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學科如何學

歷史學科如何學

發布時間:2023-05-29 21:18:20

『壹』 怎樣學歷史

學歷史方法如下:

1、以史為論據,理清線索。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培培以史為論據悄中寬,不要片面的去理解和批判,理清我們需要的線索,不要斷章取義 。

2、唯物的歷史觀,辯證的思維方式。學習中我們還需要注意中西的結合比較,以及注意它和其他學科的結合比較,看待任何事件都不能脫離具體歷史背景和世界歷史大背景的前提下去思考問題。

5、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復習鞏固和認真作業。課堂上,要認真聽講,按教師的要求去完成,包括積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等;課後養成花幾分鍾時間消化當天講解的內容,以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

『貳』 歷史應該怎麼學才是正確的

在很多學生看來學習歷史的方法只有死記硬背,其實學習歷史還有其它方法的,一起來看看吧,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正確學習歷史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正確學習歷史的方法1
記基本史實

毋庸諱言,歷史學科是以記憶基本史實為基礎的,精準記憶是學好歷史的第一步。

當年清華四大國學導師之一的趙元任回憶幼時的讀書經歷時,說:“不懂就老念,念熟了過一會兒,過一陣,過幾年,他就不知不覺地懂起來。……我好些書都是先背熟了,後來才慢慢兒懂的。”

趙元任的一席話,道出了記憶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文科學習中。

記得我小時候讀書也有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經歷,讀初一年級時,老師要求背列寧的話:“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於它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

當時是不懂的,但硬是記住了,直至今日依然能脫口而出,然而真正理解這段話是在上大學後。

有一種觀點,似乎一提到背書,馬上就與死記硬背、應試教育等負面詞語劃上等號,其實,這是一個認識誤區。適當背書、記一些東西,也是一種積累。

我們知道,少年時代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中年時代則逐漸進入理解力最好的時期。

我們要順應這個規律,在適當的年齡多做適當的事。所以,在少年時代——博聞強記的最佳年齡,是不能錯過知識記憶的。學習歷史,一些重要的年代、人物、地點,是必須記住的。

我這樣說,家長和同學們不必害怕,因為我做過統計,高中歷史要記憶的年代,一共只有180多個。比起英語3000詞彙量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當然,最好的記憶是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舉一個例子:你記住了英國工業革命完成是在19世紀40年代,也記住了鴉片戰爭爆發於1840年,你就能很自然地找出它們的因果關系了。

順便說一下,一些有趣的記憶法不妨一試。記得我的中學時代,歷史老師告訴我們如何記憶馬克思出生的時間(1818、5、5):“馬克思打了資本家一個嘴巴一個嘴巴,資本家嗚嗚地哭了。”從此,我教的每個學生都記住了這個日子。
正確學習歷史的方法2
讀課外書籍

學習歷史,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幾本歷史教材上。古人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有道理的。讀的書多了,視野開闊了,思路清晰了,對學習歷史是很有幫助的。

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讀一讀斯塔夫理阿諾斯的《全球通史》、陳旭麓的《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等。暑假裡看看《大國崛起》,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大國崛起》是中央電視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國的強國歷史為題材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文采、思想俱佳,值得一看。相信家長陪著孩子一起看,也一定會受益匪淺。

此外,同學們要關心時事。前文已述,歷史與現實緊密相聯。

比如,閱讀今年9月3日大閱兵的新聞,可聯系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有關歷史;由近日的俄土之爭,可回顧19世紀的克里木戰爭、乃至20世紀美蘇爭霸(土耳其加入北約)的有關歷史。
正確學習歷史的方法3
懂學習技巧

和學習其他學科一樣,學習歷史也需要苦幹加巧幹。下面幾點,希望能引起同學們的重視,或許能幫助同學們少走彎路,提高學習效率。

一是整理歸納。學完一段歷史知識後,結合老師的筆記,自己動手,將眾多零散的知識點整理歸納。或提綱式、或表格式;或寫在筆記本上、或記在卡片上……形式不拘,適合自己就好。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簡單抄襲別人整理過的知識,因為你自己整理知識的過程,就是消化、吸收、理解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不能省略的。

二是史地結合。古人讀書有“左圖右史”的習慣,這是一個好傳統。我們在歷史學習中,會經常碰到一些平時並不熟悉的地名,要及時把這些地名在地圖上落實下來,尤其是一些古今名稱不一樣的地名。

可以設想,如果僅僅記住了某個地名,而不知道它究竟在哪裡,這樣的學習又有什麼意義呢?況且,這類考題已經頻繁出現在高考題里。

在我的高三教學中,我總是請班主任在班級的後牆貼上兩張地圖:中國地圖、世界地圖。每個單元結束後,讓歷史科代表把本單元出現的地名在地圖上用熒光筆標記出來,供同學們在課間時間觀察、交流。

三是融會貫通。表面上看,歷史知識點紛繁復雜、雜亂無章,但細細推究,每個知識點都不是孤立的。同學們要學會找出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將其整體化、系統化,才能真正理解、運用。

尤其是到了高三,基礎知識掌握得差不多了,此時的融會貫通、前後呼應就顯得十分關鍵了。

比如:以啟蒙思想的發端、高潮、傳播為線索,就可以把英、法、北美、東亞(含中國)的有關歷史整合在一起,立體感悟啟蒙思想對全人類近代文明的巨大影響。

四是錯題收集。在復習階段,有的同學喜歡不斷地“刷題”,滾進了題海戰術中,這種做法的效果並不好,可能會陷入——會做的題目依然會做、不會做的題目依然不會做的魔咒之中。

為提高效率、增強針對性,我建議同學們在每次考試之後,把自己犯錯的題目收集進錯題集里,在下一次考試前,拿出來再看一遍,如果還不會做,說明自己沒有真正搞懂,趕緊查漏補缺,及時消滅盲點。

猜你喜歡:

1. 怎樣學好歷史

2. 關於學習歷史的10個方法

3. 怎樣學好歷史的方法

4. 學好中國歷史的方法

5. 有趣的歷史學習方法

『叄』 如何學好歷史的10種方法

1、歷史學習,需要閱讀、理解、記憶、掌握運用的知識較多,一定要提高學習效率。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條理化清晰的內容,雜亂的知識點一頭霧水,那麼你就需要學會梳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點;你可能擅於聽老師講,自己看書效率低下,那麼你一定要抓住上課有限的時間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邊聽一邊勾勾畫畫寫寫,純粹的聽純粹的看都不會讓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學習上的一些特性,這樣才能有效有針對性的解決。

2、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眼腦直映」式的學習、復習方法。速讀記憶的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在學習之後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題海戰術,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術。試題你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但題型是有限的,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學習中還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

『肆』 怎麼學好初中歷史有何歷史學習方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呢,要把歷史學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辦到.你每天都需要積累一些知識,背住一些歷史嘗試.從而慢慢的到了最後,把所有的課程全部都學完了,你也應該全部都記住了.那麼對於剛剛升初一的同學應該怎麼學好初中歷史呢?

歷史是屬於文科,是一種記憶性很強大的科目,一般呢,同學們都會把很難的知識點都一一記住,甚至是積了幾遍之後.隔了很久都不會忘記.

