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黃河入海口變遷歷史
一、戰國初期
1、見於先秦文獻而為人們所熟悉的古黃河下遊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貢大河」。 另一條見於先秦文獻的古黃河下遊河道「山經大河」,由於《山經》中不見關於河水徑流的記載,一直為世人所忽視。
2、譚其驤根據《北山經·北次三經》所載入河諸水,與《漢書·地理志》、《水經注》所載的河北水道相印證,發現禹貢大河流至河北深縣後,山經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會合虖沱水,又北流至蠡縣南,會合泒水、滱水後,繼續北流至清苑縣折而東流,經安新縣南、霸縣北,東流至天津市東北入海。
二、西漢末
1、見於文獻記載的黃河下遊河道是《漢書·地理志》及《漢書·溝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經·河水注》的「大河故瀆」,認為是大禹治水以後黃河的第一次改道。
三、宋初
1、王莽始建國三年(11年),發生第二次大徙。「河決魏郡(治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泛清河以東數郡。先是,莽恐河決為元城(今河北大名東)冢墓害,及決東去,元城不憂水,故遂不堵塞」。
四、北宋慶歷以後河道
1、北宋慶歷八年(1048年),第三次大徙。黃河在澶州商胡埽決口,便由此改道折向西北,經河南內黃之東、河北大名之西,經今滏陽河和南運河之間,沿著南宮之東,棗強、武邑之西,獻縣之東,至青縣匯入御河,經界河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稱這條河道叫「北流」或「北派」。
五、金章宗明昌五年至明弘治初河道
1、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第四次大徙,河決陽武光祿村。此次河決以後,黃河河道南移,分別進入泗水及濟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兩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黃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入淮。南派水勢大於北派,這是黃河流行於山東丘陵以南的開始。
六、明弘治中至清咸豐的河道
1、明弘治八年(1495年),築斷黃陵岡,以一淮受全河之水,為第五次大徙。
七、清咸豐五年以後河道
1、清咸豐五年(1855年)六月,黃河在蘭陽銅瓦廂(今河南蘭考附近)決口,在山東壽張縣張秋鎮穿過運河,挾大清河入海,是為第六次大徙。
B. 河北省都有哪些河流
河北省有漳衛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薊運河、灤河等。
一、漳衛南運河
漳衛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由漳河、衛河、衛運河、漳衛河新和南運河組成,流經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四省及天津市入渤海,流域面積37700平方公里。
二、子牙河
子牙河,海河水系五條重要支流(子牙河、大清河、南運河、北運河、永定河)之一。河道長730公里,上游有滹沱河、滏陽河兩條支流。滹沱河發源於山西省五台山北側,沿途在山西、河北境內接納清水河和冶河,東流在獻縣與滏陽河匯合,稱子牙河。滏陽河源於邯鄲市和村附近。
三、大清河
大清河位於海河流域的中部,西起太行山區,東至渤海灣,北界永定河,南臨子牙河。流域面積45131平方公里(其中山區佔43%,平原佔57%),流經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四省(市)。上游分為南、北兩支。
四、永定河
永定河,古稱㶟水,隋代稱桑乾河,金代稱盧溝,舊名無定河。是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為河北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積47016平方千米,其中山區面積45063平方千米,平原面積1953平方千米。
永定河全長747公里,流經內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區、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共43個縣市。全流域面積4.7萬平方公里。
五、潮白河
潮白河為流經北京市北部、東部的重要河流,屬海河水系。其上源有兩支,東支為潮河,西支為白河。潮河,古稱大榆河、濡河,又稱鮑丘(邱)水,因其「時作響如潮」而稱潮河。
C. 京津冀的歷史變遷
一、歷史回溯:雙城記的由來
1、隋唐以前的沿太行山前地帶發展格局
史前時期京津冀所在區域是我國古人類活動和繁衍的重要區域之一。京津冀所在太行山各流域為古人類的生活和狩獵提供了良好環境。桑乾河即時舊石器時代古人類繁衍的重要區域,泥河灣從200多萬年前到公元前3000多的新舊石器時代遺址共130多處,這在世界上也是極罕見的,形成了如此豐富的早期人類文化遺存疊加文化層。目前發掘的最早出現於潛山-平原過渡地帶的則是周口店北京猿人,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約70-20萬年,其後因外部環境變遷再次遷移。距今約20-12.5萬年左右的許家窯人遺址有專家鑒定是北京山頂洞人西遷的重要聚集地。而到了公元前1萬至5000年前左右的新時期時代,更多的古人類聚居場所在太行山前與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出現。這個時期儲藏糧食、食物的陶罐大量出現,拉開了華北地區平原地區的人類改造大自然的序幕。到了新時期時代中期,華北地區糧食作物種植處理粟、稻、黍外,還有豆、麥等。因此,從史前文明的發展及空間演替來看,太行山前平原與西部山區有著密切的文化淵源,人類活動區域逐步由山區向潛山地區,平原地區過渡。
從春秋、戰國一直到隋唐時期,京津冀地區的人口、經濟與文化中心均分布在太行山前的20公里范圍區域;同時軍事重鎮分布在沿桑乾河和漢長城以南地帶。燕國的薊、趙國的邯鄲是該區域范圍內的兩大政治、經濟、軍事與文化中心,並保持較為穩定發展格局。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該時期黃河入海口在渤海灣處,因此此時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屬於水鄉澤國,並不適合農業耕作和城鎮發展。正是由於黃河在近3000年來頻繁改變河道,經常泛濫,給華北平原造成不小危害,因此長期以來華北地區的城鎮空間分布較為穩定,並沒有大規模向東擴張的趨勢。直到金代後,黃河基本上河北省南部以南地區搖擺,才使得華北平原整體上更適宜農耕。此時,隨著京杭大運河商貿運輸的繁榮,使得天津、滄州得到了空前發展;此外海河流域的諸多支流也藉助水運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如河間、任丘等城市。
