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初一歷史上冊如何評價曹操

初一歷史上冊如何評價曹操

發布時間:2023-05-22 14:18:05

A. 怎樣評價歷史人物曹操

正史對曹操的評價

他曾經叱吒風雲,他死後罵名最多。

在演義中,為什麼他是白臉的奸臣?在歷史的記載中,為什麼他的所作所為自相矛盾?他是奸賊,是奸雄,還是英雄?眾多說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個是真實的曹操?《易中天品三國之真假曹操》即將播出,敬請關注! ※ 在上一集中,易中天先生認為,任何歷史人物都有三種形象:歷史形象、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而三國中,形象最復雜、分歧最多的當屬曹操。

從北宋的時候,人們談起曹操,就非常痛恨。到了《三國演義》裡面,曹操更是被看作是一個謀權篡位的奸臣。

那麼,歷史上的曹操究竟是一個什麼形象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用當代視角回顧三國史料,他心目中的曹操究竟是什麼形象呢? 易中天: 今天我們講曹操,講三國是不可能不講曹操的,所謂三國就是魏蜀吳嘛,而魏的開國皇帝實際上是曹操。當然曹操在位的時候沒有稱帝,是他死了以後他兒子曹丕才稱帝,追認他為魏武帝,但森裂洞可以肯定曹操是魏的實際上的開創者。

曹操這個人在歷史上的名聲不太好,客氣的說法叫奸雄,不客氣的說法叫奸賊,但是魯迅先生說,曹操其實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然不是曹操一黨,但非常佩服他。

魯迅先生可以說是近代以來第一個為曹操翻案的人,這樣一來對曹操就有了三種評價——英雄、奸雄、奸賊,那麼哪一個評價是准確的呢? 但是當我們弄清楚曹操的歷史形象的時候,我們又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歷史形象它也不是那麼好弄清楚的。比方說,民間都說曹操奸,很多人不喜歡曹操。

蘇東坡就講到,在北宋的時候,民間有很多講史的,就是說書的,說三國,一說到劉備失敗,聽眾就痛哭流涕;一說到曹操失敗了,大家拍手稱快。那麼說明至少在北宋的時候,曹操就是一個不討人喜歡的人。

那麼曹操為源虧什麼不討人喜歡呢?他又幹了些什麼不討人喜歡的事呢?那麼也無非是三條: 一個是曹操這個人為人奸詐。但是這個不能算數,因為兵不厭詐嘛,打仗的人總是要詐它一詐的,不過你說敵人你就說他是奸詐狡猾,說自己就叫足智多謀,實際上一回事,兵不厭詐。

第二件事情呢說他篡漢。這個事情跟我們沒有關系,這個王朝的皇帝為什麼一定要姓劉呢,為什麼就不能姓曹呢?說這個姓曹的代替姓劉的就是奸,這個說不過去。

那麼最為民間所不滿意的是曹操說了這樣一句話:寧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所以一個人寧肯自己對不起普天下的人,也不能讓天下的人對不起自己,這個人就太壞了,所以老百姓討厭曹操。

那麼我們就要搞清楚這個事情是事實,還是不是事實;如果不是事實,那豈不是一樁冤案嗎;如果是冤案的話,我們豈不是就該給曹操 *** 嗎。那麼這個事情史書上的記載是矛盾的,大體上是這樣一個故事:就是曹操因為董卓要迫害他,曹操從京城裡逃出來,路過了他一個老朋友家,這個老朋友的名字叫呂伯奢,曹操到呂伯奢家裡的時候呂伯奢本人不在,於是就發生了曹操殺呂伯奢一家的慘案。

※ 曹操為什麼不討人喜歡: 曹操為人奸詐 曹操篡漢 寧肯我負天下人 不可天下人負我 這個故事有三個版本。第一個版本說的是呂伯奢不在,呂伯奢的兒子和呂伯奢家裡的那些客人看見曹操帶著錢財很多,起了歹心,要搶劫曹操,而且拉走了他的馬,這個時候曹操起來拔出劍來把這些人殺了。

這個叫做正當防衛。這個故事記載在什麼史書裡面?在《魏書》里,《魏書》是他們魏國人寫的史書,所以也不一定靠得住,因為曹操是他們的太祖啊,那他們可能要給曹操打一個圓場,這個也很難講。

那麼第二個記載是說,曹操住在呂伯奢家裡面聽見呂伯奢的孩子在那弄鍋碗瓢盆,有聲音,曹操自己又是受董卓通緝追拿的罪犯,他起了疑心,「疑其圖己」,把呂伯奢一家殺了。這個叫做誤殺。

第三個版本,差不太多,也是說曹操懷疑呂伯奢的家裡人要害自己,然後把他們一家都殺了。殺了以後,曹操凄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我們現在來看第三種情況,就算我們相信曹操是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也說了那句話,看看是個什麼樣的場景。是曹操懷疑這些人要害自己,當然這個疑心太重了一點,太過分了,然後把他一家人殺了。

殺了以後發現是誤殺,然後凄愴曰,「凄愴」這兩個字很重要,就是殺錯了人,然後,唉,他也是很難過的,算了算了,寧肯我辜負別人,不可以別人辜負我啊。我們體察一下這個語境,曹操說這個話是一種自我安慰、自我排解,所以此枯很勉強地為自己的錯誤行為做了一個辯護。

而到了《三國演義》裡面他變成了理直氣壯,而且把「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前面加了天下兩個字,這個就大不一樣了。曹操當時說這個話只是就事論事,雖然我錯了,我錯殺了人家我對不起人家,我現在也沒有辦法,我現在走投無路,也只好是寧肯我對不起人家,不要讓人家對不起我了。

這裡面應該說他還保留了一部分善意在裡面,而到了《三國演義》變成理直氣壯說我對不起天下人,不可以天下人對不起我,那就是一個大大的奸賊。 所以曹操的奸險歹毒這一點,應該說是有疑問的。

