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告訴我保定的歷史
保定市是一座有3000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戰國時期始建城池,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升為保州,為當時北方較大的城市,有「北控三關,南通九州」稱譽。元太守十一年(公元1239年)改保州為順天路治所,後於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順天路為保定路,保定始名,轄15州縣,順平更名保定,寓保衛元朝大都安定之意。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保定路為保定府。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遷都北京,保定直屬京師,設寧都司,負責保衛京師附近安全。清沿舊制,仍設保定府,轄2州15縣,屬直隸省。康熙八年(公地1669年)直隸巡撫由正定遷保定,始為省會。至民國二年(1913年)直隸省會遷天津。保定為直隸省會歷時244年。直隸省會遷天津後,保定改府道,轄40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廢直隸省改建河北省,轄區各縣直屬省政府。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省會遷保定。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保定市區滄陷。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建立新的保定市,為冀中區直轄市。1949年8月1日建河北省,保定為省會,8月9日建立保定專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8年4月省會遷天津,11月29日,保定專區所屬22縣1市分別合並為保定市、定縣、阜平、淶源、涿縣、易縣、高陽、徐水、安國、唐縣10縣(市)。1960年2月,專、市合並稱保定市。1961年5月恢復保定專區建制,市屬各縣變專區所屬,合並的大縣陸續撤銷。1962年恢復22縣1市建制。1966年省會返遷保定,1968年遷石家莊,同年8月18日,保定專區改保定地區,建保定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改為保定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由地區析出,復為省轄市,滿城縣劃歸,1986年5月7日增轄清苑縣,保定市轄新市區、南市區、北市區、郊區和清苑縣、滿城縣4區2縣。1987年撤銷郊區。經國務院批准,1994年12月23日,保定地區和保定市合並,建立新保定市。
⑵ 作文:關於保定近代發展史
保定是英雄之城、紅色之城。始建於清代末年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中國近代軍事家的搖籃,培養了1700多名將軍,葉挺等高級將領曾在這里演武習文。保定是二十世紀初興起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發祥地,劉少奇、李富春、李維漢、蔡和森等老一輩革命家指唯都是保定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學員。抗日戰爭烽火硝煙中,保定軍民寫下了令日寇聞風喪膽的英雄詩篇,從巍巍狼牙山上捨生取義的五壯士,到水鄉白洋淀奮勇殺敵的雁翎隊,從保定外圍機智勇敢的敵後武工隊,到冀中平原游擊戰斗的冉庄地道戰,到處都是抗擊侵略的戰場。保定也曾是中國抗戰文學的重要發源地,孕育了《地道戰》、《小兵張嘎》、《狼牙山五壯士》、《敵後武工隊》、《青春之歌》、《野火春風斗古城》、《烈火金剛》清胡、《紅旗譜》等許多耳熟能詳的紅色經典文藝作品,記載了保定人民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保定是著名的「體育冠軍城」、「大學城」。新中國成立以來,培育了郗恩庭、郭晶晶、龐偉等19位世界冠軍、28位亞洲冠軍、130位全國冠軍,被譽為體育冠軍的搖籃。在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保定籍選手郭晶晶、龐偉奪得3枚金牌。群眾體育活動和文化活動興盛,中國保定敬老健身節、空竹藝術節、籃球文化節等已經成為國內著名的群眾性文化品牌。保定還是名副其實的「大學城」,宋有州學、明有府學、清代蓮池書院是全國僅次於貢院的亞文化中心。當年毛主席參觀後曾經大為贊嘆:「蓮池之所以有名,關鍵是蓮池書院有名,蓮池書院在清末可稱為全國書院之冠。」現有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18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25萬人。還有中央、省級和各類民辦科研機構140多所,各類科研技術人員22萬多人,科研技術實力雄厚。
