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

如何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

發布時間:2023-05-05 06:41:23

『壹』 如何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

①商品生產發展到最高階段,成為社會生產普遍的和統治的形式,勞動力也變成了商品.
②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用僱傭勞動的方式剝削無產者,生產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③以使用機器的大生產為特徵,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的私人佔有之間 的矛盾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這一基本矛盾貫穿胡李悄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始終,它在經濟上具體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有組織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現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兩大階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
④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統治形式相適應,資本主義以前的各種上層建築被資產階級的上層建築所代替,產生了資產階級的國家政權、法律制度和思想體系,形成包括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與它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社會制度.
⑤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兩大對抗階級之間矛盾的發展,決定褲渣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擾咐.

『貳』 如何看待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歷史進步性:資本主義促進了生產力發展,資本追逐剩餘價值的本性為生產無限擴大提供了強大動因。資本主義為市場經濟充分發展拓寬了廣闊空間。新城市興起、生產率不斷增長、薪酬穩定攀升、就業率普遍較高。所有或幾乎所有社會成員畢生的前景得到改善。

局限性:資本主義社會人口規律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決定的,是在競爭、無政府狀態與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中,在勞動者經受貧困與勞動的折磨中實現的。它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局限性。

資本主義的必要特徵以法規制度來確立和保護私人的財產,尤其是對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權。私人財產權在早期的法律制度便已存在。

例如古羅馬,但對於這些權利的保護則較為困難,因為當時羅馬便沒有警察存在。羅馬和一些早期的制度經常逼迫弱者付費給有權勢的庇護人或貴族以換取保護。碼謹衡



(2)如何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擴展閱讀:

在資本主義下,由於其基本矛盾,在資本家擴大生產的同時,人民的購買力卻在下降。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對於商品來說一般利潤率會逐漸下降。資本家為了對抗這種趨勢從而獲得更多利潤,就會採取提高勞遲做動剝削程度和降低工資等措施,而這使得人民購買力下降。

因此,占社會絕大多數人口的勞動者的收入買不回其生產的全部產品,商品在市場經濟下無法實現驚險的跳躍而出現生產相對過剩最終爆發經濟危機。

在危機末期,為了實現生產與消費的重新平晌橘衡,一方面需要摧毀大量的財富,另一方面產生大量貧困(失業),隨後開始新的周期循環。

『叄』 如何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命運

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是由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所決定的。

資本主義危機的認識維度:系統性危機

21世紀初在世界范圍內爆發的這場危機究竟是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系統性危機還是局部危機?西方左翼學者普遍認為, 這是資本主義的系統性危機, 而不是資本主義某個地區、某個領域、某個環節或某個行業的危機。

美國內華達大學教授伯奇·伯貝羅格魯 (Berch Berberoglu) 就持這一觀點, 他認為始於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一場資本孫絕歷主義的系統性危機, 而且是「持久和不可逆的」, 「世界體系的劃時代轉型」將在所難免。資本主義除非進行徹底轉型, 否則將無力扭轉坍塌的局面, 那種認為資本主義總是在危機-復甦-繁榮中穿梭的理念在今天已然失效。威廉·I.羅賓遜 (William I.Robinson) 甚至認為此次危機可能導致資本主義體制 (system) 的終結, 「21世紀資本主義則搜危機在規模上是前所未有的, 是世界范圍的, 生態退化、社會退化問題格外突出。」著名的世界體系分析理論創始人伊曼紐爾·莫里斯·沃勒斯坦 (Immanuel Maurice Wallerstein) 也認為此次危機的爆發並不單純意味著資本積累方式需要進行變化, 而意味著資本主義制度本身行將終結。這是因為「新的積累方式並不足以解決資本主義積累過程中的三個結構性矛盾: (1) 增加工資, (2) 高成本的物質投入, (3) 增加稅收。毫無疑問, 這些內容將削減利潤率, 同資本追求利潤最大化相矛盾。」克里斯·蔡斯-鄧恩 (Chris Chase-Dunn) 和安東尼·羅伯茨 (Anthony Roberts) 對本輪經濟危機與20世紀30年代和70年代經濟危機進行比對, 指出:「在20世紀30年代和70年代危機爆發的時候, 利潤不斷下滑的體制矛盾和社會動盪是通過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擴散而得以緩解的, 資本主義體系不斷地將新的地區、新的人員納入到該體系中來, 並且確立了福特主義-凱恩斯主義的資本積累機制。然而, 對於今天發生資本主義危機而言, 上述解決方案已經變得十分有限, 因而這預示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轉型的時刻已然到來。」

