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樂平市有多少年歷史
樂平歷史悠久、人文昌達。東漢靈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始設縣治,因「南臨樂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1992年9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屬於縣級市,歸瓷都景德鎮市代管。全市共有國土面積1973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和1個大型水庫管理局。
千百年來,悠悠樂安水孕育了樂平燦爛的史前文化、優秀的傳統文化、寶貴的革命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尤以「洪公氣節,馬氏文章」著稱於世。這里誕生了與《通志》、《通典》合稱「三通」的《文獻通考》這部流芳千古的巨大史書,以及毛澤東一生珍愛的《容齋隨筆》這一垂範後世的歷史佳作;源發了得到周恩來以「美、秀、嬌、甜」高度評價的贛劇饒河戲;保留了400餘座融建築、雕塑、工藝、繪畫、文學於一體被稱為「中華一絕」的古戲台;培育了「一王二侯三駙馬,四位左右一品相,五位狀元、榜眼和探花,三百多位進士郎」;記載了方誌敏、紅十軍等革命先輩留下的光輝足跡。
在樂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古戲文化、洪馬文化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樂平市建治已有1800佘年,歷史悠久,人文景觀頗多;由於市境地處地形、地貌的過渡區域其自然景觀資源也十分獨特。人文景觀主要有涌山岩洞舊石器文化遺址、馬端臨墓、樂平古戲台以及多處革命舊址。
古戲台:古戲台遍布樂平市各個鄉村,多達412餘座,成為樂平市獨特的人文旅遊景觀,有「古戲台之鄉」、「古戲台博物館」之贊譽。樂平古戲台是融建築、雕塑、工藝、美術和文學於一體的民族文化遺產,是國內外罕見的旅遊資源群落。
洪馬文化。洪氏:南宋名臣洪皓,史稱「蘇武第二」,洪皓之子,南宋大學者洪邁,花40年寫成《容齋隨筆》,是集中國數千年歷史文化精華的奇書寶典。馬氏:南宋丞相馬廷鸞及其子馬端臨(元代《文獻通考》作者)。
⑵ 樂平市的行政區劃
樂平市地輿坐標為北緯28°42′14〞-29°23′24〞,東經116°53′36〞-117°32′40〞,北連景德鎮市,東鄰德興市和婺源縣,南越萬年縣接鷹潭市,西毗鄱陽縣。全市轄2個街道、14個鎮、2個鄉:洎陽街道、塔山街道、鎮橋鎮、樂港鎮、涌山鎮、眾埠鎮、接渡鎮、洪岩鎮、禮林鎮、後港鎮、塔前鎮、雙田鎮、臨港鎮、高家鎮、名口鎮、浯口鎮、鸕鶿鄉、十里崗鄉。共有50個居委會、265個村委會。境內有1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和1個大型水庫治理局。市政府駐洎陽街道洎陽中路353號。
洎陽街道面積:18.1k㎡人口:108463人郵編:333300代碼:360281001
管理觀音泉、扶搖、陶家橋、景豐門、南外街、安平、東湖、迎賓、文昌門、沿河、飛仙橋、人民新村、聯盟、鵝頭山、城郊、鄒家、中店、鎮東、湖腰畈、龐公、八一、友誼等22個居委會。辦事處駐洎陽中路。
塔山街道面積:22.1k㎡人口:23565人郵編:333311代碼:360281002
管理墈上、江維、電化、天濟、南岸、上畈、塔山等7個居委會。辦事處駐墈上。
鎮橋鎮面積:98.0k㎡人口:53663人郵編:333309代碼:360281100
