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一歷史要怎麼學好
從初一開始,學生才系統的學習歷史。那麼,要如何才能把初一歷史學好呢?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初一 歷史 學習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初一歷史學習方法一
一、課前認真預習首先,通讀兩遍課文,對於那些不認識的字一定查字典,除了要注音,還要明白這些字在課文中的含義。
然後,根據課文內容,寫出比較詳細的提綱。提綱的格式可以模仿老師上課時的板書。但必須體現出歷史事件的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的名稱、原因、經過、結果和影響。
另外,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以及把自己要提的問題也寫出來,以便在老師講課時獲得解答或者向老師提問。
二、上課認真聽課、思考、筆記根據自己預習的情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注意自己的理解那些地方與老師的講解不一樣,自己還有那些地方沒有預習到,自己預習時存在的問題老師是否講了答案,如果講到了要立刻記錄下來。
老師講完後,自己要詳細回憶一遍老師講的所有內容,想一想,還發現了哪些新問題。如果有,還要在課後向老師提問,獲得答案。
三、課後復習、鞏固首先,再讀一遍課文,再看一遍預習提綱,根據課堂上教師的講解,修改提綱。
然後,完成課後作業,做作業時,不要照書抄,要盡量根據自己的記憶寫出答案,確實寫不出來,再看看書,記一記,然後寫出來。作業不能拖,要及時完成。還要書寫工整、條理清晰。
最後,不要忘了,過三天,要把學過的內容再快速讀一遍,以便及時鞏固。
第四步閱讀課外書籍或做課外練習,擴充知識面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書籍或做課外資料上的一些練習題,這不僅可以擴充知識面,而且所學的知識更不會忘記。
初一歷史學習方法二
1.開 辯論 會。
如「火燒圓明園」這段歷史雖然過去,但圓明園的殘垣斷壁仍在,當你站在它面前時,有何感想?我們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辯論。
下面是兩種基本的觀點:第一種是復原圓明園。應該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對它加以復原。讓它重新擁有世界萬園之園的桂冠,重現世界建築瑰寶的風采。從而吸引更多的世界遊客來此,飽覽它的風采,這樣既傳播了中國古典 文化 ,也可彌補我們當年的損失……
第二種是不贊成復原。要復原圓明園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況且復原的帶有現代味,它的觀賞價值比起真正古典的要大打折扣。倒不如讓它以現在的殘垣斷壁凄涼的躺在那裡,讓每一個來參觀的人去自己想像那段屈辱的歷史,從而激勵後人。知恥而後勇……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看法,加入到不同的陣營中,請各陣營選出一名「營長」,做好記錄,我們的記錄稿也可以作為寶貴的歷史資料存檔。如果課堂上想的還不全面,可以課下再通過查閱資料繼續補充。
這樣,通過辯論、傾聽、學習,我們對這段歷史的認識就不再是時間和事件的枯燥堆積,而是一種情感的內化。
2.獻計獻策。
如學完了近代列強侵華戰爭,「目睹」了清政府的一次次失敗和屈辱的簽約,你除了憤怒,還有什麼?你痛恨清政府的腐朽無能,痛罵慈禧太後、李鴻章這些賣國賊,假如你生活在那個時代,這些痛恨都改變不了歷史,倒不如設身處地的給當時的中國找條光明之路。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聯系今天你所儲備的知識、所看到的、感受到的現實生活,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積極獻計獻策。
我們能想到改革,發展經濟,今天的改革開放就是最好的例子;想到革命,把這個腐朽的清政府推翻,別讓賣國賊當權;想到整頓軍隊,加強軍事力量;想到廣泛發動人民群眾……
你也許會覺得這些想法不著邊際,但是當你看到第二單元: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時,你會感嘆,原來我們的前輩也是這樣想的、這樣做的、這樣為中國的光明前途而探索的。只要我們每個人敢想、能幹、富有責任感,都可以為國家民族作出貢獻,從而增強自豪感、責任感。
3.搜集圖片。
新課程下教材中的圖片明顯增多,圖文並茂。但我們往往覺得太陌生,不太感興趣,因為圖片中的人和事離我們太遙遠。如果是我們自己「參與」的或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的相關照片,我們的關注程度可能就大不一樣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自己動手搜集圖片並與其他同學分享。
如通過「重走長征路」搜集遵義城、瀘定橋等相關圖片;參觀抗日戰爭遺址,搜集盧溝橋事變、血戰台兒庄等相關資料;走進沂蒙老區,尋訪孟良崮戰役的遺跡;和你身邊的革命老前輩成為「忘年交」,聽他們講那過去的 故事 等。
通過自己搜集圖片、資料,你所記住的就不僅僅是幾個枯燥的時間、數字和人名了,而是帶著一種深深的情感去認識這段歷史,那麼這段歷史中的人和事也就被你賦予了情感色彩。
初一歷史要怎麼學好相關 文章 :
1. 初中歷史學習好三種方法
2. 學好初一歷史的方法有哪些?
