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丹陽近現代的歷史名人及其事件
黃惠群、中央電視台團毀原台長
周俊、中國科學院院士、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郭漢鴻、南京化工大學原黨委副書記
葉春堂、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熱中子散射研究室主任
周鍾鎬、北京空軍指揮學院院務部原副部長
江銘。華東師范大學原副校長
林玉珍,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呂允文、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教授
潘國鑒、航空工業部系統工程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
顧盼、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原總編
葛鎖網、揚州大學黨委書記
施志高少將塌改備、河北省軍區原副政委
姜雲寶、原總殲枯理辦公室主任現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裴惠敏、中國國際文化書院秘書長
李琴芳、江蘇電視台原副台長
張鎖春、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明康、中國銀行董事長
文字
步正發中共江西省委副書記
李忠傑、中共中央黨校委校務委員、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導師
周炳成中共中央黨校《中國黨政工部》主編
黃衍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院士
浦躍朴(中)東南大學副校長
趙軍江蘇電視台衛視頻道製片人
㈡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你都知道哪些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還有屈原,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丹昌簡陽人,楚武櫻迅罩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他創作了楚辭問體,也開創了「脊鬧香草美人」的傳統。
㈢ 問幾個文人的資料
1、屈原(約前340—約前277)名平,字原,是楚國的同姓貴族。祖先封於屈,遂以屈為氏。屈原年輕時受到楚懷王的高度信任,官為左徒,「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史記》本傳),是楚國內政外交的核心人物。據推算,他當時僅二十多歲,可謂少年得志。後有上官大夫在懷王面前進讒,說屈原把他為懷王制定的政令都說成是自己的功勞,於是懷王「怒而疏屈平」(同上)。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職後,轉任三閭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務,負責宗廟祭祀和貴族子弟的教育。
這以後,楚國的內政外交發生一系列問題。先是秦使張儀入楚,以財物賄賂佞臣靳尚和懷王寵妃鄭袖等人,用欺騙手法破壞了楚齊聯盟。懷王發現上當後,大舉發兵攻秦。可是,丹陽、藍田戰役相繼失敗,並喪失漢中之地。此時屈原曾受命使齊修復舊盟,但似乎沒有結果。此後由於懷王外交上舉措失當,楚國接連遭到秦、齊、韓、魏的圍攻,陷入困境。大約在懷王二十五年左右,屈原一度被流放到漢北一帶,這是他第一次被放逐。
懷王三十年,秦人誘騙懷王會於武關。屈原曾極力勸阻,而懷王的小兒子子蘭等卻力主懷王入秦,結果懷王被扣不得返回,三年後死於秦。在懷王被扣後,頃襄王接位,子蘭任令尹(相當於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斷絕。但頃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與秦結為婚姻,以求暫時苟安。由於屈原反對他們的可恥立場,並指斥子蘭對懷王的屈辱而死負有責任,子蘭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造謠詆毀屈原,導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帶,時間約為頃襄王十三年前後。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楚國的形勢愈益危急。到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預示著楚國前途的危機。次年,秦軍又進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的一度興旺的國家已經無望,也曾認真地考慮過出走他國,但最終還是不能離開故土,於悲憤交加之中,自沉於汨羅江。他自殺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這一天很近。五月五日原來是楚地的傳統節日,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其本來意義,反而鮮為人知了①。
--------
①參見聞一多《端午考》。又北朝魏收《五日》詩雲:「因想蒼梧郡,茲日祀東君。」似乎直到南北朝,南方還保存著端午節祭東君的習俗。
屈原與楚國最高統治集團的沖突,出於多方面的原因。在外交方針上,屈原主張與強秦對抗,具有遠大眼光。而懷王貪利受騙,頃襄王畏怯妥協,都不能接受屈原的正確主張,反而因為他堅持己見而加以懲罰。在內政方頃慎仿面,屈原主張「修明法度」、「舉賢授能」,實行使國家富強的「美政」。他向慕儒家傳說中的聖君賢臣,對政治抱有某種理想主義的態度。同時他又蔑視那些貪鄙的貴族,主張改革內政,這當然也會使許多人與他為敵。此外,屈原的性格,也是造成他的悲劇的重要原因。從屈原孝攜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是一個感情激烈、正直袒露而又非常自信的人,這種性格加上少年得志,使他缺乏在高層權力圈中巧妙周旋的能力,因而也就難以在這個圈子裡長久立足。還在屈原受到重用的時候,上官大夫就輕而易舉地使懷王疏遠了他,這不能說完全是由於懷王的昏庸(否則無法解釋懷王起初怎麼會重用他);應該說屈原的性格,以及他在政治上的理想主義態度,同實際的政治環境本來是難以協調的,何況雀纖當時楚國又正呈現衰亂的狀態。在歷史上,像這種詩人氣質與環境的矛盾,不斷地造成人生悲劇,同時也造就優秀的文學。
屈原的作品,在《史記》本傳中提到的有《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懷沙》五篇。《漢書·藝文志》載屈原賦二十五篇,未列篇名。東漢王逸《楚辭章句》所載也是二十五篇,為《離騷》、《九歌》(計作十一篇)、《天問》、《九章》(九篇)、《遠游》、《卜居》、《漁父》,而把《招魂》列於宋玉名下(《漢書·藝文志》基本上是以劉向、劉歆父子《七略》為依據,《楚辭章句》則是為劉向所編《楚辭》作的注釋。所以這兩種理應是一致的)。可知對這二十五篇中部分作品的歸屬和真偽,漢代就存在爭議。大致說來,現代研究者多認為《招魂》仍應遵從《史記》,視為屈原之作;《遠游》、《卜居》、《漁父》,則偽托的可能性為大。
http://ywtd.3322.net/shigexinshang/quyuansp.htm
2、陶淵明(365—427) 字元亮,或雲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淵明集》。他的曾祖陶侃是東晉初名將,握強兵鎮守長江中游,都督八州軍事,封長沙郡公,聲威煊赫一時。 死後追贈大司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親亦曾出仕。陶氏為東晉元勛之後,地位雖不如南下名族高貴,也是潯陽的大族。只是陶淵明這一支,因他年幼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漸敗落。他從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即歸隱。後陸續做過鎮軍 參軍、建威參軍等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
