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歷史研究的橫向和縱向 關於歷史研究的橫向和縱向
1、縱向是指按照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每一年發生的事,縱向發展是指人類物質生產史上不同生產方式的演變和由此引慎知起的不同社會形態的更迭。
2、橫向是指按液孝寬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是指歷史由各地區間的相互閉塞到逐步開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聯系密切,終於發展成為整體的世界歷史這一客觀過程而言的。
3、人類社會的縱向發展與橫向發展是同一歷史過程的兩個不同方面,縱向發展主要是指人類社會從低級形態向高級形鬧亮態發展的趨勢,它主要表現為一種時間上的前進和上升的運動,其內在原因是生產力發展在歷史中的繼承性和連續性及生產方式內部的矛盾運動。
4、橫向發展,主要是指近代以來人類社會由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趨勢,它主要表現為一種空間上的開放和全球化的運動,其內在原因是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發展。
❷ 一道歷史題 急!!好心人幫忙
只能找到秦朝,想要可以去啟蒙歷史網,答疑區問別人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轉自」中學歷史教學園地」http://www.zxls.com
.教材分析與建議
重點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確立,地方上推行郡縣制,從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體系)
難點
秦朝創建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和影響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它雖然時間短暫、二世而亡,但它在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並極具開創性。本課以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創立及其影響為中心講述秦朝政治制度史。
本課引言包含兩部分內容,首先以對秦始皇的評說導入新課,並明確肯定了秦始皇的兩大歷史功績:統一中國的第一人,創立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其次,指明本課的教學重點,即「探究的主要問題」和「重要概念」。
「至高無上的皇權」一目,核心問題是講「君主專制」。其內容講了三點:
① 概述秦的統一
秦統一六國是春秋戰國以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商鞅變法後秦國實力增強是秦得以完成統一的主要原因。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用了10年時間,終於完成統一六國的大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秦的統一,標志著中國進入「大一統」政治時代。從此以後,由高度集權的中央政府對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開了此後封建王兆雀朝的帷幕。
本目一開始先概述秦的統一,從另一角度看,也是為了展現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含團度形成的歷史背景。
② 皇帝稱號的由來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天下初定,秦王嬴政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先確定個名號。先秦時期最高統治者一般都稱「王」,完成了前無古人的事業、自感功高蓋世的嬴政,認為「王」的稱號不足以顯示其權勢和地位。於是,他下令群臣議名號。以丞相王綰為首的群臣請上尊號為「泰皇」。但是嬴政並不滿意,決定:「去掉『泰』字,加上『皇』字,採用上古『帝』位的名號,稱為『皇帝』。」「皇帝」之稱實際上就是古代傳說中「三皇五帝」的合稱。課本第9頁【歷史縱橫】欄中提供的歷史材料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
「皇帝」名號的確立,是秦完成一統大業的產物,顯示了皇帝獨尊的權勢和地位。以「皇帝」之稱代替「王」之號也反映了神化君權的新統治觀念的出現。從此,「皇帝」成為我國歷代最高封建統治者的稱謂。
③ 皇帝制度的創立
在確立「皇帝」之稱的同時,秦始皇還規定了許多尊君、維護皇帝最高權力的制度和辦法,創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內涵主要由三點組成,即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為了顯示皇帝獨尊作出許多皇帝專享的規定,包括:秦始皇自稱為「朕」。此字以前任何人都可以用來表示「我」的意思,但是自秦以後成了皇帝獨享的字。還有璽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其所好。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記集解》)。以前一般人的印都可以稱「璽」,但是現在只有皇帝的御印才可以稱「璽」,而且只有皇帝才能用玉質的璽。另外,皇帝的「『命』為『制』,『令』為『詔』」(《史記·秦始皇本紀》)。「制」為皇帝涉及制度的命令,「詔」為皇帝詔告臣民的一般命令。
皇權至上、皇帝獨裁,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內容。「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充分體現了皇權專制的特色。國家從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調動軍隊的虎符由皇帝掌握,皇帝的話就是談猜橘法律(「言即法律」)。公元前213年那場著名的宮廷辯論之後,秦始皇下令取消了殿前議事的制度。這樣,秦始皇不僅集國家權力於一身,而且真正開始說一不二了。
總之,皇帝是封建國家權力的最高主宰。這種至高無上的皇權專制不僅是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維護「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它為以後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一目,講述秦朝中央政權機構的組成。這一目主要講了兩點:
① 中央官制的設置及其職能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是秦朝中央三個最高官職。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長,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有左、右二丞相。秦始皇時,王綰、李斯等先後任丞相。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地位相當於副丞相,負責掌理奏章、下達詔令和監察百官。太尉是秦朝最高軍事長官,負責全國軍事事務。今天的古籍中沒有記載秦始皇曾任命誰任此職,故推斷是秦始皇自掌軍權。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後世習稱「三公」。
「三公」之下為「九卿」。這里的「九」並非確數,言其「多」也。「九卿」是指「三公」以下中央政府各職能部門的主要官職。如掌管刑獄、司法的廷尉、掌管錢谷的治粟內史等,詳見課本「中央政府的主要職能部門及其職能」表。
② 秦朝中央官僚機構的特點
秦始皇所創建的這套中央官僚機構有兩個明顯特點:第一,它是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行政體制。「三公九卿」分工嚴密,各司其職,但都要圍繞著皇權這一中心來設置和運轉。最高官職,如「三公」等相互牽制,任何人都無法獨攬大權,最終軍政大權完全操縱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證專制皇權不致旁落。第二,充分體現出「家天下」的特點,「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將作少府等官職就是為皇室專設的,是為皇帝私家服務的。國與家同治,這是封建時代的統治特點。
「郡縣制的全面推行」一目,是本課教材的一個重點。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是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根本性變革。本目主要講了三點:
① 秦始皇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
郡縣制度是春秋戰國時期以來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春秋時期初設的郡縣,大多設立在新吞並地區或各國邊境線上,並由國君直轄。戰國時代,首先由三晉建立起以郡統縣之制,且設立郡縣的區域也由邊境擴展到腹地。秦國在兼滅六國的戰爭中,在一些新攻佔的地區已設郡縣管理。秦統一後,經過兩次廷辯,秦始皇確定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秦朝在全國始設36郡,後增至40餘郡,郡下設縣。廢分封、立郡縣,奠定了中央集權制度的基礎,是中國古代國家制度的一大進步。郡縣制的全面推行,對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鞏固國家的統一,促進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都起了重大作用。
② 郡縣兩級地方行政機構的職能
郡,為秦朝中央政府轄下的地方最高一級行政單位。郡級行政機關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務,對上承受中央命令,對下督責所屬各縣。另設郡尉,負責軍務,直接領兵;郡監(也稱「監御史」),監察郡之行政,並有牽制郡守的作用。郡下轄若干縣。縣級行政機構由縣令(不滿萬戶之縣長官稱縣長)主持政務,縣尉負責軍事和治安,縣丞負責司法。郡縣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縣以下是鄉、里等基層行政機構,詳見課本【歷史縱橫】欄中的材料。
秦時,戶籍的保存與管理、賦稅徭役的征調以及地方軍隊的基本編制都是以縣為單位的。縣級機構是秦朝實行統治最重要的一級機構。秦以後,郡制沒有保留到封建社會後期,但縣制卻長期實行。秦朝縣制機構管理的模式,對歷代封建王朝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③ 秦朝官僚機構的特點和作用
秦始皇所創建的從中央到地方一整套官僚機構組織十分嚴密,其特點是選官不問身份,實行俸祿制度,官位概不世襲,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調遣。這套官僚體制的建立,在全國確立起當時世界最發達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這不僅確保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統治,而且有利於統一局面的發展和鞏固。
「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一目,講了四個方面:
① 秦朝疆域的形成
統一後的秦朝疆域非常遼闊,不僅佔有原六國的土地,而且北擊匈奴、南平百越,使疆域不斷擴大。《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朝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成為當時的世界大國。
