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塞腰鼓的資料
起源
黃土地腰鼓
安塞腰鼓的形式與發展,和當地的歷史地理環境及民情習俗是分不開的。安塞位於陝西省延安地區的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在境內蜿蜒流過,屬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歷史上就是軍事重鎮,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為抵禦外族入侵的邊防要塞之一。當地群眾傳說,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駐防將士視同刀槍、弓箭一樣不可少的裝備。遇到敵人突襲,就擊鼓報警,傳遞訊息;兩軍對陣交鋒,以擊鼓助威;征戰取得勝利,士卒又擊鼓慶賀。隨著時間的流逝,腰鼓從軍事用途逐漸發展成為當地民眾祈求神靈、祝願豐收、歡度春節時的一種民俗性舞蹈,從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眾性,但在擊鼓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保留著某些秦漢將士的勃勃英姿。
發展
安塞腰鼓(4張)
1981年,在與安塞縣比鄰的延安市梁村鄉王莊村一處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眾在耕地時發現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兩塊腰鼓畫像磚,均系翻模成型後燒制的。經延安地區文物考古專家鑒定,系宋代造物。畫像磚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細腰鼓、側身、頭向左後揚起,左腳著地,右腿前跨蹬出,雙手一高一低作揮槌擊鼓狀;左側一人為敲鑔者,雙腳跳起,吸左腿,眼看左側,雙手在胸前做打鑔狀。擊鼓者赤膊,穿燈籠褲,腰系綵帶,飄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動作和形象,頗似當今安塞腰鼓中"馬步蹬腿"的第四拍和"前進步"的第二拍動作。腰鼓畫像磚的畫面清晰,造型美觀,生動地表現了我國宋代陝北地區的腰鼓表演,對研究陝北腰鼓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提供了珍貴翔實的文物資料。
1942年,延安和陝甘寧邊區興起的新秧歌運動,使安塞腰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得到了發展,成為億萬軍民歡慶勝利、慶祝解放的一種象徵,並被譽為"勝利腰鼓",遍及中華大地,載入了革命文藝運動的光輝史冊。1951年,安塞腰鼓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由安塞馮家營村的艾秀山等民間藝人向中國青年文工團傳授了腰鼓技藝,在布達佩斯舉辦的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上演出後,榮獲特等獎,從而使安塞腰鼓揚名海內外。
腰鼓是陝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漢族傳統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區的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等地最為盛行,是陝西漢族民間舞蹈中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一,安塞腰鼓起源於榆林橫山,在明代後期,由於災荒告嘩老與農民起義,安塞已經人煙稀少,安塞人由榆林橫山遷過來,也把橫山的腰鼓帶到了安塞。安塞腰鼓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漢族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香港,在中國的各地展現風采,並為世界矚目。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與性格。安塞腰鼓可由上千人一同表演。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榮膺首屆中國民間舞蹈大賽最高榮譽大獎,它先襪升後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回歸慶典,2009年國慶典禮等大型活動中表演,並赴日本、德國等其他國家進行表演。[1]
陝北腰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悠久的發展歷史。在一些主要流傳地區,幾乎是村村有鼓隊,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傳承,經久不衰。正由於它流傳的時間長、范圍廣,參加的人數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動律雖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風格和習俗。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2]
安塞腰鼓由來已久,本是古代軍旅以增軍中士氣及傳遞情報所用,這里是用來表達勝利的歡呼和豐收的喜悅。頗密的擊鼓聲,強悍的步伐,變幻的陣勢,雄壯的吶喊,盡現男子陽剛之美,在國際上極富盛名。
社會評價及展示
2012年《為人民放歌》大型文藝晚會的開場節目就是來自革命聖地延安,聞名海內外的安塞腰鼓。[3]
被譽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革命時期它被稱作「勝利腰鼓」,革命根據地的人民群眾在歡迎毛蘆伏主席和工農紅軍,歡慶勝利的時候就曾跳起氣勢磅礴的腰鼓。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安塞腰鼓的表演成為開幕式上的一大亮點,至今為人稱道。安塞腰鼓見證了中國的時代變遷,在為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舉辦的《為人民放歌》大型文藝晚會上作為開場節目,意義不同尋常。[4]
安塞腰鼓