義熙元年(405)陶淵明 四十一歲,再次出為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脫離了官場。他在家鄉有自己的田莊和僮僕,開始一段時期,生活也算安寧自得。有時他也親自參加一些農業勞動,作為自己的社會觀和人生哲學的實踐。在這種勞作生活中,與農民有所接近。 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境況愈來愈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求祿。 朝廷曾徵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陶淵明之所以如此,並不是他對政治原就不感興趣。出身於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勛之後的陶淵明,本來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雜詩》說: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可見出他的胸懷。但同時,東晉士族文人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氣,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歸園田居》所說「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之類,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方面。他是抱著兩種彼此矛盾的願望走上人生道路的。開始時前一種願望占據了主導地位。但那是一個動亂的時代:宗室內部的斗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並。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全感。 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有所消減。另一方面,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使秉性真淳的陶淵明也難以忍受。所以最後 「愛丘山」的素願就壓倒了「逸四海」的猛志。在他任鎮軍參軍時所作的《始作鎮軍參 軍經曲阿》詩中就說道:「目倦川塗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歸班生廬。」任建威參軍時所作《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詩又說:「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可見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園田。從彭澤令解職時所作《歸去來辭》,更把做 官說成「深愧平生志」。所以說,他的歸隱,實際是自己的理想與當時的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 陶淵明的文學創作,在詩歌、散文、辭賦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對後代影響最大的是詩歌;在陶淵明的詩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園詩。這種田園詩的藝術魅力,與其說在於它是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如說在於其中寄託了陶淵明的人生理想。田園被陶淵明用詩的構造手段高度純化、美化了,變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難所。
陶淵明的思想,是以老莊哲學為核心,對儒、道兩家取捨調和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 「自然」哲學。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一種「自然」的社會。他常常把儒家虛構的淳 朴無爭的上古之世與道家宣揚的小國寡民的社會模式結合成一體,作為理想世界來歌頌。 如《勸農》詩說:「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時運》詩說: 「黃唐莫逮,慨獨在余。」《飲酒》詩說:「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同樣的思想, 又藉助虛構,在《桃花源記》中加以形象的表現。在這種「自然」的社會中,人人自耕 自食,真誠相處,無競逐無欺詐,甚至無君無臣。而歷史在陶淵明看來,是一個墮落的 過程。由於人們的過度的物質慾望,引起無窮的競爭,產生了種種虛偽、矯飾、殘忍的行為,使社會陷入黑暗。 然而上古之世,悠邈難求,世外桃源,也無處可尋。陶淵明只能把淳樸的鄉村生活, 作為他的社會理想的比較現實然而十分有限的寄託。他的大量田園詩中,既有紀實的成 分,反映了他在家鄉生活的情況,也有相當一部分內容並不完全是寫實的,而是按照某 種理念要求對現實素材加以處理的結果。試看《勸農》詩中的一節: 熙熙令音,猗猗原陸。卉木繁榮,和風清穆。紛紛士女,趨時競逐。桑婦宵興,農夫野宿。 這里呈現出一幅和平的農作圖,實際是把中國農村封閉式的、自給自足的特點加以 美化的結果。《歸園田居》組詩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類似的特點: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這詩大約作於從彭澤令解職歸田的次年,抒發回到田園生活的愉悅心情。中間寫景 的一節,「方宅」以下四句,以簡淡的筆墨,勾畫出自己居所的樸素美好;「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視線轉向遠處,使整個畫面顯出悠邈、虛淡、靜穆、平和的韻味。 作者正是以此作為污濁喧囂的官場——所謂「樊籠」——的對立面,表現自己的社會理 想和人生觀念。結末「復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環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作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淵明的田園詩還寫到了農業勞動;在他歸隱時期,自己也曾參加耕作。他的體力勞動在其經濟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大約是很有限,甚至,也許是可有可無。這種農業勞作的實際意義,在於它體現了陶淵明的一種信念。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開頭就是:「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營, 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會生活方式和個人生活方式。盡管詩人實際做不 到這一點,但他嘗試了,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時又說:「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顏。」這里寫到了體力勞動的艱苦和 由此帶來的心理上的寧靜乃至安樂。同類詩中意境最美的,當數《歸園田居》之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結尾兩句再一次說明,陶淵明之寫田園生活,寫體力勞動,實際都是在詠歌自己的 理想,顯示出理想獲得實現的愉快。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淵明的田園詩所反映的社會理想,以及他對個人在社會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淵明的田園詩,還牽涉東漢末以來文學所集中關注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何在?生命怎樣才能獲得解脫?在這方面,我們首先看到,陶淵明對生命 短促的事實,表現得比同時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的詩現存不過一百多首,竟有幾十 處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學上,他卻有一種豁達的解釋,這在組詩《形、影、神》 中表達得最明白。詩人借用辭賦的對話體,讓「形」提出飲酒自樂、忘懷一切的人生態 度(這近於《古詩十九首》),又讓「影」強調應追求事功,建立身後之名(這近於建 安文學)。這兩者其實都是陶淵明所難以舍棄的,但作為最終的哲學歸結,他在第三首 《神釋》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認為每日醉酒傷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 毫無意義,應該是:「縱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即歸化於自然,不必有意識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這就是不求解脫的解脫。 「自然」哲學的這一種內涵,在田園詩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現出來,如陶詩中最著名 的《飲酒》之五就是: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開頭四句,說只要心境曠遠,就不會受到世俗的干擾。下面說採菊東籬,不經意中 目遇南山(即廬山),在暮嵐紫靄、歸鳥返飛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奧秘,參透了人生的 真諦。盡管詩中明說「欲辯已忘言」,但如果聯系陶淵明的其他作品來考察,他在本詩 中通過一系列意象所隱約暗示的人生真理還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恆、山氣的美好、 飛鳥的自由,不正是體現了自然的偉大、圓滿與充實,尤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本質嗎? 那麼,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歸依自然、順應自然,在自然的永恆、美好、自由中感受 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外,還有什麼可追求的呢?所以說,這首詩仍然是陶淵明的人生理想 的寄託,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當然,詩中的這種人生觀說到底只是一種詩意的、哲理的 嚮往。