② 鞏固統一的措施
主要有:頒布秦律:秦統一後,對商鞅變法以來的法律進行修訂、補充,作為統一法律頒發全國。統一度量衡、貨幣和車軌:戰國時因諸侯割據,各國度量衡差異較大。秦統一後,以商鞅變法時的度量衡為標准,全國劃一。頒布詔書,銘刻在官府製作的度量衡器上作為全國標准使用器具。戰國時的貨幣繁雜多樣,秦統一後廢除六國舊貨幣,以圓形方孔錢「秦半兩」為統一貨幣。還規定「車同軌」,輿寬一律六尺。統一文字:戰國時,各國「文字異形」,給統一後的政令推行及經濟文化交流造成很大困難。完成統一的當年,秦始皇就下令「書同文字」,以整理後較規范的「小篆」為標准,並寫成文字範本推行全國。後來又出現了簡化字體「隸書」。隸書的出現,是我國文字由古體轉化為今體的里程碑。修建以都城咸陽為中心通達全國各地的馳道。在南攻百越時,為轉運糧餉,開鑿了溝通湘水和灕水的靈渠(今廣西興安縣北,長33千米),使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秦統一後,派蒙恬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地區,並連接、增修秦、趙、燕三國舊長城,建成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進行大規模移民:公元前221年,秦將全國富豪之家12萬戶遷到咸陽,置於中央直接控制之下;南平百越後,在其定設南海等三郡,並遷50萬內定居民到嶺南定居;北擊匈奴後在河套地區設九原郡,遷中原三萬戶屯墾實邊。
以上措施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以及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都起了重大作用。
③ 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深遠影響
秦朝建立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④ 秦的暴政與滅亡
秦始皇——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的締造者,是中國歷史上起過重大進步作用的傑出歷史人物,但同時又是一個十足的暴君。秦的暴政,激起秦末農民起義。公元前207年,秦始皇親手締造的秦帝國便在他死後僅僅兩年多就滅亡了,其中的歷史教訓是發人深省的。
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① 本課內容豐富、充實而課時較緊張,因此在整體設計本課教學過程和課時分配上,都應突出重點,詳略得當。選擇重點要圍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這一課題(也是本課內容的中心),由此可確定「至高無上的皇權」和「郡縣制的全面推行」兩目作為重點。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君主專制」指的是國家政權的主宰和中央決策方式,即皇權至上、皇帝獨裁;「中央集權」指的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從中央。在講以上兩目,理解這一政治制度時務須把「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這兩個概念搞清楚。
② 要注意學生的主體參與,備課時要設計學生活動,在重點內容的教學中,盡量使用探究式學習方法。探究由疑問始,故教學中要善於設問置疑,此其一。其二,要選擇適當的學生活動方式,如投影(或製作軟體)典型、簡明史料,引導學生閱讀、思考,得出相應的結論。又如在講「郡縣制」時可運用教材中「學思之窗」組織議論或討論。其三,要保證學生活動的時間。
③ 教具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既要從本校實際出發,有條件的地方又要力求用好電化教學手段,使其充分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條件較差的學校可使用教學掛圖,製作投影片;條件較好的學校可設計、製作教學課件。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關於本課導入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創立,是在秦統一中國這一宏大歷史背景下實現的。本課導入可採取兩種方法:製作「秦統一中國」的課件(地圖),展現空間形象。該圖應是彩色的,應該有動感,秦每滅一國,該國都應變成與秦同一顏色,最後由「七雄並立」的色彩繽紛歸於「秦一統天下」的同一顏色。製作課件有困難的學校,也可製作「揭貼式」地圖,效果也不錯。或者採用本課導言的辦法,由「秦始皇」導入新課。
案例二 講述「至高無上的皇權」一目可用此課件(或投影)
閱讀下列摘編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的三則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下的第一道重要詔令是「議帝號」。群臣商議後向秦王建議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因此,臣等願「昧死上尊號」,請王為「泰皇」。秦王不以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並說:「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他還採納了群臣關於皇帝「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的建議。
材料二:「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辦於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璽並非最高統治者所專有。春秋戰國時,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稱璽。至秦代,則是「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據載,秦朝的傳國玉璽其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請回答:
① 從材料一、三的「皇帝」稱號及「制」「詔」「朕」「璽」等規定中,你能得出什麼認識?
② 根據材料所涵歷史信息,說明了什麼?
③ 根據材料一,皇位是怎樣繼承的?
④ 綜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徵及其本質。
〔說明〕在閱讀材料的基礎上,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探索課件中設計的幾個問題。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可採用談話、問答、議論等多種方式進行,最後可歸納總結出答案。
答案提示:
(1)說明了皇帝獨尊的威勢和地位;「制」「詔」說明皇帝的話就是法令;「璽」是皇權的集中表現,並為皇權披上了「天命」(君權神授)的色彩。
(2)皇權至上,皇帝獨裁;大臣受皇命辦事,沒有決策權。
(3)皇位世襲。
(4)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本質是君主專制,即皇帝是封建國家政權的主宰和權力中心。
案例三 在講清郡縣制內容後,教師可引導同學思考郡縣制與分封制的不同
教師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第一課)與本課有關內容聯系起來思考,進行多角度的比較,例如:
其一,分封制是與宗法制相聯系的,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郡縣制是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實行的,是按地域劃分的。
其二,分封的諸侯王位世襲,並擁有封地;郡縣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調遷,官位概不世襲,官吏只有俸祿沒有封地。
其三,諸侯國擁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容易發展為割據勢力;郡縣則是地方行政機構,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
等等。
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1.秦始皇為什麼對丞相車騎的多少如此在意?這則小故事反映出什麼問題?
解題關鍵:此題首先講述了一則有關秦始皇的小故事,然後據此提出兩個問題。解題時首先要讀懂這則小故事,其次要看準求答項並逐問作答。
思路引領:回答第一問要多角度思考,注意問題的開放性。回答第二問要透過現象揭示本質。
答案提示:原因:丞相乃文官之首,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位高權重。秦始皇之所以注意丞相的活動,是為了防止相權威脅皇權。也可能秦始皇認為丞相車騎多,過於講排場,易於形成奢華腐敗之風。
在場者全部殺掉反映了君主專制的殘酷性,皇帝的話就是法令,事無小大,皇帝獨裁;也反映秦政嚴苛、殘暴。
2.請閱讀分析這兩場辯論,說明彼此各執己見的理由是什麼?秦始皇為什麼會採納李斯的意見實行郡縣制?
解題關鍵:此題旨在考查和培養學生的歷史閱讀能力,歷史閱讀能力是歷史學科的基本功,其特點就在於是否能從歷史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提問的要求從材料中找准有效信息並整理、加工為答案。
思路引領:兩場辯論的焦點是「分封制」與「郡縣制」之爭,先要回答第一問,答案要從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歸納出來。再答第二問,要結合當時剛剛完成大統一這一特定的歷史條件去分析原因。
答案提示:主張分封制的理由:①燕、齊、楚等地距秦朝統治中心關中地區遙遠,不分封皇子鎮守難以控制;②只有學習古代(西周)的經驗,實行分封制,秦朝統治才能長久。主張郡縣制的理由:①分封諸侯不利於天子控制,是造成諸侯混戰、天下大亂的根源;②歷史是發展的,時代不同了,制度也要改變,郡縣制有利於秦王朝的統治。
秦始皇決定實行郡縣制的原因:有利於建立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和鞏固國家大一統的局面。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1.談談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是怎樣建立的?這種政治制度的本質是什麼?
解題關鍵:審明題意是回答問題的前提條件,此題審題時應注意三點:第一是時間,即「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這也是創建中央集權制度的歷史背景;第二,主幹語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第三,求答項有二,「怎樣建立」和「本質」。
思路引領:回答第一問「怎樣建立」應要點全面;回答第二問「本質」則應簡明、准確。
答案提示:建立:①採用「皇帝」稱號,創建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的皇帝制度,皇權成為封建國家的主宰和權力中心;②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從而奠定了中央集權制度的基礎;③從中央政權機構的三公九卿到地方郡縣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體系。
本質:君主專制,即封建專制主義統治。
2.秦始皇建立起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對秦朝及後世有什麼影響?
