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蕉嶺歷史多久

蕉嶺歷史多久

發布時間:2023-06-02 18:09:46

A. 梅縣有多少歷史

秦:屬南海郡地,梅縣屬南海郡龍川縣地。 漢:屬南海郡揭陽縣地。 東晉:屬義安郡海陽縣地。 南朝齊(公元479-502年),時稱程鄉縣(從海陽縣分出,是梅縣建置之始)。 隋:同上。 唐:屬潮州地。 五代南漢乾和三年(945年):升程鄉縣為敬州,領程鄉縣。 宋開寶四年(971年):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名為梅州(屬廣南東路)。 宋熙寧六年(1073年):廢梅州復置程鄉縣,隸屬潮州。 宋元豐五年(1082年):復置梅州。 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隸義安郡。 宋紹興六年(1136年):廢州。 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復置梅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 元二十三年(1286年):降為散州,仍名梅州,領程鄉縣,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尉使司。 元貞元年(1295):梅州隸屬潮州路。 延祜五年(1318):改直隸廣東道宣慰司。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梅州,恢復程鄉縣,縣屬廣東布政使司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程鄉縣為直隸嘉應州,直隸廣東行政史司。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升為嘉應府,復置程鄉縣為府治,程鄉縣和長樂(今五華)、興寧、平遠、鎮平(今蕉嶺)合稱「嘉應五屬」。 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改為直隸嘉應州,統領程鄉縣、長樂縣、興寧縣、平遠縣、鎮平縣(今蕉嶺)。 民國元年(1912年):改程鄉縣名為梅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稱梅縣,1983年改設梅縣市