因為人從根本上不可能擺脫在一定的對象中實現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擺脫現實 利害的矛盾。但作為對人生的一種哲學思考,它是有價值的;作為詩歌的理蘊,它更帶 來獨特的效果。 歸結起來,陶淵明的社會觀和人生觀都以「自然」為核心。他嚮往的社會是和平安 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 淡泊高遠、任運委化、無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 意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數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 此即前人所言「靜穆」。但在這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 深感無所寄託的焦慮。換言之,「靜穆」是在「自然」哲學支配下構造出的美學境界, 而激起這種追求的內驅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 陶詩中最集中的就是寫田園生活的作品。其代表作除了前面提及的以外,還有《移 居》、《和郭主簿》、《詠貧士》、《雜詩》、《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等。
但是, 陶淵明並不是只有這種以沖淡平和為主要特徵的作品,他也寫過一些直接涉及現實政治, 或直接表現出內心的強烈情緒的詩篇。如《述酒》詩,雖然辭義隱晦,不易讀懂,但其 內容關繫到晉、宋更代的一些政治大事,當無疑問。又如《贈羊長史》,對劉裕於義熙 十三年北伐破長安之役,顯得十分高興。「聖賢留余跡,事事在中都。豈忘游心目,關 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體現了鮮明的民族感情。此外,《詠荊軻》和 《讀山海經》中的幾篇,對歷史上和神話傳說中一些雖然失敗而始終不屈的英雄形象, 表示同情、仰慕和贊美,具有慷慨悲壯的風格。《詠荊軻》結末說:「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餘情!」分明流露出詩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又如《讀山海經》中的一篇: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 精衛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斷首,猶反抗不止,都表現出不為命運屈服的偉大精神。最後二句,既是說精衛、刑天,也是說自己:雖有昔日的壯志雄心,卻沒有償願 的時機!這些詩的事實背景已無法加以確鑿的證明,但至少可以說明,陶淵明在隱居中仍然渴望強烈的、有所作為的人生。魯迅先生指出,陶詩不但有「靜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剛怒目」的一面,主要是指這些作品而言。不過,應當看到兩者也並不 是截然對立的。 從詩歌淵源關系來說,陶淵明有遠承阮籍的一面。這主要表現在其詩多抒發內心深 處的情感,表現對人生的探索,使用哲學觀照的方式,並多用組詩的形式。另一方面, 陶詩也顯然受到玄言詩的重大影響。這不僅表現在他的詩中有許多玄學的語匯,其平淡的語言風格也同玄言詩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對人與自然之關系的理解上。在阮籍詩中,大量地以自然的永恆與人生的短暫相對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強大的壓迫; 而在東晉的玄言詩中,則轉變為人對自然的體悟和追求;到陶淵明,又更明確地提出歸 化自然的觀念,人與自然統一和諧的意識成為構成陶詩獨特意境的決定性因素。當然, 陶詩重視通過藝術形象而不是抽象語言來表現哲理,這同玄言詩的枯燥無味是根本不同的。
陶淵明在詩歌發展史上的重大貢獻,是他開創了新的審美領域和新的藝術境界。雖然一般的玄言詩人都注意到從審察自然來體會哲理,並由此產生了山水詩的萌芽,但沒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無奇的鄉村。只是在陶淵明筆下,農村生活、田園風光才第一次被當作重要的審美對象,由此為後人開辟了一片情味獨特的天地。他把農業勞動視為自然 的生活方式,歌頌在勞動生活中包含著美的意趣,這同樣是深刻的發現。對陶詩的藝術 特點,前人早有定評,謂之樸素、自然、真淳。但這並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響的風格, 而是詩人有意識的美學追求。從根本上說,這也是由陶淵明的「自然」哲學決定的。在 他看來,人為的繁復的禮儀破壞了社會的自然性,矯飾的行為破壞了人性的自然性,那麼,詩歌在外現形式上的過度追求,也必然破壞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絕少使用穠艷的色彩,誇張的語調,深奧的語匯、生僻的典故。他的詩中也常用對仗句式,但多數是 比較古樸而不那麼精巧的,以至在感覺上並不明顯。他的詩歌充滿感情,但真正表現得很強烈、顯得激盪起伏的時候很少,而是和冷靜的哲理思維結合在一起,呈現為清明淡 遠的意境。這一種美學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達到的。 進一步說,陶詩語言的樸素,又並不是隨口而道,毫無加工,而是高度精煉,洗凈 了一切蕪雜粘滯的成分,才呈現出明凈的單純。他對自然的美,無疑有十分敏銳的感受, 因而能夠用准確而樸素的語言將其再造為詩的形象。像「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寫鄉村的恬靜,「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寫雪的輕虛,「有風自南,翼彼新苗」寫風 的蹤跡,都是有名的例子。 西晉詩歌追求華美、注重修辭的傾向,一方面提高了詩歌語言的表現技巧,但有時過於用力於此,而忽視了詩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毛病。陶詩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為底蘊,絕不炫耀外在的美飾,所以大多通篇簡潔,少作鋪排,鍾嶸《詩品》稱為「殆無長語」。詩的意境,也總是比較完整,從總體上感染讀
者,而不以一字一句, 某個片斷吸引人。
3、蘇軾
(1037~1101)
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生平
與思想嘉佑元年(1056),蘇軾首次出川赴京應舉,次年與弟轍中同榜進士,深受主考歐陽修賞識。嘉佑六年應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後其父蘇洵於汴京病故,他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初還朝任職。因與王安石的變法主張有許多不同,請求外調,自熙寧四年至元豐初期他先後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元豐二年(1079)他因所謂以詩文誹謗朝廷的罪行下獄。僥幸被釋後,謫貶黃州。元佑元年(1086),舊黨執政。蘇軾被調回京都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但在罷廢免役法問題上與舊黨發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賈易等人尋隙誣告,蘇軾請求外任,先後被派知潁州、揚州、定州。這期間,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不斷進行某些興革。紹聖元年哲宗親政,新黨得勢,貶斥元佑舊臣,蘇軾被一貶再貶,由英州(今廣東英德)、惠州,一直遠放到儋州(今海南儋縣)。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死於常州。蘇軾在儒學體系的基礎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學結合起來,各家思想對他幾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具有儒家輔君治國、經世濟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積習。佛老思想一方面幫助他觀察問題比較通達,在一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背後,仍然堅持著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主義又有嚴重的逃避現實的消極作用。這種人生思想和生活態度,在他的創作中都有明顯的反映。蘇軾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於他主張改革但不贊成王安石變法,因而既與變法派發生矛盾,又同維持現狀的保守派有所上蘇軾為人表裡澄澈,講究風節操守,這就使他既不見容於元豐,又不得志於元佑,更受摧折於紹聖。然而這正好有利於他加深閱歷,擴大視野,使他在文學上獲得很大的成功。
http://www.cycnet.com/encyclopedia/history/person/bookman/991102078.htm