解題關鍵:本題要求答項是「影響」,審題時要注意回答「影響」要包括兩方面:首先是「對秦朝」,其次是「對後世」。
思路引領:回答「對秦朝的影響」要多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既要考慮積極影響,也要考慮消極影響。回答「對後世的影響」要簡明扼要。
答案提示:對秦朝的影響:①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於封建經濟的發展;③建立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處境的惡化。對後世的影響: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開創性,它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與完善。
學習延伸
1.探究活動
解題關鍵:本題屬於課外活動性質,旨在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思路引領:教師應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的歷史普及讀物,並指導學生收集資料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分組討論。
答案提示:本題答案具有很強的開放性,不要追求討論結果的全面、正確,應允許討論中不同意見的存在。
2.百家爭鳴
解題關鍵:這是一道材料式問答題,解題時首先要找准爭鳴雙方的不同觀點,然後再分析論證柳宗元的看法是否正確。
思路引領:解題時要分三步:第一,有人認為秦朝速亡是由郡縣製造成的;第二,柳宗元認為秦朝速亡不是郡縣制不好,而是由於秦的暴政引起「人怨」而被農民反抗所推翻。第三,談談你對柳宗元看法的認識,並說明理由。
答案提示:答案一:柳宗元的看法是正確的。因為郡縣制有利於中央集權制的建立和鞏固國家統一,郡縣制的推行有著歷史的必然性。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沉重的徭役和賦稅,殘酷的刑罰將農民推上了絕境,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農民起義推翻了秦朝統治。
答案二:柳宗元的看法是不正確的。理由,例如廢分封使秦始皇孤立無援等。(理由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
〔注意〕應鼓勵發散思維,允許不同看法存在。
(北京東城教科研中心 王富友)
❸ 飯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什麼意思
中國人崇尚民以食為天。又說,人生在世,不過吃穿二字。研究飯局文化,就是觀察中國幾千年來文明史流變的一個談世窗口。所謂的歷史縱橫,文頃侍仔化長廊,風土人情,上下五千年,其實都蘊藏於日常生活的吃喝之間,所謂飯局之妙,不在「飯」而雀汪盡在「局」也!端的是飯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❹ ●急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歷程講解!
2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教學目標
目標
內容
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原因及其影響
探究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探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條件下,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的圖表資料比較豐富,通過「情景再現」法,引導學生運用史料分析問題,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能力;使用「討論法」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和合作學習
分析材料
問題探究
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台,中國的近代化發展到新階段
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
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實業救國
辛亥革命對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
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及其短暫的原因
情景再現
分析材料
問題探究
帝國主義的侵略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是民族工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國民政府統治前十年,民族工業發展顯著,抗日戰爭時期遭受沉重打擊
1927年~1936年民族工業發展的原因和地位
問題探究
民族工業的發展為抗日戰爭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民族工業的萎縮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簽訂;官僚資本的壟斷;通貨膨脹
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三大政治障礙
情景再現
問題探究
國家統一、民族獨立是民族工業迅速發展的前提
二、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1.知識結構
2.教材分析與建議
重點
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
難點
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業的歷史地位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教材介紹了從19世紀末至民國時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歷程:19世紀末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李余現了一個短暫的春天;國民政府的前十年,發展顯著;抗戰時期,遭受沉重打擊;抗戰勝利後,美加緊對華經濟侵略,民族工業日益萎縮。由於涉及本課內容的文字和視頻資料比較豐富,建議在教學時適當補充,增加學生對民族工業發展歷程的感性認識滑伏,為深入探究影響我國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和民族工業的歷史地位奠定基礎。
本課引言由插圖和文字兩部分內容組成。四幅「火花」圖和文字內容首先概要說明中國民族火柴業的興起和頑強成長進程,繼而針對插圖強調指出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是支撐哪讓滾整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曲折發展的動力。建議教師以「火花」圖和文字內容為素材,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引言內容。問題一:仔細觀察這四幅「火花」圖案,你從中能夠獲取哪些歷史信息?問題二:閱讀引言內容,思考:推動中國民族工業在夾縫中頑強成長的原因有哪些?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
第一目「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教材簡要分析了初步發展的背景、概況和影響,建議教師從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導入。
1.民族工業初步發展的原因:(1)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了全球擴張,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甲午戰火剛剛熄滅,列強便紛紛爭做中國的債主,搶奪修築鐵路、開采礦山和建立工廠的權利,資本輸出成為帝國主義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時商品輸出仍然在繼續擴大,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遭到破壞,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2)甲午戰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暴露無遺,為擴大財源,支付巨額賠款,解決財政危機,迫使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於是中國出現了一個興辦工業的熱潮。
2.民族工業初步發展的概況:19世紀末,中國民族工業有了初步發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教材中「歷史縱橫」的材料,分析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主要特徵。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概括:設立的廠礦企業數量增多、投資額擴大;興辦近代企業的地區增多;以輕工業為主,其中棉紡織業發展最為迅速;受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壓迫和束縛,民族工業發展仍然十分艱難。
3.民族工業初步發展的影響:(1)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台,代表民族資產階級上層的維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代表民族資產階級中下層的革命派,發動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辛亥革命。(2)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不僅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奠定了新的階級基礎,而且也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產階級改良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經濟前提和內在動力,加速了封建生產關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和崩潰,使中國的近代化由器物層面開始推進到制度層面。
第二目 「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民國初年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了一個發展機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然而,近代中國的歷史卻沒有沿著這一方向繼續發展,民族工業的繁榮景象轉瞬即逝,成為「短暫的春天」。教材闡釋了民國初年民族工業進一步發展的背景、概況及其短暫的原因。建議教師從辛亥革命的影響導入。
1.民族工業出現短暫春天的背景:中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是民國初年中國社會變革和國際形勢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經過這場革命,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南京臨時政府獎勵發展實業的方針政策,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環境,更激發了實業家們投資近代工業的熱情。於是各種發展實業的團體,如雨後春筍,紛紛涌現,較著名的有中華民國工業建設會、中華實業團、拓植協會等。這些實業團體大都以「強國富民」、「振興民生」為目標,反映了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要求和以商戰反抗列強侵略的愛國熱情。由知名華僑人士創辦的同仁民生實業會得到華僑的熱烈響應,海外華僑競相投資國內工商業,這都為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辛亥革命後,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此起彼伏,「實業救國」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基礎。面對外國資本的加緊滲入,洋貨越來越多地充斥中國市場,國內第一次出現了抵制洋貨的運動,這次運動於1904年首先由商務界發起,1915年,因反對「二十一條」再度興起(指導學生看教材插圖《清華學校學生抵制並焚燒日貨》),1919年達到高潮。抵制洋貨,提倡國貨,「實業救國」不僅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口號,也成為各階層人民愛國的共同願望。同時也使國貨市場擴大,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拓展了空間。
(3)北洋軍閥政府較為寬松的經濟政策,使資本主義工商業得以繼續發展。由於時代潮流的沖擊,北洋軍閥政府較之晚清政府,明顯地增加了一些資本主義色彩。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一些資階級代表人物參與北京政府內閣和地方的活動,他們利用掌握的部分權力,制定頒布了一些有利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政策法令,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民族工商業的繼續發展。
(4)民國初年,一戰爆發,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對華輸出的資本和商品有所減少;同時因為出於戰爭的需求,它們的工業生產主要轉為戰爭服務,減少了某些輕工業品的生產,為中國民族工業拓展國內市場,進而打入國際市場,提供了契機。這些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於是,處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夾縫中的民族工商業,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春天。
2.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民國初年和「一戰」期間有利的內外條件,使民族工業得到了一次發展機遇,但「春天」短暫,好景不長,並且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烙印。
(1)發展概況:(建議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提煉信息,歸納要點)主要表現為:開辦工廠和投資數額增長迅速;投資地區由東南沿海向內地拓展;輕工業發展顯著,一些商品打入國際市場;涌現出一批著名的實業家。〔建議教師介紹近代民族卷煙工業的巨擎——簡照南及其南洋兄弟煙草公司〕
