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科舉制度始於什麼朝代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基本制度。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由隋文帝楊堅創立。為了能夠加強皇權的統治,執政者用臘源跡科舉制度代替了原來的選拔制度 。到了唐朝,科舉制度逐漸完善,被分為常科和制科兩種類別。到了宋朝,科舉制度出現改革,明確了考試時間,建立了防止徇私舞弊的系統,在考試內容上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明朝時期,科舉制度進入鼎盛時期,考試被分裂老為三個等級,分別是鄉試、會試和殿試 。到了清朝,八股文取士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越來越僵化,最終科舉制度被統治者廢除 。
科舉制度是隋朝創立的,唐朝完善了科舉制度。
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輪並制從隋朝大業三年(607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約一千三百年。
❷ 古代武舉制是誰最早設立的
我國歷史上的武舉制度創始於唐代。武則天長安二年(700)「詔天下諸州宣教武藝」,並確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為天下武士舉行一次考試,考試合格者授予武職。①一般認余困為,這就是我國科舉搜游制度中「武舉」或「武科」的正式出台。自此以後,武舉考世毀銷試為大多數封建王朝所承襲,成為封建國家網羅武備人村的重要制度。
❸ 唐朝武則天時期首創哪兩項制度
殿試和武舉
殿試:殿試是科舉中最高級別的考試。科舉考試始於隋朝,成形於唐朝。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朝後,進一步打擊和削弱江南士族,徹底廢除九品官人法和中正制,於開皇七年設志行修謹科和模孝清平干濟科,以文章選取官吏。至隋煬帝大業三年,又開進士科,創科舉考試的先例。到了唐朝,由於李氏出身不高,加上其它種種原因,打破士族獨霸官場的局面便成為歷史必然。唐高祖武德五年,中國舉行了真正歷史意義上的第一場科舉考試,取進士四人,開學子仕進之途。到唐太宗時,科舉作為一種取士的制度固定下來,從此成為定製。到了武鏈羨氏周朝,由於武則天日夜不忘隴西貴族反對立她為後的舊恨,為進一步削弱貴族勢力而放手招官,並親自殿試貢士,又使科舉制度得到了加強和鞏固。科舉一開,貴族壟斷要津的局面被打破,因此千百年來,無數莘莘學子懷著「朝為田舍郎,暮旦喚稿登天子堂」的理想,竭力奮志,寒窗苦讀,形成了中國社會文化特有的狀元效應。
武舉:中國歷史上的武舉制度創始於唐代。武舉的興盛是明清兩代,特別是在清代。明朝武舉創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沒有確定下來。清代情況大不相同,重視程度大大超過明代。加上封建國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嚴密,錄取相對公正。因此,民間習武者對武舉考試趨之若鶩。清代武舉為國家提供了大批人材,其中產生了不少傑出人物但清朝只設武舉而無武學,可以說為近代中國軍事落後埋下了禍根。
唐代武則天始創選拔武將的武舉考試。至清朝時改稱武科。歷史上武舉一共進行過約五百次。相對於文科舉,武科舉較為武舉人選拔圖不受重視。歷朝的武舉時而被廢,時而恢復。而武舉出身的地位亦低於文科出身的進士。
❹ 武舉制出現於武則天時期的原因
1 武則天的施政方針為武舉制的開創提供了條件
大唐初期的盛世與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根據史書記載,武則天當政從公元660 年至公元705 年,而武舉制正是在其執政過程中產生、確立、發展的。武則天出身門第不高,其父官至正三品工部尚書,封應國公,但在封建社會中,其家族從商出身者的身份受到上層社會的鄙視。
封建地主階級促進了當時的經濟發展,但是在政治上受到舊門閥勢力的打壓。武則天雖生活在上層社會中,但是由於出身遠不如士族高貴,受到世俗的偏見,成為其揮之不去的陰影,這客觀上影響了武則天人格的發展、世俗的態度以及政治抱負。初登政治舞台的武則天,確立了「打擊元老派,反對世襲貴族,培養新興政治勢力」的方針。武則天的出現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治上的要求,他們堅決地支持和擁護她,科舉制度使得過去不可能入選的中小地主階級,也有可能經過科舉耐毀得到高官厚祿。「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者雖屬鳳毛麟角,但畢竟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出現了。這一切為她後來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武則天在實行改革的過程中,山東科舉集團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新興的地主官僚集團的崛起,進一步削弱了舊的世族勢力,加強了中央的集權力度,從而進一步堅定地通過科舉制度培植新興政治勢力的信心。在當時,科舉製成了支撐官僚政治的有力杠桿。武舉制的出現與武則天利用科舉來抵制和排斥舊貴族勢力,提拔庶族,網羅人才有著極其重要的聯系。希望通過對軍事力量的絕對控制來達到穩固新興政治局面的目的。
