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東北二人轉的源頭是什麼
吉林省梨樹縣是東北二人轉的發祥型模粗地,最早的演出活動可追溯到清乾隆四十五碼此年(1780 年)以前。《四平市曲藝志》記載:「就靠山屯齊家蔓師承譜認定,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梨樹已有二人轉當是無疑的……清乾隆年間的梨樹二人轉已經步入收徒傳藝的職業蹦蹦藝人階段……二人轉的歷史源頭當在梨樹縣。」二人轉,又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過口、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它根植於漢族民間文化之中,屬於走唱類曲藝曲種,已有300 多年的歷史,主要來源於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起初,逃荒的難民乞討時,二人對唱,一般每人手中各拿兩根短棒,一邊唱一邊擊打拍節代為伴奏。後經傳唱,演變為秧歌中的霸王鞭和二卜鎮人轉中的彩棒。
Ⅱ 奉天時期梨樹縣有幾個中隊
奉天時期,梨樹縣是一個重要的行政區域,也是軍事要塞悄局。該縣設有多個中隊,以負責維護當地的治安和安全。
據記載,奉天時期,梨樹縣共設有3個中隊。這些中隊主要由當地啟兆讓的民兵組成,他們接受了基本的軍事訓練和武器使用技能,並且在必要時可以參與作戰。每個中隊通常由一個中隊長領導,下面分為數個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名組長負責。
這些中隊的主要任務包括巡邏、戒備和保護當地的居民和財產。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治安問題十分突出,因此中隊的工作非常重要。同時,這些中隊還會協助當地政府和軍隊開展一些特別任務,例如搜索和救援等。
總之,梨樹縣的中隊在奉天時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猜搭他們為當地的安全和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Ⅲ 梨樹鎮的歷史沿革
梨樹鎮鎮名是由梨樹縣名演變而來。清嘉慶八年(1803)形成集鎮,曾名買賣街。道光元年(1820)設分防照磨。1956年設鎮制。1958年改梨樹公社,1961年改鎮。1996年,面積7平方千米,人口6.8萬,轄奉義、春陽、奉友、康平、天陽、醬園、奉和、奉化、東郊、北門一、北門二、南朝陽一、南朝陽二、城南、樹儉、奉信、奉德、公園、樹禮、向陽、正陽、苗圃、樹文一、樹文二沖簡、育林、城西、勝利、擁軍28個居委會和園藝1個行政村。2000年,撤銷杏山鄉,並入梨樹鎮。2003年?,轄區南與四平市接壤,西接大房身鄉,北和東是梨樹鄉御凳,面積70平方千米,人口94172人。2005年,將梨樹縣梨樹鎮的任家村、西八大村、東八大村、孤榆樹村、獾子洞村,大房身鄉的海青村、條子河散拆褲村劃歸鐵西區平西鄉管轄;同年撤銷梨樹鄉、大房身鄉,並入梨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