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劍門關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劍門關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3-05-18 20:16:55

① 劍門關風景區的歷史發展

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景區從1992年開發建設,由劍閣縣風景名勝管理局和縣林業局翠雲廊管理站共同進行開發、保護、經營、管理。
1993年8月對遊客開放。2003年,成立了劍門關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和劍門關景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劍閣旅遊開發形成了「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新機制。2006年,翠雲廊景區創建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對景區造成嚴重破壞,劍閣縣整合、籌集資金3.5億元,按照國家4A級景區標准進行開發建設,突出「關、道、人」,完成了規劃、拆亂、修關、建道、作文、配套、綠化、治污等工程。重建後的景區游覽面積擴大了50倍,新增景點90多處,建設了4D電影院、地質博物館、高空滑索、射箭場、八卦園、觀光電瓶車、滑竿等體驗性項目和設施。2010年,劍門關景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11年實施了翠雲廊景區改擴建工程,完成了遊人中心、停車場、步游道及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景區的游線由以前的800米增加到3800米,景區面積增加近5倍,工程總投資3500萬元。翠雲廊景區更新了各類標識標牌和垃圾桶,新增遊客休息設施30餘處,安裝了監控系統。2011年劍門關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調整為劍門關景區管理局,負責景區的經營管理。
2013年,劍門關景區啟動創5A智慧景區建設,依照國家5A景區建設標准及要求,結合劍門關旅遊資源的特點,把劍門關(4A)、翠雲廊(4A)2個景區打造成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國家級5A級風景名勝區。
2015年7月被列為國家級5A級風景名勝區,對景區軟硬體設施進行了全面升級和改造。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及服務提升先後投入資金6.9億元。

② 劍門關的歷史

根據史料記載,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時,見大小劍山之間有閣道三十里,又見大劍山中斷處壁高千刃,天開一線,便在此壘石為關,以為屏障,稱劍閣,又稱劍閣關。後來諸葛亮五齣祁山,姜維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曾經過此地。
然而這里畢竟是入蜀咽喉、軍事重鎮,歷史上烽火狼煙、江山易主的事情經常在這里發生。1700多年以來劍門關樓屢建屢敗,又屢毀屢建。
唐朝以後,開始改稱為劍門關。
原古關城樓是三層翹角式箭樓,閣樓正中懸一橫匾,書「天下雄關」,頂樓正中的匾額題有「雄關天塹」。這座歷經千餘年的雄偉古關樓,在1935年修築川陝公路時被全部拆毀。
1992年在關口川陝公路東側崖底修建了關樓。2006年2月,關樓被大火燒成灰燼。
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關樓,是由上海同濟大學設計。

③ 劍門關的歷史

劍門關是位於中國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的一座古代關隘。
歷史
三國時諸葛亮橋侍修建蜀道,見此地地形陡峭,兩山峽谷間是天然關隘,於是就勢修建了關卡以為蜀漢屏障。諸葛亮死後,姜維在此率兵抵抗鍾會十萬魏軍,直至蜀漢降魏。
唐代詩人李白的蜀道難一詩描述劍門關:「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現代
劍門關關樓於20世紀80年代重修。2005年因火災焚毀後重修。2008年因汶川大地震而毀壞後,在鉛橡清代故址上修槐消旁建現在所看到的劍門關樓。

④ 劍門關在什麼地方介紹一下劍門關的典故

一、劍門關位於:四川省劍閣縣劍門關鎮。

劍門關鎮隸屬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位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劍閣縣北部,東與張王鎮、高觀鎮接壤,南、西與漢陽鎮相連桐遲,北與下寺鎮、昭化區毗鄰,幅員面積132.4平方公里,轄2個社區、14個行政村,截至2013年總人口17248人。

蜀漢時稱劍閣,隋唐時始稱劍門關,置大劍鎮,武則天聖歷二年(699年)置劍門縣,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縣。清代已有劍門驛、劍義保、安仁鄉等建置,民國時設劍門鄉,1985年撤鄉設鎮,1992年更名劍門關鎮。

二、相關典故:

1、姜維守關

景耀六年(262年),魏國伐蜀,漢中失守,姜維退守劍閣,帶領五千精兵先後擊退魏將諸葛緒和鍾會,使魏兵難以攻克劍門關。於是,魏軍統帥鄧艾就放棄劍門,於當年十一月從陰平小道偷渡,進入江油,攻破綿竹關(今德陽黃許鎮),直取成都,後主劉禪於十二月初一不戰而降。

姜維等人起初聽得諸葛瞻兵敗,帶兵從廣漢和郪縣(故城在今四川省三台縣南)的通道撤退來查明虛實,不久接到後主立即撤兵的敕令,於是放下武器,解除甲胄,走到鍾會在涪縣的軍營里投降。咸熙元年(公元悉凱264年),姜維在成都被魏兵所殺。雖然姜維鎮守劍閣僅有三個月時間,而且最終未能守住劍門天險,但劍閣百姓卻十分愛戴他,將他奉為神將。

2、諸葛亮砌石為門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伐魏,路經大劍山,見群峰雄偉,山勢險峻,便令軍士鑿山岩,架飛梁,搭棧道。在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砌石為門,故名劍門關。

(4)劍門關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擴展閱讀:

劍門雄關天下險

四川有「四絕」——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劍門之險。前三者已成旅遊勝地,惟獨劍門雄關,卻像被人遺忘的角落。但是,它一直是日本以及東南亞遊客的心儀之地。

佇立在劍門關前,彷彿是踩在一部恢宏的歷史巨著上。腳下,就是詩仙李白慨嘆「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劍門蜀道。這北起西安,南至成都的滄桑古道,曾是中原通往西南的咽喉要道,而處於劍門蜀道中心,位於四川廣元的這劍門關,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兵家必爭之地,凡有志於蜀中稱王者,必先攻下這個天險。「打下劍門關,猶如得四川」,從三國孔明建關設尉起,劍門關就是一個異常雄險的古戰場。

橫亘在蜀道上的劍門關,是一座座綿延百里的礫岩山峰,所謂「劍門無寸土」就是指劍門那寸草不長的特大礫岩,從正面看,這石壁恰似銅牆鐵壁的天然城郭,把自秦嶺而來的千里群山橫阻於此,也阻斷了自中原而來的步履;從側面看,則如排天巨浪,洶涌澎湃;從背面看,像一群飛馳的駿馬,讓一切來犯者望而生畏。

