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侯朝宗為什麼當了清軍
侯朝宗當了清軍的原因是因為他想要報效自己的祖國,所以他就當了清軍
2. 《桃花扇》中的侯朝宗,歷史上實有其人啊
桃花扇的男主角侯朝宗原型就是清代文學家侯方域
侯方域(1618~1654) 清代文學家。字朝宗,商邱(今屬河南)人。明末諸生。祖父及父輩都耐稿是東林黨人,均因反對宦官專權而被黜,有的還曾入獄。侯方域少年即有才名,察櫻參加復社,與東南名士交遊,時人以他和方以智、冒襄、陳貞慧為"四公子"。曾為史可法幕府於揚州。入清以後,於順治八年(1651)時,應河南鄉試為副貢生。
侯方域擅長散文。他提倡學習韓愈、歐陽修,尊唐宋八大家,以寫作古文雄視敗畝叢當世。他早期所作華藻過甚、功力猶不深。自謂:"僕少年溺於聲伎,未嘗刻意讀書,以此文章淺薄,不能發明古人之旨。"(《與任王谷論文書》)後來日臻妙境,時人以侯方域、魏禧、汪琬為"國初三大家"(宋犖《三家文抄序》)。稱其文之佳者:"奮迅馳驟,如雷電雨雹之至,颯然交下,可怖可愕,□然而止,千里空碧。"其作品有人物傳記,如《李姬傳》寫品行高潔、俠義美慧的李香君,同時也寫反面人物阮大鋮,有聲有色,形象生動;如《馬伶傳》寫伶人刻苦學藝故事,情節曲折,精神感人:均有唐代傳奇筆法,具有短篇小說特點。有論文書信,如《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答田中丞書》、《朋黨論》、《王猛論》等,或痛斥權貴,或直抒懷抱,都能顯示出他的散文具有流暢恣肆的特色,尤其是《與阮光祿書》,洋洋灑灑,詞嚴氣盛,揮斥鞭辟,頗能感人。
侯方域也能詩,如《哀詞·少師建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開府都督淮陽諸軍事史公可法》(有序)是一首35韻的五古,歌頌史可法的生平業跡,以為用兵不如諸葛亮,而死節則可擬為文天祥,"稱量確當"(徐恭士、宋犖等《四憶堂詩注語》)。
撰有《壯晦堂文集》10卷,《四憶堂詩集》6卷。
3. 〈桃花扇〉中的侯朝宗與李香君,歷史上真有其人其事嗎
歷史上真有其人其事。
清初作家孔尚任撰《桃花扇》劇本,描寫的就是侯方域與秦淮名姬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側面反映了明亡茄猜卜清興的歷史背景。
侯方域,明朝歸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家,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復社領袖。
李香君,原姓吳,江蘇蘇州人。她與董小宛、陳圓圓、柳如是等被稱為「秦淮八艷」。
(3)歷史如何評價侯朝宗擴展閱讀
《桃花扇》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顫穗主線,展現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
《桃花扇》是一部接近歷史真實的歷史劇,重大事件均屬真實,只在一些細節上作了藝術加工。以男女情事來寫國家興亡,是此劇的一大特色。 該劇作問世三百餘年來長盛不衰,已經被改編成黃兆頃梅戲、京劇、話劇多個劇種,頻頻上演。
4. 《桃花扇》中侯方域的人物形象分析
關於《桃花扇》中侯方域的人物形象分析
