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叫歷史學家
歷史學家也稱史學家,是指以撰寫歷史著作為職業或對歷史學的創立、發展與應用付出努力的知識分子。以歷史為自己學術研究對象的人群,一般都是指在該領域頗有威望的人士。歷史學家包括歷史記錄的編撰者和歷史材料的研究者。
歷史代表人物
左丘明(約公元前502~約公元前422),《春秋左傳》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史記》
班彪(3年~54年),中國東漢史學家,班固之父。
班固(32年~92年),《漢書》
陳壽(233年~297年),《三國志》
常璩(大約291年~361年),《華陽國志》
范曄(398年~445年),《後漢書》
劉知幾(661年~721年),《史通》
杜佑(735年~812年),《通典》
司馬光(1019年~1086年),《資治通鑒》
鄭樵(1104年~1162年),《通志》
洪邁(1123年~1202年),《容齋隨筆》
周去非(1135年~1189年),《嶺外代答》
趙汝適(Zhao Rukuò1170年~1228年,《諸蕃志》
馬端臨(1254年~1324年),《文獻通考》
汪大淵(1311年~1350年),《島夷志略》
李贄(1527~1602),《史綱評要》
張燮(1574年~1640年),《東西洋考》
顧炎武(1613年~1682年)《日知錄》、《肇域志》
王夫之(1619年~1692年)《讀通鑒論》
王鳴盛(1722年~1797年),《十七史商榷》
趙翼(1727年~1814年),《廿二史札記》
錢大昕(1728年~1804年),《廿二史考異》
章學誠(1738年~1801年),《文史通義》
❷ 形容歷史的句子大全精選65句
1、歷史又可教我們以智慧和價值的相對性。
2、不論當什麼家,有了必要的歷史知識,有百益而無一害。
3、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
4、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
5、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
6、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7、歷史只是一連串罪惡與災難的圖畫。安分守己與清白無辜的人,在廣大的舞台上一向就沒有立足之地。
8、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
9、歷史是知識分子文化活動的結果。
10、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
11、我們根本沒想到要懷疑或輕視“歷史的啟示”;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
12、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
13、歷史著作有開始也有結束,但它們描寫的事件卻並不如此。
14、歷史以人類的活動為特定的對象,它思接萬載,視通萬里,千恣百態,令人銷魂,因此它比其他學科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
15、歷史對事業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果來評定的。
16、歷史是為活著的人們而寫的。活著的人們搜了死者腰包之後,踏著死者屍體前進。
17、歷史睡了,時間醒著;世界睡了,你們醒著。
18、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
19、歷史是用**和痛苦創造的……
20、歷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時間抗衡,把遺聞舊事保藏下來;它是往古的跡象,當代的鑒戒,後世的教訓。
21、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
22、歷史是由活著的人和為了活著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
23、歷史學家不能容許歷史學這門學科墮落到這種地步,以致於捏造的歷史成為宣傳**神話的工具。
24、夫史者,所以記**典章因革損益之故,與夫事之成敗得失,人之邪正,用以彰善癉惡,而為法戒於萬世,是故聖人之經綸天下,而不患其或敝者,惟有史以維之也。
25、科學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錯覺和失敗的歷史,是偉大的玩愚者以笨拙和低效能進行工作的歷史。
26、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
27、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
28、歷史有三種不同的任務,我們可以稱為科學的、想像的或推測的和文學的。
29、歷史的第一頁是從互相猜忌、搞陰謀和耍手腕開始的。
30、歷史還不是一門科學,僅僅靠偽造和刪節才會被弄得像門科學似的。
31、舊的歷史,帶著它的詩、畫,與君子小人,必須死!新的歷史必須由血里產生出來!
32、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
33、人生的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是一小塊煤。
34、歷史事件乃是人類心靈活動的表現。……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時,則必須研究人們是在怎麼想的。
35、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
36、歷史展示出現在與過去的一種對話,在這種對話中,現在採取並保持著主動。
37、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38、死亡的歷史會復活,過去的歷史會變成現在,這都是由於生命的發展要求它們的緣故。
39、人們通過每一個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覺期望的目的而創造自己的歷史,卻不管這種歷史的結局如何,而這許多按不同方向活動的願望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各樣影響所產生的結果,就是歷史。
40、史才須有三長,世無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長謂才也,學也,識也。
41、歷史是由活著的人和為了活著的人而重建死者的生活。
42、歷史有如悲劇,要沒有**、罪惡、災難,在其中掀風作浪,就會顯得毫無生氣,令人生厭。
43、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
44、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
45、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
46、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47、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
48、歷史有兩部:一部是官方的,騙人的歷史,做教科書用的,給王太子念的;另外一部是秘密的歷史,可以看出國家大事的真正的原因,是一部可恥的歷史。
49、據說,歷史喜歡作弄人,喜歡同人們開玩笑。本來要到這個房間,結果卻到了另一個房間。
50、古之所謂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萬事之理,其道必足民適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難知之意,其文必足以發難顯之情,然而其任可得而稱也。
51、人離開狹義的動物愈遠,就愈是有意識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不能預見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對這一歷史的影響就愈小,歷史的結果和預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
52、凡是能夠在一個朝代中分清楚誰在低聲說話,而且聽得見他在統治者耳邊低聲說些什麼,有這種能耐的人就是真正的歷史家。
