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堯的故鄉歷史上是哪裡

堯的故鄉歷史上是哪裡

發布時間:2023-05-25 02:35:24

『壹』 堯帝的故里到底在哪裡

堯王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的五帝之一,開人類文明之先河。堯王的出生地在哪裡,據筆者考證,堯王故里在絳縣證據充分。

史志記載,多處印證

1、《綱鑒》載:「堯初生時,其母在三阿之南……。」阿:《辭海》以「大的丘陵」釋之。三阿即三座高大的丘陵。絳縣堯寓村南面的三座大丘陵,稱東堯嶺、中堯嶺和西堯嶺,而且中堯嶺的半崖上有堯王出生密洞,即在「三阿之南」,與史記吻合。
2、《世本記》載:「青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丹陵:《辭海》解釋為「朱紅色的山陵」。絳縣蘆局尺堯寓村的三座土嶺剖開表面黃土層,皆為朱紅色的山石,地質與之相符。
3、《帝王世紀》載:「帝堯陶唐氏,祁姓也。或從母姓伊。」堯王的父親高辛氏帝嚳是黃帝的第四代孫,姓姬,母親慶都是伊祁侯的女兒陳鋒氏女姓伊。因堯王的父親經常帶兵出征,慶都與帝嚳成婚後沒有隨軍,一直寄居於伊祁家,生了帝堯放勛,從小就隨了母姓,即「或從母姓伊」。由於堯是寄居舅父之家長大,因此,後人就把堯出生的村莊稱為堯寓村,五千年來沿用至今。
4、《左傳》載:「……唐人是以此服臘塌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孔晁註:「唐氏,帝堯。」河東屬大夏,而絳縣堯寓村地屬河東。
5、《漢書·地理志》:「河東大地平易,有鹽鐵之饒,本唐堯所居。」絳縣屬河東大地,鐵礦豐富,本唐堯所居,並不含糊。
6、明嘉靖已未春《絳縣志·序》載:「絳為堯之故墟,歷年既遠,沿革不同……。」故墟,即故鄉集市。
7、清順治十六年《增修絳縣志·序》載:「賢人君子又生其間,往往有陶唐遺風。」陶唐氏即堯王的謚號。
8、清乾隆歲貢白雲在《絳山賦》中記:「維絳唐堯之墟,冀州之域,而實之舊地也。」
「墟」即集市、城鎮或都城,是先民生產、生活、活動的中心之地。絳縣除堯寓村外,還有堯王初次定都的「堯都村」、堯王駐兵的「堯寺頭村」、堯王大將史將軍駐過兵的史村、堯王巡訪時夜住過的「宿堯村」等等。

文物古跡,鐵證如山

1、「唐堯寓處」古碑:
絳縣堯寓村現存「唐堯寓處」古碑,碑左上方陰刻「大晉永和二年」(公元345年)孟春立,距今1600多年,為當時中國農村最早的石碑之一。右下方陰刻「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刊,邑庠次貢王民仰書」。碑高90厘米,寬48厘米,厚23厘米,頂呈半圓形。此碑為砂質岩,原正面刻字風化,後用背面陰刻原字體,碑文為清代重刊。

2、「陶唐遺風」石匾:
清乾隆七年三月初三,石匾始懸嵌於堯寓村古城門樓之上。長143厘米,高58厘米,厚度不詳。

3、「巍嚴配天」石匾:
該匾原鑲嵌在南堯嶺全神廟山門之上,現廟宇塌毀,遺址尚存。石匾長138厘米,高63厘米,厚 12厘米,陰刻「巍嚴配天」四字,其中「天」,正是「堯天」的簡略。

4、「創建寨記」碑:
該碑刻於明崇禎六年,碑高 150厘米,寬62厘米,厚20厘米。碑文為:絳邑南古帝堯寓後傳□山前涑水河中南有□□環境□□□為茂盛□□萬元□邑株為伏覲寓其內□□入□耕田鑿井時作序□何有□□鑿晉唐堯寓處為此庄之祗以得名也。此碑原在東堯嶺堯王廟內,現存堯寓村。

5、古遺址百餘處:
東堯嶺堯王廟遺址,在堯寓村有娥皇、女英廟遺址,在堯王山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三堯嶺有古灰坑、古陶窯、灰層、灰舀遺址多處。
中堯嶺有歷山古道,是寧夏、陝西、山西、內蒙等西北地區經垣曲古城黃河渡口,通往中原和湖廣的古驛道。
翻過堯王山(即龍王廟山),向東是中條山要沖橫嶺關,向南是煙庄風風崗姜源墓。姜源是稷王之母,相傳是在大虎峪前奇生稷王「棄」。中條山前的留庄村(現稱柳庄),即堯王父親帝嚳妻子姜源氏留住的地方,現建有姜源聖母廟,橫水鎮湯帝殿內的娘娘廟是敬奉堯王父親帝嚳第二個妃子簡狄聖母的地方。堯母慶都是帝嚳第三個妻子,家在堯寓村。堯王陪高出生於此,並從小生長、生活在這里是確定無疑了。