安塞地處陝北,相傳古時候戌邊守塞士卒,打仗時用腰鼓助威,勝利後用它來歡慶。隨著歲月流逝,腰鼓又逐漸成為一種娛樂活動,特別是節日期間,人民用打腰鼓歡慶豐收,增添節日氣氛。安塞腰鼓參加者一般為男性。分兩種形式。一種為路鼓,即邊走邊打,另一種為地鼓,在廣場、舞台及指定地點表演。打鼓者多頭系羊毛巾,腰結紅綢帶,鼓系腰間,兩手執槌,在大鼓、大鑼、銅鐃及嗩吶的伴奏下,左蹦右跳,生龍活虎,顯示黃土高原的摯熱情感,是力量的凝聚和爆發。[5]
安塞腰鼓源於戰爭或者祭祀,後來演變為漢族民間的娛樂活動,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安塞腰鼓可有幾人到幾千人一起演奏非常壯觀。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絕之一,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B. 安塞腰鼓的具有怎麼樣的歷史文化
一前言安塞腰鼓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表演形式,被譽為"天下第一鼓",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自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國家重視之後,安塞腰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塞腰鼓從農村走向城市,從黃土高原遍及大江南北,從農家小院舞到天安門廣場,從自娛自樂走向大屏幕,從貧瘠的黃土高原登上世界領獎台。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給黃土地上的人們帶來了歡樂和希望,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純朴而颯爽的性格,張揚出獨具一格的藝術個性。二腰鼓的由來1鼓的由來鼓是精神的象徵,早期的土鼓標志著農業時期農耕型文化舞蹈的開端。《尚書·益稷》中"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記載了原始社會的族人們將石器作為樂器並做敲打發出聲響,同時模仿各種獸類的形象和動作跳圖騰之舞;《易·系辭》中"鼓之舞之以盡神"說明鼓的出現,把鼓與舞蹈聯繫到了一起,成為農耕時代鼓舞文化的開端,成為了民族精神特點的一種表現形式。擊鼓助陣用於戰爭,預示戰爭的開始。據有關資料記載,遠古時代黃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常用一中空之樹干包以羊皮,攜於腰間,擊之以驅趕野獸。後來,又用於報警和作戰。到春秋戰國時達到鼎盛,且以秦國為最。2安塞腰鼓的由來安塞腰鼓源遠流長,其形成與發展,與當地的地理歷史環境及風土民情是分不開的。安塞位於陝西省延安地區的北部,幅員遼闊,千溝萬壑,延河蜿蜒崎嶇而過,屬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安塞自古就是軍事重鎮,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是抵擋外族侵犯的重要邊防之一,具有不可忽視的軍事地位。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同刀槍、弓箭一樣被駐防將士視為必不可少的裝備。遇到敵人來襲,就擊鼓明示,傳遞訊息;兩軍兵戎相見,擊鼓助陣;征戰得勝而回,士卒又擊鼓慶賀。安塞,顧名思義為安定邊塞,今天的安塞縣,就是當年北宋與西夏國的邊界。"安塞腰鼓"也因此得名,歷經千年而不衰,逐漸成為具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之一。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腰鼓漸漸轉變為一種大眾娛樂的工具,成為當地民眾祈求神靈、慶祝豐收、歡度春節的一種民俗性舞蹈。據調查,安塞縣12萬人口中,約有1萬戶人家有腰鼓,會舞弄者達五六萬之多。1942年,延安和陝甘寧邊區興起的新秧歌運動,使安塞腰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得到了長足性的發展,成為廣大人民歡慶勝利、慶祝解放的一種方式,並被譽為"勝利腰鼓",傳播於中華大地,載入了歷史的光輝史冊。1951年,安塞腰鼓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由安塞馮家營村的艾秀山等民間藝人向中國青年文工團傳授了腰鼓技藝,在布達佩斯舉辦的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上演出後,榮獲特等獎,從此安塞腰鼓揚名海內外。安塞腰鼓傳播速度也越來越快,范圍越來越廣,並且受到廣泛的好評。三表演形式及特點1腰鼓的表演形式安塞腰鼓以集體表演的形式為主,鼓手少則數十人,多則可達數百人。成百上千人同時進行,氣勢磅礴,鬆弛相間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在一些主要腰鼓地區,幾乎是村村有鼓隊,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傳承,源遠流長,經久不衰。由於它流傳的時間長,涉及的范圍廣,參加的人數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動律大致相同。稠密的擊鼓聲,健碩的步伐,多變的陣勢,有力的吶喊,陽剛之美盡現其中。隊伍包括拉花女角、傘頭、蠻婆、蠻漢等角色,和"跑驢"、"水船"等各種小場節目組成浩浩盪盪的民間舞隊。在表演上強調整體效果的突出,要求動作的整齊劃一和隊形變化的一致,主要通過鼓手們剛勁有力的舞姿和節奏可循的擊鼓技巧表現,體現了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要打破貧困的生活條件和沖破思想上束縛阻礙的美好願望。安塞腰鼓有整套的表演模式和活動程式,多在喜慶節假日和廟會集會上表演。每年的初一至十五,是集中的活動時間。活動前先進行祭祀,俗稱"謁廟",隨後挨家挨戶拜年,接著鄰村之間的腰鼓隊相互交流,稱之為"搭彩門",正月十五時,腰鼓表演達到了高潮---鄰村之間的鼓隊互比互賽,鼓手們精神抖擻,熱情飽滿,此時只見鼓槌齊舞,綵綢紛飛,鼓聲震天,大地搖撼,聲勢浩大,極富感染力,一系列的活動表演令現場呈現出一派熱鬧繁榮的景象。2腰鼓的特點安塞腰鼓是陝北民間藝術中獨具特色而又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它技巧非凡,節奏歡快,難度較大。安塞腰鼓主要由跑、跳、扭、轉、閃、搖、舞、踢、打、躍、蹬、昂等多個動律要素構成,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形成了豪放粗獷、氣勢磅礴、剛勁激昂、鏗鏘有力、渾厚雄壯、流暢飄逸、瀟灑大方、有張有弛、變化多端等特點。群眾稱贊安塞腰鼓"式子慷慨碼子硬,鼓手有股能勁,踢腿有股蠻勁,轉身有股猛勁,跳躍有股虎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叫人鼓勁"。鼓手們跟著節奏情不自禁地晃頭、晃肩、扭腰,內在感情與外在的動律得到了有效的統一,達到形神兼備,精氣合一。從這些技巧中,形象地表