2 通過武舉制統一、麻痹民眾思想,削落民間可能的武裝力量
科舉制選拔官吏,具有統一的內容和要求,無形之中統一了民眾的思想和價值取向。科舉考試是封建王朝選拔人才的一種方法,也是籠絡和麻痹知識分子的一種手段,除了極少數人可以步入仕途,對大多數的民眾來說,只是在終身追求一個可望而不可得的水中之月。為了這一目標,許多人可能為之奮斗一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直至終老。老百姓安分守己地服從封建統治,忘卻利益的沖突與階級的對立,埋頭儒家典籍,統一的意識形態影響下的民眾,正是統治階級所期望的。武舉的內容很多,包括武藝的考察與學識(兵學知識、書經知識等)的考核。《通典》卷十五《選舉》載:「其制,有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簡射,又有馬槍、翹關、舉重、身材之選。」《資治通鑒》卷二五二記載:「巢,善騎射,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從中可以看出,當時考取武進士還是不易的,而一部分不第 者則可能入草為寇武舉制的存在,為一部分具有一定武藝特長者,提供了一條通向官吏的道路,從而使民間部分的不穩定因素得到控制。唐武舉由州縣考選後,至兵部進行考試。多年應試的常有數百至千人,而能及第者,不過十人而已。
3 提倡民眾的尚武精神,加強軍人的社會地位
在政治方面,封建皇權專制一代勝過一代,與此相關重文輕武搭游之風漸趨加強:在先秦,正氣浩然的豪俠之士屢見不鮮;至漢代,尚武精神亦有所減弱,但也出現了像班超那樣的投筆從昌枝備戎之舉;唐代雖比不上秦漢,但仍有邊塞詩人的豪邁;造成社會尚武精神的弱化。隨著科舉制逐步的興盛,軍人地位也日顯頹勢,三衛(親衛、勛衛和詡衛)在唐初曾經是為人所羨、升遷快捷的美差,變為「歷年不遷,士大夫亦恥為之」。這里不得不談談勛官,勛官是唐初制定的給立軍功者的賞格,但到武則天時,求勛官的人越來越多,而征戰相對要少,所以百姓感到求取勛官有困難,很辛苦,因此百姓都「不願征行」了。眼看著征役都有困難,社會尚武之風日衰已是趨勢,針對這種形勢,武則天決定開設武舉制,因為武舉制是一條進取仕途、陞官發財的路徑,
當時的武狀元官至侍郎(相當將級軍官),所有武舉人的榮耀都不亞於唐初在戰場用生命換來的勛官。武舉制的產生也與此社會現象有一定的關系,希望通過同樣的選拔舉措,選拔優秀的軍事人才,同時提升軍人的社會地位,強化社會的尚武風氣。
4 敵對勢力的叛亂使中央政權認識到了培養嫡系軍事人才的必要性
武則天實際執政45 年,能夠活躍在以男權為中心的中國封建專制統治時代的政治舞台上,難度可想而知,從一開始就受到許多勢力的干涉與反對。在武則天當政時期,曾經出現過兩次大規模的叛亂,即光宅元年徐敬業的揚州叛亂和垂拱十年李唐宗室起兵。徐敬業揚州叛亂是統治階級內部以武裝斗爭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一場政治斗爭,他們反對武則天,衷心擁立李唐宗室。地方發難,震動朝野,大臣反對武則天逐漸公開化。以顧命大臣宰相裴炎為首,對敬業起兵「不汲汲議誅討」,暗中支持。當武則天問計於裴炎時,裴炎說「: 皇帝年長,不親政事,故豎子得以為辭,若太後返政,則不討自平矣。」要求武則天歸還李氏政權。當武則天以謀反罪處治裴炎時,大臣劉景光、胡元范等都證明裴炎不反,其他大臣也都公開支持裴炎,「文武證炎不反者甚眾」。這也說明社稷歸屬問題確實已成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焦點,武則天已受到大臣們的普遍反對,他們企圖與地方上徐敬業等人遙相呼應,迫使武則天下台還政。可是在武則天派李孝逸率30 萬官兵前往鎮壓後,只用了七天,就使得徐敬業叛亂以失敗告終。垂拱十年,琅琊王李沖在博州,越王李貞在豫州分別起兵,但很快就被武則天派兵鎮壓了。這一系列事件雖然沒有對中央集權產生巨大的影響,可是也為其敲響警鍾。中央政府一方面認識到封建統治內部存在的對立隱患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也認識到了軍事優勢對掌握統治政權的重要性其它科目的舉試中涌現出的大批優秀人才,說明民間有大批可選可用之才。在這種背景下,武則天採用武舉的方式來大規模的搜羅軍事人才,培養自己的嫡系軍事力量,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新政權。