4、岳飛:(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將。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北宋末年投軍,任秉 義郎(下級軍官)。南宋王朝建立,以上書高宗反對南遷,被革職。不久隨宗澤守衛 開封,任統制。澤死,從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金兀術渡江南侵,他移軍廣德、 宜興,堅持抵抗。次年,金軍在江南軍民的反擊下被迫北撤。他攻擊金軍後防,收 復建康(今江蘇南京),紹興三年(1133),因鎮壓江西地區的農民起義,得高宗所獎 「精忠岳飛」的錦旗。次年又破金傀儡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任清遠軍節度 使。紹興五年,又從張浚鎮壓洞庭湖地區楊么領導的農民起義。後駐軍鄂州( 今湖 北武昌),派人渡河聯絡太行義軍,屢次建議大舉北進。紹興九年,高宗、 秦檜與 金議和,他上表反對。次年,兀術進兵河南。他出兵反擊,收復鄭州、洛陽等地, 在郾城大敗金軍。兩河義軍紛起響應。這時高宗、秦檜一心求和,下令退兵。他回 臨安後,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不久被誣謀反下獄。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 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須有」(也許有) 的罪名與子岳雲及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寧宗時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遺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詩詞散文都慷慨激昂。
http://www.yisou.com/search?source=toolbar_yassist_drag&p=%D4%C0%B7%C9
5、嵇康(223~263),三國時曹魏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字叔夜。譙國□縣(今安徽宿縣)人。早年喪父,家境貧困,但仍勵志勤學,文學、玄學、音樂等無不博通。他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曾任中散大夫,史稱「嵇中散」。司馬昭曾想拉攏嵇康,但嵇康在當時的政爭中傾向皇室一邊,對於司馬氏採取不合作態度,因此頗招忌恨。司馬昭的心腹鍾會想結交嵇康,受到冷遇,從此結下讎隙。嵇康的友人呂安被其兄誣以不孝,嵇康出面為呂安辯護,鍾會即勸司馬昭乘機除掉呂、嵇。當時太學生三千人請求赦免嵇康,願以康為師,司馬昭不許。臨刑,嵇康神色自若。奏《廣陵散》一曲,從容赴死。嵇康的文學創作,主要是詩歌和散文。他的詩今存50餘首,以四言體為多,佔一半以上。嵇康的文學創作,主要是詩歌和散文。他的詩今存50餘首,以四言體為多,佔一半以上。嵇康著作,《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13卷,又別有15卷本,宋代原集散失,僅存10卷本。明代諸本卷數與宋本同,但篇數減少。明本常見的有汪士賢刻《嵇中散集》(收入《漢魏六朝二十名家集》中),張溥刻《嵇中散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等等。1924年,魯迅輯校《嵇康集》,1938年收入《魯迅全集》第9 卷中。戴明揚校注的《嵇康集》196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書除校、注外,還收集了有關嵇康的事跡、評論材料。
http://www.guxiang.com/shici/weijin/jik/
6、李清照(1084一約1155年)是宋朝傑出的女詞人,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出身於一個富有文化修養的仕宦家庭。父親李格非是著名的學者和散文作家,官至禮部員外郎。母親也知書能文。李清照從小就受到良好的熏陶,有很好的文學修養。
她十八歲時,和太學生趙明誠結婚。趙明誠是宰相趙挺之的幼子,北宋末年曾做過萊州、淄州太守。他愛好研究金石書畫,是宋朝著名的考古學家,著有《金石錄》三十卷。他們婚後,共同收集和鑒賞金石書畫,校勘古書,唱和詩詞,生活是比較美滿的。
1127年(靖康二年),金軍南侵,黃河南北相繼淪陷,他們夫婦兩人先後渡江南奔。在混亂的局勢中,趙明誠又被任命為湖州太守。他在赴任途中,突然病死於建康。這時,李清照四十六歲。從此,她就隻身漂泊於台州、溫州、金華等地,最後 定居臨安,在那裡孤苦地度過了晚年。
李清照的文學創作是非常豐富的。據《宋史。藝文志》記載,她著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六卷,但這些著作卓已失傳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李清照著作,都是後人輯錄重編的。
李清照對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音樂,無不通曉,而以詞的成就為最高。她的詞委婉清新,感情真摯。前期的詞,主要描寫少女、少婦的生活,多寫閨情,流露了她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和別離相思的痛苦。她在《醉花陰》一詞中描寫相思的痛苦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用黃花來比人的瘦,用瘦來說明相思的深,曲折含蓄,富有創造性。據說她把這首詞寄給在太學讀書的趙明誠,趙明誠廢寢忘食,化了三晝夜工夫,寫了五十首詞,並把這首詞夾雜在中間,請友人陸德 夫品評。陸德夫說:「只有三句最好。」他認為最好的,恰恰正是李清照這三句。在封建社會中,李清照敢於大膽描寫婦女的愛情,因此遭到有些人的責難。可是,這正說明了她的詞在客觀上具有反對封建禮教束縛的意義。南渡以後,民族的災難和個人的不幸遭遇,給她的詞作籠上了濃重的感傷氣氛;她後期的詞,多悲嘆身世,有時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以表達—她的愛國思想。她的《聲聲慢》一詞,開頭連用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充分地反映了她抑鬱寡歡、孤寂無依的愁苦心緒,感情極為沉痛。
李清照的詩文也很有特色。她的《金石錄後序》是一篇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自傳體散文,寫得非常動人。她的詩歌洋溢著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例如《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
㈣ 丹陽呂氏三傑各有千秋
【丹陽呂氏三傑各有千秋】❣@上官皖兒
丹陽歷史悠久,文人薈萃。丹陽呂氏一門就出了三個大師:呂鳳子、呂叔湘、呂澄。他們在中國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讓世人銘記詠懷。
呂鳳子(1886-1959),畫家、教育家。原名濬,字鳳痴,別署鳳先生。
呂鳳子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一位著名書畫家、美術教育家。他曾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國立藝專校長等職,並三次興辦正則學校,是我國女子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先驅之一,為我國培養了大批人才。他獨創了書法史上別具一格的「鳳體字」,並把詩、書、畫、印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尤其是人物畫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被徐悲鴻譽為「三百年來第一人」。
呂叔湘(1904-1998),呂叔湘是我國當代傑出的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翻譯家。
他早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外語系,後赴國外留學,曾任多所大學教授、中科院語言所研究員、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國語言學會會長等職。他不僅主編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現代漢語詞典——《現代漢語800詞》,還出版了《中國文法要略》、《現代漢語詞典》等一系列著作,為我國漢字語言普及、改革與規范化作出了貢獻。
呂澄(1896-1989),字秋逸(秋一),是呂鳳子的三弟,先習農科、經濟,後習佛學,留學日本後專攻美學。
他早年研究美學,著有《美學概論》、《美學淺說》、《現代美學思潮》,後熱衷研學禪理,在佛學園地里辛勤耕耘70個春秋,脊碼撰寫了大量論文和專著,是公認的具有卓越成就的當代佛學大師。他曾任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櫻埋哪員,中國佛教協會液滲常務理事、名譽理事。
㈤ 請分別指出下列詩句中所指代的歷史文化名人
1 老殘游記:中篇小說,題洪都百煉生撰,實為清末劉鄂所作。劉鄂(1857-1909):字鐵雲,江蘇丹陽(今鎮江市)人。因得罪袁世凱,遣李豎戍新疆,通於通化(今烏魯木齊)。劉鄂博學多才,知識面廣,著述豐富,拓印了我國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鐵雲藏龜》,先後寫了《治河七說》、《勾股元無草》、《要葯分劑補正》、《鐵雲詩存》等。《老殘游記》是光緒三十二年(1906)完成的,全書三十回,寫了「老殘」遊程中改唯的見聞和活動,揭露了某些官吏的殘暴和虐民行為。
