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姓石有多少年歷史

姓石有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3-05-24 04:44:55

① 石姓的起源,最好能精彩一些

石姓的主要來源有:
出自姬姓和子姓
石姓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代。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衛康叔姬封建立衛國(今河南淇縣境內)。傳至衛庄公時,庄公有一個愛妾生了個兒子叫州吁,州吁喜歡練武、打仗,庄公任命他為將軍。當時衛國有一個賢臣叫公孫碏,字石,人們稱他為石碏,是衛康叔六世孫靖伯的孫子,他勸庄公說:「庶子(指州吁,因為他是庄公妾所生,所以叫他庶子)喜歡打仗,又擁有兵權,將來會出亂子的!」衛庄公不聽。庄公蘆漏毀死後,太子完即位稱衛桓公,他即位的第二年,由於弟弟州吁過於驕橫、奢侈,桓公便撤了他將軍的職位,州吁於是逃往其他諸侯國。十幾年之後,州吁率領自己糾集的部屬偷偷溜回衛國,與他的心腹石厚(石碏之子)經過密謀,於周恆王元年(公元前719年)在一次宴會上刺殺了衛桓公,州吁自立為君,並拜石厚為大夫。州吁因為自己得王位不正,為轉移國人視線,開始對其他諸侯國用兵,他糾集宋、陳、蔡等國以鄭伯不孝的罪名討伐鄭國,雖然打了勝仗,衛國上下卻還不擁護他。州吁為了取得衛國人的支持,派石厚回家問他的父親石碏,石碏假意為他們出主意說:「州吁如果想要穩固自己的地位,必須得到周天子的接見。」石厚問:「那怎樣才能得到周王的接見呢?」衛桓公的母親是陳國人,陳國對衛桓公被害一直耿耿於懷,石碏打算在陳國除掉州吁,就說:「陳侯同周王關系很好,同衛國的關系也不錯,如果州吁親自去陳國,疏通與陳侯的關系,再讓陳侯與周王溝通,周王接見的事一定可以成功。」州吁認為石碏的話很有道理,就與石厚一起攜帶重禮到陳國去。而石碏卻暗中派人給陳國大夫子針送了一封信,信中說:「衛國太小,而我已經老了,沒有力量做什麼事了,這兩個人是殺害衛桓公的兇手,請您陪備將他們抓起來!」於是,州吁和石厚一到陳便被陳桓公抓了起來,不久衛國派人到陳殺了州吁,因為石厚是石碏的兒子,有人主張饒了石厚,被石碏拒絕,並親自派孺羊肩到陳國殺了石厚,《春秋》中對石碏評價很高,稱他為「純臣」。 石碏的後人以石碏的字為氏,為衛國世卿姬姓石氏的來源。出自姬姓,為石碏之後裔。春秋時康叔的6世孫衛靖伯有個孫子叫公孫碏,字石,又稱石碏,是衛國的賢臣。衛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驕奢被桓公撤去將軍之職,出奔國外。十幾年後,州吁領著黨徒潛回國內,刺死桓公,自立為君。石碏之子厚也參與了密謀,被拜為大夫。後石碏把州吁和石厚騙到陳國,又暗中給陳桓公寫了一封密信,信上說:"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所以,州吁到陳國後,立即被抓了起來,後來,石碏命人殺州吁、石厚於陳,然後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晉為國君。《春秋》稱贊石碏說:"石碏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厚的兒子駘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石氏。史稱石姓正宗。
鄭國(姬姓)大夫石癸後世子孫稱石姓。
宋國(子姓)公子段,字子石,他的後代也都以石為姓。
苗族的石姓
據《苗族簡史》說,湘西苗族有五大姓,其中就有石姓,石姓是苗姓漢化後的姓,來源於原居住地嵩山地區的大石(室)、小石(室)兩座山,在苗語中的姓是「仡獾」。苗族石姓內部又分大石、小石,其中大石在苗語中稱「獾兜」。 苗族分布區的湖南大庸、瀘溪、花垣等縣有獾兜墓、獾兜廟等與獾兜有關的地名和文物。
彝族中的石姓:「羅」在彝語中的意思是石,在古代時候的貴州,有不少稱為「羅」的石人部落,這些彝族人民是今天彝族人的祖先,在許多史書中記載有名叫「羅甸國」的石族部落組成的政權, 「甸」 在彝語中的意思是壩子。「羅甸」的意思是「石部落居住的壩子」。彝族人名中有「羅」的現象在彝族現實生活中還很多,有些地方直接將「羅」譯成漢語的「石」,如雲南玉溪專區峨山縣美覺鄉咱黑拉村彝族共92戶,444人,分石、普、方三姓,其中,以石姓人戶最多。
鮮卑族烏石蘭氏
鮮卑族烏石蘭氏改為石姓:北魏孝文帝元宏在歷史上是一位非常開明的君主,他於北魏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親政,親政之後,孝文帝深知要使國家興旺發達,必須接受先進的漢族文化,為了加強搜老同南方漢族的聯系,他決定將首都從平城遷往洛陽,但這個計劃遭到了鮮卑守舊貴族的強烈反對,由於守舊貴族勢力很大,孝文帝不便直接反對,便於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借口進攻南齊,親自率領步騎兵30萬南下,當走到洛陽時,天開始下雨,而且一連下了一個多月,南下攻齊的道路泥濘不堪,人馬行走困難,但孝文帝執意繼續南下,大臣們極力勸阻,孝文帝便說那必須先把首都遷到洛陽,等待時機攻滅南齊,統一全國,大臣們只好答應。第二年,孝文帝返回都城說服了留在那裡的鮮卑貴族將都城遷往洛陽。