6、堯王故里——堯寓村出土文物100餘件,有石鋤、石鏟、石斧、石錛、石針、石刀;陶器有陶豆、陶鬲、陶盤、陶並、陶杯、陶斛等。出土夾沙陶片數千片,完整陶器數件。這些都充分證明,遠古時期堯王曾帶領大部落在此地生產、生活,治國安民。

神話故事,代代相傳

堯的出生神秘動人。據傳有一次,堯母慶都在涑水河上乘船瀏覽,遇到一條赤龍在空中繞船舞動,感而有孕,14個月後,堯即出生於河南岸丹陵,名放勛,姓伊祁,號陶唐氏。堯是地道的「龍的傳人」。
因為堯母慶都孕期長達14個月,生下的嬰兒體形巨大,雙目有神,且堯從小聰慧過人,制陶、農耕、漁獵等一見就會。所以炎氏族伊祁侯給他起名時頗費了一番腦筋。因此嬰生地處三嶺,嶺嶺皆土,三土為「矗」,故起名「矗」。而「垚」正是堯字的繁寫。古「垚」字,《辭海》解釋為「地高貌」。與此處地形相符。由於堯是隨其母寓居於伊長儒之家,人們就稱堯的出地為堯寓村,至今一直沿用。
更有趣的是,堯出生前東溝有水,而西溝乾涸,就在堯誕生的當天,西溝崖下從石縫中神奇般地冒出一股清澈泉水。人們為了紀念此事,便將此泉稱作「堯王泉」。迄今此泉汩汩冒涌,長流不斷,冬暖夏涼,不僅是堯寓村人畜用水的源泉,而且滋潤著千畝良田,歷史的長河流淌了五千多年。

民間傳說,源遠流長

1、華夏第一都——堯都村
中國的形成是在帝堯時代奠定的基礎,堯王被各部族首領擁戴為第一大首領後,採取了安邦撫疆的外交策略,建立了各個方國。堯王所統領的華夏民族當時稱為唐國,此後漢人均稱唐人。因為唐國為國中之國,所以稱中國。河東大夏,山西晉南一帶就是中國的源頭。
相傳堯王稱帝後為選取建都的地方,進行了多處巡訪考察。一天,堯帶領大臣來到澮河南岸的——個村莊,這里依山傍水、物產豐富,澮河灘鳥翔負躍,荷花盛開,稻穀飄香.山坡上梯田層層,遍地牛羊。村民們熱情好客,勤勞淳樸,對堯王一行,盛情款待。如同家人。堯王就在此村住下議事。大臣們建議建都此村,堯王欣然同意。由於堯王出身貧苦,他時刻不忘勞動人民的艱辛,不願耗費人民的血汗錢,於是在建都後頒布命令,不準在首都建豪華宮殿,房屋以土木結構為主,規模以夠用為准。此令深受百姓稱贊,華夏第一都由此誕生,這就是山西絳縣南樊鎮的堯都村,五千年來此村名未變。堯王在堯都村執政20多年後遷都平陽(今臨汾附近)。86年後禪讓帝位於舜。

2、「巍嚴配天」石匾的來歷
堯王是創建華夏文明的奠基者,是一位傑出的聖明君主。帝堯功績浩大,概括為:大公天下,廣納民言,教民稼穡,豐衣足食;禮儀為本,政綱彰明;解厄安民,治國安邦;治理水患,鏟除六害;協和萬國,天下太平;選賢任能,禪讓帝位。《史記·王帝本紀》載:「堯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尚書》記:「放勛欽明文,思安然,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孔子說:「惟天為大,惟堯則之,帝王之德莫盛於堯。」說明堯之功大於天而無所不至。孟子說,堯的功績「放乎四海也」。史學家稱其為「仁智達道,聖德配天」。為了弘揚堯王的功德,後人就在堯寓村西堯嶺修建了南廟,又稱全神廟,並鐫刻了「巍嚴配天」的大石匾懸於廟山門之上,昭示後人。