藝術空間作家雜志WriterMagazine2011No.5
現了安塞人粗獷豪放、勇往直前、頑強拼搏的性格特徵,體現了陝北這塊黃土上勞動人民的熱烈情感,充分展現了在黃土高原上生活的人們的那種「能勁」、「蠻勁」和「虎勁」。安
塞腰鼓融舞蹈、
體操、武術、打擊樂、吹奏樂、民謠為一體,突出表現了陝北人奪取勝利和豐收的歡樂心情。
同時,安塞腰鼓以特有的風格、動人的魅力、多彩的動作和健碩的形象,給人一種強烈的藝術震撼,聽了讓人情緒激昂,看了讓人精神煥發。它所反應的「美」與「力」的藝術形象,充分再現了時代精神和民族形象,是黃河流域文化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而,它不僅深受廣大群眾的追捧,而且在海外廣受好評,
堪稱
「中國一絕」。四安塞腰鼓現狀
腰鼓運動是陝北土地上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塞腰鼓以其風格獨特、粗獷豪邁、強勁有力、氣勢恢宏而聞名天下,它巧妙地融合了田徑和武術動作,將黃土地人民憨厚朴實、威猛彪悍而又開朗樂觀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安塞腰鼓的發展命運卻值得我們反思。腰鼓傳授主要以師傅帶徒弟、老人帶新人等傳播方式為主,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腰鼓的學習者也越來越少。這類情況的出現主要歸因於腰鼓練功苦,耗時,報酬少,再加上老一輩藝術家的去世,使得很多傳統地道的腰鼓動作已經失傳。而且,一些自發的民間腰鼓隊也日趨衰敗,安塞腰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享譽全世界的安塞腰鼓,面臨著後
繼無人的尷尬局面。
這種現象不僅局限於腰鼓,甚至是陝北民間文化,無論在創作上、藝術表現上,還是在影響力上,近
些年都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
在當下的國際文化大環境中,全世界不同地域的文化意識形態正在呈現出一種強烈的趨同性,不同民族的傳統思想和習俗正逐漸消亡,很多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也面臨著失傳的困境。這其中自然有傳統藝術和現代生活節奏不同步調、傳統藝術很難與現代年輕人產生精神共鳴的原因,同時更是現
代流行文化對於傳統藝術的一種侵蝕。
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傳統文化是固定不變的,時代的發展與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意識形態脫節。殊不知,文化形態與社會背景是緊密相連而且不可割裂的。另外,有型有質的物質文化遺產因為具有更明確的經濟價值因而容易得到政府和民間投資者的重視,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則因其精神層面的價值,因此容易被人忽略和輕視,很難得到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保護和發展難以落到實處,這是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面臨的一個共同
困境。
具體到安塞腰鼓,則表現在陝北文化發展步伐難以跟上陝北經濟的前進速度,具體表現為:文化投入比例甚小,基礎設施嚴重落後;藝術人才斷層流失,文化輔導管理人才不足,營銷人才嚴重短缺,骨幹藝術團體難以維持甚至消失;農村文化活動站點有名無實,農民文化活動單一乏味;文化產業規模小,不成系統;缺乏有號召力的作品和領軍人物,文化影響力不斷降低。
五安塞腰鼓的意識形態變化陝北的鄉間,腰鼓成為大眾娛樂的一種形式,於浪漫中
表現生命的激情,於熱鬧中追求永恆的精神動力。
安塞腰鼓時刻激勵著邊疆勇士沖鋒陷陣、誓死殺敵,同時也是迎接將士們征戰歸來的凱旋曲。它聲勢浩大,它破釜沉舟而後生,它充滿活力與激情,它象徵生命的渴望與堅韌……20世紀以來,「延安精神」廣為傳頌,「安塞腰鼓」也隨之漸漸走進廟堂,進入全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視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安塞腰鼓」一度在亞非拉走紅;20世紀80年代初,「第五
代導演」
陳凱歌一炮打響的《黃土地》中「安塞腰鼓」征服了西歐觀眾的心靈;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國家許多次大
型的國家慶典,均有
「安塞腰鼓」出場。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腰鼓宏大場面的表演展現了一種磅礴大氣的美,象徵著人應該像腰鼓表演一樣有著酣暢淋漓的生活和熱情奔放的態度。安塞腰鼓最初是作為黃土高原上人們發泄對生活的不滿以及對未來生活憧憬的一種形式,表現了高原男子的陽剛之氣,以及堅韌不拔的勇氣和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時代的變遷對安塞腰鼓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安塞腰鼓從初期表現黃土高原人們堅韌精神逐漸發展成為了全中國精神的象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安塞腰鼓」所展現出的魅力,不僅僅是陝北這塊黃土地的地域文化特徵,更是中華民族堅貞不屈、矢志不移、勇於進取的精神象徵。安塞腰鼓不僅僅是個腰鼓,在更多時候,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符號,一種對美好事物不斷