(2)發展的特點: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處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夾縫中的社會環境,使其帶有明顯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徵。主要表現在:首先:民族工業的發展主要在輕工業方向,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表現出工業結構的不平衡,同時,新建的民族工業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表現出地區分布的不平衡,因此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其次,民族資本與外國資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帝國主義的控制下,民族工業不可能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第三,民族資本與封建經濟相比,封建自然經濟仍占絕對優勢,這就使民族資本主義受到極大的束縛。
(3)「短暫」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列強卷土重來,加緊了對華的資本輸出和商品傾銷,進入20年代,大批民族工業或被外資控制兼並,或因產品競爭力弱而虧蝕閉歇,整個中國民族工業迅速蕭條。
短暫春天的逝去,昭示我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帝國主義是阻礙民族工業發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實現民族獨立,才能實現現代化。「實業救國」雖成難圓之夢,但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的發展為民主革命的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同時也促使中國無產階級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准備了階級條件。
第三目 「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教材介紹了國民政府統治前期和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原因和概況。
(一)國民政府統治前期(1927—1936年)民族工業得到發展。
19世紀末,中國民族工業有了初步發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教材中「歷史縱橫」的材料,分析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主要特徵。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概括:設立的廠礦企業數量增多、投資額擴大;興辦近代企業的地區增多;以輕工業為主,其中棉紡織業發展最為迅速;受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壓迫和束縛,民族工業發展仍然十分艱難。
發展的概況, 1936年,民族資本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已經占據主導地位,不僅超過官僚資本,而且超過了外國資本,在一定程度上抵禦了列強的經濟侵略,為抗日戰爭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建議教師適當補充材料,以圖表的形式呈現,並與課後的「探究學習總結·閱讀與思考」題結合起來,重點分析在此期間民族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二)抗戰時期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抗戰爆發後,不少民族資本家出於愛國熱情和使企業免遭日本的掠奪,歷盡艱險遷往內地,並盡快恢復生產,對大後方經濟發展,對支持抗戰,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淪陷區,來不及內遷的廠礦,或被日本滅毀,或被日軍以「委託經營」、「軍管理」、「租賃」等形式吞並。在國統區,國民政府出於抗戰的需要,實施戰時體制,強化經濟的全面統制,加強工業壟斷和商業專賣,造成官僚資本的膨脹和民族資本的萎縮,到1941年,官僚資本已佔全國資本總額的一半。
建議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歷史縱橫》和插圖,思考:造成抗戰時期民族工業萎縮的因素有哪些?一是由於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破壞;二是由於日本野蠻的經濟掠奪;三是由於官僚資本的壓榨。
第四目 「民族工業的萎縮」教材介紹了抗戰勝利後民族工業凋謝萎縮的原因和概況,由於美國經濟侵略的加劇,官僚資本的擠壓,加之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不斷通貨膨脹,使民族工業日益萎縮。
(1)民族工業的萎縮原因
美國的經濟掠奪。美國與國民政府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攫取了大量在華政治、經濟等特權。之後,美國大量對華進行商品輸出,排擠了國貨。有人稱這一條約為「新二十一條」。官僚資本進行經濟壟斷,殘酷擠壓民族工業。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通貨膨脹,原料昂貴而產品滯銷。建議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官僚資本有哪些特點?貨幣急劇貶值對民族工業有何影響?
(2)民族工業的萎縮狀況
民族工業陷入絕境,紛紛倒閉。
教師可以補充一些比較具體的材料,幫助學生了解美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國民政府的野蠻掠奪嚴重阻礙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
課堂小結:
建議教師扼要回顧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歷程,進而啟導學生探究影響其發展的因素,最後分析其歷史地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對近代中國歷史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從經濟上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其產生和發展有利於社會進步;從政治上看,它導致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和力量的發展,為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提供了社會基礎,也導致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准備了階級條件;從思想上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不斷沖擊和動搖著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從發展趨勢上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地區分布不盡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難以獨立發展。
三、教學設計和案例
1.教學設計
第一目 「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背景部分一要講清列強竟相對華輸出資本,對民族工業發展造成的雙重影響;二要說明甲午戰後清政府為何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發展的概況用投影儀展示【歷史縱橫】由學生閱讀概括特點即可。影響要讓學生理解兩點:一是經濟結構的變動導致階級結構和階級關系的變動為民主革命的發展奠定了新的階級基礎;二是由於新的經濟因素和新的階級力量的發展,加速了封建生產關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和崩潰。
第二目 「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是本課重點。「春天」的出現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教師首先用投影儀展示【學思之窗】,還可適當增加臨時政府獎勵實業的法令和《臨時約法》中的部分條款,師生共同探究辛亥革命對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接著展示《清華學校學生抵制並焚燒日貨》,也可下載影視資料,揭示反帝愛國運動從哪兩個方面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此外還需補充一點,北洋軍閥政府推出一些有利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經濟政策,使民族工業得以繼續發展。講外部條件時,需闡明這是「春天」出現的主要原因。發展概況,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提煉信息,歸納要點,教師可簡介榮氏兄弟和簡氏兄弟及其企業發展,(幻燈片展示),接著師生共同探究此間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最後分析春天短暫的原因。教師可用文字或視頻資料簡介狀元實業家張謇的生平事跡及其企業的興衰歷程,學生分組探究:張謇的企業為什麼在一戰期間迅速發展,進入20年代中期後衰落下去?我們從中可得到哪些認識和啟示?
第三目「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經歷了國民政府統治前十年較快發展和抗戰時期的沉重打擊。1927~1936年的發展,教師首先要簡介國民政府推行新的經濟政策的背景,接著展示【歷史縱橫】並概要分析「改訂新約運動」、「法幣政策」和「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對民族工業的發展分別產生了哪些影響?發展的表現可用投影儀展示 【探究學習總結】中的圖表來指導學生探究民族工業的發展趨勢及其地位。
抗戰時期的民族工業,教師首先可補充抗戰初期,戰區民族工業的內遷及其作用,接著簡要介紹淪陷區日本野蠻的經濟掠奪和國統區的統制經濟政策,對民族工業造成的影響,最後指導學生閱讀【歷史縱橫】和教材插圖,師生共同探究,抗戰時期民族走向萎縮的原因有哪些?
第四目「民族工業的萎縮」 可以讓學生討論:為什麼抗戰勝利了,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反而日益萎縮呢?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對教材提供的資料進行認真分析,認識到美國的經濟掠奪、官僚資本的擠壓、通貨膨脹三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業陷入絕境,紛紛倒閉。
本課小結,教師可圍繞下列三個問題進行設計,清末至民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了怎樣的曲折歷程?縱觀其曲折發展歷程,影響其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如何?讓學生得到整體性和規律性的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品質。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學習「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一目時,可以用實物投影,或計算機、幻燈介紹圖片:1896年,陸潤庠在蘇州創辦的蘇綸紗廠
(圖片可從http://www.pep.com.cn/200310/ca299244.htm下載)
陸潤庠,江蘇蘇州人,同治年間狀元。1896年,陸潤庠在蘇州創辦蘇綸紗廠。1895年後,清政府允許民間設廠。在張之洞等人支持下,張謇與陸潤庠分別在南通和蘇州創辦了大生紗廠與蘇綸紗廠,這就是清末流傳一時的「狀元辦廠」的故事。從1895至1898年,在上海、蘇州等地,先後創辦了7家商辦紡織企業,其中投資額最大的蘇州蘇綸紗廠,資本達83萬多元。陸潤庠和張謇,從事一向被目為「賤業」的工商業,是社會風氣轉變的一個明顯標志。
民族資產階級利用一切機會,克服重重困難,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推動著民族工業的發展。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偉大,新生事物頑強的生命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充分地展現了出來。
案例二 在分析「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背景內容時,可以在網路資源庫中選用素材做如下設計。〔參考資源:k12學科資源庫,網址:www.k12.com.cn;〕
鏈接1:①電影《孫中山》中華民國建立片斷;
②電影《末代皇帝》宣統下詔退位片斷;
③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主要經濟政策和孫中山的《實業計劃》;
④主要實業團體及其主張。
分析資源信息,學生探究辛亥革命對民族工業發展的影響。
教師小結展示結論:上層建築的變革;階級地位和階級關系的變動;政府政策推動;實業團體的涌現和實業救國熱潮的形成。
鏈接2:①《清華學校學生抵制並焚燒日貨》(圖片)說明這一時期反帝愛國運動的發展;②分析展示結論: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漲有力地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
鏈接3:①據統計:1912~1916年北洋軍閥政府頒布的發展實業的條例、章程、細則、法規達80多項。如:《暫行工廠通則》、《公司條例》、《商人條例》、《礦業條例》等。
②分析展示結論: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繼續發展。
鏈接4:①「一戰」影視資料;
②「一戰」與中國的民族工業。為什麼「一戰」客觀上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學生分析,教師補充)
鏈接5:知識結構展示。
案例三 在講究「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一目後,可組織學生觀看狀元實業家張謇的視頻資料,並組織學生探究影響張謇企業興衰的原因,作為本目知識的運用與反饋。
鏈接1:視頻資料:狀元實業家——張謇(k12學科資源庫)
教師補充:「父實業,母教育」的思想和實踐。
鏈接2:文字資料:實業救國的楷模
①發展實業的遠見灼識(「學思之窗」,教師適當補充)
②艱辛創業、經營有方;大生集團的輝煌。(「學思之窗」,可適當補充南通實驗)
鏈接3:大生的衰落,「實業救國」成難圓之夢,張謇抱憾而逝。(「學思之窗」,教師適當補充)
鏈接4:大生興衰啟示錄。(學生結合案例二分組探究,教師小結展示結論)
教師還可以介紹紀念張謇先生誕辰150周年專題網站(http://www.nantong.gov.cn/zj/),讓有興趣的學生課後查閱相關資料。
案例四學習「民族工業的萎縮」一目時,用實物投影,或計算機、幻燈介紹國統區人們攜帶大捆大捆的金圓券搶購日用品的圖片,並配上以下數字資料。
1937~1949年100元法幣的購買力變化如下:
1937年 買黃牛2頭或1頭耕牛
1938年 買黃牛1頭
1939年 買豬1頭
1941年 買麵粉1袋
1943年 買雞一隻
1945年 買雞蛋2個
1946年 買肥皂1/6塊
1947年 買煤球1個
1948年8月 買大米0.002 416兩(每斤16兩)
1949年5月 買大米0.000 000 001 85兩(即一粒米的千萬分之二點五)
從圖中和以上數字中可以看出,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的壓迫使中國人民生活艱難,民族工業難以發展。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1.根據上述材料,你怎樣認識辛亥革命對民族資本主義的影響?
