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初中歷史七下怎麼講

初中歷史七下怎麼講

發布時間:2023-06-07 04:49:18

① 初中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經濟重心的南移

經濟重心的南移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情況,包括農業生產的發展、手工業水平的提高和商業的繁榮及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史實,進而明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最終完成於南宋之時。
通過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培養學生綜合歸納的能力;通過思考和總結這一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我國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商業和對外貿易達到了空緩敗前的水平,居當時世界的地位,對外貿易的發展為傳播中國古代文明、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講述自唐朝晚期至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的發展及其對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
「南方商業的繁榮」是本課的重點。本課的難點是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復習遼、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
北宋與遼、西夏,南宋與金都發生過戰爭,戰場主要在北方。這時,南方相對安定,在這種有利的環境下,南方經濟迅速發展,並逐漸超過了北方。
一、南方農業的發展
出示《耕獲圖》
指導學生看圖,並回答:
仔細觀察《耕獲圖》,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宋朝農業生產的情況。
①圖畫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麼?
——這幅圖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區田莊里的農民繁忙勞動的景象。圖中的農民在從事犁地、車水、挑送、插秧、揚場、舂米、磨粉等勞動。
②種植的主要作物是什麼?——稻穀
③插秧和揚場的場面同時出現,說明什麼問題?
——證明宋代已有了雙季稻了。
④為什麼在宋朝時能夠由一年一熟變為一年兩熟?
新引進的品種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氣候溫暖。
總結南方農業的發展的表現:
1、農作物品種的引進(占城稻)
2、以水稻為主的糧食產量的大幅提高(「蘇湖熟、天下足」)
3、茶葉、棉花等經濟作物種植的推廣(棉花:從兩廣、福建到長江流域)
學生思考:江南農業迅速發展的原因?
1、經濟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遷,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驗;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氣候變冷,南方相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南方自然條件保持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戰亂較少,為經濟發展提供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南方手工業的興旺
思考「宋代南方手工歲哪汪業與前代相比有哪些發展?」
學生回答後教師進行歸納:絲織業水平超過北方;棉織業首先在南方興起並初步發展;江南地區成為制瓷業的重心,制瓷工藝取得新的突破;造船業發達,居世界首位。
1、絲織業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
2、棉織業的興起(海南島發展到東南沿海)
3、制瓷業的成就(哥窯的冰裂紋瓷器,瓷都:景德鎮)
4、造船業的發展(廣州、泉州)
(通過圖片展示說明南方手工業的水平)
三、南方商業的繁榮
1、南方商業都市的發展(商業都市:開封、杭州)
強調杭州改為都城臨安後,繁榮程度遠遠超過了北宋時的開封。
2、海外貿易的發展
(1)外貿港口:廣州、泉州;
(2)市舶司的設立
3、貨幣制度的變化(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兩宋時期,南方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北方,對朝廷的財政收入起著重要作用,表明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進程最終完成。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對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進程進行歸納、總結,對歷史發展的脈絡形成較為完整的認識。
4、小結:
類別 發展成就
農業的發展
糧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進與推廣;蘇湖成為糧倉;水稻產量居糧食首位

經濟作物 棉花、茶樹的種植和栽培得到推廣
手工業的發展
紡織業 南方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織業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

制瓷業 江南地區成為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製冰裂紋瓷;景德鎮成為瓷都

造船業 居世界首位,廣州、泉州造船業發達
商業的繁榮
商業都市 杭州是南宋時的商業都市

對外貿易
在當時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廣州、泉州是大商乎仔港;對外貿易范圍擴大;外貿收入是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貨幣 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5、作業:課後作業

② 部編版初一下冊歷史說課稿(3篇)

【 #教案# 導語】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准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部編版初一下冊歷史說課稿:《元朝的統治》

一、教材分析

1、課題:《元朝的統治》

2、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元朝是我國歷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的封建王朝。元朝的建立促進了民族融合,促進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基本上奠定了我國疆域的基礎,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對明、清乃至後來的政治制度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根據歷史課程標准及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節課的課程目標及重、難點分別設置為:

3、目標是:

①知識與能力:了解蒙古族的興起,識記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並統一全國、行省制度的建立,理解元朝統一促進了民族融合;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客觀地評價元朝統一和文天祥抗元等歷史事件。

②過程與方法:通過收集、整理資料,從多方提供的歷史資料中獲取有效信息。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文天祥抗元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元朝統一和施行行省制度的學習,使學生肯定元朝的歷史地位。