初中歷史時間軸簡圖

時間呢,是有先後的,你只要把那個大事年表裡的所有重要的事情多看幾遍,自然也就記住了.而地點呢,有東南西北,你只需要認識各個地方的大概位置就行了,而人物就是構建歷史事件的最重要的主角,是誰引起了這件事情,這很好記憶的.而結果你只需要記住是誰贏了,誰輸了或者是誰被簽訂了不公平協約,被分割了多少土地等等.

上邊就是關於怎麼學好初中歷史的幾個方法和技巧.對於剛剛升初一的孩子們是很有幫助的,希望你們都可以考上好的學校.

『伍』 怎麼學好歷史的竅門

1.如何學好歷史的10種方法

很多同學認為歷史是一門最適合臨時抱佛腳的功課,只要考前花點時間死記硬背,成績照樣不差,甚至還會有好分褲伏數。真要這么想就大錯了,想要把歷史學好,特別是面對文科綜合卷對能力的高要求的時候,想要把歷史學好,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那麼怎樣才能把歷史學好?我和大家一起做一個探討

我認為排在首位的是要有興趣。你要對歷史課有興趣你才會主動地去學,不要抱著一種如果不考歷史我才不去學的心理。興趣是種很微妙的東西,你有了興趣,你就能很快地把知識點記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領悟在歷史現象背後所蘊涵著的歷史規律,能得心應手地分析歷史問題;如若反之,無異於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苦苦煎熬,但卻煉不出火眼金睛。

那對於本來沒有興趣的同學,這個興趣這么培養呢?首先你要試著擺正你的心態,不要老是抵觸。如果這樣,神也救不了你。然後,想想你以前看過的歷史劇,讓歷史好一點的同學,甚至可以找歷史老師,讓他們從歷史角度來談談這個歷史劇,你就會發現很多很有意思而你以前不知道的觀點,最重要的是你能發現歷史並不枯燥,而是很有意思的東西。最後,你再認認真真地去聽幾節歷史課,你就發現了我們學校的歷史老師上課都還不賴。雖然我不能保證你能愛上歷史,但我起碼相信你對歷史課已經產生興趣了。

當然,有了興趣,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很多同學認為學歷史要訣就是背,錯了。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基於課本之上的理解。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個方便你理解的歷史結構。其實這也很簡單。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因為我們畢竟要面對考試,所以我們在談論學好歷史的過程中也絕不迴避考試技巧的問題。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

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諱的是認為自己不會,就什麼都不寫。最後,答題的時候,字跡一胡液攜定要清楚。要答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每點內容不要羅嗦,但一定要把要點概括地講出。每點都要用序號標明,這樣才能清晰明了。

對於這個話題,我暫時只能想到這么多了,希望在歷史學習的道路上走好

2.學習歷史的方法

首先是歷史記憶法: 歷史難記,容易忘記,這是同學們在學習歷史中的普遍反應。

因此,要想學好歷史,必須根據歷史學科的知識特點,掌握科學記憶的方法。 1.必須在理埋坦解上下功夫。

歷史學習中要想記得多、記得牢,關鍵在於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不會忘記。上歷史課和上其他課一樣,一定要專心聽講。

有些同學認為上課聽不聽無所謂,反正課文內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試前去背背,同樣可以應付,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盡管有些簡單內容可以死記硬背,但復雜一些的內容光靠死記是不行的,有許多歷史知識必須弄明白這個知識是什麼,為什麼會是這樣,意義何在,有什麼影響等等。

所以一定要抓住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和來龍去脈;如果上課不專心聽老師分析講解,自己也不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幻想考試前去突擊硬背,臨場時必然會顛三倒四或張冠李戴,有的則束手無策,不知所雲。 2.善於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有些歷史事件和現象比較復雜,光靠硬記是記不住的,我們可採取一些有效方法,盡量化繁為簡,才能熟記,主要方法有: (1)公式記憶法。在回答一些復雜的歷史問題時,如同解數學習題一樣,可以總結歸納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後按公式來記憶和解答。

如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簡單過程+結果+意義。經過=准備+發生+結果。

意義=作用+特點+影響。人物=姓名+時代+事跡(包括思想、活動或著作)+影響。

作品=作者+成書年代+內容+意義(或影響)。用這種方法可將復雜的內容進行簡化概括,形成網路記憶。

也就是抓住幾個要點作為支點,然後進行擴充,就能較快地熟記基本內容。掌握這個方法,在巧記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較記憶法。人類歷史遵循著一定規律向前發展,在其發展過程中,各種歷史事件或現象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同時又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使其具有各自的特點。

比較記憶法就是把兩個以上具有一定聯系的事件或人物進行歸類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這樣可防止張冠李戴。比較記憶法是歷史學習中一個重要的記憶方法,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①把性質相同而特點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如秦、隋相比,漢、唐之比較等。

②把某些表現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分清不同性質,形成不同概念。③把性質相同但發生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加以綜合比較,區分異同。

如中國近代許多不平等條約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等。④中外比較。

如世界上最先進入奴隸社會的四個國家之比較,中國與西歐進入封建社會之比較,中國古代經濟、科技發展與西方之比較等。 (3)列表圖示法。

列表圖示法是:根據歷史事件的特點,用表格圖示形式使同類知識前後連貫起來,形成一個系統,使眾多史實、紛繁內容脈絡分明、條理清晰,收到化繁為簡效果的一種方法。列表法最大優點是簡明、醒目,是幫助記憶的一個有效方法,尤其在記憶復雜史料方面作用更明顯。

如古代政治改革(變法)、重大戰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五次侵華戰爭,中國現代史上黨的兩次重要會議;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資產階級革命,兩次世界大戰等等。 (4)聯想法。

可分為縱向聯想和橫向聯想兩種。縱向聯想就是抓住某一歷史知識要點,使其前後連貫起來,即以某一史實為基點,既可涉及它前面發生的歷史事件,又可聯繫到後面發生的事件,從點擴展到線,便可記住有關這一歷史知識的前後內容。

如講到《馬關條約》中日本割佔中國領土台灣時,我們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孫權派衛溫去夷洲(即台灣),隋煬帝三次派人去台灣,元設澎湖巡檢司,鄭成功收復台灣,到清設台灣府,從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個結論:台灣自古是中國領土。再簡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開羅宣言》中明確規定日本必須歸還侵佔的中國領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台灣才回歸祖國,日本侵佔中國台灣達50年之久。

這樣將有關台灣的歷史知識就前後貫通起來了。橫向聯想法,就是把中外發生在相同時期的不同歷史事件,或不同時期的同類歷史事件聯系起來。

初中《社會》第三、四冊,將中外歷史放在一起學習,這就要求我們以中國歷史為重點,將中外歷史知識聯系起來。如講中國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歐洲的拉丁文字聯系起來。

(5)串字法。對有並列關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來記憶,即將有關內容按課文前後順序串聯起來,只記住其每一內容的第一個字即可。

如王安石變法的五項內容可簡化為「青、募、農、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四次重要的國際會議,按前後可簡化為「開、德、雅、波」。用這種簡化法可較快地記住課文內容。