2、金元以來北京在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天津作為北方門戶地位逐步確立
金元以後北京逐步奠定了作為北方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的地位,尤其是明朝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在全國的地位空前提升。明清時期首都的管轄范圍大許多。不管是明初期的北平府,還是清的順天府,被譽為「東環滄海之波,西枕太行之麓」。明初的北平府轄區東到遵化,南達霸州,北到密雲等地區;清朝也基本延續這個管理范圍,只是後來天津升格為知府後得以脫離北京。在傳統農耕經濟主導時期,城市多受到轄區政府的統一管理,官階比區域政府小了許多。天津作為後起之秀得益於京杭大運河的運輸業務,當然當前大運河失去了往日的優勢作用,由海港集疏運優勢所替代。天津開始走上歷史舞台來源於元代的漕運,設有直沽鹽運司;明永樂二年設立了天津衛,到了明朝晚期則發展成為重要的水陸交通要沖,發展成為商貿與軍事重鎮。但天津真正作為城市發展是在清初,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升為天津府。
天津的崛起與傳統太行山前城市的示微是有著一定內在關聯性,這也是近代以來我國社會經濟逐步由內陸走向沿海的一個印證,傳統的農耕文明城鎮體系基礎從此得以改變。兩次鴉片戰爭後,1860年天津的開埠和近代工業的大發展,使得京津冀地區從一個封閉的中央王朝京畿重地逐步走向近代開放經濟中心。天津近代工業,始於洋務運動中清朝政府創辦的天津機器製造局等,其後在海河北岸建設河北新區聚集了大量的近代工業企業。為配合近代軍工產業的發展,清政府在天津先後修了第一條電報線、中國第一條自主型標准軌鐵路——唐胥鐵路,創辦了開平礦務局等。民國初至日軍侵佔這段時期是天津近代工業的興盛期,工業方面麵粉、火柴、紡織、化學、製革等類型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如自1915年由周學熙創辦的天津第一家機器紡紗廠直隸模範紡紗廠以來,短短十年間天津擁有了近90家紡織業企業,成為了北方近代棉紡織業中心。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天津已經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城市和工商業中心,中國第二大工業,尤其是工業經濟體系的完備程度僅次於上海。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工業的軍事和民用工業的大發展,促進了對外貿易和城市商業的繁榮,天津在解放前已經是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城市。城市商業方面發展開始源於租界地的商貿市場發展,如建於1928年的勸業場是天津最早的一級商業群的發祥地。對外貿易方面,隨著天津水陸要沖交通樞紐地位的提升,更多的華北地區、長城以外地區物資向天津匯聚。如隨河北的張家口、石家莊、保定等城市,成為天津商貿流通的二級市場或集散地;同時促進了山東、山西等地的金融貿易往來。
3、建國後的兩組「雙城」較勁發展局面
如果說延續清末、民國初期的地緣政治與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京津冀地區會出現政治與傳統文化中心在北京,經濟與新文化中心在天津,並帶動河北省各級城鎮發展的「雙城、多點」發展局面。但新中國之後的發展卻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打破區域格局來自於三次大的行政或政策干預。第一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北京的城市定位從傳統的政治、文化中心硬加上了生產中心。由此一五、二五時期,北京先後興辦了幾千家工業企業,包括鋼鐵、機械、石油化工、電子、建材、醫葯、紡織服裝、輕工、食品等幾乎所有輕重工業門類,如文化革命前產業工人數量已經達到100多萬。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的石景山鋼鐵廠和70年代的燕山石化廠,使得北京的工業一躍超過天津。當然建國前30年裡,天津的工業經濟地位依然較為穩固。天津在工業商品生產方面創造了60多項第一,如第一塊手錶、第一台自行車、第一台彩色電視、第一台傳真機、第一批模擬計算機、第一輛汽車、第一輛無軌電車等。第二次是九五時期北京確定了建設經濟中心的目標,自此後的十年間,北京對於金融商務中心、總部基地、樓宇經濟等功能發展走上了一個快車道。尤其是在亦庄開發區、臨空經濟區建設以來,北京的發展速度遠超過天津,而天津作為既有北方金融商業中心的地位也被北京所取代。但北京領先半個多世紀的局面也隨著政策的再次調整而轉變。第三次大的政策干預是「十一五」時期的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自此天津再次受到國家的政策、資金、人力和物力的大力支持。到2013年底天津的工業增加值已經超過上海市,並達到北京的2倍。與此同時天津港作為京津冀地區最大的集裝箱港,開始向區域深度覆蓋。
對於河北省的城鎮格局也出現了類似的「雙城」較勁發展局面,在清末的城鎮格局基礎上,建國後石家莊和唐山逐步成為河北省南北兩座重要的城市。石家莊的發展得益於1907年正(石家莊)太(原)鐵路和京漢鐵路的交匯,到解放之前,石家莊已經發展成為快20萬人,工業總產值達到2000萬元的城市。1968年河北省省會決定由保定市遷至石家莊市,使得石家莊在配置各類資源方面得到了質的飛躍,逐步成為了華北地區重要的文化、教育、商貿中心城市和工業中心之一。唐山的崛起得益於開灤煤礦、唐山機車車輛廠等工業的發展,如唐山機車車輛廠裝造了中國的第一台蒸汽機車。到建國前30年裡,唐山已經形成了鋼鐵、石油、化工、陶瓷、機械製造等重型產業體系,其經濟規模也一直處於京津冀地區的第三位。隨著首鋼搬遷到曹妃甸,以及中國首台350公里動車下線,唐山作為我國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地位進一步得以鞏固。
二、分不開的京津冀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取幾個節點,即可見北京、天津和河北之間的關系淵源,即可燭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何以地脈通文脈亦通。從歷史地理學上觀照,不難發現:京津冀貌合神亦合,實為一體。
1、北京:彼時順天
永樂元年即公元1403年,對北京而言是一個值得記住的年頭。這年正月的一天,明成祖朱棣聽見禮部尚書李至剛等人的建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統,而於肇跡之地皆有升崇,切見北平布政司實皇上承運興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都。
李至剛等人的話正說在朱棣的心坎上。
