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課「問題教學」模式介紹
"問題教學"模式的"形成共識,以史鑒今環節引發學生從歷史的視角來看待歷史問題、嘗試解決現實社會問題,使學生的創造性歷史思維能力得到升華。我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歷史課「問題教學」模式介紹
一、歷史課"問題教學"模式的含義
"問題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引發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進而探索、解決問題。學生的積極思維由問題開始,在解決問題中發展,問題意識始終貫穿於整個教學的過程。歷史"問題教學"模式是在有效教學理論的指導下,以促進師生民主合作的教學關系為基礎,以"讀課題提問——課中提問——小結提問"為主線,營造一種學必有問、問必帶思、思必有辯的課堂氛圍。它充分激勵學生的問題意識,並通過創新意識、教學系統等諸多要素的優化組合,鼓勵學生自己去建構知識的意義與聯系,去體驗與探究社會生活,升華情感,從而幫助學生了解歷史本真,開拓歷史視野,提高歷史思維素養和創新、綜合與實踐能力,提升其人文修養。
二、 "問題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
1. 主體性教育思想
現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高揚人的主體性。 實施主體性教育,既是時代進步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教育不僅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力,更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放手讓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問題教學"模式是培養新時代創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
2. 發展性教育思想
教育實際上是在已有發展的基礎上,不斷使學生得到新的發展的過程。"問題教學"模式就是追求這樣一種過程。其特點就是從每個學生的基礎水平出發,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逐步養成提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同等參與教育活動的機會,並在教師的幫助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探究的活動中來,從而得到積極的發展。
3. 建構主義教育思想
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內容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知識是不能傳遞的,教師傳遞的只能是信息,知識是通過學生活動不斷建構起來的,是非預存的。學習不僅是"學會什麼",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樣處理",即"學會如何學習"。把發現學習法作為教學的主要方法,鼓勵學生去發現知識的奧秘,去掌握學科的結構。"問題教學"模式就是建構主義理論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問題教學"模式就是要求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三、歷史課"問題教學"模式的操作流程
導入新課後,首先引導學生讀課題提問,即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題目,提出想要在本課中學習的問題。把學生的提問進行歸納、提煉,作為本節課學習的提綱和任務。然後再分三步走。
1. 自主研習,發現問題
(1)從教材中你能獲得哪些相關的歷史信息?
(提示:時間、地點、人物、 事件、結果、影響等)
(2)有哪些證據來證實這些歷史信息的真實性?
(提示:史書記載、詩句、圖片、文物等)
(3)還有哪些感興趣並想進一步探究的歷史問題?
(這一部分也可以用導學卡、學案等代替3個學習提示,導學卡和學案要分收獲和疑惑兩部分)
這個環節是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和教師的提示去獲取知識,並繼續質疑。3個小提示對學生的自學給予必要的指導:提示(1)是指導學生收獲知識;提示(2)無形中讓學生明白"歷史是注重證據"的這一理念;提示(3)引導學生"課中提問",就是學生在自主學習新課的過程中提出問題。讀書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帶著讀課題提出的問題來學習新課,在讀書的過程中繼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正是強調了學生自己感興趣並且想進一步探究的疑難問題,這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方法,因為發現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然後,師生共同梳理課文的主要知識點,把它們"連點成線,連線成面,連面成體",搭建課文知識的立交橋,結構式地呈現全課內容。這是對課文內容的重新建構和整合,是建構主義理論在歷史教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這樣,學生獲得的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有助於學生宏觀地把握教材,進一步理清思路,為下一步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備。
2. 提出問題,合作探究
(1)生生合作。鼓勵學生結合知識結構圖,解決上一個學習環節提出來的疑惑,教師一定不要代替學生回答,而誓勵生生合作,採用2、4、6、8……n 合作探究式,2人不能解決的,4人解決;4人不能解決的,6人解決……依次類推,對於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推向全班,教師在巡視同學們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共同的疑惑;全班解決不了的,教師再精講,教師要"無事不出場""該出場時才出場"。這樣,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主動地解決學習中的疑惑,尋找到了學習的樂趣,解放了教師,活躍了學生。
(2)師生合作。對於全班同學的疑問,通過師生合作來完成。教師通過提供恰當的、典型的材料,引導學生閱讀、思考、合作探究,並給予適時的指導和點撥,直到問題解決為止。這時候的學生往往會豁然開朗、長舒一口氣—— "原來如此"。
需要強調的是,學生提出的問題往往是表面問題。但課堂教學中重點、難點的解決是通過對深層次問題的設計來實現的,這個深層次的問題就需要由教師來完成。教師的問題一定要源於課本,且高於課本,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教師繼續補充必要的材料,繼續對學生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引導學習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只做學生學習的腳手架,最後進行點評、補充與總結。這樣就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3. 形成共識,以史鑒今
在新課學習完成後,引導同學們回顧整節課內容,再從整節課角度出發提出問題,即 "小結提問",小結提問要具有總結性、拓展性和升華性,既高瞻遠矚,又承前啟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全員參與,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拓展提高,並與社會實際、學生現實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明白學習歷史是為現實服務的,歷史就在我們身邊。
四、歷史課"問題教學"模式的成效
1. 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問題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生成新的問題,激發並促進其探究興趣。一節課的學習提綱和任務就是讓學生讀題目提出問題、生生合作解決的問題,而問題則是學生在閱讀教材中的具體內容後提出來的。這樣,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投入到新課學習之中,興致高,勁頭足。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培養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好方法。
2. 轉變了教育理念,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
多少年來,我們常常習慣於把教學過程變成一個教師自編、自導、自演(少數學生當群眾演員)的教案劇,教師的角色是編劇、導演、主演,是真理的化身。"問題教學"模式,使師生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教師回歸導演的位置,學生成為真正的演員,最大限度地把課堂還給了學生。這個模式實施的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生關系是和諧的、平等的,學生體驗到自己是課堂主人的快樂。
3. 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問題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不拘泥於書本,不迷信權威,不依循常規,而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獨立思考,積極提出自己的疑惑,提出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標新立異,別出心裁。然後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方式進行大膽探索,促進了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
4. 引導了學生關注現實問題
"問題教學"模式的"形成共識,以史鑒今"( 即"小結提問")環節引發學生從歷史的視角來看待歷史問題、汲取歷史智慧,鼓勵學生用所學的歷史知識解釋社會中的現象,嘗試解決現實社會問題,使學生的創造性歷史思維能力得到升華。實現歷史與現實的聯姻,充分體現了新課標"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的能力,提升他們對現實問題的關注意識。
設置「懸念」提高歷史教學效率
一、在教材過渡時設置"懸念"
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都是由一些相關內容有機結合的整體,如何使學生順暢地由一個教學環節過渡到另一個教學環節,懸念的設置就起到承上啟下,理順教學結構的作用。如在講抗日戰爭的爆發和國共聯合抗日時,在講授"七七事變"後,講到國民政府的正面戰場時,可設置這樣的懸念:
(1)淞滬會戰最終失敗了,原因何在?