但是即便如此,《三國演義》的毛批還說了這樣的話,他說什麼呢,他說「此亦孟德之過人處也」。他說即便是這樣,。

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湖南卷無此題)材料一太祖(曹操)運籌演謀,

第(1)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確自己的觀點,再結合所學及依據材料一「太祖武皇帝,…漢相國參之後.…太祖運籌演謀,…超世之傑矣.」材料二「當時只有蜀先主可與有為耳.曹操自是賊,…」分析解答. 第(2)問,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及材料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回答第一小問要注意結合材料「…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回答第二小問,聯系所學的分析評價歷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從時代環境、階級立場、對史料的佔有程度、分析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等方面歸納總結其「因素」.故答案為:(1)態度;陳壽:尊曹;朱熹:貶曹.原因:陳壽:西晉尊曹魏為正統;曹操確有歷史功績.朱熹:曹操竊國,名分不正;有違「三綱五常」.(2)標准:對人民、民族和文化發展的歷史貢獻.指導思想:歷史唯物主義(唯物史觀).方法:比較的方法;辯證分析的方法.。

歷史上是怎樣評價歷史人物曹操的

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其實曹操還是挺有功績的,掃平了中原,結束了北方軍閥割據的時代,恢復了北方的生產。後世對他的惡評,還是因為他覬覦帝位。

後世的統治者對於這種人肯定是要惡批的,要不然所有大臣都跟曹操那樣,那皇帝還怎麼當啊。諸葛亮之所以 被後世評價那個高,最主要是因為他是大忠臣,後世皇帝推崇他,無非是利用他給大臣們做個榜樣,要像他一樣對主公忠誠。電視里都把諸葛亮神話了,如果他真那麼牛B 早統一天下了,其實他就是個勞民傷財的主,吃了沒事就要打仗,加重了 蜀中百姓的負擔和兵役。

評價歷史人物曹操

曹操是一個有智謀,在他人看來是奸詐的英雄,那是敵人對他的稱呼。

說他奸,是因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對天子不臣。後人為了自己的政權,對於曹操這種危害到當時 *** *** 的人物當然要貶其為奸雄,但對他的「雄」是不可否認的,曹操是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人人還不都是為了自己,西蜀劉備,東吳孫權,北魏曹操,不都是在爭天下嗎?只是打著不同的旗號,立場不同,為了各自集團的利益而逐鹿中原。統治者無論是誰,只要對老百姓好,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就足夠了。

曹操並沒有做出傷害本民族聯合外族的事,所以不該否認此人。相對的說,各軍閥之間,畢竟還是有所差別的。

拿曹操來說,他雖然鎮壓過農民起義和濫殺過無辜人民,但從他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表現來看,他比被他消滅的那些軍閥還是勝過一籌的。比如他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

史稱:「曹公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操還令諸將家屬居鄴,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與屬下存在著隔閡與矛盾的反映。

總起來看,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所以我們說操之統一北方及其相應採取的一些措施還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怎樣評價曹操這個歷史人物

曹操是三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

雖然一部《三國演義》將曹操寫成奸詐小人,可縱觀歷史其他文獻,如:《三國志》《後漢史記》《資治通鑒》等對曹操的評價均是正面大於負面。《三國志》中說曹操:曹公「明略最優」,成事則「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御軍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

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

勛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此正是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所特有的豐采。

作者遙想在那金戈鐵馬的年代,一個並非出身於名門望族大家(孫武之後的孫堅),也無皇室血統(所謂天子皇叔的劉備),也非有三公四卿資歷的家族(袁家兄弟),僅僅是宦官的過繼之子的後人,本家也不過是有些錢財而已,於亂世之中,挺身而出,刺董卓,(《魏武略》還說他去刺殺過張讓)聚義眾,發矯詔。靠個人魅力自立於亂世,進而戰略明確,進京城,挾天子以令諸侯,一統北方,成就大業。

自古以來,罵曹操者無非兩個借口:一,汝南許劭曾經評價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既然如此,三國又是亂世,曹操當然便是奸雄。

況且曹操自己說:寧我負天下,不可天下人負我。這便是奸雄的確鑿證據,故天下義士以此為依據,視曹操為不義之人;其實,許劭的原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也。

後來的反對者特別是那個寫《魏氏春秋》的史家,東晉的孫盛,為了自己貶魏抬蜀的目的,將英雄改成了奸雄。(我很奇怪,對於孫盛的書,歷史上認同的人還很多,連司馬遷在寫《資字通鑒》的時候,都選用了他不少的章節和資料。

包括這句話。)一字之差呀。

唉,有時候,一個人就毀在一個字上,曹操就是這樣的。 二,挾天子以令諸侯。

在一些人看來,世上之人,天子為大,天子事便是天下人的事。不是有句話嗎:天下乃皇帝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至於這個天子有沒有本事,是不是明君都無所謂,作為他的臣民,就要聽他的,要你活,你才能活,要你死,你就得死,死還要謝恩。而曹操竟敢挾天子以令諸侯,上朝配劍,把皇帝當傀儡,當然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所以曹操便成了不忠不孝的奸臣,應該下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的。 當然現在的很多人(也有不少人還是這樣認為的)不這樣認為:曹操生於東漢未年,民不聊生,農民起義頻繁。

人與人之間真情少,利用大。作為一個想要在亂世中生存並有所作為之人,警惕性是很重要的,雖然曹操做的過分了點(史說其性格多疑)所以才有「寧我負天下,不可天下人負我」一說(連這個說法都找不到史料依據),然而這也是情形所逼。

世間多少人不是如此想的?卻只有曹操敢於直說。而曹操之所以形成這樣的性格也是上當多了造成的。

作者寧喜歡曹操這種真小人的性格,卻不喜歡劉備這種偽君子。 至於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過是曹操的戰略措施。

