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查閱史料是什麼意思
一、 什麼是史料史料就是指有助於認識歷史、復原歷史真實情況的一切資源,也就是關於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信息。就歷史學而言,材料(史料)是我們的源頭活水。梁啟超在其《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說:「史料為史之組織細胞,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復史之可言。」他也回應了何謂「史料」的問題,指出:「史料者何?過去人類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跡,有證據傳留至今日者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第四章《說史料》,商務印書館1947年版,第54~55頁)對於材料的敏感程度和調度能力,無疑是對研究者基本素養的考驗。新議題與新研究的出現,有賴於史料范圍的不斷開拓。當年傅斯年先生「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說法,正體現著這方面的殷切提示。今天的青年學人,頗由於議題難尋、材料匱乏而感覺困擾。走出困境的努力,一是尋求新的材料,二是重讀再解原有的歷史材料所謂不斷開拓,首先是對於新材料的開掘與運用。新材料中的一類,是諸如甲骨文、簡帛、出土文書、內閣檔案等新發現的材料,前輩學者對此給予高度的重視與期待。陳寅恪先生在《敦煌劫餘錄序》中說:「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治學之士得預於此流者,謂之預流。其未得預者,謂之未入流。」這些新返尺材料,不僅彌補了史料的不足與缺失,更促使著新問題的產生,決定著新的問題回應方式,影響著其後史學發展的路徑。這類新材料的發現,未必能夠隨即還原出歷史的本來面目,或許帶給我們更多的是由此產生出來的新問題。而學者的任務正在於從這些新出現的問題出發,尋求更多材料的支持,找出解決各類新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參見盧向前:《新材料、新問題與新潮流——關於隋唐五代制度史研究的幾點看法》,《史學月刊》2007年第7期)。新材料中的另外一類,則是盡管長期存在卻一直被忽視的「邊緣材料」。這類材料從人們視而不見的背景下「涌現」出來,更是依賴於問題意識帶動下的新視角和新眼光。社會史領域的學者們首先感到,要突破根深蒂固的「經典話語系統」,需要把研究的取材范圍從精英著述擴大到邊緣材料。這里既包括文字資料的拓展(例如正史等傳統文獻之外的檔案、方誌輿圖、墓誌碑銘、宗教典籍、醫書、筆記小說、詩詞乃至書信、契約、婚帖等),又包括對於各類實物、圖像、出土材料、考古遺跡乃至情境場景(發生環境、社會氛圍等)的綜合認識及其與文字資料的互補和互證。
材料出「新」,有賴於眼光的「新」。敦煌文書的學術價值,絕非莫高窟的王道士者流所能夠揭示;內閣大庫檔案究竟作用何在,反映著不同學術眼光之間的差距與更迭;如果沒有傅斯年、陳寅恪和李濟等人所代表的新史料觀,沒有他們心目中新的史學追求與問題關懷,殷墟發掘也不可能具備「近代」之意義(參見王沉森:《甚麼可以成為歷史證據:近代中國新舊史料觀點的沖突》,收入氏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版,第343~376頁)。新材料可以帶動新議題,但有些領域不夠幸運,沒有足以刺激新議題、沖擊原有研究體系的新史料發現,這就更加有賴於傳統史料的再研讀。嚴耕望先生曾經說:「新的稀有難得的史料當然極可貴,但基本功夫仍在精研普通史料。」「真正高明的研究者,是要能從人人看得到、人人已閱讀過的舊的普通史料中研究出新的成果。」(《治史經驗談》,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26~30頁)黃永年先生在談及治學經驗時也說,他從不坐等稀有材料的出現,而是繼承了陳寅恪、顧譽如頡剛等老一輩學人的做法,「撰寫文章不依靠孤本秘笈而用人所習見之書,要從習見書中看出漏虛高人家看不出的問題」。「習見書如紀傳體正史中未被發掘未見利用的實在太多了,再利用上幾輩子也用不完」。(黃永年:《我和唐史以及齊周隋史》,《唐史十二講(代前言)》,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8頁)通過對於「舊」史料的再思考、新鏈接,能夠使其凸顯出以往不曾發現的新意。梁庚堯先生在其《宋代太湖平原農業生產問題的再檢討》一文中說:「本文所引據的資料,雖然多半出於前輩學者所已使用的范圍,但會有一些個人不同的組織與運用,以及進一步的比較與闡釋。」(《台大文史哲學報》2001年第5期)同樣的材料,切入角度不同,組織方式不同,呈現出的研究面貌便大不相同。任何專題,都寓含在歷史的整體脈絡之中;任何研究,都需要有基本的材料面。網路電子資源的豐富,使得今天的資料搜討手段遠遠勝於以往,同時也對研究者的解讀、分析、綜括能力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
