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糧票什麼時候退出歷史舞台的

糧票什麼時候退出歷史舞台的

發布時間:2023-05-24 22:26:06

㈠ 糧票什麼年代取消的

在1985年取消的。

糧票的全國有限期:1955-1985。

1955年8月25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次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製
暫行辦法》後,就應運而生了糧票。這之後,就有油票、布票等各種票證也開始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

當時的票證就和現在的人民幣一樣重要,衣食住行都要憑票購
買。不過這票證時代在1993年就結束,這時候票證已經在我國存在了30多年的時間。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

(1)糧票什麼時候退出歷史舞台的擴展閱讀:

糧票的收藏意義:

糧票的收藏意義重大,不僅可以愉悅身心,還是一種投資增值的方式,並且收藏價格每年都在穩步上升。

糧票是我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購糧憑證,退出經濟舞台後,糧票便進入了收藏市場,是可遇不可求的糧票珍品。

隨著時間的推移,糧票實物和相關資料的收集難度將越來越大。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收藏糧票,其實是為國家收藏將來的「文物」,具有歷史意義。

糧票曾作為中國的第二「貨幣」,在中國歷時40年,它反映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有較為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參考資料:網路:糧票

㈡ 糧票是哪年取消的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收藏者的新寵。那麼糧票具體是哪一年取消的呢?



糧票在1993年後中國取消使用糧票,糧票很快進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國集「糧」愛好者也在不斷擴大。糧票自身是沒有價值的票證,但憑糧票可買到國家牌價糧食,實際上糧票成了一種有價證券。糧票的價格,隨著歲月的流逝,會不斷升值。因為糧票是歷史的產物,今後再不會印製了,是特別值得收藏的,年月越早,價值也是特別的高,所以很多人加入了收藏糧票的行列。

糧票是在1993年取消的,走完了它在中國歷史上進程,成為人們追捧的收藏品。

㈢ 糧票布票油票退出歷史舞台的原因

法律分析:原因是全面改革開放,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解決了物資匱乏問題。糧票和布票是計劃經濟的產物。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

中央政務院於1953年10月發布命令:全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采攜橘褲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糧票」出現了。北京從1960年8月起全市飲食業實行憑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製品、蔬菜也實行限量供應,還增發了補助豆票、糕點票、高級腦力勞動者補助油票、節日補助油票。這一時期票據種類繁多,除了糧、油、布票,有些地方還發放過煤球票、冰棍票、煙酒糖票、豆腐票。20世紀90年代以來,糧食供求走向市場,糧票消亡成為歷史的必然。繼各省市地方糧票逐步取消之後,1993年5月,北京最後停止使用糧票,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台。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伍喊於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 糧食價格放開,要兼顧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注意保護糧食生產,穩定糧食市場。為此,需要採取以下措施:(一)保留糧食定購數量,價格隨行就市。(二)繼續實行和改進糧食定購「三掛鉤」政策,將化肥、柴油由實物獎售改為平議差價補貼,付給出售定購糧食的農民。(三)為防止「谷賤傷農」或糧價暴漲,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益,各地在必要時應制定糧食收購的最低保護價或銷售的最高限價,並相應承擔財政責任。具體辦法由國家物價局會同有關部門另行制定下達。(四)銷售價格放開後,要繼續保留城鎮定量人口的糧食供應關系,對城鎮定量人口是否給予補償,由地方政府自行確定。切實做好受災地區、貧困地區和水庫移民的糧食供應。(五)要支持糧食主辯簡產區發展糧食生產,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和扶持。(六)省間、地區間糧食貿易,要產銷見面簽定供銷合同並嚴格履行,或通過批發市場交易。大中城市要切實加強糧食儲存、調運和供應工作。

㈣ 糧票什麼時候停用

1993年2月18日,《國務院關於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頒發,《通知》提出,積極穩妥地放開糧食價格和經營。同年2月10日,上海市副市長最近宣布,上海全面放開消費品市場,取消市場供應的票證,在放開糧、油價格的同時,取消糧票、油票。

實行了40年的城鎮居民糧食供應制度(即統銷制度)被取消。5月10日,是北京市政府放開糧油購銷價格第一天。糧票在北京也正式「退役」。1994年,全國各地基本取消了糧票。這標志著一度與大多中國人形影不離、有「第二貨幣」之稱的糧票,走出了中國歷史的舞台。一個食品緊缺的票證時代終結了。