之後,孝文帝開始了大規模的改革,如以漢族衣服代替鮮卑族衣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與漢族通婚,採用漢族的典章制度等,其中有一項就是改鮮卑姓為漢姓,據《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姓烏石蘭氏改為漢姓石姓。這件事在別的書中也有記載,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中提到韓愈曾為唐代一個名叫石洪的人作墓誌,墓誌中說:君諱洪,字睿川。他的先人姓烏石蘭,九代祖是石猛,跟隨拓跋氏進入中原,住在河南,於是將姓中的「烏」與「蘭」去掉,改為單姓石。唐書中石洪傳也記載他的祖先姓烏石蘭,後來改為單姓石。韓愈文中提到的石猛是魏司徒蘭陵公,在《文苑英華》卷963《同寇軍公夫人烏石蘭氏墓誌》中說,石猛是晉司徒石苞的後裔,在魏朝作官時賜姓烏石蘭氏,這一點與韓愈所作墓誌中的說法相反,有人根據這一點來否定韓愈所作墓誌內容的真實性,其實石猛是原姓烏石蘭還是賜姓烏石蘭確實存在爭議,但這方面的爭議不影響北魏改烏石蘭為石姓這一史實的真實性。
羯族的石姓
羯族的石姓:後趙開國皇帝石勒是中國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皇帝,羯族人原來沒有姓,如石勒的祖父叫耶奕於,父親叫乞翼加,石勒年輕時被賣為奴隸,因不堪壓迫聚眾反抗,從這時起,他才以石為姓,以勒為名,至於他為什麼以石為姓則不得而知了。
回族石姓
回族石姓:據說河北泊鎮的回族石姓是元朝丞相脫脫的後代,元朝滅亡前河北泊鎮的回族石姓的祖先奉命到南方去征調木材、石料用於建大都(北京)。走到泊鎮的時候,元朝已經滅亡,他們就留在了泊鎮,用征調來的木材和石料修建了清真寺。他們在遇明軍盤察時,就以石為姓。河北泊鎮的回族石姓由此而來。回族中的石姓人較早見於史書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的官員石處溫。
女真族的石姓
女真族的石姓:女真族中有一個姓叫石盞,後來譯為漢姓時就取復姓中的石字作漢姓,元代的劇作家石君寶的姓就是由此而來。
滿族的石姓
滿族的石姓:1,明朝時瓜爾佳氏的布哈被明朝政府任命為建州左衛指揮,他的兒子和孫子阿爾松阿和石翰相繼繼任建州左衛指揮,石翰後來與人結仇,棄官遷居廣寧,因為名字中有「石」字,就改姓為「石」,2,根據滿族古姓「錫克特里氏」改變而來,錫克特里氏為滿族最古老的四大姓氏之一,從女真開始就存在,並把滿族的薩滿文化延傳至今,是我國薩滿文化的活化石。
西域歸附的少數民族以石為姓
唐朝時,石國人來到中國居住,以石為姓。據《新唐書》記載,隋唐時,在現在的中亞阿姆、錫爾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九姓政權,九姓自康以下的八姓都是康姓的支庶,康開始時在祁連山北的昭武城(今甘肅省臨澤境內),九姓均以昭武為氏,史稱昭武九姓。居民主要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境內產良馬,居民勇猛善戰。九姓中的石國也叫柘支、柘折、赭時,在今獨聯體烏滋別克斯坦的塔仕干一帶,國王姓石,都城在柘折城。唐高宗永徽年間(公元650年-655年),昭武九姓自願歸附唐朝,石國中的一些人就以石為姓,石姓家族又增添了一支新的成員,他們歸附唐帝國以後,將西域的歌舞也帶了進來,對唐朝的歌舞起了很大影響,這從樂工中有許多西域少數民族藝術家就可以看出,在當時著名的西域少數民族藝術家有一個叫石寶山的,就是石國人進入大唐境內後的石國後裔。
賜姓
宋朝時賜一部分定居中國的猶太人石姓。猶太人從唐朝開始經海路、陸路來中國經商,陸路經波斯、印度沿絲綢之路一直進入中原,海路從浙江、福建逐步進入內地,其人數越來越多,到宋朝時達到頂峰,並向宋王朝進貢,在他們有一次向宋廷進貢西洋布之後,宋朝皇帝說:「歸我華夏,遵守祖風,遺留汴梁。」於是,大批猶太人留在了中國,尤其留在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市)的猶太人最多。猶太人留在中國後,漸漸地不再僅僅從事商業活動,開始參加軍隊、擔任官職、行醫,漫漫滲入中華民族生活的各個角落,與中華民族融為一體,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他們的姓都由皇帝所賜,在眾多的賜姓中,就有石姓。明弘治二年(公元1498年)河南猶太人的碑記中記載宋朝時的猶太人共有17個姓,其中有石姓。清朝初年統計開封猶太人有7大姓,其中也有石姓。這部分石姓猶太人後來融入回族。現在在開封的回族猶太人後裔中也有石姓。
改姓
歷史上有人將自己的姓改為石姓,如婁姓改為石姓,《北齊書》中記載北齊的一位賢明的皇後—神武明皇後婁氏於太寧二年(公元562年)春天忽然發現自己的衣服飄了起來,婁皇後(當時已經是太後了)很驚奇,就去問巫婆,並聽從了巫婆的建議,將自己的姓改為石姓。冉姓改為石姓,據史料記載冉閔是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縣西北)人,原為後趙太祖石虎的養孫,改姓石。晉武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廢石遵,立石鑒,第二年廢殺石鑒,自立為帝,又改姓冉。張姓改為石姓,據《後趙錄》記載,曾有一張姓人的人改名叫石會。