(2)平型關大捷打敗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勝利的原因何在?
(3)台兒庄戰役勝利的原因又何在?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並思考,這樣使學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學中來,並積極思考,努力探索,尋找適當的答案。不僅如此,懸念還可以設置在知識的重點、難點之處。
教學中要使學生注意力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確實不易。研究表明,學生經過10-20分鍾,便會導致注意力離開客體,教師講課時每隔10-15分鍾使學生轉換一下不同種類的活動,這樣有助於學生注意力的穩定。因此,懸念設置在重點、難點處,既可使學生引起重視,又可消除由於被動思維帶來的疲勞感覺。如在學習"紅軍長征,遵義會議的召開"時,我講到: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迫使紅軍戰略大轉移,損失慘重,那麼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這樣就自然而然的過渡到下一環節的內容,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一堂課結束前設置"懸念"
教材的內容都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起因結果,存在內在聯系。舊課往往是新課的"鑰匙"。因此,在結束舊課時,不能僅滿足於本課的小結,而要找出與下節課知識的聯系點,精心設置懸念,使學生自覺地產生解開這個"謎"的需要。
如在講《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時,"二七慘案的教訓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中國革命的敵人是異常強大而兇殘的,僅僅依靠工人階級單匹馬、赤手空拳,是無法戰勝敵人的。"我設置懸念:"因為工人階級單匹馬、赤手空拳"則"不能戰勝強大而兇殘的敵人"那麼出路在哪裡呢?怎樣才能不會"單匹馬、赤手空拳"而戰勝敵人,取得革命的成功呢?請同學們課後預習下一堂課的內容。
② 如何設計有效的歷史教學問題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廣,以學生發展為主要目標,要求教學過程中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促進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逐漸深入課堂。問題化教學貼近新課程標准,貼近升學率,也不斷引起我們的注意、研究、探索。現實歷史課堂教學中,幾乎所有教師都採用問題化教學模式,但效果不一,有的問題質量不高,過於簡單,課堂表面活躍,學生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提升;有的問題艱澀,學生只能「沉默」 「被參與」,教師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但學生仍然「啟而不發」,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時下像這樣低效的歷史課堂教學依然存在,課堂教學預期目標並非都能達到。結合教學實踐,本文就提高歷史教學問題設計的有效性談幾點看法。
一、歷史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現狀
近年來歷史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師都在盡力打破「滿堂灌」,普遍重視課堂問題的設計,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教師的觀念存在著模糊、混亂的現象,課堂教學所設計的問題還存在以下現象:
1.設計的問題出現兩個極端傾向。不是過於簡單的選擇式問法,或者是非常膚淺的填空式問法,就是寬泛且難度極大的問題。選擇式問法如:是不是?等,填空式問法如:這個歷史事件發生於哪一年?等,這類問題思維含量低,不能起到訓練學生學科能力的作用。而難度過大的問題問的范圍過大或太寬泛,或者問得過深、過難,學生答題沒有任何思路,不知如何回答。這樣的問題不僅不能訓練學生思維能力,連最基本的教學目標恐怕都難以實現。
2.問題過於籠統,層次不清晰,指向性不明確。如:辛亥革命是怎樣發生的?這種大而全的問題抑制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厭學。
3.問題不分主次輕重,過於繁瑣。如:某個歷史人物出生於哪一年?是什麼地方人?有哪些事跡?如何評價他? 「滿堂灌」變成「滿堂問」,嘻嘻笑笑,熱熱鬧鬧,學生什麼也學不到。這種問題混淆了教學重點,耽誤了學生的學習時間。
4.隨意性提問。上課時每講一兩句便問是不是,或者是講到某個知識點時突然學習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關系不大聯系不緊密的問題,分散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注意力。
二、歷史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原則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有效性,要遵循以下原則:
1.掌控難度。設計課堂提問的問題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沒有難度或難度太大都會失去意義。因此,設計的問題不能太難,不能超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要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已有知識經驗的實際出發,針對不同的學生差異,要讓每個學生「跳一跳」便能摘到不同的「果子」。
2.掌握問題的梯度,也就是問題的設計要注意層次。所設計的問題裡面要含有不同層次的小問題,由易到難,適合各個層面學生的需要,從而形成系列化的問題。
3.注重效度。所設計的問題要對解決本節課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有幫助,才能叫有效。
4.注重聯系。歷史的發展是內在聯系的,因此,問題設計要多注重時間(縱向)或空間(橫向)的聯系。學生對於所學或尚未學到的知識不能做到上引下聯,制約了學生思維的延伸、教學目標的深化和知識點的強化。
三、歷史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方法和技巧
在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思維含量高的問題,不僅有利於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為學生發現疑難問題,解決疑難問題提供橋梁,使學生的歷史學科思維能力得以提升。
1.整體構思,層層設問。課堂教學所設計的問題要從教學內容整體考慮,形成教學內容整體知識結構,在整體結構中依據重點和難點理清層次,按照層次組織一連串問題,構成一個指向明確、思路清晰、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問題鏈。學生在解決這個問題鏈過程中掌握知識訓練思維能力。如歷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首先從整體上把握本課教學內容,整體上就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依據這一點我們可以把這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三個大問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背景(從諸侯爭霸到秦朝統一);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至高無上的皇權、中央管制、郡縣制的全面推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積極和消極)。每個大問題再設計有層次的細致的小問題,如至高無上的皇權這一知識點,可以設計為:皇帝稱號的由來是什麼?它是如何建立的?這一制度有何特點?這一制度有何影響?如何評價它?等問題。
2.扣住重點,抓住難點。重點難點是每節課課堂教學的核心,重點難點解決了,課堂教學的目標也就基本實現了。因此,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一定要聚焦本課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如我們在學習中國古代歷史上「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原因問題時,要注意突破「春秋戰國的社會大變革是百家爭鳴形成的根本原因」這一難點,從學生已有認知水平來講是有些難度的,我們可以設計成系列性的問題來突破,如: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有何變化?這些變化引起社會政治、階級關系和思想文化領域發生了什麼變化?這些變化是涉及到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各個方面的深刻變化,這說明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徵是什麼?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學生對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政治已有一定的了解,再來理解「春秋戰國社會大變革是百家爭鳴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很容易了。因此,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一定要有針對性。
有效的問題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學生思維的大門。教師要提供這樣一把鑰匙,就要以學生的認知、思維和情感為基礎,以課標為導向,不斷優化問題設計,構築有活力、有效力的歷史課堂。
③ 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