轄鎮橋居委會,樂安、塘湖、孫家、徐家、古塘、墩上、新樂、百樂、坑口、滸垵、神溪、蔡家、護里、吊鍾、坑畔、金山、金喜、楊畈、庫前等19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坑口。
樂港鎮面積:115.2k㎡人口:75560人郵編:333300代碼:360281101
轄港口、張家橋等2個居委會,里汪、大路邊、余家、陳高、下朱、後畈、韓家渡、龍會州、里首、塔瑞、袁家、汪洪、龍溪、鳴山、魁陳、魁堡、童樂、龍塘、謝家、明戶、樓房、翁家、邵灣、楊家、張家、前蔣、蔣灣、樓房村.屋場村.洲上.邵家等31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港口。
涌山鎮面積:178k㎡人口:41365人郵編:333303代碼:360281102
轄涌山居委會,涌山、楓林、沿溝、閔口、稍田、官口、車溪、楊潭、厚田、朱沖、流槎、橫塘、里村、東崗、林頭等15個村委會。
眾埠鎮面積:266.0k㎡人口:79976人郵編:333316代碼:360281103
轄眾埠街、樂華錳礦等2個居委會,眾埠、黃鐵爐、桐坡、葉家、尚濂咀、銅山、董畈、高橋、南界首、灣頭、共樹、方家、倪家、秧畈、河東、石源、河南、雙溪畈、蓮塘、魏家、濮家、方山、新屋、黎橋、石坪、墩建、蕪丘、童家、孟橋、張杭、南昌畈、南山等32個村委會。
接渡鎮面積:78k㎡人口:67435人郵編:333314代碼:360281104
轄接渡、子安、雙橋、周家、華家、儒林等6個居委會,湖濱、潘村、羅渡、鍾家、墟里、上坑口、畢家、李家、李洪、袁家亭、東畈、姜家、李塢、前屋、續湖、長畈、方家灘、南畈、咀上、林里、嚴洲、劉家壟等22個村委會。
洪岩鎮面積:117.4k㎡人口:16072人郵編:333321代碼:360281105
轄吳家、洪羅、洪岩、甘村、項家莊、段家、下埠塅、湖村等8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岩前。
禮林鎮面積:156.4k㎡人口:48323人郵編:333313代碼:360281106
轄禮林、洄田等2個居委會,朱橋、老屋、牌樓、圍渡、前鮑、洲上、陳家埠、楊橋、白土、新莊、烏泥畈、鋪里、鮑畈、新村、塔背、甘棠、馬橋、程畈、孫塘、府前、柴家、黃家等22個村委會。
後港鎮面積:82.5k㎡人口:42872人郵編:333300代碼:360281107
轄顧家、廟頂下、程家邊、唐家畈等4個居委會,山塘、大田、菱田、磻溪、湖塘、程家、陶興、葉興、徐家畈、官將、綰口、江羅、新高橋、義方、西沖等15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後港嶺。
塔前鎮面積:118k㎡人口:40269人郵編:333301代碼:360281108
轄塔前居委會,萬山、下徐、老山下、岩前、瀛里、太安、花門樓、新屋場、馬家、新園、桃林、彭家、塔楊、上徐、藍橋、同心橋等16個村委會。
雙田鎮面積:114k㎡人口:41860人郵編:333302代碼:360281109
轄田裡居委會,龍珠、雙溪、店上、橋頭、上河、老睦、新睦、橫路、金童、黃嶺、耆德、德明、雙華、龍廟、范家等15個村委會。鎮政府駐田裡蔡家。
臨港鎮面積:117.7k㎡人口:27918人郵編:333326代碼:360281110
轄中堡、九墩、下石、汪家、臨港、下牌、羅家、港邊、百橋、四聯、睦樂、古溪、古田、李邊、下堡、胡家等16個村委會。
高家鎮面積:107k㎡人口:22212人郵編:333322代碼:360281111
轄鳥樹、官莊、上老、倉田、高家、魯家、梅岩、楊家邊、庄泉、樟木里、山田等1l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八面山。