對於材料,不能滿足於檢索搜討,也要注重平時的閱讀。老一輩學者經常提醒我們,要看書,不要只抱個題目去翻材料。只抱著題目找材料,很容易漏過真正重要的題目。我們在起步階段要想打下比較堅實的材料基礎,至少需要一兩部有影響力、有分量的史籍用來「墊底」,通過下功夫精讀,儲備基本知識,增強解讀能力,壓住自己的陣腳;進而「輻射」開來,逐步擴大材料面。進入專題之後,要爭取「竭澤而漁」,要善於選擇最能切近主題的具體材料,這就如同人山采礦,第一反應是要了解資源何在,然後要能深人群山。特別是要充分調度角度不同、類型不同而彼此有所發明的材料,形成恰當的「材料組合」。能把哪些材料攬入視野,如何組織這些材料,直接決定著問題的闡發程度。對於材料,不僅能收集梳理,還要會比對辨析。「歷史」本身的歷史性,使得史料必然帶有特定的時代印痕與記述者的理解,不可能純粹客觀;對於歷史「真相」的追索與逼近,註定是一輾轉艱難而無止境的過程。材料的比對,或許正是這一過程的出發點。通過材料組合與比較.找出其異同,確定值得闡發的「問題點」進行辨析;辨析中可能牽涉到「事實」,也會關聯到「書寫」。例如,在現存史料中,有關宋代尚書內省的記載,簡略混沌,僅就該機構政和三年(1113年)改制一事的性質,《宋會要輯稿·後妃》、《宋大詔令集·妃嬪》、《九朝編年備要》、《宋史》徽宗本紀及職官志等的說法即頗多差互。通過辨析,或印證,或質疑,都會給我們提供更為具體而廣闊的研究空間。研究中使用的關鍵材料,要真正讀通,要善於「擠壓」、「榨取」,充分提取其中的信息。讀通,一要依靠相關的知識背景,二要勤於查詢。有位博士生,在討論隋代的禁衛武官時,引述《隋書》卷四三《觀德王楊雄傳》「遷右衛大將軍,參預朝政」的說法,認為「楊雄為右衛大將軍,可參與朝政,可見禁衛武官不僅帶兵也有決策權」。其實這正如《資治通鑒》胡三省注所說,是「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一九二,貞觀元年七月條胡注,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6036頁)之濫觴。基本理解出了問題,導致結論失當,也使得本來可以用來討論制度變遷的寶貴史料從我們的指縫間輕易流失。
史料分類:1、按照史料產生的時期、出處劃分:一般將史料區分為: 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 指經過後人運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與詮釋,以及在此基礎上所進行的再創造。例如《史記》一書,就包含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與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2、按照史料的載體劃分:可以分為文字史料、非文字史料。(1)文字史料包括:史書、檔案文書類、思想或學術著作、文學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遺留.(包括:碑刻、墓誌、家譜、商店的帳簿、土地契約書,以及私人來往的書信等)、報刊雜志、口述史料等等。(2)非文字史料包括:音像類、圖像類、實物類、風俗類、數據類、各種技藝(舞蹈、各種民間說唱藝術等等)、生產技術等等。歷史是過去發生過的事情,已經一去不復返。人們既無法使歷史重演,也無法回到過去的年代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和體驗當時的歷史。因此,人們如果想了解和研究自己的過去,只能憑借前人留下的各種「痕跡」。正是憑借這些「痕跡」,我們才可以追溯祖先的足跡,認識人類社會的各個發展階段,進而探討其發生和發展的規律。所以,我們通常說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類社會歷史在發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並幫助我們認識、解釋和重構歷史過程的痕跡。