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中國歷史假期從哪個朝代變少的

中國歷史假期從哪個朝代變少的

發布時間:2023-05-16 22:33:35

❶ 古人當官也放假,古人多久可以回一趟家

其實不中余僅是現代的公務員有假期,古代的官員也是有規定休假的。早在大約秦漢年賣判滾間,我國就有了官員之間的休假制度。

而古代的官員,比如唐朝,他們大約每五天就可以回家休息一次。這似乎和我們現代的休假制度有些類似,一周七天五天工作兩天休息。像一些比較重要的崗位,比如需要長期侍奉宮中貴族的太醫們,太醫院是要輪班值守的,所以可能對於這些官員來講,他們並不能保證沒五天就能回家探親一次。

❷ 古代官員過年時會有年假嗎他們一般放多少天呢

在中國古代,官員沒有固定枯慶嫌的年假或休假制度。然而,他們有權在宗教和文化節日(如春節)獲得一定的休息時間。

春節,又稱中國新年,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通常慶祝15天。在此期間,官員們被允許回家與家人一起慶祝節日,並被給予休假。春節期間的休假天數會因政府當時的具體規定而有所不同,但很可能會給他們幾天假。

值得注意的是,在帝制時期,官員是由皇帝任命的,可能會被轉移到不同的地方或改變他們的職位,因此他們將沒有特定的家可返回。此外,對於那沒手些遠離家鄉的官員來說,他們在新年期間很難成行差桐。

總之,古代官員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的年假制度,但他們在宗教和文化節日(如春節)時可以休假,但休假天數會有所不同。

