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初一上冊歷史期中考到哪裡

初一上冊歷史期中考到哪裡

發布時間:2023-05-11 08:21:07

『壹』 初一歷史考到第幾課

在我們這里第一單元是考到第五課(1~5) 第二單元考到十一課(6~11) 期中考是1~11 第三單元是到十七課(12~17) 第四單元是到第二十二課(18~22) 期末考是1~22

『貳』 濟南市初一六年級歷史人教版期中考試考到第幾單元

第五單元。根據查詢濟南市初一六年級歷史人教版相關資料得知,濟南市初一六年級歷史人教版期中考試考到第五單元。一般來說期中考試歷史會考試一本書的前5個單拍岩元,對5個單元的選擇題,填空題理解題,進行全襲鋒御方位的檢測,綜基激合考察孩子。

『叄』 初一上冊歷史期中考試重點內容


1.初一上冊歷史期中考試重點內容

一、秦朝的統一:

1、「秦王掃六合」(統一全國)的原因:①秦國實力超過東方六國。②秦王贏政制定了正確的策略(遠交近攻)。

2、秦統一全國:公元前221年,都咸陽。意義:①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 裂割據局面。②建立了我國歷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2、皇帝制度的建立:內容:①確立皇帝的稱號,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設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③在地方,廢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縣制。專 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秦朝建立起來。

3、鞏固統一的措施:①統一貨幣(秦國圓形方孔「半兩」銅錢)。②統一度(長度)量(容量)衡(重量)。③統一文字(小篆,後來是隸書)。

二、秦末農民起義

1、原因:秦的暴 政。表現在:①「焚書坑儒」(這是秦始皇專 制統治在文化思想領域的集中表現)。②殘酷地剝削。③嚴酷的刑罰。④秦二世更加昏庸殘 暴。

2、開始:大澤鄉起義。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是我國歷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曾攻到咸陽附近的戲。

3、巨鹿之戰: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巨鹿殲滅秦軍主力(破釜沉舟)。

4、秦朝滅亡:公元前207,劉邦進入關中,逼近咸陽,子嬰出降,秦朝滅亡。

三、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1、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都長安(西安)。漢武帝(劉徹)時,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2、漢武帝的文治武功:①思想方面:尊儒術興太學。董仲舒提出「大一統」思想,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②政治方面:頒布「推恩令」徹底解決王國威脅中央的問題。③經濟方面:貨幣由國家統一鑄造,鹽鐵由國家壟斷經營。④軍事方面:北方打敗匈奴,設置「河西四郡」,管轄河西走廊至玉門關一帶;南方控制海南島和「西南夷」。

四、張騫通西域

1、西域的范圍: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地區。

2、張騫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聯絡烏孫國。意義:促進了內地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為「絲綢之路」的開通打下了基礎。

3、西域都護的設置: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

五、兩漢時期的外交

1、「絲綢之路」:以長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區,翻越蔥嶺,通向西亞和歐洲。另有「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2、漢與朝鮮、日本的交流:鐵器製造技術傳到朝鮮,在平壤出土有漢朝蜀郡製造的漆器。公元57年,漢光武帝贈給日本倭奴國使者「漢委奴國王」金印。

3、漢與歐洲的'往來: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羅馬帝國),到達波斯灣。公元166年,大秦人從海路到中國,這是中國與歐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2.初一上冊歷史期中蠢尺考試重點內容

一、三國鼎立

1、官渡之戰:200年,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之後,曹操基本統一北方。

2、赤壁之戰:208年,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之後,三分天下局面實際形成。

3、三國鼎立:①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陽。②221年,劉備建漢(蜀漢或蜀),都成都。③229年,孫權建吳,都建業(南京)。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二、南方的初步開發

1、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遷,為南方帶來了勞動力、工具、技術和種子。

2、吳塵滑國的經濟:手工業中最重要的是織造麻布(越布),青瓷,三大造派檔臘船中心(侯官、臨海、番禺)。230年,吳國的衛溫、諸葛直率萬人船隊到過夷洲(今台灣)。

3、諸葛亮治蜀:堰官,錦官,平定南中地區(四川南部、雲南和貴州一帶)。

4、西晉都洛陽,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都建康(南京)。江南經濟發展原因:①北方人口繼續大量南遷。②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③社會相對安定。④自然條件優越。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少數民族內遷:東漢末年起,匈奴、鮮卑、氐、羯、羌內遷到黃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民族融合趨勢增強。②鮮卑貴族用落後方式統治人民。③北魏政權面臨危機。

