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秦國在哪裡

歷史上秦國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3-04 08:52:24

⑴ 秦國在什麼位置原來的地圖

位置

秦人始居隴山以西今甘肅省東部,與戎人雜居錯處,遠離中原。周王室東遷之後,秦人才逐步東進,歷經若干代人的努力,到秦穆公時,終於征服了關中。此後,直到秦惠文王取巴蜀(即今四川)之前,長達近三百年間,秦國的國土一直大致穩定在今陝西關中地區。

這一區域位於當時華夏文明區的最西端。司馬遷說秦國是「僻在雍州」 ,唐代杜佑則說「關中寓內西偏」。現代學者說秦國是「於稱雄諸侯中獨僻居住於西北。」 外國歷史學者也描述說:「秦遠處於華夏大家庭之西,孤立於其他各國之外」 。

秦國的北、西、南三面都沒有強敵。秦的西方是廣漠的半乾旱草原,散布著一些落後的部落,華夏各國稱之為「戎」。秦自非子受封之後,一直在與諸戎爭斗不止。秦人的著名首領秦仲甚至為戎所殺。平王東遷之後,秦人逾隴山向東方關中發展。

當時關中諸戎雜處,秦人實際上是從諸戎手中逐步奪取土地。至秦穆公時,秦人基本上佔領了整個關中,繼之東進受阻,遂戮力西向開拓疆土,於是「西戎八國服於秦」。在這以後戎人已經無法構成對秦國的真正威脅。

(1)歷史上秦國在哪裡擴展閱讀

起源考古

「清華簡」研究顯示,秦並非出自西戎。學術界主流思想認為秦人來自東方而成於西方,是商末戰亂時西遷的華夏族一支。在秦公一號大墓發掘出了一塊銘文,上面記載秦王族是黃帝之後。根據考古發現和史書記載,秦人與戎人進行了長久慘烈的拉鋸戰,兩個部族無論是民族性還是文化都格格不入。

考古人員發現,秦與戎兩個部族的遺址出土的文物風格迥然不同,秦文化主要來自周文化,而戎人的文化則來自寺窪文化。研究人員還發現:秦人與戎人的居住地犬牙交錯,對峙分布。秦人主要居住在西漢水上游兩岸開闊的川塬和平緩的台地上,而戎人則多居住在西漢水下游或者支流的山谷地帶。

在西漢水流域還發現了兩座城池,是秦人最早生活的地點之一。從遺址和文物當中就可以看出兩個部族斗爭的殘酷性。兩個部族平時各自住在各自的生活區,相互提防與征戰。專家還發現了一個早期秦人貴族的墳墓,墓主的腦袋被戎人的箭擊得粉碎,可見當時斗爭的慘烈。

根據《山海經.海內西經》:秦與周均是黃帝後裔。秦人以華夏自居,奉炎帝和黃帝為始祖。比如:秦靈公於公元前422年在吳陽(今陝西省寶雞市吳山)建上畤,祭祀黃帝;建下畤,祭祀炎帝。秦人信仰昆侖西王母和女媧等中原神話體系中的神祗,歷來就有四帝崇拜(黃帝、炎帝、伏羲、少昊)。

《史記·封禪書》載:「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為主少昊(漢族傳說中的五帝之一)之神[5],作西畤,祠白帝(白帝即少昊,五方上帝之一。早在周朝時,依據《周禮》,人們就以六輅祭祀昊天上帝和五方上帝。

五方上帝分別是:東方青帝太昊伏羲、南方炎帝、中央黃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顓頊)。其牲駵駒、黃牛、羝羊各三。」《說文》:「嬴,帝少氏之姓也。」《左傳》講得很清楚,封魯的奄國之地又稱做「少昊之虛」。秦庄公被戎狄殺害之後,他的兒子世父說「戎殺我大父仲,我非殺戎王則不敢入邑。」