3. 學好初一歷史的六種方法
4. 學好初一歷史只需要四步
5. 面對初中歷史怎麼學好?初中歷史學習方法
6. 學好初一歷史的四個步驟
7. 歷史教師談如何學好初一歷史
8. 怎樣提高初一歷史成績
9. 初一歷史學習方法和技巧
2. 怎麼學好初中歷史有何歷史學習方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呢,要把歷史學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辦到.你每天都需要積累一些知識,背住一些歷史嘗試.從而慢慢的到了最後,把所有的課程全部都學完了,你也應該全部都記住了.那麼對於剛剛升初一的同學應該怎麼學好初中歷史呢?
歷史是屬於文科,是一種記憶性很強大的科目,一般呢,同學們都會把很難的知識點都一一記住,甚至是積了幾遍之後.隔了很久都不會忘記.
初中歷史時間軸簡圖
時間呢,是有先後的,你只要把那個大事年表裡的所有重要的事情多看幾遍,自然也就記住了.而地點呢,有東南西北,你只需要認識各個地方的大概位置就行了,而人物就是構建歷史事件的最重要的主角,是誰引起了這件事情,這很好記憶的.而結果你只需要記住是誰贏了,誰輸了或者是誰被簽訂了不公平協約,被分割了多少土地等等.
上邊就是關於怎麼學好初中歷史的幾個方法和技巧.對於剛剛升初一的孩子們是很有幫助的,希望你們都可以考上好的學校.
3. 怎麼學好初中歷史
步入中學,科目越來越多,苦惱也隨之增加。眾多的科目應該如何安排學習,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呢?下面我為你整理了學好初中歷史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好初中歷史方法
1.課前認真預習
1通讀兩遍課文,對於那些不認識的字一定查字典,除了要注音,還要明白這些字在課文中的含義。
2根據課文內容,寫出比較詳細的提綱。提綱的格式可以模仿老師上課時的板書。但必須體現出歷史事件的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的名稱、原因、經過、結果和影響。
3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以及把自己要提的問題也寫出來,以便在老師講課時獲得解答或者向老師提問。
2.上課認真聽課、思考、筆記
根據自己預習的情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注意自己的理解哪些地方與老師的講解不一樣,自己還有哪些地方沒有預習到,自己預習時存在的問題老師是否講了答案,如果講到了要立刻記錄下來。老師講完後,自己要詳細回憶一遍老師講的所有內容,想一想,還發現了哪些新問題。如果有,還要在課後向老師提問,獲得答案。
3.課後復習、鞏固
1再讀一遍課文,再看一遍預習提綱,根據課堂上教師的講解,修改提綱。
2完成課後作業。做作業時,不要照書抄,要盡量根據自己的記憶寫出答案,確實寫不出來,再看看書,記一記,然後寫出來。作業不能拖,要及時完成。還要書寫工整、條理清晰。
3不要忘了,過三天,要把學過的內容再快速讀一遍,以便及時鞏固。
4.閱讀課外書籍或做課外練習,擴充知識面
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書籍或做課外資料上的一些練習題,這不僅可以擴充知識面,而且所學的知識更不會忘記。
中學歷史記憶方法
1.順序記憶法
這種方法是最普遍的記憶方法,它是指照事件本身的發展的順序記憶。如: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就可以這樣記:11775年,萊剋星頓的槍聲,第一次大陸會議召開。21776年,第二次大陸會議召開,發表《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成立。31777年,薩拉託大捷。41778年,戰爭中心南移。51781年,英軍總司令康華利把寶劍呈給華盛頓。61783年,英國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獨立。
2.規律記憶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尋找具有規律性的東西。如:世界史上六大帝國衰落的原因都是:1人民起義。2各地封建主或奴隸主,包括被征服的各族形成割據趨勢,力求擺脫中央集權。3統治階級的內訌。4外族或外國的入侵。
3.奇特聯想記憶
