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來的察哈爾省位於什麼地方多大面積
在網路查的,你看看吧
察哈爾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察哈爾省由中央直接領導。省人民政府駐張家口市。轄張家口、大同、宣化3市及雁北、察南、察北3專區,共32縣。
1952年察哈爾省建制撤銷,原察哈爾省轄區並入河北、山西2省以及北京市。
張家口市
1949年張家口市為察哈爾省轄市,省人民政府駐地。 1952年張家口市劃歸河北省。
大同市
1949年大同市為察哈爾省轄市。 1952年大同市劃歸山西省。
宣化市
1949年宣化市為察哈爾省轄市。 1952年宣化市劃歸河北省。
雁北專區
1949年設雁北專區,專署駐大同市。轄大同、陽高、廣靈、靈邱、渾源、應縣、懷仁、山陰(駐岱嶽鎮)、朔縣、平魯、右玉、左雲等12縣。
1952年雁北專區劃歸山西省。
察南專區
1949年設察南專區,專署駐宣化市。轄宣化、萬全、龍關、赤城、四海(由熱河省豐寧縣西南部析置,以四海堡為名,駐湯河口)、延慶、懷來(駐沙城)、涿鹿、蔚縣(駐西合營)、陽原、天鎮、懷安(駐柴溝堡)等12縣。 1951年撤銷四海縣,並入熱河省灤平縣和察哈爾省延慶、赤城2縣。
1952年8月撤銷察南專區,所屬各縣由察哈爾省直接領導。同年12月將宣化市及宣化、萬全、龍關、赤城、延慶、懷來、涿鹿、蔚縣、陽原、懷安等10縣劃歸河北省;天鎮縣劃歸山西省。
察北專區
1949年設察北專區,專署駐張北縣。轄張北、康保、寶源(原寶昌、沽源合並)、多倫、崇禮(駐太平庄)、尚義、商都、化德等8縣。
1950年撤銷寶源縣,復設寶昌、沽源2縣。將寶昌、化德、多倫3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察北專區轄6縣。
1952年察北專區劃歸河北省。
2. 民國時期建立的察哈爾省,為什麼在1952年被撤銷
中國成立後的第三年,1952年11月,中國舊行政區域劃分的塞北四省之一的察哈爾省,省建制撤銷。原來的察哈爾省,轄有張家口、大同、宣化及雁北、察北、查南三個專區,共有32個縣。察哈爾省被撤銷後,原屬於察哈爾省的轄區,被並入了內蒙古、河北、山西三省。
民國時期察哈爾省
因此,經過原察哈爾省軍區司令員王平的建議,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議,正式撤銷了察哈爾省建制。
3. 請問:建國後察哈爾省、熱河省、歸綏省為何撤消
1)抗戰和內戰期間,由於得到了蒙古族武裝的支持,黨中央決定建立蒙古族自治區
2)作為蒙古武裝的領袖烏蘭夫向周總理提出恢復蒙古族在歷史上的范圍,並得到毛主席周總理的支持
3)最初的內蒙包括現在內蒙的東北部分和熱河赤峰以北林西等地區,首府烏蘭浩特
4)因察哈爾與蒙古的關系,不久將察哈爾劃入內蒙,內蒙首府遷入張家口
5)在周總理的推動下,綏遠被劃入,首府遷入歸綏(呼和浩特),同時張家口劃入河北省
6)烏蘭夫在與周恩來的談話中提到了赤峰,周表示是合理的
7)高崗建議中國東北(包括熱河)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引起了毛澤東的警覺
8)粉碎高崗集團後,中央決定建立環北京的河北省,承德被劃入,同時按照烏蘭夫的要求,把赤峰劃入內蒙;其餘的部分包括朝陽被劃入遼寧
4. 察哈爾省的歷史沿革
民國三年(1914年),以直隸省口北道張北縣、獨石縣(後改稱沽源縣)和多倫縣3縣,綏遠特別區興和縣、陶林縣、豐鎮縣和涼城縣4縣,察哈爾部8旗,錫林郭勒盟10旗,各旗牧廠設置察哈爾特別區。先後增設商都縣、寶昌縣、康保縣、集寧縣4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置為省。興和、陶林、集寧、豐鎮和涼城5縣劃入綏遠省,並劃入河北省舊口北道所轄10縣:宣化、赤城、萬全、懷來、蔚縣、陽原、龍關、延慶、懷安、涿鹿。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以前,全省轄1市、19縣、4行政督察區,18旗、1牧場,而旗隸屬於錫林郭勒盟、察哈爾盟。