追求、
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標志。腰鼓把中國的精神氣質全都囊括在內,它舞出了中國人的鬥志,舞出了中國人的精神,舞出了中國人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希冀。腰鼓給人以振奮人心的沖勁,使人感受到了鼓舞,感受到了希望。腰鼓的含義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從這些變化的內涵中可以感受到我們偉大祖國的日新月異,只有國家穩定繁榮了,這些傳統元素的意識形態才會愈發地多彩。
六結語
一定時期的社會背景反應一定時期的意識形態,安塞腰鼓所蘊含的意識形態表現了安塞以及陝北人思想的變化過程———從明示軍情到歡慶喜悅,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財富是陝北人的魂,也是中華民族的魂,這些變化讓我們後輩深刻體會到中國的發展變化。雖然今天的中國國富民強,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忘記過去,忘記那些曾經存在的民間文化及附屬的意識形態,這些形態在傳遞一些故事,一些精神,是傳統的延續,在借西學之風的同時維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展示我們民族文化形態是很必要的。傳統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它所蘊
含的文化形態也在擴充和發展,希望年輕一輩能把
「安塞腰鼓」這一傳統文化藝術以及意識形態世代傳承下去,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C. 安塞腰鼓介紹
腰鼓」是陝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區的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榆林等地最為盛行,是陝西民間舞蹈中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一
第17課的吧~?
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國的各地展現風采,並為世界矚目.
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腰鼓的表演形式可大早寬致分為「路鼓」和「場地鼓」。安塞腰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剛勁激昂,剽悍豪放,威猛有力,舞姿飄逸等特點。腰鼓手錶演講究「六勁」,即表演起來有股猛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轉身有股猛勁,跳躍有股虎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在足勁。動作規律概括起來有跑、跳、扭、轉、蹬、閃、跺、搖、跨、昂、躍、快等構成要素。其中扭是腰鼓最基本動作李睜消之一,扭有正步扭、十字扭、扭軟腰等。
安塞腰鼓是與舞蹈、武術、打擊樂、吹奏樂、民歌等有機結合的多維性藝術。也是一種獨特舞蹈,它不受時間、地點和場合限制,可以在行進中、廣場哪知上、舞台上表演,且有較強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嗩吶長號伴奏下的安塞腰鼓更是有莊重、渾厚和悠遠的情感震撼。
安塞腰鼓從打法上分文鼓和武鼓。文鼓以扭為主,以打為輔,重在抒情,通過動作和表情將內心喜悅心情表現出來;武鼓以打、踢、跨、跺等為主,動作難度大、要求高,運動量大,具有動作的統一性和規范性。安塞腰鼓的藝術性主要體現在武鼓中,隊形務求整齊一致,快收猛放、變化神速。動作務求剛健有力,自然大方,歡快流暢,有剛有柔,剛柔相濟,充分體現安塞腰鼓的內在氣質和外在美觀。
從黃土高原上打出來的安塞腰鼓充分展示了安塞人堅忍不撥,頑強拼搏,威武不屈的強烈意志和對生活豁達樂觀、質朴向上的品格風貌。
D. 安塞腰鼓的詳細介紹(資料)
參考: http://www.newxue.com/kewen/1241607102737.html《安塞腰鼓》基礎知識 - 1、作者簡介:劉成章,1937年生,陝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畢業於陝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現任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已出版六種散文集,其中《羊頃廳銷想雲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2、背景資料: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飆,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榮膺首屆中國民間舞蹈大賽最高榮譽大獎,近年來,它先後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回歸慶典等大型活動中表演,並赴日本進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上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3、文題解讀:《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作者通過描寫西北漢子擂腰鼓的場面,歌頌了生命奔騰的力量,這力量正是通過西北漢子熱情奔放的腰鼓表現出來的。貧瘠的黃土地,睏倦的生活,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物質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壓雀游抑與羈絆。安塞腰鼓,正表現了他們身上具備的那種掙脫、沖破、撞開這一切因襲重負的力量。 《安塞腰鼓》寫作特點 - 1、鏗鏘的短句: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如「一群茂騰騰的後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無不鏗鏘激昂。