而且秦景公大墓的發掘也證明了秦人乃華夏族,其中一個編磬上銘文「高陽有靈,四方以鼐」,帝顓頊號高陽,黃帝的孫子,這跟《史記》的記載是一致的。後來秦國的商鞅變法,通過「徠民」政策,從山東六國招引了大量到達地廣人稀的秦國。

更何況秦地的大部分地區本為周人的地盤,上面原本生活著許多周人。秦地是後來才被西戎佔領的,所以,秦國自然也會有不少周人後裔。比如:秦文公時代打敗戎人「收周余民」及後來佔有西周故地。也就是說周人才是秦國故地的土著民族,而戎人是外來者。

在上古時期那個交通極其不便利的年代西戎人要遷往秦地實屬不易,所以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戎人是秦地的主體民族。所以說秦為戎是極其錯誤的,更何況秦人和戎人從來不視對方為己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秦國

⑵ 我國歷史上秦國的開端在哪

天水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陰陽八卦文化最早的發祥地,古稱秦州、天水郡,是甘肅省第二大城市,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天水",是當地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地名。最早始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於"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遠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區人煙稠密,屋宇毗連,"山水靈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漢初,長期的征戰、廝殺加上連年的乾旱,使當是繁華、富饒的上城變得殘垣斷壁,民不聊生。傳說,在一天夜裡,正當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忽然天空狂風呼嘯,雷電交加,隨著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地面裂開一條大縫。只見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大縫中,於是形成一湖,天水湖"。此湖水位穩定,水質純凈,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當時人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設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從此,有了"天水"之名。
秦的來源是由種植禾(即毛谷)而來的。遠在西周以前,如今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勢開闊,峰青水旺,水草豐茂,就是牧馬養畜的好地方。居住在這里的秦人祖先伯益,就因替舜養馬繁殖很快,曾得到舜的封土和賜嬴姓。到西周時,伯益之後非子又因替周孝王養馬有功,受到孝王贊賞。孝王不僅讓他繼承了舜時伯益的"嬴"姓,還"封其地為附庸,邑之秦(即今清水、張川一帶)"叫"秦地"。這就是我國歷史上秦國的開端。天水是"秦"的發祥地,自三國以來,在天水以"秦"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如秦安、秦嶺、秦州等。
在唐開元盛世,秦州是我國西去長安的一大重鎮,被稱為"千秋聚散地",因而名噪一時。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唐玄奘西去印度拜佛取經,曾途經天水,"過秦州,停一宿",至今在天水流傳著許多唐僧取經的傳說。唐安史之亂後第四年,杜甫為迴避動亂,也曾毅然棄官,攜帶家小,越隴山,奔到秦州。開始居住在秦州城東南50里的東柯谷,即現今天水市北道區街子鄉八槐村的柳家河(曾名子美村),後移居秦州城內。杜甫三秦州住了三個月,所寫《秦州雜詩二十首》以及由隴入蜀的12首紀行詩,在他一生詩詞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天水還有一古稱,叫"成紀"。成紀之名,始地西漢,但宋代以前只是在秦安縣境內,宋時才改移天水。成紀得名與傳說中的伏羲氏有關。稱天水為"龍城",因它是"人首龍身"的人類始祖伏羲出世之地,是龍的故鄉。《漢書·地理志》也載,天水郡有成紀縣,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稱。據有關資料證,現天水市西關伏羲廟,首建年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廟內南天殿天花板上繪有完整的64卦及河圖圖形,這在其它地方是少有的。天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榮,是海內外龍的傳人尋根問祖的聖地。天水名片-麥積山提到天水,就不能不提麥積山,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薈萃了從公元4世紀末到20世紀,約1600年間的7730餘尊塑像,並與大像山、水簾洞、拉梢寺、木梯寺等共同組成了古絲綢之路東段的「石窟藝術走廊」。同時,天水還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以前看過一本天水的人文讀本,整整一本書全是歷代名人,一串串名字數之不盡,而且隨手拿出幾個名字都是影響歷史的重量級人物,如秦國的奠基者秦孝公、飛將軍李廣、貞觀之治的李世民、詩仙李白、三國名將姜維等等,哪一個不是威名遠揚左右歷史的人物!1996年,我懷著對天水人文的無限崇敬走進了西北工業學校(現在的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始了天水長達三年的生活。