(4)糧票什麼時候退出歷史舞台的擴展閱讀:

糧票之最:

1、最早的糧票:1951年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糧食局發行的大米票。

2、面額最大的糧票:1962年、1963年上海市糧食局發行的「糧食支撥書」,面額為1400斤。

3、面額最小的糧票:1960年南京市糧食局發行的「南京市糧食局流動購糧憑證」,面額為壹錢。

4、票幅最大的省級糧票: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糧食局發行的「廣西流動人口糧油定額供應卡」,該票長17.3厘米,寬6厘米。

5、票幅最小的省級糧票:1955年浙江省印製的「隨證糧票」,該票長0.9厘米,寬0.8厘米,僅有小手指甲大小。

㈤ 糧票什麼時候停用

糧票是在1993年停止使用的。

1953 年,中央政府決定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包括糧食計劃收購政策,糧食計劃供應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 次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製暫行辦法》,緊接著,國家糧食部向全國發布這一暫行辦法,很快,各種糧食票證便鋪天蓋地地進入社會。

1993 年,糧油實現敞開供應,糧票已無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長達近40 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為找不到糧票發愁了。

(5)糧票什麼時候退出歷史舞台的擴展閱讀

告別糧票20年-從短缺到充裕:

1993年以來,國民經濟皮臘早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帶動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明顯提高,居民對肉、禽、蛋、水產品、蔬菜、水果等「菜籃子」產品的消費需求大幅度增長,一大批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的農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迅局殲速崛起,逐步形成了跨區域、大范圍、多品種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網路,承擔起農產品大市場、大流通的主要任務。

截至2013年7月,全國億元以上批發市場已達1884家,億元以上農產品批發市場占總數量的比例達到70%。排名前30名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總額為3564億元燃雀。

近年來,為探索創新農產品流通模式,我國多地推進農超對接試點工作,通過訂單農業和直采基地的模式,提高了農產品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有效緩解了農產品「賣出難」問題,商品流通更加順暢,市場供應更加豐富。

㈥ 一種交換的憑證,糧票在中國什麼時候廢除的

1993年。

1984 年,在經過兩年多的物價體制改革試驗後,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取消一切票證,糧食、豬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開供應,價格放開。深圳人率先過上了不用糧本、糧票的日子。

就在深圳市取消糧票的第二年,即1985 年,國家又取消了長達30 多年的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極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豐富了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

城市居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減少,因此,這時基本家家戶戶糧票都有所盈餘。

1993 年,糧油實現敞開供應,糧票已無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長達近40 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為找不到糧票發愁了。

(6)糧票什麼時候退出歷史舞台的擴展閱讀:

糧票分全國糧票、地方糧票、軍用糧票、劃撥糧票四種。面額大小不等;糧票中又分大米、麵粉、粗糧等。軍用糧票還分軍用糧票(帶錢的)和軍用價構糧票(不帶錢的)兩種。

糧票走入家庭,是一個時代的開始;糧票退出家庭,走入收藏家的家中,又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糧票的出現還要從1953年國家對糧食實行統購統銷說起。

1953年,新中國建立初期,國家一窮二白不說,朝鮮戰爭尙未結束,糧食激鎮問題是擺在了黨和政府面前的重大問題。

建國頭幾年,糧食一律由政府掌控,以征為主,以市場收購為輔。到了1953年農產品需求迅速增長與供給不足的矛盾加劇,農產品成了稀缺資源,甚至一度引發糧食危機,糧食短缺嚴重。

一些糧食主產區完不成糧沖模食征購任務,而糧食銷售量卻不斷攀升,京、津兩地的麵粉不夠供應,到了必須實行配售的地步。

如不採取果斷措施,我國糧食市場必將出現嚴重恐荒及混亂局面。其結果必然導致物價全面波動,逼得工資上漲,波及工業生產,其他一切都會受到影響。

這不利於國計民生,只利於富農及投機商人。嚴重威脅新生政權和工業化戰略的實施。當時主持經濟工作的政務院副總理陳雲向中央建議釆用"農村征購,城市配給"的方案,名稱叫做"計劃收購"、"計劃供應",簡稱"統購統銷"。