朱棣對北平由衷地喜歡,公元1368年明朝大軍攻陷元大都,他的父親朱元璋改元大都為北平府,設北平行中書省。兩年後,亦即公元1370年夏天,朱棣被父親封為燕王。盡管直到十年後,亦即公元1380年,朱棣才到北平府上任,但無可否認,在隨後的二十多年,北平府這方土地成為朱棣興旺發達的福地,這里的藍天白雲風土人情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不習慣亦不再迷戀江南的山光水色。所以在靖難之役取得完勝,坐上皇帝寶座不久,有人提議把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於順天府,稱行在,朱棣沒猶豫,亦沒異議,當即批准。
北京的命運在這一刻改變了。
在此之前,北京作為都城,叫過燕京,叫過南京,還被一個叫馬可波羅的著名義大利旅行家叫過「汗八里」……
在此之前,亦即在公元1403年之前,亦有北京,但那是明朝以前的北京,跟明朝以後的北京不是一個概念。比如唐朝的北京,指的是當時的太原府;宋朝的北京,指的是當時的大名府;金朝也有北京,卻跟公元1403年的北京毫不相干,北京在金朝稱中都。
除了公元1403年,對於今天的北京而言公元1421年亦是一個值得記住的年頭。從這年正月初一開始,北京不再稱行在,不再只是朱棣的臨時駐蹕之地,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首都。朱棣亦給出了他定都北京的理由:朕續承大統,恢弘鴻業,惟懷永圖,眷茲北京,實為都會。惟天意之所屬,實卜筮之攸同……
北京像個被人爭著抱的孩子,先屬北平府,後屬順天府。明朝時與今之河北大部、河南和山東一部以及今之天津,為京師或稱北直隸的轄地;清朝時與今之河北、天津以及河南、山東、內蒙古和遼寧一部,同屬直隸。
明初的北平府,轄:大興、宛平、良鄉、固安、永清、東安、香河、三河、武清、漷縣、寶坻、文安、大城、保定、房山、順義、懷柔、密雲、玉田、豐潤、遵化、平谷和通州、霸州、涿州、昌平州、薊州。二十二個縣和五個州,今天並不都屬於北京市,有的已劃入河北省和天津市。
清朝的順天府,轄下區域除今之北京大興、良鄉、通州、房山、昌平、順義、懷柔、密雲等區縣,還包括今之廊坊固安、三河、永清、香河、霸州、文安、大城,保定涿州,唐山遵化、玉田、豐潤及天津武清、寶坻、薊縣等地,被贊:「東環滄海之波,西枕太行之麓」,「天府雄規,宸居勝地」,「疆域雖遙,氣脈常貫」……
2、天津:從衛到府
天津橋居「天漢之津」,故名。橋初造於隋,在洛陽,跟天津沒丁點關系。
彼時天津在哪裡?尚在屈原「朝發軔於天津兮」的詩句中?尚在混沌初開狀態?
一位出生在天津的叫布萊恩的英國人,曾為天津寫下這樣的文字:距此以西80英里的地方,就是「天國之都」北京,在那裡,被稱為天子的皇帝統治著他的王國。由於這個多條水道交匯的古老的港口成為旅行者前往「天國之都」的必由之路,於是人們便稱之為「天津」———通往天國的津渡。
布萊恩講的是清朝時的天津。天津的人文歷史,興於清,卻非始於清。
最早關乎天津的文字指向明永樂二年。
彼時天津之地屬於河間府。「水陸沖要,餉道所經,自古幽燕有事,未有不先圖河間者」,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稱河間「陂澤沃衍,宜於耕植」,「誠京師之南府,天下之津途也」。
天下既定,度要害地設所置衛,是明王朝從國家安全出發,採取的非常現實的措施。永樂二年即公元1404年的冬天,在河間府靜海縣北置天津衛,築城置戍,屯守軍士。
天津應運而生:城周九里。北瀕衛河,東繞潞河,漕舟悉出於此……
公元1600年,天津迎接了它有史以來第一位路過的外國人。他是義大利傳教士,叫利瑪竇。那年利瑪竇要去北京拜見萬曆皇帝,被困於天津衛的監獄。近乎絕望的他只有祈禱上帝保佑。那是一個讓他終生難忘的冬天,那個冬天他想到另一個到過中國的義大利人,想到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和受到的不同尋常的禮遇。馬可波羅到過北京,卻沒到過天津衛,彼時北京還不叫北京,它叫元大都,天津衛還不存在……
天津衛在明朝發展成「京師東南之巨鎮」,卻始終是「衛」的面目,直到明亡,直到清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天津衛升為直隸州,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升為天津府,轄天津縣、青縣、靜海、滄州、南皮、鹽山和慶雲……
公元1793年秋天,天津又迎接了它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外國客人,不是一個,這是一個龐大的英國使團。直隸總督梁肯堂奉乾隆皇帝之命,從駐地保定趕到天津歡迎。在客人眼裡,身量不高的梁肯堂「目小而有炎光流露,須白如銀,下垂及胸,容貌藹然可親,舉動雅馴有儒者氣」。在主人眼裡,這群遠涉重洋而來的洋人絕不可等閑視之……
其後來天津的洋人愈來愈多,尤其在公元1860年天津成為通商口岸之後,從縣到府到省,各級官員感到天津的洋務愈來愈棘手。
公元1870年夏天,曾國藩在直隸總督任上接到這塊燙手山芋。朝廷命去天津查辦教案,他「不勝焦灼」。九天之後,焦慮無已的曾國藩從保定的直隸總督署勉強動身,經高陽、任丘、大城、靜海,農歷六月初十到天津。「籌議洋人之事,彷徨無計」,打敗太平軍的曾國藩終於在天津栽了跟頭,他沒有機會再回到保定的直隸總督署,九月初六日,在天津他把直隸總督印交付給了學生李鴻章,二十三日黯然離津……
3、河北:京畿要地
公元763年,流浪在四川的詩人杜甫聽到那個期盼了近八年之久的莫大喜訊:史朝義死了,河北光復了,安史之亂結束了。詩人喜極而涕,看著身邊的妻子那個高興勁兒,想著有可能就要回家了,他一口氣寫下那首膾炙人口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河北,讓人百感交集的河北啊。「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詩人發自肺腑的歡吟如今早已成為穿透千古的絕唱。
今天的河北,不同於唐朝的河北。「河北」作為歷史地理學上一個名詞,其產生,當在唐朝。
貞觀年間,唐太宗因山川形勢之便,將帝國分為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十道」。到開元年間,唐玄宗又將十道拆分為十五道。無論十道還是十五道,河北道均在其中。
唐朝的河北,即指唐朝的河北道,轄安東都護府和魏州、邢州、冀州、定州、幽州、易州、涿州、薊州等二十九州,所轄范圍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北京、河北和遼寧的大部以及河南和山東一小部。河北道不具行政權,最高長官巡察使或采訪使,不常設。
今天的北京和天津,彼時為河北道的幽州、薊州之地。幽州轄八縣,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大部和天津的武清以及河北的廊坊、永清,薊州轄三縣,相當於今天天津的薊縣和河北的三河和玉田。
據《太平寰宇記》,涿州風俗和幽州相同,莫州和易州的風俗也和幽州相同。保州風俗和莫州相同,因此也和幽州相同;雄州風俗和易州相同,因此也和幽州相同。幽州風俗有什麼特點,用班固的話說,是「愚悍少慮,輕薄無威儀,亦有所長,敢於赴人之急難,此燕丹之遺風」。
到宋朝時,道為路取代,有宣撫使或轉運使之職,亦不常設。