保定是中國洋務運動的發源地,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156個重點建設項目有8個建在保定。保定的基礎在工業,發展潛力和希望也在工業。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形成了以汽車、新能源、紡織服裝、綠色食品、建築建材、文化旅遊為代表的現代產業體系。即四城四基地,新能源城、中國汽車城、航空航天工業城、中國中葯都;生態休閑旅遊度假基地、綠色食品加工供應和現代農業觀光基地、承接央企轉移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
保定是中國啟動最早、產業集群度最高的新能源產業之城。近幾年,市委、市政府順應生態文明時代發展潮流,搶抓國家鼓勵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機遇,依託保定高新區能源設備製造產業基礎,全力打造「中國電谷」,培育形成了光電、風電、輸變電、儲電、節電、電力自動化六大產業體系,擁有新能源相關企業200多家,建成了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產業園區。2012年,「中國電谷」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光伏產業國際領先,建立起涵蓋多晶硅、單晶硅、薄膜電池的完整光伏生產體系,在光伏技術創新、全產業鏈規模、市場品牌建設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英利公司是世界第二、國內唯一具有完整產業鏈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企業,產量佔全球10%。風電產業形成集群規模,擁有超過20餘家風電企業,涵蓋整機、葉片、交流器、控制系統等產業鏈關鍵環節,整機產業已突破1000台,葉片產能達300萬千瓦,中航惠騰是世界第二、全國最大的風電葉片企業。輸變電產業業內領先,以世界著名的核電與超大型變壓器製造商天威集團為龍頭的輸變電產業,以風帆為龍頭的新型儲電和系列節電、配電技術產業,凸顯了保定「電」字型大小產業的競爭力。到2015年,保定新能唯正培源產業銷售收入將超過3000億元,建成國際一流的新能源和能源設備製造產業基地,打造成為中國新能源之城。
⑶ 歷史上在河北保定有沒有發生過什麼比較著名的事件
1、三國時期的「桃園三結義」--涿州
2、金縷玉衣--滿城
3、地道戰 --以清苑冉庄最為註明
4、毛主席在城南庄--阜平
5、清朝帝陵西陵--易縣
6、狼牙山五壯士--易縣
7、培養了很多著明將領的保定陸軍學校寬喊--保定
8、雁翎隊--白洋淀
9、譜寫抗戰名曲《九一八》音樂家張寒輝--定州
10、清朝省級總署衙門直隸總督署--保定
11、有深厚歷史底蘊的葯都--安國
12、明朝著名的人口大遷移(山西洪洞大槐樹)主沖巧舉要區域之一--保定
13、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戰場散碧--保定
其他還有很多;
⑷ 保定的歷史文化
歷史
一、先秦時期
周赦王二十年(前295年),燕昭王在今市中心東五里建廣養城。
因為幾條小河交匯,這片土地水草豐美,被燕昭王選來做牧戰馬之城隱山哪,並沒有普通居民,又稱為空城。
是為保定市區最早的城池。
二、漢晉隋唐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在今市中心東北約五里建樂鄉城,置樂鄉縣,屬信都國,保定始設縣;又有樊輿縣、樊輿候國,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子樊輿侯劉修的分封地;新莽改稱樂丘,東漢廢。
西晉重置,屬高陽國;北魏新置清苑縣,與樂鄉縣同屬高陽郡;北齊清苑、樂鄉均廢入永寧,後改永寧為樂鄉;隋改樂鄉縣為清苑縣,屬河間郡;唐屬河北道莫州。
三、宋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因保定為宋朝皇帝祖籍,宋祖陵所在地,改清苑縣為保塞縣,置保塞軍。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析易州滿城縣南境入保塞縣,並升保塞軍為保州。
淳化三年(992年),呼延贊、李繼宣先後知保州,築城關、葺營舍,疏浚一畝泉河與雞距泉水匯合流入保州城關。
宋真宗趙恆曾在聖旨中說:「保州保塞縣豐歸鄉東安村,乃宣祖之舊里也。」
金天會七年(1129年)於保州設順天軍節度使。
大定十六年(1176年)復保塞縣為清苑縣。
貞祐元年(1213年)十二月,蒙古軍攻陷保州城,屠城,城廢。