聯想越奇特,記憶越深刻,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如:民主革命思想家陳天華有兩部著作《猛回頭》、《警世鍾》,記憶方法為「一個叫陳天華的人猛回頭撞醒了警世鍾,一邊轉頭動作,同時發出鍾聲響。
4.對比記憶法
如:兩次世界大戰的對比。中國與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對比。中國近代三次革命 *** 的異同等。
5.歸納記憶
可把不同時間的同類事件歸納。比如:我國古代八項著名的水利工程。近代台灣軍民反抗侵略的斗爭事例。紅軍四次反圍剿作戰方針等。也可以把同一時間的不同事件進行歸納。比如:1945年發生的重要事件有:蘇、美、英雅爾塔會議,中國 *** 「七大」召開,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蘇。美、英波茨坦會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上黨、邯鄲戰役,聯合國成立。
6.順口溜記憶
把一些歷史事件編成順口溜很容易記憶。比如:清朝皇帝的順序:努皇順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康雍乾康熙、雍正、乾隆;嘉道咸嘉慶、道光、咸豐;同光宣同治、光緒、宣統
7.講解記憶
一個同學給其他同學講述歷史事件,記憶效果比一個人自己記憶要高幾倍。且訊號儲存時間長。
8.排比記憶
認真分析歷史事物,從中歸納提煉出或連續或對仗的「核心詞」,作為記憶的載體,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 初中歷史如何學好
01
改變以分數為中心的觀念學習歷史:
要想學好初中歷史一定要改變自已心裡一切以分數為為中心的觀點,隨著社會的發展,分數將會被越來越談化人生的標簽,不少中學生以及家長並沒有從分數決定一切的觀念中走出來,認為分數在考試中占的分值較小,於是給它一個「副科」的名字,這無形中會在孩子的心裡形成一種錯覺,歷史不重要,這樣以來就無形的降低了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後的時間分配,從心理上改變思維,不為分數而學習,這不僅是學好歷史的前提,也是學好各門學科的心理素質。
02
綱舉目張的學習方法學習初中歷史:
歷史學有它自身的學習方法,它的整個學習的過程都是圍繞著中心線去講述的,也就是說,它的知識點不是散亂的,在學習每一個章結的時候都以圍繞著這條線索來對歷史知識進行梳理,比如,整個歷史書都是圍繞著政治、經濟和文化,以及社會風俗和影響來發展的,無論學那個歷史事件或者那一個章結,都以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眼光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這樣以來,歷史也就變得不那麼復雜了。
03
圖文結合的方法學習初中歷史:
對於歷史這門學科來說,特別是初中歷史,基本停留在對歷史根須念和定義的認識節段,在這個節節段,有大量的歷史圖片供同學們欣賞和參考,要具體結合地圖,人物圖片,時代背景圖片,這樣才能對做出一個全景展現,極有利於歷史的學習方法,並且在學習這些地圖或圖片的時候,也就基本了解了這個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如熟知了每一個朝代的地域版圖以後,自然就會明白,那個朝代是強大的,那個朝代的發展是落後的,疆域廣擴的國家背後一定有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政治、文化作後盾。
04
用比較的眼光學習初中歷史:
每個時期的總目標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哪朝哪代,理想都是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讓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富強,但在具體的操作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事件,而這些事件發生的目的放在歷史的長河中去看是一樣的,但事件和事件本身已有了不同的意義,比如,同是改革,商朝的變法成功是什麼原因,而清朝改革沒進行下去又是為什麼,這中間的並別在那,當明白了用比較的方法去認識歷史事件的時候,其實,歷史一定會給你考出滿意的分數,並且費時是最少的學科之一,比較分縱相比較和橫向的比較,多多運用。
05
分析的方法學習初中歷史:
無論是人物的評價,還是事件的作用,或者是改革、民俗,所有的歷史事件都不是偶然發生的,都是有前因後果的,善於尋找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是學好歷史的法寶,由於各個歷史事件離我們都已是遙遠的不可展現的東西,這極大地局限著我們對歷史事件的親身感受感,孤立的去背那些數不完的歷史內,不僅不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也不是國家所樂意看到的,因此,現在的題型早已沒了名詞解釋或是一些全靠復制的題型了,而分析則成了歷史試題的主流。
06
抓錯題的方法學習初中歷史:
一定要對錯是重視起來,而現在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大都是喜歡作對題,因為對的題不費腦子,省事,又能顯出自已的水平有多高,在自已已掌握的知識里來回的去埋頭苦乾等於浪費你的時間,要學會在錯題中不放鬆,作錯的題型一定要反復的去看,錯題才是拉開你和其它同學分值的唯一方法,初中歷史不用浪費那麼多的時間,緊盯著自已的每次作業中的錯題就行了,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主科」也並不影響歷史的成績。
07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學習初中歷史的學習方法:
歷史課不「散」,這是從它的主線非常明確這一點來說的,但歷史課亂,由於小學時期並沒有開設歷史這門學科,而孩子在小學的學習習慣就是只依一本課完成學習,而初中的歷史已經不是這樣的了,它顯很亂,有大事年表,有地圖冊,有插圖、有註解,顯復工雜籠無章,也有不少學生會把地圖冊放在家中,認為學習就是學課本的,因為他從小學一路起來就是這樣,歷歷史的學習應該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雜」學方法,把地圖,大事年表,插圖等等的歷史工具要放在一起來看,用聯系的方法去對初中歷史進行學習,才是學習初中歷史的竅門所在。
5. 怎麼學好初中歷史的方法
初中歷史,是中學生開始了解我國從古代到現代的歷史長河中一系列事件和任務的基礎課程。作為中學生怎麼學好初中歷史呢?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學好初中歷史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好初中歷史的方法
1、做好預習工作
預習是學習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通過預習,自己可以先對課本內容有個大概了解,能夠找出其中明白的和不明白的知識點。這樣,在聽老師講課過程中才可以加深印象,並有針對性地重點聽自己不理解的內容。
2、課上做好筆記
做好筆記,不是一味地照搬老師各種話語、文字。而是有針對性地記錄課文總體框架,填補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知識點,為進一步宏觀把握歷史事件框架、歷程提供指導。
3、課後注意對知識點的串聯整理
課文中的歷史知識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歷史事件的起因、過程、發展和結果等都是遵循一定歷程或規律的,一定要對知識點進行串聯,這樣知識點就會記得更加牢固,也不易遺漏知識點。
4、獨立及時完成作業
歷史作業,是對聽課效果的一種檢測方式,也是鞏固知識點的一種方式。所以,課後要獨立、及時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達到及時鞏固學業成果的目的。
5、不要死記硬背
歷史知識需要記住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有些學生就開始死記硬背。為了徹底牢固掌握知識,要在充分理解歷史知識框架、關系、大意等基礎上,要理解著知識點去記住這些知識,即盡量在把握知識點意思基礎上,可以將知識內容轉換成自己的語言。
6、經常性地復習
可以安排一周復習幾次,長期性地對歷史知識進行多看,這樣記憶效果會更好。不至於每當考試前期猛地學習,一是可能掌握程度不夠;而是容易記錯知識。
學好初中歷史的建議