公元1044年秋天,宋朝文壇領袖歐陽修來到河北,出任轉運使。一年後離開,轉任滁州。在河北任職前後,歐陽修寫下了《朋黨論》和《醉翁亭記》兩篇名文。
宋先與遼對峙,後與金對峙,國土面積大大遜於唐。宋朝河北路的管轄面積亦大大縮減。
金朝亦有河北路。
金朝之後,元明清數百年間,河北未再作行政區劃用詞,但其在唐宋時期所造就的人文精神和歷史內涵,一直為後世所傳承,亦常為今天的河北人所道。
在此或可再次引述顧祖禹的說法:霸州倚神京之重地,控瀛海之要沖,作鎮屏藩,東西聯絡……州處畿輔間,實據堂奧以內之勢,此形之似緩而實切者也;涿州控西山之險,據上游之勢……特為肘腋要害;保定重山西峙,群川東匯……聯絡表裡,翊衛京師,誠重地也;薊州控盧龍之險,扼柳城之道,襟帶郊圻,稱為重地……當年的京津冀,貌合神亦合,實為一體,今天的京津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脈通,文脈通,亦分不開。
D. 河北省有幾條河、幾條江
河北省境內的河流很多,長度在18公里以上1000公里以下的河流就有300多條。
河北省內的河流大部分都發源於或經過燕山、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山區,然後下游有的合流入海,也有的是單獨入海,還有因地形最後流入湖泊的。
主要的河流有漳衛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薊運河、灤河等,分屬海河、灤河、內陸河、遼河4個水系。
其中海河水系最大,灤河水系次之。
(4)在哪裡找到河北河流變遷歷史擴展閱讀:
河北省有兩大水系,分別是海河水系和灤河水系
海河水系:海河水系是河北省最大的水系,多年平均徑流量76億立方米,流域面積達26萬平方公里,其中在河北省14萬平方公里。海河水系中還有華北地區最大的內陸淡水湖--白洋淀。
灤河水系:灤河水系是流經河北省的第二大水系,灤河是河北省國家級旅遊城市承德和全省重要工業基地唐山的母親河。水系多年平均年徑流量50.3億立方米,流域面積達5萬多平方公里,其中在河北省4.58萬平方公里。
E. 黃河下游的河道變遷
黃河是我國第二條大河,自遠古以來即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游因河水渾濁即有「濁河」之稱。公元1世紀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後泥沙有增無減。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積在下遊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約束,時久形成懸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輕則漫口決溢,重則河道改徙。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93次,河道因泛濫大改道共26次,決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圍北至海河,南達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就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特點而言,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戰國築堤以前 上限大致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當時黃河下游流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因兩岸未築堤防,河道極不穩定。據文獻記載,黃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經的有《禹貢》、《山海經·北山經》和《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經》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沖積扇的南緣,向東經過雄縣、霸縣一線,到今天天津市區附近入海;《禹貢》大河下游在今深縣與《山經》大河別流,穿過今河北平原中部,於青縣以東入海;《漢志》大河則離開了太行山東麓,經豫東北、魯西北、冀東南,東北至黃驊縣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戰國中期以前,或互為主次,或同時存在,但以流經《漢志》大河為常見。在古代,「河」就是黃河的專稱。據《漢志》、《水經注》記載,河北平原上被稱為河的水道達10餘條,都可能是黃河某次決流改徙後的故道。
二、公元前 4世紀~公元初年(戰國中期至西漢末年) 戰國中期,下游大規模修築堤防後,固定下來的河道就是《漢書2地理志》里記載的大河,從此結束了長期以來多股分流、改道頻繁的局面,我們暫時作為黃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戰國中期,黃河下游地區人口稀少,初築堤防時,兩岸堤距寬達50漢里 (1漢里相當現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內游盪,河道蓄洪能力較強,不易發生決口。以後生齒日繁,在大堤內河槽兩旁淤出的大片灘地上進行了墾殖,修築民埝以自衛,遠者距水數里,近者僅數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險情迭出。西漢末年,今河南浚縣境內河道,「河水高於平地」,顯然已成「懸河」。這是秦漢以來黃河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加劇的結果。公元11年王莽時黃河又東決,河、淮之間水災延續了60年之久。
三、公元1~10世紀(東漢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以上決口,河水一直泛濫至清河郡以東數郡。當時,王莽因為河決東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墳不受威脅,就不主張堵口,聽認水災延續了近六十年,從而造成黃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此後,在將近千年時間里,黃河下遊河道出現過相對穩定的局面,偶爾有決溢,也未造成大規模改道。其原因: 一,東漢開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黃河中游,退耕還牧,次生草原和灌木叢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對減弱。 二,公元70年,在王景領導下,對西漢末漫流的河水進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條新的河道,大體流經冀魯交界地區,從長壽津(今濮陽西旺賓一帶),自西漢大河別出,循古漯水河道,經今范縣南,在今陽谷縣與古漯河分流,經今黃河和馬頰河之間,至今山東利津縣境入海。 三,當時黃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單獨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澤窪地,都起著分洪、排沙與調節流量的作用。
