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黎平蓋寶歷史多久了

黎平蓋寶歷史多久了

發布時間:2023-05-30 12:15:23

㈠ 黎平會議的歷史意義有哪些

黎平會議的歷史意義:黎平會議關繫到紅軍命運、中國革命前途,是中國革命偉大轉折的開端。黎平會議在黨和軍隊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避開強敵布陣的湘西,揮戈入黔,為了確定紅軍的進軍路線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開政治局特別會議。

黎平會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戰略方針之決定》,避免了讓紅軍陷入重圍的危險,使紅軍爭取了主動。黎平會議是長征以來具有決定意義戰略轉變的關鍵,為遵義會議的召開作了重要准備。

黎平會議意義的具體表現:

第一、陵埋改決定中共中央和紅軍的命運和未來;

第二、否定錯誤軍事路線;

第三、中國革命重新走上正確路線;

第四、堅定了信心。液亮

黎平會議會議成為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解決自己重大問題的嘗試,開創了我黨歷史上否定共產國際及其代表對中國革命錯誤指導的先例,是我黨對共產國際從盲從到獨尺判立思考的轉折點。

㈡ 黎平縣十大旅遊景點

黎平縣十大旅遊景點:黎平肇興侗文化旅遊景區、黎平侗鄉風景區、翹街古城、肇興侗寨、少寨紅軍橋、黎平古城牆、德鳳古城、仿氏地捫寨、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黎平國家森林公園。

1、黎平肇興侗文化旅遊景區:

黎平肇興侗文化旅遊景區是黎平侗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核心區,是文化遺產保護地。肇興民族風情濃郁,民俗活動豐富多彩,是海內外遊客體驗侗族風情的絕佳勝地。

㈢ 黎平縣歷史

黎平古時叫什麼

黎平得名源自1322年(元至治二年)設上黎平長官司。黎平府自1413年設置始至1913年廢除,有500年的歷史。

黎平,侗語音譯。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黎平境內開始建土司,置福祿永從長官司。元至元中,於里坪 寨置上里坪長官司(『里』,原是侗族人民祭祀的處所)。

1283年,置古州八萬軍民總管府(古州,今黎平羅里)。至治二年(1322年),廢除總管府,里坪寨更名黎平寨,上里坪長官司改為上黎平長官司,轄12個長官司,隸屬湖廣行省思州安撫司(思州,今岑鞏),黎平始得名。

1385年,廢除上黎平長官司,建五開衛指揮司,軍政總管,轄15所2屯、14個長官司。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廢除思州安撫司,設黎平府如段於黎平寨之官團,隸屬貴州承宣布政使司,轄潭溪、八舟、古州、曹滴(後廢)、洪州泊里、福祿永從、西山陽洞(後廢)7個長官司,境內實行軍民分治;五開衛轄所、屯,隸屬湖廣。

1434年,並新化府入黎平府,府轄區擴大,為有效管理新轄湖耳、歐陽、新化、龍(隆)里、亮寨、中林驗洞、赤溪湳洞7個蠻夷府城駐地由官團遷至五開衛城(五腦寨),府衛同城。

1441年,明正統六年,廢除福祿永從長官司,設永從縣,隸屬黎平府。1582年(明萬曆十年),黎平府改為軍民府,兼治五開衛事,知府歸沅辰道節制。1600年黎平府隸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1603年復隸屬貴州。

1725年,楚省的五開、銅鼓二衛改屬黎平府。1727年,五開衛改設開泰縣,銅鼓衛改設錦屏縣,隸屬黎平府,改楚省靖州的天柱縣屬黎平府。

1730年,設古州廳同知,屬黎平府。

1733年,天柱縣改隸屬鎮遠府。

1913年,原府、州、廳一律改為縣,廢府設黎平縣和洪州分縣,改開泰縣為錦屏縣,屬黔東道。

1935年,黎平縣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專員駐地;二十五年(1936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同年撤銷洪州分縣,並入黎平縣;二十六年(1937年)以後屬第二行政督察區。

1950年,黎平縣屬獨山專區,1952年屬都勻專區,1956年劃歸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2013年,黎平縣被貴州省人民 *** 定為省直管縣試點(暫未推行)。

黎平縣各朝代知府縣令名稱

黎平縣,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轄縣,位於貴州省東南部,黔東南州南部,東毗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南鄰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西連黔東南州榕江縣、從江縣,北接黔東南州錦屏縣、劍河縣,是貴州東進兩湖、南下兩廣的橋頭堡。