這雄險的關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古代的四川盆地是一個內海,在白堊紀地殼運動中海水下跌,海底石隆起,形成了堅硬的礫岩山體,這山體有七十二峰,峰峰像劍,大小劍山兩山對峙,狀似一道門,故稱劍門。劍門蜀道就從門縫中蜿蜒穿過。

⑤ 劍門關的歷史有誰知道

廣元劍閣劍門關歷史: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於此地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

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謂之劍閣,成為軍事要隘。

自隋朝以後,陝甘入蜀改道由葭萌縣越牛頭山,經達摩戍,直抵劍門關口,小劍至大劍關口的棧閣道漸廢,劍閣之名亦由劍閣道的簡稱成為劍門關的別稱。

(5)劍門關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擴展閱讀:

廣元劍門雄關前山雄奇古勁,石梯依山傍崖步入雲端,懸崖峭壁亂石嶙峋。後山卻是松翠蓊鬱、幽靜雅緻,古松漫山遍野,蒼翠綿延,翠屏峰秀美幽深,山路曲折蜿蜒,盪舟湖間,別有韻味情趣。

劍門關主峰大劍山,海拔1200米,山頂有建於宋代的古廟――梁山寺,沿途可飽覽劍門關、石筍峰、穿洞粱、仙女橋,捨生崖等景觀。

劍門蜀道翠雲廊是世界罕見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樹群體,分布在300餘里的古驛道上,以劍門關為中心,東南到閬中,西南到梓潼。

北向昭化、廣元,從南向北,從東向西,八千餘株千年古柏如一條莽莽蒼蒼的巨龍逶迤於崇山峻嶺之間。

翠雲廊,蒼煙護,苔花陰雨濕衣裳,回柯垂葉涼無度。無石不可眠,處處堪留句。龍蛇蜿蜒山纏互。

休稱蜀道難,莫錯劍門路。因而得翠雲廊之雅名,這條古驛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驛道,比古羅馬大道還早30年。

⑥ 劍門關景區景點詳細介紹

劍門關位於大劍山中斷處,為東峰營盤嘴,西峰金城山斷崖之間的狹蔽談谷隘口。

劍門關,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南15千米處,劍門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

劍門關隘口形成於白堊紀,是世界罕見的城牆式礫岩斷崖丹霞景觀,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處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關隘。劍門關是劍門關風景區的標志性景點,1982年以此為核心景點設立劍門蜀道首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歷史沿革

劍門關是入蜀咽喉、軍事重鎮,歷史上成為兵家必爭之地。1700多年以來劍門關樓屢建屢毀,又屢毀屢建。唐朝以後,開始改稱為劍門關。

原古關城樓是三層翹角式箭樓,閣樓正中懸一橫敬鉛匾,書「天宏稿碰下雄關」,頂樓正中的匾額題有「雄關天塹」。這座歷經千餘年的雄偉古關樓,在1935年修築川陝公路時被全部拆毀。

1992年在關口川陝公路東側崖底修建了關樓。2006年2月,關樓被大火燒成灰燼。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關樓,由上海同濟大學設計。

⑦ 劍門關風景區的歷史文化

巍峨劍門,扼入蜀的咽喉,由於它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西漢文學家張載在《劍閣銘》贊道:「岩岩梁山,積石峨峨。

遠屬荊衡,近綴岷嶓。

南通邛僰,北達褒斜。

狹過彭碣,高逾嵩華。

惟蜀之門,作固作鎮。

是曰劍閣,壁立千仞。

窮地之險,極路之峻。」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李德裕在《銘》中寫道:「群山西來,波積雲屯。

地險所會,斯為蜀門。

層岑峻壁,森若戈戟。

萬壑奔東,雙飛高闕。

翠嶺中橫,黯然黛色。

樹若雄屏,以衛王國。」

三國蜀漢重臣鄧芝曾說: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

重險者,謂外有褒斜、子午之險,內有劍閣之隘也。

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賦》雲:阻以劍閣。

東晉末年重要將領、大臣殷仲堪曰:劍閣之隘,蜀之關鍵。

唐劉鳳雲:梁山之險,蜀恃為外戶,其山峭壁中斷,兩崖相 ,如門之辟,如劍之植,故名劍門。

《益州圖經》雲:小劍山截野橫天,奔峰倒地,挾楚包漢,呀秦擁蜀。

大劍雖號天險,有扼塞可守,崇墉之間,徑路頗坦。

小劍則鑿石架梁,飛閣成道,聳峭不容飛越,李白所雲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者也。

雖然,劉禪、蕭紀之徒,其如地利何哉?

秦漢三國時期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馬錯滅蜀,即由此道。

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於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 五美女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

東漢永平四年(公元61年),司隸校尉楊厥重修劍門蜀道。

三國時期,蜀丞相諸葛亮率軍伐魏,路經大劍山,見群峰雄偉,山勢 險峻,便令軍士鑿山岩,架飛梁,搭棧道。

諸葛亮六齣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糧、駐軍、練兵;又在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砌石 為門,修築關門,派兵把守。

公元263年,魏軍鎮西將軍鍾會率領10萬悄咐精兵進 取漢中,直逼劍門關欲奪取蜀國,蜀軍大將姜維領3萬兵馬退守劍門關,抵擋鍾會10萬大軍於劍門關外。

晉南北朝時期

西晉元康八年(公元298年),成漢政權奠基人、氐族人李特率領關中流民就食巴蜀,過劍閣,嘆息曰:「劉禪有如此地,面縛於人,豈非庸才耶?」東晉昇平三年(公元359年),梁州刺史司馬勛叛亂,引兵入劍閣,攻涪(今綿陽),進圍益州(今成都),丞相桓溫遣東晉名將朱序等討平之。

東晉寧康元年(公元373年),前秦皇帝苻堅使部將徐成攻克劍閣,進而奪取梁、益二州。

南朝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南齊大將崔慧景於劍閣擊敗引氐族來犯梁州的李烏奴。

南朝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北魏名將邢巒遣統軍王足入劍閣,圍涪城。

天監十三年(公元514年),北魏遣租棗甄琛出劍閣。

天監十五年(公元516年),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張齊與北魏爭葭萌關失敗,劍門守軍棄城而去。

