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上真正的濟公和尚是什麼樣,究竟有沒有法力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和哪吵裟破……”在八十年代,一部叫《濟公》電視劇,講述了濟公懲惡揚善,懸壺濟世的故事,毫不誇張地說,游本昌老師把濟公這個角色真演活了,一個邋裡邋遢的瘋癲和尚,一聲“嘛嘛里嘛里吽,嘛里吽。”見證奇跡的時候就到了,讓人們感受一次,什麼叫佛法無邊。從某種角度上說來,游本昌才是那個年代的老百姓心目中的喜劇之王。
其實,濟公這樣做,也是佛門中人修行的一種,看一下濟公寫的一首詩,就明白他的心境了:
我人修身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這和電影《少林寺》中,眾僧吃狗肉時所說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一個道理,講究的是修心不修口,後來佛門把這一條,變成了對居士的要求,又外加了一句“戒淫不戒色”,意思是說可以喝酒吃肉,只要心在修行就可以,可以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但不能亂搞男女關系。
再後來,很多修行的和尚,都用“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個來為自己的行為開脫,有的和尚還坐擁喚侍三妻四妾,這就應了濟公的另一句話:世人莫學我,學我必成魔。因為濟公的修心,已經達到了一種無我的境界,即便是這樣,他還一直嚴守著色戒。有一次他醉酒後和朋友夜宿妓院,朋友為他安排了一個小姐,小姐為他寬衣解帶時,濟公立刻清醒,並連說罪過逃出房間,後來他還寫了一首詩,說禪心淫慾不相連,表明自己修佛的決心。
有關濟公的傳說,在南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流傳,雖然沒有傳說中的那樣神奇,但濟公確實是一位學識淵博、而且醫術高超的得道高僧,他經常遊走於市井之間,懲惡揚善、扶危濟世,當然,他濟世救人,憑借的是醫術和學問,並不是電視劇中的法術。
濟公在佛學和文學的造詣都很深,佛教的禪宗將他列為第五十祖,楊岐派將他列為第六祖,他編撰了《鐫峰語錄》著作十卷,還寫了很多詩詞,他的詩詞都收錄在《凈慈寺志》和《台山梵響》中。
② 神話人物「濟公」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原型是誰
神話人物“濟公”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原型是誰?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觀看了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其中不乏有一些經典作品,讓人至今印象深刻,比如說《濟公》,濟公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他放盪不羈,但是有心地善良,深受百姓的喜歡,但是每一個故事,都會有他一的一個原型人物,濟公其實也是有原型的。
但是隨答舉著我們社會節奏的加快,每個人都在不斷的為著自己的利益努力,都想著自己能夠變得過更好,所以像他這樣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希望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善心,並不是說一定要像濟公一樣行俠仗義,但是至少路見不平,可以報個警,這也可以讓社會多一份安定,讓社會多一份溫暖。其實以前有很多的經典作品,它不僅帶給我們歡樂,而且大多是我們憧憬的樣子。
③ 濟公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那麼歷史上真的有這樣一個人嗎
說到濟公和尚,那首「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巧野袈裟破」主題曲就在腦子里回盪起來,我想同時代的人一定都有這種感覺,不知道現在的零零後們,知孝蔽喊不知道濟公這一影視經典形象。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一個影視大力傳揚的人物,他究竟是不是真實存在過呢,還是僅僅是虛構的神話故事傳說?
經百姓口耳相傳後的濟公形象獨特而又美好地活躍於歷史文化之上,流傳於民間藝術之中。濟公的故事傳說流傳至今也就有了一層傳奇色彩,成為了一個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濟公性狂而疏、介而潔,不同凡響。有與他同時代的詩僧居簡及其詩文選集《北澗集》為其作證。居簡是濟公的師侄,在游覽赤城山時把山上的一塊摩崖稱作「書記岩」。濟公圓寂後,居簡寫了一篇《湖隱方圓叟舍利塔銘》,這「湖隱」、「方圓叟」都是濟公的別號。
④ 智慧高深,法力根本談不上,歷史上真實的濟公是怎樣的
隨著這些年很多電視劇的播出,活佛濟公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在電視劇裡面的法力無邊,還有每次面對妖怪時的鎮定和表現出來的機會,都讓人們對這一正義的化身十分喜歡,更重要的是濟公也是一個風趣幽默的人。但是歷史上真實的濟公並沒有這么神奇的事情發生。歷含雹史上的濟公就是一個普通人,一心向佛,對人十分和善,對佛學也有一些研究,除此之外,他的服飾和配飾倒是和電視劇里的形象相差無幾,性格也很像。
濟公性格坦談前帆盪,而且毫不掩飾,他對於窮人和困苦的人也會積極地伸出援助之手。雖然他的行為有悖佛門禮儀和禁忌,但是他一心向佛。他寫了很多詩詞,而且還創作了《鐫峰語錄》一書。總之,濟公是一個活的很真實的人,而且他的成就也很多,他豐富多彩而又善良的一生,是值得贊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