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陝甘寧是哪三省寧地
1、陝甘寧指的是陝西、甘肅、寧夏三個省份,而且它們都處在中國的內陸,遠離海洋;並且陝甘寧是中國共產備攔余黨在陝西、甘肅和寧夏三省交界地區建立的抗日根據地。
2、陝甘寧位置相近,而且在抗日戰爭時期,仿滾中國共產黨曾經在這三個省份設立根據地,並命名為陝甘寧根據地,所以它是有歷史衡做氣息,代表著紅色的記憶,後來發展陝甘寧邊區,是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基礎上沿革而來的。
更多關於陝甘寧是哪三省寧地,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979c2161608844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㈡ 歷史上延安的地方名稱是什麼
椐史料記載,夏,今延安市屬雍州。商,屬鬼方。西周,為犬戎與獫狁領土。
春秋時,本境為白翟部族所居。戰國初期,中部和北部屬魏,南部屬秦,後全部為秦。
秦統一六國(前221)後,本境屬上郡。
漢仍為上郡。
北魏,在本區南部設北華州和中部、敷城、義州、樂州4郡,北部設東夏州和遍城、定陽、上郡、朔方4郡,以及夏州的金明郡。西魏始設延州、敷州、丹州。
隋開皇三年(583),撤遍城、文安、中部、敷城、丹陽、樂州、金明7郡,仍設延州、敷州、丹州。大業三年(607),廢州制,設上郡和延安郡。隋義寧元年(617),增設丹陽郡。
唐、本區屬關內道。武德元年(618),撤上郡、延安、丹陽3郡,設鄜州、延州、丹州。武德二年(619),增設坊州。天寶元年(742),廢州制,設延安、洛交、中部、咸寧4郡。乾元元年(758),又廢郡制,復設延州、丹州、坊州、鄜州。
宋,本區屬永興軍路,仍設延州、鄜州、坊州、丹州。宋初,西北部被西夏占據。收復後,設保安、定邊2軍。慶歷元年(1041),設鄜延路。元佑四年(1089)延州升延安府。
金仍設鄜延路,初轄延安府、鄜州、坊州、丹州、綏德州(轄地在今榆林地區)及保安、定邊2軍。皇統六年(1146),撤定邊軍。大定十一年(1171),降保安軍為保安縣。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保安縣為保安州。
元置延安路,領鄜州、葭州、綏德州(後2州在今榆林市區)。
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延安路改設延安府。
清雍正三年(1725年),鄜州升直隸州。本區有兩個省轄行政建置延安府和鄜州。
民國2年(1913),撤府、州,屬縣改隸榆林道。民國9年(1920),道治遷置膚施城。民國17年(1928),廢道,諸縣由省直轄。
民國23年(1934年)建立陝甘邊和陝北兩個蘇區。
1935年11月,陝甘邊和陝北兩個蘇區改稱陝甘省和陝北省。1936年5月,合為陝甘寧省。西安事變爆發後改稱中華民國特區。1937年9月6日,改稱陝甘寧邊區,11月10日改稱陝甘寧特區。1938年1月,復稱陝甘寧邊區。
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於1935年11月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駐西北辦事處。
1937年1月中共中央進駐延安,9月6日成立陝甘寧邊區政府。
1942年7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決定新建吳旗縣,隸屬三邊分區。 11月,設延屬分區。
1943年1月,成立延屬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延安市和延安、子長、延川、延長、固臨、甘泉、富縣、志丹、安塞9縣。
1945年5月,陝甘寧邊區政府遷往西安市,11月5月,改為陝北行政區。
1948年1月,黃龍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轄洛川、黃陵、宜君、宜川、黃龍、澄城、韓城、合陽、白水、富平10縣。
建國後,1950年5月改設陝西省延安分區,成立陝西省延安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0月,稱延安專區,設陝西省人民政府延安專員公署。
1955年5月,改稱陝西省延安專員公署。
1968年8月,成立延安專區革命委員會。
1969年9月,改稱延安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6月,延安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成立延安地區行政公署。
1996年11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延安地區,設立地級延安市(1997年1月8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撤銷縣級延安市,設縣級寶塔區。1996年轄1區12縣197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3416個村民委員會,162個居民委員會,463354戶,190375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62332人)。
2011年6月24日,省民政廳帶省政府下發了《關於延安市撤鄉並鎮工作方案的批復》,同意了我市撤鄉並鎮的方案。延安市轄1區12縣、122個鄉鎮(31鄉、91鎮)、3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219萬。全市撤並鄉鎮41個,撤並率達到25.15%。
1945年5月,陝甘寧邊區政府遷往西安市,11月5月,改為陝北行政區。
1948年1月,黃龍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轄洛川、黃陵、宜君、宜川、黃龍、澄城、韓城、合陽、白水、富平10縣。
建國後,1950年5月改設陝西省延安分區,成立陝西省延安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0月,稱延安專區,設陝西省人民政府延安專員公署。
1955年5月,改稱陝西省延安專員公署。
1968年8月,成立延安專區革命委員會。
1969年9月,改稱延安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6月,延安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成立延安地區行政公署。
1996年11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延安地區,設立地級延安市(1997年1月8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撤銷縣級延安市,設縣級寶塔區。1996年轄1區12縣197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3416個村民委員會,162個居民委員會,463354戶,190375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62332人)。
2011年6月24日,省民政廳帶省政府下發了《關於延安市撤鄉並鎮工作方案的批復》,同意了我市撤鄉並鎮的方案。延安市轄1區12縣、122個鄉鎮(31鄉、91鎮)、3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219萬。全市撤並鄉鎮41個,撤並率達到25.15%。
㈢ "陝甘寧、晉察冀、冀熱遼"這些具體上指什麼地方
陝甘寧包括陝西北部,甘肅東部和寧夏的部分區域;晉察冀指華北同蒲路以東,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張家口、承德以南廣大地區,包括山西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冀熱遼指河北省、熱河省、遼寧省一帶。