是描寫濟南泉的對聯
2 諸葛亮,為杜甫《蜀相》
3 杜甫 夢李白二首·之二
4 賈誼 李商隱哪殲大有詩雲:宣室求賢訪逐客,賈生才調更無倫
㈥ 丹陽有哪些名人
蕭詧、蕭正德、韋昭、蕭統、季札等。
1、蕭詧
梁宣帝蕭詧(519年―562年),一作蕭察,字理孫,梁武帝蕭衍之孫,昭明太子蕭統第三子 ,南北朝時期西梁(後梁)皇帝,西梁政權建立者,555年―562年在位。
2、蕭正德
蕭正德性情兇殘邪惡,喜愛招致亡命之徒,初為梁武帝蕭衍養子。昭明太子蕭統出生後,回歸本宗,封西豐縣侯。普通六年(525年),授黃門侍郎,兼輕車將軍。
曾經投奔北魏,次年回朝。大通四年(532年),授信武將軍、吳郡太守,遷侍中、撫軍搜仿核將軍,封臨賀王,遷左衛將軍。侯景之亂後,自立為帝,改元正平。旋即為侯景所廢,降為大司馬,在梁武帝蕭衍死後對侯景心懷怨言。
3、韋昭
韋曜(204年―273年),本名韋昭,字弘嗣,吳郡雲陽(今江蘇丹陽)人。三國時期著名史學家、東吳四朝重臣。韋曜是中國古代史上從事史書編纂時間最長的史學家,後世《三國志》多取材其《吳書》。
少時好學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書郎、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太史令、中書郎等職。
4、大謹蕭統
蕭統(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維摩,南蘭陵郡蘭陵縣(今江蘇省武進縣)人。南朝梁宗室、文學家,梁武帝蕭衍長子,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長兄,母為貴嬪丁令光。
5、季札
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壽氏,名世掘札,又稱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來季子、季子,《漢書》中稱為吳札,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封於延陵(今常州),後又封州來,傳為避王位「棄其室而耕」常州天寧焦溪的舜過山下。
㈦ 湖北歷史上有哪些文化名人
一.「中華詩祖」尹吉甫 生卒年不詳。房陵(今房縣)青峰人,兮氏,名甲(一作伯),字吉甫(一作吉父)。死後葬於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歷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學
一.「中華詩祖」尹吉甫
生卒年不詳。房陵(今房縣)青峰人,兮氏,名甲(一作伯),字吉甫(一作吉父)。死後葬於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歷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學家、軍事家,是《詩經》的主要編纂人和代表性作者。被譽為「中華詩祖」。房縣至今還保存著尹吉甫的墓葬、祠廟、碑刻等遺跡。
二.屈(原)宋(玉)辭賦
屈原(約前340-約前275年)名平,字原,戰國楚丹陽(今秭歸)人。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後被讒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游泳於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後,投汩羅江自盡。著有《離騷》、《九歌》、《天問》等不巧作品傳世。
宋玉(前290-前223年)又名子淵。戰國時鄢(今宜城)人。生於屈原之後,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
三.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
(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曾隱居鹿門山。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閑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據不完全統計,唐代詩人出自荊楚地區的詩篇達兩千多首。唐代詩人中荊楚籍或寓居荊楚、游歷荊楚的有著名的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張說、陳子昂、王維、岑參、李商隱、元稹、柳宗元、杜牧、劉禹錫、韓愈、王建、錢起、溫庭筠、皮日肆兆櫻休等。他們為荊楚風物吸引,或被荊楚山河陶醉,自然也受到荊楚文化的熏陶,留下了許多永垂詩壇的瑰麗詩篇。
四.茶聖陸羽
(70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陸羽多才多藝,除《茶經》外,其他著述亦頗豐,但傳世者不多。
五.袁宏道和公安派
袁宏道(1568-1610年)明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合稱 「公安三袁」。
公安派為晚明文學中的重要流派。主要創始人是「三袁」,即袁宗道1560-1600年)、袁宏道(1568-1610年)、袁中道(1570-1623年)三兄弟,公安人,皆為萬曆朝進士。「公安派」反對復古派用擬古、摹古和八股文等種種清規戒律來束縛作者的個性,具有進步意義。
六.鍾惺和竟陵派
鍾惺(1574-1624年) 明文學家。字伯敬,號退谷,湖廣竟陵(今天門)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曾任工部主事,萬曆四十四年(1616)與林古度登泰山。後官至福建提學僉事。不久辭官歸鄉,閉戶讀書,晚年入寺院。其為人嚴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謝人事,研讀史書。他與同里譚元春共選《唐詩歸》和《古詩歸》(見《詩歸》),名揚一時,形成「竟陵派」,世稱猜升「鍾譚」。
竟陵派是與 「公安派」同時出現的文學流派,創始人是竟陵(今天門)人鍾惺、譚元春。「竟陵派」的文學見解與「公安派」基本相同,反對摹古,主張抒寫靈性,對當時散文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 嘉魚二李
明湖北嘉魚出了一對頗具才名的兄弟,兄李承芳、弟李承箕文學上很有成就。時人稱之為「嘉魚二李」。
李承芳
生卒年均不詳。字茂卿。約明孝宗弘治四年前後在世。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官大理寺評事。承芳撰有東嶠集十五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李承箕
(1452-1505年)字世卿,號大崖居士。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曾往五嶺之南(今廣州一帶)拜新會學者陳獻章為師,後隱居於嘉魚黃公山中讀書。又築台於黃公山西麓,持竿垂釣以自適。著有《大崖集》二十卷行於世。
八.吳偉和江夏派
吳偉(1459-1508)明畫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魯夫、號小仙。江夏(今屬湖北武漢)人。自小孤苦,卻酷嗜繪畫,十分出色。後來他到金裂叢陵,聲名鵲起,名馳兩京,被明憲宗召入宮廷作畫,另授他錦衣衛鎮撫。孝宗時授錦衣衛百戶及賜「畫狀元」的圖章。精山水,最長於白描人物。時與杜堇、沈周、郭翊齊名。吳偉畫藝成熟後,逐漸擺脫前人的束縛,以「浙派」脫穎而出,成為「江夏派」的開創人。傳其畫法的有蔣嵩、張路、宋臣、蔣貴、宋澄春、王儀等,被稱為「江夏派」。代表作品有:《采芝圖》、《仙蹤侶鶴圖》、《芝仙圖》、《溪山漁艇圖》以及白描《人物圖》、《神仙圖》等。
九.醫聖李時珍
(1518-1593)字東璧,晚號瀕湖老人。蘄州(今蘄春)人。明醫學家。幼習儒,後從醫。曾精研古籍及醫典,並親自上山采葯,收集民間的經驗。有感於歷代本草謬說多,歷27年撰成《本草綱目》52卷,約190萬字。對脈學、經絡也有研究,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流傳於世;而《五臟圖論》、《命門考》等醫著已佚。除醫葯學的成就外,他還是一位很優秀的詩人兼畫家。他一生寫了許多詩,都收在其《艹+過所館詩集》里,並寫過一些詩話。但遺憾的是,這些詩文著作都已佚失,現僅存《吳明卿自河南大參歸里》《題雪湖畫梅》兩首詩。此外,李時珍還是一位畫畫好手。他的《本草綱目》也是一本頗有特色的畫譜,書前附葯物形態圖1227幅。
十.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
(1839—1915年)字惺吾、晚年自號鄰蘇老人。宜都市人,是清末民初傑出的歷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藝術家、藏書家,被譽為「晚清民初學者第一人」。同治元年(1862年)中舉,1874年考取國史館謄錄。1880年至1884年任駐日欽使隨員,歸國後先後任黃岡教諭、兩湖書院教習、勤成(後更為存古)學堂總教長。1909年被舉為禮部顧問官,次年兼聘為湖北通志局纂修。1915年1月9日逝於北京。編纂有《歷代輿地圖》、《水經註疏》等83種著作傳世。
此外,還有:
1.劉表和「荊州學派」
東漢末年,劉表在治理荊州期間(196一208年),在襄陽建立學校,設置學官。竭力網羅天下英才,一時間名士雲集,「荊州學派」橫空出世,聲名遠揚。劉表命宋忠組織儒生撰寫《五經章句後定》,這是古文經學第一次列於官學。由於當時宋忠、司馬徽、潁容、謝該等荊州學派代表人物的學術活動,使古文經學在荊州盛行,並且與黃河流域的鄭(玄)學相抗衡。湖北第一次成為名符其實的全國學術文化聖殿。