作者本人設想如果生於那種亂世,也寧可選擇作一方霸主,成就一凡事業,也不會對一個行將就木的腐敗無能的 *** 寄予希望。況且就如曹操所言:如果不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不知當時的中原大地有幾人稱霸,幾人稱帝,天下大亂幾時休。

整個三國一百年左右的歷史,真正動亂時代前後不過二,三十年,過後雖然分為三國,民眾的生活相對反而比較安定。反觀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國內的動亂長達百餘年,戰火不斷,比三國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實三國初期諸侯稱霸,國內的動盪遠比戰國時期還亂,沒有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動亂的局面的確無法控制。所以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僅不是罪,反而對民眾而言是功。

同時作為一個諸侯霸主,曹操身上的霸氣未見,倒是文氣逼人。曹操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大家。

不提他本身的詩詞歌賦的成就,看他促進民族大融合,取文姬歸汗的一系列重文政策,也是三國時期其他霸主所不能相比較的。即使是把他打的一敗塗地,在歷史上享有盛名的諸葛亮和有著顧曲周郎之稱的小輩英豪周瑜又留下幾部詩篇,著作?除因政治原因殺了幾個文人(如孔融等)外,曹操對士族是極其容忍的,也未曾迫害文人才子,否則就沒有建安七子的存在了。

而他殺孔融等人是因為他們阻礙了自己的政治抱負,不是因為這些人太忠於皇帝,而是因為這些人容不得他。政治斗爭是你死我活的。

歷史上這種血腥的政治鎮壓難道只有曹操曾經做過?不提太遙遠的事情,就是近代一,兩百年的歷史上的這種政治鎮壓我們知道的還少了嗎?這些斗爭的殘酷性恐怕比曹操有過之而無不及吧。為什麼對曹操便如此苛刻呢?相反,曹操對有才之士是非常喜歡和寬容的。

對關羽和趙雲的喜愛,對殺死陳宮的不得已,對殺死沮授的痛心無一不表現出曹操的愛才之心。反對曹操的人說他這一切都是惺惺作態。

可是這樣的惺惺作態,袁紹,張魯,孫權等以及歷史上的許多人都做不出來。劉備到是哭出來了,真假幾分相信現在的人們都看出來了。

而且在諸葛亮時代,蜀地能留下的人才恐曲指能數。

評論歷史人物曹操

你好!!!對曹操的評價 (1)曹操統一北方的積極作用。

前已敘及,東漢王朝後期,由於政治黑暗,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無法生活,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黃巾大起義。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農民起義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繼之而來的是東漢王朝的解體和軍閥混戰。

在混戰中,不僅董卓、李傕等涼州軍閥到處屠殺人民,搶劫財物,就是打著勤王旗號的東方將領也「縱兵鈔掠」。因而普遍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荒涼景象。

這種情況的造成,除了應當歸罪於東漢王朝的反動統治外,鎮壓農民起義和破壞社會生產的軍閥,自然也是不可饒恕的罪首。但相對的說,各軍閥之間,畢竟還是有所差別的。

拿曹操來說,他雖然鎮壓過農民起義和濫殺過無辜人民,但從他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表現來看,他比被他消滅的那些軍閥還是勝過一籌的。比如他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

這些都將在談論經濟時再介紹。 曹操一開始走上仕途就試圖用比較嚴格的法律改變當時權豪橫行的情況。

但由於禍害根子在中央,操無法施展自己的意圖。到他自己掌握政權以後,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

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

如果把袁紹和曹操在冀州先後推行的治術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情況:「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並,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

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所以袁紹雖地較大、兵較多、糧較足,終為操所敗。

操得冀州後,立即「重豪強兼並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較能使「百姓喜悅」的效果。我們只要翻看一下《三國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統治下,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會風氣都與以前有所不同。

朝中既少有傾軋營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為而不受懲罰的官吏和豪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司馬光說操「化亂為治」,並非無據。

而且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的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操還提倡廉潔,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

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於是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與推行法治政策相輔而行的是操力圖集權於己,不容許臣下有結黨行為。他下令說:「今清時,但當盡忠於國,效力王事,雖私結好於他人,用千匹絹,萬石谷,猶無所益」。

操為了監視群臣,設置「校事」。這件事受到大臣反對,認為「非居上信下之旨」。

操對此加以解釋說:「要能刺舉而辦眾事,使賢人君子為之,則不能也」。所謂「賢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們累世為官,枝連葉附,名望和勢力很大。

操對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籠絡,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實權;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賤的校事來檢查他們的行動。至於這樣做有無必要呢?我們可以用日後孫權的話來回答。

孫權說:「長文(陳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頭,畏操成嚴,故竭心盡意,不敢為非」。孫權也仿效操設校事一職,可知在當時情況下,設置監視大臣行動的校事,以防漢末和袁紹集團內大臣結黨拉派的重演,還是不無道理的。

從曹魏政權的內部結構看,世家大臣最多,潛在的危險也較重。曹操為自身及子孫計,設置校事以伺察大臣,雖有些苛刻和搞權術,但不這樣,是難以制服他們的。

史稱:「曹公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操還令諸將家屬居鄴,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與屬下存在著隔閡與矛盾的反映。

總起來看,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所以我們說操之統一北方及其相應採取的一些措施還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2)曹操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 首先,操善於馭將;如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東擊孫權,退軍時,留下張遼、樂進、李典三將及護軍薛悌鎮守合肥。

次年,操於出軍西擊張魯前,派人給薛悌送去教令,封面寫明:「賊至乃發」。不久,孫權親自率領大軍十萬來攻合肥,薛悌等開函看教,乃是:「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

這時合肥守軍總共才七千餘人。敵眾我寡,如果分兵出戰,是否上策,諸將疑惑。

張遼曰:「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

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李典聞言,當即表示贊同。於是遼、典當夜招募敢從之士八百人,殺牛犒饗。

