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陶瓷歷史和金屬歷史哪個早

陶瓷歷史和金屬歷史哪個早

發布時間:2023-05-22 03:45:23

㈠ 中國的冶鐵業和制瓷業分別什麼時候興起的

古代的煉鐵方法是塊煉鐵,即在較低的冶煉溫度下,將鐵礦石固態還原獲得海綿鐵,再經鍛打成的鐵塊。冶煉塊煉鐵,一般採用地爐、平地築爐和豎爐3種。我國塊煉鐵始於春秋時代,在掌握塊煉鐵技術的不久,就煉出了含碳2%以上的液態生鐵,並用以鑄成工具。戰國初期,我國已掌握了脫碳、熱處理技術方法,發明了韌性鑄鐵。戰國後期,又發明了可重復使用的「鐵范」(用鐵製成的鑄造金屬器物的空腹器)。西漢時期,出現坩堝煉鐵法。同時,煉鐵豎爐規模進一步擴大。1975年,在鄭州附近古滎鎮發現和發掘出漢代冶鐵遺址,場址面積達12萬m2,發掘出兩座並列的高爐爐基,高爐容積約50m3。西漢時期還發明了「炒鋼法」,即利用生鐵「炒」成熟鐵或鋼的新工藝,產品稱為炒鋼。同時,還興起「百煉鋼」技術。東漢(公元25~220年),光武帝時,發明了水力鼓風爐,即「水排」。我國古代水排的發明,大約比歐洲早1100多年。漢代以後,發明了灌鋼方法。《北齊書·綦母懷文傳》稱為「宿鋼」,後世稱為灌鋼,又稱為團鋼。這是中國古代煉鋼技術的又一重大成就。據〈中華網路要覽〉記載:中國是最早用煤煉鐵的國家,漢代時已經試用,宋、元時期已普及。到明代(公元1368~1644年)已能用焦炭冶煉生鐵。在公元14~15世紀之際,鐵的產量曾超過2000萬斤,摺合約為1.2萬t。西方最先開始工業革命的英國,約晚兩個世紀,才達到這個水平。

瓷器是古代中國人民的偉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傑出貢獻。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燒出所謂的「原始青瓷器」;東漢時期燒制出了成熟的瓷器;自魏晉南北朝而到隋唐時代,制瓷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現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宋元明清時期,我國制瓷業進入了發展興盛時期,創燒出了許多新的品種,由單色釉發展到多種彩色釉,裝飾紋樣繁華復雜;由名窯的此消彼長,最終使江西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業的中心。下面結合考古出土資料,極其簡略地介紹中國古代瓷器在歷朝的主要發展。

在殷商時代出現的「早期青瓷器」,最早屬於鄭州二里崗時期,標志著中國瓷器的起源。在鄭州商代中期居住遺址和墓葬中,在湖北黃陂盤龍城商代中期墓葬中也都出土一滲閉批「早期青瓷器」。商代晚期的早期青瓷在河南安陽殷墟,輝縣琉璃閣,河北藁成山東濟南大辛庄,山東益都,江西清江吳城等地都有所發現。早期青瓷器選料尚不夠精,工藝較簡陋,器型品類較少,釉層厚薄不勻,而且容易剝落,與成熟的瓷器尚有一定距離。

西周時期早期青瓷發現比較普遍;如北京琉璃河,河南洛陽,陝西西安,甘肅靈台,安徽屯溪,江蘇溧水,江蘇句容等地遺址與墓葬中均有發現;器類、胎釉等方面較之商代有了較大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下游如江、浙、贛等省及東南閔、粵、桂、湘、台等省區,中原如預、晉等省都出土了大量早期青瓷器,胎質細膩、成型端好,釉質均勻、器類增加。在浙江,發現了發現了燒造早期青瓷的龍窯窯場(一說殷周時期湘、贛一帶已有發現),也有用圓窯燒造早期青瓷,用陶瓷碎片及扁圓形墊珠,未見更先進的窯具。戰國晚期,早期青瓷的燒造因為楚文化的東進而出現一次中斷。秦、兩漢又見一些同類的產品,東漢是「早期青瓷」終結期。