53、我們的歷史是一份無比珍貴的遺產,是值得我們自豪的。
54、歷史是嚴峻的。歷史並不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55、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書。
56、即使是天才人物,在生下來的時候,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一樣,絕不是一首好詩。
57、歷史不時表現為一團烏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轉的洪流一樣。
58、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
59、人類的具體歷史,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所有人的歷史,也必然是人類的一切希望、斗爭和受難的歷史。
60、歷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機遇是赫赫名人、偉大人物的間歇出現。
61、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
62、歷史總是為生活服務的,它提供範例,評價過去,或者把目前這個時刻安放到生成――演變中去。
63、歷史是一出沒有結局的戲。每個結局都是這出戲的新情節的開始。
64、歷史永遠是陳舊的,新的生活不能把歷史為根據,這正如一種新的愛情不能和舊的愛情一樣。
65、比起大自然來,歷史對人類的感情更嚴酷,更殘暴。大自然要求人們僅僅滿足於天賦的本能,而歷史卻要強制人的理智。
❸ 作為一位歷史學家應具備哪些品質
歷史學研究是創新性的工作。歷史學家要創新,必須具備某些特定的素質。歷史學青年研究人員群體是否具備當代中國歷史學家的基本素質,是一個關繫到我國歷史學科未來發展,以及在國際歷史學界地位的大問題。筆者在結合今天的實際,學習、分析、總結老一輩史學大家的基本素質時體會到,對於我們這些後來者,也許主要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基本素質。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這里又包括四個要素,缺一不可:一是系統地閱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著作;二是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精神實質;三是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能夠正確處理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關系。做到這四點,非常不容易,需要研究機構和學者本人長期不懈的努力。
二、豐富的知識積累。歷史學是一門特別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科,之所以許多歷史學家都是大器晚成,就是因為知識積累需要時間,需要漫長的時間。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於一個希望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能夠成為史學大家的學者來說,需要積累的知識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歷史學知識。這里不僅僅是自己研究方向、研究領域的專門知識,比如秦漢史知識、英國中世紀史知識,而且應該包括整個歷史學研究領域的基本知識,比如中國史知識、外國史知識、考古學知識,等等。二是歷史學之外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這種跨學科知識,是構建歷史學家廣闊的思考平台,形成歷史學家開闊的學術視野的必要條件。三是當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實踐方面的知識。這要求歷史學家不要把自己鎖進象牙之塔,與世隔絕,而應該關心現實,關心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現實的發展和變化。古人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是個優良的傳統。對現實的了解和關注,是歷史學家治史的不可缺少的動力之源、靈感之源,更是治史目的正確性的重要保障。
三、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學家的工作是在兩個方面創新:一是新的重要史實的發現、梳理;二是對重要問題新的、有說服力的解釋。這要求歷史學傢具有下述基本素質:(1)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做學問,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確的概念、嚴謹的表述,這是基本要求。目前,我們的教育體系缺少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系統訓練。我們有些年輕學者在這方面很欠缺,說話、寫文章邏輯混亂。(2)較強的聯想能力。歷史的舞台無限廣闊,歷史現象之間的關系無比豐富復雜。缺乏聯想能力,就難以發現紛紜復雜的事物之間的相似性與相異性,難以發現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難以產生很多靈感。知識面的寬廣,是聯想能力強的前提。(3)較強的批判精神。在學問方面,決沒有絕對的權威、絕對的正確,真理永遠是相對的。所以,歷史學家對任何已有的學術結論,在吸收其正確合理的成分的同時,還永遠應該抱批判精神,去尋找它們的不足之處。批判精神是歷史學家打破思維局限、眼界局限,確立自主意識、創新意識的前提。(4)較強的創新意識。這是學術研究最基本的意識,因為同科學技術發明一樣,學術研究的性質、目的就是創新。這一最基本、最起碼的認識,恰恰在一些人那裡被忽視了。目前,存在著大量重復勞動的學術產品。有些學者,甚至一輩子都沒有一項真正創新的成果。(5)較強的信息獲取能力。首先是善於利用各種手段,尤其是現代發達的通訊傳媒、電子網路手段查找資料的能力。其次是與國內、國際有關學者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這種學術交流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在學術日益國際化的21世紀,與國外學者的交流能力,將是我國歷史學任何一個學科的學者所必備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對歷史學家的外語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應該說,比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進行專業研究和學術交流,是任何一位未來的歷史學家的基本功之一;而對於從事外國歷史研究的歷史學家來說,恐怕還需要掌握不止一門外語。
如果我們在以上五個方面加強對自己的培養和訓練,必將提高我們在史學研究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良好的學風。在學風方面,我國歷史學具有優良的傳統。其中最重要的,筆者認為是以下幾點:第一是勤奮。歷史學是一門聰明的學問,需要歷史學家有非常智慧的頭腦;歷史學又是一門「笨」學問,需要歷史學家有勤奮刻苦、吃苦耐勞的精神,不但要勤於動腦,而且要勤於動腿——到處去查找資料。在很多時候,勤奮比智慧更加重要。我們常常可以發現,一些特別優秀的歷史學文章,主要得益於作者在查找資料方面所下的「笨」功夫。第二是堅韌。我們都知道,坐冷板凳,而且一坐就是十年甚至一輩子,這種描述首先是來自歷史學科的。堅韌意味著甘於寂寞,有時候也意味著甘於清貧。堅韌對立於浮躁、急功近利、沽名釣譽。堅韌意味著學者的清高,學者內心世界的充實。第三是嚴謹。所謂嚴謹,就是實事求是、誠實踏實、一絲不苟。別人的有關成果要充分了解並且承認,決不能埋沒掩蓋,當然更不能竊為己有。自己的成果要做到:字字有據——決不說空話、說主觀臆斷的話;據必求全——就是一些歷史學家提出的「竭澤而漁」,把必需而且能夠找到的資料全部找到;據必求真——就是尊重史料,不為了說明自己的觀點而使用似是而非的史料,或者經不起推敲的史料。
以上幾點看法,筆者主要是用來自勉,當然,也盼望能夠獲得其他年輕的歷史學工作者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