⑶ 秦國在哪裡在哪個省份

秦國在甘肅省天水地區。

秦國的先祖最初受封的地方在甘肅天水地區,地盤比較小,且其領土最偏向當時的西北邊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秦人的先祖只是負責周天子養馬,身份低微,不受周王室待見,可以說給了他們一塊貧瘠的土地。

秦國真正的發源地是甘肅,而且是甘肅東南部靠近關中平原地區,因為周王室的都城鎬京在今天的西安。秦國的土地就是周王室在西部的屏障,但是從後來的歷史看,秦人真沒替王室守住大門。



秦國區域劃分:

秦國作為周朝的一個封國,面臨著比其它諸侯國更大的危機。秦早在作為周的附庸時,就位於對西戎作戰的前線。西周的滅亡,使秦深切意識到諸侯的不可靠。而在長期的與犬戎作戰中,秦更認識到常備軍的重要性。

秦處於西陲邊境,長期與戎狄雜居,較少受周朝帶有封建性的禮儀制度的影響,因此自然而然地產生出對周朝分封制的陌生感和疑慮。歷代秦君對分封制度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進而意識到分封制的缺陷,因此對分封制持懷疑和否定態度。

⑷ 羋月傳中的秦國是現在的哪裡 秦國楚國分別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戰國末年,楚國的都城在壽春,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壽春。

戰國時期,秦國的都城在咸陽,也就是今天陝西省咸陽,楚國到秦國,也就大致是壽春到咸陽。

楚國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

楚國,又稱荊、荊楚、楚荊,中國歷史商朝後期至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楚國國君羋姓熊氏。最早興起於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匯的淅川一帶,其全盛時的最大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北、安徽、河南、湖南、浙江、上海、江蘇、江西、重慶、貴州、山東、廣東部分地方。

(4)歷史上秦國在哪裡擴展閱讀:

秦國疆域

秦人始居隴山以西今甘肅省東部,與戎人雜居錯處,遠離中原。周王室東遷之後,秦人才逐步東進,歷經若干代人的努力,到秦穆公時,終於征服了關中。此後,直到秦惠文王取巴蜀(即今四川)之前,長達近三百年間,秦國的國土一直大致穩定在今陝西關中地區。

這一區域位於當時華夏文明區的最西端。司馬遷說秦國是「僻在雍州」,唐代杜佑則說「關中寓內西偏」。

秦國向西、向北這兩個方向發展,有廣闊的國土拓展空間。農業經濟時代,生產力水平相對低落,一個政權佔有土地面積愈大,統治區域內人口愈多。

秦國的南部是富饒的巴蜀之地。秦國對比東方六國,突出的地勢地形優勢有二:一是位居高原,控扼黃河上游,對整個東方有以高凌下之勢。二是周圍山圍水繞,外敵難以入侵,未戰而先立於不敗之地。

區劃

秦國在長期征戰中也在被征服地區設縣。商鞅變法在秦國設縣31個。秦始皇滅六國後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後增至四十九郡)。秦國採用郡縣制而一舉強國,從西陲小國到並吞天下;秦朝採用郡縣制維系了大一統局面,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地方行政制度之先河。

秦國對周朝封建制度進行深刻反思後,決定採用郡縣制。秦國作為周朝的一個封國,面臨著比其它諸侯國更大的危機。

秦早在作為周的附庸時,就位於對西戎作戰的前線。西周的滅亡,使秦深切意識到諸侯的不可靠。而在長期的與犬戎作戰中,秦更認識到常備軍的重要性。秦處於西陲邊境,長期與戎狄雜居,較少受周朝帶有封建性的禮儀制度的影響,因此自然而然地產生出對周朝分封制的陌生感和疑慮。