3.巧記人名、地名、年代。歷史知識的重要特點是需要記憶的人名、地名、年代較多,去掉這些也就不成為歷史了。

學習歷史,記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並不是光靠死記硬背,同樣有比較可行的科學記憶方法。 記人名。

記歷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徵來加強記憶。如兩漢帝王都姓劉,兩宋的姓趙,兩晉的姓司馬等等。

記人名可。

3.如何學好歷史的10種方法

很多同學認為歷史是一門最適合臨時抱佛腳的功課,只要考前花點時間死記硬背,成績照樣不差,甚至還會有好分數。

真要這么想就大錯了,想要把歷史學好,特別是面對文科綜合卷對能力的高要求的時候,想要把歷史學好,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那麼怎樣才能把歷史學好?我和大家一起做一個探討我認為排在首位的是要有興趣。

你要對歷史課有興趣你才會主動地去學,不要抱著一種如果不考歷史我才不去學的心理。興趣是種很微妙的東西,你有了興趣,你就能很快地把知識點記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領悟在歷史現象背後所蘊涵著的歷史規律,能得心應手地分析歷史問題;如若反之,無異於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苦苦煎熬,但卻煉不出火眼金睛。

那對於本來沒有興趣的同學,這個興趣這么培養呢?首先你要試著擺正你的心態,不要老是抵觸。如果這樣,神也救不了你。

然後,想想你以前看過的歷史劇,讓歷史好一點的同學,甚至可以找歷史老師,讓他們從歷史角度來談談這個歷史劇,你就會發現很多很有意思而你以前不知道的觀點,最重要的是你能發現歷史並不枯燥,而是很有意思的東西。最後,你再認認真真地去聽幾節歷史課,你就發現了我們學校的歷史老師上課都還不賴。

雖然我不能保證你能愛上歷史,但我起碼相信你對歷史課已經產生興趣了。當然,有了興趣,沒有好的學習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很多同學認為學歷史要訣就是背,錯了。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

基於課本之上的理解。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個方便你理解的歷史結構。

其實這也很簡單。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

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

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

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

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

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因為我們畢竟要面對考試,所以我們在談論學好歷史的過程中也絕不迴避考試技巧的問題。

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

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

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

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

最忌諱的是認為自己不會,就什麼都不寫。最後,答題的時候,字跡一定要清楚。

要答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每點內容不要羅嗦,但一定要把要點概括地講出。每點都要用序號標明,這樣才能清晰明了。

對於這個話題,我暫時只能想到這么多了,希望在歷史學習的道路上走好。

4.怎樣學好歷史

對於歷史,我想說的是: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我自己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

教我歷史的老師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他的課彷彿有一種魔力能把你緊緊地吸引住,浩浩歷史長河在他的講解下彷彿一下子就與我們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引導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去思考它們背後的聯系與實質。在他的指導下,高一時我的歷史學得很順利。也許是讓勝利沖昏了頭腦,高二時我開始偷懶了,不再注重基礎知識的及時掌握。只是到了考試前才臨時背一背。到高三下學期總復習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愚蠢。高一的知識由於有扎實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費多少力就能輕松地回憶起全部內容。而高二的課文我即使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忘的可能。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老師總讓我們「抓基礎、重平時」。إ 高中歷史的學習與初中完全不同,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總復習一次。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書才是最根本的。離開書本談能力是不現實的。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與縱向的比較。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إ

其次,做題當然也很重要。做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再回顧再思考的過程。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再如「直接」與「間接」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其實也很簡單。答「直接」時,你就讓頭腦變簡單些,一開始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完全不必拐什麼彎。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歸入「間接」那部分去了。إ

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題目是你曾經見過的,更不必費心去背某道題,只要掌握了方法,問答題也是很好解決的。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إ

其次是表達。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羅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寫得太多,一個要點繞了好幾個彎才講完,不僅會喧賓奪主,使老師因找不到要點而扣分,還會浪費許多時間,以致來不及做完考卷。

最後,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歷史也很有幫助。一個人無論怎樣細心都會有疏忽的地方,通過與同學交流筆記、與老師探討習題,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也可讀一讀像《歷史學習》這樣的雜志,了解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提高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解題很有幫助。另外,專題復習也很重要。可以幫助你掌握好歷史線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歷史規律之類的東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廣度。

其實,歷史是一門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擔心學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後,歷史會變得很簡單了。

5.怎樣學好歷史的方法 初中

首先——不要把歷史看得那麼難 一學期頂多就一本書 沒事兒時可以拿出來就當一本故事書看 要點——讓自己對歷史感興趣 沒事兒時可以拿出來就當一本故事書看 上廁所時可以看上幾段(^_^這是最輕松的記憶方法 因為時間短 決不會產生厭煩心理 且效果不錯) 技巧——需留意的重點是:重要事件 發生時間(原因)事件涉及的重要人物 簡單說就是「時 事 人」可以把重點劃線 這樣利於考試前快速復習 應試——復習按時間順序把歷史事件排列出來 通常這樣的方法可以同時記憶很多內容 高分技巧——重點歷史事件在掌握「時 事 人」基礎上歸納總結原因和歷史意義 這是一套簡單易行的學習歷史方案 最後祝你讀書快樂 學習進步!^_^。

6.如何學好歷史

我是歷史教師。

我這樣回答您。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需要的方法也不同。

適合於他,未必適合您。如果你是學生,我告訴你,吃透教材是基礎。

然後利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網里的「初中歷史」或者「高中歷史」頻道的網路資源源系統深入的學習。或者在學習時配一本較好的參考書。

基礎一般的配「教材完全解讀」(吉林人民出版社)基礎好的配「尖子生學案」。在課下認真完成質量檢測等作業。

對於初高中學生必須要完成好填充圖冊。完成好質量檢測和填充圖冊足矣!切不可胡亂地搞題海戰術。

學期末老師發的復習提綱要好好利用,假期看看歷史讀物,教材後面有書目,選擇自己喜歡看的就可以。

7.求個怎樣學好歷史的方法

常聽到我們的學生抱怨歷史學科難學,認為歷史知識太多記不住,或者是歷史知識點也知道,但考試成績總不理想等現象,反映出學生沒有掌握一個良好的學習方法。

實際上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你會感覺歷史是很有趣的、也是很好學的。①養成濃厚的學習的興趣:楊振寧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興趣是自學學習的先導,是人們探究世界的動力,是最好的老師。

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遇到挫折困難才能頑強攻克,百折不撓。" ②培養學習的主動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學習規律。

什麼是學習的主動性呢?就是不靠別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動下學習。怎樣才能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呢?一是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只有明確的學習目的,認清學習的重要性,才能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堅持不懈地學習。二是要採取積極的學習態度,有計劃地學習每門課程,要注意做到課前認真預習,對老師要講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對於疑難問題做出記號,等到老師講解時集中精神聽。

③"溫故知新"與"溫新知故"相結合。"溫故知新"反映了學習過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認識過程必然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規律,它告誡我們探求學問應該逐步消化,切忌囫圇吞棗,有的知識由表及裡,深思熟慮;有的知識需要由此及彼,融會貫通;有的知識應引進先知,觸類旁通;有的知識應該聯系實際,具體領悟。