普通六年(公元525年),益州刺史蕭淵猷遣其將樊文熾圍劍門關,失敗遁走。

大同元年(546年),劍閣復入於梁。

大寶元年(公元550年),氐族酋長楊法琛據利州(今廣元)歸附北魏,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遣楊乾運討伐於劍門關。

承聖二年(公元553年),蕭紀叛亂,東侵荊州,西魏尉遲迥乘虛南下潼州(今綿陽),楊乾運等密以劍閣送款於魏,迥入劍閣,蜀遂瓦解。

後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益州總管王謙舉兵響應相州總管尉遲迥,討伐楊堅,楊堅使隋朝名將梁睿討之,自劍閣進逼成都。

隋唐五代時期

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奪劍門,入劍州,平定作亂的西川節度使劉辟。

咸通末年(公元874年),南詔犯成都,唐軍出劍門,而敵退卻。

乾寧四年(公元897年),西川節度使王建攻東川,隴右節度使李茂貞遣部將李繼昭援救,留偏將守劍門關。

後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後唐滅前蜀,李紹琛(康延孝)在劍州擁兵自稱西川節度使,魏王李繼岌遣任圜追擊之,任圜先遣別將下劍門關守之,遂進敗紹琛於漢州。

長興元年(公元930年),東川節度使董璋啟型純、西川節度使孟知祥謀據兩川,董璋遣兵築七寨於劍門關,又於劍門關北置永定關,布列烽火,大將石敬瑭受命討伐董璋,偷襲劍門關。

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遣軍伐後蜀,取秦、階諸州,蜀人聚兵糧於劍門關、白帝城。

宋時期

宋乾德三年(965年),王全斌伐後蜀,有降卒進言:「由昭化縣江東越大山數重,有狹徑,名來蘇,蜀人於江西置柵守之,對岸有渡,路出劍門南二十里,至青韁店與官道合,由此進兵則劍門之險不足恃也。」康延澤曰:「蜀人並力守劍門,若令諸帥協力攻取,而命別將取來蘇,達青韁,北擊劍閣,與大兵夾攻,破之必矣。」王全斌從之,遂奪劍門關。

⑧ 劍門關的來歷是

劍門關的來歷:

三國時諸葛亮修建蜀道,見此地地形陡峭,兩山峽谷間是天然關隘,於是就勢修建了關卡以為蜀漢屏障。諸葛亮死後,姜維在此率弊閉賣兵抵抗鍾會十萬魏軍,直至蜀漢降魏。

現代的劍門關關樓於20世紀80年代重修。2005年因火災焚毀後重修。2008年因汶川大地震而毀壞後,在清代故址上修建現在所看到的劍門關樓。

(8)劍門關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擴展閱讀: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馬錯滅蜀,即由此道。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於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五美女給蜀王,

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東租逗漢永平四年(公元61年),司隸校尉楊厥重修劍門蜀道。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治今漢陽鎮)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於此地「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謂之劍閣,態鉛成為軍事要隘。

自隋朝以後,陝甘入蜀改道由葭萌縣越牛頭山,經達摩戍(民間稱大木樹),直抵劍門關口,小劍至大劍關口的棧閣道漸廢,「劍閣」之名亦由劍閣道的簡稱成為劍門關的別稱。

因此,自唐至清的許多史籍中使用的「劍閣」、「劍門」之名均指劍門關一地。民國二年(1913年)改劍州為劍閣縣後,「劍閣」才專指縣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劍門關

⑨ 劍閣的歷史

劍閣歷史:

夏商時,今劍閣縣屬梁州。

西周時屬雍州。

春秋戰國時(前770-221年)大部分蜀國轄地,東南小部屬巴國領域。

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後元九年(前316年)歸秦國版圖。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劍境大部屬蜀郡葭萌縣,東部屬巴郡閬中縣。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劍地分屬於廣漢郡梓潼縣、葭萌縣和巴郡閬中縣;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分屬於梓潼、葭萌、德陽、閬中四縣管轄。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據蜀,分廣漢郡葭萌、梓潼、白水、涪縣置梓潼郡時,始在今劍閣境內新立當德縣(治地在漢陽鎮境內,故城名黃蘆城)①,隸屬梓潼郡。

三國時,當德縣為蜀漢領地。

蜀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②,於此「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

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成為軍事要隘。

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德縣屬梁州梓潼郡。

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和三年(347年),漢德為「成漢」領地。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晉壽縣境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下寺鎮大倉壩,即小劍故城),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太元十五年(390年)廢劍閣縣。

南朝宋元嘉初年,漢德縣改屬梁州白水郡,繼復改梁州晉壽郡。

南齊建元初復歸梓潼郡,不久即廢。

南朝宋元嘉初,於漢德境內僑置南安郡、縣,領桓道、中陶2僑置縣。

元嘉三年(435年),僑置武都郡及武都、下辨縣(治今武連南老武功橋處),茂陵縣(治地梓潼縣上亭鋪)屬益州。

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年),南安郡始改僑置為實郡,領南安(今普安鎮為郡治)、白水(今店子鄉)、華陽(今王河鄉南)、梓潼(今梓潼縣城關鎮)4縣及寄治南秦州桓道、中陶2縣。

南朝齊時(479-502年),南安郡領南安、白水、華陽及樂安、桓道2僑置縣,梓潼縣還隸梓潼郡;新巴郡改為南新巴郡,仍領1縣;改武都為扶風郡,領武功(武都、下辨縣更名)、茂陵、華陰(今開封鎮境)3縣及寄治漢陽、略陽、安定3縣。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始在境內立南梁州(州郡縣同治今普安),轄南安郡(領縣未變),輔劍郡(扶風郡更名)知腔枝,南新巴郡。

天監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間30年,南梁州3郡及屬縣入於北魏。

梁末,武陵王據蜀稱帝,改南梁州名安州,仍領原郡縣。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改安州為始州③、南安名普安,領4郡6縣:普安郡轄普安縣(南安郡縣更名搭敏)、永歸縣(白水更名);黃原郡轄黃安縣(華陽縣改置)、茂陵縣(自輔劍郡改隸,後廢);安都郡轄武連縣(輔劍、武功更名)④;潼圓首川群(今梓潼縣石牛鋪)⑤。

