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我國歷史上最長的長城是在哪個時期

我國歷史上最長的長城是在哪個時期

發布時間:2023-05-12 02:24:39

①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修築的長城最長

明朝修築的長城最長,大約是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長城,一般指現存中國的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拍漏者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另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為6,700公里),合14,600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在西方也常被稱為中國長城。搜兄長城平均高6~7米、寬4~5米,是建於中國古代的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代的規模最大。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擊敗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宋朝時,失去燕雲十六州使得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僅僅起到盤查路人和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現代修長城,除了是對古跡的保護外,也部分程度上是處於旅遊經濟的需要,但在軍事上已經失去意義。

中國修建襲薯長城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詩經·小雅·出車》記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明言北方長城的作用在於防範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掠。在戰國時代,有20多個諸侯國修築過長城。當時築城有「互防」和「拒胡」兩類。前者如楚國、齊國、燕國、魏國、韓國、趙國、秦國等,為了互相防禦在各自的邊境修築長城,《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後者如秦、趙、燕三國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游牧民族的侵襲,在與之毗鄰的北方修築的「限戎馬之足」的長城。

秦長城。秦昭王時,秦國修築了北部長城。秦國北部長城西起臨洮郡,經隴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邊境,東至黃河。
趙長城。趙國先後築有兩道長城,分為趙北長城和趙南長城。趙肅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以漳水、滏水(今滏陽河)的堤防為基礎,築長城,以防齊、魏。因所築長城,位於南部,史稱為「趙南長城」。《史記·趙世家》中記載:「 十七年,圍魏黃,不克。築長城」。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於內蒙古雲中、雁門、代郡一帶築長城,以防匈奴。因位於趙境的北部,史稱「趙北長城」。《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⑩,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11),至高闕為塞(12)。而置雲中、雁門、代郡。」趙北長城,西起高闕(今內蒙古臨河),沿陰山山脈,東至代郡(今河北省張北南)。
齊長城。齊長城建於公元前五世紀,在今山東境內,東西走向,西起平陰,經泰山北麓,東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長500餘公里。齊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建築最早的長城,在中國長城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燕長城。燕國北部長城,西起造陽(今河北獨石山),東至襄平郡。
楚長城。《漢書·地理志》記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曰方城。」。但關於楚長城是否存在,目前學術界尚存爭議。
魏長城。為了防禦強秦的進攻,鞏固河西之地和保衛國都大梁,魏先後修築了魏河西長城(史稱「濱洛長城」)和魏河南長城(史稱「卷之長城」)。
中山國長城。古中山國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69年,《史記·趙世家》中記載「趙成侯六年,中山國築長城」。
秦代長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占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來源於此。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跡殘存。

漢代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北朝及隋代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征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征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對象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金代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代長城

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南長城
南長城位於中國湘黔邊界,又稱湘西古長城,是2000年4月才被「發現」的苗族疆防。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北起湘西古丈縣的喜鵲營,南到貴州銅仁境內的黃會營,全長190公里。

② 中國最長的長城是什麼

長城位於中國北部,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通稱萬里長城。
我國的長城從公元前7世紀開敏鍵始修築,前後有兩千多年的漫長歷史。春秋戰國時期,齊國首先在山東濟寧——臨洮之間築起了一座東西向的長城,接著其他國家為了互相防禦,也為了防禦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入侵,各自築起了長城悉拿茄。秦滅六國後,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開始大規模的修築長城。秦始皇把秦、燕、趙等國的長城連接起來,長達萬里。這條秦長睜察城,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城,它在長城以北很遠的地方,現在只有一些遺跡殘存。秦以後多個朝代,都曾修築長城,漢代和明朝的規模最大。我們今天看到的萬里長城就是明朝在原有的基礎上修築起來的。它西起甘肅的嘉峪關,經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東到河北的山海關,全長12700公里,稱萬里長城。

③ 中國長城修築最長的是哪個朝代

明朝最長最大。

明王朝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統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工程,總長度8851.8公里。比秦朝長多了,秦王朝是連接了秦國為國趙國本來固有的邊防城牆。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物宏友一絕首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3)我國歷史上最長的長城是在哪個時期擴展閱讀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要多。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罩槐、漢、明三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④ 歷史上修築長城裡程最長的一個朝代是

明長城是我國古代修建里程最長的長城。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明長城用材與秦長城相似,而區別於漢長城、清長城。

國家文盯滑爛物局和國家測凱漏繪局采經近兩年的調讓虧查與測量。

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布明長城數據:其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居庸關,另修建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

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六千二百五十九點六公里;壕塹長度為三百五十九點七公里;天然險長度為二千二百三十二點四公里。

東部險要地段的城牆,用條石和青磚砌成,十分堅固。

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連接秦長城,然後西至嘉峪關,蜿蜒六千餘公里,氣勢宏偉,是當時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⑤ 歷史上將長城修築到最長的時代是什麼時候

秦始皇時代的長城雖已達萬里規模,可是漢朝的長城更加宏偉,長度達 10000多千米,是歷史上將長城修築到最長的時代。防禦匈奴是漢長城的首要目標。西漢初年,匈奴首領曼單子之子冒頓,不但侵佔鄰近部落還南下蠶食中原國土,漢高祖劉邦曾親自率兵 32萬,驅逐匈奴,連打勝仗。但由於西漢王朝才剛建立,政權還不穩固,所以採取與匈奴和親毀雀的政策。然而在和親的幾十年中,匈奴人還是不斷地騷擾邊境,漢文帝、漢景帝曾多次反擊,到了漢武帝時期,他不但命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同時還修繕並新建長城。所建長城西起大宛貳師城、赤谷城、經龜茲、鳥耆、車師、居延,沿著燕然山,臚朐河一直延伸到黑龍江北岸,其工程之浩大,遠遠超出秦始皇時代。這個時期長城的結構也有了改變,長城的建址選在險要的地形上,並在牆上相隔一定的激余好距離修築城堡、關隘和烽火台,因此漢長城不僅只是一道牆,而且還是堅固的防衛陣線。《漢書·匈奴傳》記載:「是時,漢邊境烽火候望嚴明,匈奴為邊寇者少利」,在此之後,「匈奴遠遁,漢南無王庭」了。後來唐朝的版圖超過長城以北,宋朝的版圖在長城之南,過去的長城已失去作用。元朝則因版圖廣大,而且統治者本身就是游牧民族,所以也沒有必要修長城。到了明初,蒙古人仍不斷南下侵略,同時東北又有女明鉛真族興起,因此北方的防禦又顯得格外重要。朱元璋在即將統一全國的時候,就採納了安徽休寧人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以空前浩大的手筆,用磚包砌長城的夯土牆體,並在王朝建立後的兩百多年中,幾乎沒有停止過修築長城。明朝的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鴨綠江,總長度至少7300千米。

⑥ 我國最長的古長城是哪個朝代

長城是我國著名的旅遊景點,同時也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跡。長城從古至歲余檔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總計長度達21196多千米乎亂。那麼,大家知道長城是哪個朝代修建的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長城是哪個朝代修建的吧。毀信



長城最早修建於西周,後來從秦開始,到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但是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

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寧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亘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沖都設有關口,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等,簡稱為長城。



最初修築長城目的是為了防禦北方異族的侵襲。長城修築距今已有2000多年,雖已失去防禦上的作用,但仍巍然屹立,顯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反映中國古代建築工程技術的偉大成就,表現中國古代各族勞動人民的堅強毅力與聰明才智,體現中國自古以來形成的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

閱讀全文

與我國歷史上最長的長城是在哪個時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