❸ 五一假期太短,中國古代假期最多的是哪個朝代

最幸福的宋人:全年三分之一時間可休假
毫無疑問,這個答案屬於宋代。
宋代假期多到什麼程度呢?全年100來天假,在宋代,宋人的假期接近全年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宋代的公職人員,全年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可以休息。
宋朝人龐元英所著的《文昌雜錄》中記載:「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歲共六十八日。」
除了這68天例牌假期外,宋代還有一項超級福利,每到農歷十二月二十日,官員就「封印」回家度假了,然後到次年正月二十,再返回衙門「開印」辦公,春節歷時一個月的長假,是不是讓現在只有7天春節假期的親們,感覺很淚奔呢?
不僅如此,碰到皇帝或皇後崩逝的忌日還有大假,大忌15天,小忌4天,這又是額外的福利啊,滿打滿算,一年接近100天的長假啊。
假期多,福利好,所以,宋人很會吃喝玩樂,北宋人孟元老就在記載北宋開封城的《東京夢華錄》中說:「時節相次,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游苑。」「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伎巧則驚人耳目旦洞,侈奢則長人精神。」
大意就是說,像元宵節、中秋節等等各種節假日的時候,大家各種遊玩,甚至通宵達旦讓人很是興奮,有的玩樂方式甚至你聽都沒聽說過。
恨不生在宋代啊。
唐朝:年假期80多天也很瀟灑
當然,唐代也很不錯
在唐代,加上正常的月休息3天,唐朝的公務員們,每年至少有80多天的假期。
這80多天的假期怎麼來的?
首先,除了每月例休3天每年共36天的例牌公假,唐朝人還有3個黃金周:春節、清明、冬至:三個節日各放假7天,我的天,一共21天假哦。其模喚枯次:夏至、中秋、臘日各放假3天,共9天假。還有:元宵節、中元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各個節日以及各個節氣都休假一天,24節氣,又有20多天的假期哦。
另外:皇帝的生日(名叫千秋節)、老子生日(老子名叫李聃,唐朝皇帝姓李,自詡是老子後人)、佛祖生日等也有放假,兒子行冠禮可以放假3天,子女結婚可以放假9天,親戚結婚也可以放假,祖父母和父母忌日也可以放假,淚奔,請問我們現代人也可以這么放假嗎?
所以唐朝的公務員,至少80多天假期,就是這么來的。
筆者小的時候在農村,上下學期每到夏季和秋季水稻成熟的時候,學校就會各放一個星期的「農忙假」,殊不知,「農忙假」從唐朝的時候就有了。
在唐朝,每年農歷五月北方麥子成熟的時候,學校就會放為期約一個月的「田假」,讓學生們回家幫忙農活收割麥子,這也有點類似於暑假的味道。
唐朝人假期多,官員也多休閑,所以孟浩然會在詩中寫道:「五日休沐歸,相攜竹林下。」(《宴包二融宅》);
這「休沐」,便是古代的公務員們每逢工作幾天,就會休息一天去洗頭洗澡沐浴更衣、回家看望妻兒或是走親訪友、外出遊玩。因為古人留長發束發,又沒有現代的自來水和熱水器,公務員住在衙門里,天天洗頭也不方便,所以休息的那一天,從漢代開始就稱為「休沐」。
白居易在放假前則經常跟朋友們先打好招呼,到時一起吃飯喝酒:「悶發每吟詩引興,興來兼酌酒開顏。欲逢假日先招客,正對衙時亦望山。」(《自詠》)
假期最少的苦逼朝代:秦始皇最坑老百姓
說起假期最少的朝代,短短14年的秦朝當屬最苦逼的。
生活在秦朝那是非常辛苦的。
秦國駕馭國民的方式非常酷烈,老百姓的徭役負擔特別重,修長城、修阿房宮、修直道(秦代版高速公路)、擊匈奴、征南越,各種工程和戰爭幾乎沒消停,老百姓不要說放假,就是想歇會都難,因此也難怪秦代僅僅經歷14年,便被席捲全國的農民起義所擊潰。
那時候,秦代全國僅僅2000萬左右的人口,即使是老弱病殘也要上陣干各種苦役,老百姓受不了,所以待始皇帝一嗚呼,起義的硝煙便四起了。
秦朝苦逼,隋代的人也好不到哪去。
隋朝末年,老百姓也幾乎沒法放假,甚至只能用悲慘來形容
為了營建東都洛陽,隋王朝每月征調的民夫就達200萬人,這還不計算其他相關人員;三次征討高麗,不計算後勤供應人員,光發動軍隊士兵就達130多萬人。要知道,當時全國的人口也就才兩三千萬人。
為了逼迫工人加緊建造戰船,督工們日夜鞭笞,工人們被逼日夜不停泡在水中,以致很多船工腰部以下的身體都長滿了蛆蟲。
這時候,不敢奢求放假,活著就是一種奢望了。
假期最天真爛漫的時代:先秦時期
有幸福的時代也有苦逼的朝代,那麼,最天真爛漫的時代又是什麼時鏈並候呢?
這自然要追溯到先秦時期。
那時候,公務人員極少,除卻奴隸,普通國民普遍依靠耕作為生,除了大部分時間忙於耕作,其他時間也能自主支配。在先秦時期,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立春、冬至、上巳等節日已基本確立,每逢這些節日,老百姓都會自發放假出去遊玩。
《禮記》中就記載,孔子的弟子子貢有一次參加臘日節,孔子問他玩得開不開心,子貢對此回答說,「一國之人皆若狂」,意思就是說國都(魯國)里的人跟玩瘋了一樣。那倒也是,難得節慶,大家都是玩得很開心的。
除了上述提到的臘日等公共節日,先秦時期鄭國的老百姓在三月初三,也就是上巳節那天,青年男女們也會集體選擇放假休息,相約到水邊一起戲耍互贈芍葯,對此《詩經·鄭風·溱洧》也進行了記載:「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葯。」
用俗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帥哥美女們喜歡在這一天去水邊玩耍,順帶看看能不能泡個妞、追個靚仔啥的。注意,那時候民風淳樸,女孩子追男孩子也很正常哦,並不像後世的明清時期那樣死板。

圖片說明:春秋戰國時期鄭國人自發放假過上巳節,男女有互贈芍葯習俗
最苦中作樂的朝代:亂世也要有消遣
當然,幸福總是短暫的,很多時候天下並不天平,假期也非常少,那麼身處亂世,苦中作樂就很有必要了。
漢末天下大亂後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長達400多年的亂世,無論是時代還是個人,身處其中的痛苦和迷茫是難以想像的,所以在放假的閑暇時候,去佛寺祭拜、寬慰心靈,是哪個時代很多人的共同選擇。
北魏時期(公元386-534年)的官員楊炫之在他所著的《洛陽伽藍記》中,就記載了當時北魏的首都洛陽的士子們,在周末休息的「休沐」日中,一起遊玩洛陽佛寺的情況:「京邑士子,至於良辰美日,休沐告歸,徵友命朋,來游此寺(寶光寺)。」

圖片說明:五代·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不上班來玩樂
同樣是亂世,身處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重臣韓熙載,也選擇了用放盪不羈來娛樂自己。
那時,北宋對南唐已是虎視眈眈,偏居江南的南唐政權風雨飄搖,韓熙載為避免猜忌,便經常假裝生病給自己請假不去上朝,縱情在家娛樂狂歡,韓熙載的老大,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大詞人、南唐皇帝南唐後主李煜,這李煜心想,這韓熙載整天不上朝不上班,都躲在家裡幹嘛呢?所以就偷偷派了個畫家顧閎中,假裝賓客潛入韓熙載家,看看他自己給自己放假,都在幹些什麼,這就是後世流傳的《韓熙載夜宴圖》的由來了。