次年(1214年),保州移治滿城。
四、元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降蒙金將張柔由滿城移駐保州(今保定址),令賈輔、毛正卿、苑德重建保州城。
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保州為順天路。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易名保定路,轄七州(含十二縣)、八縣,共二十縣。
十七年(1280年)置官領保定織染局。
五、明
明洪武元年(1368年)保定路改保定府。
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行都司為大寧都司,移駐保定。
明初年,設薊遼總督,全稱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
節制順天、保定、遼東三巡撫,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
正德十年(1515年)設保定巡撫。
嘉靖十年(1531年)建二程書院(院址今西大街路北),後改稱金台書院。
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在府治西北建上谷書院。
四十四年(1616年),在城東南角建 *** 寺。
崇禎十一年,保定總督從薊遼總督中析出,其獨立總督保定、山東、天津、登萊四巡撫之地[3]。
六、清
康熙八年(1669年)直隸巡撫由正定移駐保定,保定始為直隸省會。
雍正二年(1724年)改直隸巡撫為直隸總督。
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蓮池書院(今古蓮花池)。
同治九年(1870年)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於城內西南角建淮軍唯襲公所。
光緒元年(1875年)九月,天津至保定的電報線路完工。
光緒十一年(1885年)基督教會在址舫頭東建基督教堂。
光緒十五年(1889年)架設保定至西安的電報線路。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建盧漢鐵路盧保段,次年一月通車。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保定創辦電話。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盧漢鐵路保(定)正(定)段通車。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建慈禧行宮,慈禧挾光緒帝來保駐蹕三日。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保定育德中學。
該校曾為河北省同盟會機關駐地。
同年,以蓮池書院藏書樓為基礎,建直隸省圖書館。
七、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成立初期為直隸省省會。
1913年,廢保定府留清苑縣,省會遷至天津,清苑縣仍為范陽道治所。
1914年范陽道改為保定道。
1925年於清苑縣城(今保定市蓮池區)設保定自治市。
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廢保定道。
隨即保定自治市亦被廢除。
1935年灶碼,河北省會由天津遷回清苑。
1937年9月,清苑縣城被日軍佔領。
1945年日本投降後,建立保定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6年6月,河北省會由北平遷至清苑。
1947年11月,河北省會又遷回北平。
1948年11月, *** 進駐,建立保定市,為冀中行政公署駐地。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 *** 在保定市成立。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1日設立地級保定市和保定專區。
以原清苑縣城(今保定市蓮池區)為保定市區域,清苑縣 *** 遷至南大冉。
1954年9月改稱河北省 *** 改稱河北省人民委員會。
1958年4月28日,保定市降為縣級市,劃歸保定專區;5月,河北省人民委員會由保定遷至天津。
1960年5月3日,保定市第二次升為地級市,由河北省直轄,設路東區、路西區、清苑區、滿城區、完縣區。
1961年5月23日,保定市再次降格為縣級市,劃歸保定專區,並路東、路西區為市區,清苑、滿城、完縣撤區設縣。
1961年7月,設立新市區,1962年9月,設北市區和南市區。
1966年5月,河北省人民委員會由天津遷回保定,保定再次成為新中國河北省省會。
1968年2月,省會遷至石家莊。
1968年8月,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