然而,"溫故知新"也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識面狹窄,難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實踐中,"溫故知新"走向"溫新知故",從後者中找方法和規律,與"溫故知新"相輔相成,成為我們學習方法中的重要原則。"溫新知故"就是不拘於舊知,在不斷探求新知識的同時,以新帶舊,組成知識的網路系統,顯現知識間固有的邏輯關系,從而成為轉化能力,提高素質。

要學會整理歷史線索,努力構建歷史知識框架。歷史知識浩如煙海,平時在學習中我們掌握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這些知識貫穿在各個章節中,如同散落在各處的"小珠子",如果我們不及時用"線"把這些"小珠子"串聯起來,那麼這些知識很快就會丟失。

而串聯這些知識的"線"便是每個章節的歷史發展線索。有了點和線,我們就可以構建本階段的歷史知識整體框架。

④學歷史其實是不用死記硬背的,只要帶著心去看課本,認真多看幾次課本,記清事件的背景、過程和意義,理清歷史線索就可以了。要學會尋找記憶的規律,努力將知識牢記在心。

學習歷史的同學大概都有這樣的體會,即內容太多不好記憶,尤其是時間和會議、條約的內容,在考試的時候經常出現混淆知識的現象。如果我們能夠發現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有些知識是非常好記的。

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的時間,都是奇數1911、3、5、7,只要記住一個事件的時間其他的也都記住了。 ⑤要做到熟練地掌握歷史知識,一是對課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二是平時要認真記錄好老師提出的重點內容;三是利用假期的時間多閱讀一些歷史課外書,除了能增長見聞外,還可以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

如果我們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個清晰的了解,再結合學過的知識,就會有比較深刻的理解,理解是最好的記憶方法。 ⑥牢記歷史教學的目標是"掌握分析、歸納、綜合、比較、概括、推理等邏輯思維方法;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這是進行歷史復習時的指導方針,應側重從這幾個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復習歷史教材時,比較和分類是比較好的方法、橫向的,縱向的比較始終是訓練邏輯思維的有效方法。選擇、材料、問答是歷史的基本題型,它們的題目和答案中都含有歸納和演繹的成分,所以在答題特別是答問答題時要注意前後的關聯性、條理性和系統性。

我總結的歷史發散性思維和收縮性思維的並用,思路要開放,要全面,但觀點要統一,要准確。即思想要受觀點的約束。

同時答題時應先有條理的列出答題要點,即觀點,然後再根據觀點來擴充歷史事件,以事實來證論觀點。在解題時審題是關鍵,首先要審題的中心詞,其次是題目的條件限定語如時間限定、地點限定等,審題後便要注意答題語言的簡潔、明晰,一定要有層次性,不是答的越多越好的單純史實羅列,務必做到史論結合。

⑦學會知識的靈活運用,努力樹立綜合意識。現在實行的"3+綜合"高考制度,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夠靈活的運用政治觀點和地理知識來分析歷史現象,努力樹立綜合解決問題的意識,這樣我們再遇到綜合的問題解答起來便會得心應手。

總之,歷史是記憶性較強的學科,但歷史學科的學習又切忌單純的死記硬背,應注重鍛煉我們分析史實、理解的能力。因而歷史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和運用。

理出一條線索,找出各個歷史事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弄清每件史實前因後果。只要我們在學習上做一個有心人,相信你一定會考出優異的成績。

『陸』 如何學好初中歷史

學好初中歷史方法:

首先是興趣。著名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只要有了興趣,學科就能學好。只要學生不把歷史學科當成「豆芽科」或「副科」的思維(有的家長,有的學生視政治、歷史、生物、地理視這些學科為「副科」),就能學習好。

如果,學生認為語文、數學和英語最重要,其他學科是次要的,首先認識上就帶有偏見,那麼就不容易學好。既然國家層面都在開設這些科目,說明哪個學科都重要。

語數外是基礎學科,固然重要,但其他學科也同等重要。只是平時在學習時間的分配上孰多孰少的問題,語文、數學和外語要多分配時間,而政治歷史地生少分一些時間而已。各個學科不是孤立的,而是關聯的。學科之間可以相互補充。

所以,只要對歷史學科有興趣了,或者說從認識上提高了,相信歷史成績會好起來。

其次,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復習鞏固和認真

課堂上,要認真聽講,按教師的要求去完成,包括積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等;課後養成花幾分鍾時間消化當天講解的內容,以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

除了認真聽老師外,還要積極動腦筋,認真記筆記。

記筆記主要是記重點,知識記在對應的地方。

平時學習最好是准備兩支筆。一支是紅色筆,一支是黑色筆。紅色筆勾劃課文重點(重點內容作記號、中心詞等)。

第三,熟讀課文

歷史課文就像語文一樣,學生要把課文內容讀熟。提醒閱讀的時候要思考,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

第四,學會製作歷史思維導圖

現在叫思維導圖,我們那時候叫知識框架圖。叫法不一樣,但做法差不多。通俗易懂地說,就是把每課的知識點一個一個地列出來,用一條線把它串起來,把零散知識點形成整體,這樣就不易忘記。

『柒』 學習歷史的方法

1.學習歷史有階段性

高三的歷史學習和高一高二很不同,等你上了高三你會發現,它是一個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復鞏固的過程。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實的基礎和"歷史基本功"。

高一、高二階段,不必苛求知識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識的廣度。

你會發現語文水平的高低和課外知識的豐富程度對歷史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建議你多讀課外歷史書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語感的培養,建立自己的一套歷史觀和世界觀。

這些東西對你的影響可能不會馬上體現在分數上,但上了高三以後你會發現它們太重要了。

2.抓住課堂

要說實在的東西,課堂是很實在的。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聰明的理科生不聽課,照樣可以考好;但是一個文科生如果不聽課,他什麼成績都別想拿到。

聽課也有聽課的方法,我認為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預習的過程中把你理解的這一課的知識框架和系統大致構建出來,充分去領會書上每一個部分、每一個框題是為了說明什麼;

然後在聽課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聽課筆記,課後再與參考書上的知識重點、知識框架進行對比補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3.充分利用老師

每一個歷史老師對歷史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他們也都是經歷過高考的。你可以主動地和老師交流你對歷史問題的觀點,從老師的回應中吸取對你有益的東西。

4.史實問題和思維問題——兩大關鍵

你會發現我們做歷史題,做來做去無非就是考察兩個問題:要麼是史實,要麼是思維。

史實問題通常就是要考你的記憶,比如:法國大革命什麼時候爆發的?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是哪些?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是什麼……這些都是不容更改的史實,你必須非常熟悉和了解,這需要平時的積累和記憶。

記憶史實其實並不是什麼痛苦的過程,重要是要對歷史抱有激情和信念。最終你會發現一切都不難,就像你不會忘記家裡的門牌號和好朋友的電話號碼一樣。

同時,你還可以編一些順口溜來幫助記憶,比如,我就是用"工程隊"三個字來記憶中共一大的局限性的:"工——關注工人階級,忽略了廣大農民;程(城)——把城市作為重心,不符合中國國情;隊(對)——斗爭對象指向資產階級是錯誤的"。

