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汕頭歷史
源起——潮汕在遠古時屬南交之地,2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時屬揚州南部的荒僻地帶,居住在這里的居民為越族的一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設立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在南海郡的揭陽嶺設置戍所。秦末陳勝吳文起兵抗秦,趙佗占據這里,擁兵自立為南越武王,設揭陽令於此,於是這里才有政權建制。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潮汕地區設立揭陽縣。從此,正式有了行政區劃。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改稱義安郡,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始稱潮州,「以潮水往復而名」。以後又經過多次變動,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為潮州府,一直沿用到清代。
開埠——汕頭市開埠到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這里原是一片波濤滔滔的海灣,因近幾百年來韓江所帶泥沙的沖積,才逐從朋海底浮聚起來。元代時,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初步形成較大的漁村,稱為「廈嶺」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蓬洲御千戶所於此。明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韓江口的沙脊已積聚成片,稱為「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這里築煙墩建炮台,稱為「沙仙頭」。從雍正(公元1730年)到乾隆年間,遷到這里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魚、耕田之外,還利用海水曬鹽,各地鹽販也常到這里販鹽運銷。清政府在此設站徵收鹽稅。簡稱「汕頭」。汕頭又有「魚它 島」。以後,隨著過往商船日趨頻繁,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清政府在放雞山(今媽嶼島)設立「常關」,課收南北商運的關稅,這是在汕頭最早設立的海關。
建國後——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重新建制,設立潮汕專區;1953年1月與惠陽、興梅專區合並為粵東行署;1956年2月與興格合稱汕頭專區,1965年興梅獨立設專區,汕頭及下轄縣稱為汕頭地區。另經幾次變動。但汕頭市均為地方或專區黨政機關所在地。1981年11月,在汕頭市劃出一片土地創辦汕頭經濟特區。1983年7月,實行地市合並,建立市領導縣的體制,轄澄海、南澳、潮陽、揭陽、揭西、普寧、惠來、饒平8縣和潮州市。1989年1月潮州市劃為省轄市。1991年4月6日,國家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擴大到整個汕頭市,面積234平方公里,並定於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務院1991年12月決定,調整潮汕地區的行政區劃,設置汕頭、潮州、揭陽3個地級市。1993年4月,國務院批准潮陽撤縣設市(縣級);1994年4月,國家遼批准澄海撤縣設市(縣級);同月,國務院批准潮陽市河清鎮劃歸汕頭市,設河浦區(縣級)。至此,汕頭市轄龍湖、金園、昇平、達濠、河浦五個縣級區和南澳縣,代管潮陽市、澄海市。
㈡ 汕頭市城市建設檔案館怎麼樣
汕頭市城市建設檔案館,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汕頭市城市建設檔案館更多信息和資訊。
㈢ 如何進入國家歷史檔案館
至少是歷史專業畢業,還有考核
㈣ 請問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在哪裡,坐地鐵哪一站下,然後怎麼走謝謝!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就是故宮博物院檔案館,坐地鐵一號線到天安門西站或東站即可。
中國中央級綜合性歷史檔案館其前身為1925年成立的故宮博物院文獻館,1951年改稱故宮博物院檔案館,1955年12月移歸國家檔案局領導後改稱第一歷史檔案館,1958年6月改稱明清檔案館,1959年10月並入中央檔案館稱為中央檔案館明清檔案部,1969年明清檔案部又改屬故宮博物院,1980年4月重歸國家檔案局領導,成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㈤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在那裡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是專門保管明清兩朝中央政府和皇室檔案的中央級國家檔案館。明清檔案與敦煌藏經、殷墟甲骨一起被稱為中國近代三大文化發現,是中華民族的無價瑰寶,也是世界歷史的珍貴文化遺產。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1000餘萬件明清檔案,是明清政府和皇室在歷史的時空中留下的原始記錄,久存大內,秘不示人。這些巨量珍檔,從不同側面 反映了明朝歷史,更翔實記錄了清王朝自肇建到衰亡的全部過程,甚至當今現實社會中的許多問題都可在明清檔案中追根溯源找到蹤影。明清檔案所蘊藏的巨大歷史 信息,既具有豐富性和系統性,更具有可靠性和權威性,其作用獨特,價值彌足珍貴。
㈥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怎麼才能去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是專門保管、整理編目、編輯研究、查閱利用、修復復制明清兩朝中央政府和皇室檔案的中央級國家檔案館。館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西華門內北側,總建築面積1.76餘萬平方米,館藏1000餘萬件明清檔案。
㈦ 汕頭圖書館的歷史沿革
汕頭圖書館創建於1921年3月29日,初名為「汕頭市立通俗圖書館」,1946年10月改名為「汕頭市中正圖書館」,解放後定名為「汕頭市圖書館」。汕頭市圖書館始建初期,館址設在汕頭市商業街尾一間狹小的民房樓下,後曾數次搬遷。1979年5月汕頭市外馬路125號市圖書館館舍動工,1981年2月4日建成開放。館舍佔地3,6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50平方米,主樓高四層。1994年汕頭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汕頭市圖書館新館,1995年6月18日新館奠基,1997年10月完成新館主體建設工程。2002年,香港潮籍知名企業家、汕頭市榮譽市民、汕頭海外聯誼會榮譽會長林百欣先生熱心家鄉文化事業,捐資4000萬元(實際捐款資金4314萬元),汕頭市政府投入2000萬元完成裝修配套圖書館新館。新館於2006年12月16日落成開館。
㈧ 在哪裡可以查閱史料或是檔案
如果是公開的檔案可以去檔案館或檔案局查詢,如果是未公開的檔案按許可權去開介紹信去查閱。近現代的檔案可以去第二歷史檔案館,古代檔案可以去國家檔案館。
㈨ 汕頭解放 歷史詳情。
汕頭的解放是人民解放軍與中共地方組織密切配合的結果。圖示的紀念章是汕頭市為慶祝解放而頒發,是這一典型戰例的歷史記載。
1949年4月,為配合人民解放軍南進,中共廣東潮汕地委著手制訂了一系列措施,同時派員到汕頭籌建「汕頭地下工作團」。6月成立了包括市工委書記、組織、宣傳、統戰、民運、秘書處等組成的領導機構,進一步加強了中共對汕頭的領導,為汕頭的解放做好了組織准備。
1949年10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先遣部隊南下潮汕。13日,邊縱、潮汕地委、南下工作團負責人舉行軍事會議,部署進軍解放揭陽、潮安、潮陽和汕頭市,決定分東西兩路進軍。
17、18日,解放全潮汕的戰斗開始。21日,國民黨胡璉兵團自汕頭乘台灣派來船隻,分別從汕頭及海門逃往金門等地。10月24日,在中共汕頭地下黨的接應下,邊縱直屬1團、5團、7團開進汕頭市:傍晚二支隊的1團、3團也進入市區,汕頭解放。
在汕頭市軍管會領導下,經過半個月的緊張工作,順利完成對滯留在汕頭的國民黨軍隊余部及原汕頭市政府所屬部門125個單位的接管任務。共接收國民黨軍隊及汕頭市舊公職人員6231人。市軍管會還妥善安置了大批舊職人員和投誠起義的國民黨官兵;逮捕了社會的反動骨幹分子;取締了國民黨、三青團組織,破獲了特務暗藏機構。在此基礎上,調整、建立了新的文化、教育、新聞、出版、圖書館等機構,成立了市總工會籌委,恢復了生產和治安,安定了群眾的生活。
11月25日,潮汕地委和汕頭市委組織汕頭市及各縣代表6萬多人,舉行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慶祝全潮汕解放、慶祝汕頭市解放的「三慶」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