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第三次升為地級市,並改由省直轄,並將滿城縣劃歸保定市。
1986年5月,清苑縣劃歸保定市。
1994年12月,保定地區和保定市合並,組建新的地級保定市。
2014年,河北省《關於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將保定定位為「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醫療養老等功能疏解的服務區。
」為此保定規劃1149平方公里承接北京功能疏解。
2015年5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新市區更名為競秀區;北市區和南市區合並為蓮池區;滿城縣、清苑縣、徐水縣,撤縣設區。
2017年4月, *** 中央、國務院以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的雄縣、安新縣、容城縣及周邊區域,成立河北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
簡介
保定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
市境北臨北京市、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滄州市,南鄰石家莊市、衡水市,西界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
地處華北平原北部,太行山東麓,地勢西高東低。
拒馬河、唐河、大沙河等由西向東流入白洋淀及大清河。
全市總面積2.22萬平方公里,人口1,155.24萬,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
保定曾先後為清代直隸省及近代河北省的省會,素稱首都「南大門」,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4)保定歷史都發生什麼擴展閱讀:
一、地理
保定位於中國河北省中西部,在太行山脈東麓。
北鄰首都北京,南鄰石家莊市,西鄰山西省,東鄰廊坊市。
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3°40'~116°20',北緯38°10'~40°00'之間。
以平原為主。
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570毫米,年均氣溫12.0℃。
境內地形分為山區(含中山區、地山區和丘陵地區)、平原與窪淀區。
山區約占總面積的49.68%,最高山為阜平縣歪頭山,海拔2286米,此為駝梁山,海拔2281米。
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7%,窪淀區約佔3.23%。
二、人口民族
1、人口
2016年末,保定市常住人口1042.5萬人,比上年增加7.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11.2萬人,城鎮化率49.03%,比上年提高2.38個百分點。
出生率12.18‰,死亡率5.79‰,自然增長率6.39‰。
2、民族
保定市境內主要民族為漢族,人口比較多的少數民族有 *** 、滿族、蒙古族等。
三、社會事業
1、文化藝術
2016年,保定全市公共圖書館22座,總藏書量199.2萬冊;博物館、紀念館21座;文化館23座;鄉鎮(街道)文化站268個。
全市公共文化設施5839個。
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8.3%,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8.6%。
2、教育事業
保定在歷史上宋有州學、明有府學。
清代蓮池書院提倡新學,開創了中國教育改革史上的先河,為晚清時代培育了大批政治、軍事、法律、外交、工程、文、史、哲學等方面的人才。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保定軍校)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推動了中國軍事教育與軍隊的近代化進程,是中國近代軍事人才的培養基地。
2016年,保定市中等職業教育學校72所,專任教師6426人,在校學生6.7萬人。
普通中學419所,專任教師3.8萬人,在校學生50.5萬人。
小學1884所,專任教師4.3萬人,在校學生87.9萬人。
幼兒園2428所,在園兒童36.5萬人。
初中畢業生升學率78.2%。
⑸ 保定的歷史沿革
保定在殷商時期為北燕之地,西周至戰國為燕趙之地。春秋、戰國時期燕、中山就在境內建都。