思維問題考察的是你對歷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比如說我們見到"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導火索"這樣的字眼,那麼這道題應該就屬於是考察思維的。

這些問題通常是選擇題里比較難的部分,但其實也有一定的規律和方法。

一般來說,"根本原因"通常是經濟基礎(生產力發展)或者本質矛盾(階級矛盾尖銳);

「根本原因」通常看起來和該歷史事件的關系並不明顯;

"直接原因"通常是經過一步推理而不用深入分析就能直接得到的原因,和事件的關聯性非常強;

"導火索"通常都是一個偶然性很大的事件,不是出於社會和歷史發展必然。比如"五四"的導火索是巴黎和會外交失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是國王召開議會企圖征稅等;

"主要原因"是最難的,有時它是直接原因,有時是根本原因,這就要求你深入探究事物的內部邏輯,通過對比來決定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哪一個因素才是對事情起決定性作用的。

思維的鍛煉要靠大量做題和有效總結來實現,這一點也是積累的過程,上了高三老師也會經常給你一些提示,注意吸收,一定會有提高。

5.掌握一套既定的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

歷史學習裡面其實有很多約定俗成的東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條"或"兩條"來總結,比如:

了解一個事件我們通常是從"背景(原因),內容(經過),影響和意義(結果)"來記憶;

分析問題我們總是有"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維度來思考;

分析背景時我們會分"國內環境,國際環境"來進行;

評價意義時我們有"正面(積極)和負面(消極)"兩個方面。

你在答大題時會輕松地發現這些既定的思路可以迅速幫助你理解題目和入手分析。至於這些既定的方法你可以自己在學習中很容易地提煉出來,或者我建議你可以看《高中歷史學考必備手冊》最後一部分談到的一些學習歷史的思維和方法,都非常實在和具體!

(7)歷史學科如何學擴展閱讀:

學好世界歷史的現實意義與價值

1.有助於我們了解世界,並加深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理解

如果我們把世界歷史比喻成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那麼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以及各國家的歷史就是匯入長河中的涓涓溪流。世界歷史並不是各國分散而孤立歷史的簡單羅列,而是相互聯系、渾然一體的歷史集結。

因此,同學們學習世界歷史,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世界,而且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理解,從而使我們更深刻感受到東西方文明是在不斷交流碰撞中才得以形成今天如此的輝煌和繁榮。

2.有助於我們吸納和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進而增長我們的才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古至今,人類在生存和發展的求索中盡顯無窮的智慧,創造出許多令世人嘆為觀止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這些無價之寶不僅屬於其所在的民族和國家,更是全人類共有的寶貴遺產。同學們如果能從中吸納精華,為己所用,一定會增長我們的才智。

3.有助於我們感同身受無數愛國優良傳統,進一步提升我們的修養品行

在世界歷史長河中,無數名垂千古的愛國志士仿若片片浪花,使歷史長河波瀾壯闊、流光溢彩。如19世紀法國科學家也是微生物之父——巴斯德就曾寫下如此豪邁的愛國感言:「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他自己的祖國」,其愛國之情不知感召了多少世人!

我國許多科學家在滿目瘡痍的新中國成立之初能夠毅然回到祖國,報效國家,足見愛國精神的巨大魅力!如果我們在學習中深切體會他們高尚的愛國情懷,自然會提升我們的修養品行,並使我們受益終生。

『捌』 歷史該怎麼學才能學好

一.高精度鞏固知識點
精讀課文、把握內涵
1.精讀課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復閱讀,思考詞與詞間、句與句間、段與段間的前後關系,弄清每一個知識點,做到完整地回憶課本。
如世界現代史「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一目就要弄清四個知識點:一是經濟危機出現的原因;二是經濟危機的出現;三是這次經濟危機的特點;四是這次經濟危機產生的影響。這四個知識點又是相互聯系的,共同構成了關於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完整知識體系。
2.把握內涵。在弄清知識點的基礎上還須向細處分析,進一步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全部內涵。
二.高準度理解歷史概念
4個方法
1.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弄清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確定義的前提。
2.完整歸納概念內容。
3.區別概念的異同。在復習中應把同類或相似、相近的概念進行對比,區分其異同點,從而提高對概念的准確把握。
4.運用概念分析問題。僅做到對概念的理解還不夠,能運用對歷史概念的准確理解來分析歷史現象才是復習中的理想境界。
三.高密度串聯知識網路
抓點、串線、鋪面
知識網路是知識內在的點、線、面交織而成的有機整體。在復習中,必須抓住教材中各知識點的聯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知識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形成科學的知識網路。
1.抓點。如士族制度問題,可抓住四個點:①魏晉時期,在地主階級中形成士族制度②東晉南朝時期,士族勢力發展③南朝末年,士族勢力漸衰④唐朝末年,在農民起義打擊下,士族被進一步摧垮。這樣,對士族問題就有了完整而明確的認識。
2.串線。「線」是有內在聯系的歷史事件構成的知識線索。如秦朝的皇帝、三公、郡縣,兩漢王國問題的解決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杯酒釋兵權」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的廢丞相、八股取士、軍機處和文字獄,這些都是「點」,由這些點構成了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建立、鞏固、加強的發展史。
3.鋪面。「面」是歷史某一時期或階段的全部內容構成的知識整體。
總之,只有系統地把握歷史知識結構,才能比較輕松地掌握一個時期或階段的整體內容,進而捕捉歷史的階段性特徵,解題時才能撒得昌毀答開、收得攏余源。
四.全方位分析歷史現象
立體知識體系
教材是按照時間順序對歷史進行敘述的,是一個平面系統。但高考命題則往往抽取歷史線索,挖掘知識聯系,古今中外、縱橫交錯形成立體系統。因此,備考復習不僅要點線面結合形成知識網路,而且要在此基礎上拓寬、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歷史現象,形成立體知識體系。
1.相對完整的敘述+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
2.宏觀分析+微觀考查。
3.顯性聯系+隱性聯系。「顯性聯系」是教材中歷史知識間較明顯的聯系,而「隱性聯系」則隱藏於知識之間。
換言之,就是所謂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而隱性問題是對顯性問題的深化、概括、比較和系統化,顯性問題只有通過隱性問題才能提高其自身的價值。
4.歷史學科+相關學科。
五.多角度比較人物事件
掌握比較技能
在歷史測試的四種題型中,無一不涉及到比較能力,因此,學會科學的比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較技能,尤為必要。
1.把性質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進行比較,分析其不同背景、特點、作用或實質等。
如兩次世界大戰、三次科技革命,各有其背景和特點;再如我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的作用,從政治上看主要有三類,一是「推翻」,如秦末農民戰爭,西漢綠林赤眉起義,元末、明末農民戰爭;二是「瓦解」,如東漢末年農民起義,唐末黃巢起義;三是「打擊」,如太平天國運動。
2.把性質相同但分布於不同歷史階段的歷史耐慧事件加以分析比較,理清發展線索。如對中國近現代史上幾次大的革命運動進行分析比較,既可以認識其不同的階段性特徵,又可以系統地把握中國革命史的全過程。
3.把同類歷史事件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進行比較。如資本主義的侵略擴張,在工業革命前後就具有不同的特點。
4.把某些表現相同而性質不同的歷史事件進行比較,認清其不同實質。如唐代手工作坊和明代手工工場,清政府向列強大借外債同現階段我國向資本主義國家貸款等問題。
六.科學化評價人物事件
尺度、角度、信度
要想科學地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必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要掌握評價的尺度、角度和信度。具體說來,應做到以下幾點:

1.立場正確。要站在正確的階級立場(人民的、愛國的立場)和社會立場(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進步、國際主義和改革探索等)上看問題。
2.觀點鮮明。評價歷史人物要堅持「時勢造英雄」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兩個基本觀點。
3.方法得當、客觀公正。要全面而准確地分析和評價,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區分不同的階段,要運用辯證分析法、階級分析法、歷史分析法等方法進行全面而綜合的分析,切忌簡單化、片面性和絕對化,要注意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局部和全局、現象和本質的關系。
七.簡化概括歷史知識
要點、時間、邏輯
歷史知識浩瀚龐雜,要把其濃縮、概括、提煉成簡明扼要、要點明確的知識點、知識鏈才能有效地掌握教材。
1.抽取要點。即正確選用課本中的關鍵字詞或章、節、目標題,或者用自己的語言精煉准確地表達出來,形成知識要點。比如蘇維埃政府實行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可提煉成①收企業②征余糧③禁商貿④配物品⑤強勞動。
2.時間作序。即以時間為序來組織知識。
3.邏輯劃塊。即按照有關知識的邏輯關系進行分塊概括。如中國古代各時期文化發展的原因,可以分析以下方面:
①政治清明、社會安定
②經濟發展、社會繁榮
③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④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發展等。
八.靈活化運用歷史理論
堅持理論分析
對任何歷史問題的分析,都必須以理論為根據,否則就無法保證得出正確的結論。因此,必須系統地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注重運用理論分析歷史問題。
例如分析拿破崙的有關歷史問題,就可以運用不同的史學理論,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可以運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系分析拿破崙在政治舞台上的出現;運用人民群眾和傑出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的原理,分析拿破崙帝國的政權性質;運用質量互變原理分析拿破崙對外戰爭性質的變化等等。
只有堅持運用史學理論分析問題,史學理論水平、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平時要選擇一些理論性較強的試題,進行史論結論合訓練。有目的、經常性的練習,必然會促使靈活運用理論的能力不斷提高。

『玖』 歷史怎樣學

歷史怎樣學?

如果是中學階段學習歷史,希望增加對課程的興趣和應付考試,2樓「can和yao」的回答就相當實用有效了。 如果是希望有獨立的眼光和思想了解、審視世界文明發展的歷史、自身民族的歷史,學會以史為鑒,或通古博今,那麼「歷史怎樣學」就成了一個相當難以回答的問題。 有位歷史學家嚴耕望出過一本書,叫做《怎樣學歷史——嚴耕望的治史三書》,是針對大學的歷史愛好者和專業初學者開講的,或許可以借鑒參考一下。其中提到有這么九點,簡單概要如下: 1,要專精,也要博通。 2,斷代研究不要把時間限製得太短促。 3,集中心力和時間做「面」的研究,不要做孤立「點」的研究。 4,要看書,不要只抱著個研究題目去翻材料。 5,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書,說人人所未說過的話。 6,未有確鑿證據之前,盡量少說否定語。 7,不要忽略反面證據。 8,盡量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的史料。 9,要開闊胸襟。 另外,法國歷史學家的《為歷史學辯護》一書也不妨一讀,了解一下歷史學研究的領域和方法,以及對於個體和社會的意義。 此外,如果只是想稍微了解一下歷史學,不妨揀選一兩本著名且信譽良好的史學家的代表著作精讀一下,從中體會他們對待歷史的態度和方法,或許會對自身有良好的教益。 比如說,中國通史方面,不妨讀一讀國學大師錢穆的《國史大綱》(中華書局版 )。斷代史方面,黃仁宇的「大歷史」系列著作風靡一時,敘事生動有趣,不妨在床頭放上一本,如《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這些都是相對比較通俗一些的。 或者細讀《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和《明史》,就事分類摘讀,每研究一事,就摘讀這5本書中相關章節通讀、比較,也可以針對感興趣的人物分類摘讀……如此下來,想必對於歷史的感受和理解會上到一層新的境界。 或者就拿一本古人的「八卦」雜志來看也好,比如《世說新語》,故事短小、語言清新精煉,同樣可讀到許多魏晉南北朝分裂時代的人情、風俗和歷史變遷。

聽一遍錢文忠老師講的三字經,特經典,聽完後再去學歷史你會輕松許多

歷史難學不?怎樣學好歷史?

學習歷史不能僅僅只記,要學會理解它們。我自己是學文的,感覺這些方法還不錯,下面就說說:首先你要建立學習它們的興趣,感覺你學它們不是僅僅為了學習,更為了自己的愛好。有道是興趣是最好的導師,達到這一步很重要。第二,要每天抽時間去看,不要想著你是在看書,象看歷史你大可以把它當作故事,推薦一種看書的方法,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看這些比較有效果。不過這依個人情況而定。注意的是,這一層你不必想著你要怎麼樣去記它,只要你把書看好熟就行了。第三,課前課後工作要做好,這里指的是課前你一定要把書看一遍,就是第二步,只有把書看了上課才會輕松一點。不過這一步你要多做一件事,那就是你要設身處地的去想這些書上的東西,想想它們為什麼這樣,要是你你會怎麼樣。這是課前,至於課後,那就是你要即使復習上課講的東西,想必你上課應該有筆記,找出來看,看看老師是怎麼講的,有沒有與你想的不一樣。第四就該講下上課的事事了,有好多學文的包括有一段時間再內都有一種錯覺那就是文科上課不重要,關鍵靠課下.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你的想法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有些問題也不是我們做學生就能解決的,所以文科上課同樣重要.至於上課,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認真,而且要做筆記,這是學文的一大方法,因為你當時記得不一定過段時間你還記得,所以要做筆記,把重點難點作上記號,這樣下課後你復習起來就方便了,也不會有一種盲目感,學習起來有一種方向感.第五那就是做題目,文科其實和理科沒多大區別,因為你在做題目中才能了解到自己有哪些還不會,這樣就有側重點,學習起來輕鬆些,也容易些.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可以看些課外書籍,這對學習也蠻有用的

怎樣學好歷史?

樓主:
我高中時X科是選歷史的,我還是歷史科代表。個人認為自己的歷史還學得不錯,我給點建議你,希望對你有幫助。想學好歷史,我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就是,做到「四多」:第一,一定要「多看書」。這是基礎中的基礎!必不可少的階段!第二,「多多做練習」。看書後,就要多做練習題。這樣容易鞏固所學的知識。第三,就是「多問問題」。上課時,看書時,做練習後,有什麼問題不懂的,就一定要去問老師。把問題搞懂。第四,就是「多思考」。我們只是知道「是什麼」後,還要知道「為什麼」,有時甚至還要知道「怎麼樣」。所以要想做到這一步,必須要多思考!思考歷史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積極作用,消極影響等等的一系列問題。
最後希望我的這「四多」能夠幫助得了樓主,也衷心祝願樓主能夠取得好成績!