北周時,始州隸於利州總管府,仍轄普安、黃原、安都、潼川4郡,除茂陵縣廢外,安都郡增領胡原縣(天監十八年分巴西郡閬中地新置縣來屬,治今香沉鄉群英村)。

開皇三年(583年)廢郡。

始州領普安、永歸、黃安、安壽、武連、胡原(開皇七年更名臨津)、陰平(由龍州來屬,治今江油縣小溪壩陰平村)7縣。

大業三年(607年)改始州為普安郡,領縣未變,安壽還名為梓潼(治地移今梓潼縣連枝壩)。

唐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復稱始州,屬利州總管(都督)府,貞觀六年罷,改屬劍南道及東川節度。

聖歷二年(699年)新置劍門縣屬始州。

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為劍州⑥,「取劍閣為名也」。

至此,劍州之名始見於世。

天寶元年(742年)改劍州為普安郡。

乾元元年復名劍州,領普安、黃安(唐末更名普成)、武連、梓潼、陰平、臨津(遷治今白龍鎮),永歸、劍門8縣。

隋唐時,於劍門關設軍事建置,立關令並置大劍鎮(治地劍門場),小劍戍(今下寺大倉壩)。

五代時,前蜀、後唐、後蜀,劍州為其領地,轄縣未變,屬昭武軍節度。

宋乾德三年(965年),置劍州普安軍,屬西川路,仍領原縣。

乾德五年,省永歸縣隸屬劍門縣。

開寶六年(973年)屬峽西路,太平興國六年屬川峽路,咸平四年(1001年)後,屬利州路。

景德二年(1005年),劍門縣隸屬於劍門關都監。

景德三年,劍門關直隸京師,以東京兵出戍。

劍州只領6縣。

熙寧五年(1072年),關、縣析而為二,皆還隸劍州,並省臨津縣為鎮入普安縣。

元符中,劍門關下隸於劍門縣,「敕縣令通管關事」。

宋紹興四年(1134年)後,利州路分為東、西二路,幾經分合,劍州均屬利州東路。

隆興二年(1164年),因「藩邸」升劍州為普安軍節度。

紹熙元年(1190年)再升為隆慶府。

寶祐三年(1255年)蒙軍攻蜀,隆慶府治所移至苦竹寨(今劍門鎮朱家寨)。

⑩ 劍閣歷史文化有哪些

地理人文概況

劍閣古稱劍門,地當秦蜀要沖,因諸葛亮在劍門關凌空鑿石修建飛梁閣道而得名,素有「蜀北屏障、兩川咽喉」之稱,自東漢以來,歷為縣、郡、州治地,建縣已有1700多年,蜀道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積淀厚重,是戚帆褲全國文化先進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540米,年平均氣溫16℃、降雨量1000毫米、日照時間1500小時,無霜期達270天,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51%,是全國四大柏木林區之一;劍門關森林公園是首批國家森林公園;境內長達151公里的翠雲長廊建於先秦,堪與古羅馬大道相媲美。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英砂、煤、石灰石、地熱等30多種。京昆高速、寶成鐵路、西成高鐵穿境而過,距廣元機場僅20公里,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全縣轄57個鄉鎮,549個行政村,人口68萬(農業人口60萬),面積3204平方公里,是廣元市面積最大、人口第二、經濟總量第三的縣。縣政府駐地於2003年9月28日由普安鎮遷址下寺鎮,縣城規劃區面積1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平方公里,現常住人口3萬餘人。