4、重點: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元朝的統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5、難點:對元朝統一意義的認識與對文天祥抗元斗爭的評價。

二、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及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我主要採用盤錦三段六步教學模式,三段即:自學、導學、測評階段,六步指:定向示談運標、自學指導、自學督查、導學釋疑、合作探究和自主測評。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我利用自製的簡單課件適當點撥,使學生的視覺、聽覺相結合,並密切聯系舊知和現實生活實際。

三、學法: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插圖和史料,學會感知歷史。引導學生注意前後知識之間的御侍族聯系。

2、元朝的統一和行省制度,充鎮弊分利用《元朝疆域》圖,增強學生的空間地理概念,把握行省制度的三步曲(目的、內容、影響)。民族融合的表現從四個方面來把握,培養良好的思維和記憶習慣,並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方法,掌握歷史表象下的深層次的內容。

四、教學過程:

上課後欣賞一下元世祖的治國風采,接著復習上節課的知識,這樣很自然地導入本課。然後出示本節課的自學思考題,鼓勵學生結合思考題自學教材內容,有疑難的地方合作解決。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深入學生中間了解學情,參與他們的討論,解決個別學生的疑難。

(一)、「蒙古的興起」一目,因為不是重點內容,所以只找一名學生結合能反映蒙古人生活的圖片和教材內容,概述蒙古人的生活特點及蒙古社會發展的原因。

(二)、「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一目,先出示成吉思汗的畫像,以加深學生的印象,並提出問題:毛主席曾贊譽他為什麼?為什麼給予他這么高的評價?學生很容易就會答出,接著進一步強調蒙古政權是怎樣建立的,從而師生共同歸納出其主要業績,肯定其歷史地位。蒙古政權的擴張,我利用《元朝和四大汗國》圖,讓學生感受到當時帝國面積的龐大。

(三)、「元朝統一全國」一目,讓學生結合當時的疆域圖,談談蒙古軍隊是怎樣一步步吞並了周邊的政權,建立了元朝,又是怎樣滅了南宋最終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從而理清基本線索,增強直觀性。為了突破難點,我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元朝統一的意義,肯定元朝的歷史地位。文天祥抗元,先出示其畫像,增強感性認識,讓學生講述其抗元事跡並對其進行評價,之後找一名學生有感情地配樂朗誦《過零丁洋》全詩,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同進掀起課堂的一個高潮。

(四)、「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一目,也是本課的一個重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除了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答出行省制度的內容外,還藉助《元朝疆域》圖,強調管轄大都及其周圍的機構名稱、管轄我們家鄉的行省,增強學生的空間概念。為了讓學生認清行省制度的影響,我提示學生要加強與當今行政制度的聯系。元朝對台灣的管理,在學生回答之後,將管理機構的名稱落實到地圖上,並補充其隸屬於福建省,啟發學生回顧三國時內地與台灣往來的史實,以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對西藏的管轄,先讓學生回憶唐朝與吐蕃的關系,再轉向元朝時二者之間關系的變化,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台灣、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民族融合的表現,師生共同歸納出四個方面,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統一的歷史意義,同時也便於記憶。

最後,由學生小結:10-11課知識整合,在此基礎上,我出示知識結構圖,理順本課線索。為了鞏固本節課內容,我最後還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非常側重習題的「精」。

【篇二】部編版初一下冊歷史說課稿:《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說課內容選自部編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十二課《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我將從以下7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為了有效組織並實施教學,我對本課內容作出如下分析:

該課是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的第十二課,課標對本課的要求是「知道宋元時期商業貿易的繁榮;了解宋元時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詞、元曲的流行」。課本由「繁華的都市生活」、「宋詞」、「元曲」三個子目構成,主要講述了宋元時期大都市景象繁華,市民生活十分豐富。

從歷史發展邏輯來看,宋朝實現了政局上的局部統一,元朝更是建立了多民族統一的國家,都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政治環境。經濟的發展為城市的繁榮提供條件,進而促使了市民階層的出現,使得市民文化得到巨大發展,也使中國的城市文化達到新的高峰。因此,我將本課的主題定位為:市民生活和文化的發展。根據教學主題,我將本課內容整合為三個子目「市民階層的出現」、「普通市民的生活」、「市民文化的發展」。

二、學情分析:

奧蘇伯爾:「影響學生學習新知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據此進行教學。」

本課的授課對象為某普通初中初一年級學生——

從學生的知識狀況看,學生經過前面的學習,對宋代社會經濟發展和商業繁榮有一定的了解,為本課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知識儲備。但是本課內容較多,學生把握起來較為困難,容易產生混淆,為了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的學習,我將補充市民階層的相關概念,並用「市民生活與市民文化的發展」為立意,學生跟隨主題思路清晰地展開學習。

從學生的思維特徵分析,七年級學生處於心理學上「形式運算階段」擁有一定的邏輯思考能力,但歷史獨立思考的能力較弱,而且「00」後偏向自我思考。針對這一情況,我將對一些重要問題組織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相互交流中進一步思考問題。

三、教學目標:

在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課標要求,整合三維目標,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

1.通過材料展示,讓學生知道宋朝時期產生的新興階級——市民階級。

2.通過圖片展示、播放視頻與課堂活動,讓學生了解宋元時期都市生活的主要表現,認識到宋詞與元曲的風格特色。

3.通過材料展示與問題探究,讓學生學會分析宋元時期市民文化繁榮的原因,體會到宋元時期是我國城市發展的新階段,是文化上的又一高峰。

四、重難點:

根據課標和學情分析,可以看出本課內容的重要性,為此我擬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市民的生活,難點為市民娛樂文化生活多彩的原因。

重點是:了解市民生活的主要表現。這既是對課標要求的體現,同時只有了解市民生活的表現才能充分體會宋元時期的都市與文化特點。

難點是:宋元時期市民文化繁榮的原因。七年級學生邏輯分析能力較弱,難以認識到市民文化的繁榮與經濟發展、城市發展密切相關。攻克難點有利於學生學會綜合分析歷史問題。

五、教法學法:

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我將採用活動教學法、圖示法、史料教學法和問題探究法來完成本課的教學。

教法中包含著學法,學法里體現著教法,因此,與教法相對應的學法是觀察法、史料分析法和合作探究法。

六、教學過程:

基於以上分析,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本課主題確立為「市民生活與市民文化的發展」。以此作為本課的線索。經過整合將課本內容分成三個板塊「市民階層的出現」、「市民階層的生活」、「市民文化的繁榮」。使學生跟隨線索,思路清晰地展開本課的學習。

一堂課好的開始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因此導入新課部分我將展示雲南夜市的圖片、展示夜市建立的史料,切合學生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下面是新課學習環節:

市民階級的出現

宋元時期的城市和文化的發展與市民階層的出現息息相關,但書本缺少對此的介紹。我將採用展示材料和設問的方式,讓學生更好明晰市民階層的相關含義與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學習接下來的內容。

普通市民的生活

這一子目的內容是本課的重點,為了突出重點,我將本子目內容分成五部分,分別是「大都市」、「市民商業活動」、「市民娛樂活動」、「社會節日習俗」、「文學藝術生活」。

第一,展示宋元時期幾座大都市的城市復原圖,讓學生了解宋元時期大都市的概況。

第二,展示視頻、圖片以及史料,讓學生了解宋元時期主要的商業活動,體會宋元時期商業活動豐富多樣。

第三,通過展示圖片,使學生了解宋元時期豐富多彩的市民娛樂生活。

再讓學生通過猜測三位詩人的詩句所描寫的節日,介紹宋元時期相應的節日習俗。

再以任務卡的活動,引導學生為三位詞人製作名片。活動中了解宋詞的發展、體會宋詞不同派別的特點。

最後展示材料和分析材料,讓學生了解元曲的特點,並分析其流行的原因,培養學生史料實證能力。

市民文化的繁榮

本子目是本課的難點,為突破難點,我將在史料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問題探究。先通過關漢卿的作品以及羅列市民生活的表現,讓學生總結宋元時期市民文化的特點,由此組織學生討論市民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的原因。以此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課題小結部分

通過線索式總結,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理清市民階層、市民生活以及市民文化的發展關系。

七、板書:

最後板書設計方面,我採用綱要式板書,直觀、清晰地展示本課的主題和線索,充分體現條理性和邏輯性。

【篇三】部編版初一下冊歷史說課稿:《宋代經濟的發展》

一、「課標」要求

關於《宋代經濟的發展》這一課,《初中歷史課程標准》的要求是:知道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理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宋代是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農業技術更新,優良品種增多,農業產量大幅增加。紡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南宋時期,南方地區進一步開發,促進江南地區成為中國經濟中心之一,經濟重心南移完成。這一時期,中國經濟發展呈現出三個突出傾向:農業、手工業領域各項技術的創新與推廣、海外貿易的繁榮與經濟重心的南移。