2、激昂的排比: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而且一連許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段落,猶如江河一泄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仗工整,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還有的排比層層遞進,如「它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排山倒海般讓人透不過氣來。3、疾猛的節奏:課文自始至終,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節奏。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不讓人有半點喘息的機會。快節奏使得內容表達得更熱烈更激盪,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安塞腰鼓》研讀賞析 - 一、品位語句 1、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勁」要「掙脫」「沖破」「撞開」什麼?是什麼「束縛」「羈絆」「閉塞」了「那麼一股勁」?) 提示:「那麼一股勁」要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讓生命宣洩在天地間,讓人「遺落了一切冗雜」,「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為人,生命之所以為生命。2、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提示:他們有著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污染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這是他們力量的源泉。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為什麼「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提示: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現柔媚的風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載這樣原始、粗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4、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提示:當鼓聲停止後,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後的沉寂,這時以「雞啼」反襯寂靜(也可認為這是實寫)。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方法,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感情強烈。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關聯的一組句子或詞語排列起來,以增強語勢,加深感情。例如「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反復,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復某個詞語或伏瞎句子。在本文中,它常常是與排比結合起來使用的。例如「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試從課文中找出一段單用排比的和一段綜合運用排比和反復的文字,仔細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手法高原生命的火烈頌歌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贊二、排比和反復1、排比:把內容緊密相關、結構基本相同或相似、語氣基本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遞相排列,用來表達相近或相關的語意。例如: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作用:便於把內容表達得更集中、更透徹。把強烈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2、反復:根據表達需要;使同一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反復可以連續,也可以間隔。相同的語句緊緊連接在一起,沒有其它語句相隔的反復為「連續反復」。如:讀書呀,讀書呀,不錯,學生是應該讀書的,但一方面也要大人老爺們不至於葬送土地,這才能夠安心讀書。「間隔反復」乃是指相同的語句隔開來反復出現,當中插入其它語句的反復。如:……他們不驚詫;……他們不驚詫。……他們也不驚詫。 作用:可以強調突出某一事物或某種感情。
E. 有關於安塞腰鼓的資料么
安塞腰鼓源遠流長,風格獨特,它融舞蹈、歌曲、武術於一體,具有隊形多變,剛勁豪放的特點。今天安塞腰鼓已走出黃土高原,它以其粗獷奔放的形象傳遍全國脊巧。「腰鼓」是陝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區的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榆林等地最為盛行,是陝西民間舞蹈中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一·。
陝北腰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悠久的發展歷史。在一些主要流傳地區,幾乎是村村有鼓隊,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傳承,經久不衰。正由於它流傳的時間長、范圍廣,參加的人數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動律雖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風格和習俗。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