② 百家姓,石氏起原

石姓的淵源主要有兩大支(漢族):姬姓和子姓。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其中,姬姓石氏的歷史有2700多年。當代石姓的人口已達380多萬,為全國的第六十一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8%。當前的石姓主要集中於四川、湖南、山東、河南、河北、廣東、貴州等省,大約占石姓總人口的41%,其次分布於貴州、遼寧、陝西、湖北、山西、江蘇,這六省又集中了28%的石姓人口。石姓的郡望主要有武威、渤海、平原、上黨、河南等。石姓的堂號有平原、六順和徂徠。
春秋時康叔的6世孫衛靖伯有個孫子叫公孫碏(封為公後,兒子叫作公子,孫子叫作公孫。公孫在這里不是姓),字石,又稱石碏,是衛國的賢臣。其後人以石碏的字為氏,為衛國世卿姬姓石氏的來源。史稱石姓正宗。
另外,鄭國(姬姓)大夫石癸後世子孫稱石姓;宋國(子姓)公子段,字子石,他的後代也都以石為姓。

外族(少數民族)中的石姓
1、苗族中的石姓
「據《苗族簡史》說,湘西苗族有五大姓,其中就有石姓,石姓是苗姓漢化後的姓,來源於原居住地嵩山地區的大石(室)、小石(室)兩座山,在苗語中的姓是「仡獾」。苗族石姓內部又分大石、小石,其中大石在苗語中稱「獾兜」。苗族分布區的湖南大庸、瀘溪、花垣等縣有獾兜墓、獾兜廟等與獾兜有關的地名和文物。
2、彝族中的石姓
「羅」在彝語中的意思是石,在古代時候的貴州,有不少凱渣稱為「羅」的石人部落,這些彝族人是今天彝族人的祖先,在許多史書中記載有名叫「羅甸國」的石族部落組成的政權,「甸」 在彝語中的意思是壩子。「羅甸」的意思是「石部落居住的壩子」。彝族人名中有「羅」的現象在彝族現實生活中還很多,有些地方直接將「羅」譯成漢語的「石」,如雲南玉溪專區峨山縣美覺鄉咱黑拉村彝族共92戶,444人,分石、普、方三姓,其中,以石姓人戶最多。
3、鮮卑族烏石蘭氏改為石姓
北魏孝文帝元宏統一全國之後,開始了大規模的改革,如以漢族衣服代替鮮卑族衣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與漢族通婚,採用漢族的典章制度等,其中有一項就是改鮮卑姓為漢姓,據《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姓烏石蘭氏改為漢姓石姓。這件事在別的書中也有記載,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中提到韓愈曾為唐代一個名叫石洪的人作墓誌,墓誌中說:君諱洪,字睿川。他的先人姓烏石蘭,九代祖是石猛,跟隨拓跋氏進入中原,住在河南,於是將姓中的「烏」與「蘭」去掉,改為單姓石。唐書中石洪傳也記載他的祖先姓烏石蘭,後來改為單姓石。韓愈文中提到的石猛是魏司徒蘭陵公,在《文苑英華》卷963《同寇軍公夫人烏石蘭氏墓誌》中說,石猛是晉司徒石苞的後裔,在魏朝作官時賜姓烏石蘭氏,這一點與韓愈所作墓誌中的說法相反,有人根據這一點來否定韓愈所作墓誌內容的真實性,其實石猛是原姓烏石蘭還是賜姓烏石蘭確實存在爭議,但這方面的爭議不影響北魏改烏石蘭為石姓這一史實的真實性。
4、羯族的石姓
後趙開國皇帝石勒是中國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皇帝,羯族人原來沒有姓,如石勒的祖父叫耶奕於,盯春悄父親叫乞翼加,石勒年輕時被賣為奴隸,因不堪壓迫聚眾反抗,從這時起,他才以石為姓,以勒為名,至於他為什麼以石為姓則不得而知了。
5、回族石姓
據說河北泊鎮的回族石姓是元朝丞相脫脫的後代,元朝滅亡前河北泊鎮的回族石姓的祖先奉命到南方去征調木材、石料用於建大都(北京)。走到森伍泊鎮的時候,元朝已經滅亡,他們就留在了泊鎮,用征調來的木材和石料修建了清真寺。他們在遇明軍盤察時,就以石為姓。河北泊鎮的回族石姓由此而來。回族中的石姓人較早見於史書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的官員石處溫。
6、女真族的石姓
女真族中有一個姓叫石盞,後來譯為漢姓時就取復姓中的石字作漢姓,元代的劇作家石君寶的姓就是由此而來。
7、滿族的石姓
1)明朝時瓜爾佳氏的布哈被明朝政府任命為建州左衛指揮,他的兒子和孫子阿爾松阿和石翰相繼繼任建州左衛指揮,石翰後來與人結仇,棄官遷居廣寧,因為名字中有「石」字,就改姓為「石」。
2)根據滿族古姓「錫克特里氏」改變而來,錫克特里氏為滿族最古老的四大姓氏之一,從女真開始就存在,並把滿族的薩滿文化延傳至今,是我國薩滿文化的活化石。
8、西域歸附的少數民族
唐朝時,石國人來到中國居住,以石為姓。據《新唐書》記載,隋唐時,在現在的中亞阿姆、錫爾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九姓政權,九姓自康以下的八姓都是康姓的支庶,康開始時在祁連山北的昭武城(今甘肅省臨澤境內),九姓均以昭武為氏,史稱昭武九姓。居民主要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境內產良馬,居民勇猛善戰。九姓中的石國也叫柘支、柘折、赭時,在今獨聯體烏滋別克斯坦的塔仕干一帶,國王姓石,都城在柘折城。唐高宗永徽年間(公元650年-655年),昭武九姓自願歸附唐朝,石國中的一些人就以石為姓,石姓家族又增添了一支新的成員,他們歸附唐帝國以後,將西域的歌舞也帶了進來,對唐朝的歌舞起了很大影響,這從樂工中有許多西域少數民族藝術家就可以看出,在當時著名的西域少數民族藝術家有一個叫石寶山的,就是石國人進入大唐境內後的石國後裔。
9、賜姓
宋朝時賜一部分定居中國的猶太人石姓。猶太人從唐朝開始經海路、陸路來中國經商,陸路經波斯、印度沿絲綢之路一直進入中原,海路從浙江、福建逐步進入內地,其人數越來越多,到宋朝時達到頂峰,並向宋王朝進貢,在他們有一次向宋廷進貢西洋布之後,宋朝皇帝說:「歸我華夏,遵守祖風,遺留汴梁。」於是,大批猶太人留在了中國,尤其留在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市)的猶太人最多。猶太人留在中國後,漸漸地不再僅僅從事商業活動,開始參加軍隊、擔任官職、行醫,漫漫滲入中華民族生活的各個角落,與中華民族融為一體,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他們的姓都由皇帝所賜,在眾多的賜姓中,就有石姓。明弘治二年(公元1498年)河南猶太人的碑記中記載宋朝時的猶太人共有17個姓,其中有石姓。清朝初年統計開封猶太人有7大姓,其中也有石姓。這部分石姓猶太人後來融入回族。現在在開封的回族猶太人後裔中也有石姓。

在歷史的長河中,由於各種原因,有張姓、冉姓、婁姓等改姓或冒姓為石姓,這無疑也為石姓增加了新的屬員。
1、婁姓改為石姓
《北齊書》中記載北齊的一位賢明的皇後—神武明皇後婁氏於太寧二年(公元562年)春天忽然發現自己的衣服飄了起來,婁皇後(當時已經是太後了)很驚奇,就去問巫婆,並聽從了巫婆的建議,將自己的姓改為石姓。
2、冉姓改為石姓
據史料記載冉閔是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縣西北)人,原為後趙太祖石虎的養孫,改姓石。晉武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廢石遵,立石鑒,第二年廢殺石鑒,自立為帝,又改姓冉。
3、張姓改為石姓
據《後趙錄》記載,曾有一張姓人的人改名叫石會。

希望能夠幫到您!

③ 石姓的來源和歷史是什麼

1、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公子豐又大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春秋公子譜》記載,春秋時期搭螞山,鄭國公族後裔有公子豐,是鄭穆公姬子蘭之子,字石癸,在鄭釐公姬惲(姬髡頑)執政時期(公元前570~前566年)出任大夫,曾多子出使衛國、齊國。

在公子豐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石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大河石氏。

2、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石作氏。石作氏,是秦國早期的貴族世家復姓,原居秦邑(今甘肅天水故秦城)。

到了春秋末期,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一名叫石作蜀,在史籍《孔子家語》中稱為石子蜀。石作蜀,字子明,號卓子,冀人(今甘肅天水甘谷十里鋪鄉)。在石作蜀的故里,原有石子墓和石子祠,可惜早已荒蕪。

在石作蜀的後裔子孫中,皆以先賢祖姓氏省文簡化為單姓石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三隴石氏。

(3)姓石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石姓的名人:

先秦秦漢

石碏:石姓部分始祖,春秋衛國大夫。名本一,生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辛未仕衛。衛上大夫,張大義,著忠純,名聞諸侯。衛靖伯之孫,有大功於衛,世為衛大夫,娶叭知中喇氏,生子二,長環,幼珙。石碏之孫駘仲,以石為氏。《左傳》中記載有「石碏大義滅親」的典故。

石作蜀:字子明,號卓子,冀(今天水市甘谷縣十里鋪鄉)人。物高生於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歿於周敬王四十一年 (公元前479年)。自幼胸懷遠志,聰穎敏學,仰慕孔子。成年後,不遠萬里徒步東魯,投身孔門,得聖人教育和熏陶,身通六藝,為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

