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慶的歷史古跡!!有歷史意義的
重慶歷史古跡:大足石刻、釣魚城、白鶴梁等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與雲崗、龍門鼎足而三,齊名敦煌 ,是我國晚期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她集我國石窟藝術之大成,把我國石窟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締約國大會正式審議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74處5萬余尊宗教石刻造像的總稱。大足位於四川盆地東南,西距成都271公里,東去重慶167公里。全縣面積約1400平方公里。大足建縣於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距今已有1230多年歷史,其縣名取「大豐大足」之意。大足石刻始創於初唐永徽年間,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綿延明清。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處(北山、寶頂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四處(南山、石門山、石篆山、北塔),妙高山、舒成岩、尖子山等68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北山、寶頂山可為大足石刻中最具規模、最有價值、最集中、藝術最精美的石刻造像代表。
一、寶頂山摩崖(石窟)石刻:
距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名僧趙智鳳於此建石窟寺,歷時70餘年建成。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
趙智鳳(1159-1249)南宋昌州(今重慶大足縣)人,大足寶頂山石刻創始者。5歲時,靡尚華飾,以居所附近有古佛岩,遂落發為僧。16歲外出雲游3年。淳熙六年(1179年)返鄉,傳柳本尊法旨,承持其教,命工首建聖壽寺,發弘誓願,普施法水。他按道場要求,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在寶頂大佛灣琢諸佛像上萬軀,建成了中國石窟藝術史上最後一座大型石窟群。
寶頂山石刻造像以大佛灣為中心,東有小佛灣、倒塔、龍頭山、殊始山、黃桷坡,南有高觀音,西有廣大山、松林坡、佛祖岩,北有岩灣、龍潭、對面佛等,共13處景觀。其中以大佛灣石刻造像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
大佛灣是一馬蹄形山灣。在長約500米、高約15—30米的崖壁上,雕刻大小造像萬余軀。另有記載寶頂山造像由來和佛教密宗史實的碑刻7通,宋太常少卿魏了翁等題記17則,舍利寶塔2座。
大佛灣石刻造像依山勢崖形雕刻,浮雕高大,題材廣泛,龕窟銜接,布局嚴謹,整體感強,氣象壯觀。佛像構思新奇,雕刻技藝嫻熟,世俗色彩濃郁。內容多屬佛經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回」、「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釋迦涅聖跡圖」、「父母恩重經變像」、「地獄變像」、「圓覺道場」、「牧牛道場」等,形象逼真,寓意深刻。
大佛灣石刻還巧妙地採用了排水、採光、力學、防風化等科學措施,也足以令游覽者擊節嘆賞。
二、北山摩崖(石窟)石刻:
位於大足縣城北兩千米處。北山古名龍崗山。唐代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昌州(今大足縣)節度史韋君靖在北山修建儲糧屯兵的永昌寨,同時開始鑿造佛像。經五代、兩宋,相繼在佛灣、營盤坡、觀音坡、北塔寺、佛耳岩等處造像近萬軀。北山石刻以佛灣造像最為集中,共編290號龕窟。在長300多米、高7米的崖壁上,有碑碣6通,題記和造像銘記55則,經幢8座,陰刻「文殊師利問疾圖」一幅,石刻造像264龕窟。
佛灣佛像雕刻精細,體態俊逸,風格獨特。「心神車窟」中的「普賢菩薩」造像精美,被譽為「東方維納斯」;「數珠觀音」、「日月觀音」都顯示出古代工匠相當高超的技藝;「地藏變像」則又大刀闊斧地表現,獨具一格;「轉輪藏經洞」被稱為「石雕宮闕」。「韋君靖碑」、「蔡京碑」、「古文孝經碑」為世所獨存,既是書法珍品,又可補史料之遺缺,價值極高。
佛灣石刻分南北兩個區域,南區大多是晚唐、五代作品,北區大多為兩宋時期作品。晚唐時期的作品,人物造型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飾簡朴、線條流暢。五代時期的作品,玲瓏精巧、多彩多姿,衣著服飾由簡到繁,逐漸擺脫了外來文化影響,具有石刻造像過渡期的特徵。兩宋時期的作品,民族特色已臻突出。
◆合川釣魚城:
位於合川市合陽鎮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佔地2.5平方千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於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飢饉,山由此得名。釣魚城峭壁千尋,古城門、城牆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繞,儼然兵家雄關。
南宋淳二年(1242年),四川安撫制置史兼重慶知府余始築釣魚城。1258年,蒙哥大汗挾西征歐亞非40餘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伐宋。蒙哥親率的一路軍馬進犯四川,於次年2月兵臨合川釣魚城。蒙哥鐵騎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珏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後逝於溫泉寺。釣魚城保衛戰長逾36年,寫下了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例,釣魚城因此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釣魚城古戰場遺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觀有城門、城牆、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台、護國寺、懸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飛檐洞等名勝古跡,還有元、明、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雕碑刻。1982年,釣魚城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巫山龍骨坡古猿人遺址:
位於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龍骨坡,佔地約700平方米。發掘於1986年。在這里,發現了古人類門齒和帶犬齒的頜骨化石,以及數10件與人類化石同一層次的巨猴、劍齒虎、雙角犀等化石。經考證,這些化石屬早更新世,距今204萬年。這一重大發現,填補了我國早期人類化石空白,對於人類起源和三河谷發育史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白鶴梁水下石銘:
位於涪陵區城北長江江心,是一塊長約1600米,寬16米的天然巨型石樑。石樑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傳唐時爾朱真人在此修煉,後得道,乘鶴仙去,故名。
石樑上刻有自唐廣德元年(763年)至當代的石刻題記164段,其中水文題記108段;石魚圖14尾,其中作水文標志者3尾。題刻、圖像斷續記錄了1200餘年間72個年份的歷史枯水位情況,對研究長江中上游枯水規律、航運以及生產等,均有重大的史料價值。1974年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水文工作會議上,中國代表團以《涪陵石魚題刻》為題,向大會提交報告,白鶴梁的科學價值遂得到世界公認。
白鶴樑上還有黃庭堅、朱熹、龐公孫、朱昂、王士禎等歷代騷人墨客眾多的詩文題刻,篆、隸、行、草皆備,顏、柳、黃、蘇並呈,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故有「水下石銘」之美譽。
白鶴梁已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峽工程建成後,白鶴梁將被淹沒,國家已於1993年立項,擬將其建為大型水下博物館。
白鶴樑上的石魚石刻,有著重要的科研和史料價值,又有獨特的藝術價值,歷來為世所重視。它既是長江枯水位的歷史記錄,又有「石魚出水兆豐年」和「年年有餘(魚)」之意。因此,古人在白鶴樑上刻有「枯水季節,若石魚出水面,則兆年豐千年如許」的石刻題記.
◆磁器口古鎮:
古鎮磁器口位於市區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面積1.18平方公里,以明清時盛產及轉運瓷器得名。史載興鎮始於宋真宗咸平年間(公元998-1003年)至明代形成水陸交匯的商業碼頭,清末民國時期達極盛,古人詩贊其繁華,白日千人拱手,夜裡萬盞明燈。有「小重慶」之美喻。
馬鞍山上川東名剎寶輪寺,始於唐,殿宇恢宏,保存完好,傳說明建文帝曾避難於此,故又名龍隱寺,其繁盛時住僧達三百餘人。