解題關鍵:
辛亥革命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同時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條件。
思路引領:
(1)上層建築的變革;(2)階級地位和階級關系的變動;(3)臨時政府的方針政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答案提示: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中華民國,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在這場革命中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南京臨時政府鼓勵發展實業的政策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各種實業團體紛紛涌現,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總之,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條件。
2.想一想,為什麼張謇的企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迅速發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解題關鍵:
張謇企業的興衰是國內環境與國際環境共同影響的結果。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暫時放鬆和卷土重來決定了張謇企業興衰的時間表。
思路引領:
發展的原因:內因:辛亥革命的鼓舞;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北洋軍閥政府的鼓勵;張謇的個人因素。外因:一戰的影響。衰落的原因:歐洲列強卷土重來。
答案提示:
一戰期間迅速發展的原因:(1)辛亥革命為民族工業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條件;(2)一戰期間,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此伏彼起,「實業救國」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基礎,特別是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使國貨市場不斷擴大,為其企業的發展拓展了空間;(3)北洋軍閥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政策;(4)狀元實業家特殊的地位和經歷,尤其是其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5)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鬆了對華經濟侵略,客觀上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20年代中期衰落的原因:(1)一戰結束後,歐洲列強卷土重來,進入20年代,隨著國際關系的調整和經濟的恢復,列強不斷擴大對華資本輸出和商品傾銷,張謇的企業因此每況愈下;(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條件下,不僅中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在帝國主義手中,而且中國的民族工業與享有帝國主義特權的外資企業所處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如捐稅。因此,張謇企業衰落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的結果。
【探究性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發展經歷了怎樣的曲折過程?
解題關鍵:
(1)民國時期(1912~1949年);(2)四個階段發展特點及其原因。
思路引領:
一戰期間出現短暫的春天;國民政府統治前十年,發展顯著;抗戰時期遭受沉重打擊;民國末年日益萎縮。
答案提示:
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發展艱難曲折。(1)民國初年至一戰期間,由於辛亥革命掃除了一些資本主義的障礙,當時,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特別是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鬆了對華經濟侵略,於是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但由於一戰結束後,歐洲列強卷土重來,春天短暫,曇花一現。(2)國民政府統治前十年,由於國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和措施,加之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於是從1927~1936年,民族工業發展顯著。民族資本在國民生產總值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3)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戰爭的破壞,在淪陷區日本野蠻的經濟掠奪,在國統區官僚資本的壓榨,使民族工業遭受沉重打擊而走向萎縮。(4)抗戰勝利後,由於美國經濟侵略的加劇,官僚資本對民族企業的殘酷擠壓,加之國民政府苛捐雜稅不斷增加,通貨不斷膨脹,原料昂貴而產品滯銷,民族工業因此陷入絕境,紛紛倒閉。
2.影響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解題關鍵:
影響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包括阻礙其發展的因素和推動其發展的因素。
思路引領:
不利因素:先天不足;誕生和發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後天畸形;戰爭和革命不斷,政局長期動盪。有利因素: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清末至民國政府鼓勵興辦實業;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實業家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
答案提示:
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1)先天不足。與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相比,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缺乏資本、人才、技術、市場和思想觀念的准備。(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3)後天畸形。由於先天不足,使民族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因而投資方向和發展主要在輕工業領域,重工業基礎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這種工業結構和地區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業呈畸形發展,未能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4)近代中國政局長期動盪,使民族工業的發展缺乏穩定的社會環境。
推動民族工業發展的因素:(1)西方列強的侵略,在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災難的同時,也不斷地沖擊著中國社會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分解著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客觀上為民族工業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某些條件和可能。(2)由於時代潮流的沖擊和鞏固統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國歷屆政府都鼓勵興辦實業。(3)中國人民反帝愛國熱情不斷高漲,使「實業救國」具有日益廣泛的社會基礎,特別是抵制洋貨,
❺ 歷史:有關英國責任內閣制(人教版必修一知識)
英國的內閣制度起源於都鐸王朝時期樞密院的外交委員會,從16世紀初直到18世紀初,內閣制依然處於萌芽狀態。18世紀早期英王喬治一世統治時(在「歷史縱橫」欄內了解喬治一世及首開英國內閣制的先聲),由下院多數黨領袖(當時是沃波爾)主持內閣會議,這形成了一種政治慣例,首開了英國內閣制的先聲。18世紀初期,輝格黨在英國政壇日益佔有優勢,實際掌握了政權,國王的主要咨詢機構逐漸發展成內閣。輝格黨領袖華爾波爾實際上是英國第一任內閣首相(在「歷史縱橫」欄內了解華爾波爾及英國的內閣制開始形成,並逐漸向責任制內閣的方向發展),英國的內閣制開始形成。18世紀後期和19世紀上半期,英國的責任制內閣進一步完善。這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政治的最終確立。
定義
內閣,英文為「cabinet」,原意是密室。18世紀以前,英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樞密院。查理二世時期,只召集少數重要人物在自己的密室(cabinet)開會,商討國家大事,這是英國現代內閣的起源。
責任內閣制,是資本主義國家由內閣總攬國家行政權力並向議會負責的一種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寬如由於內閣制政府具有對議會全權負責的特徵,故又稱議會內閣制。
責任內閣制以議會(國會)為權力核心,行政系統受議會的節制,行政權與立法權合一,政府(內閣)則對議會負責。而且不同於總統制的制衡(check and balances)理念,議會內閣制的基本原則是責任政府(responsible government)對議會負責,不但個別之閣員需對議會負責,內閣整體亦需對議會負責。如果議會對某位閣員或整體內閣不信任,個別閣員或整體內閣便需要辭職以示負責。英國的責任內閣制處於內閣制發展的較高級階段。主要是指國家行政機構的核心——內閣由多數黨組成並對議會負責的憲政制度。
形成發展
1688年光榮革命以後,威廉三世逐步退出內閣。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據《王位繼承法》,由德國的漢諾威選帝侯繼承王位,即喬治一世。由於不懂英語,逐漸對參加內閣會議失去興趣,於是很少出席會議,甚至不出席會議而讓大臣們去料理國事。於是大臣們有事就自己商定對策,然後提交給國王審定。1721年,羅伯特·沃波爾成為英國第一任內閣首相,主持內閣會議,協調各部門的工作,內閣制正式形成。
1742年,首相羅伯特·沃爾伯失去下院多數的信任,被迫率內閣全體辭職。此後,「內閣失去下院多數信任必須辭職」成為一種不成文的制度。1784年,小威廉·庇特試圖通過改革來抑制國王(喬治三世)專權傾向抬頭,而當時有不少議員被國王收買,庇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選舉議會,他的改革得到新議會的大力支持,庇特得以繼續主持內閣17年。由此形成慣例:內閣失去下院多數議員信任,可解散下滾巧舉院重新選舉,若新議會支持內閣,則內閣繼續執政,否則必須辭職,由下院多數派去組閣。由此,形成內閣總攬國家行政權力並對議會負責的責任內閣制。