一 、 建縣沿革

第一節歷史演變

夏商轎嫌時,今劍閣縣屬梁州。西周時屬雍州。春秋戰國時(前770-221年)大部分蜀國轄地,東南小部屬巴國領域。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後元九年(前316年)歸秦國版圖。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劍境大部屬蜀郡葭萌縣,東部屬巴郡閬中縣。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劍地分屬於廣漢郡梓潼縣、葭萌縣和巴郡閬中縣;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分屬於梓潼、葭萌、德陽、閬中四縣管轄。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據蜀,分廣漢郡葭萌、梓潼、白水、涪縣置梓潼郡時,始在今劍閣境內新立當德縣(治地在漢陽鎮境內,故城名黃蘆城)①,隸屬梓潼郡。
三國時,當德縣為蜀漢領地。蜀丞相諸葛亮以漢德縣有「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里,連山絕險」②,於此「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又於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置閣尉,設戍守,成為軍事要隘。
西晉泰始三年(267年),漢德縣屬梁州梓潼郡。太安二年(303年)至永和三年(347年),漢德為「成漢」領地。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於晉壽縣境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下寺鎮大倉壩,即小劍故城),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太元十五年(390年)廢劍閣縣。
南朝宋元嘉初年,漢德縣改屬梁州白水郡,繼復改梁州晉壽郡。南齊建元初復歸梓潼郡,不久即廢。
南朝宋元嘉初,於漢德境內僑置南安郡、縣,領桓道、中陶2僑置縣。元嘉三年(435年),僑置武都郡及武都、下辨縣(治今武連南老武功橋處),茂陵縣(治地梓潼縣上亭鋪)屬益州。
南朝宋大明中(457-464年),南安郡始改僑置為實郡,領南安(今普安鎮為郡治)、白水(今店子鄉)、華陽(高簡今王河鄉南)、梓潼(今梓潼縣城關鎮)4縣及寄治南秦州桓道、中陶2縣。
南朝齊時(479-502年),南安郡領南安、白水、華陽及樂安、桓道2僑置縣,梓潼縣還隸梓潼郡;新巴郡改為南新巴郡,仍領1縣;改武都為扶風郡,領武功(武都、下辨縣更名)、茂陵、華陰(今開封鎮境)3縣及寄治漢陽、略陽、安定3縣。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始在境內立南梁州(州郡縣同治今普安),轄南安郡(領縣未變),輔劍郡(扶風郡更名),南新巴郡。天監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間30年,南梁州3郡及屬縣入於北魏。梁末,武陵王據蜀稱帝,改南梁州名安州,仍領原郡縣。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改安州為始州③、南安名普安,領4郡6縣:普安郡轄普安縣(南安郡縣更名)、永歸縣(白水更名);黃原郡轄黃安縣(華陽縣改置)、茂陵縣(自輔劍郡改隸,後廢);安都郡轄武連縣(輔劍、武功更名)④;潼川群(今梓潼縣石牛鋪)⑤。
北周時,始州隸於利州總管府,仍轄普安、黃原、安都、潼川4郡,除茂陵縣廢外,安都郡增領胡原縣(天監十八年分巴西郡閬中地新置縣來屬,治今香沉鄉群英村)。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始州領普安、永歸、黃安、安壽、武連、胡原(開皇七年更名臨津)、陰平(由龍州來屬,治今江油縣小溪壩陰平村)7縣。大業三年(607年)改始州為普安郡,領縣未變,安壽還名為梓潼(治地移今梓潼縣連枝壩)。
唐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復稱始州,屬利州總管(都督)府,貞觀六年罷,改屬劍南道及東川節度。聖歷二年(699年)新置劍門縣屬始州。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為劍州⑥,「取劍閣為名也」。至此,劍州之名始見於世。天寶元年(742年)改劍州為普安郡。乾元元年復名劍州,領普安、黃安(唐末更名普成)、武連、梓潼、陰平、臨津(遷治今白龍鎮),永歸、劍門8縣。
隋唐時,於劍門關設軍事建置,立關令並置大劍鎮(治地劍門場),小劍戍(今下寺大倉壩)。
五代時,前蜀、後唐、後蜀,劍州為其領地,轄縣未變,屬昭武軍節度。
宋乾德三年(965年),置劍州普安軍,屬西川路,仍領原縣。乾德五年,省永歸縣隸屬劍門縣。開寶六年(973年)屬峽西路,太平興國六年屬川峽路,咸平四年(1001年)後,屬利州路。景德二年(1005年),劍門縣隸屬於劍門關都監。景德三年,劍門關直隸京師,以東京兵出戍。劍州只領6縣。熙寧五年(1072年),關、縣析而為二,皆還隸劍州,並省臨津縣為鎮入普安縣。元符中,劍門關下隸於劍門縣,「敕縣令通管關事」。宋紹興四年(1134年)後,利州路分為東、西二路,幾經分合,劍州均屬利州東路。隆興二年(1164年),因「藩邸」升劍州為普安軍節度。紹熙元年(1190年)再升為隆慶府。寶祐三年(1255年)蒙軍攻蜀,隆慶府治所移至苦竹寨(今劍門鎮朱家寨)。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隆慶府為劍州,普成、劍門2縣並入普安,陰平縣因戰亂荒廢。泰定中(1324年至1328年),省武連縣入梓潼縣,劍州領普安、梓潼2縣,屬四川行中書省廣元路。元末,劍州為明玉珍夏國轄地,領縣未變。
明洪武六年(1373年)省普安縣入劍州。九年省州。十三年(1380年)復置劍州,領梓潼、江油(治今江油縣武都鎮)2縣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寧府(治今閬中)。洪武三十一年,廢劍門關,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立劍門關,置百戶戍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江油縣劃屬龍州。明末,劍州為張獻忠大西政權領地。
清順治三年(1646年),劍州領梓潼1縣,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縣劃屬棉州,劍州始無領縣,遂成「單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劍州直隸四川省軍政府,下轄劍門、武連2分州。民國2年始將劍州改為劍閣縣,下置劍門、武連2分縣;民國三年,廢劍門、武連分縣,劍閣縣劃屬四川省嘉陵道。民國七年至二十三年,四川「防區」時期,劍閣縣先後為靖國軍呂超、靖川軍劉存厚、川北邊防軍王鴻恩、第二十九軍川西北屯殖軍田頌堯的防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5年4月(民國24年4月),劍閣屬中國工農紅軍川陝革命根據地,建有普安(治縣城)、赤化(治今鶴齡鎮)、金仙(治今金仙場)3個縣蘇維埃政權。
民國二十四年夏,國民政府統一「川政」後,劍閣為四川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暨保安司令部治地。轄劍閣、昭化、廣元、蒼溪、閬中、江油、彰明、平武、北川9縣。民國三十一年,增轄青川、旺蒼共11縣,至民國38年(1949年)為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49年12月18日劍閣解放,仍為縣建置。1950年屬川北行政公署劍閣專員公署。1953年,改屬綿陽專員公署。1985年5月,劍閣縣劃屬廣元市。

第二節縣域變遷

一、漢德縣境域
東漢末至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漢德縣境域東北接漢壽縣,西臨梓潼縣,東南界巴郡閬中縣,西北連陰平郡、廣武縣。大體為今廣元市中區西南部的三郎、黃沙、馬鹿一帶和縣境龍泉、漢陽、劍門、下寺、江口及鶴齡、白龍、開封、柳溝部分地區。
二、南安郡及武都郡境域
南朝宋大明中,南安郡轄域為:南安縣大致為今龍泉區及西廟、抄手鄉、龍源鎮等地帶;白水縣為今鶴齡區及店子、木馬、柏埡等地;華陽縣為今元山區和梓潼縣仁和、大興等地;梓潼縣為今梓潼城關、馬迎、大安、石牛與魏城接界。武都郡轄域為:武功縣為今武連、柳溝、開封、東寶、雲集等地;茂陵縣為今梓潼演武、上亭、建興、復興等地。
三、始州、劍州、隆慶府境域
西魏時,始州境域有所擴大,除原轄域外,巴西郡胡原縣劃入安都郡,轄今香沉、羊嶺、錦屏、公興、白龍等地。至此,東南接隆州(閬中),西南臨新州(三台),西臨潼州(綿陽),西北界龍州(平武),東北枕利州(廣元)晉壽郡。
隋開皇時,陰平縣劃入始州(普安郡)。至唐,轄域西北擴至今江油縣重華、馬角、雁門、梓潼縣復興、雙板等地。改稱劍州後,境內分置普安、武連、陰平、梓潼、黃安、臨津、永歸、劍門等縣。
兩宋時期,劍州、隆慶府境域與前相同。元代,劍州縣數並少,境域變動不大。
四、明、清時劍州境域
明洪武十三年至嘉靖四十四年,劍州轄江油、梓潼2縣,境域再次擴大。嘉靖四十五年江油復入龍州,清雍正五年,梓潼縣劃屬綿州。至此,劍州境域縮小,並穩定下來。州境東與昭化、蒼溪縣接壤,南同閬中、南部、鹽亭縣交界,西與梓潼、江油為鄰,北和平武、昭化縣毗連。
五、劍閣縣境域
民國時,劍閣縣境域與清末相同。其間,民國25年至33年,由十四區專員公署調查調整劍閣同江油、梓潼、鹽亭、南部、昭化等鄰縣互插的「飛地」,陰平壩以小潼水為界,河西劃入江油縣,河東劃歸劍閣縣;巾子山、趕場埡、三河壩從江油劃入劍閣;郭家山、金城廟等地由南部縣劃入劍閣縣,徐家埡劃屬南部縣;土皇觀等地劃入鹽亭縣;七回水、陰平、尹家寺等地未變動,調整「飛地」的面積不大。劍閣縣的疆界東接昭化、蒼溪縣,南鄰閬中、南部、鹽亭縣,西接梓潼、江油縣,北傍青川、昭化縣。幅員面積為3457.1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劍閣縣境域變動很大。1952年8月,下寺、三郎、馬鹿、拐棗、沙壩、福星等鄉劃入原昭化縣,昭化縣的鴦溪、府君、石城、化林等鄉劃歸劍閣;1953年6月,仁和、寶石、二洞、大興、文興、觀龍等鄉劃入梓潼縣;1954年7月,江油縣東寶、五福等鄉劃入劍閣;12月,馬迎鄉劃入梓潼縣;1955年11月,再將建新鄉劃歸梓潼,黑土鄉劃屬鹽亭縣;1977年4月,縣屬鶴齡鄉水池、雙豐兩個大隊劃入蒼溪縣;1980年將王河鄉先鋒大隊劃給梓潼縣。至此,劍閣境域面積大為縮小。1981年後,縣境域方穩定下來,東鄰蒼溪縣,南接閬中、南部縣,西連梓潼、江油縣,北界廣元市中區,幅員面積3090.1平方公里。