黎平縣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其中侗族約佔全縣總人口71%,是中國侗族人口最搭枯多的一個縣,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因而有「侗鄉之都」的美稱。黎平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 駐德鳳是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的府城,古城保留完好,有」杉海糧倉油壺」、侗族大歌之鄉、鼓樓之鄉等稱號。

黎平縣是中國名茶之鄉,截止2012年底,黎平縣茶葉種植面積已經達到50.8萬畝。黎平縣是中國28個重點林區縣和國家11個退耕還林示範縣之一,也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

中文名稱

黎平縣

外文名稱

Li Ping county

別 名

黎平府、開泰縣、侗鄉之都

黎平的簡歷

1974.08——1978.09 貴州省安龍縣木城公社雷庄生產隊當知青;

1978.09——1982.08 貴州省工學院水工建築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2.08——1987.06 貴州省安龍縣水電局設計隊副隊長(其間:1986.03—1987.01 在安龍縣普坪鄉掛職任扶知橡洞貧副鄉長);

1987.06——1991.05 貴州省水利電力廳政策研究室工作;

1991.05——1996.07 貴州省水利電力廳水政水資源辦公室副主任;

1996.07——2001.01 貴州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處長;

2001.01——2003.06 貴州省水利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2003.06——2006.04 貴州省水利廳副廳長、黨組成員兼貴州省水文水資源局局長、黨委書記(其間:2002.09—2005.07 在職就讀貴州省委黨校行政學專業並獲研究生學歷);

2006.04——2007.02 貴州省水利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2007.02——2014.01 貴州省水利廳廳長、黨組書記。

誰能說一下貴州黎平的風土人情

真不是幾句話就能說完的,給你些圖看一下吧!!!

黎平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紅軍長征進入貴州第一城,有「杉海糧倉油壺」,「中國侗都」,侗族大歌之鄉,鼓樓之鄉等稱號黎平有四項吉尼斯世界之最:最大的天然石拱橋——高屯天生橋;最早的侗族鼓樓雛型——述洞獨柱鼓樓;埋藏於地下最久、體積最大的陰沉木——杉木陰沉木;最大的侗寨鼓樓群——肇興鼓樓群。

四項吉尼斯世界之最集中在一個縣,這在貴州乃至全國都罕見的。

貴州黎平縣萬福山路地名來歷

一、貴州省黎平縣萬福山路地名來歷無法考證,但黎平縣名的來歷是: 黎平是侗族的世居地,黎平縣城曾多次搬遷,但均稱為黎平,當時置城於五開地區內,後稱為黎平寨,這里四周是低山,中間有田壩,侗語稱坪"bin",漢語一般寫作坪。

"黎平"為侗語小山或嶺,如果將其侗語譯成漢意,是指居住在四周有小山且中間是平壩的地主,這里符合當時的地理環境,這種以"坪"或"平"作地名的,在黎平侗族地區還有,比如"di bin",漢語寫作"地坪"就是一例,為地理環境得名,黎平是侗語的音譯,是依地理環境而得名。 二、貴州黎平縣簡介: 黎平縣,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轄縣,位於貴州省東南部,黔東南州南部,東毗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南鄰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西連黔東南州榕江縣、從江縣,北接黔東南州錦屏縣、劍河縣,是貴州東進兩湖、南下兩廣的橋頭堡。

黎平縣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其中侗族約佔全縣總人口71%,是中國侗族人口最多的一個縣,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因而有「侗鄉之都」的美稱。黎平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 駐德鳳是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的府城,古城保留完好,有」杉海糧倉油壺」、侗族大歌之鄉、鼓樓之鄉等稱號。

黎平縣是中國名茶之鄉,截止2012年底,黎平縣茶葉種植面積已經達到50.8萬畝。黎平縣是中國28個重點林區縣和國家11個退耕還林示範縣之一,也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

黎平縣屬貴州省哪個市

黎平縣不屬貴州省哪個市,屬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黎平縣,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轄縣,位於貴州省東南部,黔東南州南部,東毗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南鄰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融安縣,西連黔東南州榕江縣、從江縣,北接黔東南州錦屏縣、劍河縣,是貴州東進兩湖、南下兩廣的橋頭堡。

黎平縣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其中侗族約佔全縣總人口71%,是中國侗族人口最多的一個縣,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因而有"侗鄉之都"的美稱。黎平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 駐德鳳是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的府城,古城保留完好,有"杉海糧倉油壺"、侗族大歌之鄉、鼓樓之鄉等稱號。