東漢時期是成熟的青釉瓷器出現期。古代工匠在浙江上虞一帶燒成了成熟的青瓷器,胎土細致,瓷胎已燒結,胎釉結合緊密,在還原氣氛中燒成,釉色純正,透明而有光澤。此時還出現了黑釉瓷。此時龍窯有了很大改進與提高,出現了斜底直筒狀墊座、束腰喇叭形墊座、三角支釘等專門的窯具。東漢時期是中國瓷器使上的重要階段。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制瓷業有了很大的進步,浙江越窯青化瓷器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江蘇宜興、浙江溫州、浙江金華以及川、鄂、湘、贛等地的青瓷燒造,也都各有特色。兩晉時金華婺州窯在粗質瓷胎上首先應用了化妝土。東晉浙江德清窯的產品中出現光亮如漆的黑釉瓷。在南方青瓷器中出現了褐色點彩乃至釉下彩繪新工藝。北朝培喊稿後期,在北方出現了白釉瓷器。這一階段除了龍窯的改進,北方出現許多饅頭窯燒制瓷器,許多新型窯具出現了,例如高大粗壯的各式墊具、坯件疊燒時用的各種間隔具,還有精微的泥點托珠、盂形墊具、三角形分叉窯具,等等;南配孝方瓷業中出現了最早的匣缽燒造。這一時期青瓷發展到極高水平,並為「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隋唐五代時期,形成了中國瓷器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既南方以生產青瓷為主,北方以生產白瓷為主。青瓷以越窯產品的質量最高,白瓷以邢窯產品質量最高。這一時期是重要的窯具「匣缽」普及發展的時期,使得瓷器製作與造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胎壁由厚重趨向輕薄,底足由平底、餅形足變為玉壁形底、圈足,釉面不受窯內煙熏污染,從而保持了色澤純凈,器物造型趨向於輕巧精美。這時還出現了絞胎瓷、花釉瓷、秘色瓷等高級品類,長沙窯普遍使用了瓷器高溫釉下彩、釉上彩新技術。中國瓷器的外銷出現了較大的規模。

兩宋、夏、遼、金時期是中國古代瓷器的繁榮時期。瓷器的品種繁多,釉色繽紛,除了官窯之外,民營的次窯興起。根據產品在工藝、釉色、造型、裝飾等方面的特點,形成了不同的窯系。比較著名的有北方地區的定窯、耀州窯、鈞窯、磁州窯,南方地區的景德鎮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德化窯,等等。其中自然包括享譽已久的「官、哥、汝、定、鈞」等名窯。此時除了龍窯燒制外,出現了由龍窯改進的階級窯。在青花彩瓷出現之,兩宋、遼、金瓷器達到了造型、施釉、紋樣裝飾等工藝的最高水平。

元代是古代瓷器發展的重要時期,起著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源自宋代的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德化窯等名窯繼續發展。景德鎮窯開始使用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法」,使得二氧化二鋁的含量進一步提高,燒成溫度由此也可以相應提高,燒出了頗具氣勢的大型器。元代還燒製成功卵白色的「樞府」釉。在景德鎮等地白瓷高度發達的基礎上,高溫釉下彩品種——青花、釉里紅瓷器普遍出現,成為中國瓷器史上又一里程碑。

明清時代的制瓷業以景德鎮為中心,御窯廠(官窯)製品更是窮極精麗,可以說是千年中國古代瓷器的高度總結與代表。青花瓷器是各種產品的主流,以明代永樂至宣德年間的水平最高。彩瓷發展到空前繁盛的時期,明代初年以銅紅釉水平較高,明成化年間以鬥彩著稱,弘治年間出現低溫黃釉,正德年間出現孔雀綠釉,嘉靖時期出現五彩,清代釉色品種更為豐富,如釉上藍彩、墨彩、釉下五彩、金彩、粉彩、琺琅彩以及各種單色釉。明清時期還出現了釉上釉下彩結合,半脫胎、脫胎瓷器等等新工藝。器物品類空前豐富,裝飾手法與題材也達到空前的繁盛。

從以上大略的敘述可以知道,中國古代瓷器文化,一以貫之地體現了中國各個歷史階段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成就,成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

㈡ 中國陶瓷發展史

中國陶瓷發展史如下:

從傳說中的黃帝堯舜及至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是以彩陶來標志其發展的。其中有較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肅發現的稍晚的馬家窯與齊家文化等等,解放後在西安半坡史前遺址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彩陶器。

從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間的漢朝,藝術家和工匠們的創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屬為主,陶器受到了更為確切的重視。