內容:①借鑒漢族政治經濟制度。②遷都洛陽。③推行學習漢族文化風俗的政策(改用漢姓、改穿漢服、與漢族通婚、學說漢語、推行漢族教育制度)。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進程。

3.初一上冊歷史期中考試重點內容

一、青銅工藝

1、青銅:是以銅為主要成分(銅、錫、鉛)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稱為青銅。青銅時代:是指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進入鐵器時代。

2、主要青銅器:①司母戊大方鼎:古代的青銅器,商朝後期鑄造,特點是雄偉端莊,氣勢凜然,代表商朝殘品的典型風格。②四羊方尊:結構巧妙,製作精細,堪稱青銅器中的精品。③四川廣漢三星堆的青銅立人、青銅人頭像和青銅樹:造型奇異,風格獨特,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

二、卓越的工程包括:

1、都江堰:戰國後期,秦國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位於成都附近岷江上。特點:選址合理,設計科學,無壩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影響: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天府之國。

2、鄭國渠:戰國後期秦國建於咸陽附近,由鄭國主持修建,灌溉了關中平原。

3、秦長城:秦朝為防禦匈奴,在秦、趙、燕三國北方防禦工程基礎上修築而成,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徵,也是古代世界的偉大工程。

4、靈渠。秦朝修建,聯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三、科技成果

1、造紙術:發明於西漢(世界最早),用麻造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產量增加,成本降低,取代竹木簡,成為主要書寫材料。意義: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條件,是我國古代人民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2、數學:①《九章算術》,成書於東漢初期,書中關於負數的概念、正負數的加減運演算法則,以及聯立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②「圓周率」:南朝時,祖沖之在世界上最早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第7位,比歐洲早1100年。

3、醫學:①「醫聖」張仲景,東漢人,著有《傷寒雜病論》,奠定中醫治療學的基礎。②華佗,東漢人,世界上最早採用全身麻醉手術法(麻沸散),編制了五禽戲。

4、農學:賈思勰,北魏時期,著有《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農學著作。

5、地理學:酈道元,北魏時期,著有《水經注》。

四、漢字的演變

1、文字的起源:原始陶器上的刻畫符號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2、甲骨文:商朝時人們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種比較成熟和完備的文字。漢字是由它發展而來。意義:甲骨文記錄了商王的活動,反映了商朝的情況,為研究當時的歷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從商朝開始我國的歷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記載。

3、金文:商朝時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又叫銘文和鍾鼎文。為後人研究商周歷史留下了寶貴資料。

4、小篆和隸書:秦朝統一文字為小篆,流行於秦。後發展為隸書,漢時廣泛使用。

5、草書、楷書和行書:出現於漢朝後期,三國兩晉時趨向成熟。

4.初一上冊歷史期中考試重點內容

遠古的傳說

(一)炎黃聯盟

1、阪泉之戰:黃帝打敗炎帝,炎黃聯盟形成。

2、涿鹿之戰:炎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

3、影響:華夏族逐漸形成,炎帝、黃帝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晚期的社會發展水平。

1、炎帝的貢獻:

(1)教民開墾耕種,製作生產工具,種植五穀和蔬菜;

(2)製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通商交換。

(3)製作樂器琴瑟,有最早的圖文和歷法知識。

2、黃帝的貢獻:建造宮室,製作衣裳,挖掘水井,製造船隻,教人煉銅,發明了弓箭和指南車。

3、黃帝時期:倉頡創造文字,伶倫製作音律,隸首發明算盤,嫘祖擅長紡織並會繅絲。

(三)堯、舜、禹的禪讓

1、禪讓制的含義:將部落首領位子傳給賢德之人。

2、推舉人才的標准———賢德之人(德才兼備,以身作則);

3、禪讓制的實質: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民主推選、首領沒有特權)

4、繼黃帝之後,用「禪讓制」推舉出的首領有堯、舜、禹。

5、大禹治水:與群眾同甘共苦,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有功。體現了刻苦耐勞,堅持不懈,大公無私的精神。

中華文化

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論記錄在《論語》中,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溫故而知新,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論語》由孔子弟子整理編寫。

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學說記錄在《道德經》中,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道德經》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

3.墨子是戰國時期人,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支持正義戰爭。

4.孟子是戰國人,認為「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主張「仁政」治國,輕徭薄賦,強調保護環境。

5.韓非是戰國末期人,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制。

6.孫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孫子兵法》一書,其軍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5.初一上冊歷史期中考試重點內容

一、商鞅變法:

1、時間--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變法。

2、內容--A: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B: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C: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響:①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加強,逐步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②戰國時期,各國經過變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

(各國的變法:李悝在魏國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商鞅在秦國變法,其中最徹底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

1)商鞅變法的目的是為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使國家變得富強。

2)商鞅變法取得勝利的原因:A:順應了封建制發展的歷史趨勢;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C:敢於同舊勢力作斗爭。

4、商鞅變法對我們今天改革的借鑒意義:改革能使經濟發展,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革,國家才能有光明前途。改革會遇到種.種舊勢力,舊習俗的反對,會付出沉重的代價,必須堅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還要制定法律來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

5、商鞅變法的法令中最重要的是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原因是確立了封建土地制度。

法令中觸犯了舊貴族利益的是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商鞅變法的性質是封建地主階級的改革,商鞅應屬於法家家思想。

二、百家爭鳴:

1、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時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貢獻: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他的學說被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所利用,成為統治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②教育--A:興辦私學,廣收門徒B:他要求學生按時復習學過的知識,"溫故知新"C:學習的態度要老實D:溫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編訂了《詩經》、《尚書》、《禮》、《易》、《春秋》;

儒家學派--戰國時期:是孟子,他反對戰爭,提出"春秋無義戰",主張"民貴君輕"的思想,實行"仁政"。反對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這樣自然資源才能再利用。這反映了他的可持續發展觀。

2、道家學派--創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時期的人,著有《道德經》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並且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具有樸素辨證的思想。

3、墨家學派--創始人是墨子,主張"兼愛""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戰國的韓非,主張改革,提倡法治;主張建立君主專 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著作是《韓非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是孔子說的,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他的學說被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所利用,成為統治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在文化上的貢獻:編訂了《詩經》、《尚書》《春秋》

"我那堅硬的牙齒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軟的舌頭卻還在!"體現了老子的主張。意思是堅硬的東西未必結實,柔可以克剛,體現了他樸素辯證的思想。

三、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創立: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

1、統治者稱皇帝,皇帝總攬一切大權。

2、中央政府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太尉管理軍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劃分為36郡,郡下設縣。郡縣制度為後來的封建王朝長期沿用。

『肆』 七年級上冊期中考試歷史考到幾單元急急急呀!!11月12日就要考了!

應該是第三單元的第11課,我們以前就是考到這。

『伍』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考試卷的范圍是從哪個單元到哪個單元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考試最愛的反胃。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考試最坦掘愛的反胃。是從哪個單元哪個單元出的?應該是彎信亮第六單元和第七單元。之間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考試最愛的反胃。是從哪個單元哪個單元出的?應該是第六單元和第七單元。之間出埋寬的。

『陸』 七年級上冊的歷史期中測試主要考些什麼(人教)

一、中華文明的起源
1.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
2.北京人已經使用天然火。
3.炎帝、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黃二部族構成華夏族的主體。
4.堯、舜、禹時期通過「禪讓」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禹是傳說時代治水英雄。
二、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1.夏朝——時間:約公前2070年,建立者:禹,意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2.商鞅變法:戰國時期的改革中影響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飢團法。
主要內容:①編制戶口,加強刑罰。②獎勵生產。③獎勵軍功。④承認土地私有。⑤推行縣制。緩罩⑥統一度量衡。
作用:經過變法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後兼並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統一國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措施及意義。(識圖:秦朝行政系統簡表、秦統一文字表、秦統一貨幣示意圖)
2.陳勝吳廣起義意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3.張騫通西域的史實:西漢時期,漢武帝時為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識圖:張騫出使西域圖)
4.絲綢之路:在這條路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識圖:絲綢之路示意圖)
作用: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至今仍發揮著重大作用。
5.漢武帝大一統措施:採納董仲舒建議,把儒家學說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儒家學說被爛哪橘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頒布「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強化監察制度。
結論:漢武帝時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四、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柒』 2012七年級上冊英語、數學、語文、地理、生物、歷史、政治期中考試考到第幾單元。現在就要。

要看你學到哪的,英語、數學、地理、生物、歷史、政治一般都不會文、地理、生物、歷史、政治跳著跳著上課,當然一般就不會跳著跳著考試,但語文不同,一般要考1,2,3,4,6.這幾個單元

『捌』 初一歷史上冊期中要考到哪

我也是過來人,歷史從元謀人到五代十國或者說到唐朝,生物就是考你的生物書的一半,老師一般會發復習講義,你可以背,沒有的話,你上課聽了也行,沒聽的話,要考的好的話,需要你勤奮,先背完書中所有要點即知識點,下周一、二不會繼續問老師,幫你補補,老師不會拒絕的,只會覺得你用心了!!!
望採納!