秦始皇統一天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改河北中北部為上谷郡,保定位於其中。後來保定成為河北都會, 則保定別稱為上谷。
北宋建隆元年(960)於清苑縣置保塞軍。太平興國六年(981)保塞軍升為保州,清苑縣更名保塞縣。金保塞縣復名清苑縣,並復置滿城縣。宋淳化三年(992)李繼宣知保州,築城關,浚外濠,葺營舍,疏一畝泉河,造船運糧,保州始成都市。因處於宋遼邊界,宋遼多次在此地戰爭。金末年,保州城在戰亂中成為廢墟。金天會七年(1129)於保州設順天軍,保州為順天軍節度使駐地。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張柔主持重建保州城池,重新劃市井,定民居,建衙署,築寺廟,造園林,修築土城牆,疏浚護城河,引一畝泉河水入城,既起到防禦作用又改善城中水質,並利用水能在城外建水力石磨,奠定了保定城的基礎。新建的保州城為京師門戶,為燕南一大都會。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以保州為順天路治所,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順天路為保定路,轄1錄事司、7州、8縣,州領11縣,「保定」之名自此始,寓「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為保定府。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決定將國都遷北平(遷都後改稱北京),並將北平行都司更名為大寧都司,遷駐保定,負責京畿附近的護衛與安全。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都督孟善加固城牆,以磚石砌城,築女兒牆堞口3710雉。隆慶年間(1567~1572),張烈文等三任知府將土城逐步改建成磚城,加固並增築城樓,從戰略防禦出發,根據當時條件和地利,確定城池形制,城周基本呈方形,唯西城南部向外呈弧形凸出500米,整個城池形似足靴,故有「靴城」之稱。
清沿舊制,仍設保定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隸巡撫駐保定,保定為直隸省省會。保定直隸總督署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初為保定府署,永樂年間為大寧都司衙署。保定之名,寓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保定自古為京畿重地,元朝設郡明朝建府清朝為直隸總督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至游戚銀清朝滅亡(1911)直隸總督駐此,一直為河北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中心。 1948年11月5日,解放軍圍攻保定。11月22日凌晨,駐保國民黨軍政人員逃往北平。解放軍隨即入城行政人員也陸續進城,建立保定市人民政府,為冀中區直轄市。
1949年8月1日建河北省,保定仍為省會,8月9日建立保定專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4年撤縣定縣專區,所屬部分縣劃歸保定專區。
1958年4月省會遷天津,11月29日,保定專區所屬22縣1市分別合並為神宴保定市、定縣(仔睜現定州市)、阜平、淶源、涿縣(現涿州市)、易縣、高陽、徐水、安國、唐縣10縣(市)。
1960年2月,專、市合並稱保定市。1961年5月恢復保定專區建制,市屬各縣變專區所屬,合並的大縣陸續撤銷。1962年恢復22縣1市建制。1966年省會返遷保定,1968年遷往石家莊。
1968年8月18日,保定專區改保定地區,建保定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改為保定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由地區析出,復為省轄市,滿城縣劃歸。
1986年5月7日增轄清苑縣,保定市轄新市區、南市區、北市區、郊區和清苑縣(現清苑縣)、滿城縣4區2縣。
1987年撤銷郊區。
1994年12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保定地區和保定市合並,組建新的保定市(地級)。
2015年5月8日,國務院批準保定市新市區更名為競秀區;同意撤銷保定市北市區和南市區,設立蓮池區;撤銷保定市滿城縣、清苑縣、徐水縣,設立滿城區、清苑區、徐水區。保定市的行政區劃由3個區、18縣、2個縣級市的格局,變為5個區、15縣、2個縣級市的格局。
⑹ 保定歷史
南院寺簡史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上至洛陽下至境縣大建寺院,以弘揚學漢文,說漢話,穿漢服,促進北方大融合。是年,北平縣南30華里建南院寺。供佛,普眾生文化。