④ 關於"石"姓的來源

特別注意:石姓相關網站
天下石姓網:http://www.shixing.org
石姓論壇:http://club.heima.com/forum_display.aspx?forumid=8540
石姓QQ群:8771153(已滿)、9884794、9886689、9886825、9886924
一、三大來源:
1、出自姬姓,為石碏之後裔。春秋時康叔的6世孫衛靖伯有個孫子叫公孫碏★(封為公後,兒子叫作公子,孫子叫作公孫。公孫在這里不是姓),字石,又稱石碏,是衛國的賢臣。衛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驕奢,被桓肆散公撤去將軍之職,出奔國外。十幾年後,州吁領著黨徒潛回國內,刺死桓公,自立為君。石碏之子厚也參與了密謀,被拜為大夫。後石碏把州吁和石厚騙到陳國,又暗中給陳桓公寫了一封密信,信上說:"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所以,州吁到陳國後,立即被抓了起來,後來,石碏命人殺州吁、石厚於陳,然後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晉為國君。《春秋》稱贊石碏說:"石碏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厚的兒子駘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石氏。史稱石姓正宗。
★封為公後,兒子叫作公子,孫子叫作公孫。公孫在這里不是姓。
2、出自姬姓和子姓。鄭國(姬姓)大夫石癸,宋國(子姓)公子段,字子石,他們的後代都稱為石氏。
3、出自他族加入或他姓改石姓的。如,隋唐時期"昭武九姓"之一:當時西域石國(故址在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有人遷居中原,遂以"石"為氏;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鮮卑族代北三字姓烏石蘭氏改為漢字單姓石氏;十六國時有張氏、冉氏改為石氏;據《北史》載,有婁氏改為石氏者。
二、遷徙分布:
1、秦漢以前,石氏主要在北方發展繁衍,同時有部分人徙居江南,如春秋時楚國有石奢,鄭國有石癸,周有石速;西漢時有石商、石奮。唐代,石氏的郡望有渤海、平原(今屬山東)、上黨(今屬山西)、河南(今河南洛陽)四處;平原石氏於唐元和年間以前已徙居廣陵(今江蘇江都);河南石氏唐元和年間以前有部分人徙居虢州(今河南靈寶)。
2、入閩石姓
⑴唐初,有石氏族人自河南固始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至五代時已發展成閩南望族。
⑵唐末僖宗年間,金陵(今南京)人石螽扈因受命征黃巢而入閩,遂安居泉州府同安縣(今廈門市同安區),被奉為入閩石姓另一支始祖,其後裔不僅散處福建各地,而且有部分人遷入廣東。明朝洪武年間石螽扈十五世孫石玉全在福建南靖永豐里開基,其後子孫有許多人去台灣,進而又有遠播海外者。
⑶南宋初入閩始祖世居開封南宮石橋頭石德成遷福建長樂古槐鎮中街村,至今已繁衍三十三代,後裔分布長樂、福清、寧德及全國各地、世界各國,長樂中街已重建「河陽石氏宗祠」。
三、石姓王朝:
十六國時期,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北)羯族人石勒隱桐,於319年自稱趙王,建立政權,史稱後趙。329年初滅前趙,取得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331年稱帝,建號建平。石勒死後,由子石弘嗣位。不久,其侄石虎廢石弘自立,在位15年。五代時期,有沙陀部人石敬瑭,於936年勾結契丹貴族滅後唐,被契丹冊封為帝,國號晉,史稱後晉,歷時10年而亡。
四、郡望堂號:
【堂號】
徂徠堂:宋朝石玠,徂徠人,官國子直講(國子監的教授)。他寫文章批評時政,毫無顧忌,升太子中允,作《慶歷聖德詩》,人稱"徂徠先生"。 石姓又以"平原"等為其堂號。
【郡望】
武威郡: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肅民勤東北。十六國時前涼、後涼、南涼、北涼皆建都於此。
渤海郡:漢置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縣一帶)。
平原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東平原縣西南)。
上黨郡:戰國韓始置郡,治所在壺關(今山西長治市北)。
河南郡:漢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五、歷史名人:
石達開:太平天國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19歲參加金田起義,20歲封翼王。曾多次擊敗曾國藩統帥的湘軍。天京事變後,因受天王洪秀全猜忌圖害,被迫率部遠征,轉戰數省。1863年5月兵敗大渡河,自投清軍以求換得殘部生還,6月就義於成都。
石 崇:西晉時為荊州刺史,以劫奪客商而積財產無數。與貴戚王愷、羊琇等爭為侈糜。八王之亂時,為趙王倫所殺。
石 泰:宋道士,號杏林。遇張伯端(即張紫陽),得授金灶雹坦丹之道。常以醫葯濟人,不受其謝,惟願病者植一杏樹,久遂成林,人稱之為"石杏林"。
石玉昆:清子弟書演員。擅長《龍圖公案》。演唱時自彈三弦自唱,其唱調稱為"石韻"、"石派書"。相傳小說《三俠五義》、《小五義》等均是別人根據他的唱本改寫而成。
石芾南:清醫學家。撰有《醫源》,其書總論人身藏府、五行、陰陽、診法、用葯和內、婦、兒等科。
石韞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乾隆五十五年狀元,官山東按察使。工詩善畫,尤工隸書,兼擅古文,著《獨學廬詩文集》。
石雲生:當代,曾任海軍司令員。
石廣生:當代,曾任國家外貿部長。
六、已知的集中分布地區:
浙江新昌縣:近20000人
廣東興寧市:12000多人
湖南祁東縣:約10000人
山東蒙陰縣:約10000人
福建武平縣:近7000人
浙江浦江縣:約5000人
廣東增城市:約5000人
廣東連州市:4000多人
福建南安市:3000人以上
廣東封開縣:3000人以上
廣東德慶縣:3000人以上
廣東博羅縣:約3000人
湖南寧遠縣:約3000人
陝西扶風縣:起碼2000人
河南中牟縣:約2000人
浙江寧海縣:2000多人
湖南益陽市:約8000多人(古塘石氏族譜2000修編譜時收錄4萬多人)
(資料在不斷添加中,誠請各位知情網友提供資料。QQ:278705646)

參考資料:http://mem.netor.com/wjx/frame.asp?id=104&name=石%20%20%20%20%20%20%20%20

⑤ 姓"石"的人的祖籍

分類: 社會民生
解析:

一、石姓源流

1、起源

石姓有多個源頭。最早的一支出自姬姓,是衛康叔毀橋的後代,即康叔六世孫靖伯的孫子石碏。

石碏,叫公孫碏。字石,人們稱他為石碏。他是衛國十一世君庄公的大夫,為人耿直,體恤百姓疾苦,深受國人崇敬。衛庄公有一個愛妾生了個兒子州吁,生性暴戾,善於談兵深受庄公喜愛,任其所為。石碏對此十分不滿,就諍言諫庄公說:「臣聞愛子,教以義方,弗納於邪。......夫寵過必驕,驕必生亂,降而不憾,憾而能畛者少矣!」並以「六逆」、「六順」陳之。所謂六逆,即卑賤的妨害高貴的,年幼的欺凌年長的,疏遠的離間親近的,新人離間故人,權勢小的超越權勢大的,淫邪破壞道義。「六順」,即國君行事合乎道義,臣子奉命執行,父親慈愛,兒子孝順,哥哥友愛,弟弟恭敬。(《左傳.隱公三年》)。但雹敗庄公一點也聽不進去,卻給衛國留下禍根。

