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莫斯科的歷史沿革
莫斯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作為居民點最輪局早見諸史冊是在公元1147年。
1156年,尤里·多爾哥魯基大公在莫斯科修築泥木結構的克里姆林城堡。後來在克里姆林城堡及其周圍逐漸形成若干商業、手工業和農業村落。13世紀初成為莫斯科公國的都城。14世紀俄國人以莫斯科為中心,集合周圍力量進行反對蒙古貴族統治的斗爭,從而統一了俄國,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15世紀中期莫斯科已成為統一的俄羅斯國家的都城,一直到18世紀初。1712年彼得大帝遷都聖彼得堡,但莫斯科仍是俄羅斯最大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發揮著俄國第二都城的作用。1755年建立俄國第一所大學──莫斯科大學(今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1812年拿破崙率領的法軍佔領莫斯科後,這個城市在大火中焚毀,但很快又重新建設起來。1813年成立莫斯科城市建設委員會,開始大規模城市改建。1851年通鐵路。
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期間,莫斯科緊隨彼得格勒之後,也舉行了武裝起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政府和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於1918年3月從彼得格勒(後改名聖彼得堡)遷到莫斯科,1922年12月莫斯科正式成為蘇聯首都,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即蘇啟型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首都。
1960年,政府附近一些城鎮納入城市范圍,組成大莫斯科區。1987年,莫斯科市政當局將每年9月的第一個雙休日定為城慶日,舉行各類城慶活動。1991年12月21日蘇聯解體,莫斯科成為俄羅臘旁讓斯聯邦的首都。
2. 什麼是莫斯科起義
莫斯科起義指中下層市民、「低級」公職人員和農奴的反封建舉動。
1648年莫斯科起義是由市民、農民和公職人員的社會經濟地位急劇惡化引起的。1646年,政府實行了對勞動人民來說極其沉重的間接鹽稅。1646~1648年,廣簡埋答泛採用強制手段追繳多年來欠交的官稅以及未交齊的鹽稅。城市中的私人封建地產在繼續擴大,市民基本群眾則對此進行了頑強的抗爭。
莫斯科起義的第一階段是從6月1日試圖向沙皇遞交控告政府的一些要員舞弊和暴行的請願書開始的。同沙皇談判的企圖失敗後,在沙皇「朝聖」從斯列堅斯克修道院返回時,成千上萬的起義人群尾隨著沙皇的馬車隊沖入莫斯科內城。射手們拒絕服從政府,也參加了起義。開始搗毀政府顯要人物、貴族和客商的住宅,搗毀行動一直持續到6月5日。6月4~5日,拉扎列夫團士兵積極參加了起義,他們同起義人群一起試圖奪取武器和彈葯。起義者的行動有較好的組織性。在起義者的壓力下,政府不得不於6月3日交出普列謝耶夫,於6月5日交出特拉哈尼奧托夫。他們被起義者殺死了。起義者強烈要求交出莫羅佐夫,他在逃跑未成之後躲入了沙皇的內室。
但是,幾天之後,形勢開始發生變化。城裡的熊熊大火和射手們停止起義使公開的斗爭逐漸平息下來。地方貴族、巨商和城郊居民中的上層分子壓制了運動中的主動精神。在6月10日的會議上,他們通過了代表狹隘階層意願的請願書:取消對尋找逃亡農民的期限;取消城市中的私人封建地產,發給貴族薪俸並提高其數額,調整貴族的地產;改革法制和訴訟程序等等。這個綱領的主要目的是加強農奴制,與起義者反封建口號和行動是背道而馳的。1648年莫斯科起義的第一階段於6月10~12日以下述結果宣告結束:莫羅佐夫被送到基里洛—別洛焦爾斯克修道院,以切爾卡斯基公和羅曼諾夫公為首的莫羅佐夫的敵對貴族集團取得政權,他們著手給貴族分發錢和土地並滿足起義者的部分要求。