二、教材與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部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9課。本課是有三個子目組成,分別是農業的發展、手工業的興盛和商業貿易的繁榮,三部分內容之間聯系密切,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商業繁榮局面的出現,兩宋時期南方經濟的全面發展直接推動了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所以,本課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是為什麼兩宋時期經濟的發展和變化最終促進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慾強,思維活躍,所以要引導學生觀看視頻、圖片,分析資料,培養他們這種獲得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合作學習。

四、教學目標的設定

1、了解宋代農業、手工業發展和商業繁榮的表現。

2、思考宋代經濟發展與經濟重心南移之間的關系。

3、掌握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原因和現實價值。

【設計意圖】教學目標具體可行,旨在符合《課標》三維目標的要求。

五、教學策略設計

教學重點:商業貿易的繁榮和經濟重心南移(宋代的商業貿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並且本子目涉及「市舶司」、「蕃學」等專有名詞。因此將其作為本課重點)

教學難點:經濟重心南移(這既是宋代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也是我國古代經濟格局的一次重大變化,對後世影響深遠,對今天我國的經濟建設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因此將其作為本課難點)

教法設計:通過自主閱讀、問題思考,小組討論等方式分析圖片,研讀材料獲取知識,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教師給以必要的講授。

六、課堂教學過程設計與實施

導入:名畫引領,再現歷史。多媒體展示《清明上河圖》。提問:從中你能看到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們正在做什麼?你可以買到哪些物品呢?你對這幅畫的第一印象是什麼?這一時期的農業、手工業又有什麼新發展?又將產生怎麼樣的影響?我們今天來一起學習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

【設計意圖】視頻導入,激發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尋找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華。

一農業的發展

1、自主閱讀第一子目,圈點批註宋代農業發展的表現,並展示學習的成果。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通過閱讀提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

2、圖片再現。通過識讀《耕獲圖》和《秧馬》,結合相關事實,了解宋代農業在技術和工具方面取得的進展。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識讀,使學生直觀的了解歷史知識,激發興趣又增強歷史體驗。

二手工業的興盛

1、自主閱讀教材第二子目,了解宋代紡織業、制瓷業、造船業取得的成就,並展示學習成果。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通過閱讀提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

2、圖片再現。展示宋代絲織業的圖片,瓷器的圖片以及閱讀課本第43頁相關史實。了解宋代無論是紡織業,制瓷業還是造船業,都處於世界水平。

三商業貿易的繁榮

1、自主閱讀第三子目,了解宋代商業貿易繁榮的表現,並展示學習成果。

2、對比《唐長安城平面圖》與《北宋東京城平面圖》,體會宋代都市商業新的突破。

【設計意圖】通過讀圖,加深對宋代都市商業貿易新突破的理解。

3、宋代海外貿易超過前代。小組討論:為什麼宋代海外貿易如此興盛?

【設計意圖】使學生們多角度分析問題,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4、探討宋朝出現紙幣的原因及它的作用,今天除了紙幣外,還可以通過什麼方式支付?

【設計意圖】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同時注重歷史與現實的聯系。

5、出示《宋代經濟分布圖》,以及兩宋時期國家賦稅收入南北比例變化表,使學生明確經濟重心南移。

【設計意圖】結合地圖,圖表使學生能對經濟重心南移這一概念有更直觀,深切的體會。

6、研讀材料,分析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設計意圖】通過研讀分析材料,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

7、這節課的學習,對我國經濟建設有何啟示?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七、教學反思及改進

③ 初中七年級下冊歷史教學設計(7-9課)

【 #教案# 導語】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准備了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初中七年級下冊歷史教學設計:第7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要點:趙州橋、唐都長安、雕版印刷術、李白、杜甫、白居易。

2、技能訓練: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從史學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學藝術成就,從而提高學生對唐詩、散文、書法、雕塑等方面的興趣和欣賞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隋唐文化中每一項科技成果無一不是經過發明者無數次試驗,鑽研、認真學習前人成果取得的,我們要學習他們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趙州橋、雕版印刷術信臘、唐詩

教學難點:
1、李白、杜甫、白居易、詩歌特色。

2、趙州橋在世界橋梁的地位及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自隋統一,結束了幾百年的割據分裂狀態,至唐滅亡,期間雖也發生過一些戰爭,但總的來看,國家處於相對安定的局面下。從開皇之治,經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國家經濟繁榮,國力強大,中外交往頻繁。各族人民經過共同努力,創造了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是中國封建文化的高峰,無論是在科學技術、醫學還是在詩歌、建築、繪畫等方面,都有顯著的成就和偉大的創造。本節課,我們共同了解一下隋唐文化在科技方面的表現。

我國有一座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跨度最長的敞肩圓弧石拱橋。你知道它的名字嗎?設計並主持建造這座橋的是隋朝的一名普通工匠。想碰仿一想,他是誰呢?

