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理解歷史的主觀性和客觀性
【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1.歷史的概念
歷史是什麼呢?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搞深入研究的人,都無法迴避這個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處在相異時空環境下的人會給出彼此不同的答案。
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歷史一詞本身概念界定的困難,似乎超過了其他任何語匯。
直到今天,圍繞這一概念的討論,仍然處於錯綜復雜、眾說紛紜的狀況。
從學理上講,這種現象實屬正常,恰如歌德所說,「人們只是在知識很少的時候才有明確的知識,知識會隨著懷疑一起增長。」
A.歷史一詞所包含的三層含義
國內比較權威的史學理論著作認為,歷史一詞包含著三層含義。
「第一,它指以往人類社會的客觀歷史過程,或過去發生過的事情的歷史,即作為歷史研習者認識對象的客觀存在的歷史;
第二,它指人們的歷史認識或作為歷史認識集中成果的歷史著作,即作為認識主體對客觀歷史過程進行重建的主體化的歷史;
第三,它指歷史學這門學科,從馬克思主義觀點來說,就是研究人類社會發生過的各種歷史現象並探尋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杜經國、龐卓恆、陳高華著:《歷史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頁。
)
如果將這三個層次進行進一步的整理的話,可以認為,歷史包含著兩個基本要素,即過去發生的事情和人們對這些事情的理解。
這也就牽涉到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問題。
2.西方史家論歷史的主觀性與客觀性
A.修昔底德的史學認識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是西方歷史上第一個以尊重歷史事實的客觀性著稱的人,他不輕信傳聞,力求使自己的敘述與事實相符合。
但是,和其他古典歷史學家一樣,他也將歷史學的道德垂訓功能擺在歷史寫作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開篇,修昔底德闡明了自己寫書的目的,「我的這部歷史著作很可能讀起來不引人入勝,因為書中缺少虛構的故事。
但是如果那些想要清楚地了解過去所發生的事件和將來也會發生的類似的事件(因為人性總是人性)的人,認為我著作還有一點益處的話,那麼,我就心滿意足了。
我的著作不是只想迎合群眾一時的嗜好,而是想垂諸永遠的。
」(修昔底德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謝德風譯,商務印書館1960年,第18頁。
)看來,作者是想借記述雅典國家的興衰成敗來勸戒後人,以史為鑒。
比如,他經常以當事者的口吻創作長篇演說辭,實則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在膾炙人口的《伯里克利在陣亡將士國葬典禮上的演說》中,修昔底德極力贊頌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蘭克的史學認識19世紀,德國史學大師蘭克所創建的「蘭克學派」以客觀主義史學著稱。
他們有一句名言:歷史是怎樣發生的,我們就怎樣去記述它。
在蘭克所處的時代,歷史學的地位迅速提升,以至後人稱19世紀是「歷史學的世紀」。
當時的歷史學家往往對自己的學科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受過嚴格歷史學專業訓練的學者認為,只要通過一端時間的整理過去遺留下來的史料的科學工作,歷史的原貌即可全面、徹底、真實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蘭克和他的學生們花費了大量精力,留下《拉丁和條頓民族史》等傳世之作。
表面上看,蘭克學派似乎作到了將個人的主觀因素完全排出了歷史寫作,而在實際上,他們的這種努力是無法完全實現的。
蘭克一方面強調歷史的客觀性,但是另一方面卻歷史具有規律性。
他以一種典型的精英史觀向世人宣稱,整個歷史都是上帝的手筆,在神意的導引下,帝王將相按照自己的意圖創造了歷史。
所以,蘭克學派歷史學家使用是史料也大都關乎社會上層人物的一舉一動,底層人物則被排除於他們的歷史視野之外。
盡管在形式上,蘭克學派遵循的是客觀的科學的制史方法,但從根本上講,這些全都是服務於其「精英史觀」、貫徹其主體意識的。
C.克羅奇的史學認識
義大利哲學家、歷史學家克羅奇是倡導歷史相對主義的代表人物,以強調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而聞名。
他認為歷史學家應該「只聚精會神於與一個問題相適應和構成活生生的積極歷史、即當代史的某一點上」;相反,不依賴主體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體歷史是不存在的。
(克羅奇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傅任敢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37頁。
)在克羅奇看來,認識者通過主觀感知和個人需要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才是真正的歷史。
「歷史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它的資料就在我們自己的胸中。
」
(克羅奇著:《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第14頁。
)而其他多餘的、游離於其視野之外的歷史則是虛假的和完全不可靠的。
在這里,相對於客觀歷史而言,人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調。
D.柯林武德的史學認識
柯林武德是20世紀上半葉的英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
在歷史哲學上主張「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是當事人的思想動機決定了他的行動、從而推動了歷史的運動。
「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所要發現的對象並不是單純的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現的思想。
」(柯林武德著:《歷史的觀念》,何兆武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243頁。
)所以,歷史學家必須研究人類行動背後是思想。
繼克羅奇之後,柯林武德將歷史認識中的主觀因素的作用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3.歷史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
總體來看,歷史研究離不開歷史認識的主觀性和歷史本身的客觀性。
歷史學科在某種程度上要求二者的互動。