5. 察哈爾省是現在的哪裡
察哈爾省是現在的北京市張家口、河北省、山西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11月15日,根據察哈爾特殊的地理環境地廣人稀、物產匱乏等原因,經原察哈爾省軍區司令員王平將軍的提議,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同意,決定撤銷察哈爾省建制。
雁北專區、大同市及察南專區之天鎮縣劃歸山西省,察北、察南16縣改為北京市張家口專區,連同張家口市、宣化市歸屬河北省管轄。從此,結束了察哈爾行政區劃的歷史。
歷史沿革:
清朝稱察哈爾都統轄區,1675年康熙帝將蒙古察哈爾部從遼西義州邊外遷徙到宣化、大同邊外安置。
民國二年(1913年)設置察哈爾特別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置為省。
1937年至1945年抗戰期間,察哈爾省被日本佔領並成為德王領導的日本控制區蒙疆的一部分。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24日,解放軍佔領張家口,中華民國政府在察哈爾省的政府機構徹底瓦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察哈爾省
6. 已經建立了整整40年的察哈爾省,1952年,為何會被撤銷
在建國之後我們國家才開始強大起來,人民的生活開始逐漸好起來。但是任何美好的背後都有許多波折,也會發生很多的事情,在歷史上引起比較大的反響。這其中察哈爾省被撤銷,在當時可以說比較的轟動的,也引來很多人的好奇。
在被撤銷之後,張家口這一部分直接就屬於河北,而另外一部分就屬於山西。其實張家口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直接歸到察哈爾,後來又直接放入到內蒙古。其實很多人都會覺得比較好奇,為什麼這一個省市在1952年時會被直接撤銷呢,到底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呢?
和歷史因素有關
在清朝統治時,這里其實並非是省份,而只是一個地區,當時的察哈爾王還曾經組織過叛亂,後來就成為拱衛京師的一大要地,不過在進入到清朝末年的時候,因為邊境一直都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經常的非常一些戰事,所以說這個地方更有重要的地位。當時因為其軍事價值,還曾經想要把這里提升為省份,但是因為後來又發生辛亥革命,所以也逐漸進入到瓦解的階段。等到建國初期,這里可以說已經不再有作用,相反也因為面積逐漸的減少,所以存在的必要性已經不是特別重要。
7. 建立了40多年的察哈爾省為什麼被撤銷了
察哈爾省的誕生與結束
早在民國初期,國內國際上都形勢動盪,哲布尊丹巴活佛受到沙俄的支持自立成為蒙古國皇帝,他心存野心准備吞並內蒙。為了應對不尋常的局勢,北洋軍閥政府在一九一三年正式將內蒙古的錫林郭勒,察哈爾部等地合並設立為察哈爾特別區。
不論是從何講起,察哈爾省的存在僅僅是特殊的歷史時期臨時建立的省份,它在完成自己的歷史任務之後被撤銷是必然的。事實證明,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之後正向著繁榮復興的道路上發展。
8. 歷史上的 熱河察哈爾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熱河省會是今天的河北承德,大致包括今天的河北省承德市、遼寧省朝陽市阜新市、內蒙古赤峰市通遼市。
察哈爾省會是今天的河北張家口,大致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內蒙古錫林郭勒市。