長期以來,自由和民主一直是人類追求的一種理想。從內閣制度的起源到責任制內閣進一步完善經歷了三個多世紀,這說明人類文明的創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說明文明的腳步也是不可阻擋的。
權力分配
1內閣既參與立法,又負責行政,實際控制著下院立法程序,控制著下院及其決策大碧權,宣布提前大選權等,實際上使議會和君主都從屬於自己,從而操控著立法權。
2 首相是內閣政府首腦,主持內閣會議,總攬政務,擁有任免內閣成員和所有政府高級官員的權力,負責制定和執行國家對內對外的重大方針政策。由於各國的情況不同,憲法賦予首相(或總理)的權力大小也不盡相同。
3 對提交議會討論的政策作出最後的決定。
4 按照議會規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權力。
5 協調和確定政府各部的職權。議會與內閣的關系是:最高的立法機關議會產生內閣,閣員大都由議員兼任 ,內閣必須集體對議會負責,因此內閣制政府具有對議會全權負責的特徵。
6 首相、內閣和政府的產生與組成的法定程序:英王任命首相→首相提出內閣成員和政府成員名單→英王批准後內閣和政府便告組成。在英國內閣制中,首相一身二任(政府首腦和多數黨領袖)是掌握國家實權的關鍵人物,但是以首相為首的內閣和政府都必須接受議會的監督,如首相有義務向議會報告工作,有責任回答議員的質詢。
7 內閣首腦擁有決定性發言權:是政府首腦,掌握國家的行政大權,同時通過議會掌握立法權,是事實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擁有大臣與主教的提名權,高級文官的任免權,內閣會議的主持權,政策決策權)。內閣大臣與首相在政治上共進退,內閣制與首相相輔相成,內閣首腦(首相或者總理)是下議院多數黨的領袖。
內閣成員組成
內閣制的內閣是以議會為基礎產生的。內閣首相通常由在議會中佔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首相從政見基本相同的議員中挑選閣員人選,提請國家元首任命,組織內閣。
國家元首對內對外名義上代表國家,但並無實際行政權力,由內閣代表國家元首對議會全權負責。元首頒布法律、法令和發布文告時,都必須由首相或有關閣員副署。內閣接受議會的監督,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如內閣得不到議會信任,其閣員必須集體辭職,或由內閣提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舉行議會大選。新議會如果仍對內閣表示不信任,內閣則必須總辭職,由國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組織新政府。
內閣的成員由內閣的首腦從與其政見相近的議員中挑選,或由參加內閣的各黨派協調分配名額產生,然後提請國家元首任命。
主要作用
政府中的高級大臣組成的。英國內閣是英國政府的最高決策機構,既操縱立法,又管理行政,被看作是對「國家行政的最高控制」,「政府的主要工具」以及「大多數立法和行政主動性的來源」,總之,它是國家的行政之巔。它的作用可以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它是政府的最高決策機構。包括內政、外交、防務、教育、科研等各項決策。
第二,控制立法。現代社會中由於立法量的增加及其復雜化,議員個人既無設備又缺乏全面的知識和足夠的信息來准備復雜的議案,導致政府逐漸加強對立法的控制,政府提出公議案,這種議案都是由內閣提交下院通過的。而且在准備議案中,內閣委員會越來越多的參與其中,即先由內閣列出議案原則,再由他組織有關大臣、文官、專家等一起磋商議案細節,然後交內閣審定。最後提交下院通過。
第三,作為政黨的領導。首相是執政黨領袖,內閣大臣都是由執政黨領導組成的。內閣除了對國家、政府進行行政上的領導外,同時也對其政黨行使著領導權。如討論決定黨的方針政策,競選宣言等,在下院和公眾中,為其 黨的政策、行動進行宣傳,解釋和辯護等。
制衡特點
內閣實行集體負責制和個人負責制相結合。
內閣集體負責制
要求任何閣員不能投票反對政府的政策,否則,他必須辭職或被解職;任何閣員不能發言反對,也不能不明確支持內閣的政策;所有的內閣決策都是內閣集體的決策,因此,每個閣員必須准備為所有的政策負政治責任;現任和離任的閣員都不能泄露內閣秘密。內閣集體負責制對內閣成員的要求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全體一致,即所有的內閣成員在議會中要一致發言和投票,除非首相和內閣明確認可自由發言和投票。二是互相信任,即內閣不僅要得到議會的信任(內閣總是可以假定自己得到議會的信任,除非議會表決通過不信任案) ,內閣成員也要充分地互相信任, 否則不能作為同僚共事。三是保密,即除非經過內閣的認可,所有內閣成員對內閣會議上的討論和發言不得外泄。
個人負責制
是指各部主管大臣對本部門的一切工作和活動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不僅向首相負責,同時要向下院負責,如果文官在執行大臣的政策中擅自行動而出現嚴重失誤,主管大臣不論事先知道與否,都要負責。主管大臣除負政治責任外,嚴重的還要承擔法律責任。這是加強大臣責任心的一項重要制度。
內閣與下院互相牽制
抗衡與監督。下院可以通過一定的形式來牽制內閣,如質詢、辯論、批准立法、倒閣等方式。然而內閣集行政與立法於一身,權力很大。絕大部分議案都由政府中的大臣提出,一般來說議案都能通過。內閣可以通過解散下院控制議會。這是議會控制的最有力的手段。
發展趨勢
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政府的干預越來越多,在面臨決策和立法大量增加,日趨復雜化和技術化的情況下,作為一種必然的反映,內閣不得不在決策上小型化、多樣化並逐步形成他的外圍系統。
兩種趨勢
一方面首相加強了對決策的控制。
另一方面,內閣集體決策的原則及其對整個決策的控制與監督相對削弱了。
也就是說:「現在決策權逐漸向下轉入了內閣委員會或向上交給了首相」。
具體表現
第一,內閣委員會的權力增強。1967年以前,政府中所有重要決策都在內閣討論決定,內閣委員會的決定和立法建議必須提交內閣全體會議審定,這樣內閣可以行使對內閣委員會的監督。在這以後,內閣決策發生了新的變化,廣泛授權與內閣委員會,不斷擴大其權力,使其轄權內的決定,結論幾乎具有與內閣同等的權威。而且只有在內閣委員會主席的同意下,方可將其中的不同意見提交內閣全體討論,這就大大削弱了大臣的權力。從而削弱了對整個決策的控制和監督。
第二,首相權力的增強。一方面表現在對內閣委員會的控制上。內閣委員會的成立與解散,成員的選擇,主席的任命,授權范圍等都是由首相決定的;重要的常設委員會是由首相親自主持的,首相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立臨時性的委員會。另一方面表現在建立首相自己的智囊團,即建立政策小組。這種非官方的小組只對首相個人負責。它是由文官,大臣和政治顧問等人員組成的。很有權力。可審查超越部門界限的問題,特別是加強對中短期政策問題的研究,並協助首相加強與政黨的聯系等。如1983年撒切爾夫人就取消了智囊團,而依賴與她自己的政策小組。
第三,逐步建立各種外圍系統。一方面建立了智囊團。1971年2月由希思首相首創的,其目的主要是繼承審查政府的戰略,對各部門的利益和文官的建議進行平衡,且不受政府部門觀點的束縛。另一方面,聘請政府之外的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擔任顧問。這彌補了文官中這方面的缺乏和經驗的不足,有利於首相決策。
以上這些趨勢大大削弱了內閣對整個決策的控制和監督。在理論上,內閣還有干預任何決策領域的權力,實際上「體內閣討論很少一點的政府工作」。因為很多重要決策都是在內閣之外作出的,即使拿到內閣會議上,也大都有實質上的決定。當然這並不否認內閣確實還處理一些重要問題或主動決策。問題在於內閣權力的這種「侵蝕」有加快的傾向。
❻ 色比土酥凈中的土酥指的是什麼
色做殲臘比土酥凈中的土酥指的是豆腐。根據查閱資料顯示,豆腐為大豆加工製品,其起源眾說紛紜,其中流傳最多的應是由中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所發明。據本草綱目中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相傳在公元前改握164年,豆腐是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葯煉丹的時候,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純滑豆腐,其歷史縱橫至今約2000多年。元代詩人鄭允端詩曰泉煮結清泉,香逾石髓堅,味之的余美,玉食勿與傳。說的正是豆腐的色香味。
❼ 秦代以來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集權行政制度的發展演變,
三公九卿制(秦朝)--內朝制(漢朝)--三省六部制(隋唐)---內閣制(明朝)---軍機處(清朝)
解釋一下:三公九卿制由李斯提出之後隨著秦的滅亡,漢朝主要是採取秦制(慶咐由於沒有書籍記載商制,只能如此),所以三公九卿制一直延續到漢結束,但是漢武帝時期,隨著皇權的集中,組建內朝制,但是並沒有成為正式的政府部門。
三省六部制:幾乎一支延續到中攜孝國封建王朝的滅亡,譽隱純由於明代沒有宰相職,設立三人內閣,形成了有議會性質的中國式相權制度,但是明朝後消失。
可以說內朝制是皇權集權的表現,內閣是相權集權的表現。
❽ 高中歷史史料教學研究內容包括有哪些
史料是再現歷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據,也是歷史教學的基礎,歷史的無窮魅力也在於它包含了大量豐富的史料和內涵。
離開了史料,歷史知識就成了無本之木。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理念和教材的日益推廣,高中歷史試題更加突出了對材料處理能力的考查,以各種材料為載體的高考試題不斷增加,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也越來越普遍,史料運用的有效性也就備受關注。
因此,本文試圖從史料教學的角度出發,分析如何以此更好地推進高中歷史有效課堂。
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適當、准確的選取史料
教學的有效性包括教的有效性和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行為對教學效果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成功的教學依賴於教師有效的教學行為。
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有效課堂應該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
所以對於教師來說,如何適當、准確地指導學生選取史料尤為關鍵。
一般來說,教學史料形式上大多以文字史料為主,圖片、數字史料、視頻等多媒體資料為輔,實物史料由於受條件的限制,課堂教學中基本不常見。
史料在教學中的運用價值就在於為歷史事實提供例證,有助於學生真實地、近距離地感知歷史,從而真正理解歷史知識的本質。
1.鼓勵學生嘗試獨立搜集、選取史料
在歷史學習中,史料的選擇和搜集是提高歷史認知水平必不可少的。
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表現。
學生嘗試獨立的搜集資料、探究資料則是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途徑。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之後提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問題,才能真正體現出學習的主動性。
因此,從搜集資料出發,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但面對浩如煙海的史料,學生自己獨立搜集時,究竟該如何展開?而且在中學階段的歷史學習中,學生最重要的角色是歷史知識的學習者,並非專業的歷史研究者。