級別:一級教員
2008-03-16 12:07:07
來自:河南省平頂山市 一、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歷史
這是一則讓人笑不出來的笑話:
歷史課上,老師在講《火燒圓明園》一課,小明一直在打瞌睡,老師便課堂提問:「小明,圓明園是誰燒的,」小明嚇得睡意全無,驚慌答道:「不是我燒的!」
次日家訪,老師說起此事:「我問小明,圓明園是誰燒的?他居然說不是他燒的!」這時,小明的媽媽急忙答道:「我家小明一向老實,他說不是他燒的,就一定不是他燒的!」小明的爸爸是個本地著名的企業家,站了起來,滿臉不高興地說道:「燒就燒了,多少錢賠就是了。」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學好歷史,生活中往往會鬧出一些笑話。不懂歷史的人,將來很難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也不會成為一個成為處處為國家為人民利益著想的優秀的企業家。
國家規定:歷史課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歷史課程是國民素質教育的一門基礎課程。
二、初步認識歷史課
(一)初中歷史課要學哪些內容呢?
初一學中國古代歷史,初二學中國近歷史,初三學習各國的歷史。初一初二還要穿插學習淄博在區的鄉土歷史。
每一冊課本一般都分為幾個單元,歷史學習基本上是以課為單位,一課時學一課。
(二)每課課文由10個部分組成:
1.匯入框:由生動的故事、傳說、詩歌、民謠或文物、名勝古跡等開篇,然後提出問題,匯入新課引發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又增強了教材的啟發性。
2.課文(宋體字):著重講述歷史發展的生動過程,力求簡明。這是課堂學習的基本內容。
3.閱讀課文(楷體字):其作用是引起學習興趣,淺化教材內容、擴大知識面,培養良好的品德。這部分內容一般不要求記憶,考試也不作統一要求。
4.專欄的文獻資料(豎排字):基本上每課一條。目的是使你接觸一些淺顯的文獻資料,以增強歷史的真實感,並能提高閱讀古文、古詩詞等的能力。
5.圖表: 包括圖畫、表格、地圖和圖注,是課文的組成部分,為的是增加你的考古文物知識,增強歷史的真實感,增強課文的明晰度,有利於教材的形象、生動,也起到淺化教材、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6.動腦筋:插在課文中間,每課1—3個,以增強教材的啟發性和探究性,便於你參與課堂教學,發展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並使課文中沒有講出的結論,由自己通過思考和分析得出。
7.注釋和注音 目的是淺化教材,便於學生自學,擴大知識面。
8.檢測自己: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題,檢驗自己對本課核心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9.活動與探究,安排在每課課文後面,有1—3項,可任選。啟發你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你的實踐能力,以及與其它學科交叉、與現實生活聯絡學習的能力。也有一些能起到鞏固所學內容的作用。活動方式很多,包括小討論、小游戲、比一比、找一找、查詢成語故事、尋找變革、判斷、分析材料、製表、填圖與思考、看圖分析、看圖猜字、故事會、朗誦比賽、短劇、小製作、動動手、小實驗、欣賞、看一看等二十餘種。
10.自由閱讀卡:設在活動與探究之後,內容以介紹與課文同一時期的物質文明、社會生活等為主,同時結合現實生活中涉及的一些問題。它有利於拓寬你的知識面、使歷史更加貼近生活,並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引發你學習歷史的興趣。
11.活動課:主要是引導你進行探究式學習,培養你的多種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同時,也使你學會學習歷史的方法與技能,如,了解歷史的途徑,地圖的識別與年代的計算等,為以後學習歷史打好基礎。
三、如何學好歷史課
不少同學、家長甚至是教師,對歷史學習在認識上存在著誤區,誤以為對歷史知識死記硬背就是歷史學習的唯一方法。認為平時劃一劃、記一記,考前背一背、練一練,歷史就能考好。其實事實不是如此簡單,不少同學考試時「全軍覆沒」的慘痛教訓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那麼,如何做才能學好歷史呢?
(一)學會預習
1.預習很重要
所謂預習,是在老師講課之前,先自己閱讀新課的內容,做到初步了解,並做好學習新知識的准備工作。預習將直接影響聽課的效果。
預習可以提前消滅聽課中的「攔路虎」;預習有利於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預習可以提高獨立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預習有利於提高聽課的效率;預習有利於鞏固所學的知識;預有利於扭轉學習被動的局面,學生一般對預習不夠重視,除開對它的好處不了解,還因為感到時間不夠用,沒有功夫預習。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沒有預習的習慣。其實,預習有利於學習困難的學生扭轉學習被動的局面。
值得我們指出的是,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預習,尤為重要。其實,這種同學差的根本原因可能就在「不預習」上。預習、上課、作業、復習四個環節組成了每課時的一個周期,因為前面預習一個環節「欠債」,而影響了後面學習環節的順利執行。整天忙於應付作業,如此惡性迴圈……這些同學在短時間內要多吃點苦,在完成每天學習任務之後,加班個把小時預習。這樣做雖然費了時間,但上課能聽得懂,減少了因上課聽不懂而浪費的時間,花在課後整理消化、作業上的時間也可以減少了許多,時間一長,運轉正常了,學習的被動局面改變了,就不需要再加班了。
2.預習的策略和方法
預習從時間和內容上說,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課前預習(課前預習下節課的內容)、階段預習(預下一階段的學習內容)、學期預習(開學前在假期里,預習下學期的內容)。
(1)學期預習和單元預習的步驟
第一步:閱讀序言——《致同學們》
在課本里,序言主要是講述歷史課本的結構,學習方法。所以,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第二步:閱讀本書目錄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在一所學校,把即將學習歷史的學生分成兩組,第一組從第一天開始就正式學習歷史;第二組則先對歷史課本做概括性的說明,通讀目錄,才進入正式學習。結果在起跑時慢了一步的第二組,最後成績卻普遍比第一組好。請利用好課本的目錄,雖然看了課本的目錄,也未必完全理解。但是,每次一翻開書,先讀一次目錄,就可以掌握過去所學的功課,在整體居於什麼地位;其前後關系又是如何。由這里可以體會出,讀書的重點應該放在哪裡,對學習也才能胸有成竹。
第三步:閱讀單元導論
序言所講述的是廣泛和一般的問題,但單元前的導論所講的則是狹小和具體的問題。你注意到每個單元的前面都有一幅代表性的插圖了嗎?
第四步:閱讀書本後面的大事年表,將有助於你掌握歷史的時序結構。
(2)課前預習的基本程式
通常,預習新課可按以下程式進行:
①瀏覽教材;②編寫本節的內容提要;③確定本節的重點和難點;④找出上課時應重點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可用彩筆勾出。
例如,學習第10課 「秦王掃六合」一課可按上述四個步驟進行預習,且在預習的過程中填寫下面的內容:
①瀏覽教材的初步印象:本節教材比較重要,有一定的困難。(本課涉及的空間概念較多,初一學生因見識與閱歷的因素,難以形成准確的空間概念。)
②本節內容提要:
秦王掃六合
一、秦統一六國和中央集權政治的建立
1.秦統一六國
2.加強中央集權(中央上、地方上)
二、鞏固統一的措施
1.經濟上:統一貨幣、度量衡、
2.文化上:統一文字、禁書坑儒
三、北築長城和開發邊疆
1.秦長城
2.開發南疆
3.秦的疆域
③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貫穿本課的核心問題是「統一」:秦滅六國,建立統一國家;秦始皇採取一系列措施,鞏固統一國家;北築長城、開發南疆,維護統一國家。因此,秦的統一及其作用是本課的重點。
本課的難點:焚書坑儒是本課的一個難點。難以理解。 此外,本課涉及的空間概念較多。
④課堂上應注意解決的問題:
第一,掌握秦朝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長城、靈渠兩項古代工程。第二,通過引導學生歸納並試評「秦完成統一的原因」、「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等問題。
(3)預習一般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一是要妥善安排時間。最好前一天晚上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這樣印象較深。新課難度大,就多預習一些時間,難度小就少預習一些時間。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預習下一周要講的課程,以減輕每天預習的負擔。
②二是要明確任務。預習總的任務是先熟悉教材,為新課的順利進行掃清障礙。具體任務一般有:a.初步理解課的基本內容是什麼?結構怎樣?b.找出書中重點、難點和自己感到費解的地方c.把本課後面的練習嘗試性地做一做,不會做可以再預習,也可記下來,等教師授課時注意聽講或提出。
③預習的深度要控制。預習要防止過粗的偏向。有的學生在預習時,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一看,淺嘗輒止。這達不到預習的效果。預習還要防止過細的傾向。
④三是要看、做、思結合。看,一般是把新課通讀一遍,然後用筆勾劃出書上重要的內容,需要查的就查,需要想的就想,需要記的就記。做,在看的過程中需要動手做的准備工作以及做做本課後的練習題。思,指看的時候要想,做到低頭看書,抬頭思考,手在寫題,腦在思考。預習以後,還要合上書本,小結一下,回憶新教材的內容、加深印象。
⑤預習應在當天作業做完之後再進行。時間多時,鑽得深一點;否則鑽得淺一點。切不可每天學習任務還未完成就忙著預習,打亂了正常的學習秩序。
⑥積極爭取歷史課的老師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差一些也不要羞於見老師,讓老師知道你想學好歷史,老師會很愉快地告訴你預習應有的基本程式,會為你解答預習中遇到的「攔路虎」。

