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九年級14課歷史答案是什麼

九年級14課歷史答案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6-05 01:33:13

A. 9年級歷史求答案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世界史復習資料 (3-4)

世界歷史》第一冊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歷史意義
原因:新航路開辟後,英國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開展殖民掠奪,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生貴族力量日益壯大,他們要掌權,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制度來保護資產階級的利益.總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生產關系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
歷史意義
:a.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1689年,為限制國王權利,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
b.它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2.<權利法案>的頒布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為限制國王的權利,確定議會的大權,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以後的國王不能濫用權利,為所欲為,這就使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3.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英國採用海盜方式,在海上進行搶劫活動.16世紀晚期,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取得了海上霸權,開始在海外殖民.英法早期殖民活動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北美.在殖民擴張過程中,英法荷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最後,英國戰勝了荷蘭和法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4.來剋星頓的槍聲和美國獨立
a. 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
b. 1775年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整編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c. 1776年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英屬北美殖民地獨立.
d. 1777年,在薩拉托加戰役中,美軍打敗英軍,是北美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e. 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f. 意義:
1.獨立戰爭使美國贏得了獨立(1787年,美國制定了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實行總統制,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它同時又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對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5.攻佔巴士底獄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6.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和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1791年6月,奧地利和普魯士採取軍事行動,幫助路易十六鎮壓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君主統治,,9月,法國軍隊也把外國軍隊趕出國境,並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資產階級革命高潮過後,法國政局動盪,1799年,拿破崙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皇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頒布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對外打擊反法聯盟,擴張法國勢力.對外戰爭損害了被侵略地區人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1812年遠征俄國失敗,敲響了帝國的喪鍾;在萊比錫戰役中,法軍再次慘敗;1814年反法盟軍開進巴黎,帝國滅亡.
7.英國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促使手工工場發展到機器大生產的一次革命,,它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
條件: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和原料;海外貿易的迫切需求.
18世紀60年代,英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最早出現於棉紡織業.
進程
a.18世紀六七十年代,珍妮紡紗機,水利紡紗等機器相繼問世;80年代,水利織布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織布的效率
b.機械師瓦特製成了改良蒸氣機,1785年,這種蒸氣機被用來帶動紡織機器,從而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c.蒸氣機的使用推動了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汽船和火車機車相繼誕生.d.19世紀上半期,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
8.工業革命的影響
影響
a.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b.工業革命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c.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面貌,是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彼此聯系,不可分離的整體.
9.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工人的兩次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的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論研究同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聯系在一起,在吸收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意義:使無產階級有了自己強大的思想武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0.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及意義
原因:
北部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南部實行大種植園經濟,以黑人奴隸為主要勞動力.雙方在關稅和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的矛盾不可調和.
意義:
使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11.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彼得一世為擺脫落後狀態使俄國成為近代強國,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內容包括加強中央集權,擴大軍事力量,發展經濟,推行學校教育.它實際上是一場封建農奴主推行的富國強兵改革.作用:增強了俄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鞏固了專制統治,為對外擴張准備了條件.
1861年改革
19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工業有所發展,但由於農奴制的阻礙,發展極其緩慢.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維護貴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農奴的生活;農奴可以出錢贖買一塊份地.它實際上是一場沙皇自上而下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作用: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12.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主要內容:
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意義:
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但日本強大起來後,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世界歷史》第二冊