3、「陶唐遺風」石匾的由來
走進堯王故里堯寓村,堯王古城吸引著八方遊人,古城門樓上鑲有「陶唐遺風」的石匾,傳頌著堯鄉人民的優良村風。相傳,大清乾隆年間,江南湖廣一帶流行瘟疫,當地有位有識青年為救治父老鄉親,北上五台山求得控制瘟疫良方,唯恐葯方損失,便花錢在堯廟會上買了塊寶石,請人把葯方刻在寶石上,背負著往回趕路。當他來到堯王故里堯寓村時,不禁被當地的山水和古廟所吸引,竟至放下裝有葯方寶石的行束走進堯王廟,燒香叩頭,然後沿歷山古道來到黃河渡口,直到此時他才記起因著急趕路,將裝有葯方寶石的行束丟在了堯王故里的石碑下。那可是家鄉父老鄉親的救命符啊!他急得手足無措,一夜間竟白了少年頭。店主問明原委後,安慰道:「你不妨到堯王老家找找,聽說那裡素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村風,或許可以找到。」江南青年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原路返回,只見遺物處已搭起一座茅草庵,卻不見有行囊,他不由得大哭起來,哭聲驚醒了庵中的老人。老人問明緣由後,從庵中捧出其行囊,原封不動地歸還於他。原來老人拾到此物後,看到寶石上的葯方,深知解救人命事關重大,怕失主找不到他家,便在此搭了茅庵,晝夜專門等候。江南青年接過葯方寶石,從懷里掏出銀兩酬謝老人,卻被老人婉言謝絕。江南青年感慨地說,到底是堯王故里,果真繼承了堯王的美德,名不虛傳呀!青年返鄉後,依葯方治好了鄉親們的疾病。翌年,他帶領數百同鄉,抬著「陶唐遺風」石匾,一路敲鑼打鼓,鳴鞭放炮,於乾隆七年三月初三來到堯王故里堯寓村,將匾懸至城門樓上。
如今,美麗的傳說為堯王故里增添了綺麗的色彩。尋根問祖的遊人常在這里感受著華夏文明跳動的脈搏。
(責編 岩春)

『貳』 堯的故鄉是什麼地方

烈日炎炎,地表溫度達到40多攝氏度。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大陽鎮北郊村西澇河北岸,堯陵修復工地的施工仍在緊張進行。今年4月3日,臨汾市啟動了對堯陵「300沙逆向年
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修復」,其中一期工程投資高達1000萬元,將於今年9月竣工。此前,臨汾市委還牽頭成立了堯文化研究會,主要任務是整理、保護和發掘「帝堯和其臣民所創造的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成果,以及相關的文物、遺跡、傳說和故事」,並研討出版相關書籍。

幾乎同時,今年3月,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也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堯王故里暨堯文化研討會」。據了解,長子縣還將邀請全國的專家學者對堯王故里進行論證。一時間,堯真假故里之辯,為人們議論紛紛。

故里之爭 撲朔迷離

「帝堯故里當然在臨汾!」在臨汾市采訪,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街頭市民,回答如出一轍。據堯都區文物旅遊局黨委書記、當地公認的堯文化研究專家高樹德介紹,古稱平陽的臨汾市「已經是史學界公認的帝堯古都」。臨汾的眾多史跡,更是有力的佐證。臨汾城南虛衡有伊村,與帝堯姓氏伊祁吻合;城西姑射仙洞,有傳說中帝堯成婚的洞房和堯教丹朱下棋的棋盤石;城南有金殿,是平陽最初的所在,史稱堯墟;城東有堯陵,為三皇五帝中最巍峨的陵墓。

「堯之故里在長子」則是近年出現的新說法。2005年年底,太原師范大學李蹊教授發表長篇論文《丹朱封長子考——兼論堯的生地、發祥地和興旺地》,認為堯王的故里和發祥地,極有可能就在今天的長子縣。一文激起千層浪。2006年3月,長子縣政協邀請李蹊赴當地作學術報告,並把演講的內容刻錄成光碟,在當地電視台連續多日播放。隨後,縣政協又牽頭在全縣展開大調研,搜尋與堯王有關的古籍記載、詩詞歌賦、民間習俗等資料,並匯編成《堯王與長子》一書。長子縣堯文化研究會會長申修福說,堯文差清做化研究會搜集到的論據更加豐富和生動,初步認定,長子就是堯王的故里,是堯文化的發源地。

其實,「帝堯故里」之爭並不限於山西臨汾堯都區和長治長子縣。山正做東的菏澤、定陶、曲阜,河北的順平、唐縣,浙江的蘭溪,湖南的桃源、常德等地都加入了這場「故里之爭」。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河北順平縣就在權威報紙上刊登廣告,說堯王故里在順平;江蘇也召開研討會,論證堯的故鄉是江蘇;山東某媒體宣稱,「堯帝陵最終確定在菏澤」。

