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辛亥革命在歷史意義是什麼

辛亥革命在歷史意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6-05 20:28:12

1.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可以簡單的來解釋,就是把中國社會帶入了一個全新的范疇之內。

一個建立在幾乎停滯的小農經濟的基礎上的社會體制,一個已經明顯在體制碰撞中完全落於下風,馬上就要被摧毀的體制,沒有任何改良的意義,這個意義不在於民族文化、不在於道義、不在於愛國,而簡單的可以歸結於效率。

傳統社會體制已經無論與統治、管理效率,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的效率,文化產出效率,還是最根本的生產效率,都必然是最差的選擇,而卻依靠強大的傳統體制和對大數量小農的「效率綁架」而維持,沒有一個完全的沖擊與改變,把中國社會帶入一個全新的領域之內,那亡國滅種指日可待,這在歷史上又不是沒有先例。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辛亥革命和孫中山先生當然有不足和消極的一面,比如革命不徹底,以至於現在中國還無法完全拜託傳統社會中的「集權體制」和「效率綁架」的影響。

(1)辛亥革命在歷史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過程: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

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2. 簡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

1、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

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2、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3、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4、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2)辛亥革命在歷史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3. 簡述辛亥革命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意義如下: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的政治代表、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使中國反動統治者在政治上亂了陣腳。

2、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給人民帶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

辛亥革命的背景:

1、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迅速的發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預備立憲」,在客觀上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准備了一些條件。

4.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勢力--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

第二,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權利,在政治和思想上獲得了一些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也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國內紛紛成立了很多實業集團,使資本主義工商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工人階級的隊伍也隨之壯大起來了。

第四,辛亥革命雖然成功地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卻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可以說辛亥革命成功了,也失敗了。

但辛亥革命同時也證明了,在帝國主義時代,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走西方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的社會影響

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大,辛亥革命雖然被稱作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但當時中國缺乏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參與革命者也並非以資產階級為主,而革命的成果也未直接促進資產階級的進一步發展。

在傳統社會的改變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會頂層的權貴,但中國傳統地方社會居領導地位的各省士紳及官僚,大多在辛亥革命大風浪中,隨機轉投向了革命而獲得了地位和利益,反而更加鞏固了他們的地位。

辛亥革命並沒有像西方資產階級革命那樣,重新構建社會結構。參加辛亥革命的大多數人是軍人、舊式官僚、各地士紳,這些人在辛亥革命後仍然掌握權力。

雖然其主要領袖孫中山出身平民知識分子,但中國貧窮的平民階層沒有參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後生存條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未給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根本利益。

閱讀全文

與辛亥革命在歷史意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8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3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