1.科學成就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科學成就:
a.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 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石油的開采和提煉,石油,電力和煤炭構成了三大能源.
b.新機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 德國的西門子創制了第一輛有軌電車;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導致了汽車和飛機的試製成功.
c.新的信息傳遞工具的發明 19世紀中期,發明了有線電報;19世紀晚期,有線電話和無限電報也研製成功.
影響:
大大促進了生產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廣泛的途徑.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狀況
19世紀晚期,隨著生產力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其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和托拉斯.
美國和德國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更多地採用新技術,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分別成為世界頭號,二號資本主義工業大國.
英國和法國由於技術裝備落後和過分依賴殖民地,經濟發展緩慢,工業生產被美國,德國趕上和超過.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竭力進行武裝擴張,促進了經濟發展;俄國資本主義雖然有較快的發展,但由於大量封建殘余的存在,仍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3.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和主要成員
同盟國集團:
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後來參加到協約國一方)
協約國集團:
英國,法國,俄國
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西線三大戰役
1914年6月底,一個塞爾維亞青年在薩拉熱窩街頭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薩拉熱窩事件.
西線三大戰役:
交戰雙方是英法和德國,分別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5.美國參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大戰爆發時,美國利用中立的地位與交戰國做生意,通過出售軍火,提供貸款,大發橫財,國力大增.1917年,在交戰雙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時候,美國加入協約國,終於參戰了.美國的參戰無論在政治,軍事還是財力方面,使協約國受益極大.
一戰性質:
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6.俄國十月革命和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經濟陷於全面崩潰,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資產階級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並用武力鎮壓革命群眾.1917年11月7日,在列寧親自領導下,十月革命武裝起義取得勝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人民委員會,推出」一戰」,頒布了沒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的<土地法令>.
蘇聯開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1928年和1933年的兩國五年計劃,其重點都是重工業,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蘇聯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1937年蘇聯基本完成了農業集體化.同年蘇聯通過新憲法,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的確立.
7.巴黎和會與<凡爾賽和約>
1919年1-6月,參加國有27個,英國,法國,美國三國成為和會的主宰.其主要內容有:同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分別和德國盟國簽訂一系列和約,它們和對德和約共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決定成立制裁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1920年成立,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列強維護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工具).確定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和約內容見初三<世界歷史>第二冊35頁)
8.華盛頓會議
在美國倡議下召開,共有九國國家參加,美,英,日三國起主要作用.英,法,日,美簽訂了<四國條約>,相約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區域屬地的權益.美,英,日,法,意五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了五國海軍主力艦的噸位比例.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實際上成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了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9.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首先從美國開始,是一次世界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有三大特點: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羅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其內容有:金融方面,首先從金融業開始,使私人現款重新流通;農業方面,政府讓農民縮減耕地和屠宰耕牛,由政府撥款補償;工業方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國家對工業的調整,1933年國會通過工業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調節和控制;社會賑濟方面,新建許多公共工程,以減少失業隊伍,刺激消費和生產.
評價:
a.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資本主義統治得到穩定;
b.資本主義制度沒有改變,產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10.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
希特勒的上台執政,標志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到軍部控制的內閣上台,標志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國結成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成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
11.第二次世界大戰
原因:
a.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德意日建立和強化了法西斯專政,瘋狂對外侵略;
b.英法美的縱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戰的爆發.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大戰全面爆發;
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聯軍民英勇捍衛國土,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1942年初,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3年9月義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開開羅會議,發表了<開羅宣言>,為戰後處理日本問題提供了依據;美,英,蘇在伊朗德黑蘭舉行了會議,確定了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
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達成重大協議:德國由美蘇英分區佔領;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成立聯合國.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
12.二戰後蘇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措施和影響
從1946年起開始執行第四個五年計劃,在斯大林領導下,集中精力恢復並發展經濟,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是蘇聯工業的發展重點.蘇聯人民取得了經濟振興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業有較大發展,加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吸引力.
13.」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1967年,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促進經濟的發展,加強互相間的合作,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等六國發起建立了」歐洲共同體」組織.」歐共體」建立後,成員國數目不斷增加,相互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促進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也提高了歐共體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14.美國的霸權政策和美蘇爭霸
美國霸權政策的體現: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歐洲推行」冷戰」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敵對行動).
美國通過提供經濟援助,抵擋蘇聯和社會主義力量的沖擊,控制西歐各國.
為了進一步控制西歐,對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包圍,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0世紀50.60年代,發動了侵略朝鮮和越南戰爭.
美蘇爭霸: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國立的增強,蘇聯也走上了霸權主義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70年代末,蘇聯出兵佔領了阿富汗,企圖建立在南亞和波斯灣地區的霸權;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美蘇爭霸嚴重威脅世界和平,也給兩國本身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蘇聯力不從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變稱霸政策.
15.第三世界的興起
二戰後亞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運動;
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

B.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部編版

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注意積累的。知識就是機積累起來的, 經驗 也是積累起來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 九年級歷史 上冊知識點部編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1

第11課古代日本

1、6世紀前的日本

(1)建國:1—2世紀,日本有100多個小國。5世紀初,大和政權統一了日本。

(2)統治:大和國的最高統治者稱「大王」,依靠貴族統治全國;王室和貴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領地,居民以「部」的形式組織生產;部民是貴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於奴隸。