鎮上建築極具川東民居特色,石板路與沿街民居相依和諧,房屋結構多為竹木結構,穿斗夾壁或穿半木板牆。沿街鋪面多為一進三間,長進深戶型,鋪面後房一般為四合院,為商賈大戶居所。雕梁畫棟,窗花戶欞圖案精美,做工精巧。至今古鎮建築保護較好,古韻天然:寺觀殿宇庄嚴肅穆,氣勢恢宏;明清四合院結構嚴謹,古樸大方;臨街鋪面依山就勢,隨曲而折;山崖吊腳樓,布局自由,結構緊湊,虛實結合,空靈自然。號稱世界十大建築師之一的加拿大亞瑟·埃利克森先生參觀磁器口後評價說:「這里的東西是自然而來的,不是設計師所為,但從設計者的眼光來看,每一家都是做得最好的,最實在的。」
古鎮是沙磁文化發源之地,抗戰時聚集了郭沫若、徐悲鴻、豐子愷、傅抱石、巴金、冰心等文化名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丁肇中先生曾在鎮上就讀。《紅岩》小說華子良原型從古鎮碼頭險脫魔爪………。
古鎮有山有水,空氣清新,綠樹成蔭,民眾生活安寧舒適,保留了中國地方民族生活風貌。199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重慶市重點保護歷史街區,沙坪壩區人民政府已規劃把磁器口建成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旅遊新區,古鎮已敞開門戶,喜迎中外客人。
Ⅱ 重慶有哪些光輝的歷史,這里有哪些名勝古跡。
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內河口岸,擁有汽車、機械、電力、化工、輕紡等綜合性工業基地。
重慶是一座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乃巴渝文化的發祥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達3000多年。早在公元前11世紀,這就是古代巴國的首都江州。因在此入長江的嘉陵江古稱渝水,隋文帝楊堅遂於開皇三年(583年)在這里設置了渝州,是為重慶簡稱「渝」的由來。南宋淳熙使十六年(1189年),因這里曾是當朝天子宋光宗趙敦的潛藩之地,便循例於此置府,號曰「重慶府」,以志雙重喜慶。其地遂以「重慶」為名,於今已有800餘年了
重慶在政治上也是有所建樹的,遠的不說,南宋末,王堅在釣魚城(今重慶合江)堅決抵抗蒙古蒙哥大軍的侵犯,在青史上留名。元末農民起義軍里徐壽輝將倪文俊部明玉珍即以重慶為都。清末通商以後,英人在四川設的領事館就在重慶的川東道。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遷西南,臨時首都就設在重慶,稱「陪都」,這是重慶歷史上最光輝的一頁,因為這是歷史上唯一一次,中央政府的首都設在重慶的事,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年,可成都卻從未有此殊榮,
重慶解放初為西南行署機關所在地,鄧小平任主任,管理雲貴川三省
從地理看,重慶恐怕是世界上最崎嶇的上百萬人的大城市了,分散(全由葡萄串似的鎮子組成,在全國也是例外);重慶豪爽樸直;重慶開放風氣比較強烈(追趕時尚之風也烈)。
長江斜貫本市,形成著名的長江三峽。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暖夏熱,夏季因地形郁悶,氣候悶熱,成為長江三大「火爐」之一。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
重慶為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暖夏熱,夏季因地形郁悶,氣候悶熱,成為長江三大「火爐」之一。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
重慶市區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四面環山,江水回繞,城市傍水依山,層疊而上,既以江城著稱,又以山城揚名。然而最具特色的,還要數山城的夜色。全市有大的旅遊景區20多個,景點達1300多處,其中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有4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100多個,各種文物點12000多處。
我是重慶人,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你到重慶來!
Ⅲ 重慶有什麼名勝古跡
重慶的名勝古跡有,朝天門、解放碑、洪崖洞、人民大禮堂、三峽博物館、紅岩村、沙坪壩、磁器口、歌樂山、烈士墓、白公館、渣滓洞、觀音橋、曾家岩、楊家坪、南濱路、洋人街、南山等。
Ⅳ 重慶市有哪些國家級名勝古跡
對不住啊,字太多,用現成的了。自己去的也不多,還有些我也不知道。
巫山古人類化石遺址
銅梁文化遺址
巴蔓子墓
【巴蔓子墓】位於重慶古城內渝中區蓮花池。墓呈六邊形,邊寬2.65米,通高2.3米,全部石封。正中墓碑高1.5米,寬1米,篆書"東周巴將軍蔓子墓",上款"中華民國十一年二月吉旦",下款"榮縣但懋辛題"。是一座傳聞已久的傳說墓,現在還沒有任何實物資料說明它是東周時期的古墓葬。戰國時,巴國內亂無力平息,將軍蔓子向楚國求救,允諾事成當酬讓三城。楚國出兵幫助巴國平亂後,索取城池。蔓子以國土不容割捨,又不可食言,乃自刎,以頭謝楚。楚王感動,以上卿禮葬其頭,巴國亦以卿禮葬其身。巴蔓子的愛國精神,千百年來深受人們敬仰,但巴蔓子的身首究竟葬在什麼地方,還有待於考古發現。�
重慶舊城垣
白帝城
張飛廟
盤石城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北山摩崖石刻、寶頂山摩崖石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山、石門山、妙高山、舒成岩、多寶塔摩崖石刻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重慶城西北160公里處大足縣境內。以佛教造像為主,創於晚唐,盛於兩宋。石刻造像5萬多尊,分布於40多處,反映了中國晚期石刻藝術的特徵,是一部形象生動的唐宋雕刻藝術史。北山造像近萬尊,長500餘米,共編為290號龕窟,開鑿於唐景福元年(892),到南宋紹興歷時250多年建成。既體現唐雕人像風格,又具宋塑風貌,其136號內的普賢菩薩,溫柔嫻靜,典雅端莊,被中外遊人譽為"東方維納斯"。寶頂山全部造像1.5萬多尊,設計精巧,內容連貫,由19組佛經故事一氣呵成,無一雷同。有高達7米的"華嚴三聖",長達31米的"釋迦涅磐聖跡圖",占岩面近100平方米的"千手觀音",以及"圓覺洞"造像,氣勢雄偉,表現出中國古代雕塑家們科學地運用力學、採光透視原理,因材施藝的卓絕技巧,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重要寶藏。�
慈雲寺
白鶴梁題刻
【白鶴梁題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重慶城東北120公里處涪陵城西長江中的天然大石樑山,東距烏江與長江匯合處一公里。石樑僅冬春季偶爾露出水面。相傳,唐代白石漁人和爾朱仙於梁山修煉,後同乘白鶴飛升,白鶴梁因此得名。石樑中段水際,唐代刻有一對線雕鯉魚。凡石魚出水,其年即是豐年,遠近引以為奇觀,歷代遊客絡繹不絕。不少遊人留題紀勝。在5000多平方米岩面上,現存題刻163幅,計1萬多字,還有石魚14尾,題刻人姓名全者500餘人。題刻中以宋代居多,次為元、明、清三代和近現代。這些題刻記錄了自唐以來1200多年間長江中上游72個年份的枯水水文資料,為利用長江進行灌溉、航運、發電以及城市、橋梁建設等提供了可靠依據,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又是珍貴歷史文獻,有的可補史書闕誤;還具有較高書法和文學藝術價值,是世界水文史上的奇跡。�
淶灘摩崖造像
�
潼南大佛寺
【
羅漢寺
【羅漢寺】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民族路。是全國漢族地區重點佛教寺廟之一。重慶市佛教協會設於此。羅漢寺始建於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原名治平寺。寺因羅漢洞而建。清乾隆十七年(1752),因前殿坍圮,改建龍神祠。後又稱羅漢寺、古佛岩。清光緒十一年(1885),隆法和尚重修廟宇,並仿新都寶光寺建羅漢堂,泥塑五百羅漢,方改名羅漢寺。1942年羅漢寺遭日機炸毀,後修復。"文化大革命"中,羅漢塑像全被搗毀,1984年政府撥專款重塑。始建時的園池古跡今已湮沒,僅余"明碑亭"所嵌"西湖古跡"碑石,還依稀可辨字痕。羅漢寺內長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崖石刻佛像400餘尊,其中有卧佛涅�NB14C�像(俗稱"睡佛")、觀音像和供養人像等。大雄寶殿中有許多佛教藝術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釋迦佛的16位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有明代的西方三聖銅鑄像,緬甸的釋迦牟尼成道玉佛,臨摹印度壁畫《釋迦牟尼離宮出家圖》等。寺內藏經樓收存的大藏經、梵文和藏文經典,以及古籍字畫等,多為唐、明兩代瑰寶。�
西山碑
塔坪寺石塔、鐵塔
榮昌許溪沙壩子宋墓
涪陵碑記橋
合川石拱橋
南川龍岩城遺址
釣魚城古戰場遺址
【釣魚城古戰場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重慶城東北90公里處合川市釣魚山上。釣魚山海拔391米,枕嘉陵、渠、涪三江之口,南、西、北三面據江,峭岩拔地,形勢險絕而壯麗。南宋晚期,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府知事為抗擊蒙古軍隊的進犯,採納播州冉�、冉璞兄弟的建議築城釣魚山,並徙合州及石照縣治於其上釣魚城倚山為壘,東西長1596米,南北寬960米,城內面積2.5平方公里,是迄今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戰場遺址。現存8000千米城垣、8道城門、水軍碼頭、炮台、元帥府、宋軍營、閱武場、插旗山、飛檐洞、皇洞、皇宮、水閣涼亭、兵工作坊、拱橋棧道、王堅記功碑、腦頂坪(蒙哥中炮風處)、天池、泉井等宋代軍事、生活設施遺址。還有唐代以來的懸空卧佛、站佛、千佛石窟、石曼卿"佛號"摩崖、《飛舄樓》碑、三聖岩、護國寺、忠義祠和釣魚台、插桿石、古桂樹、薄刀嶺、天泉洞、三龜石、魚城煙雨、魚山八景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文天祥、劉克庄、楊慎、張佳胤、陳毅、郭沫若、周谷城、張愛萍、劉白羽等名家所賦題詠膾炙人口。�
彈子石摩崖造像
江津大佛寺
石寶寨
湖廣會館
馬龍山摩崖造像
趙世炎故居
紅岩革命紀念館
育才學校舊址
【育才學校舊址】位於重慶城西北80公里處合川市草街鄉鳳凰村古聖寺內。1939年由教育家陶行知創辦,旨在招收因戰爭流離失所的難童。初有學生70餘人,後達到300餘人。學校開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英語、哲學、常識、音樂、體育等課程。學校得到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大力支持,聘請了賀綠汀、翦伯贊、郭沫若、田漢、茅盾、周谷城、姚雪垠、秦邦憲等知名人士任教,為國家培養了不少人才。1948年遷重慶紅岩村。1949年後遷謝家灣,改名重慶第二十中學。1981年恢復原名至今。�
紅三軍司令部舊址
�
鄒容烈士紀念碑
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
人民解放紀念碑
黃山陪都遺跡
重慶市自然、歷史博物館
宋慶齡故居
雙桂山
縉雲山風景區
四面山風景區
金佛山風景名勝區
長江三峽
大寧河小三峽
馬渡河小小三峽
嘉陵江小三峽
芙蓉洞
�
鵝嶺公園
山城夜景
東溫泉風景區
小南海
仙女山
天井峽地縫
小寨天坑
萬盛石林
南溫泉風景區
北溫泉風景區
新巴渝十二景和重慶小十景
Ⅳ 重慶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白沙古鎮-黑石山-滾子坪景區旅遊計劃白沙概況白沙鎮位於重慶西部,扼長江之要津, 是萬里長江上游的國家級第一深水良港,更是黔北地區及江津西部的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幅員面積238平方公里,總人口14萬人,主城區人口近10萬餘人。是重慶市第一人口大鎮及重慶市重點發展的中小城市。素有「天府名鎮」、「川東文化重鎮」之美稱和 「小香港」之盛譽。白沙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優美。既有長江沿鎮而過,又有溪流環繞,既有怪石盤錯、岩谷深幽、瀑布高掛、古樹參天的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黑石山�0�1�0�1——滾子坪風景區,又有朴實厚重,古樸典雅的明清寺廟、學子書院、古街老巷,令人嚮往。景區介紹①、古鎮景區古鎮傳統街區景區:位於白沙城區的東部,這里北望長江,南倚山嶺,留有眾多清末民初的傳統民居和部分寺廟及西洋風格的洋樓。青石路面蜿蜒曲折,小巷深處別有洞天。人們在這里起居作息,鄰里鄉親來往密切,濃濃的鄉土氣息和厚重的歷史沉澱,令人回味無窮。古鎮傳統街區朴實無華的建築風貌、起伏宜人的街巷空間、滄桑的吊腳樓、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優美宜人的風景名勝、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淳樸的民風民俗,都是白沙古鎮景觀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②、黑石山景區:位於白沙鎮南郊約3公里處,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黑石山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已入選美國出版的《世界風景名勝辭典》,被列入《美國旅遊辭典》。堪稱西部一絕。黑石山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平疇之中,一峰崛起,滿山碧翠,遠遠望去猶如一個巨大的綠球,它周圍驢溪環繞,岩谷深幽,山間怪石盤錯,古木參天鳥雀、白鶴、蒼鷺翩翩。 黑石山原名寶峰,後以多奇特的黑石而得名。山上約有500餘座磐石,星羅棋布、大小不同、形狀渾圓沉厚、千姿百態、碨磊突兀、參差錯落。鷹嘴石、函谷石、雙蛙石、二郎石等奇石都留下了動人的傳說為千古吟誦。山中有明、清兩代的寺廟,有全重慶市惟一尚存、且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書院—聚奎書院,陳獨秀留寓白沙住址—鶴年堂﹙「鶴年堂」外觀為仿日式建築,內構為仿羅馬歌劇院式建築,當時被譽稱為川東第一大禮堂﹚。景區內有郭沫若、馮玉祥、於右任、吳宓、歐陽漸、周光召等歷代文人的手書題辭、石刻碑文、詩、聯七十餘處。在梅林、紫金林的綠樹叢中,有辛亥革命歷史人物肖湘之墓,有重慶大學創始人、著名詩人吳芳吉,史學家、書法家鄧少琴,國畫家張采芹(聚奎三傑)之墓。