一、高超的建築水平(板書笑坦纖)

1.趙州橋

(1)隋唐建築藝術的特點?

(2)趙州橋是誰主持修建的?是何時修建的?

(3)趙州橋在世界橋梁有什麼地位?

2.唐都長安

大明宮含元殿是唐朝皇帝舉行重大慶典和朝會的地方。

二、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1.隋唐出現雕版印刷術

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是石頭書的拓印技術和印章技術相結合而發明的。我國四大發明是什麼?

2.現存最早雕板印刷品《金剛經》

3.隋唐醫學的發展

由於雕版印刷術的廣泛運用才使得大量的唐詩能夠保留下來,唐詩內容豐富,我們今天也才能讀到的唐朝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百萬首詩歌。下面我們學習輝煌的唐詩藝術。

三、光耀千古的詩壇

1.唐朝詩歌的黃金時代

我國自古至今都有詩歌,為什麼說唐代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呢?

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涌現了許多傑出的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他們中的佼佼者。

2.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總結:

「詩仙」:李白:盛唐豪邁奔放,清新飄逸

「詩聖」:杜甫盛唐到衰氣魄行渾,沉鬱悲悵

【篇二】初中七年級下冊歷史教學設計:第8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唐朝顏真卿、柳公權、閻立本、吳道子,理解他們的藝術風格和特點。知道莫高窟的藝術地位。

2、過程與方法

掌握學習藝術類人物的基本方法,學會用表格的形式進行知識的歸類與整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藝術來源於現實這一基本道理,理解創新和繼承的關系,知道藝德對藝術家的重要意義。認識莫高窟是世界上的藝術寶庫之一,以激發自己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世界藝術寶庫莫高窟

難點:燦爛奪目的書法和繪畫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隋唐文化輝煌燦爛,成果豐富,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隋唐文化在科技以及文學方面的的成果,現在我們通過幾個問題來復習一下:

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

當時世界上的城市?唐都長安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剛經》

《千金方》是誰寫的?葯王孫思邈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各有什麼特點?

李白——豪邁奔放,清新飄逸

杜甫——氣魄雄渾,沉鬱悲愴

白居易——直白如話,通俗易懂

過渡——除了科技和文學,隋唐文化在藝術方面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這節課我們要講的就是隋唐的書法藝術、繪畫藝術、石窟藝術以及歌舞藝術的成就。首先來看書法。

二、講授新課:

(一)燦爛奪目的書法與繪畫

1、書法

導入——說到書法,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位大書法家王羲之,他被稱為書聖,代表作是《蘭亭序》。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第一個高峰,隋唐的書法家繼承前人的成果,再加以創新,創造出了很多新書體,把我國的書法藝術推向了又一個高峰。那麼隋唐時期的書法家有那幾位呢?

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

(1)歐陽詢

歐陽詢是由隋入唐的大書法家,被稱為唐朝楷書第一人。他先學王羲之,後學北朝碑刻,融會貫通,創造出方圓兼濟、嚴謹勻稱的新書體,世稱「歐體」。代表作《九成宮碑》

(2)顏真卿

顏真卿是繼王羲之後我國書法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顏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他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創立了雄渾敦厚的新書體,人稱「顏體」,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代表作《顏氏家廟碑》。

(3)柳公權

柳公權是和顏真卿齊名的大書法家,世稱「顏柳」。他的字方折峻麗,骨力勁健,代表作《玄秘塔碑》。

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有什麼不同?

顏——雄渾敦厚(肥厚)

柳——骨力勁健(瘦勁)人稱「顏筋柳骨」

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為後人稱頌,是不是就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字寫得好?