公元547年,武定五年,楊玄之,游南院寺,受漢典籍熏陶,未盡,是年,游覽各寺院,落筆南院寺,寫下名著《洛陽伽藍記》。
公元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帝去五台,道經縣境,大雨,御南院寺,偶讀《洛陽伽藍記》後,收錄紫禁城,賜字帖南院寺;考察民情,得知知縣朱元春積谷貸民,贊政記。
公元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康熙帝二去五台,駐滿城,得知香火大旺。傳口諭南院寺:布施大成者,加持修行人。知縣李玉堂鐫石南院寺。
公元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康熙帝三去五台,復駐滿城,南院寺眾憎眾信徒,手持念珠:「一佑心誠至;二佑佛法心;三佑無畏心。佑佑身語意。布施大成者。」「一布誠至心;二布心佛法;三布心無畏。布布於法界,加持修行人。」迎、送御駕。
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在乾隆帝主持下將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名著《洛陽伽藍記》收錄於《四庫全書》列入地理類
公元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知縣吳烈改寺為講舍,是年,鄉間小學87所,南院寺變名南院學堂。酌村名南院村。
公元1916年,民國五年,魏金聲,視察南院學堂,揮筆將院改為原,提字南原村,南原學堂。預示新風新尚新起源。
⑺ 保定歷史故事
保定的由來,與戰事有關。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約燕、齊滅中山。燕趙重新劃定疆域,現保定市區的地域范圍劃歸燕國,以南為趙國地。據明弘治版《保定郡志》記載,燕昭王曾於今保定城東五里建廣養城,俗稱空城,為放牧戰馬之城。保定始有燕南趙北之稱。由上可見,保定最初出現城鎮,就是為保衛燕國安全所設的戰備城市。
960年,因宋太祖趙匡胤祖陵在河北西路清苑縣境,清苑又為宋朝的北部邊塞重地,所以宋朝於清苑縣置保塞軍,取保衛邊塞之意。做為政區名稱兼地名的「保」字,洞虧首次出現。又因燕昭王所築黃金台位於保定地區境內,亦稱金台頓。保塞軍和清苑縣治在今保定市。981年,保塞軍升為保州,以寓永保安定之意。清苑縣改名保塞縣,並將滿城南境劃入保塞縣,以加強保州勢力。保州治所在保塞縣。}
1127年,北宋滅亡,金兵陷保州,仍沿宋制,稱保州,又名金台驛。1129年於保州設順天軍,保州為順天軍節度使駐地。保州曾轄清苑、滿城、遂城三縣。
1213年,元兵攻陷保州,焚屠三天,使其變為一片廢墟。1217年,金將張柔投降蒙古軍,駐滿城。1227年,蒙古軍兵馬都元帥張柔率軍由滿城移駐保州,畫市井,定居民,置官廨,重建城池。遂使保州成為「燕南一大都會」。此為現保定築城之始,當時已有一定規模。1239年,元朝改順天軍為順天路,寓「順應天命」之意,保州為路治。因為保州為元代大都的南大門,1275年順天路改為保定路,寓「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保定之名自此始有。保定路轄清苑、滿城、唐縣、慶都(今望都)、行唐、曲陽、新安、博野、易州(含易縣、淶水、定興)、祁州(含蒲陰、深此顫消澤、束鹿)、雄州(含歸信、容城、新城)、安州(含葛城、高陽)、遂州(今遂城)、安肅州(今徐水)、完州(今順平縣)等州縣。
1386年,明朝改保定路為保定府,又稱金台郡,因保定城位於保定府河之陽,故又有保陽郡之稱。此為保定設府之始,轄3州17縣。1669年,直隸巡撫由正定移駐保定始為直隸省省會。直隸省轄順天(今北京)、永平(治盧龍)、保定、正定、河間、順德(治邢台)、廣平(永年)、大名八府。1724年,改直隸巡撫為直隸總督署,轄區增口北道宣化府、熱河廳承德州、張家口廳。1748年,直隸總督署下屬轄區達11府(123縣)六州(含17縣)三廳(張家口、獨石口、多倫諾爾)。清代,保定市為省、府、縣三級官府所駐地。
1912年,直隸省會由保定遷往天津,今保定城仍為保定府和清苑縣二級官府駐地。1935年,河北省始以保定城為省會。1937年9月24日,保定被日軍佔領,河北省政府遂成為流亡政府。1946年6月14日,國民黨河北省政府由北平遷至保定。由於當時保定四周各縣基本解放,因而國民黨河北省政府於1947年10月10日開始由保定遷回北平
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12月6日成立保定市人民政府。這是保定建市之始。保定市轄一、二、三、四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市宣告成立,決定保定市為河北省省會及保定專署駐地。1958年4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由保定市遷往天津市。1967年河北省省會又遷回保定市,次年2月3日河北省會遷往石家莊市。1968年8月18日,建立保定地、市革命委員會。1982年7月19日,保定市革命委員會改為保定市人民政府。1983年11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保定市又升格為河北省轄市。