人類對歷史的認識和研究離不開史料。論史料一、論史料及其作用和意義史料是歷史的遺跡,是歷史實際的殘骸的反映,是當時的縮影。歷史科學是建立在反映歷史實際的事實材料的基礎之上的。因而史料對歷史科學來說是第一位的、至關重要的。(一)史料分類有關史料的問題很多,先說第一個問題,即史料的分類。隨著人們研究眼界的擴大,以及古代文物發現的擴大,歷史材料的范圍也就日益擴大了。這些資料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即:1.文獻記載方面。清章學誠曾主張:「六經皆史。」①其實明朝人已經說過這句話,牟潤孫提到過②,即詩、書、禮、易、樂、春秋都可以作為史料看待。胡適之先生說一切古書皆史。③從史料學的角度看,這句話是正確的。所有的文獻資料記載都可謂之史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清]章學誠著、葉瑛校註:《文史通義校注》卷一,《易教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頁。②牟潤孫:《注史齋叢稿》,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542頁。③胡適:《中國書的收集法》,原文為:「從前紹興人章學誠(實齋),他說:『六經皆史也。』人家當初都不相信他,以為是謬論。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句話,其實還幼稚得很。我們可以說:『一切的書籍,都是歷史的材料。』」《胡適文集》第12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64頁。2.歷史文物方面,即各類古器物、石碑等等。有些器物有文字,固然可謂之史料,即使沒有文字,一刀一劍、一石器一木器,也都反映該時代物質生產的某些情況,對歷史的研究同樣重要。我們進行歷史研究,對這兩種資料都要重視。近代史學研究,大體上將史料分為另外兩類:一為原料(原始材料,第一手資料,即primary sources);二為次料(次手材料,第二手材料,secondly sources)。這兩種材料下面還要介紹。一般地說,人們重視第一手資料,這是對的。但對次料也要放在應有的位置上,當你無法找到第一手資料時,就只能靠第二手資料,不過對第二手資料要經過更加慎重的審查。對史料的分類,半個多世紀前,傅斯年(孟真)先生有較為全面的論述,下面加以扼要介紹:(甲)直接史料對問接史料。「史料在一種意義上大致可以分做兩類:一、直接的史料;二、間接的史料。凡是未經中間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轉寫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經中間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轉寫的,是間接的史料。《周書》是間接的材料,《毛公鼎》則是直接的;《世本》是間接的材料(今已佚),卜辭則是直接的;《明史》是間接的材料,明檔案則是直接的。」「直接史料的出處大致有二:一、地下,二、古公廨、古廟宇,及世家之所藏」。對「直接材料的了解,靠間接材料做個預備,做個輪廓,做個界落」。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史學方法導論》,《傅斯年全集》第二冊,(台灣)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初版(下同),第7—9頁。(乙)「官家的記載對民間的記載」。「大約官書的記載關於年月、官職、地理等等,有簿可查有籍可錄者,每校私記為確實;而私家記載對於一件事的來源去脈,以及『內幕』,有些能說官書所不能說,或不敢說的」;「官家的記載時而失之諱」,而「私家的記載時而失之誣」。①(丙)「本國的記載對外國的記載」。這兩類記載,「也是互有短長的」,「外國的記載……他更無所用其諱」;「本國每每忽略最習見同時卻是最要緊的事,而外國人則可以少此錯誤」;所以雖《馬可波羅行記》「那樣糊塗荒謬、亂七八糟的記錄,仍不失為世上第一等史料」。②(丁)「近人的記載對遠人的記載」。③遠人記載多半是傳聞之詞。(戊)「不經意的記載對經意的記載」④。此條甚為有用,但傅先生論述太簡單,後面我們將著重談談這類資料。不經意的記載,或者更進一步說無意的記載,其史料之真實性實為值得重視!(己)「本事對旁涉」。「看來像是本事最要,旁涉則相干處少,然而有時候事實恰恰與此相反。因為本事經意,旁涉不經意,於是旁涉有時露馬腳」。「史學家應該最忌孤證,因為某個孤證若是來源有問題,豈不是全套議論都入了東洋大海呢?」⑤(庚)「直說與隱喻」。「這只是上節本事對旁涉的一種;不過隱喻雖近旁涉,然究不可以為盡等於旁涉」;「凡事之不便直說,而作者偏又不能忘情不說者,則用隱喻以暗示後人」。⑥(辛)「口說的史料對著文的史