在這一背景下,1953年,中共中央作出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這就是對糧食等農產品實行"統購統銷"。中共中央、國務院分別公布了《關於糧食統購統銷的決議》、《關於實行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的命令》,糧食流通體制從此進入長達31年的統購統銷時期,糧票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糧票的出現,"統購統銷"制度的出台,在那個年代是具有積極作用的。歷史上,如果遇到災荒年代,國家無法通過統一調配糧食緩解危明判粗機。

甚至連都市的糧食都難以保障,進而造成政權危機。通過統購統銷,由國家直接控制農產品資源,大大提高了國家的行動能力,並促進了新中國政權的穩固。在那個年代,確實是"糧食定,則天下定"、"物價穩,則國家穩"。

以至後來,我們國家遇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那樣的災難,這兩次大災難之所以沒有出現糧食供應嚴重的失控局面,應該說,與統購統銷制度發揮的積極作用也是密切相關的。

糧票作為那個時代的重要票證。獲取的主要途徑,由城鎮居民憑糧食戶口、居民糧食供求本等到指定的國有糧店兌換。

糧食關系與戶口緊密掛鉤,公安部在人口統計中把由政府計劃供糧的城鎮居民劃為"非農業戶口"。最初的糧票釆用16兩制計量,1959年改為10兩制計量,從1985起改為公斤制,公斤和市斤並存、混用。

面額有半兩、壹兩、貳兩、伍兩、壹市斤、貳市斤、伍市斤、拾市斤、伍拾斤市斤甚至百市斤等。

在那個年代,糧票堪稱是"瘋狂"。城鎮居民遷徙戶口時,有一個特殊的關系叫做"糧食關系"。對於擁有城鎮戶口的居民來說,"糧食關系"與城鎮戶口同等重要。

如果居民工作調動,從甲地到乙地,除辦理轉移戶口手續外,還必須辦理"糧食關系"的轉移。沒有糧食關系就等於沒有飯吃。

那個年代既便手裡有錢也是買不到食品的。農民如果家中有病人住院,需由醫院出具住院證明,拿原糧(毛糧)到所在鄉鎮糧油管理所兌換少量糧票,以解決病人吃飯問題。

1969年下半年,我在連隊任司務長,部隊訓練施工任務繁重,每人每月45斤定量,並且還有40%的粗糧(粗糧有玉米面、高梁米、玉米餷子、小米等);伙食費只有每天0.45元,加之家屬來隊等因素,伙食很差,只能維持填飽肚子。

部隊買糧持軍用糧票到指定糧庫買糧,在北京我們都在馬蓮道糧庫,一般每月一至兩次。糧庫按粗細配額供應糧油。

在那個年代,國內的各個城市最繁忙最熱鬧的要數糧店了。糧店僅次於電影院的熱鬧場景,每月有那麼幾天,糧食部門會把糧票發放到糧店,糧店再發給居民。

每逢周末或月底,糧店門前總會排著長長的隊伍,家中有小孩的,往往打發孩子先去排隊,然後,大人再拎著面袋油瓶趕來替換孩子。買到糧後,再小心翼翼扎緊口袋離去。

由於市場商品的奇缺,那時的票證制度為保障供給、穩定人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給人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當年人們想買短缺商品時,不僅需要攢錢,而且還要湊夠這些必須的票證。由於稀缺,糧票和其它票證一樣,糧票有時被人們在黑市上買賣交易,用糧票換雞蛋或者其它商品,這在80年代幾乎成了一個普遍現象。

不過,這樣的交易被稱之為"投機倒把",是列入打擊對象的。輕者行政拘留、沒收非法所得,重者判處管制、勞動教養、有期徒刑等。

到 了1985年,情況有了變化,主要是因為國家統購統銷政策有了松動。當年元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規定"糧食、棉花取消統購,改為合同定購。"統購改為定購,統銷也逐漸變成人們可以不用糧票買到議價糧了。

1985年起,糧食部門的工作人員就不再挨戶發放糧票了,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糧食局統一製作的糧票代存卡,在居民購買糧食時,所用糧票直接從卡里扣除。此外,國營糧店開始有了議價糧出售。議價糧,與國家統一定價的平價糧不同,價格可按市場需求上下浮動。

隨著居民手頭積存的糧票越來越多,糧票漸漸有了新的作用。人們半公開地把它作為一種流通貨幣交易商品。

在種類繁多的糧票中,1955年由糧食部發行的全國通用糧票,是公認的"硬通貨"。按照當時的規定,地方糧票只能在當地使用,如果出差或住院、探親,要憑證明信到糧食管理部門兌換少量的全國通用糧票。