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尼爾·弗格森 (Niall Ferguson) 的研究更為深入, 他在新著《大衰退:制度的衰退與經濟衰敗》中, 不僅認為資本主義危機是一場系統性的全面的危機, 而且從制度角度解讀了資本主義危機發生的原因。他認為, 如果不從制度層面進行分析宏仔, 而單純從現象層面去研究經濟危機並找尋解決辦法, 那終究只能開出一劑治標而不治本的葯方。他堅信, 「只有當我們的視角轉向對制度的關注時, 才能觸碰到衰退的本質」。因此, 他提出在分析資本主義危機時應更多關注制度的衰退, 而非經濟的衰退。弗格森對現行資本主義制度持較為消極的態度, 認為西方現在已經陷入「靜止性社會」 (亞當·斯密語) , 引領經濟的牽引力正在從西方向東方轉變。在他看來, 這種狀況出現的原因是資本主義法律和制度出現了問題, 當前出現的大蕭條不過是大衰退的前奏。為了證明這一點, 弗格森分析了構成今天所說文明社會的四點核心性內容, 即「民主」、「資本主義」、「法治」和「公民社會」, 他形象地將它們比作「四個黑匣子」。它們彼此間的關系是錯綜復雜的, 只有在協調運轉的基礎上才可能構建動態性的社會、良性的社會, 實現制度的有機運行, 相應的, 當出現問題時, 單純駐足於表現是不足以解決問題的。弗格森認為, 導致危機發生的原因是綜合性的, 同時也是根本性的, 因而擺脫危機的舉措也必然是大動干戈, 而非傷其肌膚即可輕松過關, 有必要在制度層面探討原因、尋找對策。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學者對資本主義危機的審視雖然不是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大視野大格局中進行的, 卻不約而同地給出了變革資本主義、推動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轉型的「良方妙葯」。

『肆』 如何辯證地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本質和發展趨勢

三個要點:

一、在堅持中發展列寧關於帝國主義的理論。

首先,要辯證地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我們在觀察和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時候,既要看到它發生深刻變化的一面,又要看到它沒有變化的一面,當代資本主義在諸多的發展變化中又有一些實質性的東西沒有變。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從資本主義的種種新變化中找出那些規定著資本主義實質和發展趨勢的沒有變的東西
其次,要認清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本質。資本存在和運動的意義就是尋求最大限度的價值增殖,而提高勞動生產率是資本實現價值增殖的手段

二、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看待當代資本主義。

再次,要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的各種矛盾。作為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派生出來的幾對矛盾,即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帝國主義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過去是同殖民地附屬國的矛盾),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以及十月革命後出現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因為各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尖銳—緩和—尖銳交替出現的情況

三、把握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歷史規律。

當代資本主義雖然仍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但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必將呼喚出公有制的生產關系,這是任何人也改變不了的客觀規律。這是我們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必須把握的根本方法

『伍』 如何以辯證法的觀點分析資本主義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空想社會主義學說進行批判吸收的基礎上,運用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論證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使社會主義思想史上關於嘩皮兩種社會制度關系的認識經歷了一次革命。不過,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資本主義的上升階段,在他們學說形成的時候,無產階級剛剛作為獨立孝蘆余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他們的著作主要是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強調的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立,他們學說巧滾的目的是指導無產階級打碎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是在資本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更高的社會形態,兩者之間有本質的區別,但也有內在的聯系。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社會主義雖然是作為資本主義的對立物而產生和存在的,但這並不排除二者的歷史繼承性。社會主義作為更高級的社會形態,是對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一種否定。但這種否定不是簡單的拋棄,而是揚棄,即是在吸納了資本主義創造的一切有價值東西的基礎上的否定。

『陸』 如何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

1、資本主義在歷史上起過巨大的革命作埋族畝用: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社會發展中的一次大飛躍。它全面破壞了封建主義的社會關系和意識形態,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引起了——系列革命性的變革,主要表現在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

2、資本主義的每一個進步都包含著自己的反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適穗團應於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但是它是以一種私有制代替了另—種私有制,以—種剝削制度代替另—種剝削制度。資本主義私有制和建立在它基礎上的僱傭勞動制彎森度,是產生自己一切反面的根源。