『玖』 七年級上冊一般學到哪期中考試

七年蠢孫級上冊一般學到第三單元期中考試念擾。根據查詢相關考試信息顯示,截止至2022年11月6日,七年級上冊期中帶高鏈考試的范圍是第一到第三單元。

『拾』 歷史初一上冊期中考點


1.歷史初一上冊期中考點


一、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1、元謀人

時間: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地點:雲南元謀縣。(長江流域)

2、北京人

時間:距今約七十至二十萬年。

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裡。(黃河流域)

州掘二、原始的農耕生活

1、河姆渡人

時間:距今約六千多年。

地點:浙江餘姚市河姆渡村

主要農具和農作物:普遍使用磨製石器和骨器。水稻和蔬菜。(我國是世界上種植水稻最早的國家。)

2、半坡人

時間:距今約五六千年。

地點:陝西西安市半坡村

主要農具和農作物:普遍使用磨製石器。種植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

三、神奇的遠古傳說

1、華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後來發展成華夏族,成為漢族的前身。

2、炎帝:號神農氏,教民農耕,是農業生產的創始人。「嘗百草」,給人們尋找治病的草葯。

3、黃帝——人文初祖(後人認為黃帝是中華文明的。)有許多發明創造:做兵器,造車、船、宮室,教人挖井,染五色衣裳。

4、堯舜禹:相傳繼黃帝之後,我國黃河流域傑出的部落聯盟首領有堯舜禹。當時採用禪讓制,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禪讓的依據:有德有才)

堯:節儉、樸素、愛民。

舜:吃苦耐勞,孝順父母。

禹:治水有功。

2.歷史初一上冊期中考點


西周的興亡

一、西周的建立

時間:約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共12位王)

建立:牧野之戰,建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

二、分封制

目的:為控制全國廣大地區西周的興亡分封制

內容:周王讓自己的子弟、親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後代,在各地建立封國.

諸侯權利:統治和管理轄區的土地和人民

諸侯義務:①擁戴周王;②定期朝見;③交納貢品;④帶兵隨周王出征

重要封國:魯、齊、燕、晉、宋等

3.歷史初一上冊期中考點


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特點:王權衰落,奴隸社會走向衰落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特點:戰爭頻繁,封建社會確立

一、春秋五霸

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發展生產,改革內政,整頓軍隊,尊王攘夷,成為春秋首霸.

晉文公:城濮之戰打敗楚軍後稱霸中原(退避三舍)

楚莊王:邲之戰打敗楚軍後稱霸中原(一鳴驚人、問鼎中原)

吳王闔閭:用孫武為將,打敗越軍稱霸中原

越王勾踐: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戰國七雄(卧薪嘗膽)

二、戰國爭雄

戰國啟鏈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

戰爭特點:①改進青銅兵器、出現鐵兵器;②以步兵和騎兵主;③軍隊龐大,修建工事;④參戰兵力多,爭奪激烈

戰爭:「圍魏救趙」、長平之戰;軍事家:孫臏、白起。

合縱:「合眾勢力以攻一強」,即六國出兵聯合攻秦(張儀)。

連橫:「事一強以攻眾弱」,即秦拉攏東方國家服從自己。

4.歷史初一上冊期中考點


夏商西周的更替

一、我國歷第一個國家「家天下」的夏朝

1、建立時間:約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都城:陽城

4、政權機構:城堡、宮殿、軍隊、刑法、監獄

夏朝成為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的原因:

1、夏朝按地區劃分國民(九州);部落按血緣劃分人群;

2、建立了壓迫人民的國家機構:軍隊、刑法、監獄;

3、「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開始「家天下」

「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應該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其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導致私有制的出現和對立階級的產生

夏滅亡的原因:夏桀暴虐成性、荒_無度、大興土木、剝削百姓

二、商朝的建立

1、公元前1600年,商湯建立商朝,定都亳

2、盤庚遷都:殷公元前1300年

3、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

政治上:是當時世界上的國家之一。

經濟上: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廣泛使用青銅器,創造了光輝燦爛的青銅文明冊旁核。

文化上:甲骨文已經具備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成熟的文字。

三、西周的建立

1、建立時間:公元前1046年

2、建立者:周武王

3、都城:鎬京(今西安)

4、西周的政治、經濟

政治:分封制

農業:農作物品種增多,已有人工灌溉

手工業:分工較細(百工);原始瓷器製作比較普遍

建築業:建築物上開始使用「瓦」

四、西周的滅亡及東周建立

1、西周滅亡時間: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

2、東周開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洛陽)

五、夏、商、西周三代的滅亡有何相似之處?從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示?