首先說“博學”。今日教育功利化思潮日趨嚴重,許多家長執著於逼迫孩子上各類輔導班、做各種各樣的輔導書和習題,卻時常忽略了要博覽群書、拓寬視野,在初一初二這個價值觀養成的重要時期多多汲取優秀的精神食糧。學歷史的方法並不單一,各類或古或今的歷史普及類書籍、諸多優秀的歷史題材動畫片和電影都是培養學生歷史興趣的重要途徑。我身邊的歷史高分大神們,有人從小熱愛閱讀《史記》、《漢書》、《資治通鑒》這類相對枯燥的史學巨著,也有人是通過《武則天》、《漢武帝》這類歷史電視劇形成了較好的歷史時空概念;有人偏愛國外史學研究著作,閱讀了許多維克托爾、亨廷頓之類大師的學術論文,也有人歡《世說新語》、《明朝那些事兒》這類趣味性的歷史小記。總之,學習沒有固定的渠道,將初一初二寬裕的課余時間用在廣博的閱讀和學習上,無論對於語文、歷史的學習還是對於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是意義匪淺的。
其二是“審問”。擅長歷史的同學大多有一個特性,就是熱愛歷史景點和全國各地的博物館。在這一方面,本人可是算是一個反例:從小不喜歡去博物館,到了歷史展覽類景點時總是走馬觀花不求甚解,很少去認真看解說。當我高考之前做到題目、對一些史料一知半解時,同學會很輕描淡寫地說“我知道啊,我以前去xxx旅遊過,就記住了”,然而我卻只能追悔莫及——曾經有一份嶄新的歷史知識在我面前,我卻從來不問清來龍去脈、從來不好好了解,最後真是追悔莫及。不僅要對生活中接觸到的歷史知識刨根問底,對於課本上不清楚的概念更是要及時追問,歷史是一條線,一寸不清便一尺混亂,一尺混亂便影響全局,切不可人雲亦雲一知半解。
其三是“慎思”。江蘇的歷史教育近年來有突出思辨性的趨勢,尤其是高考歷史,越來越少注重背書能力,而是大力側重考察對歷史的思考和個人見解。歷史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們往往習慣於戴著政治的有色眼鏡去考量其他國家、其他時代和歷史人物,放棄了思考、遵從社會大潮的結果往往只能是喪失最重要的思辨能力。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結合當時社會背景考量的思維習慣必須早早養成,這需要我們時常面對歷史事件時多問一個“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只有客觀中立地去了解歷史,思維才靈活通透,眼界才包容寬廣。
之後是“明辨”。這里我著重突出兩點,即明辨歷史的時間概念和空間概念。學習歷史,不背時間是斷斷不行的;腦子里沒有一條多維立體的時間軸,是一定不能弄清楚歷史發展脈絡的。而人們常說“史地不分家”,有了時間,記不住地點,恐怕是要鬧出許許多多笑話來的。以長征為例,約兩年的長征中重要的時間節點、重要的會議地址、行進的路線,都是不能忽視的知識。只有清晰地分辨出中外發展的時間變化和空間變化,才能在相對瑣碎復雜的歷史知識點中游刃有餘——最高的境界從來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理解和推斷。
最後是“篤行”。學好歷史的方法成千上萬,可以利用的資源數不勝數,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年如一日的毅力,保持著每天認真聽課、完成作業、復習回顧、課外閱讀的好習慣。歷史是能夠影響人一生的學科,有人說“文史哲無用”,只不過是被功利主義蒙蔽了雙眼——試想一位功成名就腰纏萬貫的成功企業家,倘若開口閉口都是偏激錯誤的歷史觀、對美國英國日本等等的認識都片面狹隘,他真的能夠算作社會精英、真的能夠贏得社會的尊重嗎?學好歷史,造福的不僅是中考高考,更是一個人的眼界和胸襟。
學好初中歷史的好習慣
一、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
這個環節是老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環節。認真聽講就是聽老師講課的思路,分析教材的方法,聽一些重點、難點和疑點的解釋。老師講課的方法換一個角度就是學生學習的方法。
二、閱讀歷史教材的習慣
要全讀就是閱讀教科書中所有的內容,如課題、子目標題、正文、注釋、插圖、思考題、練習題大事年表等。這是對學習歷史知識的總要求。要通讀就是將教材中零碎、局部的歷史通過閱讀融會貫通起來。這就要求在讀書時要前後聯系,因小而大,把局部的知識投入到某章、某單元的大范圍內聯想和梳理。
要略讀就是在全讀之後,在籠統地游覽一遍教材內容,並在頭腦中初步形成一個粗線條的知識體系。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讀和記教材中的目錄、章題、節題和子目。要精讀就是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要進行字斟句酌地推敲和理解,明確教材中所含的主要觀點以及說明這些觀點的失事,了解知識在教材中的地位。要異讀就是在閱讀時要把相近、相似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進行比較、鑒別,找出差異,並分析原因,從而達到准確歷史知識的目的。要做記就是在閱讀教材時,要做好讀書筆記,把動口、動腦、動手結合起來,調動各種器官的能動性,使大腦處於接受知識的最佳狀態。