因為嚴格的發放制度,通用糧票在地下市場受到追捧。一斤通用糧票在黑市可以賣到兩三毛。市場上還出現了用通用糧票換雞蛋的,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等問題。

隨著市場的發展,這種地下交易越來越公開化,在一些自由市場內,用糧票換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除了商販們青睞糧票,一些農民也選擇用糧票交易。

80年代末期,農民按照參加集體勞動的"工分",可以分得"口糧"。當口糧不夠吃時,農民選擇進城,用大米換取粗糧,或者用雞蛋和農產品與城裡人換糧票,以彌補口糧不足的問題。市場上曾出現三斤糧票換一斤雞蛋,成為自由市場內的潛規則。

對此,國家糧食部、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曾下發通知嚴厲打擊。在當時糧食部門有專車檢查,查抄倒賣糧票和糧食的違法行為。

然而,國家的禁令與手段並未起到應有的效果。隨著農民糧食收成不斷增加,更多的農民把目光投向城市。他們希望用手中的糧食換來更好的生活。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糧票作為計劃經濟的標志性產物變得愈發另類,於是國家開始調研是否糧票退出市場問題了。

從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糧票和油票,實行糧油商品敞開供應。

至此,伴隨城鎮居民40年歷程的糧票、油票等各種票證退出了歷史舞台,轉而進入了收藏者的藏冊。到了1994年,全國各地基本上取消糧票,票證時代徹底終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糧票

㈦ 糧票什麼年代取消的

1984 年,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取消一切票證,糧食物鏈、豬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開供應,價格放開。

1993年4月1日信螞簡起,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糧票滑褲和油票,實行糧油商品敞開供應。從此,伴隨城鎮居民38年歷程的糧票、油票等各種票證完成了謝幕演出,票證時代徹底終結,捆綁在商品身上的枷鎖終於打開。

(7)糧票什麼時候退出歷史舞台的擴展閱讀:

1955年,全國第一套糧票正式流通,拉開了中國長達38年之久的「票證經濟」的帷幕。幾年之後,由於天災人禍,中國進入「三年困難時期」。這時需要憑票購買的不僅僅是糧食,還有日用百貨。於是,從糧票又發展出布票、棉花票、肥皂票、手錶票、縫紉機票等。

㈧ 中國的糧票是那年取消的

中國的糧票是在1993年取消的。

1984年,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取消一切票證,糧食、豬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開供應,價格放開。深圳人率先過上了不用糧本、糧票的日子。

就在深圳市取消糧票的第二年,即1985年,國家又取消了長達30多年的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極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豐富了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城市居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減少,因此,這時基本家家戶戶糧票都有所盈餘。

1991年5月,廣東、海南率先實行糧食購銷同價改革。1992年4月1日,政府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這一改革。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確立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後,全國各地先後放開糧食及其他產品價格,實行購銷同價,促進糧食產銷與市場接軌。

糧價放開後,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進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顯著增長。1993年,糧油實現敞開供應,糧票已無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長達近40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為找不到糧凱渣票發愁了。

(8)糧票什麼時候退出歷史舞台的擴展閱讀:

糧票本來是一種無價證券,但在改革開放後的十多年中,卻有「第二貨幣」之稱,甚至在某些年份中比人民幣還堅挺。

用它可以在所有的農貿市場以及商業街、商業點盯卜悄「買」到主副食品、水果蔬菜、日用百貨、服裝鞋帽、花鳥蟲魚、各式傢具等幾乎所有商品,可以用來支付修理鍾表、皮鞋、提包等的費用,甚至還可以用來雇短工,請保姆。

總之,人類賦予貨幣的職能,大都在糧票身上得到了體現。糧票成為除人民幣之外使用最廣泛、價值最穩定的「中國第一票」。

繼廣東省(1992年4月1日)全面放開糧價之後,浙江(1993年1月1日)、江蘇、安徽、福建、江西省和上海弊伍市(1993年4月)也宣布全省(市)糧食購銷價格全面放開,取消糧票,5月1日,北京市也採取了類似措施。到1993年底,全國95%以上的市縣都完成了放開糧價的改革。

90年代以來,糧食供求走向市場,糧票消亡成為歷史的必然。幾年後,糧票等票據出現在各地收藏市場,成為一種熱門的收藏品。

閱讀全文

與糧票什麼時候退出歷史舞台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