5 初唐的兵制、兵學發展對軍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唐時期,特別是唐太宗在位時期,是府兵制的全盛時期,而在它創立之處,是以鮮卑貴族子弟為主的,利用血統宗族關系來密切兵將之間的關系,有利於戰鬥力的形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弱點也暴露出來,即權力(兵權)分散,這與初唐所注重的絕對中央集權政治體制是相違背的,因而改革勢在必行。這時就出現新的府兵制———募兵制。唐代前期兵役制度重視兵士的身份和家庭經濟條件;後期則重視應募者的武藝技術。軍隊的訓練模式實現了由府兵制的「先入軍、後訓練」,到募兵制中「先訓練、後入軍」的轉變。這里的「先訓練」是建立在招募前自己訓練基礎上的,達到新的「揀點標准」方可能被招募。新的揀點標准在武舉所側重的測試項目中也有所體現。唐代兵制變化本質上是軍人身份的開放性和職業化、僱傭化。軍人身份的開放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軍將的開放性,不再是固定的世襲的特權;另一個是兵士身份的開放性,不再是固著在少數府兵之家。軍人的職業化和僱傭化的另一個後果就是軍事管理體制的變化.同時,伴隨著兵制的變化,兵學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將領的重要性得到了統一的認識。對將領的要求從《孫子》「智、信、仁、勇、嚴」到後來的將領「五謹」修養,即「理、備、果、戒、約」。它不僅在要求上不同於文官,也不同於一般軍官,有謀略,掌握高超的指揮藝術。兵制與兵學的變化和發展,對軍隊的將領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將領已經不能適應新的軍隊發展要求,因此大量選拔德才兼備的將領成為武則天時期軍隊建設的重點。武舉製成為一個簡單、便捷、有效的方法,從中也涌現出了像郭子儀這樣的一代名將。
6 結語
科舉制的興盛與發展,以及武則天的人才觀,為武舉制的出現提供了可能;武則天個人的政治抱負為武舉制的出現提供了契機;武則天時代的社會、政治、軍事的發展趨勢,為武舉制的出現與完善提供了動力。總的來說,武舉制出現在武則天時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同時和武則天這位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充滿爭議的女政治家是分不開的。
❺ 歷史上第一屆武舉科考是哪個朝代
武舉是我國封建社會設科考核,選拔將官的一種考試制度。
武則天執政期間,為了招收軍事人材,在科舉考試中增設了武科考核,這是我國確立軍事官員選拔制度之肇。
武舉由掌管全國武官、兵籍、軍械、軍令之政的兵部主持。凡是練武之人,都可以參加鬧敬考試,考試的項目主要是射箭、馬槍、氣力等項目。在氣力項中規定,考生須「負米五斛(古代十斗為一斛)行二十步」。達到這個標准才算合格。武則天通過嚴格的考試,廣選武舉人才,使他們成為軍隊的骨幹力量。
到清朝時武舉制日臻完善,考試分為四個等級進行。(1)童試在縣、府進行,考中者為武秀才。(2)鄉試在省城進行,考中者為武舉人。(3)會試:在京城進行,液侍慎考中者為武進士。(4)殿試:會試後已取得武進士者,再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又叫廷試)分一、二、三甲。一甲選三名,頭名是武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中武探花。前三名又稱「鼎甲」,獲「賜武堤及第」資格。二甲十多名獲「賜武進士出身」資格。以下的都屬三甲,「賜同武進士出身」資格。
武舉的各級考試,通常是每3年舉行一次,考試分三場進行;第一、二場考「射」「御」兩種技能,「射」即射箭。「御」即駕車、騎馬。統稱為「外場」,第三場考武經,即考文,相當於文化考試,稱談衫為「內場」。第一場考試合格後方能參加第二場的考試。各場的考試的內容各朝相同,清朝時將騎射整合為考核內容,要求「馳馬3趟,發箭9枝,3箭中靶者方為合格」。
武舉考試的最高榮譽是「獨佔三元」即一個人在鄉試、會試、殿試中均奪魁者。整個清朝只有王玉一人獲此殊榮。
封建王朝的武舉製作為統治和奴役人民的工具倒也功不可沒,但是在1840年後與海外的堅船利炮一接觸,即顯示出軍事上的差距。1895年榮祿首先提出廢除武舉考試,主張培養新式軍人,但墨守成規的清王朝照樣在1898年舉行武舉考試。直到1901年才宣布廢止,准備實行新政。但為時太晚,當時的清朝已是國勢日衰。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先驅,懷著熾熱的愛國熱情,前仆後繼,發動和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
❻ 武舉制度是誰開創的武舉制度在歷史上經歷了怎樣的變遷呢
武舉制度是誰開創的?武舉制度在歷史上經歷了怎樣的變遷呢?科舉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和悄螞採用名科取士的方法,取士權歸中央所有,科舉考試制度從隋朝開始實行,使得任何參加者都有成為官吏的機層:。即八股取士,到清朝光緒年間為止,經歷了1300年。
科舉制是中國歷史上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是歷史的必然和巨大進步,也是一次喚埋深刻的革命,給平民百姓通過科舉為官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成為統治階級的棟梁之才,對於中華文明的傳播和建設,是對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的促進和發展產生過巨大作用。
但是科舉制有它的弊端,特別是晚清時期成為嚴重束縛知識分孑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