❹ 在中國古代有沒有雙休日這一說

中國古代沒有雙休日的概念,但是也有假期。
古代假期最早叫「休沐」,古代西漢時期就確立了休假制度,據《漢律》記載:「吏員五日一休沐。」所謂「休芹或沐」就是沐浴和休息,即官員每五日當中可以放假一日。除了常規休息,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放5天假。至於官員的喪假和探親假,要根據遠近定天數,遇到特殊假日也就是皇帝誕辰放假3天,這樣算起來一年總共能休假73天。假期里嫌握伍大家可以擦洗、打掃衛生、走親訪友、遊山玩水,這樣的假期一直延續到隋唐。
到唐朝永徽三年,國事繁忙,朝廷改「五日休沐」為「十日休沐」,也稱為旬休,那時官員每十日休假1天,分為上中下旬各一天,又稱作「浣」,從此假期又有了「浣」的稱謂。在唐朝除了這樣的常規假,每年還有3個「黃金周」,每逢春季、冬至、清明各休7天,中秋、夏至分別休皮賣3天假,元宵節、中元節、孟蘭盆節、端午節、重陽節、三伏天幾乎每逢節氣都要休假一天。
在唐代,婚假、喪假、探親假已十分完備。探親假,父母在3000里以外者,每年有35天假(旅程除外),父母在500里以外者,每年有15天假。兒子行冠禮3天假,子女婚事有9天假,其他近親的婚假為5天、3天、1天。5月份有15天的田假,9月份有15天備制寒衣假,病假最長不能超過100天,父母喪假,文官強行退職3年,武官為100天,授業老師去世有3天假。遇到特殊的日子也放假,比如皇帝的誕辰放假3天。這樣算起來,假日超過了百天。
宋代假期在唐代假期的基礎上有所增加,據史學研究者介紹,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傳統節日最多的朝代,不但開創了「天棋節」這樣的新節日,而且是逢節必休,依然有「黃金周」如元旦、寒食、冬至各7天假,聖節、上元、中元、夏至、臘月各三天假,合計每年假期有一百二十多天。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是個工作狂,每年只有18天假期,元旦五日,冬至3日,元宵節10日。朱元璋過世後,增加了月假3天,加上原來的18天,每年休假有50天。
再說到清朝,假期就更少了,除夕封印,初六開印辦公,總共假期只有5天,據記載,慈禧太後頒發新政後與西方接軌,公職人員星期天可以休息。

❺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假期最長

中國歷史上有史可考的休假制度起源於漢朝。漢朝以下,各朝各代都規定有長短不一的假期。有意思的是,這些長短不一的假期,幾乎與各個朝代的經濟繁榮程度、民生幸福指數成正比。

1、漢朝

在漢朝,官員休假被稱為「休沐」或「洗沐」,《漢書》稱:「每五日洗沐歸謁親。」《漢律》說:「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這里的「洗沐」是休假的意思。

漢朝官員一般要連續工作五天,第六天是洗沐日,可以回家看望父母妻兒,沐浴休息。《漢律》的這一規定,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有關休假制度的明文規定。

漢朝官員五日得一沐,算下來一年可以常規休假60天左右。此外,漢朝官員在夏至或冬至的時候,有一天休假。所以,漢朝公務員一年的休假時間大約在61-62天。

2、唐朝

漢朝工作五天休假一天的慣例一直沿襲到隋朝。南北朝時,梁國開始把工作五天休假一天的慣例改為每工作十天休假一天,這就是歷史上的「旬休」制度。唐朝以後一直到元朝,各個朝代都延續了這一「旬休伏拍」制度。也就是說,在唐朝,官員們一年大約只有36天的常規休假時間。

不過較之漢朝,唐朝特殊節假日開始增多,一年之中大約有53個節慶假日。唐朝不僅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元、中秋、寒食等有假期,就是連釋迦牟尼、老子誕辰,皇帝、皇後的生辰、忌日也有假期。據《唐會要》記載:「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干曜、右丞相張說等上表,請以是日為千秋節,著之甲令,布於天下,咸令休假。」文中的「是日」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在李隆基生日這天,普天同慶,全民休假。

加起來,唐朝人一年的休假時間大約有89天,還不錯。

3、宋朝

宋朝的休假制度大體上繼承了唐制,也有「旬休」。但宋朝的特殊假日比唐朝又有所增加:傳統的正月初一、寒食、冬至、天慶、上元節各有7天長假;夏至、先天、中元、下元、降聖等節也有3天小長假;立春、立夏、七夕、端午、中秋等節再各休1天假。算下來全年特殊假日約有76天。