Ⅱ 學習中國歷史的意義是什麼
中國的歷史是一部生動的、博大精深的啟迪心智的教科書。中國歷史是獨樹一幟的東方文明史。承載中華文明的中國歷史,在她形成發展的曲折而漫長的過程中,從未中斷過。她雖然歷經坎坷,備嘗艱辛,卻始終以昂首挺立的不屈姿態,聳立在亞洲的東方。即使從19世紀上半葉開始的對中華文明一個多世紀的強烈沖擊和重重劫難,也沒有使曾創造過輝煌的中華文明沉淪,反而更勃發了新的生機。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歷史使人明智。」歷史的經驗是前人付出巨大的代價才總結出來的。歷史經驗包蘊著發人深思的哲理。要深刻地了解現實,理智地面對將來,就應當自覺地回顧歷史。現代人只有了解歷史,才能感受歷史啟迪現實的無窮魅力。惟有從歷史經驗這里感知雜亂紛紜的現實,才能體會歷史智慧的美感與簡潔感。這種由歷史引發的智慧、魅力與美感,對豐富一個人的生命內涵,提升一個人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Ⅲ 微信讀書里怎麼查找歷史記錄
如果你的微信在密碼忘記前設置了安全郵箱,點擊從郵箱設置重置,然後彈出網頁,在網頁填寫綁定的郵箱地址,在你的郵箱查收重置密碼的郵件,點擊郵件的網頁鏈接地址,根據提示重設密碼。希望能幫到你。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Ⅳ 微信登錄後查看歷史記錄是什麼意思
微信登錄後查看歷史記錄是微信正在同步聊天記錄。
同步歷史記錄即指在網上同一登陸賬號的記錄在不同電腦上均可顯示。
微信帳號在別的手機上登錄是看不到聊天記錄的,只能收到最新消息。但是可以通過遷移功能將聊天記錄同步到新手機消息遷移,在微信中點擊【設置】,找到【遷移聊天記錄到另一台設備】即可。
如果在其他的手機上登陸微信賬號是不能夠看到聊天記錄的,這是由於微信賬號沒有漫遊功能,只能看到自己發的信息。
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台通過網路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路流量)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於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台「、」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
Ⅳ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什麼意思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的意思是把歷史翻出來查找,卻發現歷史上沒有記錄年代,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時間。因為這段話是出自魯迅的狂人日記,想簡畝卜表達的是不是沒有年代,而是歷史上沒有記錄年代,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時間,又不可妄言,所以才會這么說。其實,歷史的每一個進程都有其具體的年代,大到歷史的變遷,滄海變桑田,小攔穗到每一個具體物種的變化。有些時代久遠,又沒有確耐鍵切的文字記錄,所以才會這樣說。
Ⅵ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什麼意思啊
原文節選: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書上寫著這許多字,佃戶說了這許多話,卻都笑吟吟的睜著怪眼看我。
我也是人,他們想要吃我了!
(6)書中查歷史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出處: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碼派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顫模拆」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茄棗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