『柒』 如何看待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

和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一樣,資本主義的社會發展也經歷了一個歷史過程.其有兩個特點,一是伴隨汪輪纖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而發展,但通常滯後於經濟發展,另一是進程中有危機也有發展,通常是危機過後帶來更大的發展.這也就很自然地引出這樣的問題:資本主桐毀義這種發展態勢是否符合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必然滅亡這一歷史命運的判斷?馬克思的研究結論是不是過時了? 我們首先應當搞清楚的是,對歷史命運的判斷反映的是一種歷史趨向,而不是對現實社會的判決.事實上,馬克思沒有給出資本主義滅亡的時間表,而是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作為近代以來公認最偉大的社會科學家,馬克思基於當時的現實而展開的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研究和分析是嚴密的、深刻的,而且許多預言也為後來的資本主義發展過程所驗證是正確的.譬如,馬克思由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的分析,得出矛盾激化的結果是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為20世紀30年代的全球性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所驗證. 如果我們對經濟大危機後的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深入的分析,就不難發現,資本主義本身有其發展規律,而資本主義國家並不是完全被動地為規律所左右,恰恰相反,經濟大危機後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開始尋找對策以避免經濟大危機的再次來臨,從而延緩或改變其不可避免的歷史命運.而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發展規律的深刻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也幫助了資本主義國家認識自身的痼疾和各種社會經濟問題的症結.事實上,在經濟大危機之後,許多資本主義國家不僅對經濟,而且對其他各個領域也都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克服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 根據馬克困仿思的觀點,資本主義必然滅亡是由資本主義的內在基本矛盾所決定的.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所產生的資本主義的經濟矛盾轉化為社會矛盾,並使不斷增長的無產者成為資本主義的掘墓人.所以,要延緩資本主義滅亡,除了對經濟發展實行國家的宏觀控制之外,還必須通過社會發展來緩解或消弭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 資本主義的社會矛盾集中體現在資本家剝削工人的剩餘價值,並通過資本積累而造成社會的兩極分化.要緩和這種社會矛盾,就必須縮小社會差距,避免兩極分化.從制度上看,經濟大危機後的資本主義國家和19世紀相比有了明顯的不同,突出表現在建立和完善相對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和相對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繫上. 1、收入分配製度.從勞動工資決定上看,和19世紀不同的是,工人的勞動工資由單一的僱主決定轉變為由僱主、工會和 *** 三個方面共同決定,這樣也就避免了勞資矛盾的激化.工會組織的合法化和自由談判決定工資的法律承認是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事情,而 *** 制定最低工資法和最高工時及工資支付立法, *** 仲裁、協調和調解工資爭端更是後來的事.在19世紀,工資形式只有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及其改進形式如泰羅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工資形式趨於多元化,而且企業的經營者也改變了激勵方式,在工資支付上,不再是單一的勞動報酬,還給予必要的假期,給予 *** 規定以外的各種福利,如醫療保險、人壽保險、供職年限獎勵和旅遊等,工資激勵由外部激勵轉變為內部激勵,甚至讓工人參與企業管理.這樣大大緩解了勞資矛盾,改善了勞資關系. 2、社會保障體系.社會兩極分化的結果是失業者和赤貧階層的形成,而失業者赤貧階層的隊伍壯大,將最終威脅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存在.所以,經濟大危機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開始進行「社會改革」,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現在,許多資本主義國家都宣稱自己是「福利國家」,建立起比較健全的社會福利制度,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社會補貼.這種社會保障體系滿足了最底層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從而緩解了因失業、貧困等引起的諸多社會問題,實際上也維護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通過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和「社會改革」,資本主義擺脫了周期性經濟危機的惡性循環陷阱,並不斷得到發展.這里,應當特別指出西方社會科學研究對資本主義發展的作用.事實上,正是社會科學家對資本主義的深入研究,使資本主義國家能夠充分認識到自身的痼疾和弊端,從而採取相應措施加以彌補.譬如,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和貝弗里奇的「社會福利」理論被公認對20世紀的資本主義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 還應當指出的是,20世紀資本主義通過「改革」得到發展,還得益於其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進步.此外,19世紀快速人口增長形成的過剩人口壓力,因人口轉變過程的完成而大大減輕.相反地,城市化過程中的產業結構變化和教育的普及引起的人口素質提高,又滿足了技術進步條件下經濟發展的需要.正因為這些變化使資本主義重新獲得了活力,並得到了發展.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社會生產力發揮出來之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捌』 如何看待資本主義的作用和歷史地位

資本主義社會,同歷史上有過的一切其他社會經濟制度一樣,其產生、發展以及最終為另一種更高級社會經濟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決定的,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但同此前的其他社會經濟制度相比,資本主義制度空前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則是以往任何社會所不可比擬的.對此,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罩神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與封建社會相比,資本主義顯示了巨大的歷史進步神鉛性:首先,資本主義將科學技術轉變為強大的生產力.其次,資本追求剩餘價值的內在動力和游悶好競爭的外在壓力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最後,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作為上層建築在戰勝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生產的生產方式,保護、促進和完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從而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促進了社會進步.
然而,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並不能掩蓋其自身的局限性.同一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方式一樣,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對生產社會化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障礙,這一矛盾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的,正是這一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各個領域以及全球范圍內的沖突、動盪和危機.資本主義的這種局限性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范圍內是不可能消除的,它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過渡性.