莫斯科起義的第二階段的特點是各處單獨爆發,在都城發生公開的階級斗爭,在北方、南方和西攔慧伯利亞的很多城市內發生群眾性起義。在准備召開縉紳會議時,社會斗爭尖銳化了。在7月16日的縉紳會議上,通過了在9月1日召開新的縉紳會議和編制「法律大全」的決議。
在莫斯科起義的第三階段,貴族和商界上層人物在縉紳會議上表現非常活躍,他們極力想使本階層的要求得到滿足。沙皇恢復了莫羅佐夫的權力,他領導政府開始更廣泛地鎮壓6月事件的參加者,從而在都城內引起了新的動亂。
莫斯科起義的第四階段的特點是階級矛盾尖銳化和在都城可能再次爆發城市下層群眾和射手的武裝行動。但是,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制止了這種行動的發生。1月底,編完了符合貴族、商界上層人物基本利益和廣大市民某些要求的「法律大全」。
1662年莫斯科起義是由於在俄羅斯同波蘭、瑞典的戰爭中稅收劇增造成國家財政危機和城、鄉勞動人民極端貧困所引起的。政府大量發行銅幣並規定銅幣與銀幣的價值相等,到1662年中銅幣大大貶值,從而導致食物價格陡漲、投機倒把猖獗、舞弊行為盛行和大量銅幣偽製品上市。在許多城市,在市民基本群眾中出現了飢荒。政府關於額外徵收重稅的決定也引起很大不滿。都城下層市民的代表、外城市民和莫斯科城郊的農民是1662年莫斯科起義的積極參加者。與1648年莫斯科起義不同的是,有大批士兵、許多團隊的大批龍騎兵和部分射手參加了1662年的運動。
起義於7月25日凌晨爆發。當時,在莫斯科的很多區內出現了宣布政府的最重要領導人米洛斯拉夫斯基、H·M·米洛斯拉夫斯基、H·A·米洛斯拉夫斯基、希特羅沃、勒季謝夫為叛徒的傳單。起義人群湧向紅場,又從那裡向科洛緬斯科耶村進發,因為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正在該處。起義者包圍了沙皇的府邸,向沙皇遞交了自己的請願書,堅決要求交出傳單上指出的那些人,劇減稅收和產品價格等。沙皇雖有約1000人的宮內武裝官員和射手,但在這種突如其來的情況面前,也未敢冒險鎮壓,只好向起義者許諾進行調查並懲治罪犯。起義者返回了莫斯科。在莫斯科,在第一批起義者出發後,又形成了第二批起義者並開始搗毀巨商們的住宅。當天,兩批起義者聯合起來,又來到科洛緬斯科耶村,重新包圍了沙皇的宮殿,堅決要求交出政府首腦並聲言不經沙皇批准處死他們。
這時在莫斯科,在第二批起義者去科洛緬斯液歷科耶村之後,當局依靠射手按照沙皇的命令開始採取積極的鎮壓行動,另外已將3個射手團和兩個步兵團調往科洛緬斯科耶村。在起義者拒絕解散後,便開始了對基本上手無寸鐵的人們的屠殺。在鎮壓和隨後的處決中,共打死、淹死、弔死和絞死約1000人,近1500~2000起義者被流放。盡管1662年莫斯科起義失敗了,但它仍導致了銅幣的廢除並使政府作出了其他讓步。
3. 莫斯科有哪些歷史傳說
玫瑰的傳說,據說俄國皇帝尼古拉一世於1825年繼位後,派了一名將軍護送母後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回皇家離宮皇村(即今普希扮伏金城)。事畢,將軍在附近散步,見一名持槍哨兵肅立路旁,可是在他守衛的地方卻空無一物,將軍甚感詫異.他問遍了所有的官員,但誰也說不清楚,只是說,那是宮廷禮儀的規定.後來他在聖彼得堡得知,皇廳桐攜家花園這個崗哨設立已經有50年歷史。設崗的根據是一紙命令「距東廂500步處設一崗哨」。由於將軍每次來皇村都要去看一下這個神秘的崗哨,這樣就使廷臣甚至於母後本人也感興趣了。設崗的秘密終於是水落石出。原來最早命令設崗的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當年女皇經常在花園里散步,一天,她發現一株盛開的玫瑰,美艷動人,就想留給自己的輪帶一個孫子,因此她下了一道命令,在花旁設崗看守,以免給被別人摘去,可是翌日,她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凈,而崗哨從此就年復一年地保留下來。女皇死後,玫瑰花叢當然早就枯萎無存,但哨兵卻在原地不斷的輪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