9. 已經建立了整整40年的察哈爾省,1952年,為何會被撤銷呢
察哈爾省是民國時期的北方大省之一,與熱河省、綏遠省以及寧夏省並稱為“塞北四省”。所以狹義的塞北地區其實就是指這四個省份,廣義的塞北泛指長城以北。
新中國成立後,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均被撤銷,而寧夏則變成了自治區,曾經的塞北四省均不存在了。
10. 古代察哈爾在哪裡
察哈爾形成於明朝達延汗統一蒙古各部之後,並以大汗護衛軍見著於史冊,其部駐牧於遼寧義州一帶。在清聖祖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由東北移牧於此。清朝察哈爾八旗分別為察哈爾正紅旗、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和鑲紅旗、鑲藍旗、鑲黃旗、鑲白旗,其轄境現烏蘭察布市南部和錫林郭勒盟南部地區。這一地區從大的地理范圍來講,又恰好位於長城地帶,北緯42度線左右。這條線從全球范圍看,又是一條農牧業交錯帶,向北以畜牧業為主,向南則以農業主為,也是一個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漢族長期雜居錯處的地區,這一論證已為大量的考古發現和現實生活所證實。本文就察哈爾所轄區域及周邊地區的考古發現,對這一地區的古代農牧業發展做一簡要概述。�
歷史發展到距今6000至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階段,其遺存目前多發現於察哈爾境內的岱海及黃旗海沿岸。這兩個地區的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較為成熟,出版了較為系統的考古學論著。同時,兩地的環境考古方面的研究亦較為系統和全面。從上述兩區域及附近發現的100多處該時期遺存分析,當時的人們過著相對定居的生活,出土遺物中有大量的石制家業生產工具,如整地用的石斧、石鏟,收割莊稼用的石刀、石鐮、加工糧食用的石磨盤、石磨棒等農業生產工具。同時,還有一定的數量狩獵用的石鏃和鹿、狍子等家畜骨骼,說明這一階段的生產結構是以農業生產為主,兼有狩獵及家庭飼養業。從該地區環境考古取得的成果來看,岱海、黃旗海地區形成明顯的暖溫氣候,年平均溫度在2—4℃左右,年降水量在380—580毫米,在距今5000至4000年之間達650毫米�①,這是烏盟地區一萬年以來最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時期,其自然景觀是以森林草原和灌叢草原為特色。�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量的環境考古資料和現實生活證明客觀環境的干濕冷暖變化,決定著農、牧業生產的發展去向。凡自然條件適應於農業生產發展的階段,必然更有利於畜牧業發展;而自然條件適宜於牧業生產發展的階段,因氣候相對乾燥、寒冷,從而對農業生產有著諸多不利因素。同時,在典型的農業文化與牧業文化之間,存在一個過渡時期,而這個時期應該與氣候的干溫冷暖等自然因素的轉變過程相適應。
進入龍山文化階段(距今約4000年左右),該地區無論是氣候和水量都比仰韶時期偏低、偏少。氣溫在岱海、黃旗海地區由2—4℃降低至0°左右,年降水量為420毫米—650毫米—250毫米,呈現出由少轉多再趨減少的特點②。因此,從一個有利於農業發展的環境逐步轉變為不利於農業生產環境,農業文化開始向南移,畜牧業文化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的比重逐漸加強,察哈爾地區的初期家牧業交錯文化在這個階段已經產生。到了三代之際,氣候繼續向乾冷發展,農業文化已不適應該地區的氣候條件,被迫繼續南移,並逐漸被典型的畜牧業文化—鄂爾多斯青銅文化所代替。�
進入歷史時期的春秋戰國時期,察哈爾地區為戎、狄和後來的匈奴所佔據,相當於這一時期的涼城縣毛慶溝�③、飲牛溝�④、崞縣窯子�⑤墓地均殉有大量的獸骨及狩獵用弓弭和馬具,喪葬習俗也極具北方游牧文化的特徵,說明這一階段的社會經濟仍以畜牧業為主。�
到戰國趙武靈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北擊匈奴」之後 ,烏盟的前山地區(陰山以南)劃入趙國的勢力和范圍,屬雁門郡和代郡管轄,並在察哈爾地區修築了涼城縣雙古城古城�⑥和卓資縣三道營古城�⑦等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古城。由於中原地區漢民族的向北擴張,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又開始復甦。但陰山以北地區仍為匈奴族所控制,社會經濟仍以畜牧業為主。�
秦統一全國極短的時間內即被漢高祖劉邦建立的漢王朝所取代。但其北疆范圍仍在陰山以南,察哈爾地區屬定襄、雁門和代郡管轄。漢朝立國之初,經常受當時極其強大的北方匈奴族的侵擾。漢武帝時,先後派竇憲、衛青、霍去病等三次北伐匈奴,將匈奴趕到漠北地區,並在陰山北麓修築了長城(光祿長城),派軍隊屯墾戌邊。察哈爾東部地區因考古資料極少,其經濟形態尚不清晰。察哈爾西部地區進入歷史時期的第一個農業發展高潮,而且在農業生產規模和生產工具方面達到了一定水平。七十年代初,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發現的東漢壁畫墓�⑧中,除牧羊、牧牛、牧馬圖反映畜牧業生產的場面外,壁畫中犁耕圖的犁耕方式已是當時最先進的犁耕技術「二牛抬杠」式;庄園圖中還有反映種植蔬菜、漚制青麻的勞動場面。並在烏盟地區的漢代古城和遺址中也經常出土鐵鋤、鐵鏟等各類鐵制農業生產工具。由此,察哈爾西部地區在漢代是一個農牧並舉、共同發展的時代。�
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拓跋鮮卑經過大規模的「西南遷」,並大敗匈奴之後,由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的大興安嶺地區來到了內蒙古中南部草原地區,並於東漢桓帝時期鮮卑族首領檀石槐建立的軍事大聯盟在「彈汗山」形成,「彈汗山」應為今興和縣中南部的大青山南麓�⑨。大約公元四世紀末,拓跋跬復國稱代王,建立了北魏王朝的第一個都城盛樂城(今和林格爾縣土城子古城)。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北魏王朝很快便確定了「息眾課農」和後來的「計口授田」的農業生產發展方針,《魏書�6�1拓跋儀傳》:「(太祖)命(儀)屯田於河北(指黃河之北的河套地區),自五原至固陽塞外,大得人心」。察哈爾地區是鮮卑遺存較為集中的地區之一,察右後旗紅格圖鄉三道灣東漢晚期鮮卑墓�⑩中出土有農業生產工具鐵鏟,商都縣大庫倫鄉石豁子村��(11)�發現的北魏窯藏中出有鐵犁鏡5件、鐵犁樺3件,卓資縣城關鎮發現鐵犁鏵1件,正藍旗也發現有同類遺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後,為了防止柔然族不斷南下的侵擾,修築了北魏長城—畿上塞圍,並在長城內側設置著名的北魏六鎮(其中撫冥、柔玄二鎮分別在今四子王旗和察右後旗境內)。北魏高祖二十年「召六鎮、雲中、河西漢關內六郡,冬修水田,通渠溉灌」(《魏書�6�1高祖記》)。移民到六鎮戌邊屯田,察哈爾地區的農業生產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高潮。�
隋唐五代時期,該區域為突厥族所佔據,因文獻資料較少和有關農牧業考古發現不多,其農牧業生產結構尚不清楚。