三、勤查工具書的習慣
同學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不少的是通過查工具書來解決的。中學生應查閱《歷史詞典》《歷史成語詞典》等。勤查工具書,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擴大知識面和視野,不斷積累歷史知識,提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四、思索感悟的習慣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學與思、學與悟是不能分開的。學與思好比車的兩只輪子,只有兩個輪子都有了鏈子,才能共同發生作用,車才會不停地前進。學與思只有緊密結合起來,才會學有所成。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養成思索感悟的習慣,把這項工作放在預習、學習、復習的全過程中去完成,從而使思維敏捷、視野開闊,逐步掌握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讓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革命老人徐特立非常推崇這種學習習慣。"動筆墨"在這里或指做筆記,或對歷史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進行畫點勾畫,或是讀而有感、感而有記、隨時記錄下點滴感受、思想,或是進行摘錄,記下自己喜歡的名人睿語、新穎的觀點。這種習慣對於提升篩選能力、分析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六、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的習慣
先復習後做作業,先仔細審題後作解答。獨立思考,按時完成,作業完成後認真檢查,改正錯誤,書寫要工整規范。
七、養成自覺復習的習慣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顯示:人的遺忘有先快後慢的特點。識記後的兩三天,遺忘速度最快,然後逐漸緩慢下來。因此,要求學生對剛學過的知識,要及時"趁熱打鐵",學過即習,方為及時。忌在學習之後很久才去復習。這樣,所學知識會遺忘殆盡,就等於重新學習。及時復習的優點在於可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學習後發生的急速遺忘。在復習是要注意:
1.趁熱打鐵,要求學生養成當天課程當天復習的習慣。在復習時讓學生先盡量回憶課堂上所學的內容,當一時不能全部想起來也沒有關系,這正是發現了自己的薄落環節。整個復習過程都要提倡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回憶後再去看書,記住了的知識會被再次強化,想不起來的知識,會成為看書的重點。
2.重視階段復習習慣的養成。階段復習可以解決各部分知識的之間的聯系,對所學的知識形成系統化。知識的系統化,是指對知識的掌握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也就是從整體、全局或聯系中去掌握具體的歷史事件、概念、原理,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等。
八、寫考後記的習慣
考卷拿到手後,常常見到一些同學,只注重考卷上的分數,得了高分就興高采烈,得了低分則悶悶不樂,有的竟把考卷扯得粉碎或揉成紙團。後來,他們發現,很多考題是以前考過的題,或者略作引申,相差無幾看起來似曾相識,做起來照樣出錯。學生應對每次考試進行認真總結,注意作好考後記,
猜你喜歡:
1. 初中生如何學習歷史
2. 初中歷史該怎麼學好歷史
3. 如何才能有效的學習好初中歷史
4. 初中歷史應該怎麼學
5. 如何學歷史的方法總結及復習指導建議
6. 初中歷史到底怎麼學 看完這些你就懂了
初中歷史是需要大量背誦記憶的學科,那麼初中生應該怎麼才能學好初卜輪培中歷史呢?我為大家整理分享歷史的學習方法,僅供參考。
初中歷史學習方法
端正態度,相信自己。