陝甘寧邊區是1937年至1949年之間,在中華民國內的一個行政區域,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抗戰時期是國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轄行政區,解放戰爭開始後被蔣介石政府宣布為非法叛亂區域。
晉察冀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之一。由於處於敵佔領區心臟地帶,共作戰32000多次,殲日偽軍35萬餘人,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譽之為「敵後模範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範區銷脊」。晉察冀邊區政府、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位於太行山麓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境內。
(3)什麼是歷史上陝甘寧擴展閱讀
陝甘寧邊區歷史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徵到達陝北後,建立了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使陝北成為革命的中心根據地。
1937年9月6日,根據國共兩黨關於國共合作的協議,中國共產黨將陝甘蘇區改名為陝甘虧鍵滲寧邊區,並成立了邊區政府,林伯渠任主席,張國燾任副主席(後由高自立接任副主席、代主席、兼黨團書記)。轄23個縣,人口約150萬,首府延安。
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亮兄區是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所在地,是敵後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和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總後方。
㈣ 什麼是「陝甘寧」﹖
這是一個地理區域
陝甘寧邊區 原為陝甘、陝北革命根據地
陝北:陝西北部
延安,陝西省延安市, 延安市位於陝西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介於北緯35°21′~37°31′,東經107°41′~110°31′之間。北接榆林市,南連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東隔黃河與山西省臨汾市、呂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嶺與甘肅省慶陽市為鄰。全市總面積37037平方公里,共轄1區12縣,市府駐寶塔區,196個鄉鎮,3426個行政村,總人口193.88萬,其中農業人口154.1萬,人口密度52/平方公里.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延安市轄1個市轄區、12個縣。
從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國人民解放斗爭的總後方,十三年間,這里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響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特別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珍貴財富,已經成為全國人民團結一致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精神支柱。1982年延安市被國務院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1996年1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延安地區,設立地級延安市。
陝甘寧邊區是1937年至1949年之間,在中華民國內的一個行政區域,包括陝西北部,甘肅和寧夏的東部,是渣悔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抗戰時期是國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轄行政區,解放戰爭開始後被蔣介石政府宣布為非法叛亂區域。1935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徵到達陝北後,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使陝北成為革命的中心根據地。1937年9月6日,根據國共兩黨關於國共合老激作的協議,中國共產黨將陝甘蘇區改名為陝甘寧邊區,並成立了邊區政府,林伯渠任主席,張國燾任副主席。轄23個縣,人口約150萬,首府延安。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所在地,是敵後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和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總後方。
邊區范圍邊區東靠黃河,北起長城,西接六盤山脈,南臨涇水,南北長近500公里,東西寬約400公里。轄有延安、綏德、三邊、關中和隴東5個分區,20餘縣,約150萬人,面積近13萬平方公里。
1937年10月12日,根據國民政府行政院第333次會議,規劃陝西省之延安(膚施)、安塞、保安(志丹)、安定(子長)、延長、延川、旬邑、淳化、定邊、靖邊、甘泉、富縣、米脂、綏德、佳縣、清澗、吳堡,甘肅省之慶陽、合水、環縣、鎮原、寧縣如含正、正寧等23縣,以及寧夏省之花馬池(鹽池縣)及神(木)府(谷)區、關中區部分地區,歸陝甘寧邊區政府直接管轄,並為八路軍的募補區
㈤ 陝甘寧指的是哪三省
陝甘寧指的是陝西,甘肅,寧夏。
陝西首讓,簡稱「陝」或「秦」,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西安,位於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
甘肅,簡稱「甘」或「隴」,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蘭州市。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東通陝西,西達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寧夏、內蒙古,西北端與蒙古接壤。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褲芹差寧,首府銀川。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鄰陝西,西、北接內蒙古,南連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總面積6.64萬平方公里,位於四大地理區劃的西北地區。
陝西省氣候特徵
陝西省橫跨三個氣候帶,南北氣候差異較大。陝南屬北亞熱帶氣候,關中及陝北大部屬暖溫帶氣候,陝北北部長城沿線屬中溫帶氣候。氣候總特點是:春暖乾燥,降水較少,氣溫回升快而不穩定,多風沙天氣;夏季炎熱多雨,間有伏旱;秋季涼爽,較濕潤,氣溫下降快。
冬季寒冷乾燥,氣溫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氣溫9—16℃,自南向北、自東向西遞減;陝北年平均氣溫7—12℃,關中年平均氣溫12—14℃,陝南年平均氣溫14—16℃。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陝南為濕潤區,關中為半濕潤區,陝北為半乾旱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陝西
以上胡皮內容參考:網路-甘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