次日天亮,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己名,直沖至孫權麾下。權見遼來勢兇猛,大為驚恐,其左右亦不知所措,只好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

遼呼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兵少,聚眾圍遼數重。遼一再突圍,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早戰至日中,吳人奪氣。

遼等乃還修守備,眾心遂安。權軍經此一戰,銳氣頓失,守合肥十餘日,即撤軍退。

大眾既去,權和數將尚留逍。

怎樣評價歷史中的曹操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錯,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錯,有句歇後語就就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為得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此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體現,他不急於求成,知道韜光養晦,不掙一時之得,深謀遠慮,可是智者千濾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無意是他吃敗仗之原因。

他的野心亦能體現在他的生性殘忍,為報父仇,攻城屠殺百姓數萬,無辜的殘骸把汜水都堵的水泄不通。

可是他的雄才大略依然為我們至盡傳誦。

曹操是中國百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歷史人物。千百年來對曹操的評價褒貶不一,譽之者為為命世英雄、毀之者稱其為逆賊奸臣。曹操有統一北方的歷史功績,這是無法泯滅的歷史事實。在北方統一的戰爭中,曹操發揮了傑出的才幹,官渡之戰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說曹操是軍事家,這點我很同意。有的學者認為曹操是個詩人,我也贊同。因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樣的詩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達到的文學意境

在三國中,大家怎麼評價曹操這位歷史人物的

曹操之客觀評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曹操是談三國的時候不得不說的一個人物。

在大家的眼中,十有八九都會認為他是奸雄,狡猾奸詐,謀朝篡位,而最令人發指的是他那句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其實這基本上只是曹操的民間形象和文學形象,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是褒劉貶曹的,誇大了劉備及其眾將領的人物形象,作為反面襯托的曹操自然而然就成了姦猾之輩。民間的藝術表演又基本取材於《演義》,於是這些人物也就在老百姓的心中以《演義》的形象根深蒂固下來。

在了解上述兩種人物形象之外,其實我們還應該了解一下另一種史實的形象,即歷史形象。

剛才那句話句話是曹操在殺了呂伯奢一家之後說的。首先,殺,確實是殺了,但是是誤殺,在《三國志》、《三國演義》裡面都有記載,所以應該是史實。其次,但兩個版本中曹操說這句話時的語氣是不一樣的,《演義》中描述的是理直氣壯,殺了就是殺了,這是無可救葯的奸;但在《三國志》中曹操是嘆息著說的,木已成舟,已無法挽回,只能自我安慰,因為他是將,他需要服眾,就必須為自己找個合理的理由,何況還得考慮當時的時勢。同時,這里也表現出了曹操的坦誠,他是真小人,想像世界上還有多少偽君子。

上述解釋並不能完全掩蓋曹操奸詐的一面,我也並不想反駁這一點,他是奸雄,我同意。但從客觀上來說,曹操並不僅僅是奸雄,而是一個統一的矛盾體。

曹操有奸詐兇狠的一面,殺許攸,斬邊讓。可見一斑;但他又有真誠豁達的一面,放魏種,釋陳琳。也很能說明問題。

曹操有時是閻王脾氣,有時又表現得兒女情長。他的臨終遺囑就充分表現了這一點。他一生好事壞事都幹了不少,影響時勢甚至歷史的事業不少,卻都一筆帶過,盡是嘮嘮叨叨了一堆的家務事,分香賣履不說,還記掛著前妻丁夫人,怕無顏去見長子曹昂。蘇東坡說:「奸偽一生,死見真性。」。其實是體現了曹操的大氣,正所謂:「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不再多說,總而言之,從曹操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臉,既矛盾,又統一,可以說是:

既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

既狡猾奸詐,又坦率真誠

既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

既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

大家風范,小人嘴臉

英雄氣概,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

B. 如何評價曹操這個歷史人物

曹操這個人,是亂世的梟雄,差一點就可以成為明君了,只不過環境條件不夠。

他統一了整個中國北方,這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在東漢那個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人口重心就在北方,所以北方的GDP基本占據了全國的絕大部分。而漢末群雄紛爭,分裂的很嚴重,你方唱罷我登場,相互殺的很兇,誰也不能征服誰,只有曹操能夠脫穎而出,一步步鞏固力量,這當然是亂世出來的梟雄了。

所以如果曹操能統一全國,他在軍事、用人、文化上,真的可以堪稱是一代明君了。當然,因為歷史條件所限,他只做到了部分,成為了梟雄,也是不錯的了。

C. 歷史對曹操的評價

中國歷史學家何茲全對曹操的評價:

(1)曹操統一北方的積極作用。

前已敘及,東漢王朝後期,由於政治黑暗,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無法生活,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黃巾大起義。

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農民起義不可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繼之而來的是東漢王朝的解體和軍閥混戰。

在混戰中,不僅董卓、李傕等涼州軍閥到處屠殺人民,搶劫財物,就是打著勤王旗號的東方將領也「縱兵鈔掠」。

因而普遍出現了「民人相食,州里蕭條」的荒涼景象。

這種情況的造成,除了應當歸罪於東漢王朝的反動統治外,鎮壓農民起義和破壞社會生產的軍閥,自然也是不可饒恕的罪首。

但相對的說,各軍閥之間,畢竟還是有所差別的。

拿曹操來說,他雖然鎮壓過農民起義和濫殺過無辜人民,但從他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表現來看,他比被他消滅的那些軍閥還是勝過一籌的。

比如他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經濟的整頓起了積極作用。

這些都將在談論枯消者經濟時再介紹。

曹操一開始走上仕途就試圖用比較嚴格的法律改變當沒薯時權豪橫行的情況。

但由於禍害根子在中央,操無法施展自己的意圖。

到他自己掌握政權以後,才得全面推行抑橋賀制豪強的法治政策。

他說:「夫刑,百姓之命也」;「撥亂之政,以刑為先」。

他起用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強。

如果把袁紹和曹操在冀州先後推行的治術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情況:「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