石碏的兒子石厚,與州吁的關系甚密。二人時常並肩出獵,騷擾百姓。石碏鞭責教訓,鎖進空房,不許出入。石厚越牆逃出,住進州吁府中,一飯必同競不回家。

庄公去世後,其長子完繼立,即衛桓公。石碏見他生性懦弱無為,便告老辭官,不參加朝政。此時,州吁更加橫行霸道。公元前719年,州吁聽計石厚,借桓公赴周吊賀之機,在朝歌西門外設餞弒殺桓公,而自立為衛君。

州吁為脅制國人,立威鄰國,在石厚的慫恿下,大力搜刮民脂民膏,征青壯年入伍,去攻打鄭國,只勝一陣,便高唱凱歌,班師回國。結果是勞民傷財,百姓怨聲載道,到處傳唱這樣的歌謠:「一雄斃,一雄興,歌舞變刀兵,何時見太平」。

州吁因弒兄而立,又窮兵黷武,所以衛國朝野都不擁戴他,十分擔憂,便命石厚去向父親石碏請教定君位之策。石碏看到好端端的國家被糟蹋的不象樣子,十分氣憤,早想除掉禍賊,重整社稷。於是就將計就計,讓石厚和州吁去陳國請求陳桓公,讓他引薦去覲見周天子,君位便可穩固。他們聽了石碏的話十分高興,備了玉帛禮物赴陳國去了。

孰不知他們二人正上了石碏的圈套。石碏早已割破手指寫下 *** 送到陳國,請求陳國協助衛國除掉二逆。陳國大夫子針與石碏是多年故交,接到石碏的書信,奏報陳桓公。州吁石厚到陳之後,遂將二人拘留,衛國使臣右宰把州吁誅於濮。眾臣認為,石厚是石碏的親骨肉,又是從犯,要求從輕發落。石蠟大怒道:「我那不孝兒子助紂為虐,壞事做盡,你們要求從輕發落,難道要我徇私情而不顧大義嗎?我如何向朝歌父老交代!」於是他派家宰獳羊肩到陳國殺掉自己的親生兒子。

石碏為國為民,不徇私情,大義滅親,千古流傳美名,左丘明在《左傳》中贊嘆曰:「石碏純臣也......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這就是「大義滅親」的由來。

石碏後人以石碏的字為氏,遂為石氏。

衛國自公元前1042年康叔在朝歌建國,到公元前200年君角在野王(今沁陽)敗國,歷三十世四十三位國君,計842年,其間四次遷都。公元前1042年--前659年都朝歌383年;公元前659年--前657年都漕邑(今滑縣東)2年;公元前657年--前629年都楚丘28年;公元前629年--前239年都帝丘390年;公元前239年--前200年都野王39年。在衛懿公之前,衛國一直以朝歌為都城,石碏大義滅親發生在公元前715年的朝歌大地上,因此,朝歌應是石姓的發祥地。

關於衛國石姓的淵源,在諸多典籍中皆有記載。漢代王符《潛夫論·志氏姓》雲:「衛之公族,石氏、世叔氏、孫氏、寧氏......皆衛姬姓也。」唐代林寶《元和姓纂》「石」姓載:「衛大夫石碏之後。」石碏及其子石厚見於《左傳·隱公三年、四年》。晉人杜預《春秋釋例·世族譜》解釋說:「石碏,靖伯孫」。宋代鄭樵《通志·以字為氏》亦雲:「石氏,姬姓,靖伯之孫石碏,有大功於衛,世為衛大夫。」宋代鄧名世纖肆猛《古今姓氏書辨證》中說得更清楚:「石,出自衛大夫石碏,其先以王父字為氏。」這些古代姓氏書籍的說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衛國石氏為衛康叔(姬姓)之後,出自衛大夫石碏。

衛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八個兒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武王姬發克商後,封其於康(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史稱康叔封。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亂後,把商原來統治的部分地區及殷民七族又分封給他,在 公元前1042年在黃河和淇水之間的商朝故都朝歌(今淇縣)建立衛國,他便是衛國開國之君。

衛國位於河南北部,還擁有河北南端和山東西部部分地區。衛康叔赴任之時,遵循周公旦的《康誥》、《酒誥》和《梓材》的淳淳告誡,以文王「明德慎罰」的政策治理國家,釋放奴隸,分給耕地,鼓勵開辟私田,畜牧、手工業得到迅速發展。改變同姓通婚,取消了活人殉葬等惡習。衛國出現了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的大好局面。成為西周最大的候邑之國。成王舉拔康叔為周之司冠,並賜給寶貴的祭器,以彰其德。同時也深得衛人敬仰,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707年),邑人在縣城閣南街創建康叔祠,春秋祭祀。

康叔生子康伯,康叔死後,繼位,成為衛國第二代國君;康伯生子考伯,嗣繼康伯之位,為第三代國君;考伯生子嗣伯,繼考伯之位,為第四代國君;嗣伯生子疌伯,繼嗣伯之位,為第五代國君,疌伯生子靖伯。

靖伯是康叔的六世孫,其父疌伯死後,繼位成為衛國六代國君。靖伯有孫名碏。據胡堯《中國姓氏尋根》一書記載,石碏字石,又稱石碏,為衛上卿。據周的宗法制度,諸侯國國君兒子稱公子,孫子稱公孫。公孫的子孫離其嫡長大宗之血緣已略疏遠,而可以其祖父(王父)的字為氏,而另外繁衍出一支宗族的支脈。這樣,石碏的孫子石駘仲便以他的字「石」為氏,衛國石氏就如此從姬姓中分離出來。

淇縣石氏是地道的石碏後裔,現分居淇縣城鄉十多個村落之中,雖沒有正式家乘記載,輩輩傳流都是淇縣的老戶,其先人是石碏。生齒比較集中的有朝歌鎮付庄村、閣南村;高村鎮泥河村、思德村;北陽鎮卧羊灣村、武庄村;橋盟鄉的古煙村、新莊等。

除出自衛國姬姓外,鄭國、晉國的姬姓也產生了兩支石姓 鄭國公孫段,字子石,其後裔就以他的字為氏,是為石氏;晉國楊食我,字伯石,又稱楊石,其後裔以其字為氏,亦為石氏。宋國的子姓也出了一支石姓,宋國(子姓)公子段,字子石,他的後代也都以石為氏。

少數民族中出自河南的石姓較早的是由鮮卑族烏石蘭氏所改石姓 北魏孝文帝將都城遷往洛陽之後,開始了大規模的改革,其中有一項就是改鮮卑姓為漢姓,據《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姓烏石蘭氏改為石姓。鮮卑族改姓後皆以洛陽為家,所以洛陽是石姓在河南的又一個重要起源地。這件事在別的書中也有記載,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中提到韓愈曾為唐代一個名叫石洪的人作墓誌,墓誌中說:君諱洪,字睿川。他的先人姓烏石蘭,九代祖是石猛,跟隨拓拔氏進入中原,住在河南,於是將姓中的「烏」與「蘭」去掉,改為單姓石。《新唐書》中石洪傳也記載他的祖先姓烏石蘭,後來改為單姓石。