此外,宋朝人在帝後薨逝的忌日還有假期,大忌有15天,小忌有4天, 加上「旬休」36天,宋朝人一年大約有116-127天假期,約佔全年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國歷史上假期最長的朝代,宋朝當之無愧。

4、元朝

在元朝,「旬休」制度得以保留,但特殊假日卻大幅度減少,原來的大長假、小長假被縮減至1天或2天,各類法定節慶假日總共只有16個。算下來,元朝人全年假期大概只有52天。但這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明清兩代。

5、明朝

明朝對官員的休假制度作出了調整,由原來的「旬休」即十天一休變成了一月一休。也就是說,到明朝,官員們的休假日一年只剩下了12天。此外,明朝還將大部分的傳統假期取消掉,只保留了元旦、冬至、元宵三節休假。元宵放10天,元旦放5天,冬至放3天,共18天。

總之,在明朝,元旦、冬至、元宵三節的18天休假期加上常規的12天休假,總共也只有30天。看到這里,節假日需要加班的苦逼們是不是心理平衡了一點呢?

6、清朝

若單從休假來說,清朝人其實比明朝人更苦逼,因為清朝人平常都不能休假,他們把常規休假和元旦、冬至、元宵三節的假日合並在一起,發明了一個叫「封印」的休假制度。

清缺鋒羨朝人的「封印」期為期一個月,每年年末的十二月十九日到二十二日至次年的正月十九到二十二日為假期,至於是十九日到二十二日之間哪一天開始放假,哪一天開始上班,則由欽天監推算,不同年份有所不同,除此之外不再設其他假基彎期。

在中國歷史上,休假時間最長的是宋朝,次之為唐朝。而兩個朝代,剛好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較繁榮,民生福祉較高的朝代。相反,在元明清時期,假期較短,商業經濟凋敝,民眾幸福指數也普遍不高。

❻ 新中國節假日變遷史:六七十年代春節居然不放假

馬上就要過春節了,節假日休幾天、怎麼休,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休閑是一種成為人的過程」。按照這種說法,其實我國休假制度變遷的背後,也是國人從新中國剛剛成立時的「革命人」慢慢成為獨立「個人」的過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春節不放假

我國的假期分為兩種,一種是制度性假日,例如周末、國慶節、勞動節;一種是節日性假日,如春節。回憶起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休假方式,一位退休老人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只記得周末都是「義務勞動日」,哪有什麼休閑。

以1967年初的政治風氣,「革春節的命」是很自然發生的。1月25日,全國各地的報紙紛紛刊登「讀者來信」和「倡議書」,發表春節不回家的倡議。《人民日報》也刊登了「五十七個革命組織聯合發出破除舊風俗,春節不休假,開展群眾性奪權斗爭」的倡議書。僅僅4天之後的1月29日,中央便發布了春節不放假的通知。

何謂「革命化的春節」,簡單說來有三點,一是要「抓革命促生產」,春節不回家,積極參加生產勞動,變冬閑為冬忙;二是禁止春節里的一切所謂的「封建習俗」,如放鞭炮、燒香拜佛、舞龍舞獅、磕頭拜年等;三是不準大吃大喝,更不準打牌。人們熟悉的春節習俗唯有貼春聯一項被保留,但內容卻大為不同,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三十不停戰,初一接著干」。

那時候最典型的過春節場面是:一家人圍坐在毛主席像下吃年夜飯。飯前,要召開一次鬥私批修的家庭會,做父母的會放下架子,和子女相互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兒女也可以向父母「開炮」,最後全家人把思想統一在「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光輝教導上。人們春節見面問好,也不說「恭喜發財」之類的傳統吉祥話,改說「祝你今年能夠見到毛主席」。

過年的氣氛,吃是重要一環。當時除了在家裡不準大吃大喝外,城裡的單位食堂、農村的公社食堂,還會組織人們吃「憶苦思甜飯」——用野菜、樹根,加上玉米糊、地瓜干之類的東西煮成粥,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牢記「萬惡的舊社會」,熱愛新社會。

1976年,十年動亂結束;但拆虛並沒有立即恢復春節放假。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報》以題為《為什麼春節不放假》、《讓農民過個「安定年」》的兩篇讀者來信為信號,表明了 *** 對春節休假制度的回歸態度。來信的讀者一位是工人,一位是農民,信中朴實地表達了他們對「革命化、戰斗化春節」的疲倦:

「林區第一線的工人不休星期日,一年中僅有這么幾天假日,應該讓他們好好地度過這個節日。」「農民一年到頭,春節是放假休息的時候。說實在的,春節不放假,搞疲勞戰術,群眾過不好年,心裡不痛快,幹活也使不上勁。」

幾天之後,部分省份開始宣布恢復春節休假。到1980年,我國全面恢復了春節休假制度。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忙碌的單休時代

「春節不放假」,惹得天怒人怨,終於在「四人幫」倒台後結束了。這時的中國人,每年有兩個長假,即春節、國慶各放三天,平時為每周日放假。中國人從此進入了單休時代,單休制一直延續到1994年才結束。

其實,「禮拜天」這個宗教用語在清初就開始進入中國,並被接受。辛亥革命後,7天一次的「禮拜天」休假日沿襲了下來,奠定了後來的基本休假格局。

由於一周只有星期侍悶天才能休息,那時的上班族到了周末,大多是在家裡打掃衛生、修理電器和傢具、看望老人等等,也沒辦法好好休息。

家住廣州的施靜美如今已經退休了,她回憶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單休假日」——自己在家旅談燃處理家務,丈夫帶兒子去附近公園玩耍,如果自己做完家務還有時間,就看看電視或報紙休息一下。

像施女士這樣的情況是普遍現象。因此,單休時代,還流行這樣一個說法:「戰斗的星期天,疲勞的星期一」。

由於周末只能休息一天,上班族很難離開自己工作生活的城市到外地去,某種程度上,人們其實是被「固定」在了土地上。對外面世界的好奇與嚮往,使得介紹外面世界的央視《正大綜藝》成了當時最紅火的節目。

沒有假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度存在的「票證制度」也阻擋了中國人在大地上自由行動的步伐。沒有票,有錢也買不著東西。普通人出門不僅要自備糧票,還得讓單位出具出差證明,沒有介紹信、沒有糧票,可謂是寸步難行。即便出了門,乘坐交通工具也分三六九等,普通人只能坐汽車或者火車硬座、硬卧,乘軟卧、飛機都得有介紹信。對那時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旅遊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

1995年:雙休日正式來臨

1995年3月6日,紐約。時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科技參贊孔德涌和往常一樣,翻看著當天的中國報紙。

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上,一條不足400字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這篇題為《大陸將逐步實現每周五天工作制》的報道提到,勞動部的官員透露,將縮短工時至五天,但具體實施日期未定。

數日後的3月25日,他從《人民日報》和《中國日報》上讀到,時任國務院總理 *** 簽發國務院令,從當年5月1日起,中國正式實施五天工作制。

「當年燒開的一壺水,如今終於可以拿出來沏茶了!」孔德涌心中感慨。

來聯合國前,孔德涌曾任中國科學技術促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燒這壺水」,這個研究中心正是始作俑者。他的前任 *** 點了第一把火,他接任後點了第二把火。

巧合的是,也正是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所在的大樓里,1979年,來這里出席國際會議的 *** 最早萌生了在中國實施五天工作制的想法。

當時, *** 每天馬不停蹄地參加會議。但星期五下午,卻無會議安排。出國參會時,他總是十分留心其他國家的工時制度,常假裝不經意地向人打探:「你們周末打算做什麼?」他漸漸發現,五天工作制是時代潮流。

1986年5月,「縮短工時課題組」成立。在縮短工時民意調查中,80%以上的人選擇了「增加一天休息」。到了1994年3月,單休制度終於松動,我國開始實行「大小禮拜」,大禮拜每周休息兩天,小禮拜休一天。

這時的中國人,才開始有了「度周末」的意識,很多人生平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旅遊就是趁著大禮拜的空隙完成的。

在「大小禮拜」推出後一年,1995年3月25日,我國開始全面施行雙休日制。短途游需求爆發,旅遊市場呈現井噴式增長,導游一下子供不應求。

1999年:「黃金周」來了

休假可以休息、享受,也可以拉動內需。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為了 *** 消費,拉動國內經濟,法定節假制度在建國後迎來了又一次重大調整。

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發生了特大洪災。1999年春節期間,時任國務院總理的 *** 到湖北災區看望慰問災民。吃年夜飯時,國家能源委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向朱總理提出了關於增加節假日的建議。

「我對總理說,現在這個形勢恐怕漲工資不現實,是否可以增加節假日,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休息機會,這也是提高福利的一種方式。」張國寶說。