2.王圓籙和敦煌學 (1849——1931)湖北麻城人(一說陝西省漢中人)。本名圓籙,一作元錄,又作圓祿。家貧,為衣食計,逃生四方。清光緒初,入肅州巡防營為兵勇。奉道教、後離軍、受戒為道士,道號法真,遠游新疆。約光2.王圓籙和敦煌學
(1849——1931)湖北麻城人(一說陝西省漢中人)。本名圓籙,一作元錄,又作圓祿。家貧,為衣食計,逃生四方。清光緒初,入肅州巡防營為兵勇。奉道教、後離軍、受戒為道士,道號法真,遠游新疆。約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至敦煌莫高窟。當時,莫高窟一帶有三座寺廟,即上、中、下寺。上、中兩寺為藏傳佛教的喇嘛常住,以千佛洞為主體的下寺久已荒廢,無人看管。於是,王圓籙就在下寺住下,逐步整修破損的洞窟,並將一小部分改造成道觀,並在第16號窟中發現了震驚中外的敦煌莫高窟藏經洞。1931年,
王圓籙80歲高齡死去。即葬於莫高窟窟前大泉河東岸,同年七月三日,其弟子就其墓起塔立碑,塔碑上記載了他發現藏經洞的過程。
3.黃岡傑出人才
黃岡人傑地靈,在歷史長河中人才輩出,遍及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宗教各個領域。出生在這里的著名學者、科學家、作家數不甚數。有創造「新唯識論」的哲學家熊十力、「現代大儒」徐復觀、「中國冰川之父」李四光、著名詩人、教授、民主鬥士聞一多、文藝理論家胡風、國學大師黃侃、歷史文獻與方誌學家王葆心、貫通中西印的學術大師湯用彤等。
更耐人尋味的是,透過喧囂與紛紜,人們或許會發現一個奇特的文化密碼:中華民族極力推崇的忠義和智慧的化身——關羽和諸葛亮,其祖籍雖說與湖北無涉,但其品行砥礪於湖北,才識升華於荊楚,是湖北造就了「武聖」關公和「智聖」孔明。
關羽(?-220)字雲長,號美髯公。並州河東解州(今山西省運城市)人。曾任蜀漢政權前將軍,爵至漢壽亭侯。建安二十四年冬,退守當陽麥城遇害。謚曰「壯繆侯」。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卧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發明家、軍事家。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襄陽茅廬,諸葛亮提出《隆中對》出山成名。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
米芾(1051—約1108)字元章,號襄陽漫土、海岳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有「米襄陽」之稱。米芾及其長子米友仁的書畫堪稱一絕。父子倆都擅長山水畫和書法。米芾自號襄陽漫士,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著述有《書史》、《畫史》、《硯史》、《海岳名言》等。
評一.「中華詩祖」尹吉甫
生卒年不詳。房陵(今房縣)青峰人,兮氏,名甲(一作伯),字吉甫(一作吉父)。死後葬於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歷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學家、軍事家,是《詩經》的主要編纂人和代表性作者。被譽為「中華詩祖」。房縣至今還保存著尹吉甫的墓葬、祠廟、碑刻等遺跡。
二.屈(原)宋(玉)辭賦
屈原(約前340-約前275年)名平,字原,戰國楚丹陽(今秭歸)人。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後被讒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游泳於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後,投汩羅江自盡。著有《離騷》、《九歌》、《天問》等不巧作品傳世。
宋玉(前290-前223年)又名子淵。戰國時鄢(今宜城)人。生於屈原之後,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
三.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
(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曾隱居鹿門山。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閑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據不完全統計,唐代詩人出自荊楚地區的詩篇達兩千多首。唐代詩人中荊楚籍或寓居荊楚、游歷荊楚的有著名的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張說、陳子昂、王維、岑參、李商隱、元稹、柳宗元、杜牧、劉禹錫、韓愈、王建、錢起、溫庭筠、皮日休等。他們為荊楚風物吸引,或被荊楚山河陶醉,自然也受到荊楚文化的熏陶,留下了許多永垂詩壇的瑰麗詩篇。
四.茶聖陸羽
(70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陸羽多才多藝,除《茶經》外,其他著述亦頗豐,但傳世者不多。
五.袁宏道和公安派
袁宏道(1568-1610年)明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合稱 「公安三袁」。
公安派為晚明文學中的重要流派。主要創始人是「三袁」,即袁宗道1560-1600年)、袁宏道(1568-1610年)、袁中道(1570-1623年)三兄弟,公安人,皆為萬曆朝進士。「公安派」反對復古派用擬古、摹古和八股文等種種清規戒律來束縛作者的個性,具有進步意義。
六.鍾惺和竟陵派
鍾惺(1574-1624年) 明文學家。字伯敬,號退谷,湖廣竟陵(今天門)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曾任工部主事,萬曆四十四年(1616)與林古度登泰山。後官至福建提學僉事。不久辭官歸鄉,閉戶讀書,晚年入寺院。其為人嚴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謝人事,研讀史書。他與同里譚元春共選《唐詩歸》和《古詩歸》(見《詩歸》),名揚一時,形成「竟陵派」,世稱「鍾譚」。
竟陵派是與 「公安派」同時出現的文學流派,創始人是竟陵(今天門)人鍾惺、譚元春。「竟陵派」的文學見解與「公安派」基本相同,反對摹古,主張抒寫靈性,對當時散文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 嘉魚二李
明湖北嘉魚出了一對頗具才名的兄弟,兄李承芳、弟李承箕文學上很有成就。時人稱之為「嘉魚二李」。
李承芳
生卒年均不詳。字茂卿。約明孝宗弘治四年前後在世。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官大理寺評事。承芳撰有東嶠集十五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李承箕
(1452-1505年)字世卿,號大崖居士。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曾往五嶺之南(今廣州一帶)拜新會學者陳獻章為師,後隱居於嘉魚黃公山中讀書。又築台於黃公山西麓,持竿垂釣以自適。著有《大崖集》二十卷行於世。
八.吳偉和江夏派
吳偉(1459-1508)明畫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魯夫、號小仙。江夏(今屬湖北武漢)人。自小孤苦,卻酷嗜繪畫,十分出色。後來他到金陵,聲名鵲起,名馳兩京,被明憲宗召入宮廷作畫,另授他錦衣衛鎮撫。孝宗時授錦衣衛百戶及賜「畫狀元」的圖章。精山水,最長於白描人物。時與杜堇、沈周、郭翊齊名。吳偉畫藝成熟後,逐漸擺脫前人的束縛,以「浙派」脫穎而出,成為「江夏派」的開創人。傳其畫法的有蔣嵩、張路、宋臣、蔣貴、宋澄春、王儀等,被稱為「江夏派」。代表作品有:《采芝圖》、《仙蹤侶鶴圖》、《芝仙圖》、《溪山漁艇圖》以及白描《人物圖》、《神仙圖》等。
九.醫聖李時珍
(1518-1593)字東璧,晚號瀕湖老人。蘄州(今蘄春)人。明醫學家。幼習儒,後從醫。曾精研古籍及醫典,並親自上山采葯,收集民間的經驗。有感於歷代本草謬說多,歷27年撰成《本草綱目》52卷,約190萬字。對脈學、經絡也有研究,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流傳於世;而《五臟圖論》、《命門考》等醫著已佚。除醫葯學的成就外,他還是一位很優秀的詩人兼畫家。他一生寫了許多詩,都收在其《艹+過所館詩集》里,並寫過一些詩話。但遺憾的是,這些詩文著作都已佚失,現僅存《吳明卿自河南大參歸里》《題雪湖畫梅》兩首詩。此外,李時珍還是一位畫畫好手。他的《本草綱目》也是一本頗有特色的畫譜,書前附葯物形態圖1227幅。
十.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
(1839—1915年)字惺吾、晚年自號鄰蘇老人。宜都市人,是清末民初傑出的歷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藝術家、藏書家,被譽為「晚清民初學者第一人」。同治元年(1862年)中舉,1874年考取國史館謄錄。1880年至1884年任駐日欽使隨員,歸國後先後任黃岡教諭、兩湖書院教習、勤成(後更為存古)學堂總教長。1909年被舉為禮部顧問官,次年兼聘為湖北通志局纂修。1915年1月9日逝於北京。編纂有《歷代輿地圖》、《水經註疏》等83種著作傳世。
此外,還有:
1.劉表和「荊州學派」