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為後人稱頌,並不僅僅是字寫得好,還在於他們的人品高,在安史之亂事件中,顏真卿挺身抗擊安祿山,叛軍用宰相的職位誘惑他都沒有背叛國家。柳公權借談筆法勸諫唐穆宗(穆宗政僻,嘗問公權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穆宗怠於朝政,柳公權以書喻政,由此及彼,巧妙地進諫。從此「心正筆正」說一直流傳至後世。柳公權在「侍書中禁」時敢於直言或婉言進諫的行這,於此可見一斑。)。

這說明,人品與書品是緊密相關的,只有人、書俱佳,才能贏得後人的贊頌。

【動腦筋】

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楷書,結構嚴謹,法度精密。據說,宋朝人將他們二人的楷書用作印刷字體,稱之為「微軟雅黑字」。我們課本中,就有大量微軟雅黑字,請看它們與顏柳的書法有什麼相似之處?(都是方塊字,且結構嚴謹,平穩端莊,大小均衡等。)

過渡——歐顏柳都以楷書著稱,唐朝的書法不僅楷書好,草書也有很高的成就。

(4)草書——張旭(草聖)、懷素(僧人),他們的書法用筆瀟灑有力,奔放流暢,一氣呵成,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過渡——隋唐有很大大書法家,也有很多的畫家。

2、繪畫

(1)特點:隋唐繪畫出現了什麼新特點?

宗教畫富有現實生活氣息,人物故事畫、山水畫、花鳥畫已大量出現。(魏晉南北朝盛行純宗教畫,沒有生活氣息)

(2)畫家:隋唐對後世影響較大的畫家有哪幾位?他們的繪畫各有什麼特點?各有什麼代表作?

閻立本——擅長人物故事畫,他的畫筆力剛健,人物神形兼備,代表作有《步輦圖》。這是一幅有重要價值的歷史畫卷,它描繪了唐太宗接見向唐朝求婚的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真實地反映了漢藏兩族友好親密的關系。

吳道子——世稱「畫聖」,善畫寫意畫(即用筆不求工細,但求神態)。他的畫,注重線條變化,立體感強,風格奔放。他用狀如蘭葉或狀如蒓菜條的筆法來表現衣褶,有飄舉之勢,人稱「吳帶當風」。其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圖》。這幅圖又叫《釋迦降生圖》,描繪的是釋迦降生後,他的父親凈飯王和夫人抱著他去朝拜天神的情景。

講解唐玄宗派他到嘉陵江寫生的故事,說明吳道子畫技的高超。

過渡——隋唐的畫不只有畫在紙上的,莫高窟里的壁畫也非常精美。

(二)世界藝術寶庫莫高窟

導入:我們學過魏晉南北朝的那幾個石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

(1)概況——莫高窟座落在甘肅西部的敦煌市東南25公里鳴沙山的斷崖上,自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開鑿,相傳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於是請工匠開鑿了第一個窟,後歷建不斷,遂成佛門聖地,號為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在唐朝時大大擴展,武則天時已修建到一千多佛龕,所以又稱「千佛洞」。其中十分之六七的洞窟是隋唐時期開鑿的。

(2)藏品:

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若把壁畫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長、規模、內容最豐富的一個畫廊。敦煌莫高窟現存的492個洞窟繪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其中有的飛天長2。5米,也有的不到5厘米。這些飛天好像不受任何約束,姿態千變萬化,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們豐富的想像力。

彩塑——像兩千身,這里有高達33米的坐像,也有十幾厘米的小菩薩,絕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數量眾多,堪稱是一座大型雕塑館庫。

佛經、文書——《金剛經》

(3)地位—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過渡——隋唐人信佛,但青燈古卷的人畢竟少數,歌舞才是唐人的最愛。

(三)盛大歡騰的樂舞

1、概況:大量吸收西域各族和周邊國家的樂舞再加以創新

2、特點:氣勢恢宏——發展到十部樂,那是演出陣容龐大,一部樂就要五十多人,二十多種樂器。講解坐部伎和立部伎。

風格多樣——軟舞和健舞、優美和諧、鏗鏘熱烈

3、代表作:

秦王破陣樂——為歌頌唐太宗李世民而作。李世民即帝位後,由呂才協音律,魏徵等作歌辭,他自己親制《破陣舞圖》。貞觀七年(633年),命呂才依圖教樂工120人披甲執戟而舞。舞隊擺出各種陣勢,伴奏音樂「聲震百里,動盪山谷」。

霓裳羽衣舞——相傳最早由西涼節度使所獻,後經唐玄宗潤色並製作歌詞,改用此名。《霓裳羽衣曲》描寫唐玄宗響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其樂、其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仙女形象。白居易贊此舞「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胡旋舞——舞者身體轉得像旋風一樣快(講解41頁右上角白居易寫胡旋舞的詩)