保定是一座軍事重鎮,歷為兵家必爭。春秋戰國時期,保定為燕、晉、中山、齊、趙等國角逐的戰場。戰國後期,中山國滅亡後,燕趙重新劃分疆界,今保定市區重新歸屬燕國,成為燕國南部的邊防重地。今保定市南大街的「列國石」,俗稱「保定府的大裂瓜」,即為燕南趙北的分界石。|
保定第一次做為軍事重鎮,是宋遼之際。石敬塘割讓燕雲16州,泰州、清苑成為後晉北部的邊沿城市。宋朝建立後,太祖、太宗一直把收復幽燕作為一大戰略目標,對河北軍事防禦十分重視。960年清苑縣置保塞軍,981年保塞軍升為森知保州。隨之,清苑縣改為保塞縣,並將滿城南境劃入保塞縣,以加強保州勢力。保州與雄州(今雄縣)、霸州(今霸州市)等地同為北邊重地,形成一道由西南向東北的軍事防線。宋朝常在此屯兵駐將,把保州做為北部邊防要塞。宋朝著名將領呼延贊、楊嗣等曾駐保州。1000年,抗遼名將楊延昭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1003年升為保州防禦使,鑿河渠為障,防敵騎入侵。遼帝隆緒同其母蕭氏傾巢南犯,宋守將魏能、石普敗其先鋒。敵再趨保州,楊延昭固守並設伏出奇兵,敵軍敗潰,延昭獲其將,函首以獻。
1125年,金兵攻陷保州北部城鎮之後,直趨保州,未陷。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因保州防守嚴密,易守難攻,金兵為避免在保州消耗過多實力,繞過保州直趨宋都東京(今開封)。1127年,金兵破開封,俘徽宗、欽宗二帝北上,並乘勢攻破保州。
1213年,蒙古軍陷涿、易等州後,乘勢襲保州。由於保州防禦堅固,連攻數日不破。於是蒙古軍改變戰術,填城壕,造雲梯,竭力強攻。由於蒙古軍攻陷保州付出很大代價,於是焚屠三日,保州變為一片廢墟。
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對抗建文帝。第二年四月,保定知府雒僉降燕王。此後,保定成了朱棣南下奪取政權的主要軍事基地。1403年,朱棣稱帝,定都北京。北平行都司復名大寧都司,移駐保定,轄前、後、中、左、右五衛和紫荊關、茂山衛,其常駐保定的軍馬約數萬,成為保衛北京的專門駐兵之地。
清代,保定仍為京畿重地。清廷對保定的軍事地位非常重視,乾隆皇帝六次巡視江南,都在保定駐蹕。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林鳳祥、李開芳北上,出臨洺關,由趙州、晉州、藁城等地東趨深州。京師震動,清政府急命僧格林沁統禁兵進駐保定,以守門戶。L4>j.
1912年,直隸省會由保定遷往天津,今保定城仍為保定府和清苑縣二級官府駐地。1935年,河北省始以保定城為省會。1937年9月24日,保定被日軍佔領,河北省政府遂成為流亡政府。1946年6月14日,國民黨河北省政府由北平遷至保定。由於當時保定四周各縣基本解放,因而國民黨河北省政府於1947年10月10日開始由保定遷回北平。rq
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12月6日成立保定市人民政府。這是保定建市之始。保定市轄一、二、三、四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市宣告成立,決定保定市為河北省省會及保定專署駐地。1958年4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由保定市遷往天津市。1967年河北省省會又遷回保定市,次年2月3日河北省會遷往石家莊市。1968年8月18日,建立保定地、市革命委員會。1982年7月19日,保定市革命委員會改為保定市人民政府。1983年11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保定市又升格為河北省轄市。
保定是一座軍事重鎮,歷為兵家必爭。春秋戰國時期,保定為燕、晉、中山、齊、趙等國角逐的戰場。戰國後期,中山國滅亡後,燕趙重新劃分疆界,今保定市區重新歸屬燕國,成為燕國南部的邊防重地。今保定市南大街的「列國石」,俗稱「保定府的大裂瓜」,即為燕南趙北的分界石。|%x1C
保定第一次做為軍事重鎮,是宋遼之際。石敬塘割讓燕雲16州,泰州、清苑成為後晉北部的邊沿城市。宋朝建立後,太祖、太宗一直把收復幽燕作為一大戰略目標,對河北軍事防禦十分重視。960年清苑縣置保塞軍,981年保塞軍升為保州。隨之,清苑縣改為保塞縣,並將滿城南境劃入保塞縣,以加強保州勢力。保州與雄州(今雄縣)、霸州(今霸州市)等地同為北邊重地,形成一道由西南向東北的軍事防線。宋朝常在此屯兵駐將,把保州做為北部邊防要塞。宋朝著名將領呼延贊、楊嗣等曾駐保州。1000年,抗遼名將楊延昭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1003年升為保州防禦使,鑿河渠為障,防敵騎入侵。遼帝隆緒同其母蕭氏傾巢南犯,宋守將魏能、石普敗其先鋒。敵再趨保州,楊延昭固守並設伏出奇兵,敵軍敗潰,延昭獲其將,函首以獻。>