清朝著名戲劇家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洪升的《長生殿》向來被人們譽為清初劇壇的“雙璧”。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號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是孔子六十四代孫。孔尚任最著名的作品《桃花扇》是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寫南王朝興亡的歷史劇。作者在《桃花扇小引》中說:“桃花扇一劇,皆南朝新事,父老猶有存者。場上歌舞,局外指點,知三百年之基業, 隳 於何人?敗於何事?消於何年?歇於何地?不獨令觀者感慨涕零,亦可懲創人心,為末世之一救矣。”這是一部有意創作的政治歷史劇,而且此劇也比較重視歷史的真實,然而《桃花扇》並非史書,而是通過人物形象和戲劇沖突來備和旦反映社會生活的。孔尚任對劇中人物有一個完整的設計,《桃花扇》的愛國主義,主要是通過它所塑造的眾多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來表現的。作品描繪了一系列具有正義感的正派人士形象,如史可法、侯方域、李香君等人,同時也譴責了導致南明亡國的閹黨餘孽馬士英、阮大 鋮 之流。這里,就對作品的男主人公侯方域作一點簡單分析。
總的來說,劇作家基本上勾勒出了一個具有正義感、忠於愛情、正直而又軟弱的明末封建知識分子的形象。
侯方域作為《桃花扇》中的男主人公,雖然較之女主人公李香君,是不夠鮮明和生動的,他無論在政治、品德上都稍嫌遜色。但他有他的肯定之處。首先,他具有正義感,是個正直的知識分子,有一定的政治理想和才能。
侯方域雖然性格淳厚,灑脫,是個城府不深的年輕人,但並不能說他很幼稚、毫無見解,他真正辦起事情來的時候,也還有一定主見的。比如說,在“阻奸”一出戲中,鳳陽督撫馬士英和阮大 鋮 等主張擁戴福王,而侯方域反對這個意見,提出了福王有“三大罪,五不可立”之說。又如在“爭位”這出戲中寫侯生對當前局勢的看法比史可法還有先見些,文中這樣描寫:
(見生介)世兄可知今日四鎮齊集,共商大事,不日整師誓旅,雪君父之仇了。(生)如此甚妙!只有一件,高傑鎮守揚、通,兵驕將傲,那黃、劉三鎮,每發不平之恨,今日相見,大費調停,萬一兄弟不和,豈不為敵人之利乎?
此時史可法心中也許還不以為然,然事實果然不出侯生所料,四鎮各不相下,爭起座位來,史可法只好說:“候兄長才,只索憑你籌畫了。”由此可見,侯生還是有一定的見解和政治才能的,在反對權奸的斗爭中堅持了正義的立場。
其次,侯方域在一些地方表現出來的過而能改,從善如流的優點,也是應該肯定的。例如,侯生一開始糊里糊塗地接受了“助 奩 ”,而李香君“卻 奩 ”之後,侯生說:“好!好!好!這等見識,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向末介)老兄休怪,予非不領教,但恐為女子所笑耳。”侯生接受“助 奩 ”確實糊塗了些,但在李香君的正氣面前,他對自己的錯誤也有所意識,接受了李香君的勸說。他說:“這些箱籠,原是阮家之物,香君不用,留之無益,還求取去罷。”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侯方域作為明末封建知識分子的代表,他在堅持與閹黨進行斗爭的同時,時常表現出軟弱和動搖。侯方域不是那種具有強烈斗爭精神的人,與陳定生、吳次尾等人相比差得很多,他經不起暴風驟雨的襲擊。在復社文人與阮士 鋮 的斗爭中,他往往採取一種調和的態度,總以某種善良的願望來推測阮大 鋮 這樣的奸佞之徒。比如說在“卻妝”這出戲中,當楊友龍明確告訴他阮大 鋮 給香君妝 奩 ,不過是交納他的意思,他竟然說出這樣的話:“原來如此,俺看圓海,情辭迫切,亦覺可憐,就便真是魏黨,棚凱悔過來歸,亦不可絕之太甚,況罪有可原乎。定生次尾皆我至交,明日相見即為分解。”