新課程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而「創設問題情境」是開展探究教學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所謂「問題情境」是指個人覺察到一種有目的的但又不知如何達到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當已有知識不能解決新問題時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對學生而言,「問題」就是矛盾,好的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我發現,在課堂實踐中,情境創設的實效性主要存在著下列問題:(1)情境運用延伸不夠。目前一些教師創設情境僅僅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是新課引入時創設情境,為導入而導入,情境的設計沒有貫穿於全堂課。在整個過程中,不知如何創設情境,在導入結束時(以致於課外)情境不能繼續為教學過程服務。(2)注重認知激情不夠。情境教學應處理好認知與情感的關系,教學過程中認知的發展應該始終有情感發展相伴隨,教學過程應是認知和情感相統一的過程。遺憾的是,我們所看到的不少課,注重的是認知,缺少的是情感的伴隨和推動。(3)情境例子選擇不當。如何選擇恰當和有用的情境例子,是個頗為棘手的問題。情境例子最後是否成功,關繫到學習目標是否能順利達成。我們的老師為了應用情境而常常選用了不合適或不恰當的例子,常常適得其反。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善於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認知內驅力,使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最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聯系時事熱點,創設問題情境時事熱點常常蘊涵著復雜的歷史因素,或是歷史的繼續,或是歷史對今天的影響。因此,加強時事熱點與史實的鏈接整合,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教師應不失時機地藉助時事熱點,創設問題情境,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熱點問題的認識,又能加強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海峽兩岸的關系發展一直是時事熱點。在講到八年級下冊《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一課時,我緊密結合時事熱點,展示海峽兩岸交流的圖片(首屆兩岸經貿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長沙隆重開幕;兩岸順利實現直航;首屆海峽論壇等)。通過對時事熱點與史實的整合,我設計以下四個問題進行探討:(1)你能用史實說明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嗎?(2)我國政府對發展兩岸關系、解決台灣問題的原則、基礎、最佳方式、立場、基本方針分別是什麼?(3)你知道目前我們解決台灣問題有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嗎?(4)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有何重要意義?這樣將學習的重點與時事的熱點有機結合,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認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今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通過對事件深層次的探究,促進學生的理性思維,提高運用歷史知識分析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 利用學科聯系,創設問題情境「文史不分家」,這句話說明歷史與語文學科的緊密聯系。古代詩歌大都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全景,內容豐富,風格多樣,至今仍廣為人們喜愛,所以應利用詩歌等材料引導學生透過教材表面枯燥的文字發掘其深層內涵,加深對教材理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在講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第十六課《繁榮的宋元文化》時,我曾引用了這首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在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這樣分析:(1)這首詞是我國哪一位著名詞人所作,詞名是什麼?(2)「周郎」指的是誰?詞中為何把周郎和赤壁聯系在一起?史稱此事為什麼?(3)這位詞人對詞的發展做出了怎樣突出的貢獻?(4)這位詞人與哪一位詞人的詞風一致?這樣,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也感受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從而使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巧用圖片材料,創設問題情境直觀性教學是歷史教學中使用的一種重要手段,大量豐富的圖片材料為直觀性教學提供了資源。在歷史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圖片資源,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如,在講七年級歷史下冊《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中的「炎帝和黃帝」時,可以利用炎、黃二帝的畫像,引導學生思考:(1)炎、黃二帝生活在我國什麼時期?(2)中華兒女為什麼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你能舉例進行說明嗎?(3)炎、黃二帝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如何?通過設計這樣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有利於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既培養搜集與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又培養探究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問題情境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求知探索的內驅力。盡管歷史無法像物理、化學實驗那樣再次讓我們去經歷和體驗,但我們可以利用現有的歷史圖片、或遺址等,根據教學的需要,採用現代技術使文本、圖片、動畫、聲音、視頻等信息,加工編輯成多媒體課件。在歷史教學中利用這些多媒體課件,可以形象地再現已消逝的歷史現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八年級上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課中「紅軍不怕遠征難」內容時,先用多媒體課件播放flash革命歌曲《十送紅軍 》,創設問題情境:(1)這首歌反映了哪一歷史時期的什麼歷史事件?(2)紅軍為什麼長征?(3)你知道長征途中哪些英雄故事?(4)為什麼說遵義會議是一次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然後,我再播放電視劇《長征》中的「飛奪盧定橋」和「過草地」片段等,通過這些多媒體課件,形象地再現了當時的歷史情境,讓學生既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以前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愉快的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當學生體驗到一種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教師如能在講授中有針對性地創設問題情境,一則可以把學生引入「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境地,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二則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誘發思維,引導思維,教給學生如何思維的策略和方法,使學生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在歷史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就必須著眼於如何設計問題,如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從而產生「一石擊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今後,我的改進方向是:創設歷史問題情境應處理好幾種關系1.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現代教學特別強調師生合作與平等的關系,這是創造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的前提。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而不應成為指手畫腳、高高在上、漠不關心學生的權威和旁觀者。在歷史問題情境的創設中,教師與學生應平等相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創造願望,積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努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認真對待學生所提的每個問題,哪怕是幼稚可笑,甚至是錯誤的問題,也要做到誨人不倦,耐心細致,有問必答,不厭其煩。教師要創設寬松的問題探究的學習氛圍,平等地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不作簡單的是非判斷,更不能將自己的觀點、認識強加於學生。教師應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態度,不能為面子掩飾自己的知識缺陷,應成為學生學習中的一員,建立真摯的師生感情,做到教學相長。2.教師講授與學生探究的關系歷史問題應建立在學生知識儲備的基礎上,沒有知識,也談不上問題。接受式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是學生學習的兩種不同形式,不能因強調後者而排斥前者,而是應將兩者優勢互補。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建立在新知與未知的矛盾轉化的結合點上。教師生動具體的講授有助於再現歷史情境,使學生形成鮮明的歷史表象,認識歷史本質。而學生自主探究問題,是學生認知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對歷史問題主動探究的過程中,他們的歷史思維、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將進一步提高和發展。所以,必須將教師對知識的講授和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有機地統一於歷史問題情境之中。3.史實材料與歷史解釋的關系歷史認識是建立在認識主體對史實材料解釋的基礎上。歷史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但它又是歷史學家主觀解釋的產物,他們在闡釋歷史時,不可避免地受到階級、時代、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個性特徵等方面的限制,因而他們選擇的立場、觀點、角度、方法也不盡相同,最終導致對歷史解釋的不同。 在過去,由於過分強調以綱(大綱)為綱,以本(教材)為本,形成了教師教教材,學生記教材,教材被神聖化,教師與學生都被剝奪了對歷史的解釋權。今天,我們必須更新觀念,將歷史的解釋權交給教師與學生,特別是學生對歷史的解釋尤為重要。所以,歷史問題情境的創設,應在學生掌握基本史實材料的基礎上,將歷史解釋權交給學生,培養他們不唯書、不唯上,敢於發表自己見解的精神。要培養他們「證由史出」「史論結合」的科學態度和方法。當學生認為所謂歷史,就是「我」自己根據史實材料對過去事情的探究和解釋時,學生「我能學」的學習主體意識將大大加強,歷史教學才具有生命力。4.認知與體驗的關系認知是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組織和重新組織,屬於智力因素范疇,它是學生歷史學習的基礎和結果。歷史問題情境的創設,就是促使學生在問題發現、探究、解決的過程中認知得到發展。而學生對歷史的體驗,是指由歷史事實的認知而產生的歷史情感和歷史意識,屬於非智力因素范疇。何謂歷史意識?