有的學生認為初中歷史學不學沒所以然,在學習中自然就會大打折扣,不會盡力去學習。所以,我覺得應該先真正弄清學習歷史的必要性。明白學習初中歷史的必要性, 端正了態度,才會自覺主動去學好它。有的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也是歷史學不好的原因之一。其實,歷史很容易學好,每一個學生應該增強自信心,相信自己完全 能學好它。
我推薦:初中歷史學習經驗
理清線索,把握整體結構。
學習初中歷史,要理清線索,把握知識的整體結構,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每本書的目錄就是知識的框架,我們要學會看目錄,通過它掌握知識整體結構。縱觀歷年中考試卷,考的都是主幹知識,如果我們理清了線索,掌握了知識的整體結構,考試時也就能得心應手了。
初中歷史課後注意對知識點的串聯整理課文中的初中歷史知識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歷史事件的起因、過程、發展和結果等都是遵循一定歷程或規律的,桐埋一定要對知識點進行串聯,這樣知識點就會記得更加牢固,也不易遺漏知識點。
高精度鞏固知識點精讀初中歷史課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復閱讀,思考詞與詞間、句與句間、段與段間的前後關系,弄清每一個知識點,做到完整地回憶課本。如世界現代史「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一目就要弄清四個知識點:一是經濟危機出現的原因;二是經濟危機的出現;三是這次經濟危機的特點;四是這次經濟危機產生的影響。這四個知識點又是相互聯系的,共同構成了關於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完整知識體系。
把握初中歷史內涵。在弄清知識點的基礎上還須向細處分析,進一步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全部內涵。如上述第一個知識點就包含以下三個要點:①資本家攫取高額利潤,廣大勞動人民卻日益相對貧困,限制了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②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刺激了市場的虛假繁榮,生產和銷售型唯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③人們醉心於股票等投機活動,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
7. 怎樣學好初中歷史的方法技巧
學好初中歷史的方法技巧如下:
1、要學會使用好課本
初中的歷史比較簡單,但要想學好卻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歷史新教材,課本知識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課本的基本結構。一般說歷史課本的每一課通常分為幾部分內容,大字部分是該課的主要內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識點都在這一部分,因此同學們應該對該部分進行精讀,著重掌握這一部分的內容。
8. 怎樣學好初中歷史的方法技巧
學好歷史的方法和技巧:課前預習、豐富歷史閱歷、學會記憶、掌握答題技巧。
1、課前預習
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豐富歷史閱歷
歷史教材只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個乎碧中介,我們還應該通過課外讀物、影視媒體、當地歷史博物館紀念館等多方途徑涉獵、選擇和運用有效歷史信息,並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學和與同學們的互助合作探究學習體驗過程來豐富我們歲並舉的歷史閱歷,拓寬我們的歷史思維和眼界。
3、學會記憶
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掌握答題技巧
掌握一定的審題、解題等應試技巧。概括的說就是細心閱讀,深刻理解,開拓思路,反復推敲。重點放在審題型、審范圍、審重點及審字詞標點等。我們可以採取分析法、篩選法、頭尾判斷法等。認真閱讀,正確理解。蔽敬通過閱讀史料,找到折射的教材內容,字斟句酌,正確理解。
9. 初中歷史怎樣才能學好
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學好初中歷史與社會:
(1)閱讀「說明」,明確目的
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初中歷史,是以興趣和記憶為主。初中階段開始初步系統得學習,高中階段開始深入學習。
當我們打開初中初中歷史教科書,在彩圖後面,目錄之前的說明:本書編寫,找眼於提高學生素質,向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事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政策的教育。
(2)閱讀目錄,了解概況
每冊初中歷史教科書第一課前面都有個目錄。目錄有三個特點:
一是高度的濃縮性。目錄,通俗地講就是各課的標題錄,它是對課本內容全面准確的概括提煉;
二是完整的系統性,即指目錄中多個內容形成一個體系;
三是嚴密的邏輯性。
經常閱讀目錄有利於我們掌握教科書的結構,明確各個初中歷史時期的主要內容,培養我們學習初中歷史知識的正確方法和科學分析初中歷史的能力,從而做到融會貫通、縱橫對照,更多得鞏固初中歷史知識。
(3)閱讀提示 抓住中心
初中初中歷史教科書是以課為單位,每課正文之前都有個提示,用花邊框其阿里,它字數雖然不多,大約百字左右,但它的作用課不小,好比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具有說明初中歷史特徵;揭示社會發展階段和初中歷史時期;指出本課重點;溝通新舊知識;激發學習興趣等作用。我們在學習的前面都要認真的反復閱讀提示,這對消化理解課本時大有好處的。
(4)閱讀正文 抓准基本
初中歷史教科書中的文字分為大小字兩種。
正文為大字部分,符文為小字部分。正文是對我們學習的基本要求,是老師必須講授的內容,必須要掌握基礎部分的學習。
雖然正文部分只有1000字左右,占課本總文字的四分之一,但是它文字簡明、扼要,作為課文內容的骨架,融於課文內容之中,課文的其它內容都緊緊圍繞著它,服務於它。我們必須牢牢掌握正文中的基礎初中歷史知識。
(9)歷史怎麼學初中擴展閱讀
歷史學科的特點就是過去性,我們無法讓史實重演,卻能夠運用計算機的模擬功能來創設特定的歷史情境、模擬再現,這樣就可以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歷史畫面之中,身臨其境,親身經歷,學生所獲得的感受更為直接,理解更深刻。
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靈活運用課本插圖、歷史影像、圖冊等來為學生創設集有形的境與無形的情於一體的教學情境,以引發學生的想像,激活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的理解。
第一,利用好課本插圖。現行歷史教材圖文並茂,圖片佔有很大的比例。圖片同樣是一種重要的傳遞信息的途徑,是歷史史實的重要承載體,比起文字材料,圖片更加直觀形象,更能傳遞更多文字所不能獲取的信息。
第一,利用好課本插圖。現行歷史教材圖文並茂,圖片佔有很大的比例。圖片同樣是一種重要的傳遞信息的途徑,是歷史史實的重要承載體,比起文字材料,圖片更加直觀形象,更能傳遞更多文字所不能獲取的信息。
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本插圖有效地運用起來,以直觀的插圖引發學生的想像,幫助學生從中獲取直接而豐富的感性認知。
如在學習《輝煌的隋唐文化(一)》高超的建築水平時,我們就可以利用課本插圖趙州橋欄板上的雕刻和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來直觀而深刻地了解隋唐時期建築藝術的高超、氣勢的宏偉。
第二,運用影視劇資源。影視劇資源是對歷史史實的藝術加工,能夠真實地反映某段歷史,這同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歷史教學資源,同時也是學生所喜愛的重要內容。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靈活運用影視劇資源來模擬歷史,以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點的理解。
如唐朝的貞觀之治,我們就可以從相關的影視劇中截取影像片斷,讓學生從中直接地感受到唐太宗勤於政事、重視農業、善聽納言,如此才出現了初唐時期的繁榮景象。這樣學生對於此知識點的理解就不再是單純地記憶教材文字,而是能夠深刻地體會、真正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