在袁紹的寬縱政策下,「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並,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

這樣,自然不能使「百姓親附,甲兵強盛」。

所以袁紹雖地較大、兵較多、糧較足,終為操所敗。

操得冀州後,立即「重豪強兼並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較能使「百姓喜悅」的效果。

我們只要翻看一下《三國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統治下,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會風氣都與以前有所不同。

朝中既少有傾軋營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為而不受懲罰的官吏和豪強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司馬光說操「化亂為治」,並非無據。

而且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的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

操還提倡廉潔,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

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

於是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與推行法治政策相輔而行的是操力圖集權於己,不容許臣下有結黨行為。

他下令說:「今清時,但當盡忠於國,效力王事,雖私結好於他人,用千匹絹,萬石谷,猶無所益」。

操為了監視群臣,設置「校事」。

這件事受到大臣反對,認為「非居上信下之旨」。

操對此加以解釋說:「要能刺舉而辦眾事,使賢人君子為之,則不能也」。

所謂「賢人君子」,主要指世家大臣,他們累世為官,枝連葉附,名望和勢力很大。

操對之一方面不能不加以籠絡,使之居上位而不予實權;一方面也利用出身微賤的校事來檢查他們的行動。

至於這樣做有無必要呢?我們可以用日後孫權的話來回答。

孫權說:「長文(陳群字)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操笮其頭,畏操成嚴,故竭心盡意,不敢為非」。

孫權也仿效操設校事一職,可知在當時情況下,設置監視大臣行動的校事,以防漢末和袁紹集團內大臣結黨拉派的重演,還是不無道理的。

從曹魏政權的內部結構看,世家大臣最多,潛在的危險也較重。

曹操為自身及子孫計,設置校事以伺察大臣,雖有些苛刻和搞權術,但不這樣,是難以制服他們的。

史稱:「曹公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

操還令諸將家屬居鄴,以防其叛己外逃,都是操與屬下存在著隔閡與矛盾的反映。

總起來看,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所以我們說操之統一北方及其相應採取的一些措施還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D. 如何評價曹操這個歷史人物