史學家瞿林東認為,它是「人類在文明發展過程中產生出來的對自身歷史的記憶和描述,並在求真求實的基礎上從中總結經驗,汲取智慧,進而把它用於現實生活的一種觀念和要求」。[1](13)作為歷史問題,若僅僅引導學生認知卻缺乏相應的體驗,歷史將是無生命的、游離於學生之外的知識,而這種知識難以形成他們的歷史認同感、責任感和歷史意識。因此,有必要把學生對歷史的體驗、情感、意志引入歷史問題情境,在這個過程中,歷史的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認知,而是已滲透到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層面。只有如此,學生的發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發展。所以,教師要在歷史問題情境中努力尋找學生認知與體驗的契合點。5.過程與結果的關系傳統的歷史提問,重結果,輕過程,導致學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死記硬背歷史結論。而今天我們強調的創設歷史問題情境,不是僅僅引導學生尋找問題的答案,而是注重學生在對問題探究過程中學習態度、方法、策略、結果的整體培養,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歷史教師應創造條件,讓學生模擬史學家的研究過程,懂得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去搜集、整理歷史資料;如何利用有效的歷史信息去分析、解決問題。學生在「研」中學,從「做」中學,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因此,對歷史問題情境創設的評價應定位於過程而不是結果。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在歷史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要關注學生在歷史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習策略和研究方法的養成;要觀察學生歷史問題解決過程中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及歷史意識、歷史責任感的形成情況;要掌握學生在歷史問題解決過程中思維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變化與發展情況。可見,歷史問題情境的創設,離不開學生對問題的探究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參與歷史問題的提出與設計,進行歷史資料的搜集整理,建構歷史問題的分析、假設、論證,從中了解史學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增強問題意識、研究意識和創造意識,嘗試體驗與合作的樂趣,分享問題解決的愉快。從這個意義上講,歷史問題情境的創設應重在過程。新課改的亮點之一就在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學生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探究式學習轉變,而這種轉變就是建立在學生對歷史問題探究解決的過程之中,歷史問題情境的創設無疑是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前提與關鍵,是學生思維創新的源泉。令人遺憾的是,以應試為目標,以知識傳授為中心,「唯分數」論的教學理念,仍不同程度影響部分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他們不是積極主動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盡管也提出問題,但指導思想仍要求學生以教材中現成的知識和結論來完成問題,這種問題教學僅僅是知識的變形和搬家,從本質上看,仍屬於被動接受式學習,如不加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革難以落在實處,新課程的推進也將成為一句空話。面對這種嚴峻的挑戰,歷史教師必須更新理念,推陳出新,時不我待,主動變革,使自己的教學方式適應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而歷史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正是歷史教師教學方式變革的有益嘗試和探索,這一點更有待於在今後不斷研究與完善。 新課程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而「創設問題情境」是開展探究教學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所謂「問題情境」是指個人覺察到一種有目的的但又不知如何達到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當已有知識不能解決新問題時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對學生而言,「問題」就是矛盾,好的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我發現,在課堂實踐中,情境創設的實效性主要存在著下列問題:(1)情境運用延伸不夠。目前一些教師創設情境僅僅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是新課引入時創設情境,為導入而導入,情境的設計沒有貫穿於全堂課。在整個過程中,不知如何創設情境,在導入結束時(以致於課外)情境不能繼續為教學過程服務。(2)注重認知激情不夠。情境教學應處理好認知與情感的關系,教學過程中認知的發展應該始終有情感發展相伴隨,教學過程應是認知和情感相統一的過程。遺憾的是,我們所看到的不少課,注重的是認知,缺少的是情感的伴隨和推動。(3)情境例子選擇不當。如何選擇恰當和有用的情境例子,是個頗為棘手的問題。情境例子最後是否成功,關繫到學習目標是否能順利達成。我們的老師為了應用情境而常常選用了不合適或不恰當的例子,常常適得其反。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善於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認知內驅力,使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最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聯系時事熱點,創設問題情境時事熱點常常蘊涵著復雜的歷史因素,或是歷史的繼續,或是歷史對今天的影響。因此,加強時事熱點與史實的鏈接整合,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教師應不失時機地藉助時事熱點,創設問題情境,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熱點問題的認識,又能加強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海峽兩岸的關系發展一直是時事熱點。在講到八年級下冊《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一課時,我緊密結合時事熱點,展示海峽兩岸交流的圖片(首屆兩岸經貿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長沙隆重開幕;兩岸順利實現直航;首屆海峽論壇等)。通過對時事熱點與史實的整合,我設計以下四個問題進行探討:(1)你能用史實說明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嗎?(2)我國政府對發展兩岸關系、解決台灣問題的原則、基礎、最佳方式、立場、基本方針分別是什麼?(3)你知道目前我們解決台灣問題有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嗎?(4)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有何重要意義?這樣將學習的重點與時事的熱點有機結合,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認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今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通過對事件深層次的探究,促進學生的理性思維,提高運用歷史知識分析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 利用學科聯系,創設問題情境「文史不分家」,這句話說明歷史與語文學科的緊密聯系。古代詩歌大都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全景,內容豐富,風格多樣,至今仍廣為人們喜愛,所以應利用詩歌等材料引導學生透過教材表面枯燥的文字發掘其深層內涵,加深對教材理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在講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第十六課《繁榮的宋元文化》時,我曾引用了這首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在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這樣分析:(1)這首詞是我國哪一位著名詞人所作,詞名是什麼?(2)「周郎」指的是誰?詞中為何把周郎和赤壁聯系在一起?史稱此事為什麼?(3)這位詞人對詞的發展做出了怎樣突出的貢獻?(4)這位詞人與哪一位詞人的詞風一致?這樣,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也感受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從而使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巧用圖片材料,創設問題情境直觀性教學是歷史教學中使用的一種重要手段,大量豐富的圖片材料為直觀性教學提供了資源。在歷史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圖片資源,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如,在講七年級歷史下冊《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中的「炎帝和黃帝」時,可以利用炎、黃二帝的畫像,引導學生思考:(1)炎、黃二帝生活在我國什麼時期?(2)中華兒女為什麼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你能舉例進行說明嗎?(3)炎、黃二帝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如何?通過設計這樣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有利於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既培養搜集與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又培養探究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問題情境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求知探索的內驅力。盡管歷史無法像物理、化學實驗那樣再次讓我們去經歷和體驗,但我們可以利用現有的歷史圖片、或遺址等,根據教學的需要,採用現代技術使文本、圖片、動畫、聲音、視頻等信息,加工編輯成多媒體課件。