, 另一支出自河南的石姓是宋朝時賜一部分定居中國的猶太人石姓 猶太人從唐朝開始經海路、陸路來中國經商,陸路經波斯、印度沿絲綢之路一直進入中原,海路從浙江、福建逐步進入內地,其人數越來越多,到宋朝時達到頂峰,並向宋王朝進貢,在他們有一次向宋廷進貢西洋布之後,宋朝皇帝說:「歸我華夏,遵守祖風,遺留汴梁。」於是,大批猶太人留在了中國,尤其留在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市)的猶太人最多。猶太人留在中國後,漸漸地不再僅僅從事商業活動,開始參加軍隊、擔任官職、行醫,漫漫滲入中華民族生活的各個角落,與中華民族融為一體,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他們的姓都由皇帝所賜,在眾多的賜姓中,就有石姓。明弘治二年(1498)河南猶太人的碑記中記載宋朝時的猶太人共有17個姓,其中有石姓。清朝初年統計開封猶太人有7大姓,其中也有石姓。這一支石姓的起源地應是河南的開封。

除源自河南的石姓外,其他一些地域的少數民族中也出現了許多支石姓 唐朝時,石國人來到中國居住,以石為姓。據《新唐書》記載,隋唐時,在現在的中亞阿姆、錫爾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九個政權,九國自康以下的八國都是康姓的支庶,康開始時居住在祁連山北的昭武城(今甘肅臨澤境內),因此九國均以昭武為氏,史稱昭武九姓。石國也叫柘支、柘折、赭時,在今獨聯體烏滋別克斯坦的塔仕干一帶,都城在柘折城。唐高宗永徽年間(650-655),昭武九姓自願歸附唐朝,石國中的一些人就以石為姓,石姓家族又增添了一支新的成員,他們歸附唐帝國以後,將西域的歌舞也帶了進來,對唐朝的歌舞起了很大影響,這從樂工中有許多西域少數民族藝術家就可以看出,在當時著名的西域少數民族藝術家有一個叫石寶山的,就是石國人進入大唐境內後的石國後裔。據《苗族簡史》說,湘西苗族有五大姓,其中就有石姓,石姓是苗姓漢化後的姓,來源於原居住地嵩山地區的大石(室)、小石(室)兩座山;關於彝族中石姓的來源,有一些學者進行了考證。他們認為,「羅」在彝語中的意思是石,彝族人名中有「羅」的現象在彝族現實生活中還很多,有些地方直接將「羅」譯成漢語的「石」,如雲南玉溪專區峨山縣美覺鄉咱黑拉村彝族共92戶,444人,分石、普、方三姓,其中,以石姓人戶最多;羯族的石姓,羯族人原來沒有姓,如石勒的祖父叫耶奕於,父親叫乞翼加,據《晉書》記載,是一個名叫汲桑的人命他以石為姓,以勒為名。對此蒲立本先生曾經指出,「羯」字在古漢語中的發音近似[Kiat],在匈奴語中,Kiat的意思正是「石」,因此石勒的石姓極有可能由此而來; *** 石姓, *** 中的石姓人較早見於史書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的官員石處溫。據說河北泊鎮的 *** 石姓是元朝丞相脫脫的後代;女真族的石姓,女真族中有一個姓叫石盞,後來譯為漢姓時就取復姓中的石字作漢姓,元代的劇作家石君寶的姓就是由此而來;滿族的石姓,有一支由瓜爾佳氏一支改姓而來。明朝時瓜爾佳氏的布哈被明朝 *** 任命為建州左衛指揮,他的兒子和孫子阿爾松阿和石翰相繼繼任建州左衛指揮,石翰後來與人結仇,棄官遷居廣寧,因為名字中有「石」字,就改姓為「石」。滿族的「石穆魯氏」、「石爾佳氏」、「候勒氏」、「扎賀塔氏」、「扎庫塔氏」、「石佳氏」改為石姓;台灣原住民中的石姓,邵人是台灣原住民中的一個族群,主要的大姓有七個,其中有石姓,為族中領袖階層,其來源難考。

此外,歷史上有人將自己的姓改為石姓,如婁姓改為石姓。《北齊書》中記載北齊的一位賢明的皇後——神武明皇後婁氏於太寧二年(562)春天忽然發現自己的衣服飄了起來,婁皇後(當時已經是太後了)很驚奇,就去問巫婆,並聽從了巫婆的建議,將自己的姓改為石姓。冉姓改為石姓。據史料記載冉閔是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縣西北)人,原為後趙太祖石虎的養孫,改姓石。晉武帝永和五年(349),廢石遵,立石鑒,第二年廢殺石鑒,自立為帝,又改姓冉。張姓改為石姓。據《後趙錄》記載,曾有一個張姓人改名叫石會。

2、播遷

北方石姓是先在河南境內傳播開來的,之後播遷於北方各地。自石碏大義滅親得姓之後,他的家族世代在衛國作高官,衛國後來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先後幾次遷都,石姓人隨著衛國都城的遷移而播遷。起初建都於朝歌(今河南淇縣),後來又遷往楚丘(今河南滑縣),之後又遷都於帝丘(今河南濮陽),野王(今河南沁陽)。隨著衛國都城的不斷變遷,石姓也不斷傳播開來。到西漢時,西北地區已有了許多石姓人,西漢的萬石君石奮,本來家在河南溫縣,後來跟隨劉邦到了西漢首都長安,石奮一家在西漢時有多人居高官之位,家族聲勢顯赫。此外,《姓氏考略》中稱石氏「望出武威、渤海」,「望」指郡望,郡望是世居某郡而為當地所仰望的意思,由此可知石姓家族在武威郡與渤海郡是一個顯赫家族。武威郡於西漢元授二年(前121)設置,治所也就是現在所稱的首府在姑臧縣(今甘肅武威縣),隋朝開皇三年(583)廢棄,大業三年(607)重新設置武威郡,唐朝武德初年改為涼州,天寶元年(742)又改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仍改為涼州。渤海郡也是漢代設置的,地域約包括今河北省河間縣以東至滄縣,北至安次縣,南至山東無棣縣以內的地方,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縣境內)。唐朝人林寶在《元和姓纂》中記載,石氏的郡望有渤海、平原(今屬山東)、上黨、河南(河南洛陽)四處。可見,石姓在唐朝時就已經是一個大姓了,而且分布地區很廣。根據《台灣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記載,唐朝初年,有石姓族人從河南固始跟隨陳政、陳元光父子進入福建開辟漳州,到五代的時候已發展成為閩南望族。根據石氏族譜載,後唐天成四年(929),石琚從安徽壽縣遷徙到福建同安,他的後裔不僅散處福建各地,其中一部分人遷入廣東。