劍閣置縣及縣名考略
「劍閣縣」之名,始見於《晉書》。何時置劍閣縣,歷來有三種說法:一說「桓溫入蜀置」。《晉書·地理志》載:「桓溫入蜀後,┅┅又於晉壽置劍閣縣,屬梁州,後孝武帝分梓潼北界立晉壽郡,┅┅罷劍閣縣」。《輿地廣記》、《輿地紀勝》、《劍閣縣續志》等書引用此說。二說「三國蜀漢置」。其說最早見於宋末祝穆所撰的《方輿勝覽》引顧野王《輿地誌》(已失傳),明代胡三省注《資治通鑒》沿引,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沿用此說。三說「晉置,後罷,桓溫入蜀復置,尋又廢」。清乾隆《大清一統志》、嘉慶《四川通志》、光緒《皇朝輿地通考》、民國《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持此說。
據查史籍考證,第一種說法較為正確,第二三種說法依據不足。首先,從史籍記載看,宋以前成書較早的《華陽國志》、《太康地誌》、《晉書·地理志》、《輿地廣記》、《輿地紀勝》等書,均明確記載東晉置劍閣縣,而沒有蜀漢置劍閣縣的說法。《華陽國志》作者常璩是東晉蜀郡江原縣(今四川崇慶縣)人,其活動年代距三國蜀漢時期七十餘年,該書所載的四川地方史實「肇自開辟,終於永和三年」,若劍閣為蜀漢置縣,《華陽國志》必定載入,但查遍此書,無置劍閣縣的記載。西晉有蜀十九年,在這期中的太康年間(280年至289年)成書的《太康地誌》中,也無置劍閣縣的記載。又《三國郡縣表補正》一書中,宜都楊守敬考證:「今考《晉志》有劍閣縣,《常志》(即《華陽國志》)無。《方輿紀要》引《輿地誌》雲蜀先主以霍峻為梓潼太守置劍閣縣,《通鑒》胡注蜀分廣漢置梓潼郡劍閣屬焉。疑劍閣縣為蜀立,《常志》豈得不載?《沈志》(即沈約《宋書》)雲:漢壽改曰晉壽,《輿地廣記》雲,晉桓溫平蜀,分晉壽置劍閣縣,殆為近實。」
對《方輿勝覽》稱劍閣縣為「三國蜀漢置」,清人早有異議。乾隆四十七年成書的《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在評介《方輿勝覽》時雲:「該書詳於名勝古跡、詩賦序記,略於建置沿革、疆域道里,唯考訂較差」。考訂較差之作難免有誤。
其次,從歷史事實看,西晉太康元年司馬炎滅吳之後,到東晉永和三年司馬聃派桓溫入蜀滅「成漢」,這六十七年間,有四十八年是李氏「成漢」政權統有蜀地,晉不可能在蜀行使權力。可見,「晉置(劍閣縣),後罷,桓溫入蜀復置,尋又廢」之說,亦難成立。
再是,從有著資料看,《水經注·漾水》、《華陽國志校注》、《太平寰宇記》等書所載史料均稱,諸葛亮相蜀時,以大劍至小劍戍三十里,連山絕險,有隘束之路,便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通行旅,於此立劍門,以閣道三十里尤險,置尉守之。故《華陽國志》稱「漢德縣有劍閣道三十里,至險,有閣尉」。《輿地紀勝》記述這件事時卻稱:「蜀先主以霍峻為梓潼太守,是時有劍門縣,縣有閣道至險,乃有閣尉」。《三國郡縣表補正》眉批說:「諸葛武侯相蜀於此立劍門,以大劍至此有隘束之路,故曰劍門,然則武侯但立劍門耳,未嘗置劍閣縣,《輿地誌》說,果不足據」,當時更未置「劍門縣」。幾相對照,可知《華陽國志》、《太平寰宇記》記載的諸葛亮修閣道、立劍門、置閣尉一事,被後人訛傳為立「劍門縣」或「劍閣縣」了。
據此,以《晉書·地理志》的記載接近史實,較為確切。
對於東晉劍閣縣治地,據考,不是在劍門關,而是在「小劍故城」。其城在今下寺鎮大倉壩,古代於此曾設小劍戍,此縣僅置四十八年,後廢,不復置。其後,劍閣境內郡、州、府治地多在普安鎮等地,直至民國2年(1913年)才將劍州改名為劍閣縣,沿用至今。
「劍閣」作為地名,最早見於《三國志·蜀書》:「(姜維)還保劍閣以拒(鍾)會」。為何稱劍閣?《華陽國志》、《輿地廣記》等書說,諸葛亮修閣道、立劍門、置尉戍守的棧、閣道,稱為「劍閣道」。《水經注》雲:「小劍戍北,西去大劍三十里,連山絕險,飛閣通衢,故謂之劍閣也」。晉張載《劍閣銘》稱:「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曰劍閣」。何謂劍?指大劍山七十二峰如利劍排列。唐劉儀鳳《劍門關記》說:「其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嶔,如門斯辟,如劍斯植」。皆言其山勢如劍鋒,其隘口如「城門」。何謂閣?《蜀水經》雲:「飛梁架屋謂之閣」。閣道,就是在「橫梁鋪板謂之棧」的棧道上加修了屋的棧道,又叫棧閣道。諸葛亮與其兄諸葛瑾的書信中說:「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於水中(《諸葛亮文集》卷一)」。古時由秦入蜀,必經小劍至大劍關口這條懸崖夾峙、深澗飛瀑的險道。諸葛武侯依山勢地形將原有棧道擴建成「劍閣道」後,古人常把「劍閣道」簡稱為「劍閣」。不僅「劍閣縣」由此得名,即使「劍州」之名也源於此。《元和郡縣圖志》「劍州」條雲:「唐先天二年改始州為劍州,取劍閣為名也」。
自隋以後,陝甘入蜀改道由葭萌越牛頭山,經達摩戍(民間稱大木樹),直抵劍門關口,小劍至大劍關口的棧閣道漸廢,「劍閣」之名亦由劍閣道的簡稱成為劍門關的別稱。因此,自唐至清的許多史籍中使用的「劍閣」、「劍門」之名均指劍門關一地。民國2年改劍州為縣後,「劍閣」才專指縣名,沿用至今。