安塞腰鼓多採用集體表演形式,鼓手(稱「薯塌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則數十人,多時可達百餘人。隊伍包括拉花女角、傘頭、蠻婆、蠻漢等角色,和「跑驢』、「水船」,等各種小場節目組成浩浩盪盪的民間舞隊。在表演上強調整體效果,要求動作的整齊統一和隊形變化的規范性,主要通過鼓手們豪邁粗獷的舞姿和剛勁有力的擊鼓技巧,充分展現生息在黃土高原上的男子漢們的陽剛之美。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活動習俗。過去,多在喜慶節日和廟會中演出,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是集中的活動時間。活動開始前,要由廟會會長(由各村推舉產生)先組織祭祀活動,稱為「謁廟」:舞隊在傘頭的帶領下,敲起鑼鼓,吹著嗩吶,有時還要抬著整豬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廟燒香敬神,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在廟內廣場踢打一陣,意在娛神。「謁廟」結束,正月初八九後,腰鼓隊便開始了挨門拜年活動,俗稱「沿門子」。當地有這樣一句諺語:「鑼鼓嗩吶直響哩,屁股底下棍撬哩!」群眾也都坐不住了。這時,腰鼓隊按村中情況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窯前表演一陣,傘頭根據各家情況,觸 景生情演唱幾段吉利秧歌,以表賀年之意。主家則認為腰鼓隊進院入戶敲敲打打、跳跳唱 唱,可以消災免難、四季平安。這可能是古「鄉人儺」的習俗遺風。有時兩隊腰鼓在途中相 遇,一般都由傘頭互唱秧歌,共賀新年,讓道而行,但有時也會出現互不讓道的情況,此刻 就要競技賽藝,爭個高低。兩隊鑼鼓大作,嗩吶聲、腰鼓聲,好似春雷滾動。鼓手們盡情擊 打、跳躍,如瘋似狂,打至高潮,鼓樂暫息,由雙方傘頭出場對歌,這也是競賽技藝的一個方 面。直至有一隊陣角先亂,動作不齊,鼓點、隊形也都統一不到一塊或對歌對答不上時,就算輸了,於是主動讓道,讓勝者先走。
「沿門子」結束後,鄰村之間的腰鼓隊還要互相拜年,彼此互訪,進行交流演出,這和陝北秧歌一樣,稱之為「搭彩門」。正月十五時,各村腰鼓隊雲集廣場,開始了互比互賽活動。各路鼓手各顯身手,互比高低,成為一年裡腰鼓表演的高潮。這不僅活躍了農村春節文娛活動,還通過彼此觀摩、切磋技藝、推動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當晚還要舉行「轉燈」(也稱「轉九曲」),幾乎是人人爭游,闔家同轉。屆時鼓樂齊鳴,燈光閃爍,腰鼓隊在前引導,眾人隨後,呈現出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腰鼓隊的活動常延續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罷土地神後方告結束。此後,老鄉們就安心去准備春耕生產了。
腰鼓的表演形式可大致分為「路鼓」和「場地鼓」。
「路鼓」是腰鼓隊在行進中邊走邊舞的一種表演形式,前由兩名傘頭領隊,後隨由挎鼓子和拉花組成的舞隊乙-傘頭身後緊隨的一位挎鼓子,稱「頭路鼓子」,他必然是技藝精湛的擊鼓能手,全隊的動作變換和節奏急緩,統由他來指揮。隊伍的後部,是扮成蠻婆、蠻漢的丑角,也有的扮成孫悟空、豬八戒等唐僧取經中的人物,隨意扭動,逗笑取樂,以增添節慶的歡樂氣氛。「路鼓」由於在行進中表演,一般動作數野圓簡單,幅度較小,多做「十字步」、「走路步」、「馬步纏腰?等動作。常用的隊形有「單過街」、「雙過街」、「單龍擺尾」、「雙龍擺尾」等。
「場地鼓」是指腰鼓隊到達表演地點,打開場子後的表演形式。開始時由傘頭揮傘號令,頓時鼓樂齊鳴,眾舞者隨傘頭翩翩起舞。這一段叫「踩大場」,表演節奏緩慢,目的是打開場地,拉開隊伍,穩住觀眾情緒。第二段載歌載舞,表演節奏漸快,動作幅度較大,隊形變化繁多。常用的隊形有「神樓」、「古廟」、「神前掛金牌」、「富貴不斷頭」、「和尚游門」等。到引出「太陽弧」圖案後,傘頭站到場中央領唱秧歌,唱詞視場合和對象而定,「謁廟」時,有拜廟祭文,一般演出有向觀眾拜年問好的,也有喜慶豐收和祝願吉祥等內容。傘頭唱時,眾舞者在場邊慢步轉圈,並重復接唱每段的最後一句,俗稱「接後音」。唱完後,傘頭退出場地,由挎鼓子和拉花入場表演,走出各種復雜多變的隊形。此刻不受時間的限制,舞者盡情表現各自的技藝絕招,情緒熱烈,起伏跌宕,使表演達到高潮。
近年來安塞腰鼓為了突出挎鼓子的技巧,表演「場地鼓」時由挎鼓子在場內單獨表演。眾鼓手在頭路鼓子的指揮下,精神振奮,擊鼓狂舞,此時只見鼓槌揮舞,綵綢翻飛,鼓聲如雷,震撼大地,聲勢逼人,極富感染力。
這一段結束後,再穿插表演其它形式的小場節目,如「跑驢」、「水船」、「高蹺」、「二鬼打架」、「大頭和尚」等。節目形式的多少,視各村的人才和條件而定。小場節目結束後,再接著表演一段大場腰鼓。此刻鑼鼓敲得快,嗩吶吹得緊,擊鼓更激烈,情緒更歡快,使整場表演在強烈的氣氛和高昂的情緒中結束。
安塞腰鼓依據不同的風格韻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輕松愉快、瀟灑活潑,動作幅度小,類似秧歌的風格;「武腰鼓」則歡快激烈、粗獷奔放,並有較大的踢打、跳躍和旋轉動作,尤其是鼓手的騰空飛躍技巧,給人們以英武、激越的感覺。目前·,文、武腰鼓逐漸結合形成新的風格,而以安塞的西河口鄉與真武洞兩地最有特色。它們生動地反映了當地群眾憨厚、淳樸的氣質和性格特徵。特別在表演中,又有機地揉合了民間武術和秧歌舞動作,有弛有張、活而不亂,進退有序、氣勢磅礴、渾厚有力。群眾贊之為「式子慷慨碼子硬」。安塞腰鼓的風格特徵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通過動律的變化表達舞者的內心激情。舞者擊鼓時情不自禁地微微搖頭晃肩,使內在感情與外在的動律有機地結合,達到神形兼備、和諧自如;
2.舞者揮槌擊鼓有股子狠勁,無論是上打、下打還是纏腰打,雙手都要將鼓槌甩開。但雖狠而不蠻,顯得挺拔渾厚,猛勁中仍不失其細膩之感;
3.做踢腿、跳躍動作時,無論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動作,都要有股子「蠻」勁。節奏歡快,難度較大,代表了安塞腰鼓粗獷豪爽、剛勁潑辣的風格;
4.擊鼓轉身是安塞腰鼓表演的關鍵。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動作必有轉身,轉身時必須要猛,特別是做騰空跳躍落地蹲,邊轉身、邊起步的一套動作組合時,必須在固定的節拍里,運用迅速地猛勁才能完成動作的變化與連接;