唐朝時,西域石國人歸附唐朝,石國人歸附後都以石為姓,當時歸附唐朝的西域少數民族很多,為安置他們,唐朝在關內道的靈州(治今寧夏靈武西南)、慶州(治今甘肅省慶陽)、銀州(治今陝西橫山東北)、夏州(治今陝西靖邊白城子)境內設置僑州府102個,安置包括昭武九姓(石姓為昭武九姓之一)在內的西域各族。唐開元八年(720)石神奴等率眾攻陷六州,第二年被唐軍平定,開元十一年(723),唐朝將六州廢去,將昭武九姓人遷至河南、江淮一帶。開元二十六年(738),唐朝設宥州(治所在今內蒙鄂托克旗南)安置昭武九姓人,貞元二年(786),吐蕃進攻唐朝,唐朝又將昭武九姓人遷往雲(今山西省大同)、朔(今山西省朔縣)二州,昭武九姓人一直從事農業生產,進入中原後很快融入了唐朝的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中的石姓也在不斷的遷徙中發展壯大起來,宋朝編寫的《高僧傳》中記載了一個名叫神會的僧人就是石國人的後裔。

宋朝和元朝石姓開始大批南遷,之後在南方各地之間遷徙頻繁,據石姓家譜載,浙江分水的石姓始祖名叫石智,從新昌遷居金華。南宋末年,他的後裔為躲避戰亂展轉遷移至分水二管孫嶺下,以後漸漸發展成為浙江大族;江蘇如臯石氏的始遷祖叫石柱,字季邦,元朝初年從丹徒遷至如臯;江蘇金壇的石姓是北宋文學家石延年的後裔,石延年祖籍幽州(今河北涿縣),家在宋城(今河南商丘市),後來又在汴梁(今河南開封)做光祿大理寺丞和太子中允等官,晚年居住在丹陽花園里,他的十四世後裔中有一個叫石斌伍的從花園遷至金壇魯庄,成為魯庄石氏始遷祖。江蘇無錫的石姓始祖名叫石邦彥,始遷叫祖石璉,明代從江陰遷至無錫井亭,這一支石姓的後裔中有一個叫石源清的在近代到上海開辦了源昌機器廠,福源、源昌兩帽廠及上海市私立進賢小學校;江蘇溧水的石氏始遷祖是石思賢,宋高宗南渡後,為避戰亂隱居在建康的丹陽湖,傳了四世,石良慶從丹陽湖遷至溧水黃鶴山,又傳了八世,石允通徙居奉安鄉梅莊裡。

石姓進入海南的始祖是石秉貴、石秉選,其原籍在福建莆田縣坎頭村,宋朝時進入海南,石秉貴落籍在瓊山,石秉選入籍文昌。

明朝洪武年間,有個叫石玉全的在福建南靖永豐里開基,他的後裔子孫中有許多去了台灣,之後又遠播海外。因明朝開國初期,中原等地因久經戰亂,明朝 *** 從山西等地遷移了大量人口來中原墾荒,一大批石姓人因此又進入中原地區。

客家人一般都有宗祠祠堂,客家人的祠堂內有堂聯,客家堂聯一般直接用黑漆裱刻在祖祠內的紅柱上,與其他民族的姓氏堂聯相比較,客家堂聯有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辭海》對客家的解釋是漢族的支系,相傳從西晉末年開始,黃河流域的一部分 *** 因為戰亂而被迫遷至江南,唐朝末年和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人渡過長江南下,在江西、福建以及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定居,這部分人被稱為客家人,以與當地居民相區別,後來逐漸成為這一部分漢族人的專稱,客家人長途遷徙,一路上歷盡勞苦,來到南方後由於肥沃的土地早已被人耕種,被迫進入荒山野嶺尋求生路,南遷的客家人中有不少中原地區的士族,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教深,因此中原文化一直在客家人中流傳下來,由於這種割不斷的文化聯系,客家人祖根意識較強,對故土有強烈的思念,這往往反映在他們的堂聯中,也有人因此將他們的堂聯稱做尋根聯,如興寧石氏「萬石流衍」家祠堂聯的上聯是「肇基河南遷基江南建基閩南擴基嶺南年近三千歷史」;下聯是「始祖厝公遠祖奮公中祖扈公近祖崇公威武萬石流衍」,從聯中不難看出石姓播遷的基本脈絡,從河南到江南,再從江南到福建南部,再由福建南部播遷至嶺南。

明清以後,大批石姓人遷居海外。到1920年,在美國的許多州已經有石姓人居住,據ancestry網上關於石、師、施和時姓的頁面介紹,到1920年美國關於這四姓人的報紙新聞已達23826條。

心民間疾苦外,將大部分精力在了做學問上,他在家鄉建了一座凌波閣,閣中藏書達四萬余卷。石韞玉博覽群書,治學嚴謹,他的著述貫通古今,他的詩破除唐宋以來門戶,自成一家,受到當時人們的稱頌。石韞玉的詩文著作有《獨學廬詩文集》、《花韻庵詩余》、《讀左卮言》和《多識錄》等。石韞玉還是一個出色的劇作家,他創作的雜劇集《花間九奏》,包括《伏生授經》、《羅敷採桑》、《桃葉渡江》、《桃源漁夫》、《梅妃作賦》、《樂天開閣》、《賈島祭詩》、《琴操參禪》和《對山救友》九種單折短劇,也深受當時人的喜愛。道光十八年,石韞玉去世,享年82歲。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 (1831~1863)廣西貴縣人。早年加入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與洪秀全、馮雲山等共同謀劃准備起義。1851年金田起義後,石達開被封為左軍主將,不久又被封為翼王。在太平軍從廣西向南京進軍的途中,擔任開路先鋒,一路打了不少仗,屢建戰功。1853年春天,太平天國在南京建都,改稱天京,石達開留在天京處理軍政要務。1854年,太平天國派出的西征軍在湖南湘潭被曾國藩組織的湘軍打敗,西征軍節節後撤,不久武漢失守,九江告急。在危機關頭,石達開奉命率軍馳援湖口,並指揮九江等地守軍頑強抗擊湘軍,設計大敗湘軍水師,一舉扭轉不利戰局。1856年春,石達開奉命率軍回援天京,協同燕王秦日綱等部,攻破清軍的江南大營,打破了清軍對天京的圍困。同年秋天,太平天國爆發內訌,楊秀清逼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北王韋昌輝殺楊秀清,洪秀全又率軍民誅殺韋昌輝,太平天國實力受到極大損害,在這種情況下洪秀全將石達開詔回天京輔政,但洪秀全經天京之變後,對任何人都起了疑心。1857年夏天,石達開因到受洪秀全的猜疑,一怒之下率領10餘萬太平軍,離開安徽、江西,經浙江、福建,進入湖南,打算在四川立足,但與湘軍作戰失利,被迫撤入廣西。之後,他又重振隊伍,在四川南部、貴州北部轉戰,但屢戰受挫。1863夏天,石達開被阻於大渡河畔的安順場,並遭到清軍包圍,陷於絕境。石達開希望能以自己的犧牲保全部屬,就投入清營,但不久他的部屬就在大渡河畔慘遭屠殺,不久,石達開也在成都遇害。