春節假期結束後, *** 回到北京就把是否增加節假日的事交代給時任國務院秘書長的王忠禹研究。

到了當年9月18日,國務院頒布了《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將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前後的雙休日拼接,形成7天長假,從當年國慶起開始執行。2000年6月正式確立「黃金周」假日制度。

幸福來得有點突然,1999年,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國慶,全國放假7天時,有些人還沒准備好。到了第二年,國內的旅遊景點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出境游也同樣火爆,中國人開始「包圍」全世界的著名景點。近到東南亞,遠到歐美,都有中國人的身影。「哪裡都有中國人!」是人們「黃金周」出境游的普遍感受。

2008年:傳統節日變成小長假

「黃金周」帶動經濟、釋放人們出遊需求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路上堵、景點鬧、吃飯難……有人還把「黃金周」戲稱為「黃金粥」。另一方面,民間要求重視中國傳統節慶的呼聲越來越高。終於,2007年12月7日,中國的休假制度又一次發生變革。

國務院通過修改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從以往的3個7天長假模式變成「2+5」模式,於2008年1月1日實施。具體來說,即保留國慶和春節兩個「黃金周」,全年有5個3天的小長假,全年節日總放假天數由原來的10天增至11天,加上雙休日,人們全年的假日時間達115天,一年中有近1/3的休假期。

推動這個轉變的第一人,是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紀寶成。從2004年的全國「兩會」開始,他連續四年提交「將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納入法定節假日」的議案,促使這一建議於2007年12月被國務院正式採納實施。

與此同時,由於「帶薪年假」開始得到重視,「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等出遊模式也漸漸被人們拋棄。人們的休閑方式越來越多元,反映出近年來「慢生活」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更多的人開始把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當作人生理念。

❼ 古代哪個朝代放假時間最多

中國古代放假可不比現在少啊,而且名目稀奇古怪甚至有洗澡假,這蘆手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吧。但是中國有那麼多朝代,哪一個朝代放假時間最長呢?根據歷史學家的相關研究,唐代是最捨得放長假的年代,不僅動不動就7天小長假,每年的累計放假時間會超過50天。

到了唐代,休假制度又有了新的面貌,官員10日一休息的制度已經明確確定,到了慶族休假無論是從朝廷到下面的縣衙,全部停止辦公,而不是在以前的輪流休息。即使部分官員休息而行政體系照樣運轉。

唐朝休息的時候雖然不對外辦公,但是為了應對緊急情況,也有對應的人值班。但這些值班的人都是新來的同事。唐宋時期國家規定的節假日最多,唐朝隨著傳統時令還進行更改,公休之外的節假日也大幅度增加。

❽ 中國古代有沒有休假制度

在秦朝及以前,社會沒有法定的節假日,也沒有具體的休假制度,政府官員每天都猜嫌要按時上班。如果遇到什麼特殊情況,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那需要提前請假,經皇帝或殲枯相關部門的批准後,方能離開。秦時的官員請假稱「告歸」,告歸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因疾病需要回家休養,二是身體老邁需告老還鄉。
發展到漢朝,休假制度初具雛形,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例假,另一類是節令假。漢制規定,凡政府官員,每五日可以休假一天,稱為「休沐」,即休息和洗浴。因為當時朝廷要求各級官員集中在官衙辦公和食宿,沒有特令,平常不得回家,只有到了「休沐」,才可以洗澡更衣,回家團圓,走親訪友。《漢書·霍光傳》載:「光時休沐出,桀輒入,代光決事。」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寶光寺》載:「京邑士子,至於良辰美日,休沐告歸,徵友命朋,來游此寺。」《初學記》卷二十:「休假亦曰休沐。《漢律》:『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可見,我國的休假制度歷史悠久,早在漢朝時就有了明文的規定。
同時漢朝的官員還享有各種節令假,如冬至、夏至、春節等。除此之處,遇到特別的事情,官員還可以告假,告假又分為予告和賜告兩種。予告可帶職休假,但不得歸家。賜告則是因為生病給予的假,漢制規定,凡請假三個月免官,經賜告者可延長假期而不免官。若遇喪事,則依喪服制度,長者3年,短者36天。
到了唐朝,休假制度得到了進一步完善,也更人性化、具體會。唐制規定,凡各級官員每十天可休假一天,稱這「荀假」。此外,還享有各種節令假,如春節放假七天,定省節(相當於現在的探親假,每三年一次)放假35天,結婚放假九天,喪假(視與死者的關系而定假期長短),病假(最長不能超百天)。到了唐朝末期,還建立了退休制度,凡官員年逾七旬者,可以退休,稱為「致仕」,享受半俸。
宋朝是假日最多的一個朝代,各種法定假和節令節共計達68天。《文昌雜錄》載:「官吏休穗改手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歲共六十八日。」另外,宋朝還有一個省親假,每年十二月二十日至次年正月二十日,各級官署停止辦公,回家過年。因此,宋朝實際享有的假日應該是98天。
明朝的休假制度與宋朝相比,休假的天數有了明顯的變化。例假仍為每月3天,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節日共放假18天,每年休假則只有50多天,比宋朝少了將近一半。
清朝的休假制度基本沿襲了明朝,但到了清末,休假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鴉片戰爭後,受西方假日制度的影響,例假由原來的3天月假,變為了周日休假,這種制度一直沿襲至今。