在歷史教學中利用這些多媒體課件,可以形象地再現已消逝的歷史現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八年級上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課中「紅軍不怕遠征難」內容時,先用多媒體課件播放flash革命歌曲《十送紅軍 》,創設問題情境:(1)這首歌反映了哪一歷史時期的什麼歷史事件?(2)紅軍為什麼長征?(3)你知道長征途中哪些英雄故事?(4)為什麼說遵義會議是一次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然後,我再播放電視劇《長征》中的「飛奪盧定橋」和「過草地」片段等,通過這些多媒體課件,形象地再現了當時的歷史情境,讓學生既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以前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愉快的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當學生體驗到一種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教師如能在講授中有針對性地創設問題情境,一則可以把學生引入「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境地,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二則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誘發思維,引導思維,教給學生如何思維的策略和方法,使學生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在歷史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就必須著眼於如何設計問題,如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從而產生「一石擊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今後,我的改進方向是:創設歷史問題情境應處理好幾種關系1.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現代教學特別強調師生合作與平等的關系,這是創造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的前提。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而不應成為指手畫腳、高高在上、漠不關心學生的權威和旁觀者。在歷史問題情境的創設中,教師與學生應平等相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創造願望,積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努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認真對待學生所提的每個問題,哪怕是幼稚可笑,甚至是錯誤的問題,也要做到誨人不倦,耐心細致,有問必答,不厭其煩。教師要創設寬松的問題探究的學習氛圍,平等地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不作簡單的是非判斷,更不能將自己的觀點、認識強加於學生。教師應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態度,不能為面子掩飾自己的知識缺陷,應成為學生學習中的一員,建立真摯的師生感情,做到教學相長。2.教師講授與學生探究的關系歷史問題應建立在學生知識儲備的基礎上,沒有知識,也談不上問題。接受式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是學生學習的兩種不同形式,不能因強調後者而排斥前者,而是應將兩者優勢互補。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建立在新知與未知的矛盾轉化的結合點上。教師生動具體的講授有助於再現歷史情境,使學生形成鮮明的歷史表象,認識歷史本質。而學生自主探究問題,是學生認知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對歷史問題主動探究的過程中,他們的歷史思維、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將進一步提高和發展。所以,必須將教師對知識的講授和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有機地統一於歷史問題情境之中。3.史實材料與歷史解釋的關系歷史認識是建立在認識主體對史實材料解釋的基礎上。歷史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但它又是歷史學家主觀解釋的產物,他們在闡釋歷史時,不可避免地受到階級、時代、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個性特徵等方面的限制,因而他們選擇的立場、觀點、角度、方法也不盡相同,最終導致對歷史解釋的不同。 在過去,由於過分強調以綱(大綱)為綱,以本(教材)為本,形成了教師教教材,學生記教材,教材被神聖化,教師與學生都被剝奪了對歷史的解釋權。今天,我們必須更新觀念,將歷史的解釋權交給教師與學生,特別是學生對歷史的解釋尤為重要。所以,歷史問題情境的創設,應在學生掌握基本史實材料的基礎上,將歷史解釋權交給學生,培養他們不唯書、不唯上,敢於發表自己見解的精神。要培養他們「證由史出」「史論結合」的科學態度和方法。當學生認為所謂歷史,就是「我」自己根據史實材料對過去事情的探究和解釋時,學生「我能學」的學習主體意識將大大加強,歷史教學才具有生命力。4.認知與體驗的關系認知是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組織和重新組織,屬於智力因素范疇,它是學生歷史學習的基礎和結果。歷史問題情境的創設,就是促使學生在問題發現、探究、解決的過程中認知得到發展。而學生對歷史的體驗,是指由歷史事實的認知而產生的歷史情感和歷史意識,屬於非智力因素范疇。何謂歷史意識?史學家瞿林東認為,它是「人類在文明發展過程中產生出來的對自身歷史的記憶和描述,並在求真求實的基礎上從中總結經驗,汲取智慧,進而把它用於現實生活的一種觀念和要求」。[1](13)作為歷史問題,若僅僅引導學生認知卻缺乏相應的體驗,歷史將是無生命的、游離於學生之外的知識,而這種知識難以形成他們的歷史認同感、責任感和歷史意識。因此,有必要把學生對歷史的體驗、情感、意志引入歷史問題情境,在這個過程中,歷史的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認知,而是已滲透到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層面。只有如此,學生的發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發展。所以,教師要在歷史問題情境中努力尋找學生認知與體驗的契合點。5.過程與結果的關系傳統的歷史提問,重結果,輕過程,導致學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死記硬背歷史結論。而今天我們強調的創設歷史問題情境,不是僅僅引導學生尋找問題的答案,而是注重學生在對問題探究過程中學習態度、方法、策略、結果的整體培養,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歷史教師應創造條件,讓學生模擬史學家的研究過程,懂得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去搜集、整理歷史資料;如何利用有效的歷史信息去分析、解決問題。學生在「研」中學,從「做」中學,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因此,對歷史問題情境創設的評價應定位於過程而不是結果。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在歷史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要關注學生在歷史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習策略和研究方法的養成;要觀察學生歷史問題解決過程中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及歷史意識、歷史責任感的形成情況;要掌握學生在歷史問題解決過程中思維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變化與發展情況。可見,歷史問題情境的創設,離不開學生對問題的探究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參與歷史問題的提出與設計,進行歷史資料的搜集整理,建構歷史問題的分析、假設、論證,從中了解史學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增強問題意識、研究意識和創造意識,嘗試體驗與合作的樂趣,分享問題解決的愉快。從這個意義上講,歷史問題情境的創設應重在過程。新課改的亮點之一就在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學生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探究式學習轉變,而這種轉變就是建立在學生對歷史問題探究解決的過程之中,歷史問題情境的創設無疑是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前提與關鍵,是學生思維創新的源泉。令人遺憾的是,以應試為目標,以知識傳授為中心,「唯分數」論的教學理念,仍不同程度影響部分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他們不是積極主動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盡管也提出問題,但指導思想仍要求學生以教材中現成的知識和結論來完成問題,這種問題教學僅僅是知識的變形和搬家,從本質上看,仍屬於被動接受式學習,如不加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革難以落在實處,新課程的推進也將成為一句空話。面對這種嚴峻的挑戰,歷史教師必須更新理念,推陳出新,時不我待,主動變革,使自己的教學方式適應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而歷史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正是歷史教師教學方式變革的有益嘗試和探索,這一點更有待於在今後不斷研究與完善。
④ 歷史課堂教學如何巧妙設問
一定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⑤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創新就是在提出問題後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創新能力的人需要具備一定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由於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因而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歷史教學中。
一、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必要性
1.這是歷史學科的要求
為什麼要學習歷史?為了以史為鏡,現實是歷史的延續,了解歷史是為了現在和將來的更好發展,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歷史意識,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如何「以史鑒今」,這都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在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將「死」歷史學活。