歷代秦君對分封制度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進而意識到分封制的缺陷,因此對分封制持懷疑和否定態度。

秦國作為分封最晚的諸侯,而且是作為周朝西部藩籬的諸侯,面臨著與關東諸侯不同的局面。首先,秦國要以實行郡縣制來應對強大的外來威脅。

秦國在立國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一直與犬戎等游牧民族有著戰事。其次,秦國要以實行郡縣制來化解秦國內部頻頻出現的「君臣乖亂」的政治危機。秦權臣大庶長三父等在秦寧公死後,廢國君,並暗殺之,更立新君,使秦國出現動亂局面。

在此情形下,秦國必須從郡縣制上找出路。再次,秦國要以實行郡縣制來維護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利益。

⑸ 秦國是現在的哪裡

秦:陝西北部和中部、甘肅東部、四川、重慶,這只是與六國相持附段。在秦昭襄王時,山東的定陶也是秦國的地方,是穰候魏冉的封地。

拓展資料: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再次賜以秦(天水),即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

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辟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國的基礎。戰國初魏國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

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公元前316年秦並巴國和蜀國。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於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間滅掉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

⑹ 秦國歷史上

有什麼?

⑺ 秦國的歷史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的一支,傳說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養馬,因此將他們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

秦最初的領地在今天陝西省,在當時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一直到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也許正因為它地處偏僻,因此它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代它是一個比較不顯眼的國家。就科學技術,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這個形勢一直到前361年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從此秦國開始不斷強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蜀,從此秦正式成為一個大國。前237年嬴政登基,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從前230年秦滅韓國起,到前221年秦滅齊國,統一中國。請參看秦統一中國之戰。

自前221年起中國歷史正式進入封建社會,秦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秦國自商殃變法之後,在全國范圍內確立了獎勵耕戰「賞不遺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處於一孔」的基本國策。秦內修明政理以儲軍國之資,外開疆辟壤與列國爭衡。
秦國統治者運用嚴酷無情的法家思想以賞罰為二柄,徹底的動員了傾國之力,投入到戰國時代規模宏大而慘烈的兼並戰爭中。自秦孝公起至秦統一天下的一百五十餘年的時間里,被稱為「虎狼之師」秦軍與東方列國大小百餘戰,累計殲滅六國軍隊一百五十餘萬。在「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的大戰場上,冷血的秦人踏著六國之人的屍骨與鮮血走上了統一之路。

前237年秦王贏政親政的這一年,被強秦連續折騰了一百餘年的東方六國以無還手之力,各國弱勢以成,天下合縱無望,而強秦獨步天下隨時便有泰山壓頂之勢。六國君主面臨累卵之危,無論再怎樣垂死掙扎也無法改變秦國所具有的壓倒性優勢了。秦國與各國總攤牌的日子為期不遠了。對此,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看得很清楚了。李斯與韓非的授業恩師,戰國晚期的大學者荀子就曾預言這個紛爭了四百多年的天下,將在二十年之內統一。

前230年至前221年的十年的時間里,秦國統治集團經過精心的謀劃與籌備,力圖一次戰爭只針對一個對手,以每兩年為一階段消滅每一個國家。為此,秦國令全國男子書年進行了總動員,隨即秦國的百萬虎狼之師對六國發動了滅國之戰。史記中所載:「秦尚黑,秦崇水德。」不難想像,如黑雲蔽日一般的秦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天下,北方四國首當其沖。前230 年秦將內史騰攻韓,韓王安被俘、前228年大將王翦率秦軍經數日激戰消滅了趙軍主力,攻破邯鄲,虜趙王遷,趙公子嘉突圍逃往代郡。前226年秦軍大舉伐燕,燕王喜與代王嘉(趙公子嘉)聯合抗秦,燕代聯軍迎戰秦軍於易水之濱,燕軍大敗潰不成軍。秦軍乘勢突入燕境直取薊城,燕王喜倉促棄城率殘部遠遁遼東。前225年,被秦軍四面合圍,只剩下一座孤城的魏王豹,妄圖堅守大梁,垂死掙扎。秦軍決黃河之水灌城,城中百姓盡成魚鱉,是年三月城破,魏王豹被殺。