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好引導作用,根據學生實際程度和教學內容的需要,讓學生學會查找、辨析史料的方法。
例如,如何充分利用各種文獻資料的書目、索引?如何利用網路查找和檢索史料?如何判斷作者的立場和時代性?如何把各種資料進行分類歸納和整理?如何判斷所選史料的准確性和客觀性?這些都是學生進行歷史學習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和素養。
2.充分使用教材中補充的史料
從文字史料角度來看,在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本身就帶有思考題的「學思之窗」部分,共有74處(其中必修一26處,必修二24處,必修三24處),還有很多史料直接在「歷史縱橫」、「資料回放」以及課後「探究學習總結」中的「學習延伸」部分給出。
這些史料基本上是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選取的,與正文內容相互補充,具有典型性和啟發性。
教師在備課時應結合教材內容,充分分析這些史料,以促進難點和重點內容突破。
除了以此對書中現成史學觀點進行解釋和論證,還可以開發其更多的價值。
在具體授課中,教師引導學生在讀懂、讀通的基礎上對歷史事實進行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等,逐漸學會學習、認識歷史的基本方法;鑒別、處理史料的基本技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識。
如果能把不同章節的應用史料重新組合,不僅提高了分析運用材料的水平,而且有助於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
如把人教版必修一中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史料和必修三中蘇格拉底思想、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結合起來,則可以更好地認識古希臘人文主義思想起源與發展的整體歷程。
人教版新編歷史教材的史料的種類十分豐富,除了一般常用的文字資料外,還有歷史人物畫像和照片、地圖、名勝古跡照片、漫畫、數據表格等。
雖然這些插圖只是輔助資料,但也能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教科書中的有關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
因此,也不能忽視這些歷史地圖、插圖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注意挖掘插圖中的隱性知識。
3.有針對性地適當補充教材外史料
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有限,但有些重點內容艱深難懂,或只有歷史結論而沒有說明過程,使學生難以接受,教師可結合課堂教學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補充一些課外史料,相應地培養學生分析閱讀史料的各項能力,努力做到論從史出。
補充史料,關鍵是有針對性,有針對性的史料重點在選擇,這就要求教師廣泛閱讀,平時注意積累。
不過要注意的是,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史料也不能無原則地堆砌。
教材外的補充史料,一定要反復篩選,緊扣課程目標、教學目的,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史料;同時要確保史料真實可信、長短適宜,難易度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
如果學生不了解相應的歷史背景,即使材料很典型,學生也很難真正理解材料本身,也就很難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的內涵,更別提用史料來分析問題了,效果當然也會大打折扣。
節選加工材料時,可對原始材料進行編輯和改寫,刪除無關的內容,提取材料中最為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圖表。
不過要注意材料所屬的前後語境,以保證其原意的完整性。
如人教版必修二的第八單元《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一節,為了更好地解讀「中國入世的利弊」,可相應補充如下材料:
材料一:經濟全球化趨勢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給世界各國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帶來嚴峻的挑戰和風險,向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出了如何維護自己經濟安全的新課題。
經濟全球化趨勢要求各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但各國在擴大開放時應根據本國的具體條件,循序漸進,注重提高防範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經濟全球化趨勢使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日益加深。
一旦某些國家和地區發生經濟危機,不僅發展中國家會深受其害,發達國家也難以置身其外。
全球化的經濟需要全球性的合作。
① 材料二:我國將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
這是我國
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也是進一步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的重要契機,對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符合我國根本利益,有利於改善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可以直接參與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維護我國的權益;有利於我國平等地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經貿活動,促進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實施,更多地擴大出口;有利於完善國內相關的法律法規,改善投資環境,加強外商對我投資信心,更好地利用外資;有利於促進國內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技術進步,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②
二 加強對學生運用史料的指導
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有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建構的課堂。
新課程倡導的史料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培養學生歷史學科能力。
因此,高中歷史教學中,根據教學的需要,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在讀懂、讀通史料的基礎上對史料進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也就更重要了。
從歷史研究的程序來說,史料在史學中的地位體現為先有史料而後有論點。
新課標的「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努力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等學科能力要求也是為了學生「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意識與思維的培養。
因此,選好了材料,還得用好材料,材料只有在恰當地使用中才能發揮其效用。
1.引導學生採用批判性思維分析史料
一般來說,文獻史料是人類對社會的一種認識,經過了人們的加工與改造,總是受作者的主觀目的、政治立場、知識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史料是存在主觀性的東西,錯誤也在所難免。
批判性思維包括質疑、假設、對比、推理等,領悟表面文字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從而得出最後的結論。
採用批判性思維來分析史料,對其可能存在的不足進行質疑,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中的有效信息,以追求史料的合理性,從而提高史料的使用價值;也有助於學生擺脫教科書的束縛,養成獨立的歷史思維習慣,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學校教育的目的也不是讓學生一味地背誦教材上的評價或結論,而是讓他們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學生盡量從材料分析中形成自己的判斷,通過材料的分析來加深理解,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也正是適應了這樣的教育需要。
2.引導學生「精讀史料——分析問題——歸納概括」
無論是教材史料還是補充史料,教師都應首先梳理透徹,並在教學中指導學生讀透、讀懂,例如對於文言文中的個別生僻字詞可以以注音釋義,或將其翻譯成白話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史料所蘊涵的意思,使學生掌握一般的精讀和辨析史料的方法。
補充與呈現史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更為重要的是精心設計富有啟發性、規律性且與史料和教材內容相關的問題,促使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
有時教材選取的史料並沒有設置問題,為了便於學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還應根據學生已有的歷史知識與史料本身特點,設計相應層次的問題。
補充的課外史料更需要設計相關問題。
只有這樣,才能用好、用足史料,促使學生思維向新情境的縱深推進,以更好地理解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內容。
設計的問題應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不能過於簡單,設計的問題應能促使各層次學生進行思考,使他們通過思考有所得並提高能力,激發學生閱讀史料的興趣。
問題的解決必須依賴於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問題的解決既是史料研讀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種途徑。
如人教版必修二第40頁「歷史縱橫」有一段史料:1845年,福州官員奏稱:洋貨「充積於廈口」。
