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從秦朝的興衰歷史中你得到什麼

從秦朝的興衰歷史中你得到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31 06:41:49

Ⅰ 強大的秦朝只存在了十幾年就滅亡了,這給了我們什麼深刻的啟示

秦亡給後人留下的最重要的啟示是:任何政策的推行都要考慮人民最大限度的承受能力,都不能以破壞社會生產力為代價。

秦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對人民施行暴政。繁重的賦稅、徭役和兵役,嚴酷的刑法,使人民忍無可忍,社會生產力遭受嚴重破壞,最終導致人民揭竿斬木起來反抗暴秦。

(1)從秦朝的興衰歷史中你得到什麼擴展閱讀:

秦始皇統一六國,本來就應該把六國的國民安頓好。可是他並沒有這樣做,他為了顯示他至高無上的權力,制定了嚴峻的刑法。六國的國民過慣了自由鬆散的生活,一下子面對這么嚴峻的刑法,自然會感到不適應。

本來刑法的制定,六國的國民就有點不認同了,這么的殘酷現在我們也是法治國家,當時的秦始皇就是想將國家打造成一個法治國家。但是他忽略了一件事就是凡事都得有個度,刑法過於嚴酷,很多刑法多有不合理之處又不加以改進,這種時候只會更多的反抗。

還有秦始皇先後先後下令修建馳道、長城、阿房宮、驪山陵墓。為了修築這些工程,秦始皇還需要代練的人物力和物力。每一年徵用大量的壯丁,搞得人們家離破散,這樣的壓迫,怎麼可能沒有反抗。

Ⅱ 從秦朝的興衰你有什麼感悟

秦朝的興起,勵精圖治,七代人不斷努力,才有最終的嬴政統一六國。但衰敗卻非常簡神散卜單,沒過多少年就滅亡了。再掘鎮次印證了那個道理,搞破壞太容易游穗了。

Ⅲ 秦朝的興亡給予後人的歷史啟示是什麼

秦國起初只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個弱小的諸侯國,所處今天的陝西省西部,在當時屬中國的邊緣部分,被中原各國稱為蠻夷之地,而秦人的祖上也起初是以牧馬為業。但秦國經過長達百年的慘淡經營,暴霜露,斬荊棘,逐西戎,各代秦王的勵精圖治。商鞅變法,使秦國由弱變強的一個轉折點,使秦國逐步走向強盛,滅六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縱觀秦國的歷史,它如何從一個各諸侯都看不起,都不注意的小國,一步步讓自己強大,一統天下。而有是什麼,讓這一個軍事強國,一個大國,又在統一天下後如此的短命。猶如曇花一現的輝煌,又急速走向崩潰的邊緣,這裡面存在的問題,無疑給我們以寶貴的歷史經驗教訓。告訴我們要如何應對變化和發展,實現長久的繁榮。分析秦朝滅亡的原因,為我們人生的啟迪和借鑒。

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失民心者失天下。

秦國在刻苦創業階段的英明國君,無不是站在國家的立場,為了在華夏各諸侯國的鄙視和摧殘打壓的夾縫中生存,無不是上下一心,為了秦國的壯大,為了揚眉吐氣,為了國家富強,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掙扎著,艱難的生存。秦國為了鞏固後方,多年征戰西部的少數民族部落,平定了後方。而秦國面對華夏諸侯強國時,卻一次次的敗退,甚至到了亡國的邊緣。當時的秦王和貴族,以及秦國的百姓都知道秦國要滅亡,是一個什麼樣的後果。他們在這種危亡的環境下,同吃苦,共患難,凝聚一心,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斗著。

秦國在商鞅變法後,推行郡縣制以加強中央集權,重視農產,出現了「家給人足」的繁榮景象,全國百姓以私下斗毆為恥,以為國家立下戰功為榮,國家戰鬥力不斷增強,富國強兵的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此時的秦國為了擴充兵源,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廢除了世襲的官爵制度,以軍功行賞,在國家擴張時期,是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此法並不能一直照搬推行。

秦國一掃天下,確立秦王朝以後,已沒有強敵,也沒有可以征戰獲功的機會。但這時秦國不但沒有休養生息,安定人民,搞好經濟、文化建設,滿足人民的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反而大修長城,阿房宮,大量勞役苦工,各種苛捐雜稅,民不聊生,壓迫人民,逼得不得不揭竿而起。

從而可見,秦朝的統治的崩潰,並不是當時的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而是沒有審時度勢,是統治者在長期群雄角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不完全適合統一後社會發展的需要。沒有注意到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看清新時代的動向,在沒有參考的管理經驗的時候,也沒有開拓創新,不順應民心,而逆行之,釀成了新生帝國的顛覆。