歷史:怎樣學好歷史學科

對於歷史,我想說的是: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尤其對參加小綜合或大綜合的考生來說,平時的基礎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我自己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教我歷史的魏獻策老師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他的課彷彿有一種魔力能把你緊緊地吸引住,浩浩歷史長河在他的講解下彷彿一下子就與我們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引導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去思考它們背後的聯絡與實質。這是學習歷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導下,初一時我的歷史學得很順利。也許是讓勝利沖昏了頭腦,初二時我開始偷懶了,不再注重基礎知識的及時掌握。只是到了考試前才臨時背一背。到初三下學期總復習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愚蠢。初一的知識由於有扎實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費多少力就能輕松地回憶起全部內容。而初二的課文我即使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忘的可能。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老師總讓我們「抓基礎、重平時」。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絡,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 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絡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其次,做題當然也很重要。做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再回顧再思考的過程。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再如「直接」與「間接」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其實也很簡單。答「直接」時,你就讓頭腦變簡單些,一開始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完全不必拐什麼彎。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歸入「間接」那部分去了。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題目是 你曾經見過的,更不必費心去背某道題,只要掌握了方法,問答題也是很好解決的。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達。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寫得太多,一個要點繞了好幾個彎才講完,不僅會喧賓奪主,使老師因找不到要點而扣分,還會浪費許多時間,以致來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條時也有一個技巧,即根據所給的分數決定要分幾條。一般一個要點是兩到三分,如果一道題是八分,那麼很可能它的要點就有四個。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實在想不出還要答些什麼,也要盡可能寫滿那個推算出的條數。同時,還要注意序列號的安排。大點小點用不同的序列號標出,就會顯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這樣也就不容易丟分。最後,字跡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個老師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改完那麼多的試卷,如果字跡潦草,有哪個閱卷老師會有好心情給你高分呢?? 最後,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歷史也很有幫助。一個人無論怎樣細心都會有疏忽的地方,通過與同學交流筆記、與老師探討習題,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也可讀一讀像《歷史學習》這樣的雜志,了解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提高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解題很有幫助。到初三下學期的時候,要爭取每天都花一至兩個小時在歷史上。因為歷史有一個特點,容易忘。今天記得滾瓜爛熟的東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復習歷史更要注意計劃性。除了跟上老師的復習進度外,自己還應有自己的計劃,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表,哪段時間復習哪段內容,注意科學合理,確保能夠按時完成。可以雙條線同時進行。一條是老師的,一條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師在復習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時,還可再看看中國史。不僅記住了更多的內容,還有利於進行中外比較,使自己對初中三年的歷史知識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單獨復習世界史好上幾倍。另外,專題復習也很重要。可以幫助你掌握好歷史線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歷史規律之類的東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其實,歷史是一門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擔心學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後,歷史會變得很簡單了。

怎樣學好歷史,怎樣學才能對歷史感興趣

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事件——聯想學習法,通過一個事件張開一張網路來記憶相關事物。
例如-赤壁之戰——南方對抗北方——導致三國鼎立——劉備崛起
赤壁之戰——結果直接影響荊州地盤分配——曹操佔領荊州北方襄陽、劉備佔XX、孫權佔XX
赤壁之戰——周瑜佔主導地位——黃蓋苦肉計、周瑜反間——曹操誤殺張允、蔡瑁
感興趣兼打基礎
世界歷史方面,建議你先看《大國崛起》這本書(紀錄片也有,不過看完比較費事),這本書本身十分有趣,長度也不長。看完之後,你對世界上九個資本主義強國(英、法、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德國、俄國、美國、日本)的基本歷史都有了一個比較充分的了解,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
中國歷史、經濟、文化方面。建議你看易中天的《帝國的惆悵》《帝國的終結》兩本書,對中國的經濟、歷史、政治制度的發展歷程有了一個清晰了解。
有了這幾本書 打底、你對於歷史的大背景、流動的大方向有了比較扎實的基礎,接下來你可以再看一些比較專精某一時代或國家的歷史方面的書,應該都不會太棘手了。

怎樣做歷史選擇題?怎樣學歷史?

額。。我當初學歷史的時候也是選擇題特拉分。。。
我個人的做法是 根據題干意思不加自己主觀看法,題目說什麼就選和題目題意最接近的選項,只要做到客觀,應該就能減少錯誤率,我就是這樣的
個人做法僅供參考(其實歷史選擇題主要是客觀看法,少加自己主觀看法就應該能對)

初=歷史怎樣學好

認真聽講 老師在講的時候要認真聽 多回憶一下 歷史是副科 主要就只能靠背了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科如何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