四、 公元10世紀~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 經近千年的堆積,到唐末開始,黃河下遊河口段已逐漸淤高。公元 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發生近百里的改道。到五代時期,決口的頻率明顯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決。 至11世紀初,在今山東商河、惠民、濱州市縣境內,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後決口地點又上移到澶州(今河南濮陽)、滑州(今滑縣東舊城)一帶。總的趨勢是,河道逐漸向北擺動。五代末年、北宋前期決出的赤河、橫隴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1048年商胡埽(今濮陽東昌湖集)決口,北流經今滏陽河與南運河之間,下游合御河(今南運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稱「黃河北派」。這是黃河變遷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道。(黃河北流大的共有三次:商胡埽、小吳埽、內黃口)
五、 1128年~16世紀中葉(金元至明嘉靖萬曆時)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為阻止金兵南下,宋東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縣西南人為決河,使黃河東流經豫東北、魯西南地區,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從此黃河離開了春秋戰國以來流經今浚、滑一帶的故道,不再進入河北平原,在此後的700多年中,以東南流入淮為常。這是黃河下游變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也是黃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之間原是黃河下游的窄道,由於這一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道決口後擺動的范圍,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東、山東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離開了這段河道以後,下遊河道折向東或東南,擺動於豫東北至魯西南地區。在金代,有記載的12次決口中,決後河道擺動在該地區佔10次。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黃河在原武、陽武、中牟、延津、開封、祥符、杞縣、睢州、陳留、通許、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溝等15處決口。大致可以分成三股;一股在中牟境內折而南流,經尉氏、洧川、扶溝、鄢陵等地,由潁水入淮;一股在開封境內,折而南流,經通許、太康等地,由渦入淮。我們將其稱為黃河歷史上第五次大改道。 從金元至明中葉,黃河變遷特點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決口地點西移。起初決口多在今山東境內(12世紀50、60年代),以後西移至今河南汲縣、陽武(今原陽東部)、延津一帶(12世紀80、90年代)。到13世紀70年代~14世紀40年代,決口已移至新鄉、原武(今原陽西部)、滎澤(今鄭州市西古滎鎮)一帶,幾至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的頂端。第二,河道幹流逐漸南擺。12世紀中期以後河道經豫東北、魯西南,至今山東梁山縣境流入泗水。以後逐漸南擺進入豫東開封、商丘地區,經安徽碭山、蕭縣至江蘇徐州奪泗入灘。金元之際兩次人為決河,先後由濉奪泗或由渦入淮。13世紀後期有一段河道奪潁河入淮,達到黃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極限。 第三,下遊河道除幹流外,同時分出幾股岔流,迭為主次,變遷無定。自12世紀下半葉(金大定年間)開始,即出現「兩河分流」的局面。以後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經今廢黃河一線以北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到13世紀下半葉(元初),下游又出現了奪濉、渦、潁入淮的幾股。嗣後,或東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時而又東北決入馬頰河、徒駭河、北清河(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入海。經常數股並行,迭為主次,變遷極為混亂。元末(1351)賈魯治河時,曾整治一條從河南封丘東至徐州奪泗入淮的河道,史稱賈魯河。不久即告廢壞。
六、16世紀中葉~1854年(清咸豐五年) 黃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紀中葉(明嘉靖中葉)基本結束,「南流故道始盡塞」,「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這是河勢的一大變化。後來在萬曆初年,潘季馴推行「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下遊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圖上的廢黃河。其後雖有決溢。但旋即恢復故道。清前期經大築堤防。河南境內河道出現過一段相對安流時期,而山東、江蘇境內河段決口次數增多。江蘇徐州至淮陰河段兼作運河,是「咽喉命脈所關,最為緊要」。潘季馴治河重點即在這一河段上,如大修兩岸縷堤、格堤、月堤、遙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澤湖水位,蓄清刷黃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陰至河口段,這是因為金元以後黃河長期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斷延伸,使坡降變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積。故18世紀以後徐州以下河患最為集中。