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安城牆歷史是什麼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最初居於漢長安城。但當時的漢長安城破敗狹小,水污染嚴重,於是決定在東南方向的龍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
開皇二年(582年),大興宮的修建拉開了大興城修建的序幕,在宇文愷的主持下,僅用9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宮城和皇城。
開皇三年(583年),隋帝國遷至新京,因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為大興公,因此便以「大興」命名此城,即「大興城」,宮城命名為「大興宮」。
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動用10餘萬人在宮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總體格局至此基本形成,並為後來的唐帝國所繼承沿用。
隋大興、唐長安城東西寬9721米,南北長8652米,周長36.74千米,總面積84平方千米,是中國古代面積最大的都城。
歷史價值:
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隋唐長安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國際化大都市。
城牆圈定的都城比當時羅馬城大7倍,比一千多年後成為中國首都的北京大一倍多。直到唐朝末年,隨著李氏王朝的衰落,長安城才在改築時放棄了外郭城和宮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規模明顯縮小。
現存的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年—1378年),是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因此這座明代城垣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唐長安城的前身,在6世紀由大建築師宇文愷主持建造的隋大興城,給上千年的中國歷史,提供了一個能夠閱讀、分析和體味的歷史載體。
『貳』 陝西西安的古城牆有多少年歷史2
截止到2018年,陝西西安古城牆從1378年建成起已經有640年的歷史。
陝西西安的古城牆一般指的是西安明城牆,是西安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牆。
西安古城牆的全長13.7千米。
從1370年開始建造,歷時八年,到了1378年建造完成。
是在明太祖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的政策下基於隋朝和唐朝兩代城牆的基礎上建造而成,是當時明朝時期西安的府城。
在朱元璋將他的第二個兒子冊封為秦王並且賜封地西安以後,因為因為因而城池規模宏大堅固,再加上後來明清兩代的不斷修建和擴充才得以至今保存完好。
(2)西安城牆倒塌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西安古城牆包括了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
風貌完全的城牆與護城河及環城公園組成了西安市一大旅遊景觀。
西安城牆環繞城市的中心區,呈合圍的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總周長11.9公里。
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
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築城牆,雖然多數已在歷史中消失。
但現在這座城牆的歷史仍可以追溯到隋代。
現存城牆主要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至今有6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
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
城牆自建成後歷經三次大的整修,明、清時各有一次,建國後1983年 *** 對城牆進行了大規模修繕。
現在的城牆不僅恢復了完整風貌,更與護城河及獨具特色的環城公園一起煥發出了新的風采,成為西安市一大旅遊景觀。
現在西安城牆已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叄』 西安城牆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
西安明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千米。城牆內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鍾鼓樓就位於古城區中心。
西安城牆建築形制:
西安城牆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13.74千米。
城門有四: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門城樓三重:閘樓、箭樓、正樓。正樓高32米,長40餘米,為歇山頂式,四角翹起,三層重檐,底層有迴廊環繞,古色古香,巍峨壯觀。
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城牆四角各有角牆一座,城牆外有城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安城牆
『肆』 西安古城牆有多少年的歷史
600多年
西安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區,是明代初年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3241米,總周長11.9公里。
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
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中世紀後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西安城牆除了城門設防嚴密外,城牆四個拐角還修有角樓。
作用是輔助城門,觀察和防禦四面外來之敵。
整個城牆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座馬面(也叫墩樓)。
每個馬面寬20米,從城牆向外伸出12米,高低、結構和城牆相同。
西安城共有馬面98座,垛口 5984個,使城牆外側成鋸齒形。
每個馬面上原有可供駐守軍隊的卡房(也叫敵樓)3間。
城牆和馬面上有女兒牆,牆上有既能藏身又能8奈望、射擊的凹口和方孔。
因此,西安城牆對研究封建社會的城市建設,歷史、軍事和建築藝術,都有著很高的價值。
『伍』 西安城牆坍塌的地方具體是在哪塊
西安市中心新城廣場西南角的明代秦王府城牆部分牆體發生坍塌,造成4輛汽車受損,4名群眾缺沒受擦傷。經當地有關部門初步勘察判斷敗扮猛,坍塌部分為原城牆遺址新築保護性土體和東北側外包磚砌體。坍塌原因為近期連續大雨所致。
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周長13.74公里,目前共有城門18座,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牆體系,這座城牆見證了西安千年的滄桑與變遷。城牆之於西安,就像西湖之於杭州,察橋是全西安最耀眼的名片,牆里牆外都見證著西安人的故事。