註:①始置漢德縣的時間,今依《後漢書·劉昭注》和《華陽國志》的記載為「建安二十二年」。《資治通鑒》載為「建安十九年」;雍正、同治《劍州志》、《四川郡縣志》載為「章武元年」;《方輿勝覽》、《資治通鑒》胡注、《讀史方輿紀要》、《四川政區沿革與治地今釋》載蜀漢置劍閣縣,均不取。
②《後漢書》唐人李賢注引《華陽國志》雲:「德陽縣有劍閣道三十里至險」,劉琳《華陽國志校注》考證:「德陽縣系漢德縣之誤」,從此說。
③據《周書》「西魏廢帝三年改安州為始州」。「廢帝二年「或」魏宣武帝正始二年改為始州」之說不取。
④《元和郡縣圖志》:「周明帝改武功為武連」;《隋書》等載「西魏改武功縣曰武連」從此說。
⑤《太平寰宇記》:「西魏置潼川郡,移縣於南三十里,改為安壽。置三年廢郡,移縣屬普安郡」。《隋書》梓潼:「舊曰安壽,西魏置潼川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縣改名焉」。從此說。
⑥《舊唐書》、《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輿地紀勝》、《蜀水經》、《四川通志》、《讀史方輿紀要》、《劍閣縣續志》均雲:「先天二年改始州為劍州」。而《輿地廣記》雲:「先天元年」,誤。雍正、同治《劍州志》載為「貞觀元年改始州為劍州」,更不確切。

二、行政區域



清代以前政區
劍閣境內基層政權設置,唐代中期始有記載,《元和郡縣圖志》記:「開元間,劍州八縣下設二十五鄉,元和間設八十五鄉」。
宋太平興國前後,劍州7縣,下設74鄉,後合為60鄉。熙寧間,縣下設鄉鎮,劍州6縣設53鄉,17鎮。其中普安縣置9鄉,臨津、永安2鎮;梓潼縣置4鄉,亮山、稷連、龍池、上亭4鎮;陰平縣軒置7鄉,全門、百頃、長坪3鎮;武連縣置5鄉,柳池、長江(開封)2鎮;普成縣置8鄉,豐饒、馬順(馬迎)、長興、茆城、香城(香沉)5鎮;劍門縣置20鄉①,豐盛1鎮和小劍、白綿、巴砍、糧谷、龍聚、托溪6寨。改行保甲制後,按戶編保,改鄉為都保,鎮名仍舊。
明初,劍州編設3里,110戶為一里,里以下10戶為1甲。
清雍正時,劍州下轄普成、劍門、廣義3鄉,每鄉設4甲。同治十一年(1872年)改劃為13保,為普安(治州城)、雲平(治三郎廟)、體仁(治下寺場)、劍義(治劍門關)、廣安(治張王廟)、泰和(治木馬寺)、隆禮(治火燒寺)、講信(治白龍場)、劍安(治金仙場)、廣誠(治開封場)、修睦(治元山場)、明德(治武連場)、普合(治西廟場)。宣統二年,辦理地方自治,劍州自治區劃設1城(城廂治普安)、2鎮(誠睦鎮治元山場,轄廣誠、修睦2保;講信鎮治白龍場,轄講信、劍安2保)、4鄉(禮合鄉治木馬寺,轄隆禮、泰和2保;安仁鄉治劍門關,轄廣安、劍義2保;安平鄉治下寺場,轄體仁、雲平2保;德合鄉治武連場,轄明德、普合2保)。
註:①《元豐九域志》校勘記48條:錢本、盧木均作一十鄉。

民國時劍閣政區
民國2年(1913年),劍州改為劍閣縣。民國3年,廢城、鎮、鄉,縣下改原13保為13團,名稱及區域仍舊。後將劍安團分為一、二團,全縣有14個團。
民國19年,改團為區,將普安分為一、二區,隆禮分為上、下區,共設16個區辦事處。
民國24年秋,將16個區整理合並為6個區署。原普安一、二區為第一區(治普安),明德、廣誠、普合為第二區(治武連),修睦、劍安二區為第三區(治元山),講信、劍安一區、隆禮下區為第四區(治土主廟),泰和、廣安、隆禮上區為第五區(治江口),劍義、體仁、雲平為第六區(治劍門),區下劃設40個聯保,以序號定名,城廂為第1聯保,依區順列,至三郎馬鹿為第40聯保。聯保下共設364保。民國25年6月,調整區劃,縮編聯保,更用新名,全縣設4區,26聯保,255保,2638甲。
民國29年8月,推行新縣制,廢除聯保,設鄉鎮,全縣劃為4區(一區裁署,改設指導區),7鎮、10鄉、141.保、1931甲。
民國30年2月,劍閣整編政區和保甲,裁第三區署為指導區,進行鄉鎮保甲擴編,共設377保、3809甲。民國31年,再裁第四區署為指導區,設1個區署(次年亦撤署改為指導區),3個指導區,全縣置1鎮、25鄉、339保、3232甲。民國34年全縣定鄉鎮編制,普安鎮為甲等鎮,其餘25鄉為乙等鄉,保調整為373保。
民國35年10月,重新調整政區,全縣劃為3個指導區,1鎮,25鄉,369保,3613甲。第一區轄普安鎮、北廟、西廟、柳溝、武連、龍源、白龍、楊村、碑埡9鄉,132保,1303甲;第二區轄元山、仁和、寶石、柘梖、開封、馬迎、演聖、金仙、香沉9鄉,154保,1486甲;第三區轄江口、張王、漢陽、劍門、下寺、三郎、鶴齡、木馬8鄉,83保,827甲。民國36年全縣復調為4個指導區,373保。
民國37年,鄉鎮未變,縮編保甲為207保,2494甲。民國38年,鄉鎮保甲數未變。