名口鎮面積:111.4k㎡人口:24577人郵編:333319代碼:360281112
轄名口居委會,戴村、五一橋、上南岸、名口、許家灣、朱塢、上四、蘭坑、流一、流二、流三、流四等12個村委會。
浯口鎮面積:93.2k㎡人口:28099人郵編:333328代碼:360281113
轄梘頭、西橋、桃園、楊溪、程家墩、江村、浯口、環琇、趙家、梅溪、尖山、韓家塘、瑤沖、王家、巋頭等15個村委會。
鸕鶿鄉面積:82k㎡人口:20554人郵編:333329代碼:360281200
轄韓家、龍亭、楊湖、上堖、中堖、下堖、薛家灘、程新、龍口、萬西等10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大紅山。
十里崗鄉面積:81k㎡人口:16544人郵編:333318代碼:360281201
轄南港、三房、湖洋、店上胡、豐源、篁塢、白塔、倉下等8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南港。
共產主義水庫管理局面積:19k㎡人口:2000人管理橫山村委會。
各鄉鎮林場人口:22000人
⑶ 樂平市的歷史沿革
樂平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棲息。春秋戰國時期先後隸屬於吳、越、楚,初屬番(音pan)邑,後屬余汗(音gan)縣。秦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屬九江郡余汗縣。漢代為余汗縣樂安鄉。東漢光和元年(178年)建置樂平縣,縣城立於銀城堡(今德興市銀城販)。因縣城「南臨樂安江,北接平林」而名「樂平」。轄區包括今樂平、德興全境和婆源、萬年2縣部分地區。
東漢興平二年(195年),三國矣遷縣城至樂安鄉亭駐地洎口(今名口鎮戴村),改縣名為樂安縣。南朝陳天嘉元年(560年),撤銷樂安縣建制,轄地劃入鄱陽縣。太建十三年(581年)以原樂安縣轄地建置銀城縣,縣城仍立於洎 口。隋開皇十年(591年),撤銷銀城縣建制,轄地再度劃歸鄱陽。唐武德四年(621年),恢復樂平縣建制,隸屬江南道饒州。九年(26年)又撤銷樂平縣建制,轄地仍人隸鄱陽。
唐開元四年(716年)再度重建樂平縣,縣城立在長樂水口(今眾埠鎮銅山港口村),隸屬江南西道饒州。二十八年(740年)劃出縣東北境懷金鄉與休寧縣回玉鄉合並建置婺源縣。元和七年(812年)又劃出縣東北境丹陽鄉人隸婺源。中和三年(883年)遷縣城至花後鎮(今樂平鎮)。
南唐升元二年(938年)劃出縣東境樂平、銀山、南部3鄉建置德興縣。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又劃盡節鄉人隸德興縣。
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縣為州,隸屬江浙行省饒州路。
明初,改州為縣,改路為府。樂平隨饒州府歸隸江西行省九江道。正德七年(151:年),劃出縣境南部新進鄉全部和豐樂鄉大部與鄱陽、余干二縣劃出的部分地區合並建置萬年縣。
清代樂平縣承襲明代建制和隸屬關系。
民國元年至三年(1912-1914年),廢府設道,樂平隸屬潯陽道(治九江)。民國五年(1916年)撤道,縣屬省直轄。民國十九年(1930年),樂平建立縣蘇維埃政權,屬閩浙贛省管轄。閩浙贛省贛東北特委和革命委員會駐樂平。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紅軍撤離後,樂平屬於江西省第四行政區(治鄱陽),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為第五行政區(專員公署移至景德鎮)。