19世紀以後,河道淤廢不堪,決口連年發生,更兼國內政治動盪,治河不力,發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七、1855年 (清咸豐五年)~20世紀 50年代以前 1855年6月,黃河在河南省蘭陽銅瓦廂決口,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各縣村莊,又往東漫流至蘭儀、考城、長垣等縣後,分成3股:一股出曹州東趙王河至張秋穿運;一股經長垣縣,流到東明縣雷家莊,這里就分成了兩股,都東北流到張秋鎮;三股河匯合後,穿過張秋運河,經不鹽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蠣口入海。這是黃河第六次大改道。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濮陽,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沖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這次決口,使黃河下游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灣入海。其後的20年內,洪水在以銅瓦廂為頂點,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縣、碭山一線,東至運河的三角洲沖積扇上自由漫流,水勢分散,正溜無定。直至1876年全線河堤告成,現今黃河下遊河道始基本形成。下遊河道中自銅瓦廂至陶城埠一段,決口經常發生,故有豆腐腰之稱。 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人為扒開花園口大堤,企圖用洪水來阻止日本侵略軍的西進。這次決口,使黃河南泛於賈魯河、潁河和渦河之間地帶,成災嚴重,史所罕見。這也是黃河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如果人類再濫砍濫伐的話,黃河的源頭很可能會被淹沒在風沙之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但是這條被譽為母親河的源頭今天卻被荒山大圍斬,風沙處處。 專家指出,人類違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濫砍濫伐是破壞水源的主要原因,使這個具有數千年歷史的生態系統面臨崩潰,也很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破壞下的另一個遺址。 正是黃河頻繁泛濫成災的特點,造就了中華民族「居安思危」的性格。中華文明也是從大禹治水、導河入海的艱難奮斗中開始的,以至於許多朝代都設有治河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仍設有「黃河水利委員會」這樣的機構,這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非常罕見的。可以說,黃河對於塑造中華民族性格和引導中華文明走向方面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F. 河北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河北在古代叫冀州、幽州。
河北古稱冀州,舜分置十二州,河北為幽州。《禹貢》亦為冀州。《周禮·職方》曰幽州。公元前15世紀,商王祖乙遷都於邢(今邢台市),經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至南庚遷奄,約130多年。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召公之子於燕國,封周公之子於邢國,河北成為燕、邢之地。春秋時期河北省北部屬於燕國,西北部屬代國。邯鄲和邢台曾是趙國都城。
中華民國成立後,當時國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屬直隸省,後因直隸省名不符實,以地在黃河以北,於1928年改為河北省。
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草原和海濱等地貌,地跨海河、灤河兩大水系。河北省地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處沿海開放地區,是中國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發展的東部地帶。
河北省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是中國重要糧棉產區。
河北省環抱首都北京,地處東經113°27′~119°50′,北緯36°05′~42°40′之間,橫跨華北、東北兩大地區,總面積18.85萬平方公里,省會石家莊市。
北距北京283公里,東與天津市毗連並緊傍渤海,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部、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東北部與遼寧省接壤。隸屬廊坊的「北三縣」三河、大廠、香河,被京津兩市包圍,成為河北省的一塊「飛地」,為首都的「後花園」。
河北省河流眾多,長度在18公里以上1000公里以下者就達300多條。境內河流大都發源或流經燕山、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山區,其下游有的合流入海,有的單獨入海,還有因地形流入湖泊不外流者。
主要河流從南到北依次有漳衛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薊運河、灤河等,分屬海河、灤河、內陸河、遼河4個水系。其中海河水系最大,灤河水系次之。
G. 河北邢台的歷史變遷
【歷史變遷】
邢台歷史悠久,禹貢記為冀州之域商祖乙曾遷都於邢,為京畿地。公元前11世 紀周成王封周公量四子姬苴為邢侯,建立邢國,統轄邢地。春秋為晉國領地。戰國為趙國信都 ,墨守成規區屬趙,因「趙襄子食采於引,故有襄國之名」,邢稱襄國始於此。公元前372年 趙成侯據邢,改邢為信都,秦統一六國後,廢封建,行郡縣,置信都縣,轄區屬邯鄲郡(一說 屬巨鹿郡)。秦末漢初,項羽攻佔趙地,「立張耳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國」。東漢屬魏郡,三國時公屬廣平郡、世鹿郡。西晉末年,羯人石勒建後趙都襄國,置襄國郡,邢地屬之。 隋開皇十六年廢襄國郡置邢州。唐天寶元年改為巨鹿郡,至德二年復邢州。宋宣和元年改邢州為信德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主順德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為順德府,至元二年改府為順德路。明洪武元年改順德路為順德府,清因明制。中華民國初期廢府留縣,屬直隸省。1914年設大名道,轄區屬之。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道廢,各縣均直隸於省。