主要景點有川主廟、寶峰峙、五百年樹齡的羅漢松、香樟王、聚奎書院、函谷石、石柱洋樓、九曲池、鏡橋、鑒止亭、夜雨亭、問梅亭、鶴年堂、鼓亭、鶴棲亭、綺笙亭、蕭湘亭、鷹嘴石、驢子溪、高洞瀑布等三十一處。③、磙子坪景區:位於重慶江津西南部白沙鎮境內,距白沙城區約20公里,這里有數十萬畝原始森林,林海茫茫,人跡罕至,自然風光十優美。海拔800-900米,年均氣溫14.5攝氏度,極端高溫37攝氏度,連同黑石山、大圓洞、塘河古鎮組成一個理想的旅遊避暑勝地。95年被重慶市評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並列為四川省級森林公園。磙子坪,因形如石磙而上鑲坪壩故名。坪上有4湖、5洞、7寨、9寺、13溪、15瀑、奇岩怪石50處、200餘峰、1500畝竹子、4萬畝森林。磙子坪景觀別具,林深竹茂,湖靜溪幽,峰秀洞絕,石奇瀑美。其瀑內每隱岩洞,被譽為「水簾洞之鄉」。
Ⅵ 重慶有哪些名勝古跡
重慶名勝有很多,總的來說可以分為自然風景類、公園休閑類、革命懷舊類、古代遺跡類、古城古鎮類、宗教建築類,下面列舉八大主要著名景點。
1、縉雲山
縉雲山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古名巴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並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縉雲山總佔地面積76平方公里,海拔350米—951米。縉雲山景色宜人,植物資源豐富。
2、白公館
白公館位於重慶市,原是四川軍閥白駒的別墅,故名。1939 年國民黨軍統局將此地改建為監獄,1943年中美合作所改為第一監所。 監獄背靠歌樂山 ,四周高牆、電網密布,牆外製高點上有崗亭和碉堡。大門終年緊閉,只有側面開一小門與外界相通。獄內有牢房20間。
3、渣滓洞
渣滓洞原為一小煤窯,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其後,軍統逼死礦主,霸佔煤窯設立看守所,分內外兩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內院一樓一底16間房間為男牢,另有兩間平房為女牢。關押在此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進報」案、上下川東三次武裝起義失敗後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許建業、何雪松等,最多時達三百餘人。
4、重慶市人民大禮堂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位於渝中區人民路學田灣,於1951年6月破土興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築群,也是重慶獨具特色的標志建築物之一。建築氣勢雄偉,金碧輝煌,是中國傳統宮殿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的大跨度結構巧妙結合的傑作,以其非凡的建築藝術蜚聲中外。
5、重慶野生動物世界
重慶野生動物世界是重慶交通旅遊投資集團下屬大型旅遊項目,是國家林業局2000年批准建立的西部地區首家國家級野生動物生態旅遊園區,同時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集娛樂、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及動物觀賞、動物繁育救護於一體的綜合性特大型主題園區。
6、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范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唐、宋時期的石刻造像藝術。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
7、釣魚城
釣魚城坐落在重慶市合川城東5公里的釣魚山上,其山突兀聳立,相對高度約300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傳說有一巨神於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飢饉,釣魚山由此而得名。
8、豐都鬼城
豐都鬼城舊名酆都鬼城,位於重慶市下游豐都縣的長江北岸,是長江游輪旅客的一個觀光勝地。豐都鬼城又稱為「幽都」、「中國神曲之鄉」。鬼城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築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內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橋、黃泉路、望鄉台、葯王殿等多座表現陰間的建築。
Ⅶ 重慶名勝古跡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19
