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西汾河形成於什麼時候
關於汾河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山海經》:「管涔之山,汾水出焉。」之後,《水經注》:「汾水出太原汾陽北管涔山。」《漢書·地理志》汾陽:「北山,汾水所出。」《括地誌》:「汾水源出嵐州靜樂縣北三十里管涔山。」可見,古籍中多有汾河源頭記載,均指向山西省北中部的管涔山,但具體位置語焉不詳。
汾河的開發歷史很早,西周、春秋時期,汾河上航運就開始了,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飢荒,秦國用可載數萬斤糧的木船從關中出發,沿渭水、黃河、汾河向晉國源源不斷地輸運了大批糧食。
戰國、秦漢時期,汾河流域型皮的水利灌溉事業和墾植業受到重視,漢武帝時,為了發展河東的農業生產來避免三門峽以東漕運的艱難,河東郡太守番系建議「穿渠引汾溉皮氏(今河津)汾陰下「,後來,按照番系的建議,發卒數萬人作渠,渠成後有所收益。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一75年)曾計劃在滹沱河之間修一條東西向的運河,以「轉山東之漕,用實秦晉」,其路線據清代地理學家楊守敬考證「當自交城,太原北山,絕汾,經陽曲。忻州之北至定襄會滹沱。
隋唐兩代,是汾河漕運和灌漉事業興盛發達時期,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長安倉儲空虛,詔漕汾晉之粟以給京師,「漕舟由渭(水〉入河,由河入汾,以漕汾晉」(《晉乘·略》卷十四),唐開元年間,裴耀卿「益漕晉,絳……之租輸諸倉,轉而入渭,凡三歲,溜七百萬石,省陸運庸錢三十萬緡」。(《新唐書·食貨志》)、可見,汾河通航能力很高,漕運量極大。
宋元時代,由於都城的遷移和宋初多次引汾河與晉水灌太原,人為地破壞了汾河在太原段的堤防。因之,汾河航運較前急劇低落,長時期內沒有漕運的記載,僅有少量的行船活動。
據文獻記載,唐代中葉以後,秦嶺、隴山一帶的樹木已砍伐殆棗掘盡,不能夠滿足建築宮殿的需要「近山無巨木,求之嵐勝間」,(《新唐書》卷137《裴延齡傳》)。呂梁山又成了採伐術材的一個重點地區,因為它距離開封、洛陽、北京較近兼有黃河、汾河及陸運之便,在諸都城附近砍伐完後,必取諸山西「晉之北山有異材,梓匠工師為宮室求木者,天下皆歸」(柳宗元《晉問》)。到北宋大中祥年間(公元1010-1016年)為修築宮殿,在嵐縣、離石、汾陽一帶採伐柏木,伐木工多達三四萬人,砍伐的大量木材,「先沿支流漂入汾河,後束為木筏順汾河而下,至河津入黃河,沿河東下至於開封」(史念海《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三聯書店1981年版〉。因此,當時就出現了萬筏下河汾的情景。汾河流域歷經唐宋金元各代墾殖、採伐,以前林草茂密的青山綠水變成了滿目荒蕪的光山禿嶺,水量大減,水土流失加劇。灌溉航運便利的汾河逐漸變成了旱澇無定,水源日漸枯縮,赤足可涉的小川濁流。
到光緒三年大旱前,由於人口卜岩差的壓力,亂采濫伐森林,墾荒屯植的現象有增無減,水土流失日益劇烈,汾河水量大減。到明代,河上只能「秋夏置船,冬春以土橋為渡」,而到清代,雖曾有人設想「通舟於汾,制船如南式」,但汾河已無航運之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