東漢末年,劉表在治理荊州期間(196一208年),在襄陽建立學校,設置學官。竭力網羅天下英才,一時間名士雲集,「荊州學派」橫空出世,聲名遠揚。劉表命宋忠組織儒生撰寫《五經章句後定》,這是古文經學第一次列於官學。由於當時宋忠、司馬徽、潁容、謝該等荊州學派代表人物的學術活動,使古文經學在荊州盛行,並且與黃河流域的鄭(玄)學相抗衡。湖北第一次成為名符其實的全國學術文化聖殿。
2.王圓籙和敦煌學
(1849——1931)湖北麻城人(一說陝西省漢中人)。本名圓籙,一作元錄,又作圓祿。家貧,為衣食計,逃生四方。清光緒初,入肅州巡防營為兵勇。奉道教、後離軍、受戒為道士,道號法真,遠游新疆。約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至敦煌莫高窟。當時,莫高窟一帶有三座寺廟,即上、中、下寺。上、中兩寺為藏傳佛教的喇嘛常住,以千佛洞為主體的下寺久已荒廢,無人看管。於是,王圓籙就在下寺住下,逐步整修破損的洞窟,並將一小部分改造成道觀,並在第16號窟中發現了震驚中外的敦煌莫高窟藏經洞。1931年,
王圓籙80歲高齡死去。即葬於莫高窟窟前大泉河東岸,同年七月三日,其弟子就其墓起塔立碑,塔碑上記載了他發現藏經洞的過程。
3.黃岡傑出人才
黃岡人傑地靈,在歷史長河中人才輩出,遍及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宗教各個領域。出生在這里的著名學者、科學家、作家數不甚數。有創造「新唯識論」的哲學家熊十力、「現代大儒」徐復觀、「中國冰川之父」李四光、著名詩人、教授、民主鬥士聞一多、文藝理論家胡風、國學大師黃侃、歷史文獻與方誌學家王葆心、貫通中西印的學術大師湯用彤等。
1、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2、伍子胥
3、三國著名謀士龐統、馬良
4、三國名將文聘
5、茶聖陸羽
6、唐代詩人孟浩然
㈧ 幫我找幾個歷史人物的資料(文人)
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頌裂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著作
創作屈原的作品計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漁父》等篇是否為屈原所作,學術界尚有爭議。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天問》是古今罕見的奇特詩篇,它以問語一連向蒼天提出了172個問題,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學、哲學等許多領域,表現了詩人對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九歌》是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組祭神樂歌,詩中創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戀歌。
屈原的作品是野搜閉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斗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所謂「舉賢授能」,就是不分貴賤,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治理國家,反對世卿世祿,限制舊貴族對權位的壟斷。他還以奴隸傅說、屠夫呂望、商販寧戚的歷史事跡為例,說明了不拘身份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謂「循繩墨而不頗」,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貴,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尖銳對立,表達了他革除弊政的進步要求,而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國危亡,使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與此相關,屈原的作品還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了他堅持「美政」理想、堅持節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斗爭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祖國的決心。屈原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做個中興之主。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一步。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志。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漏老,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據《續齊諧記》和《隋書·地理志》載,屈原於農歷五月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㈨ 丹陽市簡介及詳細資料
丹陽隸屬江蘇省鎮江市,總面積1059平方公里,人口100萬人,樹脂鏡片年產量佔全國的80%,世界的50%,是世界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丹陽市丹陽市是鎮江市下轄的縣級市。丹陽」是現今江蘇地域在公元前221年秦朝設定的15個縣份之一,當時稱曲阿,後改名雲陽。唐天寶元年(742年),因當時境內生長著眾多的「赤楊樹」,「赤」與「丹」同義,「楊」與「陽」諧音,故名「丹陽」,後取「丹鳳朝陽」之意,定名丹陽。丹陽是齊梁故里在歷史上曾是南朝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兩代開國皇帝的故里,現境內文物遺跡豐富,存有南朝帝陵石刻11處26件,散布在胡橋、荊林、前艾、建山、陵口等地,20隻石獸是中國石刻藝術中罕見的珍品,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季子碑刻相傳為孔子唯一存世手書;公元883年鑄造的唐中和銅鍾被譽為「江南第一鍾」;丹陽是「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源發地;行宮九里村是「吳」姓祖始地;也是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境區存有距今3000年前的葛城、珥城遺址、季子廟、沸井、明萬善古塔、通泰橋、開泰橋、 *** 泉井、海會寺、嘉山寺等名勝古跡,地方戲曲檔橘以丹劇為代表受到廣大人民的歡迎。
丹陽市隸屬於江蘇省,由鎮江市代管,位於鎮江東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上海經濟圈腹地;東鄰常州市武進區、新北區,西接句容市、鎮江市丹徒區,南與金壇市接壤,北接鎮江新區,並與揚中市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被列為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丹陽處在鎮江經濟發展的前沿和第一方陣,亦是江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縣(市)之一。我國第一個國家旅遊產業創新發展實驗市。
丹陽市地處長江下游南岸,江蘇省南部,東經119°23′~119°54′,北緯31°44′~32°08′,南北長44公里,東西寬32.5公里。東鄰武進市,南毗金壇市,西北與丹徒區交界,東北與揚中市隔江相望。全市總面積1047.3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850.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1.12%;水域面積196.8平方公里,佔18.88%。
丹陽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有低山丘陵和平原,以平原為主。西部和北部是寧鎮丘陵余脈的低山丘陵崗地,其地形較為復雜,低山、丘陵、崗地、平原和窪地交替分布。低山群中最高峰為水晶山,主峰海拔166米。東部和南部屬太湖平原湖西部分,地形低平,一般在海拔7米左右。
丹陽有很多的古鎮,如:導墅、訪仙、延陵、新橋。皇塘等,這一個個古樸美麗的村鎮,如珍珠般散落在丹陽周圍。
部分鄉鎮工業發達,是丹陽主要經濟區行猛團。每年會有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並且部分已經在小鎮落戶。
冬季偏暖,夏季偏熱,春季雨水多,秋季雨水少,全年日照偏少。年平均氣溫16.5℃。年降水量約1043毫米。全年以偏東風佔主導,其風向頻率為16%
在全市陸地面積中,平原6.12萬公頃,占陸地的72% ;低山丘陵崗地2.38萬公頃,佔28%。2002年底,全市耕地面積5.69萬公頃,其中農田保護區5.38萬公頃。
地表水。全市共有河道96條,計長464公里,其中以京杭運河、鶴溪河、九曲河、知拆丹金溧漕河為主脈,溝通全市水系,形成全市水系網路,為水資源的蓄、引、提、調、排發揮巨大作用。另有大小水庫9座,庫容688萬立方米;大小塘泊近萬個,蓄水1500萬立方米。
過境水。水資源豐富,北可引長江水,西南有句容、丹徒的客水。可利用過境水主要是長江水,沿江有主要引排涵閘10餘座,引排流量500多立方米/秒,每年可引水5億立方米左右。