洋棉、洋布,「其質既美,其價復廉,民間之買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復暢銷」,「閩產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根據材料的信息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小問題:為什麼1845年左右,洋貨會「充積於廈口」?洋貨暢銷、土布滯銷的原因是什麼?這對當時的中國產生了什麼影響?這樣的提問和回答就把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重難點。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先讀懂問題,再帶著問題去讀史料,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尋找史料中相關的內容,尤其是尋找相關的關鍵詞,從而提取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有效信息,也就相應地提升了學生提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做好了對史料的研讀和問題分析後,教師應指導學生分析、比較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並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歸納、概括從史料中獲得的認識,最後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整個過程體現的就是「論從史出」的意識。
3.精選試題中的材料分析部分進行精煉
在獲得了以上的學習經歷之後,就可以精選一些習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當然,在具體選取題目時也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明確訓練學生哪一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程度。
材料題型基本以文字史料為主,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歷史知識的前提下,通過在閱讀、思考、理解的基礎上,結合材料本身聯系相關的背景和史實,結合已掌握的史料分析方法,回答題目設置的問題。
它主要考查學生閱讀、提取有效信息並對此進行整合的能力;考查對相關史實的識記、理解和歸納,知識的遷移和運用以及概括和文字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練習時可以對學生具體做題方式指導如下:首先,認真讀題,看清楚其中的有效信息和重要提示,如分析共有幾問、各自分值、相互之間的內在關系,做到回答時避免盲目性;然後帶著問題分析所給材料,找准其中的關鍵詞語和提示語,如材料中的時間概念、出處或作者姓名、特殊符號(雙引號、省略號)等,有助於正確作答。
最後,結合所學知識,理清思路,列出答案提綱。
三 史料教學中避免出現的問題
由於史料的種類繁多,來源廣泛,史料本身存在多樣性、復雜性和主觀性等,加上一些教師並沒有對史料教學給予充分理解或很少利用,中學課堂史料教學上仍存在不少問題,這不僅無法提升課堂實效,還出現課堂效率低下甚至無效的現象。
因此,我們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應盡量避免出現以下現象: 1.史料的具體選用不恰當
在史料的選擇上,或是大量的史料堆砌;或是史料本身沒太多思維含量,沒有圍繞課程的重點與難點,與主要歷史知識關聯不緊密,這會讓學生無所適從;或是史料過短,無法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思維空間;或是史料過長,學生閱讀所需時間長,從而影響歷史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
在史料的具體運用過程中一般可以遵循:精讀史料,分析史料,得出結論三步驟。
基本需要按此步驟實行,否則就可能出現偏差。
比如說很多史料中的文言文部分,許多學生就是因為在考試中讀不懂史料,產生錯誤理解造成失分。
這就談不上提取有效信息,最後也只能是聽由教師給出思路或答案;或是史料中問題的設置難度過大,不能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學生無法著手分析,不能達到知識的應用和升華;或是根本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這樣的史料教學基本上只是一種形式,當然也就無法提升課堂教學實效,甚至走向反面。
2.史料教學過程中缺乏史學方法的指引和培養
運用史料時沒有發揮史料的相應功能,沒有顯明歷史學本身特性,只把史料教學當成興趣激發的工具。
史料運用的重點是在學生的興趣被教師所引史料激起後,能否提升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或者史料教學只是被當成呈現教材中各種敘述的證據,以證實教材所言的真實性,學生並沒有真正從中獲取任何史學方法和歷史學科能力。
那麼這種教學即便是運用了史料,也達不到歷史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標。
運用史料並不是僅僅為了補充教師所講內容,或者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的相關題型訓練,而是為了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3.對史料的運用不夠規范、嚴謹,史料失真、失准
現代信息技術確實為史料的查找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也存在著潛在的問題。
特別是在網路資源的使用上需要注意,這就需要使用者進行嚴格的甄別,如果史料有誤,則會給予學生錯誤信息,也就形成錯誤的歷史情景。
史料是學習與研究歷史的依據和基礎,學習歷史必須建立在全面、真實的史料基礎之上。
也許史料的採用確實給課堂帶來了「高效」,但歷史的底線是真實,如果為了解決某個問題,牽強附會、斷章取義、生搬硬套進行材料分析,必然會引發新一輪的問題與迷惑,效率反而更低。
因此,落實在教學中,對史料的選擇和使用一定要遵循嚴謹、真實原則。
高中歷史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學習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努力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由此可見,新課標已將史料在教學中的運用,作為開展歷史新課程改革、實現歷史課程目標的重要媒體和途徑。
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史料教學給高中歷史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空間。
因此,作為歷史教師,不僅要充分認識史料運用的必要性,同時也更要思考如何發揮史料教學的最大效益,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❾ 第1課 世界文化遺產的由來
一、 教學目標
識記《世界遺產公約》、《世界遺產名錄》、《瀕危世界遺產清單》、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的標准、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豐富的遺產資源、擁有的世界遺產
理解《世界遺產公約》的制定和《世界遺產名錄》的公布,極大地推動了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二、教學重點
《世界遺產公約》產生的背景、主要內容及意義;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標准。
三、教學難點
《世界遺產名錄》的登錄標准。
四、教學過程:
導入:指導學生觀賞圖片,結合文字的閱讀,了解天壇建築的特色,並提問學生蘆豎高:為什麼說天壇是文化與環境協調一致的經典範例?
第一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大舉措」,
先指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北京圓明園圖片,提問學生:它是如何遭到破壞的?再由此圖聯繫到中國古代的六大都城長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北京,分析它們遭受破壞的兩大因素:一是自然的破壞(如開封古城,由於黃河的泛濫,已被掩埋在地下,現在的開封城,是清代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所建);二是人為的破壞(如圓明園的被焚毀)。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只剩下北京城尚還保存完好。隨著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許多門樓和城牆又被扒拆掉陪尺,整個城市的面貌也隨之大變,難以再恢復歷史的原貌。然後導出保護文化遺產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講到《世界遺產公約》的制定及其主要內容。
第二目「《世界遺產名錄》和登錄標准」,
先講《世界遺產名錄》的登錄標准,再講《世界遺產名錄》先後公布的世界遺產數量,最後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制定和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
講述四項登錄標准時,可選擇五張分別代表一種突出的藝術成就(如長城);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如平遙古城);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或至少特殊的見證(如秦始皇陵);可作為一種建築物或建築群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如布達拉宮);可作為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或使用地的傑出典範(如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的圖片,纖中用計算機、投影儀或幻燈機打到屏幕上,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把握各項標準的准確含義。由於文化遺產中的雙重遺產涉及到自然遺產的登錄標准,但它畢竟不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師可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中的「歷史縱橫」欄目,不必細加講解。
最後一目「中國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首先講述我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的過程,再講我國已申報成功的世界遺產數和准備申報的世界遺產預備清單。
可先提問學生: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資源豐富還是不豐富,為什麼?你知道我國現在擁有哪些世界遺產?然後再講述我國簽署《世界遺產公約》和已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並指導學生閱讀「中國的世界遺產名錄」和「歷史縱橫」欄目的我國世界遺產預備清單,以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小結:對世界遺產的保護和《世界遺產公約》的通過標志著人類從慘重的歷史教訓中警醒,開始自覺地保護千百年來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和億萬年來大自然創造的美妙景觀,追求人與自然的共處共榮、文化與環境的和諧一致,從而跨入一個新的文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