如不是李香君的勸諫和果斷的“卻妝”舉動,便可能造成政治上的失足,又如在“鬧 榭 ”這一出中陳定生、吳次尾對阮大 鋮 要採取果仿擾斷的行動,陳說:“好大膽奴才,這貢院之前,也許他來游耍么?”吳說:“待我走去采掉他鬍子。”侯方域則加以勸止:“罷罷,他既迴避,我們也不必為已甚之行。”侯方域在這場合跟其他人的態度大不一樣,是攔住他們,固然,公子秀才們意氣用事不一定正確,但憎恨奸人之心是強烈的,也是該有的',而侯生則沒有這一點斗爭性,不過是個“爛好人”而已。而且他這么做,並沒有讓阮大 鋮 對他寬容,反而適得其反,在阮大 鋮 東山再起之時便把誣陷之詞首先加在他頭上,並要置他於死地。在第十二出“辭院”開頭,阮鬍子是如此無中生有地陷害人的:
(副凈)老公祖不知,他與左良玉相交最密,常有私書往來,若不早除此人,將來必為內應。(凈)說的有理,何惜一人,致陷滿城之命乎?(外)這也是莫須有之事,況阮老先生,罷閑之人,國家大事也不可亂講。(別介)請了,正是“邪人無正論,公議總私情。”
而侯方域則沒有壞心意,覺得他怎麼會有那樣害人的壞心腸?當楊友龍趕來告訴他“阮圓海對著大眾說你與寧南有舊,常通私書,將為內應。那些當事諸公俱有拿你之意。”這時,他還書生氣十足,說什麼:“我與阮圓海素無深仇,為何下這毒手?”以己度人,終吃大虧,雖然這突出表現了侯生的善良淳厚,但也從中看出了他的軟弱性。
侯方域不可能斗爭到底,他在斗爭中受到挫折,處在逆境中時便會消沉下去。例如在“會獄”一出戲中,他被捕入獄後,在獄中的所見所聞,使他心灰意冷,毫無鬥志,甚至可以說侯生是一個膽怯的知識分子,而不是一個革命家,至於他要“虛庭一步”,不過是書生的積習難忘,並非在困厄之境仍然好不畏懼,他覺得自己無故落難,獨明月還來相照,不期然而然地產生感激的情懷,才想步月遣愁,然終因書生膽怯,仍然臉帶愁容,感到凶多吉少,只是認為自己系司徒公的孫子,朝中不乏親戚故舊,一定會有人設法營救,還不至於十分駭怕,但當他看到眼前凄慘的景象,便愁上加愁了,正如文中所描寫的:
[忒忒令]碧沉沉月滿天,凄慘慘哭聲一片,牆角新鬼帶血來分辨。我與他死同仇,生同冤,黑獄里半夜作白眼。
“獨立多時,忽然毛發直豎,好怕人也!待俺喚醒陳、吳兩兄,大家閑話”
“毛發直豎,好怕人也!”由此兩語足見侯生的膽子怯得很,一點也沒有個革命志士那樣置生死於度外,在第三十三出中看到主謀擁 潞 王而拒福王的周 鑣 、雷寅乍被拖出去處死刑時,他甚至看呆了,這些都表現了侯生的怯懦。
5. 古人評價《桃花扇》中的侯方域,究竟是如何評價的呢
古人評價《桃花扇》中的侯方域,究竟是如何評價的呢?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可以看得出,侯方域能消除嚴苛的門戶之見,這在明末清初猛烈的黨社抗爭中是彌足珍貴的,顯而易見孔尚任是以毫無疑問的看法來營造侯方域的。侯方域和陳貞慧、吳應箕等別的復社明溪不一樣,他能給阮大誠悔改的機遇。侯方域在聽了楊龍友為阮大杴的陳情後,頗想給阮大杴一個自新的機會。
復社明溪名流,孔尚任則對她們擁有更多的規定,由於它們是國家的棟梁之材,她們的言行舉止或同時或間接的事關國家的危亡、社翟的存沒針對這些人,純粹有明顯明晰的愛憎還還不夠,還需要她們能顧全大局,高瞻遠矚,見微知著、瞻前觀後,能在國勢危墮之時摒棄本人恩仇及民主黨門戶之見,團結一致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共赴國難。
因此,像陳貞慧、吳應箕等復社名仕,感情用事,大搞黨爭,強為己甚,孔尚任是有見解的。有鑒於此,孔尚任刻意將《桃花扇》的第一男主角設計方案成一位在家裡國危難之際不管不顧本人危亡、積極主動奔波國家大事、卻於門戶網黨爭並不積極主動的角色,確實是有很大的深刻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