地下水。一般在200米~300米深處,部分地下淺層在30米~100米處。地下水儲藏量約4億立方米,可供開采量約1.2億立方米/年。因地表水豐富,地下水極少利用。
主要集中在北部低山丘陵區。金屬礦種主要有鐵、錳、方鉛,但質低量少。非金屬礦種主要有石英、陶土、泥炭、煤炭、礫石、斧劈、奇石、白雲質灰岩和石灰岩,其中斧劈和奇石質量優良,蘊藏量達億萬噸。
丹陽黃酒
丹陽黃酒,俗名陳酒,最先還有「百花老陳」,「曲阿酒」、「十里香」、「 *** 漿」、「官酒」和「狀元紅」等品名,此酒色澤黃橙透明,鮮甜香美,醇和爽口,灌壇封缸貯窖越經久,風味越佳。解放前,以新豐和里庄所產最好,新豐更勝一籌。——它以水質清洌甘甜,工藝精細,數百年來已冠冕不讓而名列前茅。
丹陽黃酒之所以美名遠揚,這是與它選取上好水源一 *** 泉有關,唐朝品泉專家張又新,曾到過丹陽 *** 泉,他品嘗後贊為「天下第四泉」,陸游在《入蜀記》中也有對 *** 泉的描寫:「十六日早發雲陽,汲 *** 泉井水,井在道旁,名列水品,色類牛乳,甘冷冰齒……」。「開壇十里香,舉杯千家樂,名泉釀名酒, *** 待貴客」。
丹陽產糯米,色澤紅潤光潔,是制酒的上品,所以又有「酒米出三陽,丹陽為最好」的「酒米」之稱;歷代一直被列為貢品,所以又有「宮米」之名;糯米中以桂花香糯,猴突頭糯,小紅糯,黃殼糯和香珠糯為最佳,用它釀造出來的黃酒,清香醇和,透明如餳,獨具一格。
丹陽釀造業繼承和發揚了「古遺六法」的傳統工藝,並結合自身的條件,創造出了一套獨特的、傳統的釀酒方法,使它能在酒林中「出類拔萃」,獨樹一幟。
丹陽黃酒,以它的色、香、味,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顧客,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上好禮品,經全國品酒鑒定會鑒定,已列為省和全國優質名酒,不僅風靡海內,還暢銷東南亞和歐美等地。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源於中國,且唯中國有之,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黃酒產地較廣,品種很多,著名的有浙江花雕酒、狀元紅、上海老酒、紹興加飯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蘇丹陽封缸酒、無錫惠泉酒、廣東珍珠紅酒、山東即墨老酒等。
丹陽封缸酒
該酒在歷史上已著名。據記載,北魏孝文帝南征前與劉藻將軍辭別,相約勝利會師時以"曲阿之酒"款待百姓。曲阿即今丹陽,故丹陽封缸酒古有「曲阿酒」之稱。以當地所產優質糯米為原料,粒大、均勻、潔白、性粘、味香,需取水質清甜、含多種無機鹽類礦物質的 *** 泉水,配以特製酒葯,經低溫糖化發酵,在釀造中,當糖分達到高峰時,兌加50度以上的小曲米酒後,立即嚴密封閉缸口,養醅一定時間後,抽出60%的清液,再進行壓榨,二者按比例勾配定量灌壇,再嚴密封口貯存2-3年即成。酒色綜紅、明亮,香氣濃郁,口味香鮮。酒度40度含糖分28%以上,總酸0.3%。
丹陽封缸酒素以「味輕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聞內外。丹陽產封缸酒在南北朝時就已出名。以糯米為原料,用麥曲作糖化發酵劑。當醪糖分達高峰時,兌入五十度以上小曲米酒,立即密封缸口,過一段時間抽百分之六十的清液壓榨,工藝極為精湛。釀造成酒後色澤棕紅,醇香馥郁,酒味鮮甜,酒為十四度以上,為黃酒中上品。1984年榮獲國家銀質獎,在全國甜型黃酒中評比名列第一。
延陵鴨餃
延陵鴨餃是丹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鴨餃,亦堪稱丹陽一絕。鴨餃並非是我們通常意義用鴨肉包的餃子,而是用一種特殊方法製作的美味鴨餚。延陵鴨餃創制於清代康熙年間,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它的製作過程非常講究,要保證色、香、味俱全,幾道工序非得一絲不苟。首先精心選擇原料,採用以專門配製的素食飼料供養一年以上的雄鴨,宰殺過程中既要保證鴨子出血干凈,又要掌握好燙鴨的水溫和時間,不能碰破鴨皮;退毛開膛要確保做到鴨身雪白光滑;取出內臟後,要反復清洗干凈,不能留一丁點污穢。口感清淡細膩,不肥不膩;肉質松軟,香氣誘人;滋補養胃,口口留香。金秋時節,正是品嘗正宗延陵鴨餃獨特風味的最佳季節。
丹陽大麥粥
大麥粥絕對是丹陽的一大特色。在丹陽家家戶戶都有喝大麥粥的習慣,特別是夏天,來兩碗冷大麥粥,比喝其他飲料不知要強多少倍。這絕不是吹牛。丹陽是江蘇鎮江境內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大麥粥倒的確是當地的一大特色,幾乎每家每戶的早餐桌上都少不了。這大麥粥的熬制還頗為講究。大麥粉是用大麥或元麥磨成,熬粥時,取一碗清水,加入兩小勺大麥粉調勻,當白粥煮開時,一邊用勺攪伴,一邊緩緩注入。再用刀切少許食用鹼撒在粥中,用來提煉香味,當粥色微微泛黃時,便可食用了。開鍋後,那叫一個香啊,真是令人食慾大增。若是再配上當地香甜爽脆的蘿卜乾,那可真是美得不行了!
丹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丹陽境內就有人類活動。丹陽建置始於戰國時期,初為雲陽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實行郡縣制,改雲陽邑置雲陽縣。不久又更名為曲阿縣。新莽始建國元年⑼改曲阿縣為鳳美縣。東漢初復名曲阿縣。吳嘉禾三年(234)改曲阿縣為雲陽縣。晉太康二年(281)復名曲阿縣。唐天寶元年(742)改潤州為丹陽郡,曲阿縣為丹陽縣,丹陽縣屬丹陽郡。乾元元年(758)改丹陽郡為潤州,丹陽縣屬潤州。後經歷朝,丹陽均屬鎮江。民國元年(1912)丹陽縣直屬江蘇省。1949年4月丹陽全境解放,屬鎮江專區。1958年9月改鎮江專區為常州專區,丹陽縣屬常州專區。1959年9月又改常州專區為鎮江專區。1983年實行市管縣後,丹陽縣屬鎮江市。1987年12月,丹陽撤縣設市,為丹陽市,仍屬鎮江市。
丹陽有6000年的文明史。歷史上人文薈萃,三國吳的韋昭,南朝的蕭衍、蕭統、蕭剛、蕭子顯,唐代的皇甫冉、曾昆仲、許渾、張潮,宋代的吳淑、蔡肇、高述,明清時的姜紹書、吉夢熊等,他們分別以文學、史學、書畫等名垂史冊。近、現代,則有美術教育家呂鳳子、語言學家呂叔湘、史學家唐邦治、文學家束紉秋、孔學家匡亞明,以及彭炎、束沛德、梅朵、尚丁等,他們均對中國文化作出了貢獻。丹陽的民間文化藝術亦豐富多彩,民歌民謠、民間傳說、曲藝戲劇等,為人民民眾喜聞樂見,廣為流傳。具有地方特色的丹劇,就是取之民間藝術精華,為優秀地方劇種。
丹陽境內的文物眾多。南朝齊梁陵墓石刻有11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朝延陵季子墓碑及碑亭、江南第一梵鍾——唐中和銅鍾、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總前委舊址等4處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朝 *** 泉井、明朝萬善塔等60處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他還有古文化遺址多處,並從中發掘大量歷史文物,其中有良渚文化遺物——黑陶弧腹罐、新石器時代晚期遺物——黑陶寬把蓋杯、湖熟文化遺物——鬲、馬家浜文化遺物——腰沿釜、西周青銅鳳紋尊等。丹陽故有「江南文物之邦」之美稱。
以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為主。丹陽位於吳語和江淮官話的交界處,丹陽湖但大部分地區仍然屬於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西北個別鎮的一些村落存在典型的江淮官話。東南部呂城等諸鎮屬於典型吳語,而市區一帶則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特點,與其他吳語地區通話有一定難度,但不排除通話的可能性(辭匯仍主要為吳語詞)。全境吳語有明顯的濁音清化現象,但這是毗陵小片的廣泛現象,不為丹陽話所獨有。丹陽方言在青少中影響力逐年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與鄰近地區交流日漸頻繁,受外來強勢方言影響所致。未來幾十年內丹陽話有消亡之虞,希望引起丹陽人的重視。
2011年,實現GDP724.9億元, 增 長12.7%;財政總收入102.6億元,增長28.2%;一般預算收入41.1億元,增長37.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5.9億元,增長2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3.8億元,增長17.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31元,增長15.7%;農民人均純收入13426元,增長17.3%;單位GDP能耗下降3.5%
2009年末,丹陽市總面積1047平方千米、總人口28.14萬戶、80.82萬人。其中司徒鎮面積121.29平方千米、人口62442人,延陵鎮面積115.43平方千米、人口69897人,珥陵鎮面積83.71平方千米、人口52157人,導墅鎮面積80.56平方千米、人口50546人,皇塘鎮面積80.54平方千米、人口58005人,呂城鎮面積67.89平方千米、人口51004人,陵口鎮面積64.45平方千米、人口45049人,訪仙鎮面積73.84平方千米、人口51574人,界牌鎮面積23.71平方千米、人口41520人,新橋鎮面積26.18平方千米、人口31025人,後巷鎮面積63.87平方千米、人口53254人,埤城鎮面積73.22平方千米、人口37144人,雲陽鎮面積103.10平方千米、人口985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