曹操的性格優缺點
給歷史上的曹操作評語,那麼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具體點說,曹操是個英雄,他引領和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對時局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曹操是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家,取得了巨大的軍事成就,其軍事指揮能力在當時無人能出其右。此外,他又是個大氣磅礴的詩人和作家。對於曹操的分析研究,至少夠出本書了。我在這里,只是對曹操的人格特徵做一些歸納,寫一寫我認為的曹操的性格優劣。
曹操能成為一名英雄人物,身上有一些常人無法企及的閃光點,也是我特別欣賞曹操為人的一些方面,如下:
1、做人大氣,寬宏大量。官渡之戰後,曹操收繳到了許多來自許都投給袁紹的信件,他沒有追究,一把燒掉,不留案底;對於寫文章罵了他祖宗三代的陳琳,也不追究,繼續給官做。起初,曹操推舉了一個叫魏種的人做孝廉(國家認可人才),又任用他做太守(地級市長),陳宮發動兗州事變的時候,曹操認為只有魏種一定不會背棄他。結果沒想到魏種也跑了。曹操十分生氣,表示只要魏種還在中國混,就一定不會放過他。後來生擒了魏種,想想說:「這個人還是有才啊!」還是松綁放了他,讓他繼續做官。兗州事變的時候,還有個叫畢諶的人,因為張邈劫持了他的母親等家人,曹操就讓他回去,而畢諶表忠心說絕不離開,把曹操感動的流眼淚。結果一出門他就跑了。後來也把他給生擒回來了,大家都覺得畢諶活不了了。曹操說:「能孝敬父母的人才會忠於君主,這種人正是我所求的。」還是任用他做官。張綉、賈詡反叛曹操,殺了曹操的愛子曹昂、愛將典韋,給了曹操最慘痛的教訓,但他們再來投奔曹操的時候,曹操能夠不計前嫌的接納,給予他們最豐厚的封賞和最高的官職。對於關羽這樣的義士,出走之後不去追殺。
2、虛懷若谷,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能夠虛心接受他人的正確意見。張綉反叛之戰,輸了,曹操作自我檢討,說「張綉投降了我,錯在我沒有馬上收取他的家屬做人質,他才敢反叛,導致了今天的局面。我已經吸取教訓了,大家觀察我,從今往後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烏桓之戰,贏了,回來之後,曹操調查當初誰反對打這場仗,大家都很害怕,以為要秋後算賬。結果曹操厚賞了那些提反對意見的人,說:「我這次出征,非常危險,僥幸贏了,還是靠的運氣,這不是常有的事。你們的勸諫,是真正的萬全之計,所以要賞賜你們,以後不要為提這種意見感到為難。」
3、有極大的人格魅力,善於用人。荀彧、郭嘉都是在曹操勢力還很弱小的時候,就從強大的袁紹那邊投奔過來的。程昱兩次被當地的刺史(省長)徵辟,都不為所動,等到曹操一過來,立馬就出山了。張遼、張郃、徐晃作為降將,於禁、樂進作為非親非故的小吏,得到提拔重用,這在曹操之前是從未有過的。一大批文臣武將用的都很好,不因為一些人格上的缺陷就棄之不用,總能將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
4、做人實在,沒有架子。一篇《述志令》,作為剖析自我心路歷程的政令,寫的非常實在,沒有一點套話。對比袁術、劉備這些人來說,曹操的道德自律明顯大過野心,孫權勸曹操稱帝,曹操說:「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吧!」討伐馬超時,敵人都擁擠著向前,想看看大名鼎鼎的曹操長什麼樣,曹操笑著對他們說:「大家想看我曹某人嗎?我也就是個普通人,又沒有四個眼睛、兩個嘴巴,要說比平常人怎麼不一樣,多了點智慧而已。」幽默可親的形象躍然紙上。恃才高傲的禰衡裸衣羞辱了曹操,曹操沒有殺他,反倒是笑的出來:「我本來想羞辱禰衡,反倒被他羞辱了。」《曹瞞傳》說曹操為人輕佻,與賓客宴會,說到高興的時候,哈哈大笑,頭低到餐桌上,頭巾都沾濕了。果真這樣,那不是一點架子都沒有?
曹操不是完人,更不是一個能用「仁」來衡量的道德家,作為一代梟雄,他身上有很重的殺戮氣。我認為曹操身上很明顯的幾個缺點:
1、殘暴。為父報仇討伐陶謙的時候,屠城,泗水為之不流。曹操的部下夏侯淵、曹仁也多有屠城的記錄,而他們的屠城行為也是接到曹操指示的。說到屠城這方面,以「仁德」著稱的劉備還真沒什麼污點。而到孫權那邊,屠城屠得也不少,除了要對中原攻城略地,孫權還要征服山裡的少數民族,為此殺了不少人。衣帶詔事件東窗事發後,曹操殺董承之女,皇帝之妾董貴人,董貴人身懷六甲,漢獻帝為她求情,也不能免。伏完書信事件曝光後,又殺伏皇後和皇子,滅族。《曹瞞傳》說,有次白天曹操帶愛姬睡覺,睡前說好睡一會就叫醒他,結果愛姬看曹操睡得太香,不忍叫醒他,等到曹操自己醒了,一看睡過了,很生氣,下令棒殺了這名愛姬,等等。
2、嗜殺,除了殺人民,還殺名人。早年殺名士邊讓,殺和自己有過節的袁忠和桓邵,桓邵跪地求饒,曹操說:「下跪就能免死嗎?」還是殺。殺異己分子孔融。老友許攸因為官渡之功老是炫耀,傷了曹操面子,被殺。同是舊友和功臣的婁圭,也是因為言語觸犯了曹操,被殺。晚年逼死荀彧,冤殺崔琰。這些記載體現了曹操小人狠毒的一面,和他寬宏大量的一面截然相反,顯得非常矛盾。曹操一生饒恕了很多人,連著名的白眼狼呂布也想寬恕,結果因為劉備的一句話還是把他殺了。想寬恕陳宮,結果陳宮不領情。對於袁紹的忠臣沮授也想重用,沮授一心只想回袁營,只好殺了。對於另一位著名的白眼狼劉備也過於仁慈,結果縱虎歸山,養虎為患。卻不能寬恕這些人。
3、好色,有人妻癖。因為納張綉的嬸嬸導致張綉反叛;和劉備當年打呂布的時候,關羽請求曹操破城之後把呂布手下秦宜祿的前妻杜氏給他,曹操當時也答應了,城破之前關羽又屢次提起。曹操就起了好奇心,想看看到底是怎樣的美女,結果一看果然是好貨色,就自己收了,搞得關羽內心不安。秦宜祿之死也與奪妻有關;納何晏之母;還將袁熙之妻甄氏許配給曹丕。
還有幾個明顯被人誇大了的缺點:
4、奸詐。主要出自《曹瞞傳》,正史無,當然正史也說「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盪,不治行業」,也不算什麼好話,說的曹操就像狡猾、游手好閑的二流子一樣。《曹瞞傳》說他小時候就會裝病騙自己的叔叔。因為曹操小時候不務正業、游手好閑,他叔叔沒少給他爸爸打小報告。曹操就想了個辦法來治他。有一次看他叔叔走過來,就裝作面癱,嘴也歪向一邊,叔叔感到奇怪,問他怎麼了。曹操說:「中風了。」叔叔就去告訴他爸。他爸吃了一驚,趕緊把曹操叫過來,一看,沒事,挺正常的,就問他:「你叔叔不是說你中風了嗎?」曹操說:「沒中風啊,叔叔不喜歡我,才陷害我的。」於是他叔叔之後打的小報告曹操他爸再也不信了,曹操也更加放肆了。許攸來投奔的時候,也不交底,先謊稱軍糧可支持一年,再說是半年,一再逼問下才道出實情,只可支撐一個月。打仗的時候,軍糧不夠了,問管糧倉的小吏怎麼辦?小吏說:「那就換小斗發下去吧。」曹操也說行。結果大家不幹了,說曹操欺負人,糧食都不給足。曹操對那名小吏說:「事到如今,只能借你的頭一用了。」把他斬了,傳令出去:「是管糧倉的小吏換的小斗,盜取的官糧,現在把他殺了。」才平息了眾怒。《獻帝春秋》上還有則記載,說曹操和呂布交戰失利,呂布的士兵抓到了曹操但並不知道這就是曹操本人,還問:「曹操在哪裡?」曹操就騙他說:「騎那匹黃馬跑的那個就是。」於是這名士兵就放下曹操去追騎黃馬的人,曹操得以逃脫。曹操在軍事上比較多詭計,比如篡改書信離間韓遂馬超等等,但俗話說「兵不厭詐」,軍事上的巧施詭計不足以作為曹操奸詐的反面案例。普通老百姓認為曹操奸詐,是因為他是篡漢的奸賊,奸賊當然不奸不行。其實言過於實。曹操性格中的奸詐色彩必然會有,裴注里的《曹瞞傳》、《獻帝春秋》之類也可以拿來參考,但總體來說,《三國志》上的曹操英雄之氣十足,奸詐氣息難尋。
5、多疑。最有名的故事是殺呂伯奢一家。這個故事一共有三個版本,一個是王沈的《魏書》,這也是魏國的官方版本,說是曹操在逃亡的路上去找老朋友呂伯奢,呂伯奢不在家,他的兒子和賓客搶劫曹操的馬和財物,曹操奮起自衛,用劍殺了幾個人後離開。第二個是《魏晉世語》,也是說曹操去找呂伯奢,呂伯奢不在家,他的五個兒子在,對曹操還彬彬有禮,但曹操想到自己是朝廷欽犯,疑心他們要加害自己,當晚用劍連殺八人後離開。孫盛的《雜記》就在此基礎上描述地更加有聲有色,說曹操聽到了鍋碗瓢盆的聲音,誤以為是要拿武器來對付自己了,就趁夜色把他們殺了,結果發現自己殺錯了,非常凄愴地說了句:「寧願我辜負別人,不要別人辜負我!」如果後面兩個版本記載真實的話,確實說明曹操當時多疑了。崔琰的死也能說明曹操多疑,崔琰的那幾句「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看不出有什麼深意。曹操心中有鬼,才會疑神疑鬼。自古以來,特務政治和文字冤獄都是專權統治者的拿手好戲,朱元璋、康熙都喜歡搞文字獄。《崔琰傳》中明確提到了曹操性格好猜忌,孔融、許攸、婁圭都是和崔琰一樣,因為對曹操不尊而遭殺害。而《曹瞞傳》更是說,曹操忌才到部將們要是有計謀勝過自己的,就找個理由將他們殺害。這和《三國志》記載的曹操的愛才、惜才又是成截然相反的對比。還有疑殺少年周不疑,周不疑和曹沖一樣也是個天生神童,才智有的一拼。曹操想將女兒許配給他,他沒有接受。等到曹沖夭折的時候,曹操想把周不疑一塊殺了,曹丕勸諫,曹操說:「這個人不是你能駕馭。」還是派刺客把他殺了。
還有一點,是我認為導致曹操最終不能完全成功的最重要缺點,就是曹操的驕傲自滿。因為謙虛,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因為驕傲自滿,曹操不把孫權和劉備放在眼裡,導致輸了赤壁,輸掉了統一中國的大好機會。曹操寫給孫權的那封信,「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寫得十分傲慢,也許是出於震懾對手的目的,但也暴露出了曹操的驕傲。黃蓋的詐降不是一點破綻都沒有,如果多留個心眼,黃蓋就不會得手。因為驕傲,曹操才會在張綉投降之後做出強納張綉嬸嬸這么出格的事來,才會不設防,結果差點性命不保,痛失愛子愛將。劉璋原本與曹操交好,還派張松去晉見曹操。張松本是個內奸,但曹操對張松態度傲慢,導致張松心生怨恨,勸劉璋與曹操斷絕關系,轉投劉備懷抱,使得曹操與益州失之交臂。這是導致曹操最終不能成功的最大缺點。
總的來說,曹操非常英雄,諸多優點是幫助他成功的關鍵因素。但在他身上,也體現出了人性和斗爭的殘酷,尤其是晚年之後,權力慾望膨脹,心中住進了一個惡魔,變得更加殘酷無情,連當年的良師益友荀彧和世間第一正人君子崔琰都不能免於一死。這也是自古以來權力欲的可怕之處。-----------------摘自豆瓣網