5.動律形態復雜,跳躍幅度較大。表演隨著節奏的加快,腳步便開始復雜的踢踏跳躍,並加大身體左右擺動的幅度。如做「馬步蹬腿」、「連身轉」、「馬步跳躍」等動作時,舞者運用弓步向後連跳兩次,然後左腿大步前跨,右腿發力蹬地而起,勢若龍騰虎躍,顯示出一種頑強拼搏的精神狀態。
挎鼓子的服飾裝扮與傳統戲曲.中的武生相似,穿黑色緊身誇衣;頭戴草帽圈;戴髯口,臉要紅,眉毛要粗,表演時胡須要擺開。隨著時代的變遷,舞者的服飾也在變。近年來西河口鄉一帶的腰鼓服飾,已接近於生活,而真武洞腰鼓隊的服飾;仍然保留著古代武士的裝扮,頭扎英雄巾、腰束戰裙、腳蹬紅纓鞋,頗似古代征戰沙場的士卒將帥。
安塞腰鼓除以舞者自身擊打的鼓點為主要伴奏外,也有以民間鼓吹樂隊伴奏的,樂器有鼓、鑔、鑼等,另有嗩吶吹奏曲牌,常用曲牌有(搜山令)。
安塞腰鼓的形式與發展,和當地的歷史地理環境及民情習俗是分不開的。安塞位於陝西省延安地區的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在境內蜿蜒流過,屬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歷史上就是軍事重鎮,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為抵禦外族入侵的邊防要塞之一。當地群眾傳說,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駐防將士視同刀槍、弓箭一樣不可少的裝備。遇到敵人突襲,就擊鼓報警,傳遞訊息;兩軍對陣交鋒,以擊鼓助威;征戰取得勝利,士卒又擊鼓慶賀。隨著時間的流逝,腰鼓從軍事用途逐漸發展成為當地民眾祈求神靈、祝願豐收、歡度春節時的一種民俗性舞蹈,從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眾性,但在擊鼓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保留著某些秦漢將士的勃勃英姿。
1981年,在與安塞縣比鄰的延安市梁村鄉王莊村一處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眾在耕地時發現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兩塊腰鼓畫像磚,均系翻模成型後燒制的。經延安地區文物考古專家鑒定,系宋代造物。畫像磚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細腰鼓、側身、頭向左後揚起,左腳著地,右腿前跨蹬出,雙手一高一低作揮槌擊鼓狀;左側一人為敲鑔者,雙腳跳起,吸左腿,眼看左側,雙手在胸前做打鑔狀。擊鼓者赤膊,穿燈籠褲,腰系綵帶,飄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動作和形象,頗似當今安塞腰鼓中「馬步蹬腿」的第四拍和「前進步」的第二拍動作。腰鼓畫像磚的畫面清晰,造型美觀,生動地表現了我國宋代陝北地區的腰鼓表演,對研究陝北腰鼓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提供了珍貴翔實的文物資料。
1942年,延安和陝甘寧邊區興起的新秧歌運動,使安塞腰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得到了發展,成為億萬軍民歡慶勝利、慶祝解放的一種象徵,並被譽為「勝利腰鼓」,遍及中華大地,載入了革命文藝運動的光輝史冊。1951年,安塞腰鼓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由安塞馮家營村的艾秀山等民間藝人向中國青年文工團傳授了腰鼓技藝,在布達佩斯舉辦的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上演出後,榮獲特等獎,從而使安塞腰鼓揚名海內外。
F. 安塞腰鼓 歷史
起源於安塞一帶的民間廣場舞蹈藝術,相傳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安塞腰鼓剛勁激昂、剽悍豪放、渾厚莊重、氣壯山河,是陝北民魂的體現,號稱「天下第一鼓」。
安塞腰鼓源遠流長,風格獨特,它融舞蹈、歌曲、武術於一體,具有隊形多變,剛勁豪放的特點。今天安塞腰鼓已走出黃土高原,它以其粗獷奔放的形象傳遍全國。
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
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國的各地展現風采,並為世界矚目。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br>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榮膺首屆中國民間舞蹈大賽最高榮譽――大獎,近年來,它先 後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回歸慶典等大型活動中表演,並赴日本進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
G. 安塞腰鼓有多少年的歷史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安塞腰鼓源於戰爭和祭祀,後來演變為民間的娛樂活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安塞腰鼓可有及錢人一起驚醒飛長壯觀安塞腰鼓是安塞三覺之一,安塞先被過家名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H. 安塞腰鼓的資料
安塞腰鼓是陝西省的傳統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洞仔千人一同進行,磅礴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區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塞腰鼓的形式與發展,和當地的歷史地理環境及民情習俗是分不開的。安塞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的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在境內蜿蜒流過,屬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