1949年4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樂平。樂平縣初屬贛東北行署樂平專區(駐樂平)。同年10月,專員公署移駐景德鎮,改為浮梁專區。1952年10月樂平改屬上饒專區。1983年10月,改屬景德鎮市。
1992年7月27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106號)批復: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樂平縣,設立樂平市。同年9月21日,樂平市正式掛牌成立。現為江西省計劃單列市,由景德鎮市代管。
1984年5月16日,設立觀峰鄉(贛府字[1984]111號)。1985年6月21日,設置歷崌山鄉、洪岩鄉、鸕鶿鄉、文山鄉、科山鄉、十里崗鄉、金鵝山鄉(贛府廳字[1985]333號)。
1988年12月10日,撤銷涌山鄉、眾埠鄉、接渡鄉、樂港鄉、鎮橋鄉,設立涌山鎮、眾埠鎮、接渡鎮、樂港鎮、鎮橋鎮;設立樂河鎮,其管轄行政區域從臨港鄉劃歸的下石、中堡、楊村、九墩、汪家、新店等六個村委會和胡家村委會的夏家村的范圍(贛民函[1988]138號批復)。
1989年,將房家鄉的龍口村委會劃歸鸕鶿鄉;將後港鄉和接渡鄉部分村委會劃歸樂平鎮(贛民字[1989]82號批復)。
1997年6月5日,撤銷禮林鄉、後港鄉、塔前鄉、雙田鄉、浯口鄉、洪岩鄉、高家鄉、洺口鄉、臨港鄉,設置禮林鎮、後港鎮、塔前鎮、雙田鎮、浯口鎮鄉、洪岩鎮、高家鎮、洺口鎮、臨港鎮(贛民字[1997]112號批復)。
1999年,全市轄16個鎮、9個鄉:樂平鎮、鎮橋鎮、涌山鎮、接渡鎮、樂港鎮、眾埠鎮、樂河鎮、臨港鎮、塔前鎮、後港鎮、洪岩鎮、浯口鎮、高家鎮、雙田鎮、洺口鎮、禮林鎮、金鵝山鄉、文山鄉、十里崗鄉、鸕鶿鄉、科山鄉、觀峰鄉、洄田鄉、歷崌山鄉、墈上鄉。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0年,全市轄16個鎮、9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729639人;其中: 樂平鎮 99410 、禮林鎮 34903、 鎮橋鎮 48419 、樂港鎮 60171 、後港鎮 42762、 塔前鎮 28792、 雙田鎮 38789 、涌山鎮 56421、 臨港鎮 17668 、高家鎮 19497、 名口鎮 20491、 眾埠鎮 53529 、接渡鎮 58125、 浯口鎮 23522 、洪岩鎮 4009 、樂河鎮 7405、 觀峰鄉 15878 、坎上鄉 21512 、歷崌山鄉 10872 、金鵝山鄉 5831 、鸕鶿鄉 16508 、文山鄉 13976、 科山鄉 6779 、十里崗鄉 14109 、洄田鄉 10261(人)。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1年樂平市將25個鄉鎮撤並為16個。11月26日,江西省民政廳批復(贛民字[2001]528號):同意撤銷樂平鎮建制,設立洎陽街道辦事處;撤銷坎上鄉建制,與從鎮橋鎮劃入的塔山村委會合並設立塔山街道辦事處;撤銷(山歷)崌山鄉,劃歸洪岩鎮;撤銷洄田鄉,劃歸禮林鎮;撤銷樂河鎮,劃歸臨港鎮;撤銷觀峰鄉,劃歸樂港鎮;撤銷文山鄉,劃歸眾埠鎮;撤銷科山鄉,劃歸(除呂家村委會)塔前鎮;呂家村委會劃歸涌山鎮;撤銷金鵝山鄉,劃歸浯口鎮;洺口鎮更名為名口鎮。
2003年底,總人口78.6萬人。其中城區人口16萬人。
2004年底,全市轄2街道14鎮2鄉。
洎陽街道2004年轄:友誼居委會、鵝頭山居委會、聯盟居委會、八一居委會、飛仙橋居委會、人民新村居委會、陶家橋居委會、南外街居委會、安平居委會、迎賓居委會、景豐門居委會、文昌門居委會、扶搖居委會、觀音泉居委會、城效居委會、鄒家居委會、湖腰畈居委會、鎮東居委會、龐公居委會、中店居委會。