2、大化改新

(1)背景:6—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 文化 ,刺激了大和的統治者。

(2)概況: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3)內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經濟上,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不能買賣;統一賦稅。

(4)影響: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3、武士和武士集團

(1)背景:土地私有和土地兼並盛行。貴族、豪門、寺院大量購買、兼並土地,組成庄園,大庄園還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

(2)武士集團:地方豪強為了保護自己的庄園,把自己家族和仆從中的強壯男子武裝起來,組成一種血緣關系和主從制相結合的軍事集團,成員稱為「武士」。

(3)武士奪權:12世紀晚期,源氏武士集團擊敗平氏武士集團,其首領源賴朝獲得「征夷大將軍」稱號,設幕府於鐮倉;鐮倉幕府擁有獨立於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日本由此進入幕府統治時期。

(4)幕府統治:幕府與天皇朝廷並存。幕府首領「征夷大將軍」名義上由天皇任命,實際上大權旁落。國家大權基本掌握在武士階層手中。

(5)武士道:武士集團的長期統治,逐漸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對象不是國家,而是他的主公。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2

第12課阿拉伯帝國

1、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1)背景:6世紀末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創立:穆罕默德闡述獨尊安拉的宗教思想,於7世紀初創立伊斯蘭教。

(3)傳播:最初在麥加城傳教,遭到傳統勢力的反對;622年,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國家的雛形由此誕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佔領麥加,半島各部落紛紛遣使麥地那,承認穆罕默德的統治地位,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2、阿拉伯帝國

(1)版圖:至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形成,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

(2)影響:伴隨著帝國擴張,伊斯蘭教向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地區廣泛傳播。

3、阿拉伯文化

(1)發展原因:哈里發重視知識,認為「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830年,哈里發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支付與譯著同重量的黃金稿酬。

(2)表現: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改造了古代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阿拉伯數字」;完整的代數學由阿拉伯人創造;「西醫」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貢獻;編著了《醫學集成》和《醫典》,長期被歐洲醫學界奉為經典;《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

(3)影響: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葯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3

第13課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1、農業的新變化:

(1)11世紀以後,歐洲各地農村紛紛開展了什麼運動?具體情況如何?

11世紀後,歐洲農村紛紛開展墾殖運動,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澤被開發,土地面積逐漸擴大。有的墾殖由領主組織,多數是農民自發開墾。墾殖者成為這些新開發地區的主人,這些地區也仿效自治城市,成為具有獨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權的地區。

(2)這一運動興起後,農奴的處境發生了哪些變化?

農奴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以此獲得對自己勞動力的自由支配;或通過繳納遷徙稅,獲得離開庄園、擺脫領主人身束縛的機會。

(3)土地的經營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領主通過轉讓、聯姻、繼承、買賣等方式,將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為一種趨勢。

(4)租地農場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14世紀中葉以後,越來越多的領主出租直領地,他們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的土地,或者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建立租地農場 。

(5)租地農場有什麼特點?

富裕農民(農場主)採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僱用少地或無地的農民耕種,將產品推向市場。農場主與農民之間形成了僱傭與被僱傭的剝削關系。

(6)農業的發展給市場帶來哪些變化?

農產品的富餘,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地農產品和畜產品得以進入市場。一些商人將在鄉村市場收購的產品運到港口或更遠的地方。法國南部地區的糧食被運到義大利的一些城市,歐洲的呢絨、皮毛等遠銷東方。

2、手工業方面的新變化

(1)中世紀晚期,手工業的發展有什麼變化?

農村變化的同一時期,手工業也不斷發展。一方面,手工業者逐漸脫離農業生產;另一方面,他們更多地為市場而生產。

(2)分散手工工場是怎樣出現的?

13世紀,隨著分工細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發展。為了繳納封建租稅,農民在家裡用自己的生產工具從事手工生產,農村出現了分散的手工工場。

(3)集中手工工場是怎樣出現的?

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還提供統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僱傭勞動者,與僱主形成徹底的僱傭關系。由於生產工具統一配套,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個地點集中勞動,於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場 。僱工分工合作,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4)集中手工工場具有什麼特點?