對於過去發生的事件而言,其客觀性是不依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
而歷史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又必須依賴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作出具體而深入的解釋。
任何歷史研究都不可能絕對排斥人的主體活動,這在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大顯著特性。
將歷史學科建設成類似純自然科學的模式,似乎是沒有可能的。
因為歷史是不能重演的,其規律性只是在一定的具體條件下才有效。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也沒有必要那樣做,從現實的角度看,處在不同時代的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會要求具有批判意識的歷史學家根據以往的所謂客觀史實重新作出與時俱進的精彩闡釋。
4.歷史認識的相對性
A.歷史認識的相對性的含義
歷史認識就本質而言是相對的,相對性的含義在於認識對象比其他科學認識對象具有更突出的自主選擇性、非重復性和非直觀性;歷史認識主體處於歷史普遍聯系的總過程中,對歷史客體的認識活動不能純客觀地超出自己具體的、時代的思想水平,傾向和價值觀念的制約
歷史認識的絕對性只存在於某些關於具體史實的單稱判斷,或者代表著人類歷史認識無限發展的承繼系列的只能逐步接近的方向。
在懂得歷史認識相對性的基礎上才可能深入探討歷史認識與其他科學認識的共性,客觀地謀求各門科學間的借鑒與結合。
B.對歷史研究者的要求
歷史研究者必須經常性地進行自我反思,注意自己的潛在意識、知識特性和其他思想觀念傾向在何種程度和意義上映射在自身的歷史認識的結果中,以及如何對待這種成分,進而,需以更大的關切注意史料中滲入的他人的主觀因素,以最大可能地消除其消極影響。
在作出概括性的、普遍性的認識結論時,注重追尋其所以成立的前提、尤其是理論性前提本身的特設性和假設成分。
最後,對於具有普遍性意義的歷史認識,放棄認識已經終結的意識,在現實的基點上隨時准備投入歷史的再認識。
(以上參閱趙軼峰:《歷史認識的相對性》,《歷史研究》1998年第1期。
)
② 如何理解規律的客觀性
(1)規律客觀性含義
就是指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它有兩層意思:
一是指規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由於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內在聯系,它不是人們從外部強加給事物的,不是人們的意識所賦予的。不管人們是否認識它,喜歡它,它都客觀地存在著。
二是指規律是否發揮作用,也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規律起不起作用,關鍵在於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是否存在著。當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存在時,規律就必然起作用。當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不存在時,規律就不起作用。如: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只要具備這個條件,價值規律就必然存在並發生作用,它不會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2)規律具有客觀性,還指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人們不能根據自己的意志創造一個客觀上不存在的規律,也不能改造或消滅仍然在起作用的規律,規律只能隨著客觀事物本身的性質、內容和所依賴的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觀意志任意改變。
(3)規律的客觀性突出地表現在它是不可違抗的
規律是必然聯系,說明它是鐵的法則,具有強制性。人們想問題,辦事情不能同規律背道而馳,否則,就一定會受到規律的懲罰。規律的不可違抗性有力地證明了規律是客觀的。
(4)思維規律是客觀的,並不是說思維規律可以脫離開人類的思維活動而存在
思維規律的客觀性表現在,不管人們是否意識到思維規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維規律進行認識活動,思維規律都在起作用,人們自覺遵循思維規律進行認識活動,思維規律就能促使人們獲得正確認識,反之,在認識活動中就必然遭到失敗。
(5)規律客觀性根源於物質的客觀實在性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而作為物質運動的規律也必然具有客觀性,從根本上講就是因為構成規律的各種因素是客觀的,規律發生作用的物質條件是客觀的。所以說,肯定物質運動規律的客觀性,與肯定世界的客觀實在性是完全一致的。
(6)規律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時,只能以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認識為前提和基礎,充分利用規律,做到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改造客觀世界的預期目的。
③ 如何理解社會歷史過程是客觀規律性和主體
①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決定人們的歷史選擇性。
馬克思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中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
②人們的歷史選擇性體現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規律性,歸根結底要通過人民群眾的選擇和實踐表現出來。
總之,社會形態的更替是一個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一的過程。
④ 怎樣理解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性與人
我只會舉例「答簡」:以「皇帝輪流做」為客觀規律與人的自覺活動案例,「皇帝輪流做」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便是現象和本質的含義.
辯證關系:表面上「皇帝輪流做」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一客觀規律的具體表現,但實質上導致這一客觀規律具體表現不斷產生的根本原因卻是具體參與者的個體行為努力--由於不滿進而改變之.換言之,如果人的自覺活動以公平、公正、公開為主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一客觀規律也就只能在小范圍內運行了,但已是純哲學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