2.這是培養學生求真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途徑
古往今來,所有發明創造都是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出現的,只有發現問題後才能有創新方向。
教學的過程是學生不斷接觸新知識的認知過程,當學生現有知識儲備與新知識無法銜接的時候,必然就會產生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求真精神和創新能力。
3.這是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的法寶
初中歷史教師要全面地認識和處理好歷史學科三維目標的地位與關系,著眼於學生素質的提高。
歷史知識是基礎,悔彎學習歷史絕不能僅僅停留在記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歷史教學並不是單純地傳遞歷史知識而已,同時透過教學活動,對歷史因果的分析、歷史人物的介紹和評價,以培養學生分析、批判的能力,獲得正確的歷史觀念,從而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產生所謂『歷史意識』。
」
二、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1.轉變教學思維,讓學生想問
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使歷史教學從重視結論識記轉變為重視對歷史問題的探究,樹立積極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並將理論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打破思維定式,克服思維的惰性,同時鼓勵學生破舊立新,不迷信權威,敢於質疑。
只有實現教師到學生的思維的轉變,才能讓學生在歷史課堂想問。
2.營造課堂氣氛,讓學生敢問
一個緊張嚴肅的課堂和一個不尊重學生的教師只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戰戰兢兢、情緒緊張,很難提出問題。
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需要學生敢於提問,這就需要教師花費一定精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民主的教學環境,尊重學生的個體的特性,尊重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不局限學生的思維叢前鄭,讓學生的問題和疑惑能得到有效的表達。
3.重視基礎學習,讓學生能問
初中歷史學科在學校、教師、學生眼裡比語數外次要,這種不重視使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一知半解。
歷史問題意識的培養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對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有著一定的要求。
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實際意義,想要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十分困難的。
很多時候學生不會問是因為他們對歷史基礎知識沒有很好的把握。
教師要重視豐富學滲頌生歷史基礎知識的儲備,對於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教學內容,需要熟記的要及時督促學生記住。
4.正確開展過程引導,讓學生深問
當學生對一個知識點產生疑問,很可能剛開始只是一個淺層次的問題。
如何讓學生的問題更加深入,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鼓勵學生提出假設問題、回答假設問題,不斷歸納總結,由一個問題延伸到另一個問題,環環相扣。
學生提出問題後自主尋求答案,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研究性學習,在自我提問和自我解答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歷史知識結構體系,形成理性的批判思維和積極探索問題的科學素養。
5.講究提問技巧,讓學生會問
提問也需要學習。
古語有言,善教者必善問,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在歷史課堂提問中的作用,對歷史教材進行深入研究,有重點、有針對性地提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需要教師注意的是,提問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
教學中可以由教師向學生提問,也要鼓勵學生向教師提問,實現良性互動。
根據新課改的人才培養目標,初中歷史教師要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實現歷史教學從結論為主到探究過程為主的轉變,讓學生在不斷的提問與質疑中提高創新能力,真正掌握學好歷史的方法。
⑥ 如何打造自主高效的歷史課堂
如何打造歷史高效課堂 上蔡縣黃埠一中 常銀山
自初中歷史中招開卷考試以來,雖然在考場上學生可以任意攜帶書本和學習資料,但單憑查找書本或資料,學生根本考不了高分,因為歷史試題逐漸演變為像語文試題一樣,題在書本外,答案在書本內。這就要求學生不但要記住歷史知識,更要學會如何運用歷史知識,如何對知識進行歸納整合,把知識活學活用。歷史知識內容多,學習時間少,課余時間很難爭取到,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教育、培養、訓練,知識、方法、能力同步進行,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打造靈活、高效的課堂。 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感覺到歷史生動、有趣,教師可以想方設法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
方法一:課前演講──點評歷史,所謂的課前演講不是漫無目的地即興演講,也非脫離現實的東拼西湊。
要求學生在每一新課開始前,去尋找與課文有關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背景及相關新聞報道等。在課上用3~4分鍾演講,既要有歷史內容又要有自己的觀點,即達到有講有評。這里的評就是融入自己的觀點。 按照要求去做,學生就會去主動搜尋,主動查閱資料。一方面,學生的自我成功體驗得以滿足,避免了「一言談」的傳統教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參與性大大提高,課堂氣氛由此改變。另一方面,學生的辯證分析歷史問題,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得以鍛煉。進而滲透了歷史唯物主義與愛國主義教育。無形當中,教學的雙邊化得以很好開展,「互動式」的歷史教學也就隨之而生。比如在講授《法國大革命》這一課時,學生按要求做後,事先准備好的那位學生演講的題目是《拿破崙》。其中的一段話很出乎意料。「拿破崙固有的軍事才能和政治家的英明的確讓人欽佩,然而後期的反人民一面又讓人唾棄。歷史的教訓讓我們永遠銘記,背叛人民終究被人民所拋棄。
方法二:利用歌曲引入新課,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比如《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救亡運動》一課,可以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讓學生感受東北淪陷後到處流浪的悲慘生活,激發他們的愛國之心,以利本課知識的學習。再如《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一課,可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待學生聽完後,教師可以就歌詞進行設問:同學們,你們誰知道歌詞中「春天」指的是什麼?這位「老人」指的是誰嗎?為什麼會神話般的崛起座座城呢?想知道嗎?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請同學們自學今天的內容,導入新課。
方法三:猜謎語——導入新課
比如《抗日戰爭的勝利》一課,可利用「謎語:日本投降的原因, 打一歷史人名」導入新課,請同學們先自學本課知識,再猜這個謎語。無形之中就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其次,在學生自學之後,教師如何設問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鍛煉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深挖教材進行知識升華的關鍵。 從一定意義上講,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課堂提問的設置十分關鍵。課堂提問涉及到所提問題的難易程度、提問時機、方式途徑等,要想很好地完成歷史教學中傳授歷史知識、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的三項任務,就要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教材,通過教師巧妙設置的疑問,使學生在「和諧的信息交流之中」得出規律性的東西。
現以《一二〃九運動和西安事變》一課的講授,談談歷史教學中課堂提問的設置。
一、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設置疑問,培養學生注意歷史發展的縱向聯系。
在講授「西安事變」時我提出: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為什麼要發動西安事變?學生通過看書,可以得出兩點:一是中共的影響;二是兩位將軍的愛國之心。這就把本課的第2部分內容「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和西安事變聯繫到一起,同時也說明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是深得人心的。另外一點,即全國抗日運動高潮的影響,就需要教師聯系「一二〃九運動」才能使學生得出結論來,由此使「一二〃九運動和西安事變」這兩個貌似獨立的內容有機聯系起來了。
二、在歷史與現實相聯系之處設疑,培養學生用已學過的知識理解、分析當前實際的能力。 在放「一二〃九運動」的錄像前,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從「五四運動」到「一二〃九運動」,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廣大青年學生身上體現出一種什麼精神?這種精神對我們今天的學生來講有何意義?學生看後,討論很熱烈,經過教師的啟發、引導,最後學生懂得:愛國主義是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的精神支柱。我們今天的青年應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把祖國建設好的雄心壯志。
三、在總結概括之處設置疑問,培養學生歷史的、辯證的觀點。
每個具體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都要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講授「西安事變」中,我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西安事變後,以宋子文、宋美齡為首的國民黨一派和共產黨都不主張殺蔣介石,但二者的出發點一樣嗎?為什麼?