黎平縣是中國名茶之鄉,截止2012年底,黎平縣茶葉種植面積已經達到50.8萬畝。黎平縣是中國28個重點林區縣和國家11個退耕還林示範縣之一,也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

黎平縣,處於東經108.31'—109.31',北緯25.41'—26.31',地處黔、湘、桂三省(區)交界及雲貴高原向江南丘陵過渡地區。東南面與湖南靖州縣、通道縣及廣西三江縣交界,西南面與貴州省榕江縣、從江縣毗鄰,東北與貴州省劍河縣、錦屏縣接壤,轄25個鄉鎮403個行政村,1497個自然寨,國土面積4441平方公里,是一個以侗族人口為主,侗、漢、苗、瑤、水等多民族雜居的縣份,也是貴州省人口最多面積第二大的縣份。黎平縣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杉海糧倉油壺」,「中國侗都」,侗族大歌之鄉,鼓樓之鄉等稱號。

從江歷史

歷史沿革元為福祿永從、西山大洞等處,屬思州軍民安撫司。

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福祿永從長官司,屬思州宣慰司;永樂五年(1407年)置西山陽洞長官司,屬思州宣慰司;六年(1408年)增設二長官司吏目;十二年(1414年)以福祿永從、西山陽洞二司隸黎平府;正統六年(1441年)改福祿永從、西山陽洞蠻夷長官司為永從縣,屬黎平府。清康熙二十二年(1693年)廢西山陽洞長官司;雍正十年(1732年)添設永從縣承一員,分駐丙妹,又移黎平府潭溪司吏司駐下江;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以貴陽府通判駐下江,改為黎平府下江通判,置下江廳。

清朝末年,從江縣地分屬永從縣、下江廳、開泰縣和潭溪司。民國二年(1913年)改下江廳為下江縣,與永從縣均屬黔東道;開泰縣和潭溪司並入黎平縣,從江縣地亦分隸永從縣、下江縣和黎平縣。

三年(1914年)以丙妹縣承地置丙妹分縣,屬從江縣;二十四年(1935年)下江縣屬第十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同年撤丙妹分縣,並入永從縣;二十六年(1937年)以後,永從、下江兩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三十年(1941年)撤永從,以東北地入黎平,西南地入下江。並永從、下江二縣為從江縣(以永從、下江各取一字為名),從江之名始此[1]。

1950年12月5日,從江解放。12月26日從江縣人民 *** 成立,駐丙妹鎮。

隸屬獨山專區。1952年12月,獨山專區改稱都勻專區,從江縣即屬都勻專區。

1956年4月28日,從江縣由都勻專區劃歸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管轄。1958年12月29日,從江縣並入榕江縣。

1961年8月18日恢復從江縣建置。2012年至今,往洞鄉撤鄉設鎮。

調整後,全縣轄8個鎮、13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

㈣ 黎平肇興侗寨的歷史沿革


肇興侗寨建寨歷史悠久,據民間相傳的族譜記載:在南宋正隆五年,也就是公元跡閉1160年間,肇興的先民就在這里建寨定居,距今已有840多年的歷史。 一九九三年,貴州省文化廳命名肇興為鼓樓文化藝術之鄉。
二OO一年,肇興侗寨及鼓樓群列入大世界基尼斯記錄。
一九九九年,省政府將肇興列為全省9個重點民族村寨保護之一,姿悔裂2001—2002年列為全省十三、二十個重點民族村寨保護之一。
二OO四年一月,國務院已批准為國家前胡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在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主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中,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古鎮古村之一。

㈤ 歸養村車牌號是多少


1991年1月攔握「建並撤」前是原蓋寶鄉歸養村,1991年2月「建並撤」後是新建制的尚重鎮歸養村,位於鎮駐地南11.5公里,總面積12.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5.93畝,其中稻田面積442.93畝,旱地面積83畝。村駐地內養寨,海拔750米,轄內養、外養、定正、賜福塘、平文、嶺吉六個自然寨喊閉,有12個村民組,339戶,1642人,是侗、苗兩種民族。有龍、楊、吳、歐、馬、譚、陳、羅、黃、周、禹等姓氏。農業主產水稻,次為玉米、小麥、大豆、紅薯、洋芋。林業主產杉木,兼有樟木、楠木、梓木、雜木等。土特產有木姜子、天麻、香菇、木耳、辣椒等。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種養殖業、第三產業和外出務工,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627元。村內設完全小學1所。
歸養村附近有黎平侗鄉風景區、黎平肇興侗文化旅遊簡滲慶景區、翹街古城、肇興侗寨、少寨紅軍橋等旅遊景點,有黎平香禾糯、黎平茯苓、黎平侗鄉油茶、黎平茶葉、侗家腌魚等特產。