劍器舞——詩人杜甫兒時看過公孫大娘的劍器舞,幾十年後都難以忘懷。

【動腦筋】

結合課外了解的知識,猜猜當時表演《霓裳羽衣舞》的是誰?楊貴妃。

(四)隋唐文化繁榮的原因

1、隋唐經濟繁榮,如唐朝時期分別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局面,為隋唐的文化繁榮打下了物質基礎;

2、唐朝的科舉制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也促進了文化的繁榮;

3、唐朝統治者的政策開明;

4、唐朝時期對外交流頻繁,這種交流也促進了隋唐文化的繁榮;

5、唐朝人的生活豐富多彩等。

【板書設計】

一、燦爛奪目的書法與繪畫

(1)書法:隋入唐:歐陽詢——方圓兼濟,嚴謹勻稱

唐朝:楷書:顏真卿——雄渾敦厚

柳公權——方折峻麗,骨力勁健

草書:張旭(草聖)、懷素

(2)繪畫:展子虛

閻立本

吳道子——畫聖

二、世界藝術寶庫莫高窟

(1)地點年代:甘肅敦煌隋唐

(2)內容:壁畫、彩塑、佛經、文書

(3)地位: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三、盛大歡騰的樂舞

(1)特點:氣勢恢宏,風格多樣、優美和諧、鏗鏘熱烈

(2)代表作:音樂——秦王破陣樂

舞蹈——霓裳羽衣舞、胡旋舞、劍器舞

【篇三】初中七年級下冊歷史教學設計:第9課 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這一時期民族政權並立的基本史實,包括:少數民族政權遼、西夏、金的先後興起,陳橋兵變及北宋的建立,遼宋戰爭和澶淵之盟,宋夏和戰,宋金戰爭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飛抗金,宋金議和及對峙局面的形成。通過學習,把握民族政權並立這一特殊時代的基本脈絡。

【教學重難點】

女真建立金和岳飛抗金是一個重點內容。

如何正確評價澶淵之盟是本課的難點之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看過電視劇《天龍八部》吧?喜歡看嗎?

2、你能說出其中的喬峰是什麼人嗎?(他的身份),你還記得在這部電視劇里都提到過哪些政權嗎?

3、對,有遼、西夏、大宋、大理,看來喬峰、段譽他們生活在一個多權並立的時代,歷是否真的存在過這樣的一段時期呢?——有,大約從C10初到1276年元滅南宋再度統一中國,在近三百年時間里,祖國大地上群雄逐鹿,民族政權此消彼長,征討並合,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活躍時期,也是我國古代歷民族政權相對比較復雜的時期,就讓我們翻開那個時代的歷史畫卷,了解並立的各個民族吧。

二、教授新課

(一)契丹的興起和陳橋兵變

唐末藩鎮割據到五代十國分裂動盪,再到遼、宋、夏、金等民族政權並立,中國古代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其特點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封建經濟的繼續發展和經濟重心的南移。

1.契丹的興起

(政權名稱:遼,建立者:阿保機,都城:上京)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

(民族:漢,建立者:趙匡胤;都城:東京-開封)

(2)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怎樣加強了自己的統治?(「杯酒釋兵權」)

宋朝建立後,有沒有統一全國呢?(沒有)北宋雖然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但隨之而來的是幾個民族政權並存的局面,要認識到北宋政權並不是一個統一了全中國的王朝。

過渡:因為這時北方還有兩個軍事力量十分強大的政權——契丹族建立的遼、黨項族建立的西夏。於是形成了遼、宋、夏之間有和有戰的並立局面。

(二)遼、宋、夏的和戰

學生閱讀51-52頁內容,先根據「動腦筋」討論回答第1題;然後根據教師的提示,劃書並回答第2題:

1.對於澶淵之盟怎樣評價?