六朝時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興起的佛教藝術對陶瓷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顯痕跡。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分認為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時期。陶瓷的工藝技術改進巨大,許多精細瓷器品種大量出現,即使用當今的技術鑒測標准來衡量,它們也算得上是真正的優質瓷器。

陶瓷業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發展,並開始對歐洲及南洋諸國大量輸出。以鈞、汝、官、哥、定為代表的眾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窯在全國各地興起,產品在色品種日趨豐富。

明朝統治從1368年開始,直到1644年。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製造業在世界上是絕對最好的,在工藝技術和藝術水平上獨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民國成立以後,各地相繼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機構,但產品除沿襲前代以外,就是簡單照搬一些外國的設計,毫無發展可言。

(2)陶瓷歷史和金屬歷史哪個早擴展閱讀:

陶瓷生產特點:

陶瓷產品的生產過程是指從原料投入到陶瓷產品生產的整個過程。它是勞動者利用一定的勞動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驟,直接或間接地對勞動對象進行作用,使之成為有價值的陶瓷產品的過程。

在陶瓷生產過程中,如陶瓷坯料的平庸性、坯料的自然乾燥等。你也需要大自然的力量。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與自然過程的結合。

一般來說,陶瓷生產過程包括三個基本階段:毛坯製造、成型和燒結。同時,根據陶瓷生產各個階段的不同功能,陶瓷生產過程的組成可分為生產工藝准備過程、基本生產過程、輔助生產過程和生產服務過程。

作為一種大規模的社會化陶瓷生產工藝,與其他一些行業的生產工藝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陶瓷生產工藝是一種低連續性的流水式生產工藝。陶瓷原料從工廠的一端投入生產,經過不斷的加工,最終成為成品。整個過程是復雜的,過程之間的連續性程度較低。

2、陶瓷生產過程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

3、陶瓷生產周期長。陶瓷產品的生產周期是指從原料生產開始到加工結束直至成品生產的全部日歷時間。

4、在陶瓷生產過程中,石膏模型、沉降器、硼板等輔助材料的消耗較大。

5、陶瓷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煤、天然氣、電。

6、運輸是陶瓷企業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陶瓷生產工藝使用的原料種類繁多,生產的半成品、成品及生產的剩餘材料、廢料等,具有大量的運輸能力。

7、陶瓷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煙氣、粉塵、固體廢物和工業廢水嚴重污染環境。目前,我國陶瓷行業使用的窯爐大多以煤和重油為能源,排放大量煙塵。

因此,企業應嚴格控制煙塵濃度和二氧化硫濃度,使其達到國家排放標准。盡量採用電阻式隧道窯或氣窯,減少對大氣的污染。

8、陶瓷生產過程中的低專業化和協作水平。長期以來,陶瓷行業企業要求相互合作的水平不高,大、小、綜合性的「全能」工廠比專業、輔助服務專業化、社會化程度低。

㈢ 求陶瓷的起源簡介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人們早在約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遠在九千多年前,中國先民在從事漁獵、農業生產活動的同時,不但開始可以進行最原始的建築活動。

並且隨著火的發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長期勞動實踐中,伴隨著無數次時間與成功的體驗,開始製造和使用成為中國古文化之一的藝術創造物陶器,並揭開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石器時代」。

陶瓷的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其中陶瓷的發明和發展更具有獨特的意義,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有著不同藝術風格和不同技術特點。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國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國就是"陶瓷的故鄉"。

(3)陶瓷歷史和金屬歷史哪個早擴展閱讀:

特性

陶質材料:與瓷相比,陶的質地相對鬆散,顆粒也較粗,燒制溫度一般在900℃—1500℃之間,溫度較低,燒成後色澤自然成趣,古樸大方,成為許多藝術家所喜愛的造型表現材料之一。

瓷質材料:與陶相比,瓷的質地堅硬、細密、嚴禁、耐高溫、釉色豐富等特點,燒制溫度一般在1300℃左右,常有人形容瓷器「聲如磬、明如鏡、顏如玉、薄如紙」,瓷多給人感覺是高貴華麗,和陶的那種朴實正好相反。

分類

陶與瓷的區別在於原料土的不同和溫度的不同。在制陶的溫度基礎上再添火加溫,陶就變成了瓷。陶器的燒制溫度在800-1000度,瓷器則是用高嶺土在1300-1400度的溫度下燒制而成。

陶瓷製品的品種繁多,它們之間的化學成分。礦物組成,物理性質,以及製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錯,無明顯的界限,而在應用上卻有很大的區別。