祖居地新貌

1、淇縣

淇縣位於河南省北部,南距鄭州120公里,淇河、衛河、滄河環繞淇縣的南、北、東三面,西部是太行山,東部是沃野千里的平原。總面積591平方公里,轄四鄉三鎮,176個行政村,總人口25.3萬。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3.9℃,零度以上積溫5100℃,全年無霜期209~233天,年日照時數2348.3小時,平均降水量621毫米。

早在三千年前,朝歌這座古城就矗立在淇河之濱。淇縣古稱沫邑、又稱沫鄉,因沫水而名。殷紂時易名朝歌。曾為殷末四代帝都、衛國國都、先後作都城近500年,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現為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域。

淇縣交通便達,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在縣城東西兩側越境南下,即將開挖的南水北調工程垮域北上,西依太行、東臨淇水、三山疊翠、兩水環繞、氣候溫潤,景色秀麗。古詩贊曰:「東臨淇水觀魚躍,西依太行聽鹿鳴。」《河南通志》記雲:「青岩(今雲夢山,古稱青岩山)表仙境之勝,浮山夾幽澗之奇」。《詩經·淇澳》中「瞻彼淇澳,綠竹猗猗」就是淇園美景的真實寫照。清光緒皇帝曾以淇縣碧水青山起興,撰聯贊曰:「淇水煙波半含春色;太行松雪映出青天」。

淇縣優越的地理位置,溫潤幽美的自然環境,引來歷代王候競相爭雄,使其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商王武丁、武己先後於公元前1250年、1143年遷都於沫;帝乙於公元前1115年定都於沫,其子帝辛(紂王)仍都焉,易名朝歌。周滅商後,西周衛國在這里建都達383年之久。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項羽封司馬昂為殷王、都朝歌。春秋時設朝歌邑;戰國時屬魏。秦代歸三川郡。漢置朝歌縣;三國魏置朝歌郡、晉改朝歌縣,北魏時析置臨淇縣;隨代改置衛縣;唐初升衛縣為州;唐長安三年又復置臨淇縣;宋熙寧六年降衛縣為鎮,並入黎陽(今浚縣);元佑年間又復置衛縣;元代改為淇州,因淇水而名;明洪武元年又降為淇縣,清代、民國因之。新中國建立時仍為縣治。1954年9月撤淇縣並入湯陰縣。1962年8月恢復淇縣建制至今。

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淇河兒女就在這里制陶耕耘,繁衍生息。他們春種秋收、夏網冬獵、「采采芣苢」、「砍砍伐檀」,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多姿多彩、獨具風韻的淇河文化,鑄就了古都朝歌的歷史輝煌。

淇縣歷史悠久,境內文物古跡異常豐富。現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如花窩遺址是我國較典型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之一,位於淇縣城東北15公里的花窩村崗地上;朝歌古城曾發現龍山文化、二里崗文化和殷商文化時期的文物;城西北12公里的太行山中有朝歌寨,紂王殿(村)相傳是紂王屯兵之地;紂王墓和妲己墓位於城東7.5公里的淇河西岸;荊軻行刺秦始皇失敗後葬於淇縣城南折脛河畔墓冢保存完好;位於淇縣城西前嘴村東的前嘴石窟;是東魏作品,現存佛像1030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淇縣城西北20公里淇河之畔的青岩石窟,系宋代開鑿,現存佛像600餘尊,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淇縣城西15公里的雲夢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座軍校——戰國軍庠,縱橫家鼻祖鬼穀子創建,先後培養出蘇秦、張儀、孫臏、龐涓、茅蒙、尉繚、毛遂等名垂青史的縱橫家、軍事家、外交家和仙道家。現有名勝古跡水簾洞(鬼穀子洞)、洗塵洞(孫臏洞)、龐涓洞、南天門等,眾多的人文景觀和引人入勝的自然景觀30餘處,使雲蒙山成為游覽勝地,國家AAAA級風景區;2006年榮獲中國最佳旅遊景區、河南十佳魅力景區。尤其是雲夢高山大草原,更是令人嚮往。乍一到此,一派大漠風光,駿馬秋風,突發異域之感,躑躅徜徉,流連忘返。南天門、八卦城氣宇恢弘,引人入勝。千年古剎靈山寺,創建於南朝有梁普通年間,是女媧煉五彩石補天,摶泥造人的聖地。這里有女媧峰、人祖洞,是華夏兒女謁慈母之聖地。衛國古城系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北長3100米,東西寬2100米,的確體現了當時衛國「邦畿千里」的大國風貌。

淇縣這塊古老的土地,也曾哺育過許多文治武功、名垂青史的仁人志士。被 *** 稱為能文能武很有本事的殷辛王,叱吒風雲、勇於改革,鞏固了中原的統一,為中華民族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開創中華文人詩先河的箕子,留下了千古絕唱「麥秀歌」;敢於犯顏直諫為國殉難的比干雖死猶生;謙恭自儆,創建華夏第一園的衛武公為後人折服;大義滅親的石碏,被譽為純臣;中國第一位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的詩篇千古傳唱,膾炙人口;中華第一古軍校的創始人鬼穀子王禪的宏篇巨著,四海流芳;赤膽刺秦王的義士荊軻,其義行令人尊崇;綱領釋門四十年的高僧法上,釋門東敞,能扇清風。

淇縣經濟基礎較好,產業支撐有力。2003年被確定為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全國農業結構調整先進縣之後,2004年又被河南省 *** 確定為擴權縣,在稅權部分擴大、項目直接申報、用地直接審批、證照直接發放四個方面賦予淇縣69項與省轄市相同的經濟管理許可權,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體制和政策環境。

淇縣境內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花生、大豆、梨、柿子、核桃、花椒等優質農副產品。淇河鯽魚、纏絲鴨蛋、軟核蜜棗歷史上曾為皇帝貢品,被譽為淇縣「三珍」,冬凌草、四足蛇、雙尾蠍等珍稀動植物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

淇縣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安陽、濮陽、新鄉、焦作、開封、鄭州等豫北重要城市的中心。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以及省道大海線、浚南線穿境而過。全縣175個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油路(指瀝青路面的公路,當地人稱油漆道),村村連國道,城鄉油路密度名列全省前茅,交通極為便利。改革開放以來,淇縣的各項事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工業建設如雨後春筍,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農業生產蓬勃發展,通過結構調整,單位面積產量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畜牧養殖業,已成為支柱產業,連續十多年肉蛋人均佔有量名列全省之冠。

為重振朝歌雄風,再鑄朝歌輝煌,早日實現和諧的小康社會,淇縣人民為實施「經濟強縣」、「畜牧大縣」、「旅遊名縣」三大發展戰略,正揚帆淇河,乘風破浪,宵衣旰食,拼搏不息,創新工作,迎接明天的朝陽。

2、洛陽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亞歐大陸橋東段,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它地處東經111.8』至112.59』,北緯33.35'至35.05'�

閱讀全文

與姓石有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