二、 固步自封,阻攔文化傳播。

社會的發展進步,要的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秦國在漫長的創業階段,就科學技術、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這個形勢一直到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 秦國一直仰慕學習華夏諸國文化,想盡辦法招賢納士,為秦國的崛起想法設法,儲備人才。這時的統治者頭腦也清楚,分析問題比較客觀,廣開言路。在秦國強大的過程中,離不開一大批從天下奔來的人才。可以說,唯才是舉在秦國的徹底貫徹實行,造就了秦國的輝煌,這一大批人物中有百里奚、蹇叔、商鞅、張儀、甘茂等一大批人才的輔佐。而一個重視人才,重視文化的國家才會長久強盛的發展。秦孝公繼位,為了改變貧困落後的局面,秦孝公發誓要使秦國富強,為了恢復先祖穆公霸業,向天下發布求賢令,若能使秦國富強者願與其共享秦國。這是在儒家佔有絕對市場的優勢的華夏各國里,法家無用武之地。這個時候為了一展抱負的商鞅來到了秦國,受到了孝公的重用,於是商鞅在秦國進行深刻的變法,經過深刻變法的秦國迅速強盛起來。秦朝帝國的建立,統治者怎麼會願意和別人共享秦國呢。

但是在秦王朝確立以後,秦始皇開始焚書坑儒,愚化人民。這是一種喪失信心的表現。殊不知殺一人容易,堵住眾口難,是民心的可怕。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統治者沒有想到用正確的方式解決,而是高傲自大,被勝利沖昏頭腦,太相信武力鎮壓統治。已經開始走向封閉和愚昧。沒有一個開明的政治,而是按自己的意願一意孤行,不敢正面面對問題。對於一向主動出擊,主動戰爭的秦國,也開始修築長城,與少數民族部落開始防守戰略,說明了秦朝統治者在軍事戰略上也失去了當時勇猛作戰的風范。這種對文化傳播的扼殺,對文人才子的毀滅,這是自取滅亡的方式,正是說明了統治者對解決存在的問題失去了信心。當言路被中斷,或不暢時,難免會出差錯。過分的親信個別人,導致意見的片面,最終還導致內部集團的紛爭動亂。加速帝國的滅亡。

三、 治國的制度的僵化,沒有與時俱進。

可以說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了繁榮富強,而嚴格苛刻的法家思想僵化,固化的實施,葬送了大秦帝國。商鞅變法去除了封建的世卿世祿制,建立新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重視農產,出現繁榮景象,國家戰鬥力也不斷地增強了,然而這種制度過分的固化和苛刻,也帶來了嚴重的災難。在秦國本土人民還可以習慣,堅持。但對於華夏各諸侯國的統治,難免就有點不適應。齊、楚等國各有各的地方文化特色,文化背景,風俗和教化。況且被武力征服的各國本來就很不服氣,希望時機有變,東山再起。而秦王朝把本國用於戰爭年代的制度強加在這些地方上,無疑引起人民的極大反感。秦朝統治者不能審時度勢,改弦易轍,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終導致了社會矛盾的進一步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騰的局面。

秦王朝如果政治開明,注意統一後發展的方向,靈活多變的應對管理出現的問題,結合地方區域不同,採用合理的管理制度,鞏固政權的建立,秦王朝也不會如此快的滅亡。可以說,當秦朝的統一,只是形式的統一,是武力的壓迫,被迫屈服,而沒有真正的實現深層次的統一。

這種過分依賴中央集權的制度,太絕對化的管理,在當時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發達的時候也是不現實的事情。

Ⅳ 從秦朝興衰歷史中 你得到什麼感悟

做人備檔不能殘暴,也不能偏信一個人,秦朝興的原因就是歷代秦王虛心納諫各個大臣意見從各個角度分析國家大事,社會經濟。所以秦朝才會那麼強大.秦朝衰的原因就是秦二飢族世過度偏信趙爛滾弊高以至秦朝衰。所以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聽聽別人的意見。

Ⅳ 由秦王朝的興衰成敗談談你的感想

首先你這個問題就有錯誤,秦王朝只能指從嬴政公元前221年建國稱帝到末王子嬰公元前207年開關投降劉邦止,計15年。始皇稱帝前只能稱秦國(諸侯國),秦朝最大的功績就是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設立郡縣制,為以後各王朝的制度樹立了典範。但為何之所以這么快速滅亡,究其原因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我只能大概說幾點:1)嚴刑峻法過於苛嚴;2)百姓徭役過重;3)知識分子沒有真正歸帶讓唯附秦朝,滑乎這點很重要;4)六國舊部尚存,沒有消化干凈;5)統治集團內部矛盾。
希望能對你蠢培有所幫助。