遼朝建國之初,畜牧業仍是第一重要的生產部門,《遼史�6�1食貨志》載:「契丹舊俗,其富以兵,其強以兵。縱馬於野,馳兵於民。有事而戰,弓廣騎介夫,卯命辰集。馬逐水草,人仰漁酪,挽強射生,以給日用,糗糧芻茶,道在是矣」。由於察哈爾地區所在的西京道居民以漢族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漢文化對該地區的農業發展也產生了一定重要的影響,農業的重要性大大加強,與畜牧業一道成為本地區經濟的重要支柱,可以說是農牧並舉共同發展的時期。特別是察哈爾所在西京道,是遼朝農業生產的重要基地。1997年,涼城縣崞縣窯子遼代壽昌三年墓(12)中隨葬的一塊磚銘,以磚銘內容來看,為豐州富民縣榆林村(富民縣故城在涼城縣境內)劉□□的一塊買地契約,說明當時的土地已劃歸個人管理,並且可以自由買賣。�
金元時期,察哈爾西部地區主要為汪古部領地,其領地有「砂井、集寧、凈州、按答堡子四處,壬子年原籍愛不花附馬位下人戶,揭照原籍,依舊開除」(《元典章》卷十七)。管轄著內蒙古中部陰山南北廣大地區,加之與元朝皇室有著世代姻親的關系,勢力極大。汪古部在金代伯索麻里也束之前,其經濟生活以畜牧業為主。伯索麻里也束率眾遷居「靜州天山之後」(四子王旗境內)便轉為農牧業並舉,並逐漸以農業為主。砂井、凈州、以至居住在內蒙古中部的汪古人,多從事農業,在當時被人稱為田「白達達」。察哈爾東部地區的正蘭藍族敦達浩特鎮北金代恆州城遺址(13)�內出土遺物也反映出該地區的農業生產狀態。�
到了元朝,為了解決汪古部領地及嶺北行省的糧食短缺問題,採納了王惲「廣屯田以息遠餉」之策,王惲在《便命三十五事》振武條說:「新城、砂井、凈州等倉,供餉繁重,和糴糧浩大,應就近屯田,以實砂、靜兩倉」。這里的砂井總管府和靜州路分別在今四子王旗紅格爾圖鄉和吉生態鄉境內。在察哈爾及附近地區的古城和墓葬中出土一定數量的鐵犁鏵、鐵鏤、鐵鋤鉤等與農業生產有關的遺物,並在金元時期古城周圍和村落遺址中大多可以見到用於糧食加工的石碌碡、石磨盤、石臼等,足以見農業生產的規模和發展狀況。同時,元朝還派軍隊在這一地區進行屯墾。據《元史�6�1兵制》載:「忠翊侍衛屯田,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十一月,命名萬戶府,摘大同、隆興、太原、平明等處軍人四千名,於燕只哥赤斤地面乃紅城周回置立屯田,開耕荒地兩千頃,仍命西京宣慰同領其事,後改立大同等處屯儲萬戶府領之」。文中所指的屯田地區應在今呼和浩特市以南的和林格爾縣及烏蘭察布市南部。近年來,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元上都及周邊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從元上都及附近墓地出土文物情況來看(14),元上都及周邊地區因氣候寒冷,不適應於農業生產,被視為「非產米地」,其居民及扈從皇帝前來的官員用糧主要是依靠從其它地區調撥而來。但也有漢族農民從事農耕,但是其種植規模較小。元朝府為了解決駐軍的糧食問題,減少外運的數量,亦在上都地區實行軍屯。《元史�6�1兵制三�6�1屯田》載:「凡立三十四屯,於上都置司,為軍三千人,佃戶七十九,為田四千二百二頃七十九畝」。其所產糧食一般只供軍隊使用。在烏蘭察布市的察哈爾區域內發現的至元年間造的「忠翊侍衛親軍弩軍百戶印」(15)�就是元代軍隊屯田戌邊的很好例證。在察哈爾地區,金元時期的鐵犁鏵、犁鏡等農業生產工具數量較以前數量更大,幾乎每個族縣境內均有發現。1990年烏蘭察布博物館在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發掘的遼代晚期至元朝的前瓦窯溝遺址(16)中,發現大量的圓形窯穴,這些窯穴四壁整齊,加工精細,特別是H63在坑壁和坑底抹有一定厚度的紅燒土和灰土層,顯然是貯藏糧食防潮用的。這也說明當時的糧食生產不僅滿足了本地區的消費,而且已有一定數量的貯存。因此,金元時期這一地區的農業生產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高潮金元時期,正是由於農業和商業的發展,給察哈爾地區帶來了空前的繁榮,增加了財富積累,也正因為如此,破壞了該地區的天然牧場,使生態失去平衡,部分草場逐漸開始沙化。�
元朝時期,察哈爾地區農業的發展並不標志著畜牧業的衰落。這一時期,畜牧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經濟部門,察哈爾地區特別是陰山以北土地遼闊,水草豐美,有著天然的優良牧場。在這一時期的遺址中出有數量較多的牛羊骨骼。1991年在豐鎮市巨寶庄鄉八號地元代村落遺址(17)的發掘中,出土的動物骨骼遠遠超過其它文化遺存的比例,足以見畜牧業在整個生產、生活中佔有較大的比重。下面從兩條史料中就可窺見畜牧業在這一地區的重要性。《元史�6�1拜住傳》:「延祜間(公元1314—1370年)朔漠大風雪,羊、馬、駝、畜盡死;人民流散,以子女鬻人為奴婢」。又《道圖學古錄�6�1賈公神道碑》:「大德九年(公元1350年),朔方倉祿之地發生大風雪,畜牧之損且盡,人乏食。」說明畜牧業在這一地區的人民生活中仍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權建立明朝後,蒙古族在退回到漠北草原後繼續保持著政權,史稱「北元」。而明朝則修築了東起三海關 ,西至嘉峪關的萬里長城,兩個政權持續了約250年。在250多年中,察哈爾大部分地區均沒有納入雙入的版圖,加上「北元」政權與明朝的戰爭時斷時續,沒有完全停止,成為一個無人管理的拉據戰地帶,人口開始南遷北移。因此,這一地區的農牧業生產受到了相當程度的破壞,許多地方的城市、村鎮在這一時期廢棄,土地荒蕪。�
清朝初期,由於蒙古族是這一地區的主體民族,其經濟仍是以畜牧業為主,主要的牲畜有駝、馬、牛、羊等。這一時期的畜牧經濟既是生產資料,又是生活資料,是社會物質財富的主要體現。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清初蒙古地區的畜牧業生產水平是處於原始的游牧狀態,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但隨著牧民在生產實踐中逐漸積累了一定的生產經驗後,生產技術和飼養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有些地區開始打井、搭棚、築圈和冬貯牧草。同時,清政府在蒙古地區設置官辦牧場,飼養大量牲畜,用來供應皇室和軍隊,這也客觀上促進了畜牧業生產的發展,畜牧業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改進。�
清朝初年,察哈爾地區雖以畜牧業為主,但農業生產在這一地區局部適應於農業生產的地方有所保留。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和清政府屢次對准噶爾用兵,急需就近屯墾以解決軍糧供應問題,在這種形勢下,清政府逐漸放鬆了內地漢人出口外墾殖的限制。從史料記載,清政府從雍正二年(公元1724)在烏盟境內的察哈爾部,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在四子王部的領土兩次進行了大規模的放墾,其後在宣統年間又有大規模的放墾。這一時期,隨著漢人大量遷入和土地大面積的開墾,農業有了空前的發展,耕作技術有所改進,糧食產量增多,其品種主要有燕麥、糜子、麻黍、豆類等。其農產品除供應蒙古地區外,還可向其他地區調運糧食。康熙年間,北京所食米糧「自口外來者甚多」(《清聖祖實錄》)。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這一地區的以畜牧業經濟為主的生產模式逐漸向半農半牧發展。到清朝末年,察哈爾地區的農業經濟已超越畜牧經濟,並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現在的具體的地點是明德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