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村燒餅的來歷
東漢末年劉熙在《釋名》一書中解釋為「餅,並也。溲麵使合並也。胡餅,作之大漫沍也,亦以胡麻著上也。」溲,就是浸泡、和面的意思;大漫沍指形狀大而平整;胡麻,即芝麻,相傳張騫得其種於西域,故名。因此,從原料上看,胡餅就是覆以芝麻的面餅,這與吊爐燒餅是一樣的。
明朝中葉,山東省周村賈商會集,各種山東小吃應時而生。一種名為胡餅爐的烘烤設備傳入山東周村,飲食店的師傅們根據焦餅薄香脆的特點,用上貼烘烤胡餅的方法,創造出了山東大酥燒餅。
清朝光緒六年(1880年),山東周村郭姓燒餅老店「山東聚合齋」對燒餅製作工藝潛心研製,幾經改進,使山東周村燒餅以全新的面目、獨特的風味面世。
(1)周村燒餅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山東周村燒餅,是一道麵食,因產於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而得名,源於漢代,成於晚清,是山東省名優特產之一。
以山東省傳統工藝精工製作而成,為純手工製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點。其外形圓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酥孔羅列,薄似楊葉,酥脆異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滿口腹,若失手落地,則會皆成碎片,俗稱「山東瓜拉葉子燒餅」。
山東周村燒餅以小麥粉、白砂糖、芝麻為原料,以傳統工藝製作而成。製成後,薄如秋葉,形似滿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
2. 周村燒餅製作技藝的歷史
周村燒餅歷史悠久,早在明朝中葉,周村賈商會集,各種小吃應時而生,一種上貼烘烤胡餅的「胡餅爐」傳入周村,飲食店戶的師傅採納焦餅薄香脆的特點,用上貼烘烤胡餅的方法,創造出膾炙人口的大酥燒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據《資冶通鑒》記載,漢桓帝延熹三年 ( 公元 160 年 ) 就有販賣胡餅 ( 即芝麻燒餅 ) 者流落北海 ( 今山東境內 ) 。清末至民國周村郭氏人家成為製作燒餅的唯一專業戶。 1958 年公私合營,由郭雲龍老人之子郭芳林攜祖傳工藝和秘方合人原周村食品廠。同年,周村人民政府代表全區人民向毛主席贈送過大酥燒餅。 79 年大酥燒餅以「周村」作為商標進行注冊,正式定名為「周村牌」周村燒餅。 83 年被商業部、山東省命名為優質名特產品。 97 年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1999 年被山東省消費協會列為「向消費者推薦產品」、「淄博市消費者滿意單位」、「 99 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 2000 年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國名點」稱號。 2001 年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 2002 年被授予「國家無公害農產品」、2004年先後被評為「山東名牌」、「山東省免檢產品」、「國家綠色食品」等榮譽稱號。 「真正的周村燒餅薄如紙、芝麻香、落地即碎、入口有響。要經過配方、延展成型、著麻、貼餅、烘烤等多道工序。」在周村燒餅博物館內,周村燒餅的第四代傳承人王春花一邊製作燒餅一邊告訴記者。王春花說,周村燒餅之所以有別於一般的燒餅,從初期選料到製作成型,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
談話間,王春花的手指不停轉動,一個個布滿金燦芝麻的燒餅很快出爐。王春花說每個和好的面團都要不斷揉捏,來增加韌性,燒餅上沾的芝麻經過了水澇、去皮、炒熟等多種工序。還沒有發明出可以替代人手工製作周村燒餅的機器,燒餅的味道和口感完全在於手的功夫上。
然而製作周村燒餅,最難的兩道工藝就是延展和張貼。「延展的技藝越純熟,做出的燒餅直徑越小。」王春花說,市面出售的周村燒餅,一斤麵粉可製作60個,每個直徑約在13公分左右,燒餅上約有芝麻2000粒。而在2012年,王春花研製的「特供」燒餅面世,一斤麵粉可製作128個,每個直徑僅有7公分左右,上面卻依舊能布滿2000粒芝麻。不過,這種「特供」燒餅僅用於私人定製或參賽使用。 「我是從小看著母親做燒餅長大的,那個時候不夠高,就踩著凳子學做燒餅。」從小的耳濡目染,使王春花與燒餅結緣,但擁有今天的高超技藝,她將這些歸功於恩師。1993年,王春花開始跟著周村燒餅第三代傳承人梁文超學習製作真正的周村燒餅。
王春花回憶說,張貼這道工序,著實讓她吃了不少苦。「早期的烘烤爐不像現在這么先進,爐壁的兩旁沒有遮擋,需要徒手將餅坯放入240℃高溫的爐膛。」初學的一年時間,她的手臂經常出現大面積燙傷,由於需要不間斷地練習,經常是舊傷還未痊癒,又再添新傷。
隨著製作手藝漸漸步入正軌,王春花又遭遇了瓶頸期。「張貼不能藉助任何輔助工具,餅坯在這個過程中極易變形。」近一年的時間,王春花製作的燒餅不是圓形而是橢圓形,她告訴記者,這期間曾多次想要放棄,但源於對燒餅的熱愛,讓她咬牙堅持了下來。
同一時期,與她同樣師承梁文超門下的「弟子」有不少選擇了放棄,而王春花卻堅持到了最後,並在50餘名弟子中脫穎而出,被老師梁文超選為第四代傳承人。 「製作燒餅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工作,經常是上班有點,下班沒點。」王春花說,車間現有燒餅師傅150人,平均每天,每名師傅需製作2700個燒餅。因為全程為手工製作,其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