㈣ 金屬材料的歷史

現在考古發掘證明我國在八千多年前已經製成實用的陶器,在六千多年前已經冶煉出黃銅,在四千多年前已有簡單的兄余青銅工具,在三千多年前已用隕鐵製造兵器。
我們的祖先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已會冶煉生鐵,比歐洲要早一千八百多年以上。18世紀,鋼鐵工業的發展,成為產業革命的重要內容和物質基礎。
19世紀中葉,現代平爐和轉爐鎳管煉鋼技術的出現,使人類真正進入了鋼鐵時代。與此同時,銅、鉛、鋅也大量得到應用,鋁、鎂、鈦等金屬相繼問世並得到應用。直到20世紀中葉,金屬材料在材料工業中一直佔有主導地位。20世紀中葉以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作為發明之母和產業糧食的新材料又出現了劃時代的變化。
首先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問世,並得到廣泛應用僅半個世紀時間,高分子材料已與有上千年歷史的金屬材料並駕齊驅,並在年產量的體積上已超過了鋼,成為國民經濟、國防尖端科學和高科技領域不可缺少的材料。其次是陶瓷材料的發展。陶瓷是人類最早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料製造而成的材料。
50年代,合成化工原料和特殊制備工藝的發展,使陶瓷材料產生了一個飛躍,出現了從傳統陶瓷向先進陶瓷的轉變,許多新型功能陶瓷形成了產業,滿足了電力、電子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發展和需要。現在人們也按化學成分的不同將材料劃分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有機高分子材料三大類以及他們的復合材料。金屬材友蘆料科學主要是研究金屬材料的成分組織、結構、缺陷與性能之間內在聯系的一門學科。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工作者還要研究各種金屬冶煉和合金化的反應過程和相的關系,金屬材料的制備方法和形成機理,結晶過程以及材料在製造及使用過程中的變化和損毀機理。對其按化學成份進行分類可以分為鋼鐵、有色金屬以及復合金屬材料。按用途分類包括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MMC)因其良好的性能而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它是一類以金屬或合金為基體,以金屬或非金屬線、絲 、纖維、晶須或顆粒狀組分為增強相的非均質混合物,其共同點是具有連續的金屬基體。
目前,特別是航空航天部門推進系統使用的材料,其性能已經達到了極限。因此,研製工作溫度更高、比剛度和比強度大幅度增加的金屬基復合材料,已經成為發展高性能結構材料的一好塵帶個重要方向。

㈤ 陶瓷的歷史

1、傳說中的黃帝堯舜及至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是以彩陶來標志其發展的。其中有較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肅發現的稍晚的馬家窯與齊家文化等。
2、漢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藝術家和工匠們的創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屬為主,陶器受到了更為確切的重視。
3、六朝時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興起的佛教藝術對陶瓷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顯痕跡。
4、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70年):被分認為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時期。陶瓷的工藝技術改進巨大,許多精細瓷器品種大量出現,即使用當今的技術鑒測標准來衡量,它們也算得上是真正的優質瓷器。
5、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發展,並開始對歐洲及南洋諸國大量輸出。以鈞、汝、官、哥、定為代表的眾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窯在全國各地興起,產品在色品種日趨豐富。
6、明朝統治從(1368年--1644年):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製造業在世界上是絕對最好的,在工藝技術和藝術水平上獨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陶瓷是陶器與瓷器的統稱,同時也是我國的一種工藝美術品,遠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已有風格粗獷、朴實的彩陶和黑陶。陶與瓷的質地不同,性質各異。陶,是以粘性較高、可塑性較強的粘土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不透明、有細微氣孔和微弱的吸水性,擊之聲濁。瓷是以粘土、長石和石英製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蝕,胎質堅硬緊密,叩之聲脆。我國傳統的陶瓷工藝美術品,質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聞名於世界。

㈥ 在哪一時期的陶瓷茶具明顯取代了過去的金屬

在唐宋時期的陶瓷茶具明顯取代了過去的金屬。陶瓷茶具之所以能明顯取代過去的金屬、玉制茶具,這還與唐宋朝陶瓷工藝生產發展有關,隋唐以來瓷器生產進入繁榮階段,可生產出大量不同價值瓷器,滿足不同人需唯族裂求。所以在唐宋時期的陶瓷茶具明顯取代指閉了過去穗好的金屬。

閱讀全文

與陶瓷歷史和金屬歷史哪個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