有許多同學都認識到了蔣宋的私人關系,也知道共產黨人的出發點是要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經過激烈討論,大家逐漸認識到:以宋子文、宋美齡為首的國民黨一派主張不殺蔣介石,是從他們個人或集團的利益出發的;中共不主張殺掉蔣介石卻是體現了為抗日著想、為民族著想的寬大胸襟,也體現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誠意。同時,中共的這一決定也說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
但當我接著提出:就答應「停止剿共,一致抗日」這一點,該如何評價蔣介石?大家的觀點出現了很大的分歧。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了對歷史人物如何評價的問題,一方面要作實事求是的肯定,另一方面又要指出其歷史的局限性。蔣介石是屠殺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劊子手,是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但就答應「停止剿共,一致抗日」來講,雖然蔣介石是被迫答應的,但他這個承諾畢竟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對抗日、對人民、對祖國都是有利的。 所以我認為,如果在歷史教學中課堂提問設置得好,對於活躍課堂氣氛、發展學生思維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在發展學生的思維方面,通過設置疑問,教師能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分析,使學生不僅僅局限於教材表面,而是深入挖掘、開動腦筋,這對於理解歷史知識,提高思想認識,培養口頭表達能力、自學能力,都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第三,教師在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的同時,要適當傳授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以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三大宗教時,記憶三大宗教產生的時間順序,教師可引導學生這樣記憶:「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按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很容易就記住了,並且永遠不會忘記。再如:
一、順序記憶: 這種記憶是最普通的記憶方法,它是指照事件本身的發展的順序依次記憶。如: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就可以這樣記: 1、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第一次大陸會議召開。 2、1776年,第二次大陸會議召開,發表了《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成立。 3、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轉折點。 4、1781年,英軍總司令康華利把寶劍呈給華盛頓。 5、1783年,英國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獨立。
二、規律記憶: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尋找具有規律性的東西,如:英、法、美、日、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原因都是: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阻礙。革命或改革後這些國家都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都有利於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三、對比記憶: 如兩次世界大戰的對比。中國與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對比。中國近代化的過程與西方近代化的過程做比較。亞非四大文明古國都發源於大河流域,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字等對比。三次工業革命的對比。
四、歸納記憶: 可把不同時間的同類事件歸納。比如:我國古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大運河。近代列強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和中國軍民的反侵略斗爭的事例。也可以把同一時間的不同事件進行歸納。比如:1945年發生的重要事件有:蘇、美、英雅爾塔會議、中國共產黨「七大」召開、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蘇、美、英波茨坦會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聯合國成立、台灣回歸祖國。
五、順口溜記憶
第四,努力打造學生自主學習歷史課堂模式。 歷史學科在時間、空間、和內容上的綜合性,決定了它的知識和能力的遷移性。學習歷史過程,就是教會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力量,使學生掌握如何應用基本的方法論和原則去觀察人類歷史的演變過程和各種社會現象發生、發展的原因,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極其豐富的知識天地和極其廣闊的現象空間。自主學習歷史課堂模式是實現這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自主學習」就是指正確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意向、啟發思維、點撥疑難、指點方法;通過學生自學、討論、師生交流、學生領會內化等方式,讓學生學會、會學,尋找到應該得到的知識,懂得要懂的問題,促使其全身心、積極有效地進行和發展,促進學生德、智體健康地發展等。它的模式可為: 教師 學生 興趣 引 激發意向 增強知識 自學 導 導 啟發思維 學 培養能力 解疑 疏 點撥疑難 發展潛力 內化 扶 指點方法 養成習慣 第五, 充分利用網路的資源共享優勢,最大限度地利用網上歷史資料、圖片等信息,結合教學實際,高效組織課堂教學。 網路為我們提供遼闊的資料空間,傳統的單純使用教學參考書、專業歷史書備課的方法必須改變。備課的過程就是一個最大限度獲取信息的過程,網上的資料經過提煉加工化為教學材料,也可以製作幻燈片,有時直接下載的圖片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效果顯著。利用網路我們可以瀏覽頁面,獲取最新學術動態。如我們訪問一些名牌大學的專業網站了解歷史研究的學術成果,有利於教學中的思辯和滲透。網上圖書館資料更為豐富,打開網站,我們在網上就可閱讀到以前難以見到的書籍,按照自己的需要摘取相關內容,便捷、高效,事半功倍。據報道:99年6月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工程——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問世,意味著我國系統的、成規模的中華文化信息資源將以電子形式參加全球網路共享。例如,上網鍵人「李白」一詞,就可以在《四庫全書》中搜索到39條內容。網路時代對信息的便捷獲取方式,將極大影響歷史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充分利用網路時代的多媒體優勢,結合所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媒體組合教學,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多媒體教學的重要特徵是具有形象性、生動性和直觀性,把教材的內容活起來,除了語言藝術外,最重要的就是發揮多媒體的功能了。教師要適時地動用電腦、幻燈、音響、投影儀等媒體,傳授歷史基本知識,讓學生在新情景中產生歷史審美的享受和獲取歷史知識,取得強化和鞏固知識的效果。 第六,保證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強化訓練。 課堂上,在學生能夠充分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要有足夠的課堂訓練,以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達到強化記憶、鞏固知識、查漏補缺的作用,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打造歷史高效課堂,需要以上幾點相互配合,靈活運用,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反復的實踐和揣摩。
⑦ [中學歷史教學中質疑能力的培養] 如何培養學生質疑能力
愛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是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關鍵。由於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質疑能力匱乏,從未質疑的同學達70%以上,他們或不知怎樣質疑,或無疑可質,或不敢質疑。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呢?