『陸』 關於西安城牆的歷史
西安城牆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隋、唐都皇城的遺存,歷經八年擴建而成的,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而又保存完整的古代城池建築,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城牆建築型制宏偉,功能設計周密,矩形城池,牆體全長13.74公里,南、北垣稍長於東、西垣。
每隔120米有一座12米x20米的突出部,稱「敵台」,全城共98座敵台;每座敵台上建有屯兵敵樓1座。
城四隅各建角樓1座。
東、西、南、北垣各建有城門1座,各門外均建有護門瓮城,瓮城上建有城樓、箭樓各1座。
瓮城外臨內側護城河岸,建有控制「吊橋」的閘樓(亦稱譙樓)1座。
孔廟(即「碑林」)旁側城頂建有魁星樓1座。
城牆頂面以三層大磚墁砌,稱「海墁」。
海墁外沿建垛牆,全城共有垛口5984個,內沿建「女兒牆」。
城垣內面建有登城馬道和供排水用的「溜水槽」等。
西安明城牆歷經六百年的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損壞嚴重。
1983年省、市人民 *** 成立西安環城建設委員會,開始對西安城牆及護城河、環城林進行全面整修。
1、 城河、吊橋、閘樓西安護城河, 45米寬,10米深,繞城一周14.6公里,是西安城的第一道屏障。
它曾有兩個作用,一是距敵於城河之外,保護西安城內的安全;另一方面,它還有蓄水排洪和改善城市小氣候,增加城市美觀的作用。
在古代,如果想越過護城河到城裡,唯一的通道就是吊橋。
吊橋橋身用榆木或槐木製成,橋頭上有鐵環,環中貫有鐵索,輔以麻繩,直繫到前面的閘樓上。
在橋後的立柱上安有鐵滑輪,這樣利用滑輪,吊橋就可以起落自如了。
直到民國初年,吊橋才被馬路所代替,失去了軍事壁壘作用,被全部拆除。
南門吊橋,是西安環城建設工程1989年在原址上重新復原的唯一一座。
建在城門上的二重樓是月城城樓,也叫閘樓,它控制著吊橋的起落和月城閘門的提放,兼管晨昏報時,作為城牆防禦體系的前沿陣地它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 城門
城門是整個城防體系的重點,又是薄弱點。
西安城門外形威武森嚴,實體墩厚,除門扇是用木材製成外,其餘均是用城磚券洞砌就而成。
建造圓拱式的城門,是明代軍事科學與實用建築相結合的一大創造。
它取代了自西漢開始沿用了1500年之久的"過梁式"城門消游凱。
"過梁式"城門屬木結構城門,最大的弊端是容易起火。
明以前各朝代都想盡辦法保護城門,有用鐵皮包裹大門的,有塗泥做保護層的,還有的在門內側安水罐備水滅火,但許多城門還是毀於火事。
直到明朝券拱式城門出現後,才從根本上解決了防火問題。
3、月城、瓮城
穿過城門,形如彎月的小城叫月城,它是進入城門後必須經過的第一道城。
要進入城內,還必須經過第二道城--瓮城。
在古代戰爭中,月城和瓮城一方面衛護城門,加深城拿喚門的縱向防線;另一方面,易於守城部隊迅速 *** ,打垮已沖進月城和瓮城的敵人。
4、永寧門 西安城牆共有十七座城門,而明朝時西安城牆僅有四座城門。
南門,也叫永寧門。
在中國民間,百姓們都認為南方是火神所在地,為避火災,爐灶一般不開南門,南城門的"永寧"之意,就是向火神禱告,勿起火災,永保安寧,並且南城門不開正南門,以示誠心。
中國火神在上古時代供奉的是祝融,到了明清,民間均視關羽為火神。
就在這個瓮城裡,曾建過一個背南向北的關帝廟,這座廟一直保留到解放前夕。
與南門遙相呼應的是磨稿北門,又叫安遠門,這是繼承中原漢族政權對邊遠少數民族一貫採取的懷柔、安撫政策,使遠方部落對漢族朝廷知恩歸順。
因為南京位於西安東面,"長樂"二字帶有祈祝大明江山萬年不衰,長久歡樂的意願,因此,就把東門定名為長樂門。
西門叫安定門,暗言西部邊疆安泰康定。
除此四門之外,建國前後為了交通便利,先後新開辟了十三座城門,其中一些有名的門有:
小東門正名中山門,不言而喻是紀念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
『柒』 西安城牆多久歷史了
西安城牆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西安城牆景區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3241米,總周長11.9公里。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是在隋、唐皇城基礎上建成的,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拓展資料:西安城牆特色
西安城牆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指導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城牆自建成後歷經三次大的整修。明隆慶二年(1568年)陝西巡撫張祉主持修復使土城第一次變成磚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源主持對城牆和城樓作了整修;自1983年以來,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城牆進行了大規模修繕,補建已被拆毀的東門、北門箭樓、南門閘樓、吊橋,並建成環城公園,從而使這座古建築煥發了昔日風采,成為西安的一大旅遊景觀
『捌』 西安城牆多久歷史了
西安城牆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西安城牆景區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虛侍頃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3241米,總周長11.9公里。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是在隋、唐皇城基礎上建成的,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拓展資料:西安城牆特色
西安城牆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指導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城牆自建成後歷經三次大的整修。明隆慶二年(1568年)陝西巡撫張祉主持修復使土城第一次變成磚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源主持對城牆和城樓作了整修;自1983年以來,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城牆進行了差陸大規模談伍修繕,補建已被拆毀的東門、北門箭樓、南門閘樓、吊橋,並建成環城公園,從而使這座古建築煥發了昔日風采,成為西安的一大旅遊景觀
『玖』 西安明秦王府城牆坍塌,哪個部門應該對此負責
2020年8月8日,西安市中心新城廣場西南角的明代秦王府城牆部分牆體發生坍塌,造成4輛汽車受損,4名群眾受擦傷。 在當地有關部門的調查之後,確認了坍塌部分為原城牆遺址新築保護性土體和東北側外包磚砌體。坍塌原因就是連日來的暴風雨。
從一張倒塌之前拍攝的照片來看,在照片中,城牆牆體已經出現了巨大裂縫。當地文物部門發現後,於8月初在城牆北側拉起了隔離帶, 同時禁止行人進入城牆下的人行道,並且在城牆頂部搭設了雨棚、增加排水溝、設立隔離設施。說到這里,相信大家都有疑問。為什麼沒有對修復受歲蔽豎損牆體呢?上述保護措施是不是過於簡單呢?據了解,近十年來,牆體曾經歷過多次修繕。為什麼城牆保護性土體、磚體先於遺址本體坍塌?還有那些近期的修繕是否合格?
關於西安明秦王府城牆坍塌,哪個部門應該對此負責,我們只能等上述問題調查清楚之後再進行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