作為傳承人,2000年,她開始在省內多個城市「物色」傳承人的合適人選。王春花的直系弟子約有100名,再傳弟子200名。王春花說,雖然公司培訓期為20天,但一名學徒要想掌握全套技術,製作出合格的直徑11厘米的燒餅,至少需要3年時間。時間長,過程枯燥,使得願意學習這門手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而王春花也不得不降低收徒的標准,將原來18—25歲的年齡限制放寬至35歲。
雖然面臨招工難的問題,但王春花依然履行著一名傳承人的責任。除了在淄博、濟南等省內城市招收可以繼承周春燒餅手藝的年輕人外,她還在淄博沂源進行考察,將建一座燒餅製作工廠,招收一批學徒。
「周村燒餅可以稱得上是『古代延傳的美食』,完全靠手藝延長它的保質期,沒有任何添加劑。」作為傳承人,王春花希望周村燒餅可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保留下去,多少年以後,製作燒餅的手藝不會失傳,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通過品嘗周村燒餅,嘗出屬於淄博的味道。 周村燒餅又將發展目標鎖定在挖掘周村燒餅傳統文化上,並與旅遊產業相結合,繼續擴大「周村燒餅」的影響力。
隨著周村古商城應運而生,公司也看到了發展商機,2004年在周村古商城銀子市南頭一間20平米的小屋內,生起了一台小爐子,邊製作邊賣,做起了一個活廣告。那時候,古商城剛開發,鮮為人知,一個月下來,遊客少之又少,每月進賬只有七八百塊錢。
當時,與該公司一起進駐古商城的還有不少當地的老字型大小企業,但運行幾年來,不見效益,許多企業也撤掉了古商城的門頭。然而張兆海卻一再堅持,「將來旅遊開發好了,人氣一上升,傳統手工藝與旅遊的巧妙結合,對我們來說又是一次發展機遇。」就這樣,公司在周村古商城不斷擴大店面,並成立了周村燒餅博物館,將「周村燒餅」的歷史文化和手工技藝搬到博物館,看一看歷史檔案和實物,看一看現場製作,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做活 。 淄博市周村燒餅博物館內,制餅師傅左手持面劑,右手旋餅,餅轉如飛輪,轉眼間,乒乓球大小的面團變成了薄如蟬翼的餅坯,用手輕輕揭起後迅速往攤滿芝麻的木盤內一蘸,隨即反托在右手指背上,直接送入溫度達240℃高溫的爐膛……延展、著麻、貼餅,動作輕巧靈活,一氣呵成,頃刻間,一張布滿近2000粒芝麻的燒餅新鮮出爐。如今已有上百年歷史的周村燒餅,在2006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悠久的歷史,精緻的做法,使周村燒餅成了淄博美食的典型代表。
走進周村燒餅博物館,了解周村燒餅厚重的歷史文化。踏入一樓展廳,古色古香的色調卻滲透著難以掩蓋的現代氣息。牆壁上掛滿了有關周村燒餅的文獻資料,從燒餅起源到後來的傳承發展,一幅幅珍貴圖片輔以文字,生動形象地為遊客講述著這一古老小吃深厚的歷史淵源。
3. 如何評價淄博的傳統點心,除了燒餅還有什麼
我覺得淄博的傳統典型還是非常美味而且著名的。
1、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是中國山東淄博的一種傳統小吃,因產於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而得名,是山東省著名漢族美食之一。周村燒餅製作歷史悠久,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據傳為一位叫郭雲龍的先生在一種馬蹄形厚燒餅基礎上創制而成。
外形圓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酥孔羅列,薄似楊葉,酥脆異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滿口腹,若失手落地,則會皆成碎片,俗稱「瓜拉葉子燒餅」。周村燒餅以傳統工藝精工製作而成,為純手工製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點,富有營養,老少皆宜。小的時候我很喜歡吃這個,但是最近吃得很少了。
2、蜜三刀
蜜三刀是山東特色傳統風味小吃之一。當地特產糕點八大樣之一。具有漿亮不粘,味道香甜綿軟,芝麻香味濃厚的特色。蜜是飴糖,是由大麥等糧食經發酵糖化而成,又被稱為「蜜食」。
其中,山東最好吃的蜜三刀在青州。青州蜜三刀是不折不扣的甜食,而且還是油炸的甜食,在全民講究健康飲食今天,它可是讓人望而生畏的不健康食品。但是,如果你到山東青州隆盛糕點的門前,你會發現,那排隊買「蜜三刀」的隊伍,才讓你望而生畏呢!我想這個大家應該都吃過吧!
3、饊子
饊子是我國北方很常見的一種油炸食品,在濟南也常遇到,很細很長,焦黃酥脆,格外饞人。濟南的饊子俗稱「細饊子」,說來頗有歷史:「細饊子系鍾興和所創制。鍾在歷下區鍾樓寺街為攤商,制售饊子三十餘年,技藝精良,有獨特風味,甚為消費者所喜愛。」
以前,由於生活水平較低,饊子並非是誰想吃就吃得起的,尤其是貧苦人家很少捨得買饊子,所以平常百姓吃饊子會當作一件很大的事,不像現在拿著就吃。
4、大蝦酥
沒吃過大蝦酥的小朋友,別說你的童年在濟南。這表皮酥脆內心軟糯,口味咸甜的大蝦曾陪伴了很多90後整個童年。依稀記得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的美味,那味道至今無法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