一、創造質疑環境,培養質疑精神
1、創設安全環境,營造課堂氣氛進入新學期的第一節歷史課,我就告知學生,老師喜歡那些能對老師提出問題,甚至指出老師錯誤的學生。即使有的學生的質疑不盡如人意或完全錯誤,我也會盡可能從中找出“閃光點”予以鼓勵。這種課堂教學中的“一言三拍”藝術,點燃了不少學生思維的火花。教師上課時,切忌擺著副冷麵孔,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架勢,而要盡量面帶微笑。當然,教師也是社會的一分子,會有自己的煩惱,但進入課堂,就要拋卻煩惱,同時語氣親切平和,語言生動並富有感染力。這樣,在愉悅、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活躍、敏捷,質疑能力也就不斷提高。
2、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
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學生基本上都能看懂,如果依據教材照本科,學生就會喪失學習歷史的興趣。所以要吸引學生,就要抓住其興奮點,用啟發性的問題喚起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思維的探究性。比如提到母系社會,為何只認其母,不認其父?現代社會是父權制還是母權制?我先介紹觀點:①原始社會是群婚制。②女性地位高。立即就有同學質疑:群婚制是不是性泛濫、道德敗壞?會不會導致近親結婚?現代社會父親怕母親是不是腔孝碧意味著伍舉原始社會時期母權制的回歸?盡管有些問題與歷史課沒有多少關系,或者是應該迴避的問題,但思維的火花畢竟迸發出來了。對於學生來說,在教師引導下探求知識固然是一種能力,而善於提出問題更是一種值得重視能力。在學生質疑過程中,師生相互啟發、相互補充,探究越來越深,學生的求知慾得到激發,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在互動過程中,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3、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的歷史教學,教師往往偏重於歷史知識的傳授,偏重知識點的梳理。在課堂教學中,以書本為中心,教師為中心,教師“滔滔不絕”,學生成了接受知識的“容器”,完全處於被動地位,養成了惰性和依賴性,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發展。所以,教師要有新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多用啟發式、探究式、發現法、小組討論法、合作學習等方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沿著“發現一質疑―解決”的認知進程主動探索,在自我建構的認知過程中主動學習、理解、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4、注重示範引導,充當質疑表率
當學生對所學知識沒有充分理解時,往往提不出問題,無疑可質。如何促進他們質疑,進而轉化為認識上的需要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藉助教師示範性的提問。教師提出問題的目的不僅在於讓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得出答案,更重要的是通過不斷的啟發、點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並為他們質疑提供範例,使之模仿和參照教師的樣式,進而為他們自己主動質疑拓寬思路,並在反復的實踐中逐漸培養質疑求索的能力。此外,教師的示範性的提問要富有個性和創見,既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的常規要求,又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發現新思路,獲得新見解。
二、排除心理障礙,培養質疑意識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心理學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定向一一探慎侍究反射,有了這種反射,思維也就隨之產生。科學的發明創造往往是從質疑開始的,從解疑人手。但某些教師因受教學任務重等因素影響,忽視了學生的這種學習潛能,無意中壓抑了其質疑的天性,乃至使他們產生了心理障礙,或自我否定,或自卑,或擔心被嘲笑。由於某些同學心理障礙的產生,使得課堂難以形成濃厚的質疑氣氛,不易激活他們思維的火花。如何克服學生的心理障礙呢?首先要使學生認識到質疑的重要性。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國外的家長很少關注孩子的分數,更多的是關注孩子每天提了幾個問題,中國之所以未能拿到諾貝爾獎,不能不從教育理念的深層去剖析。同時,課堂提問非教師的專利,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主人。
1、解放學生思想。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思想深處存在著“唯師”、“唯書”的思維定勢,並且根深蒂固,過分相信老師語言的權威性,對書本、資料的說法深信不疑,因此教師要破除學生思想上的禁錮,讓他們大膽地想,大膽地說,逐漸增強質疑意識。如我在講到太平天國性質時,書上有結論性的話: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我讓學生思考得出這個結論的依據是什麼?很快就有幾位同學答出:①太平天國是想推翻清朝政府,所以具有反封建色彩。②太平天國頒布的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要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也能說明具有反封建性。③太平天國抗擊外國侵略,故有反侵略性質。我對這幾位同學的回答做出了充分的肯定。並接著問,那麼從剛才這幾位同學的回答中,你們能否得到啟示?這時,有位同學頓悟,既然《天朝田畝制度》能說明太平天國的反封建性,那麼《資政新篇》不就能說明太平天國帶有資本主義因素嗎?很多同學迸發出了思維的火花,太平天國既然帶有資本主義因素,那麼為何中國的近代化進程始於洋務運動呢?盡管該問題有點離譜,但我並沒有輕易否定。課後同學們積極查找資料,後來我開了關於太平天國運動性質的專題辯論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鼓勵學生質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每位同學充分的自由。教師注意設疑,鼓勵學生主動質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初次接觸教材時鼓勵學生提問;在深入學習教材時誘導學生提問;在教學結束前留出適當時間讓學生提問。允許學生“插嘴”,消除顧慮,將思維空間留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只要能自辨其說,即便課內難圓其說,還可以向課外延伸。
三、教會學生質疑的方法
朱熹認為:“始談,未知有疑。”要想質疑,或提出有水準的問題,必須熟諳課本知識。針對歷史學科的特點,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質疑。
1、對所學歷史知識,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如太平天國運動遭到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剿殺,那麼,外國反動勢力為何要剿殺太平天國運動?
2、對相關的歷史知識進行比較,培養求同、求異思維能力,從而增強質疑能力。如中國的戊戌變法、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的比較,進而進一步質疑,日本的明治維新為何能成功,而中國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為何都失敗了?
3、對一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評價,從多個角度看待,或者從相反的角度質疑。如在講秦統一六國時,我們設想如果是趙國統一了六國,結果會是怎樣?再如,在講*****歷史時,向學生提問:若毛澤東晚年不犯錯誤,中國的現狀如何?
由此可見,學習是從“發問”開始的,沒有自己的問題,就永遠沒有創造。質疑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置疑問難”是歷史教學的源頭活水。要讓學生由“聽眾”變成“演員”,由被動接受的“容器”變成主動獲取的“探索者”。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增強學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