E. 怎麼評價曹操

三國是一段白骨露於野橡枝,千里無雞鳴的昏暗年代,但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不知涌現出多少蓋世英雄,正所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曹操無疑是最亮眼的一個,他為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政治舞台上大放異彩,是當之無愧的一代梟雄轎茄。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是對曹操最好的評價。

曹操出身於宦官之家,家境殷實,曹操的仕途是相對順利的。
但漢王朝在歷經了百年的輝煌後,宦官作亂,魚肉百姓,生靈塗炭,江山社稷早已風雨飄零,窮途末路。少年的曹操見到國家如此腐朽,痛心疾首,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朝廷已經是病入膏肓,曹操無力回天。
曹操成為了眾多諸侯中的一員,從此天下變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曹操憑借自己高超的軍事手段,消滅呂布袁紹等,問鼎中原。
曹操最愛女人和人才。三國的歷史已經塵封千年,曹操究竟染指多少女人無從知曉,但寶劍贈英雄,紅粉送佳人,這也無可厚非。
曹操愛才成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一首《短歌行》,抒不盡一腔愛才心。
赤壁大戰曹操戰敗後,已經快六十歲了,此時的曹操已經是一個老人了,當年的凌雲壯志已不如當年。曹操帶著滿腔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司馬家族一統三國,歷史翻開新的篇章。
回顧曹操的一生,聰明透頂閉如察,又愚不可及;奸詐姦猾,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可以說是大家風范,小人嘴臉;英雄氣派,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
歷史上再也找不出如此豐富的人物了

F. 你怎麼評價曹操這個歷史人物

曹操是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曹操在政治上的主要功績是屯田,興修水利。曹操在三國群雄中是比較重視民生的一 個,當時因為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及其艱難。這也影響到了軍隊,因為籌集軍糧也出現了困難。在公元196年,曹操擊敗黃巾軍,奪取了一批 耕牛、農具和勞動力。曹操手下的羽林監棗祇建議曹操用這批農具在許昌一帶屯田,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議。招募流民由國家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獲得的收 成由國家和農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制的實行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產力,緩解了農民的窮苦。曹操還特別重視興建和修復水利

曹操的過錯也是有不少的。不過對於他的過錯也應辯證分析。比如他乾的最具爭議的事就是「挾天子令諸侯」。但聯繫到當時動盪的社會環境,的確需要有個人 出頭來收拾局面。曹操自然是最好的人選。無論如何他的出現讓搖搖欲墜的東漢王朝得以延續,漢獻帝劉協在曹操的羽翼之下也做了32年的皇帝。其實劉協其人軟 弱無能,也沒有自己的黨羽,曹操之子曹丕都能把他輕松廢掉曹操想廢掉他自立為帝易如反掌,但曹操始終沒這樣做。盡管他的地位就是個不加冕的皇帝,但畢竟不 是真正的皇帝。而曹操始終沒有動過篡位的心思,哪怕群臣勸進也不為所動,可見他無意於皇帝寶座。但如果想要發號施令離開皇帝又不行,因此才挾天子令諸侯。

