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譽為「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究竟有哪些豐功偉績
「一代雄主」漢武帝,在正史的記錄中,他與「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和「明太祖」等皇帝並列,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漢武帝以其雄才偉略成為中國歷史上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和史學研究的熱點。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很重要的一位帝王,對中國古代的整個歷史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政治上強化中央集權改革——削弱了「王國諸侯」的威脅,消除了一直威脅國家統一的心腹大患。漢武帝即位後,國家經濟力量強盛,社會經濟經過漢初幾代君主的經營,到漢武帝時進入繁榮時期,而政治上的隱患依然存在。雖然經過文、景兩帝的分化消弱,但從漢初以來的王國問題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漢高祖廢除異姓王,分封同姓為王,並與諸大臣刑白馬盟哲「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致使王國勢力日益強大。文帝時經過「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軟弱措施沒有收到明顯的效果。景帝時,王國問題極為嚴重,御史大夫晁錯針對當時的政治危機,提出了嚴厲的「消藩」主張,認為諸王「消之亦反,不消亦反。消之,其反亟,禍小。不消,反遲,禍大」,最後引入發吳、楚七國之亂。七國之亂的爆發和最終的平叛,是西漢王國割據勢力惡性發展的結果。
雖然中央免除了地方王國的行政權力,規定諸侯王不再治民,消減了王國官吏,但王國在地方的勢力依舊很大,他們的存在是對中央政權的威脅。鑒於前朝的教訓,為進一步削減地方王國的勢力,強化皇權、鞏固國家統一,漢武帝採取了一系列強干弱枝的積極措施:
針對地方王國諸侯,漢武帝繼續推行漢景帝時實行的將王國任用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的政策。並採納主父偃的建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小逆京師……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於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行「推恩令」,詔「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號名。」「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通過「推恩令」,王國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
其後,漢武帝以諸侯王和列侯的「酎金」成色不足而削奪了一大批爵位,又於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頒布「左官律」、「附益法」,更進一步限制了諸侯王在地方上的政治活動。漢武帝通過對諸侯王的一系列削權措施,進一步打擊了王國的勢力,有利於西漢的政局穩定,為西漢的鼎盛繁榮奠定了穩固的政治基礎。
結論:漢武帝執政時期,西漢王制達到鼎盛時期,封建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得到空前的發展。漢武帝一生雄才太略,他的功繢遠遠大於他的過失。漢武帝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他的偉人之處在於他的諸多改革的首創精神和積極的治政態度。作為一個歷史人物,我們應對他所取得的文治武功給予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