(1)荒_無度,暴虐成性的國君必將被人民所拋棄。

5.歷史初一上冊期中考點


一、東周的發展階段和主要特徵

公元前770年,東周建立。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戰國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二、春秋五霸

1、諸侯爭霸的實質

教師首先出示有關西、東周變化的對照表名稱土地兵力財力物力人口。

天子與諸侯的關系西周周王室直接管轄從鎬京到洛邑方約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轄的軍隊多達14萬人以上。

人口眾多,資源豐富。

天子是政治上有的地位。"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東周東周初年王室直接近轄的土地有方約600里的土地,往後越來越少。最後只有方約百里的土地。

平王東遷後,還有3萬人。後來逐漸減少到只剩下幾千人了。

直轄的人口所剩無幾,財力、物力、兵源減少。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強大的諸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學生通過此表格的分析,對東周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這樣有利於學生對東周初年,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諸侯的地位變化的理解。教師提問:諸侯爭霸的實質是什麼?教師應進一步指出:春秋時期的周天子喪失了"天下共主"的資格,反而在政治、經濟上依附於強大的諸侯。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諸侯爭霸的熱鬧場面一場接一場地出現了。周天子,雖然名存實亡,但是周天子過去享有的,卻是一些較大的諸侯國所朝思暮想的。於是,一些較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貢賦,為了獲取周天子過去享有的政治特權和經濟特權,不斷進行兼並戰爭,爭當諸侯首領—霸主。這是諸侯爭霸的原因,也是諸侯爭霸的實質。

2、春秋五霸

教師應引出春秋初期,一些較大的諸侯國,不斷進行兼並戰爭,誰戰勝了就召開各諸侯國會議,迫使大家承認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先後起來爭霸的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歷稱為"春秋五霸"。(指出"春秋五霸"的另一種說法。)同時讓學生在春秋列國形勢土上畫出"五霸"(實際應該為7個國家)的相應位置。

3、齊桓公稱霸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提出:齊桓公為什麼能夠首先稱霸?

⑴齊在山東,得漁鹽之利,富庶,為東方大國。

⑵齊桓公善於用人,任管仲為相。管仲改革內政、發展生產,改革軍制,齊國實現國富兵強。

⑶齊桓公依仗實力,有管仲謀略"尊王攘夷",發展齊國勢力。(東周初年,王室衰微,但天子以"天下共主"的名義,仍具有號召力。因此,一些強大的諸侯就利用王室這個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

公元前651年,葵丘會盟,標志著齊桓公的霸業達到了頂峰。

4、晉楚爭霸

教師先作介紹:晉國出動的兵力約2萬人,楚國出動的兵力約4萬人,結果卻是晉勝楚敗。所以,城濮之戰在我國歷是一次以少勝多的戰例(解釋退避三舍這一成語的來源。)"齊桓公晉文公稱霸有什麼相同之處"關鍵要讓學生明白齊、晉之所以可以成為霸主,其根本原因是兩個國家的君主都進行了改革,使國家得以強壯。(吳越爭霸:建議教師指導學生自己以講故事的方式學習)

5、爭霸戰爭的作用

教師提問:這么多爭霸戰爭,會給社會和人民帶來什麼影響?估計學生可能會回答出戰爭的破壞性,但對於戰爭所帶來的積極影響恐怕回答的不會很到位,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啟發性問題,如:春秋開始的時候諸侯國林立,由於爭霸戰爭到春秋末期只剩下為數不多的一些大國,這能說明些什麼問題?(加快了統一的步伐)。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發言。

三、戰國七雄

教師首先出示《戰國形勢土》邊指圖邊向學生介紹戰國七雄,建議教師按方位向學生介紹七個國家即齊楚秦燕趙魏韓,東西南北在中間。教師再提問:請同學對照《春秋列國形勢圖》後指出,在七雄中哪些國家是春秋時就存在的,而哪些國家是戰國時新出現的?在學生正確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再次指出:其實除了新出現韓趙魏之外,此時的齊國也與春秋時期的齊國有所不同了,教師講解"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的事件。

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和長平之戰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把握,但是一定要強調長平之戰的作用,即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對抗秦軍的進攻了。

閱讀全文

與初一上冊歷史期中考到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