承至今。
G. 三國時期的漢中是現在的哪裡
三國時的漢中就是現今的漢中地區。漢中,位於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間的一塊狹窄緩沖地,北靠秦嶺山脈,南連大巴山脈。過去,這里依憑著幾處堅固的關卡和地形凶險的山谷牽制各方,因而在群雄逐鹿的年代,就有「得漢中者可得天下」的說法。尤其在兩漢三國時期,漢中的地理位置舉足輕重。
定軍山之戰後,魏軍大敗,劉備遂得漢中,為了名正言順討伐曹操,平西將軍馬超等百來位文員武將上表漢帝,推舉劉備為漢中王。史書有載:「設壇場,陳兵列眾,群臣陪位,讀奏訖,御王冠於先主。」在這次「漢中王」大典中,將士和百姓雲集,廣場上載歌載舞,數百面戰鼓齊響,器樂齊鳴,聲勢浩盪,形成了後來傳承千年的「定軍戰鼓」,劉備還當場宣讀了一道他給漢獻帝劉協的《奏章》,以表自己的態度和決心。受璽銜冠之後,劉備留英勇善戰的魏延鎮守漢中,自己率眾回成都。人們在劉備稱王設壇處立碑紀念,將所在地舊州鋪稱為「興劉寨」。
H. 陝西漢中屬於什麼地區
陝西漢中屬於西南地區。
漢中市,陝西省地級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天漢。位於陝西省南部,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轄漢台區、南鄭區、城固縣、留壩縣、勉縣、佛坪縣、略陽縣、寧強縣、西鄉縣、鎮巴縣、洋縣2區9縣。
漢中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市、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2017年10月,被授予「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8)漢中歷史上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漢中旅遊景點:
1,古漢台
古漢台位於漢中市中心,楚漢相爭時期築建,面積約8000平方米。由三級台地構成,台高7米。劉邦駐漢中發跡而定鼎。故將國號定為漢。他駐過的高台就被後人尊稱為古漢台。
2,拜將壇
拜將壇,亦稱拜將台,位於漢中市城區風景路中段北側,由南北兩座石台及眾多碑文題片語成,台高三米有餘。景區總面積為7840平方米,相傳為劉邦拜韓信為大將時所築。
3,飲馬池
飲馬池在襄樊市棗陽市白水寺風景區內,位於白水寺西旁,有東西兩個水池,東邊大池為122.5平方米,西邊小池為96.5平方米,一大一小,一深一淺,兩個水池,當時人們戲稱「鴦鴛池」。然而自從劉秀稱帝後,便改稱「飲馬池」了
I. 漢中以前是屬於那的
漢中,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嶺、南屏巴山,中部是美麗富饒的漢中盆地。全市轄十縣一區,總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372萬。漢中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生態示範建設試點地區。漢中兩漢三國文化底蘊厚重,自然風光獨特秀麗,全市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13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有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1個,國家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水利風景區2個,國家森林公園3個;有省級風景名勝區7個,省級森林公園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6個。
區劃:下轄漢台區、南鄭縣、城固縣、洋縣、西鄉縣、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留壩縣、佛坪縣等1區10縣。
J. 漢中地區的歷史簡介
東經105°30′30〞-108°24′37〞、北緯32°15′15〞-33°56′37〞
漢中因漢水而得名。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發源於市域寧強。公元前451年,楚國在漢江中游的安康設漢中郡(轄今安康、漢中);東漢初,郡治遷入本地後仍稱漢中,「地名漂移」延用至今。
歷史悠久、如詩如畫、時尚現代的城市。「天府之國」說的是這里,「西北小江南」說的是這里,「中國最美油菜花海」說的也是這里。這里的山川形勝、人文歷史、氣候生態、特產珍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