至此,秦國把注意力轉向了南方的楚國。與中原國家不同,楚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與獨特文化的南方大國。楚國地大物博,極盛時期,統治著淮河以南,東過三峽西至吳越的廣袤領土。楚人自西周以來就有著極強的自豪感與獨立精神。雖然一百年來,在秦軍的凌厲的軍事打擊之下,沒落的楚國丟城失地,屢次遷都避禍,楚國的發源地東楚地區幾十座城邑大部沒入秦國,楚懷王也入秦被囚,客死他鄉,楚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皆以為恥。以至於屈子發《離騷〉之感,嘆《國殤〉之悲,投汨羅江而死。應該說,在秦國十年統一戰爭中,秦軍在楚國遇到了最頑強的抵抗,李信率二十萬秦軍伐楚,初戰不利。前224年秦國發傾國之兵六十萬,由大將王翦率領以優勢兵力造成壓頂之勢,對楚國的心臟西楚地區發動致命一擊。楚國集中了全國的兵力迎戰秦軍,兩軍決戰於淮陽一線,楚軍大敗,楚王也被俘。楚國大將項燕立即在都城壽春迎立昌平君為王,繼續抗秦。秦軍進擊淮南,兵圍壽春,並發動總攻。項燕率楚軍拚死抵抗,但終因力量懸殊,經數日激戰壽春城破,昌平君身死,項燕在絕望中自殺。秦軍分道渡江進軍江南,楚國滅亡。

⑻ 歷史上秦國的發源地是在陝西還是甘肅


在周厲王時代,西戎族反叛周王朝,霸佔了西犬丘,滅了居住在犬丘的大駱的後人。

非子的孫子秦仲,為了把這個“故地”奪回來,多次與西戎人交戰,他本人最後死於西戎人之手。

周宣王召見了秦仲的五個兒子,交給他們七千兵卒,讓他們跟西戎人作戰。

秦仲的長子就是秦庄公,他帶領兵卒與西戎人浴血奮戰,終於打敗了西戎,收復了西犬丘。

周宣王於是宣布把他們的祖先大駱的封地西犬丘歸他們所有,任命他們為西垂大夫。

從此,秦國兼有了兩個封邑,一在秦邑,一在西犬丘。

秦庄公後來把都城從秦邑搬到了祖居地西犬丘。

那麼,西犬丘在哪兒呢?