1936年在邢設第十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七`七」事變,10月15日日軍侵佔邢台,設冀南道,不處改順德道。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深入華北敵後建立晉冀魯豫邊區抗日府,轄區公屬晉冀魯豫邊區的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建立邢台市。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 政府成立並恢復河北省建制,撤銷冀南署和太行行署,成立邢台專員公署,轄邢台、沙河、臨城、內丘、威縣、南宮、任縣、隆堯、柏鄉、寧晉等縣,撤邢台市為邢台鎮。1952年清河縣劃歸邢台專區,1953年邢鎮復升格為邢台市。1958年,邢台專區撤銷,寧晉、新河劃入石家莊專區。其它各縣並入邯鄲專區。1961年邢台專區復置。1964年,臨西縣歸屬邢台專區,轄區為1市17縣。1984年,邢台市升格為省轄市,轄兩面三刀區與邢台地區分設,1986年,邢台縣劃歸邢台市領轄。1986年、1987年,南宮、沙河先後改建為縣級市。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邢台地區,實行地、市合並,將所屬縣工歸邢台市管轄。至此,邢台市下轄2區、15縣、2個縣級市。
邢台是仰韶文化發源地之一,在3000年的文明史中曾四代建國,五次定都〔商祖乙九祀甲辰圮於耿,遷都於邢;周成王四年,周公子姬苴在建邢國;漢高帝元年,項羽立張耳為常山王治襄國;東晉咸和五年九月,石勒建都襄國;永和六年三月.後趙新興王石祗即帝位於襄國;永和七年七月,劉顯在襄國稱帝〕。商周以來,邢襄大地幾曾演出過威武雄壯的活劇,產生了一大批對中國乃至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英賢和事件,地上地下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H. 河道是怎麼變遷的
河道變遷是指由於河流的天然改道或改向使河道發生平面遷移的現象。河道變遷,一般有3種原因。①由於升降運動的方向和速度的差異而引起的河道變遷,使河道向相對下降的方向偏移。如永定河自西山進入北京平原後,河流由東北向西南方遷移,就是以構造因素為主的漸進式河流改道。②以水文因素為主的突發式河流改道。當河流下游段流經平原時,如含沙量過高,流速變緩時往往形成大量淤積,久而久之,河床高於兩岸地面。當發生特大洪水時,河流決口,沿平原上的低地形成新的河道,而把原下游的故道完全廢棄。中國黃河下游,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河流改道。③因河曲的發育,河流襲奪,河道裁彎取直也是河道變遷的一個原因。河道變遷後如引起水系,流域范圍等方面的變化則稱為水系變遷。河道變遷對工礦、交通、水利、農田等方面都有影響。現以黃河河道的變遷為例說明。
黃河
黃河像一條金色的巨龍,橫卧在祖國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43平方千米。黃河流域是我國文明最早的發祥地,其中下游地區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黃河原名為河水。直到西漢初年,才開始有人提到黃河的字樣(《史記》「使黃河如帶」),雖然可以說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至西漢末年,已經有了「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斗泥」的記載(《漢書·溝洫志》)。到了唐代黃河的含泥沙問題更為嚴重。
我們知道,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黃土疏鬆,不耐侵蝕,被侵蝕的黃土,便輾轉流入黃河。因為黃土高原緊鄰沙漠,所以黃土中多含沙粒,因侵蝕隨水流下,增加了黃河水中的含泥沙量。
其實,在遠古之時,黃河中上游植被豐富,遇到侵蝕,泥沙不多,有時最多也只是渾濁。但是,後來隨著沿岸人口的增加,土地的開發,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開始變得愈發嚴重,因而遇到雨水,泥沙俱下,形成黃河泛濫,甚至導致河流改道。
自有文獻記載以來,黃河決口泛濫,相當頻繁,其中改道也有多次,據有關方面統計,自有記載以來黃河決口泛濫約有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達26次,其范圍包括今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省。在26次改道中,大徙改道有6次。其中金以前多在今黃河以北,金朝以後多在今黃河以南。宋代以後的變化最為頻繁,大約不到四五百年就已經有改道的事情發生。這自然是由於河流泥沙過多,河水容納不下的緣故。
黃河之所以決徙改道,除自然原因外,也有社會原因,而洪水量和泥沙量則是造成黃河決徙改道的主要自然因素。
山洪爆發
黃河自上而下連貫4個高度不同的區域,即海拔2000~5000米的青藏高原;海拔400~3000米的黃土高原;海拔1000~1500米的內蒙古高原;海拔200米以下的華北平原。由於落差懸殊,往往在兩個區域相接的部分,河道陡降,形成許多峽谷,河水奔騰而下,一瀉千里。而到了平原地區以後,便水流緩慢,泥沙沉積,河床不斷抬高,容易決溢泛濫。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比較乾燥,上游地區的年降水量僅為200~400毫米,中下游地區也不過600毫米左右,而且全年降雨量的70%集中在夏、秋兩季,且多以暴雨形式降落,因而往往造成山洪爆發,河流水量猛漲。
我們知道,黃土高原是黃河泥沙的大本營,它西起青海省的日月山,東至山西太行山,北到長城,南連秦嶺,面積約58萬平方千米,其水土流失地區達43平方千米。而陝、晉兩省黃河峽谷兩岸約1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則是黃河粗沙的主要產地,對黃河下游危害極大。黃土本來就質地疏鬆,易於被流水沖刷和溶解,而其高原地區的年降水量變率又很大,地表經流沖刷剝蝕的泥沙,順著千溝萬壑和重要支流,統統傾瀉於黃河之中。
今天的黃土高原已非昔日,昔日的黃土高原並不像今天這樣支離破碎,千溝萬壑,而是比較完整的。如周人長期經營的周原地區,當時的情況是「周原蕪蕪,董荼如飴」,以肥美富饒而著稱於世,要不然周王朝也不至於把都城放在此地。而現在的周原已被流水切割成許多南北向的長條塊。早期的國都遺址也被分割在一條大溝的兩邊,我們完全可以肯定此溝的形成是在國都建成之後,距今約2000多年。周原上的溝壑,窄的10米左右,寬的竟達數百米,淺者數丈,深者數十丈。這些黃土都被搬進黃河中去了。
現在的華北大平原實際上也就是地質時期黃河與其他河流共同營造的結果。近年對河南陝縣黃河附近河水泥沙量進行測量,多年的平均記錄是年輸沙量為16億噸。1833年黃河大水,輸沙量達36億噸;1843年的特大洪水,估計輸沙量達到55億噸。如果把16億噸泥沙築成高寬各1米的長堤,可繞地球27周。黃河所挾帶的泥沙,約有12億噸沖到海口,4億噸沉積在河床內,使下遊河床每年平均抬升10厘米。現在黃河下遊河床高出兩岸平地2~10米,水行地上,成為懸河,全靠兩岸大堤約束。開封市北的黃河河床,已高出開封市11米。