Ⅷ 重慶有哪些歷史文化遺跡
朝天門位於重慶城東北長江、嘉陵江交匯處,襟帶兩江,壁壘三面,地勢中高,兩側漸次向下傾斜。明初戴鼎擴建重慶舊城 ,按九宮八卦之數造城門17座,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城門即朝天門。門上原書四個大字:「古渝雄關」。因此門隨東逝長江,面朝天子帝都南京,於此迎御差,接聖旨,故名「朝天門」。1891年重慶辟為商埠,朝天門始設海關。1927年因修建朝天門碼頭,將舊城門撤除。1949年「九·二」火災使朝天門附近2千米的區域化為一片廢墟,從此,朝天門僅余城基牆垣。 今天的朝天門客運碼頭,新建宏偉的朝天門廣場是俯看兩江匯流,縱覽沿江風光的絕佳去處。朝天門左側嘉陵江納細流匯小川,縱流1119千米,於此注入長江。每當初夏仲秋,碧綠的嘉陵江水與褐黃色的長江水激流撞擊,漩渦滾滾,清濁分明,形成「夾馬水」風景,其勢如野馬分鬃,十分壯觀。右側長江容嘉陵江水後,聲勢益發浩盪,穿三峽,通江漢,一瀉千里,成為長江上的「黃金水段」。
山城夜景是重慶的一張城市名片,重慶市區三面臨江,一面靠山,倚山築城,建築層疊聳起,道路盤旋而上,城市風貌十分獨特,由此形成綺麗夜景。「不覽夜景,未到重慶」,雄偉的山城重慶,以輝煌的夜景聞名海內。山城夜景自古雅號「字水宵燈」,為清乾隆年間「巴渝十二景」之一。因長江、嘉陵江蜿蜒交匯於此,形似古篆書「巴」字,故有「字水」之稱。「宵燈」更映「字水」,風流占盡天下。 清人王爾鑒詩雲:「高下渝州屋,參差傍石城。誰將萬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難掩,雲流影自清。領看無盡意,天水共晶瑩。」 山城夜景的特色之一得益於起伏的地勢和依山而上的重重樓房。每當夜色降臨,萬家燈火高低輝映,如漫天星漢,極為瑰麗;二得益於兩江環抱,雙橋相鄰。江中百舸爭流,流光溢彩。橋面千紅萬紫,宛如游龍,動靜有別,有似不夜之天。 觀賞山城夜景有三大去處:南岸區南山上的一棵樹觀景台和大金鷹,可謂「隔岸觀火」;鵝嶺公園上的瞰勝樓,身臨其境縱覽兩江;朝天門「兩江游」遊船,環繞揚子嘉陵,360°全方位立體飽覽山水之城。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有北山石刻,南山石刻,和寶頂石刻三個區域。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北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長約三百多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造像最初開鑿於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歷時250多年。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其中造像264龕窟,陰刻圖1幅,經幢8座,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優秀代表。著名的「養雞女」、「千手觀音」等石刻藝術珍品就位於大足石刻。
Ⅸ 重慶有哪些名勝古跡
一提到 重慶 ,相信大家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火鍋,雖然重慶的火鍋確實十分受歡迎,但事實上,重慶也是一個十分出名的旅遊聖地,擁有許多名勝古跡。那麼本期 城市 文化 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重慶名勝古跡有哪些吧。
白帝城風景區。
這個風景區是明清兩代的建築風格。喜歡明清文化的人可以去看看。這里有許多歷史遺跡,它們對歷史欣賞很有價值。喜歡歷史的人應該去看看。這里不僅有文物,而且還有典故,不容錯過的森林石碑,堪稱世界的瑰寶。
洪崖洞
這是一個必須去的地方欣賞兩河的風景,也是一個吃當地食物的好地方。風景雖然並不是很有特色,但是作為宮崎駿動畫還原的一個場景,洪崖洞被稱為中國版的千與千尋。晚上7點或8點,吊腳樓被燈光包圍,彷彿染上了金色,彷彿一位年輕女子卸妝完畢,露出了最驚艷的臉龐。
朝天門
喜歡吃火鍋的朋友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個牌子,那就是朝天門。而實際上朝天門不僅是火鍋品牌,也是重慶旅遊必游之地。朝天門作為重慶的文化象徵之一,享有很高的地位。遊船和遊船都是從這里來的,夜景也很美,千萬不要錯過。
解放紀念碑
解放碑是紀念抗戰勝利和重慶解放的歷史紀念碑,同時它也是重慶最繁忙、最有名的商圈。對歷史感興趣,還想體驗老成都生活的朋友一定會來這里,這里的步行街也很繁華,各種美食街、商圈,這里應有盡有,想看看重慶的夜生活,就來這里吧。解放紀念碑有27.5米高,始建於1940年3月12日,被譽為「精神堡壘」。
Ⅹ 重慶的名勝古跡有哪些地方詳細了解
重慶的名勝古跡有磁溪口,仙女山,豐都鬼城,安居古鎮,解放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