Ⅵ 我們從秦朝的歷史事件學到什麼

第一,改革需要循序漸進而不是一步到位,民可使由之這個道理很重要。
第二,完善的監察制度的建立對一個國家而言相當重要,秦朝的滅亡在制度上,在乎於相權的集中以及中央對地方控制力度的下降,表明在建立中央集權方面秦朝還有很多方面不完善。
第三,族群文化的毀滅是激起族群意識的重要導火索,秦朝在統一以後,統一文字以及對地方文化的打壓,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雖然是所謂的促進民族團結,但是客觀來說,秦始皇的這一舉動無疑於毀滅了大量中華的傳統文化,並且導致六國當時認為這是要亡國滅種,秦人要把他們從根拔起,導致舊六國的人民有強大的心理認同感和反秦的意識,直接導致了陳勝吳廣起義的一呼百應。

Ⅶ 從秦國的興衰中,你得到了怎樣的歷史經驗

秦國興起有很多因素,比較主要的在於環環相扣的三點:
1,秦國招賢納士:秦繆公招納由余,百里奚,蹇叔冊皮,邳豹,公孫支,並依靠他們的力量討伐20多國,成為霸主。秦孝公招納商鞅,改變法令,是國家逐漸強盛。秦惠王用張儀之計,連橫抗拒諸侯,成為第一強國。秦昭王得范雎,使秦成帝業。這些人都是其他國家棄之不顧的國士,他國不用而秦國招納,是秦國逐漸強盛。
2,秦國變法:變法來自於商鞅,以重刑法來限制全國,鼓勵農耕,施行土地私有,鼓勵征戰,施行軍功爵位制度,讓秦人樂於耕種和戰爭,是秦國強大起來。
3,割地賂秦:各國不是秦國對手,被威逼割地來懇求秦國不攻打自己,則秦國越發強大,各國越發衰弱,變得不敢抵抗秦國,苟且偷生,失去戰斗的能力,最後敗於秦國。

秦國衰弱的原因:
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做到因時勢變。秦國以嚴苛州鉛差的法律來是人民思想統一,但是卻沒有注意到時代的變化。戰國時諸國戰亂,百姓更恐懼的是戰爭慌亂,所以秦法雖然嚴苛卻不如戰亂,因此百姓並未反對。但秦朝的時候戰亂結束,秦法的嚴苛就變成了最大的矛盾,因此激衡百姓苦於秦法,爭相抵抗。

Ⅷ 了解秦國的興亡 你對我們祖國有什麼話說

秦國的崛起是必然的
周室衰微,群龍無首,此乃天時;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此乃地利;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此乃人和。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備,秦國焉能不興?
然戰國諸雄中,齊楚之天時地利人和並不遜於秦國,也有問鼎天下之勢,而最終亡國喪家,又是為何?蓋因人不和也。君驕人散,落敗實是必然!
三者之中,人和是根本,所以古人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者,人心齊也。人心齊泰山移。人心渙散,則萬事難成。九國兵多將廣,謀士如雲,可各懷私心,在秦咄咄逼人的攻勢下,終至縱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
秦王朝的滅亡也是必扮螞然的
天下已定,百廢待興,亟需休養生息。拍缺局但秦始皇不僅不改弦更張,反而變本加厲,用對付敵人的那一套辦法對付人民,嚴刑酷法,民何以堪,所以一個不起眼的陳涉,一個瓮牖繩樞之子,竟揭竿而起掀起推翻秦朝之序幕,強大的秦朝只延續二世,即告滅亡!惜哉!
打天下需要武力和謀略,而治天下除法治外,還要崇尚仁義。
何謂仁義?就是一種愛民、保民、富民之心。無仁義之人,是謂暴徒;無仁義之君,是謂暴君;無仁義之政,是謂暴政。
在法治的基礎之上,行仁政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是秦始皇之過,也是所有亡國之君之過。
治國需要明君,更需要賢臣
秦孝公英明,這是秦國的幸運,但更幸運的是他擁有了一位奇才——商鞅。
商鞅眼界開闊,氣魄超人,內政外交,奇招迭出,很快使秦國脫穎而出,進而稱霸天下。毫無疑問,商鞅是大秦帝國的功臣和奠基人,沒有商鞅,就沒有秦的興盛,更沒有秦始皇的一統天下、烜赫一時,中國的歷史也要重新書寫。
一人之力關乎百姓安危、國家命運,甚至歷史的進退,人才之重要可想而知。
但是,只擁有人才還不行,重用人才才是最關鍵的
法制,是治國之保證,不能廢棄!但人和,乃強國之源;仁政,乃安國之策;人才,乃治國之本。仁政、人和、人才,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這是秦帝國興襲讓衰給我們的啟示。

Ⅸ 秦漢的興亡讓我們有什麼啟示

告訴我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個國家施行暴政,不得人心是很難長久下去的,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獲得百姓的支持,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閱讀全文

與從秦朝的興衰歷史中你得到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