商人提供原料、生產工具僱用工人在同一地點集中勞動;

商人與完全出賣勞動力的工人之間形成徹底的僱傭關系,體現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

3.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推動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

三、富裕農民和市民階層

1、13、14世紀,歐洲農村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大多數貴族不重視或沒有能力經營自己的地產,將地產抵押或變賣,以償還債務或應付開支;

富裕農民、騎士和鄉紳不斷集中土地,以新的經營方式掌握了生產、交換等環節,還控制了鄉村行政事務,成為農村中富有生氣的階級力量。

2、城市中的市民階層:

(1)市民階層形成:

城市中的手工業者、商人成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約關系賦予的權利。

(2)政治權利的擴大:

富商巨賈還投資鄉村,置辦田產,採用新的生產經營方式。他們與貴族聯姻或成為官員,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權利不斷擴大,成為強化王權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4

第14課 文藝復興運動

一、文藝復興

1.文藝復興是在什麼背景下興起的?

14世紀中葉,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形成中的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對教會宣揚的苦行禁慾、追求死後升入天堂的生活態度漸生異議,要求建立一種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哲學;他們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

2.興起的時間、地點:14世紀 義大利

3.核心思想:人文主義思潮

4.性質: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

5.方式:

採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並非是簡單的「復興」,有繼承,更有創新。

6. 意義或影響:

(1)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了近300年之久。

(2)涌現出了許多文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他們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二、但丁

1.文藝復興的先驅是:但丁

2.代表作:長篇詩作《神曲》

(1)《神曲》分為「地獄」「煉獄」「天堂」三部分。

(2)表達的思想: 描寫現實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擊教會的貪婪腐化,把許多主教、僧侶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獄,表達了市民階級的情感與理想。

3.文藝復興文學三傑指的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三、達·芬奇

1.達·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繪畫。

2.文藝復興美術三傑指的是: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

3.達·芬奇的代表作:《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

四、莎士比亞

1.文藝復興向外傳播時間及范圍:15、16世紀開始向西歐其他國家和地區傳播。

2.莎士比亞的成就及體現的思想內容?

(1)一生創作了30多部戲劇和許多詩篇。

(2)這些作品反映了時代風貌和社會本質,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生活理想。

3.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5

第15課 探尋新航路

一、探尋新航路的熱潮

1.經濟根源(根本原因):

商品經濟日趨發達,歐洲人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

2. 社會根源:

馬可波羅在行紀中描述了東方的富庶,激起歐洲人對東方的無限想像和的嚮往。

3.商業因素:

15世紀中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掉拜占庭帝國,控制東西方貿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4.客觀條件:

地圓學說的流行、「羅盤」導航技術及造船技術也取得了突破。

二、新航路的開辟

1.航海家及及航海成就:

A、迪亞士和他的航海

(1)時 間:1487--1488年

(2)資助國:葡萄牙

(3)路 線:從葡萄牙出發沿非洲西海岸南下,1488年到達了非洲的好望角

(4)成 就: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通往東方的航路

B、達·伽馬及航海成就

(1)時 間:1497--1498

(2)資助國:葡萄牙

(3)路線及成就: 從葡萄牙出發,繞過好望角,溯非洲東海岸北上,橫渡印度洋,1498年到達印度西海岸。

C、哥倫布及航海成就

(1)時 間:1492年8月

(2)資助國:西班牙

(3)路線及成就:從西班牙出發,開始橫渡大西洋。10月到達巴哈馬群島的聖薩爾瓦多島。後來,他們又「發現」了古巴和海地等。接下來的10年間,哥倫布先後三次西航。

D、麥哲倫船隊及航海成就

(1)背 景:

哥倫布並沒有給西班牙帶來預想中的財富,但是向西航行尋找達到亞洲航線的夢想依然激勵著歐洲人繼續探險。

(2)時 間:1519--1522

(3)資助國: 西班牙

(4)路 線:從西班牙出發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歐洲。實現全球航行。

(5)意 義: 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創舉,麥哲倫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

5.四位航海家航海順序: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

三、新航路開辟的意義

(1)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2)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

(3)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部編版相關 文章 :

★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整理,期中期末考試必備

★ 人教部編版初三歷史下冊書知識點

★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政治知識點整理

★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整理

★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知識點整理

★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

★ 部編版初一歷史各單元資料,初一上冊歷史知識點記憶方法

★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

★ 最新部編版初一語文上冊知識點

★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

閱讀全文

與九年級14課歷史答案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