就在現在的甘肅禮縣東大堡子山遺址。

1993年,考古學家發現了甘肅禮縣大堡子山墓地,該墓地,被認定為秦國第一大陵園——西垂陵園。

⑼ 歷史上的秦國到底是怎樣的

⑽ 秦國起源於哪裡

秦人的祖先是誰,秦人起源於何處?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是周朝抵禦西戎的最後一道防線。秦文化主要來自姬周文化。那麼秦人又起源於哪裡?
秦國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商朝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後因嬴姓部族捲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亂而遭到西周統治者的懲罰,被迫西遷,嬴姓部族因此淪為奴隸。秦國王族出自商朝名門,為商朝重臣惡來和飛廉之後。秦國的第一代國君秦非子為商紂王手下大將惡來的五世孫,秦始皇則是惡來的第35代孫。秦王族出自華夏,夏商周三代分封諸侯國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
先秦時期的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秦國國姓為嬴姓趙氏,國君為黃帝五世孫伯益(大費)之後。伯益因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舜帝賜為嬴姓,其部族為嬴姓部族。夏朝末年,伯益次子若木之玄孫費昌棄夏投商,為商湯駕車,輔助商湯滅夏立商,成為商朝的功臣。
伯益長子大廉玄孫中衍,為帝太戊駕車,太戊又把女兒嫁給了他。嬴姓部族因之成為商朝的貴族,世代輔佐商朝。直至飛廉、惡來時。
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紂,嬴姓部族的惡來與父親蜚廉一起為紂王效力(惡來和飛廉都為商朝重臣),惡來後被周武王所殺,而蜚廉正為紂在北方採石,回去已無可復命,便在霍太山築壇報祭殷紂王,結果得一石棺,其銘文說:「上帝使處父倖免於殷亡之亂,賜給你石棺以光耀氏族。」死後便葬於霍太山。周武王去世後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商紂王之子武庚趁機挑唆武王三弟發動三監之亂,嬴姓部族捲入。周公姬旦平叛之後嚴懲了參與叛亂之人,嬴姓部族因此被分割並被迫遷往各地,其中大部分西遷成為秦人的先祖。
相對於中原地區的華夏諸國來說,秦原是個經濟、文化都落後的部族。周平王元年<前770)因秦襄公護送平王東遷有功,才躋身於諸侯之列。齊桓公稱霸時,仍被拒絕參預會盟。這樣一個落後部族,最終卻在戰國諸雄中卓然成功,完成統一大業,這就使歷史學家對秦人的早期情況,特別是起源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秦人早期歷史的材料十分缺乏,直到秦文公十三年(前753),才「初有史以紀事」。有關其起源問題,只能靠《史記》中有關資料來推測,於是就產生許多歧異。大致有秦人「東來說」和「西來說」。
人們過去普遍認為,秦是西北地區的部族成員。王國維在《秦都邑考》中指出:「秦之祖先,起於戎狄。」而戎狄一般聚居於酋北地區。蒙文通根據《史記·秦本紀》中申侯所說「昔我先驪山(今屬陝西,古驪戎居此)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譎(秦人祖先)」之語推測,胥軒為戎,當非華族,此秦之父系應為戎;申侯之先為驪山之女,亦當為戎,則秦之母系亦為戎,父母系皆為戎,則秦人為戎族可確定無疑。此外,還可以舉出一些例證:如一些先秦典籍中稱秦為「狄」或「戎狄」;春秋戰國時期,華夏諸國將秦當戎狄看待;商、周時代秦人一直在西方活動,沒有跡象表明此前曾有一次由東向西的民族大遷徙;湖北枝江出土的銅鍾銘文寫有「救秦戎」的字樣,等等。總之,秦人起於戎狄,活動於西北地區。此說為較普遍的觀點,有限的文獻資料似已證明了這一論斷。
現代有些學者提出秦人與殷人同出東方的看法。認為殷人也曾被稱為「殷戎」,因而「秦戎」、「狄秦」之類稱呼,不足以證明秦人是戎狄。在殷商時期,秦人是從屬於殷商的一個部族,殷商亡後被遷到今陝西地區,成為周人的,奴隸。周成王時,秦人參加反周大叛亂,失敗後再次西遷,成為後來秦國人的祖先。此說也有一些史實可以證明,如秦人與殷人均以燕為圖騰,共奉「玄鳥」為祖先;都是以游牧、狩獵為主要生產方式;殷制天子墓為亞字形,諸侯墓為中字形,界限分明,而在七個秦公陵,園二十二座大墓中,只有中字形墓、甲字形墓,絕無亞字形墓,說明秦的墓葬形式循殷制。秦人與殷人的祖先關系如此密切,而殷人早期活動於我國東方既已是不爭之論,那麼秦人的祖先也應生活在我國的東方。據此,這些學者還進—步推斷秦人的發祥地在今山東境內的萊蕪、泰安一帶。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秦國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