黃河的6次改道為:
第一次在春秋中葉,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黃河從河南進入河北由天津入海。這條河道穩定,將近500年,到西漢文帝後開始決口,至西漢末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災情較為嚴重,終於在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在河北磁縣南決口。主流東決,在今山東境內入海。而分流則漫流在今山東西部、河南東部一帶,前後經過70餘年的漫流期,到東漢初才結束了這種局面。
第二次改道在東漢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由著名的水利工程師王景和王吳主持,對王莽時的河決大勢加以疏導,王景領導幾十萬民工花1年時間,沿黃河修築堤壩達500餘千米。這次改道後黃河穩定長達700餘年,直到唐中葉才決口。這次安流時間長的原因除了王景治水之功外,關鍵在於中游地區植被發生變化。在此期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游牧民族佔領黃河中游地區,建立政權,用畜牧業代替農耕,從而使水土流失程度大大減輕。到唐代末年黃河又開始泛濫。
第三次改道在北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宋初70餘年中,黃河多次潰決,但屢決屢塞,總能堵住,至景祐元年,澶州(濮陽)決口已無法用人工堵塞。慶歷八年(1048年)黃河在今河南濮陽東北決口,造成第三次改道。經山東北部入今衛河由天津入海。此後嘉祐五年(1060年)黃河又在大名東決出一段,東北循馬頰河入海,導致黃河有東北二流。此後60年中,宋金對峙,中原戰亂不定,因而黃河災情更為嚴重。
第四次改道是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在陽武決口(今河南原陽縣),經延津,入山東至壽張入梁山泊,然後分為2支,北支由北清河(今黃河)入海,南支由南清河(泗水)取道淮河入海。就水量而言,進入淮河者佔大多數,奪淮入海者達十之七八。
第五次改道是在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在此之前,元代賈魯曾治理黃河,使水回歸故道。所謂故道也就是自金代以來黃河多次經流的汴泗道,由河南進入安徽北部至徐州入泗水,再循泗入淮。歷史上稱為賈魯河。
第六次改道在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銅瓦廂決口(今河南蘭考北),結束了黃河趨向東南、奪淮入海的歷史。這也是黃河長期奪淮入海導致淮河流域泥沙堆積、地勢上升造成的。
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為了阻止侵華日軍沿著隴海鐵路西行,命令其部隊炸開在鄭州花園的黃河大堤,使黃河再次趨向東南,歷時9年,造成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受災。這是歷史上黃河由於人為決口所造成的最大災害。
黃河歷次改道,造成入海口經常發生變化,其入海口最北在今天津市附近,最南是和淮水一同入海。如果以現在河南孟津縣和現在的天津市以及淮水入海的地方為三頂點,作一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內的絕大部分土地都是在黃河改道或者泛濫區域內,甚至還有若乾地區還不是這個三角形所能包括得到的。
黃河流域的土壤、氣候及黃河河道的坡度,是造成其下游經常決徙和改道的自然因素。黃河上、中游地區流經一片面積達58萬平方千米的黃土高原,黃土結構疏鬆,一經雨水沖刷,即土隨水去,水中泥沙含量特多。同時,黃河流域的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和夏秋之交,上、中游經過暴雨之後,河床中便出現了洪峰,洪水與泥沙俱下,對下游構成嚴重的威脅。再加上黃河上流發源地海拔在3000米以上,從青海龍羊峽奔騰急下,一瀉千里,到達河南孟縣以東,驟抵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流緩沙沉,逐漸淤淀。
從整個歷史時期黃河決徙改道的情況來看,可以公元10世紀為分界線。在此以前的2000年間,大改道共有2次,其他決徙的記載也很少,黃河基本上是安穩的,平靜的。這是因為古代黃河上、中游高原地帶的森林、草原還比較完整。如山陝峽谷和涇渭北洛上游基本上是畜牧區,原始森林、草原未被破壞。唐代以前的3000多年,大部分時間的平均氣溫都比現在高2℃,也有利於植被的生長,這種良好的植被狀況,足以保持水土;中、下遊河谷平原地帶,古代人民在黃河兩側挖了無數的灌溉渠道和溝洫,其中著名的如戰國時魏引漳水溉鄴、秦開鄭國渠引涇入洛,漢武帝開白渠引涇入渭等。《史記·河渠書》說,當時的灌溉渠要「以萬億計」,這些渠道溝洫把河水夾帶的泥沙引入農田,作為肥料。此外,古代黃河下游有名的濟、汴、濮、漯等大川和密如蛛網的支津,以及散布在大河兩側眾多的湖泊,也直接或間接相通,為黃河流沙的淤積和洪水的宣洩起了分擔作用。因此,千年以前,黃河流域作為我們祖先定居生息的地方,它灌溉了億萬畝農田,它和它的支津有幾千里通航路線,那時候的黃河是利多害少。
黃河為患嚴重只是近千年來的事。公元10世紀以後,也就是從唐末五代開始,黃河的情況發生重大的變化,它已不再是一條安穩平靜的大河,而以決徙為常態,安流為變態了。而且決徙的頻率和破壞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益增加。東漢至唐末的800多年中,黃河僅有40個年份有決溢的記載,唐末至近代的1000多年中,大小決溢達1500餘次,清代269年中即達600次,辛亥革命後1912~1933年的22年中,決口達92次。這主要由於人為的原因。首先,從唐代後期開始,黃河上中游的大片原始森林,遭到盲目濫伐,廣大牧場被墾為耕地,自然植被遭到破壞,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唐以後的氣溫也有了明顯而持續的下降,一般平均氣溫比現在約低1℃,也影響了植物的生長,再加上五代以後,封建統治中心東移,上中游的渠道逐漸湮廢,泥沙畢集於黃河。統治階級不知治本,只知治標,硬想用堤防來解決一切,於是兩岸支津全被堵塞。與這些支津相溝通的天然湖泊也日漸淤廢。既無支津湖泊來分泄洪水,堤防盡管逐漸加高,河床填高得更快,洪水一到,終不免潰決。而每次決徙、改道,河水所挾帶的泥沙大量淤積。尤其是到了元、明以後,黃、淮兩大流域合成一處出口,更易發生壅塞潰決,這也是促使後期黃河決徙愈益嚴重的原因。
I. 河北在古代是哪條河流以外的區域
黃河以北。
黃河以南是中原地區,算是「河內」。黃河以北就算是黃河以外。
「河北」以在黃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北道,為河北得名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