塔山街道2004年轄:坎上居委會、天濟居委會、南岸居委會、上畈居委會、塔山居委會、電化居委會、江維居委會。
鎮橋鎮2004年轄:鎮橋鎮居委會、坑口村、塘湖村、大甲村、孫家村、古塘村、墩上村、徐家村、鎮源村、新樂村、百樂村、滸崦村、神溪村、蔡家村、樂安村、護里村、庫前村、吊鍾村、楊坂村、金山村、金喜村、坑畔村。
樂港鎮2004年轄:港口居委會、張家橋居委會、里汪村、大路邊村、余家村、謝家村、陳高村、下朱村、汪洪村、袁家村、塔瑞村、里首村、龍會洲村、後坂村、韓渡村、鳴山村、龍溪村、龍塘村、童樂村、魁陳村、魁堡村、楊家村、翁家村、邵家村、蔣灣村、樓房村、前蔣村、邵灣村、明戶村、張家村。
涌山鎮轄:涌山居委會、楓林居委會、沿溝居委會、車溪村、流槎村、厚田村、朱沖村、橫塘村、里村村、林頭村、東崗村、閔口村、稍田村、楊潭村、官口村、共庫橫山村。
眾埠鎮轄:眾埠居委會、眾埠村、黃鐵爐村、方山村、桐坡村、銅山村、葉家村、尚濂咀村、董畈村、灣頭村、南山村、石源村、雙溪畈村、新屋村、河南村、蓮塘村、魏家村、濮家村、界首村、共樹村、河東村、秧畈村、高橋村、倪家村、方家村、蕪丘村、墩建村、童家村、張坑村、南昌畈村、孟橋村、石坪村、黎橋村、國營文山分場、眾埠油茶山林場。
接渡鎮轄:接渡社區、楊子安社區、儒林社區、華家社區、雙橋社區、嚴洲社區、劉壟村、林里村、咀上村、南坂村、方家灘村、前屋村、續湖村、長坂村、姜家村、李塢村、湖濱村、潘村村、羅渡村、墟里村、鍾家村、坑口村、畢家村、李家村、李洪村、袁家村、東坂村、接渡村。
洪岩鎮轄:洪岩村、吳家村、洪羅村、甘村村、項家莊村、段家村、下埠段村、湖村村、國營歷居寺分場、國營陽山崗分場、國營小坑分場、國營歷居山茶葉分場、國營段家分場、國營更新林場、國營峁山分場、國營歷居山林科所。
禮林鎮轄:禮林居委會、洄田社區、黃家村、朱橋村、牌樓村、楊橋村、圍渡村、洲上村、陳家埠村、新莊村、白土村、鋪里村、塢泥坂村、新城村、塔背村、鮑坂村、甘棠村、前鮑村、老屋村、馬橋村、孫塘村、程畈村、府前村、柴家村、國營白土峰林木良種場。
後港鎮轄:程家邊社區、唐家畈社區、廟頂下社區、顧家社區、山塘村、大田村、菱田村、潘溪村、湖塘村、徐家坂村、葉興村、陶興村、程家村、新高橋村、西沖村、綰口村、官將村、江羅村、義方村、後港橫源林場。
塔前鎮轄:塔前鎮社區、下徐村、萬山村、老山下村、岩前村、瀛里村、花門樓村、太安村、新屋場村、馬家村、塔楊村、桃林村、彭家村、新園村、上徐村、蘭橋村、國營科山分場。
雙田鎮轄:田裡村、龍珠村、雙溪村、黃嶺村、店上村、橋頭村、上河村、老睦村、新睦村、橫路村、雙華村、龍廟村、范家村、金童許村、耆德村、德明村。
臨港鎮轄:臨港村、下牌村、汪家村、下石村、中堡村、九墩村、胡家村、羅家村、李邊村、港邊村、古田村、下堡村、百橋村、四聯村、睦樂村、古溪村。
高家鎮轄:高家鎮居委會、楊家邊村、梅岩村、庄泉村、樟木里村、鳥樹村、上老村、官莊村、倉田村、高家村、魯家村、山田村、國營高家鎮董家塢林場。
洺口鎮轄:洺口鎮居委會、流一村、流二村、流三村、流四村、上四村、蘭坑村、洺口村、上南岸村、朱塢村、許家灣村、戴村村、五一橋村。
浯口鎮轄:浯口村、江村村、梅溪村、韓家塘村、尖山村、趙家村、環琇村、程家墩村、楊溪村、桃園村、西橋村、瑤沖村、梘頭村。
鸕鶿鄉轄:韓家村、龍亭村、楊湖村、上腦村、中腦村、下腦村、薜家灘村、程新村、龍口村、萬西村、倪塢分場、陽崗山分場。
十里崗鄉轄:南港村、高簧村,三房村、湖洋村、店上胡村、豐源村、王塢村、白塔村、倉下村、十里崗分場、焦源分場、錳山分場。
金鵝山鄉(農業高新園)轄:巋頭村、王家村、國營三百分場、國營金鵝山分場、虎山下分場。
樂安江工業園、童家山工業區、塔山工業區
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