❾ 春節在哪個朝代被廢止過

「春節」只有102歲
辭舊迎新、闔家團圓,春節可算是中國人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了。但與西方的宗教節日不同,春節是農耕文明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個歲時節日。關於其起源,目前比較公認的說法是虞舜即位時,帶領部下祭拜天地。歷史上對春節的叫法不同,秦時稱上日、元日,兩漢時有歲旦、正旦之說,魏晉南北朝時稱歲朝、元首,唐宋稱歲日、新元,清朝則開始稱元旦、元日。民國之後,這一節日逐漸演化成為一個從臘八節起到元宵節止的全民性大節。
1912年,中華民國宣布改陽歷1月1日為「新年」,但在民間推行遇阻。1914年1月,時任內務部總長的朱啟鈐為順從民意,提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給假一日。「經袁世凱批准,就此奠定了陽歷年首為元旦,陰歷正月初一為 春節 的並存格局。」所以說,現在我們過的春節,其實只有102歲。
民國初期,政府試圖將賀年、祭祖、貼春聯等活動移到陽歷元旦,但是民間強烈的傳統意識,還是將這些習俗保留在了春節。
三位主講人將研究材料縮小到了新中國以後的《人民日報》,以「春節」為關鍵詞檢索,共得370篇報道,雖有局限,但亦是從一個切面反映春節在最近半個多世紀里是如何變遷的。
1949—1956年:與宣傳相結合的春節
「吃」,歷來是春節的重要元素,中國人節前積食的習慣在本就物資不充裕的背景下,讓「春節物價上漲」成為了一條鐵律,不過,1951年的北京似乎打破了這一慣例,度過了一個「物價穩定如常」的春節,究其原因有二:一是這一年的北京市工商局在年前就號召國營貿易公司、合作社以及有關私營商業到各地采辦年貨,提前做好准備;二是貿易部特別規定,要穩定春節期間的物價。可見,此時政府已開始針對過節可能出現的不穩定因素做出應對。
不過,這一時期關於春節最大的特點是,文娛節目被塗抹上了濃重的政治色彩。工農聯歡和軍民聯歡是這一時期的兩種重要形式。各地工人和農民在春節期間都會展開盛大的聯歡活動,鄧劍指出,這種參與性而非當下觀看性的文娛活動,讓人更能切身地感受到年味兒。而軍民聯歡幾乎是從解放以來唯一不曾間斷的聯歡形式。
這一時期,局念李幾乎每年的春節文藝活動都有一個固定的主題,無一例外這個主題都關乎政治宣傳:1953年的《婚姻法》宣傳,1954年總路線的宣傳。這種宣傳要求雖未訴諸法律文書,但不達標者還是會受到批評,1952年,中央戲劇學院的春節演出,由於其節目沒有配合現實斗爭的需要,受到了批評,戲劇學院不得不做出檢討。
1956-1966年:打破常規過春節
現在人們常說「春運難」,事實上早在1950年代,春運就已經難了。1954年,國家首次明確,春運時間為春節前後一個月,鐵道部成立「春節旅客輸送辦公室」,晝夜值班。1957年,國務院第一次專門就做好春運工作發出指示, 要求企業、學校動員職工、學生體諒鐵路運輸困難,能早走的早走,能晚走的晚走,能不走的不走。
解決春運難題在1958年與「大躍進」運動相結合,成就了「打破常規過春節」的號召。「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為普遍的共識和宣傳口號,煤礦、水利工程、機關部門是貫徹得最為徹底的行業。1959年的一篇報道就這樣寫道,今年除夕,最熱鬧的要算十三陵水庫工地。兩萬七千多名民工、官兵、幹部、學生的勞動歌聲響徹了大年三十的整個晚上。
1960年代,鋪張浪費、搖錢賭博的一些舊風氣在社會上卷土重來,此時「以革命的精神過春節」的號召也相應而來,反對敬神祭祖、大吃大喝,以健康、節儉的態度過節遂成風尚。
1966-1976年:革命化的春節
這十年是新中國歷史上的特殊時期,1967年,國務院發出了「今年春節不放假」的通知,中國自此進入「革命化的春節」。
所謂「革命化的春節」,簡單說來有三點:一是要「抓革命促生產」,春節不回家,積極參加生產勞動,變冬閑為冬忙;二是禁止春節里的一切所謂的「封建習俗」,如放鞭炮、燒香拜佛、舞龍舞獅、磕頭拜年等;三是不準大吃大桐遲喝,更不準打牌。
人們熟悉的春節習俗唯有「貼春聯」一項被保留,但內容與原來辭舊迎新的祝語大相徑庭,最有特色的當屬「三十不停戰,初一接著干」。
那時候最典型的過春節場面是:一家人圍坐在毛主席像下吃年夜飯。飯前,要召開一次鬥私批修的家庭會,做父母的會放下架子,和子女相互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兒女也可以向父母「開炮」。