G. 如何評價曹操

評價曹操應該從幾個方面來評價:

1、首先要確定歷史人物的時代背景,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歷史人物生活的時間、國家、時代特點以及活動所處的歷史環境等。

2、其次要確定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要求是不應停留在個人動機上,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階級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關系的環境。

3、最後要確定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主要看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是否推動或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及人類社會進步。(一般可從四個方面來把握:對社會生產和科學文化發展的影響、對民族融合和民族團結的影響、對國家統一鞏固和發展的影響、對加強中外關系和國際交往的影響等。)

例如:

曹操是歷史上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一個胸襟廣闊,求賢若渴的英雄人物。少年孟德,放盪不羈;執法嚴明,治軍有方;愛惜人才,心胸開闊;用人唯賢,唯才是舉。

在那個軍閥割據的動亂年代,作為一個封建統治軍閥,能胸懷大志,愛惜人才、知人善用、文武兼備、體恤民生、策馬馳騁華夏、揮鞭平定北方,堪稱一世之英雄。其歷史功績不可磨滅,英雄本色不容詆毀。

H. 如何評價曹操

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謚號武皇帝(魏武帝),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曹操生活的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黃巾起義後更是天下大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征討四方,逐漸統一北方。曹操採取了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等措施,從而安定民生,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曹操一生歷史評價褒貶不一,但我贊同易中天先生對曹操的評價「曹操是一個可愛的奸雄」!他一生功績,我從幾個方面做下評價

2:人才選拔上「唯才是舉」,曹操曾先後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漢末人才選舉需要通過「舉孝廉」的方式,曹操也是因為得到了許劭的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繼而聞名於世走入仕途的。曹操提出「唯才是舉」的人才選拔機制,其實還是為了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招攬庶族階層人物。

3:軍事經濟上平定北方,推行屯田。

曹操一生平定了呂布、袁紹、袁術、張綉、劉表、馬超等多個軍閥,又平定北方烏丸也給予了痛擊,為北中國的和平穩定奠定了基礎。曹操統一北方,大力推行屯田,鼓勵農桑,興修水利,振興了北方經濟。

4文化上重視對圖書、典籍的保護。

曹操本人就是有名的詩人,他的詩作《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此外,他很重視古籍和圖書的保護。建安五年擊敗袁紹後,下令「盡收其輜重圖書珍寶」。

I.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如何評論曹操

曹操,歷來被定位為一代奸雄,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一種戰略。況且天子無能,國家治理不好,導致民怨沸騰,進而群雄並起,也是事實。歷史需要也必然會產生力挽狂瀾的人物。
說曹操奸,是相對於歷史上不少的忠臣來說的。可是,那些試圖恢復懦弱的君稿瞎宴主的權勢的忠臣,卻都得到悲慘的遭遇,成為歷史長河中一閃而過的小浪花。為什麼?是不是因為,他們在逆勢而為,他們在忠於一股腐朽的勢力,忠於一股只顧個人或小集團享樂不顧民生的勢力?我們提倡忠,從大到小應該是:忠於人類,忠於民族,忠於國家,忠於進步;如果皇帝是英明的,應該忠於他,如果是腐朽的,應該站到反對他的陣營。曹操,剝奪了天子的實權,順應了當時的形勢,代表了相對先進的勢力。
曹操為什麼能稱雄,不可否認神檔他頗有謀略,更可貴的是,他善於用能人,敬佩重用忠義之士,如果他只是一個董卓之類的狂妄邪徒,他不會取得後面更大的成功。他愛惜人才,哪怕是他敵對陣營的人才,他都表現出極大的包容,他對關雲長,趙雲的喜愛,就是典型的例子;對郭嘉,典韋早逝的痛惜,甚至超出了對自己兒子的愛。他佩服的人,一是忠義,二是智勇。對於那種賣主求榮的小人,即使是出賣原來的主子投降到他的陣營,他也會毫不留情予以處決。呂布有勇,但立場飄忽,曹操處決了他。陳宮是堅決反對他的,忠於原主,曹操為其忠義所感,處決時還親自送行,並有不忍之唏噓。可見他英明的一面,並善惡分明。
當然,曹操身上也有一些不值得提倡的東西,殘忍,多疑,不擇手段等等。客觀來看,他還是有不少可取之處。總之,時代造就了一代偉鍵銀人曹操來安撫天下。

J. 如何客觀的評價曹操

把握「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的核心。
三國演義中將曹操描寫為一個漢朝的篡逆者,其實並不公平。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陰謀推翻漢靈帝另立新主,拉攏當時任議郎的曹操時被其拒絕;聯軍討伐董卓時,與其他人觀望顧慮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奮力進取;李傕等人禍亂長安,獻帝一行狼狽從首手他們手下逃命時,漠然無視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主動迎接獻帝的人。這一系列的言行中雖然有曹操的慎重權謀,但客觀上不能否認是對朝廷的尊重。 另外曹操的軍事、文學才能不可否認。歷史學家範文瀾評價曹操說:「他是撥亂世的英雄,所以表現在文學上,悲涼慷慨,氣魄雄豪。他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詩歌上,散文也很有特點。代表作有《者臘嫌短歌行》《龜雖壽》等。但其性格陰險狡詐且多疑,所以在戲曲中其臉譜為白色。總的來說,歷史上對曹操的評價是褒貶參半,(正如對秦始皇一樣)這也體現了曹操的矛盾性格。(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曹操的,總覺得劉備是偽君子,局慎不如曹操這個真小人來得光明磊落)

閱讀全文

與初一歷史上冊如何評價曹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