腰鼓是陝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傳統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區的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等地最為盛行,是陝西民間舞蹈中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一,安塞腰鼓起源於榆林橫山,在明代後期,由於災荒與農民起義,安塞已經人煙稀少,安塞人由榆林橫山遷過來,也把橫山的腰鼓帶到了安塞。
(8)安塞腰鼓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安塞腰鼓的風格特徵:
1、通過動律的變化表達舞者的內心。舞者擊鼓時情不自禁地微微搖頭晃肩,使內在感情與外在的動律有機地結合,達到神形兼備、和諧自如;
2、舞者揮槌擊鼓有股子狠勁,無論是上打、下打還是纏腰打,雙手都要將鼓槌甩開。但雖狠而不蠻,顯得挺拔渾厚,猛勁中仍不失其細膩之感;
3、做踢腿、跳躍動作時,無論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動作,都要有股子"蠻"勁。世漏節奏歡快,難度較大,代表了安塞腰鼓粗獷豪爽、剛勁潑辣的風格;
4、擊鼓轉身是安塞腰鼓表演的關鍵。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動作必有轉身,轉身時必須要猛,特別是做騰空跳躍落地蹲,邊轉身、邊起步的一套動作組合時,必須在固定的節拍里,運用迅速地猛勁才能完成動作的變化與連接;
5、動律形態復雜,跳躍幅度較大。表演隨著節奏的迦納返汪快,腳步便開始復雜的踢踏跳躍,並加大身體左右擺動的幅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塞腰鼓
I. 安塞腰鼓的來歷
安塞腰鼓源遠流長,尋根溯源,還得從鼓說起。鼓是精神的象徵,舞是力量的表現,鼓舞結合開舞蹈文化之先河。如果說《尚書.益稷》中「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記述了原始社會人們敲打著石器,模仿獸類的形象跳圖騰之舞的話,那麼《易.系辭》中「鼓之舞之以盡神」則說明鼓的出現,使舞蹈得到飛躍,成為農耕舞蹈文化的開端,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藝術形式。擊鼓助戰用於戰爭,預示戰爭的開始。
鼓,不僅用於戰爭,而且成為民間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打擊樂器。春秋戰國後,以鼓為擊樂伴奏的民間舞蹈就裂舉更為繁多,甚至以鼓命名的舞蹈也漸已出現。山東沂南漢畫中的《百戲圖》較完整地記錄了「百戲」演出的盛況。其中伴奏的樂器有鍾、磐、鼓等打擊樂器。在樣式華麗的建鼓旁,一人著寬袍大袖衣,側身向鼓,雙臂高揚,正欲擊鼓,舞姿健美。
安塞腰鼓源遠流長,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據有關資料記載,遠古時代黃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常用一中空之樹桿包以羊皮,攜於腰間,擊之以驅趕野獸。後來,又用於報警和作戰。到春秋戰國時達到鼎盛,且以秦國為最。安塞腰鼓的形式與發展,和當地的歷史地理環境及民情習俗是分不開的。安塞位於陝西省延安地區的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在境內蜿蜒流過,屬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歷史上就是軍事重鎮,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為抵禦外族入侵的邊防要塞之一。當地群眾傳說,早在秦、漢時仿知期,腰鼓就被駐防將士視同刀槍、弓箭一樣不可少的裝備。遇到敵人突襲,就擊鼓報警,傳遞訊息;兩軍對陣交鋒,以擊鼓助威;征戰取得勝利,士卒又擊鼓慶賀。以後各代多用刁:邊塞守衛,擊之以報警號令和助戰。到了宋代,多用於邊關。今天的安塞縣,就是當年北宋與西夏國(今寧夏)的邊界,為安定邊塞方設「安塞縣」。
「安塞腰鼓」也因以得名,歷千年而不衰,並且成為具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民間藝術。據調查,安塞縣12萬人口中,約有1萬戶人家有腰鼓,會舞弄者達五六萬之眾,隨著時間的流逝,腰鼓從軍事用途逐漸發展成為當地民眾祈求神靈、祝願豐收、歡度春節時的一種民俗性舞蹈,從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眾性,但在擊鼓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保留著某些秦漢將士的勃勃英姿。
1942年,延安和陝甘寧邊區興起的肆大碧新秧歌運動,使安塞腰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得到了發展,成為億萬軍民歡慶勝利、慶祝解放的一種象徵,並被譽為「勝利腰鼓」,遍及中華大地,載入了革命文藝運動的光輝史冊。1951年,安塞腰鼓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由安塞馮家營村的艾秀山等民間藝人向中國青年文工團傳授了腰鼓技藝,在布達佩斯舉辦的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上演出後,榮獲特等獎,從而使安塞腰鼓揚名海內外。
J. 安塞腰鼓是哪的絕活有多少年的歷史起源於哪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咐渣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衡亮悄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安塞腰鼓源於戰爭和祭祀,後來演變為民間的娛樂活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安塞腰鼓可有及錢人一起驚醒飛長壯觀安塞腰鼓是安塞鍵簡三覺之一,安塞先被過家名名為中國腰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