B. 蕉嶺縣的歷史沿革

蕉嶺建縣以來,曾有過「鎮平」、「蕉嶺」兩個縣名,另有「蕉陽」、「桂嶺」之別稱。
(一)鎮平
明崇禎六年(1633年)建縣初,賜名「鎮平」,稱「鎮平」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為「鎮壓昇平」之意。此說認為,縣境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邊區,崇山峻嶺,向為「盜賊」盤踞。明代經官兵多次鎮壓平亂,故設縣時命名「鎮平縣」,蓋以紀敘「平土寇」後置縣,以示「鎮壓昇平」之意。第二種說法認為,昔縣衙兩側有「鎮撫」、「粘疆」橫眉,「鎮撫」者,是「鎮撫而平」之意,「粘疆」者,指原為平遠地,析程鄉縣地益之。兩廣總督熊文燦在《建城疏》中說:「石窟、平遠兩地相距二百餘里,遙治為難。…建縣在石窟,則平遠之盜弭;而割松源、藍坊諸處屬之,則程鄉之盜亦弭,一舉兩得,翕然稱便,新縣擬名『鎮平』……」這種說法認為,建縣為塞亂源,是「鎮撫而平」之意。
(二)蕉嶺
中華民國成立後,於民國3年(1914年)將「鎮平縣」改名「蕉嶺縣」,因河南省先有同名縣,為避免縣名雷同而改。據《辭源》蕉嶺條記:「城跨蕉嶺之上,縣以嶺名。」這就是說,蕉嶺縣名的由來,是因城北那座小山岡稱為「蕉嶺」,那座小山岡為何稱蕉嶺?相傳古時這一帶多植蕉樹,蕉林密布而得名。
清時,蕉嶺又名「桂嶺」。《郝通志》(即《廣東通志》)記:「桂嶺在城內北隅,舊名蕉嶺。清乾隆四十五年,知縣周克達建書院於鎮山之麓,名稱桂嶺書院。」後人因稱鎮山為桂嶺。據《石窟一征》記:「邑號蕉嶺書院,獨名曰桂嶺。按《參鸞錄》『桂林有八桂堂,未至八桂,二三里間有小坡橫道,高丈余,上有石碑曰桂嶺。』今以此為名,蓋以書院據嶺之陽,坡厄起伏,隱然如八桂之桂嶺,且以桂林一枝,崑山片玉為多士頌也。」
清時又有「蕉陽」之稱。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嘉應州守趙康在《移建桂林書院碑記》中說:「…戊戌冬,余奉命來嘉,蕉陽隸嘉屬。」是年,縣令周克達在碑記中亦說:「己亥秋九月,署蕉陽。」《鎮平縣志》記:「縣城建於桂嶺之陽,即古懷仁里。「可見,清乾隆年間就有「蕉陽」之稱。民國10年(1921年)設蕉陽鎮,山之南,水之北也。蕉陽,是指其位置在蕉嶺山的南面。局部稱縣治所在地蕉城鎮為蕉陽,泛指蕉嶺縣,故又有「蕉陽十二鄉」之說。先人為詩為文,習慣以縣治所在地的山川名勝為縣名別取雅號。「桂嶺」、「蕉陽」之說實屬此類。詩文流傳久了,群眾也就接受了。 蕉嶺縣舊稱鎮平縣。春秋戰國時屬百越之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發兵平南越,設南海郡,蕉嶺地屬南海郡龍川縣。漢高後呂雉五年(前183年),分龍川縣為龍川、揭陽兩縣,蕉嶺地屬揭陽縣。
三國吳(222~280),蕉嶺地屬東官郡,仍屬揭陽縣。
晉太康元年(280),改東官郡為義安郡,仍屬揭陽縣。
東晉咸和六年(331),蕉嶺地屬義安郡之海陽縣。
南朝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分海陽縣為海陽、程鄉兩縣,蕉嶺地屬程鄉縣。
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557),設潮州,以程鄉、海陽、潮陽屬之。
五代南漢乾和三年,置敬州,領程鄉縣。
宋太祖開寶四年(970),改敬州為梅州,蕉嶺地屬梅州。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升梅州為梅州路。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路,復稱程鄉縣,隸屬潮州府。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析程鄉之義化、長田、石窟、石正等都,興寧割大信一里,附義田都,合設平遠縣,隸潮州。蕉嶺之置城地址古懷仁及其最富庶之石窟河平原,均屬平遠縣地。
明崇禎六年(1633),本縣鄉賢賴其肖上書明朝當局,請置鎮平縣。兩廣總督熊文燦採納呈文,作《建城疏》,奏准析平遠之石窟都和程鄉之松源、龜漿二都,設置鎮平縣,隸屬潮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升程鄉為嘉應州(今梅州),領平遠、鎮平、興寧、長樂四縣,一州領四縣之嘉應五屬始告產生。
清嘉慶十二年(1807),大吏奏申嘉應州為嘉應府。十七年〈1812〉,仍改為州,是為嘉應州鎮平縣。
民國元年(1912),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嘉應州,鎮平縣隸屬廣東省直轄。
民國3年(1914),因河南省已先有「鎮平縣」,更名蕉嶺縣,因縣北有蕉嶺而得名。
1949年5月14日,蕉嶺縣解放。6月,蕉嶺縣人民民主政府成立,隸屬興梅專區。
1952年,撤銷興梅專區,蕉嶺縣隸屬粵東行政公署。
1952年8月,蕉嶺與平遠合縣,稱蕉平縣。
1954年3月,蕉平分縣,仍稱蕉嶺縣。
1956年2月,成立汕頭專署,撤銷粵東行署。蕉嶺縣改隸屬汕頭專區。
1958年12月,蕉嶺與梅縣合並,稱梅縣。
1961年3月,蕉梅分縣,恢復蕉嶺縣建置。
1965年7月1日,梅縣專區從汕頭專區分出,成立梅縣地區,蕉嶺縣隸屬於梅縣地區。
1988年春,撤銷梅縣地區,成立梅州市,蕉嶺縣隸屬梅州市管轄。

C. 我國千年古城梅州的別稱都有哪些呢

梅州,別名:嘉應府、嘉應州、潯州、荊州、奇昌府。作為梅州人,你知道「梅州」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關於梅州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幾種說法。

梅州縣名由來平原縣《閱史方略》第103卷:「武平縣接壤,安遠因名。」由於武平與安遠的分界,故「平原」一詞也有平定距離之意。梅州市大埔縣名稱由來因有大埔縣,大埔村。全鄉為緬懷塔布先生的美德,聯合上訪,命名為「塔布縣」。後來在朝代發生爭執,為討好雙方,改名為大埔縣諧音。梅州市名稱源於興寧市東晉設興寧縣,在寧江境內命名,稱該縣繁榮無麻煩而命名。此後,它逐漸發展成為位於廣東、江西和福建交界處的區域性重貿易中心,一度被稱為「小南京」。

閱讀全文

與蕉嶺歷史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8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6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