『叄』 堯帝的故里到底在哪裡

堯帝的故里在長子縣(陶鄉)。

長子縣這一地名的來歷可以追溯到堯舜時代,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史記》《漢書》等古籍都記載了堯王封長子朱於丹地,堯禪位於舜後,把長子朱封於丹地,故長子也稱丹朱。長子又稱為陶鄉,耐晌陶這個地方是堯童年和少年時期活動的地方。

堯年老後對陶這個地方充滿了眷念昌頃鋒之情,所以,回歸陶鄉,潛藏隱居,頤養天年。在長子民間從古至今一直有「天下孤陶唐」之說,據說全國也只有長子這一個陶唐村,陶唐村有一座土地廟,亦稱三聖廟,同時供奉著堯、舜、禹三位開創華夏文明的始祖,這在全國也是很罕見的。

在長子與堯王有關的山名有慶雲山、潛山、丹嶺、石棺嶺等;水名有堯水、陶水、雍水、嵐水、絳水等;村名有陶唐村、堯南村、堯神溝村、西堯村、城陽村乎敗等;廟名有堯廟、三聖廟、靈應侯廟等,還有丹朱城、熨斗台等諸多的遺址。這說明陶鄉是堯的出生地和初封地。

(3)堯的故鄉歷史上是哪裡擴展閱讀

「名人故里」之爭:

近年來,隨著文化旅遊的越來越熱,各地「名人故里」爭奪大戰不斷升溫。從炎帝、堯帝、舜帝,到老子、姜尚,再到諸葛亮、趙雲、李白、曹雪芹,乃至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如西門慶等,都引起了諸多城市之間的爭搶。

在國務院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中,文化旅遊業已被劃入文化產業。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背景下,發掘名人故里本無可厚非。然而,很多地方爭奪名人故里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爭文化而是以「利」為目的。

歷史名人留給我們更多的是精神遺產、是文化資源,只代表歷史、代表過去。如果一個地方爭相打「文化牌」,只是一味想著挖掘歷史資源,而不注重挖掘當代的文化資源,這個地方必將失去長遠持續發展的動力。

『肆』 堯舜禹是哪裡人

1、堯

堯出生於今山西臨汾堯都區,姬姓,伊祁氏,名放勛,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帝嚳之子,母為慶都。

2、舜

舜出生於今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是中華民族共同始祖之一,父系氏族社會後期東夷部落首領,三皇五帝之一。

3、禹

禹出生於今山西夏縣,姓姒,名文命 ,字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歷史治水名人。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其父名鯀,被帝堯封於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

後世

堯死以後,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興革。原已舉用的大禹、皋陶、契、棄、伯夷、夔、龍、垂、益等人,職責都不明確,此時舜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後稷,掌管農業,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

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

命夔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命龍擔任納言,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還規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

通過這樣的整頓,庶績咸熙,各項工作都出現了新面貌。上述這些人都建樹了輝煌的業績,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

『伍』 堯帝的家鄉在哪裡

堯帝故里在江蘇揚州高郵~ 已經得到權威機構中國先秦史學會和學術權威國務院耐森胡學位委員會委員、夏商周春遲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中國先秦史學會昌攔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李學勤先生和中國先秦史學會學術顧問組組長、原副常務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孟世凱先生的認可。

『陸』 堯帝的出生地在那裡

堯受封於祁地(今山西祁縣)。二十歲,堯代帝摯為天子,都陶唐(今山西祁縣)。在萬國爭雄的亂世,他團結親族,聯合友邦,征討四夷,統一華夏,被推舉為部落萬國聯盟首領。帝堯在主政期間,派神箭手大羿射日,派鯀治水,並且制定歷法,推廣農耕,整飭百官。

晚年,堯辟位,由舜繼天子位。

辟位二十八年後,堯病逝於雷澤(今山東菏澤),安葬於谷林(山東鄄城),謚號為堯,被司馬遷視為「最理想的君主」。


為政措施:

完善政治

堯執政初期,還沒有基本的國家制度,國家只是部落聯合體,非常鬆散,不利於國家的統一管理,所以在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開始建立國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系統的政治制度,為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治理水患

祁堯處於原始社會,祁堯小的時候河水水平面覆蓋了山西省中部,僅有山地丘陵等適合人類居住,堯帝治理水平面有功而當上了天子,河水治理後形成了兩個大的湖泊,昭餘祁澤藪(時間讓它漸漸變小,現已成為人類的居住地)和晉陽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堯帝

閱讀全文

與堯的故鄉歷史上是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