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中「雙十二事變」,是指什麼事變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是中華民國第一次國共內戰末期的一場軍事政變。
西安事變 發生於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稱「雙十二事變」。 這是以張學良為首的國民黨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國民黨第十七路軍為了迫使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而對其進行「兵諫」的重大事件。
1936年,隨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步步深入,國民黨內部的分化加劇。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當時正帶兵在陝北進攻紅軍的張學良和楊虎城接受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並要求蔣介石聯合共產黨抗日。蔣介石對此十分恐慌,親自赴西安督促張、楊「剿共」。
張學良和楊虎城在多次勸說蔣介石聯共抗日均遭到拒絕之後,決定實行「兵諫」。12月12日清晨,東北軍和十七路軍聯合採取行動,分別在臨潼和西安城內扣押了蔣介石和國民黨軍政大員幾十人。接著,通電全國,提出了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八項主張。
㈡ 雙十二事變是什麼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是中華民國第一次國共內戰末期的一場軍事政變。
1、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扣押蔣介石,並殺死保安人員、中央機關人員。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准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2、歷史意義
(1)、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在中國社會發展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發生及和平解決,基本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開始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
(2)、一致抗日的新階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戰的基礎,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3)、它是中國社會矛盾變化的轉折點,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中國提前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是中國由內戰到抗戰的轉折點,是中國由分裂到統一的轉折點,是中國社會政治由專制到逐步民主的轉折點。
(4)、由這一系列轉折,奠定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同時,中國共產黨獲得了合法生存與喘息休整、壯大的機會,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開辟了發展壯大的前景,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領導地位和核心地位。
(5)、西安事變剛結束,毛澤東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說:「我們在西安事變中實際地取得了領導地位」。
(2)雙12是什麼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西安事變社會評價:
1、中國國民黨方面:西安事變是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後的不抵抗被全國人民譴責的情況下,受中共唆使進而不滿「先剿共、再抗日」,於1936年年底在西安挾持蔣介石,提出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等八項主張。
2、西安事變使得國民政府停止剿共、聯共抗日,導致政府的抗日准備被迫中斷,全面抗日提前爆發;另一方面使中共起死回生,獲得喘息機會,釀成抗戰勝利後的全面叛亂。
3、中國共產黨方面:由於西安事變的發生及其和平解決,最終結束了十年內戰,實現了國內和平,促成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發動了全民的抗日戰爭,並堅持八年直至勝利。
4、毛澤東:西安事變,把我們從牢獄中解放出來,也正因為如此,對於事變的領導者,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中共一直懷著特殊的尊重與感激之情。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西安事變
㈢ 歷史中的"雙十二事變"是指什麼事變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逼迫蔣介石抗日,是為西安事變,亦稱雙十二事變。
1935年,中國共產黨發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全國人民的抗日運動進入新的高潮,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
在西北擔負剿共任務的東北軍與西北軍厭惡內戰,力主抗敵,在全國抗日運動高潮的推動下和中國共產黨抗日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兩軍領導人張學良、楊虎城等開始與共產黨及紅軍發生聯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團結抗日的政治基礎。
蔣介石於1936年12月4日飛抵西安,要挾張、楊:如不加緊「剿共」,即將張、楊兩部分別調往安徽、福建,由中央軍進駐西北。
張、楊力勸蔣介石聯共抗日,蔣加以拒絕。
兩位愛國將領遂毅然決定實行兵諫。
12月12日凌晨,張學良的衛隊進抵蔣介石駐地臨潼華清池,與蔣的衛隊交火。
蔣聞槍聲,倉皇越後牆逃走,爬上山坡隱蔽,被張學良的衛隊搜索發現後捕獲。
同時楊虎城部下將留居城中的蔣介石高級黨、政、軍官員陳誠等10餘人拘押。
張、楊於12日當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張、楊分任正、副委員長。
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國民政府,停止內戰,釋放救國會領袖及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自由,實行孫中山遺囑,召集救國會議等8項主張。
同時致電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團結抗日大計。
西安事變發生後,南京國民政府中以何應欽為首的親日派主張進攻西安,借機擴大事態,奪取蔣介石的統治權力,進一步與日本妥協。
英、美帝國主義及親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則希望事變和平解決,以維護蔣介石的統治地位和英、美在華利益。
宋子文、宋美齡委託英籍顧問端納飛西安探視情況。
16日,何應欽就任「討逆軍」總司令,並相應作了軍事部署,派飛機轟炸西安臨近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