1125年,金兵攻陷保州北部城鎮之後,直趨保州,未陷。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因保州防守嚴密,易守難攻,金兵為避免在保州消耗過多實力,繞過保州直趨宋都東京(今開封)。1127年,金兵破開封,俘徽宗、欽宗二帝北上,並乘勢攻破保州。Vm
1213年,蒙古軍陷涿、易等州後,乘勢襲保州。由於保州防禦堅固,連攻數日不破。於是蒙古軍改變戰術,填城壕,造雲梯,竭力強攻。由於蒙古軍攻陷保州付出很大代價,於是焚屠三日,保州變為一片廢墟。#
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對抗建文帝。第二年四月,保定知府雒僉降燕王。此後,保定成了朱棣南下奪取政權的主要軍事基地。1403年,朱棣稱帝,定都北京。北平行都司復名大寧都司,移駐保定,轄前、後、中、左、右五衛和紫荊關、茂山衛,其常駐保定的軍馬約數萬,成為保衛北京的專門駐兵之地。u4
清代,保定仍為京畿重地。清廷對保定的軍事地位非常重視,乾隆皇帝六次巡視江南,都在保定駐蹕。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林鳳祥、李開芳北上,出臨洺關,由趙州、晉州、藁城等地東趨深州。京師震動,清政府急命僧格林沁統禁兵進駐保定,以守門戶。
在歷史上,保定曾是一座著名的文化城市,素有「文化古城」和「學生城」之稱。宋代,保定就建有最早的官學,即「州學」。明清兩代,保定的儒學教育一直比較發達,三所官學(府學、衛學、縣學)同時並立於一城之內,達幾百年之久。另有社學26所、義學30所。還有金台書院、上谷書院和蓮池書院等教育機構。清政府對蓮池書院十分重視,乾隆皇帝曾六次來此視察,並親筆題詩,勉勵學生。光緒年間,書院大盛。我國歷史上最末一名狀元劉春霖就是蓮池書院的學生。
清末,「停辦科舉以廣學校」。保定推廣新學,首先是從軍事學校開始的。1902年,袁世凱在保定訓練新軍,先後建立將弁學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前身)、陸軍速成學堂、參謀學堂、測繪學堂等等。保定有高等學校十餘所。同時,保定府立中學堂、直隸女子學堂、直隸第二師范學堂、清苑中學、育德中學等等中等學校也大量出現。故保定當時有「學生城」之稱。1917年,育德中學開設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李維漢、李富春等為第一班學員。1918年,劉少奇等入校為第二班學員。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許多高級軍事指揮官,是從保定軍事學校培養的,如我黨著名軍事將領葉挺,辛亥革命骨幹李濟深,寧都起義領袖趙博生、董振堂。國民黨的許多高級軍政首腦,如蔣介石、張群、白崇禧、陳誠等,還有北洋軍閥吳佩孚等,也都是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或保定軍校的學生。
⑻ 河北保定的歷史有多長時間
保定市是一個有著2300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城,位於河北省中部,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與北京、天津三足鼎立,有著獨特而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區位優勢,素有「京畿首善之地」的美稱。 保定市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文物大市,有很多歷史名勝古跡,如全國十大園林之一的古蓮池、全國保存最完整的省級衙署直隸總督署、易縣清西陵、長信宮燈的滿城漢墓、「華北明珠」白洋淀、定州開元寺塔、冉庄地道戰遺址、國家級旅遊名勝風景區淶水野三坡等。
保定作為文化名城,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優秀的歷史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歷史名人,如:荊軻、趙匡胤、祖沖之、酈道元、關漢卿等,我國近代第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就建在保定市東郊,葉挺、蔣介石等都曾在此就讀;這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還曾是義和團活動的重要地區,北方辛亥革命的發祥地,省第一個共產黨支部誕生地,《紅旗譜》、《小兵張嘎》、《野火春風斗古城》等都記載著保定昨天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