蘇維埃政區
1935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在劍閣設3個縣蘇維埃後,廢區保,縣下設置區、鄉、村蘇維埃。共設普安、西廟、北廟、抄手、武連、罐鋪、金仙、元山、店子、石城、木馬、赤化12個區蘇維埃,設西廟一鄉、二鄉、三鄉、四鄉、五鄉、柳溝、毛壩、涼山、義興、武連、北廟、龍源、田井山、田家、白圖、高觀、漢陽、天生橋、劍門、下寺、三郎、馬鹿、元山、演聖、王河、黑土、仁和、寶石、大興、文興、興隆、吼獅、圈龍、香沉、開封、馬迎、觀音寺、高池、赤化、楊村、官店、白龍、江口、張王、紅岩寺、沙壩等46鄉和普安鎮蘇維埃,235個村蘇維埃。 新中國的劍閣政區

1950年1月,劍閣縣基層政區設城關、元山、白龍、劍閣4個區公署,下轄1鎮25鄉。1951年3月,調整行政區劃,全縣分建8區、1鎮、63鄉、470村。5月,新建江石、劍生、柳埡、毛壩、回龍、公興、石板、文筆8鄉共為71個鄉。
1952年,政區調整較大。新建仁和、鶴齡2個區和甘水、鶴鳴、樵店、官店、石岩、姚家6個鄉。政區序列是一區(城關)、二區(武連)、三區(開封)、四區(元山)、五區(仁和)、六區(金仙)、七區(鶴齡)、八區(白龍)、九區(江口)、十區(漢陽),下分設1鎮74鄉。
1953年1月,劃西廟、甘水、柳溝、毛壩、義興等鄉成立十一區(柳溝),區署改稱區公所。6月,新建四合、觀龍、柏埡、涼山等鄉,全縣為11區,1鎮,77鄉。不久,將五區全部劃屬梓潼縣,又為10區,1鎮,71鄉。1954年7月,增加東興、五福2鄉。12月,將馬迎鄉劃屬梓潼。
1955年2月,將西廟、甘水、涼山調入一區,茆溝、毛壩、義興調入二區,有9區,72鄉。10月撤第十區公所,其所屬鄉由縣人民委員會直轄。12月,撤一、二、九區公所,留5個區公所,均以治地命名。鄉鎮調整合並為37鄉1鎮。1957年7月,城關、武連、江口、漢陽四區恢復區委會(黨的基層機構),為9區、1鎮、37鄉,1613個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4月,增設城郊鄉,有38鄉。9月,實現人民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體制,改鄉為人民公社。
1961年5月,調整部分公社規模,新建聞溪、姚家、江石、土門、公店、時古、垂泉、涼山、吼獅、樵店、兩河、石板、高觀、小劍等人民公社。劃西廟、涼山、義興、茆溝、垂泉復建柳溝區。12月,又分設柏埡、毛壩、圈龍、水磨、廣坪等人民公社,共57個公社。1962年3月,再分設柳埡、鶴鳴、馬燈3個人民公社。1963年9月,恢復城關等5個區公所。至1965年,全縣為10區、1鎮、60個人民公社,531個生產大隊,3369個生產隊。
1966年11月17日,經省人民委員會、綿陽專署批准,以地名命名的區公所和52個公社改為具有「革命意義」的新名稱:北廟稱五星,姚家稱雙豐,鹽店稱金星,龍源稱新民,田家稱火炬,江石稱戰斗,鶴鳴稱光榮,柳埡稱建國,柳溝稱東方紅,垂泉稱紅太陽,義興稱紅日,毛壩稱紅光,西廟稱紅星,涼山稱紅峰,武連稱五一,馬燈稱紅燈,秀鍾稱星火,開封稱工農,高池稱燈塔,迎水稱前鋒,碗泉稱新華,土門稱東升,元山稱躍進,王河稱曙光,演聖稱光明,時古稱愛國,柘壩稱黎明,公興稱前進,圈龍稱紅旗,香沉稱先鋒,塗山稱東風,吼獅稱向前,金仙稱紅衛,復興稱新建,鶴齡稱赤衛,楊村稱迎新,鴦溪稱長征,水磨稱解放,樵店稱建設,太平稱前衛,白龍稱勝利,店子稱永興,碑埡稱紅埡,石板稱高鋒,兩河稱新生,廣坪稱前途,張王稱上游,木馬稱幸福,高觀稱光輝,柏埡稱光華,漢陽稱永勝,抄手稱新勝。1967年區、公社恢復原來名稱。
1968年5月11日,劍閣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後,區、公社、大隊均成立革命委員會,生產隊成立革命領導小組。
1981年地名普查時,城關區更名龍泉,城關鎮更名普安鎮,公社更名的有:城郊改劍城,東興改東寶,土門改國光,復興改長嶺,太平改羊嶺,水磨改錦屏,石板改搖鈴,兩河改禾豐,對部分重名的大隊也稱新名。1984年初,劍閣縣基層政區改制,政社分設,恢復鄉鎮建制,生產大隊、生產隊改為居民村、組。6月,撤劍城鄉入普安鎮。1985年1月,元山、開封、白龍、武連、劍門、龍源6鄉改建為鎮。1985年10月,江口、公興、鶴齡、東寶四鄉改建為鎮。至年底,劃為10區、11鎮、49鄉、529村、3474村民組。1989年,新建柳溝、漢陽為鎮,全縣為10區、13鎮、47鄉、529村、3479村民組、20城鎮居民委員會、68居民小組。1991年,廣元市中區的上寺、下寺、普廣3鄉鎮20村132組劃歸劍閣縣管轄,並新建下寺區。至此,全縣為11區、14鎮、49鄉、549村、3611村民組、20城鎮居民委員會、68居民小組。

閱讀全文

與劍門關有多少年的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