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江有多少年歷史了
有記載的20世紀以來的考古發現,證實了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民族古人類的發祥地,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空汪7000多年以前,長江流域有些地運禪區就已開始水稻種植。隋唐以來,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到明清時期,長江中下游地區,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已是朝廷主要的斂賦地區。【古人類文化遺址】大約距今200~300萬年前至1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長江流域就是早期旁虧塵人類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區之一。已發現的古人類化石中,早期、中期、晚期的都有發現。
㈡ 護城河的歷史
護城河,亦作濠,是古時由人工挖鑿,環繞整座城、皇宮、寺院等主要建築的河,具有防禦作用,可防止敵人或動物入侵。
被寬闊的河流三面環繞的大面積陸地或大城市,再通過對被河流環繞的「幾」字型河岸大規模人工建設、改造而成平戰結合的堅固防禦工事(比如防洪提、風光帶)也能算護城河。這樣的以天然為主、人工為輔的護城河在中國和世界就比較多了,最典型的城市有襄陽、重慶、湘潭、衡陽、常德、贛州、洣水鎮、遙田鎮等。世界最大最寬最好防禦的U字型護城河,位於毛澤東家鄉湖南省湘潭市東部的岳塘區。
世界各國在古代已有開鑿護城河。在中國大陸北京的紫禁城、濟南護城河(濟南環城公園)、襄陽護城河、台灣新竹古城、左營舊城、億載金城、日本的古城如松本城、江戶(今東京)的皇居、以至歐洲各國的城堡及皇宮等等地方都建有護城河。歐洲不少城堡在護城河上建有可升起的木橋,以方便出入,亦可防止敵人進入。
㈢ 襄陽發現古城牆、護城河,距今4200餘年,專家對此是如何解答的
從探索的角度來看,長城的周長約為1500米,剩餘高度約為2 - 3米,寬度超過20米。與古城牆相鄰的護城河也很大,周長2000多米,寬20 - 30米,深7 - 8米。根據初步判斷,這些城牆建於5000多年前的屈家嶺文化的早期。鳳凰翠城遺址及其周邊附屬聚落總面積約40萬平方米。根據該城市的大型建築遺跡,尤其是高檔建築遺址,以及出土的許多小玉石和綠松石飾品,山四圍推測該城市遺址是高檔的,是湖北西北部的政治文化中心。
據情報顯示,該地區的牆周長約1500米,其餘高度為2或3米,寬度超過20米。與古牆接壤的護城河也相當大,有2000多米寬,20到30米寬,7到8米深。據初步估計,城牆的建造時間是5000多年前特洛伊文化的早期。參與早期考古工作的香洲區文物管理辦公室(現香洲區博物館)主任傅強說,早在2016年,考古學家在挖掘地下約25厘米的地方就發現了圓形地基的遺跡。“早期的房子是圓形的,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上,一半是洞屋,”他說。
㈣ 杭州護城河歷史
杭州的護城河應該是江南河的一段,605到610隋煬帝在原有的基礎上,開通使其成為京杭大運河的一段。元朝時將其加寬。後來逐漸成為護城河。
㈤ 長江有多少年歷史了
長江誕生於1799年過去,人們探索長江流域的古代文明,歷來認為長江的中游和下游是中國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核心地區,而對於長江上游文明的研究,則未引起重視.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長江上游地區考古工作的不斷開展,特別是近年來,四川成都平原一系列事關文明起源的重大考古發現和發掘,證明長江上游同樣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目前,在以四川成都平原為中心的長江上游地區,已從考古學角度建立起了該區域先秦文化的發展序列(1),即從寶墩文化,到三星堆文化,再到十二橋文化,最後到晚期巴蜀文化.其時間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經夏商周,到春秋戰國,歷時二千餘年.與之考古文化同樣發達的長江上游文明,正是循著這個文化序列,經歷了從起源,到形成,再到發展的漫長而艱辛的演進過程.迄今成都平原考古發現的一批批規模空前的中心聚落和城址,以及許多為世人所矚目的珍貴歷史文物,無不顯示其作為中國古代文明區域中心的特殊地位.本文試圖就長江上游文明的起源、形成和發展作一些初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