吃依然是過年重要的一環,但在這一時期高凱流行的不是「吃好」而是「吃差」,城裡的單位食堂、農村的公社食堂會組織人們吃「憶苦思甜飯」——因地制宜,什麼難吃弄什麼,用野菜、樹根,加上玉米糊、地瓜干之類的東西煮成粥,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牢記「萬惡的舊社會」,熱愛新社會。
1979-1989年:平安回家、歡樂過年
1979年1月17日的《人民日報》刊登了一封讀者來信題為《春節為什麼不放假》,受到全國各地的響應,1980年,春節放假制度全面回歸,隨之而來的首要大難題又是春運。
1981年年初,前2個月的客運就達到1.21人次;1982年春運,僅北京站的旅客量就達到532萬人次。為何會有這么大流動量,人們常常會將此歸因於一個群體——「盲流」,意指從農村常住地遷徙到城市、無穩定職業和常住居所的人們。
1984年,中央「一號文件」允許農民自理口糧進城鎮做工、經商、辦企業。在1980年代,形成了四大遷入圈:東部沿海的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以及因礦產豐富和對外貿易便利、地理位置絕佳的新疆地區。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在春節集中回鄉過年,就常常出現買了票也未必上得了車回得了家的情況,人們常常提著大包小包在車站飛奔,甚至在火車發車前還有不少人從窗口爬進車廂。據統計,1988年有88萬人是在火車上站著回鄉的。安全過節、平安回家也在這個背景下提出。
這一時期,春節期間的文娛活動全面展開。電視節目不僅明顯增多,且題材豐富,不再局限於革命教育,更多貼近生活的電視劇開始被搬上銀屏。不過1980年代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1983年中央電視台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的舉辦,不論人們懷著欣賞還是吐槽的心情,這道年夜大餐也已經陪伴了我們整整31年。
經濟形勢大好,讓人們置辦年貨不再捉襟見肘。1985年北京舉辦了首屆春節商品展銷會。
不過,物資和娛樂的豐富卻未讓人們滿足太久,1989年2月8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名為《上海出現春節冷、聖誕熱的現象》,傳統的節日亟待在新時代找到新形式和新內容。
1990至今:外出與歸家
新形式的關鍵詞是「外」:外出吃年夜飯,外出旅遊。
1990年代,「下館子」吃年夜飯成為流行。1996年,北京市政府提出了「百家飯店迎家宴、百家商場掛彩燈、百家賓館過大年」的口號。
而1999年,國務院公布了新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前後的雙休日拼接,從而形成7天的「黃金周」。黃金周旅遊季就此催生。
1999年的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唱響了很多人的心聲,春節回家看看老人與家人團聚重新成為社會的呼籲,2013年修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將「常回家看看」入法。但是這些年回家卻漸漸變了味,過年的紅包禮品、親戚朋友的問候攀比,越來越成為一種負擔,「恐歸族」一詞應運而生,當「情」逐漸變成「債」,沖淡了春節原有的味道。
作為農耕社會傳承下來的節日,在傳統的小農經濟社會中,人們始終可以找到盡情狂歡的位置,但在新中國的不同歷史時期中,春節卻在快速的工業化和市場化背景下被揉捏、重塑。
文革之前,春節是國家革命和生產大潮下的一場文化儀式,無論工人、農民、軍人,所有人都共同參與,是一場「大春節」,雖然物資貧乏,但大家都為濃郁的過年氛圍所感動。而從1970年代後期至今,消費市場讓年過得越來越充實的同時,也在使其變味。這個時期的「小春節」強調一家人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但回家卻也漸漸成為人們「又愛又恨」的尷尬話題。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假期從哪個朝代變少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