『玖』 如何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

認識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

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研究始終遵循著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既把社會發展看作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又把社會發展看作是一個有機孝純發展過程。

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動作為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經的歷史階段,並擔負著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一定歷史使命,因此它必然具有歷史合理性和歷史過渡性冊首這兩重性質。

另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州慎數作為一個經常處於變化中的社會機體,是一種處於不斷變革中的社會生產方式,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與之相適應得社會生產關系的經常變革是這種生產方式區別於以往的生產方式的突出特徵。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任何經濟制度在它出現後的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都具有歷史進步意義,奴隸制、農奴制是這樣,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也同樣如此。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主義制度既具有以往奴隸制、封建制所不具有的歷史進步性,又具有自身的歷史局限性。

因此,對資本主義歷史地位的考察,應從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兩方面著手。

『拾』 如何客觀辯證地看待當代資本主義發展

如何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這是當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因為社會主義不僅是資本主義的對立物,是一種超越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而且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邏輯的必然結果,離開資本主義的發展,社會主義便無從談起。如果說早期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只能基於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成熟」階段的正確認識,那麼當代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也只能基於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正確認識。
首先,應該實事求是地看待資本主義在當代的新變化。由於新科學技術革命的推動和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以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資本國際循環的形成,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較過去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生產關系對現階段生產力的發展還具有相當的容納能力。由於當代資本主義的「現存生產關系」與「物質生產力」的矛盾還沒有達到「社會革命的時代」就要到來的程度,它還有發展潛力和生命力,因此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過程,肯定要比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過去預想的要復雜得多、曲折得多、時間要長得多。這也證實了馬克思的「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生產力全部發揮出來之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論斷的正確性。因此,我們對社會主義最終代替資本主義的艱巨性和長期性需有充分的認識。正如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所說,社會主義制度鞏固和發展的過程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奮斗。
其次,要辯證地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我們在觀察和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時候,既要看到它發生深刻變化的一面,又要看到它沒有變化的一面,當代資本主義在諸多的發展變化中又有一些實質的東西並沒有變。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從它的種種新變化中找出那些規定著資本主義實質和發展趨勢的沒有變的東西。例如,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賴以生存的基礎———資本主義私有制;所有制的多樣化和股權的分散化並沒有改變工人階級的僱傭地位,他們的剩餘勞動仍然是剩餘價值的唯一來源,工人階級生活狀況的改善,並沒有扭轉社會兩極分化日趨嚴重的勢頭;資本與勞動的對立不僅沒有變,而且在向世界范圍擴展,馬克思揭示的資本運動必然帶來財富在一端積累,而貧困在另一端積累的規律,在世界南北貧富分化的嚴酷現實中繼續得到充分顯示;經濟危機及其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在今天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依然存在;等等。資本主義進行自我調整的最後限度,就是不能改變資本主義的根本制度,因而也就不能最終改變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盡管世界社會主義事業經歷了重大挫折,資本主義世界的矛盾在當代經過局部調整有所緩和,然而,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資本主義趨於滅亡的必然性仍在歷史的長河中起作用。按照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論經歷多麼長久和多麼曲折的過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代替資本主義這一歷史必然性終究會變成現實。
最後,要用發展的眼光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是資本主義的自我揚棄,新的社會結構的物質基礎在資本主義內部進一步成熟,資本主義進一步向社會主義過渡。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在其自身矛盾的推動下,不斷進行著自我揚棄,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由於資本主義自身的揚棄,就使它開始向新的、更高級的社會生產方式過渡。這個過渡的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這種調整為社會主義提供了「現實的形式」和完備的物質基礎。當然,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是一般規律與具體過渡形式的統一。人類歷史的客觀發展規律是不容懷疑的,但是,資本主義究竟何時過渡和如何過渡到社會主義,還是一個需要根據資本主義新變化,不懈地進行理論和實踐探索的未竟課題。
總之,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一方面增強了它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又給它帶來了更多、更強烈的自我否定因素。我們應當實事求是地、辯證地、發展地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堅信資本主義終究要被更高級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制度所取代的歷史必然性。

閱讀全文

與如何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