㈥ 黎平縣的人文歷史

「黎平山珍,芳名千里」這是古代文人對黎平古邑文化的贊嘆。黎平古城,地處黔、湘、桂三省交界,已有1300多年歷史。唐代,黎平為龍標縣治地,時稱五腦寨,始興土司。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改稱黎平。北宋巡撫副使龍禹官和丞相司馬光上書神宗皇帝:「蠻地古州(駐地今黎平羅里)山珍物豐。蠻民聚黨作亂。」神宗下令攻打土黎平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張)酋楊承磊。禹官統宋軍在黎平城不遠的侗寨槍殺千人後,把這個寨謹畝子改稱「平越寨」。這是黎平特產和兵燹較早的記載,也是黔東南至宋代以來重要的文字資料之一。黎平,雅名黎陽,素有「黔東咽喉,軍事要塞」之稱。宋代以來,一直是軍事戰略要地,征戰不息。明代,吳勉率20萬農民起義軍攻佔古州(今黎平羅里)、靖州一帶,朝廷命楚王朱楨、湯和率兵圍剿,戰爭長達10年之久。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設黎平府,轄五開衛等14個長官司。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中期,紅軍長徵到貴州第一個縣城黎平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王稼祥等在這里召開了「黎平會議」,確立了紅軍長征北上進軍的軍事戰略路線。這里幾經戰火摧殘,但眾多的文物古跡依在。如:東城門洞、南城門洞等古城牆;二郎坡、馬家巷、雙井街等明清時期民宅建築;湖廣會館、胡榮順商號、九如堂等清初的商業古建;何公祠、南泉山古寺、西佛崖、十萬坪古戰場等宗教軍事古跡。河流井水是一個城市的靈氣,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黎平古城,南有南泉山脈環繞,北有北門山脈圍攏,形成上至五開下至羅團,長寬分別十公里三公里的船形盆地。城中有清澈見底的龍溪河(現稱福祿河)沿北門山腳流下清水江。城內還有五座連綿的五腦山,形成五開回龍。讓人稱奇的是:先人依五腦地形,運用易經、星宿、天乾地支、地理學,進行推算布局,開鑿「九八」七十二眼井,眼井布局形象成一幅巨大的羅漢圖。明清時期,黎平出進士30名,祥爛森舉人236人。有明代翰林大學士兼兵部尚書何騰蛟、亞中大夫前吏部尚書梅友月、朱萬年等人。作為唐代龍標縣治地的黎平,從古籍文獻上也可讀到稱贊黎平山水文化的一些史詩。王昌齡貶謫龍標縣尉後,天寶年間(742年)在龍溪惜別好友時,寫下《送崔參軍往龍溪》:「龍溪只在龍標上,秋山孤月兩相向。」明萬曆二十七年秋天,時任南京大理評事的龍起雷,從南京回黎平,徙步龍溪賦詩《祭王昌齡》:「龍標天遠接龍溪,黯黯青山月欲低;千年羈魂應不怨,詩荒開遍夜郎西。」這寥寥的幾句,卻道出了黎平優美的地理特點,也表達了他對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的無比同情和贊頌其傳播漢文化的精神。黎平古城,是東下湖廣,西上雲貴的交通要塞,也是清水江、都柳江兩大河流的分水嶺重地。這里盛產杉木、木耳、山葯材、牛皮等,為歷代商賈雲集之地,市場相當繁榮,有小南京的雅稱。清代中期,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浙江、四川、江西等省客商在黎平建立商會。現存清代嘉慶湖歷孝廣會館,建築面積3480多平方米,僅禹王宮內就懸掛有「探花及第」、「狀元及第」等各種扁牌題詞80多件。木材方面,保存有5000多年前的陰沉木。「日有千人拱手,夜亮萬盞明燈。」就是當年黎平古城繁榮的盛況。當地居民為繁榮經濟,常年把山區的茶油、核桃、香菇、天麻、杜仲等山珍葯材,由水路運往清水江,下洞庭,到上海,故而讓黎平古城一直享譽上海等大都市。自宋代以來,「黎平山珍,芳名千里」的佳話。

閱讀全文

與黎平蓋寶歷史多久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