(他們說的都對。對於北宋來說,澶淵之盟是屈辱的,所謂「歲幣」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削弱了自己的國力。但是從整個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來看,澶淵之盟的訂立也有好的作用:它結束了宋遼之間的戰爭,使雙方邊境轉入相對穩定和平的狀態,互相展開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邊境地區的生產發展,有利於後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

2.完成49頁「練一練」:澶淵之盟是(B)之間的和約。(B——北宋與遼)

3.西夏的建立

(民族:黨項建立者:元昊都城:興慶(寧夏銀川))

過渡:當北宋與遼走向衰落時,東北地區靺鞨族的後代——女真族興起並建立了國號為金的政權。從此,女真族的金政權和漢族的宋政權之間又形成了錯綜復雜的關系。

(三)金和南宋對峙

1.金的建立(民族:女真建立者:阿骨打都城:會寧(黑龍江阿城)——後期遷到中都(北京))

2.金先後滅了哪兩個政權?(遼、北宋)

公元1126年,金軍乘大學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軍俘虜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宗室後妃三千多人北去,北宋滅亡,歷把這一事件稱為「靖康之變」。

3.南宋的建立(1127年,北宋滅亡後,它的「皇族」趙構重建政權,後來定都臨安(杭州)。由於臨安在東京之南,史稱南宋。)

4.岳飛抗金

岳家軍打勝仗的原因是什麼?(他們為正義而戰,紀律嚴明,作戰勇敢,機智靈活。)

5.宋金和議

④ 七年級下冊歷史部編版提綱

初中學生有很多歷史成績總是提不上去,甚至還有同學覺得學習歷史很難。那麼你知道七年級下冊歷史提綱怎麼寫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歷史部編版提綱,如果喜歡,歡迎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

七年級下冊歷史部編版提綱

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一、南北重歸統一

1、隋朝的建立: 時間: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楊堅 都城:長安

2、隋朝的統一時間:589年

思考:想想為什麼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後,隋朝能實現重新統一?

(1)隋朝: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經濟發展;

長期的分裂割據,人民渴望統一;

隋為滅陳做了充分准備,戰略戰術運用得當

(2)陳朝:南方陳政權統治的腐敗;

陳後主驕傲自大

隋朝能實現重新統一的意義(影響、作用)(隋朝在中國歷史中的作用)

(1)結束了西晉滅亡以來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同秦朝)

(2)開創了一系列的新制度

(3)開鑿了舉世聞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大運河

(4)為隋唐時期的空前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承上啟下)

二、「開皇之治」

隋文帝的統治 措施 :

①改革制度 ②發展生產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 「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

1、開鑿的目的: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2、概況: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里。

空白(圖)

3、意義:

(1)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創造力

(2)大大加強了南北的政治、經濟、 文化 交流。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

(3)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

4、評價:

積極方面:意義

消極方面: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給勞動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

5、從東漢末年到隋統一前近400年,是大一統國家形成以來時間最長的分裂時間。

6、蘇伊士運河:大大縮短了歐洲、美洲、印度洋沿岸和大西洋西岸各國間的航程。

巴拿馬運河:大大縮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航程。

7、比較秦朝與隋朝的相同之處:

(1)都結束了我國的分裂局面,實現了全國統一。

(2)都制定了許多重要制度,在歷產生了重大影響

(3)都興建了重要工程(4)都只有2個皇帝,存在時間很短

(5)都因為x引起人民的反抗

8、隋朝的滅亡:是因為隋煬帝的x大運河只是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第2課 「貞觀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朝滅亡原因:

大興土木(修建洛陽),數次對外戰爭(三征高麗),酷虐殘暴

2、概況:618年 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 都城:長安

二、貞觀之治

1、定義: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 清明 ,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

2、原因:表格

3、內容:

政治上

虛心納諫、重用人才、完善三省六部制

經濟上

改革賦役制度,輕徭薄賦(減少百姓服勞役天數,也可以用實物代替)

文化上

完善科舉制

法律上

修訂法律、寬省刑法

民族關系

密切與少數民族的關系

1、唐太宗重用人才: 房玄齡、杜如晦

2、中書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省審核,尚書省執行

3、《唐律疏議》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備的法典,對亞洲各國產生了重大影響

4、《貞觀政要》是記錄唐太宗政績和他與魏徵等議論古今得失的書

5、評價唐太宗

唐太宗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表格

但也必須指出,作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樣對人民進行剝削和壓迫,在晚年,他的驕矜情緒和享樂思想逐漸滋長。

第3課 氣度恢宏的隆盛時代

一、女皇武則天鞏固統治

1、加強中央集權:①重用酷吏,使用恐怖政策;

②將唐初的《貞觀氏族志》修改為《姓氏錄》;

③進一步發展科舉制,創設殿試、武舉

2、農業;重視農業生產,減輕農民負擔。

減輕農民負擔,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史稱有「貞觀遺風」,「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二、開元盛世

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

(1)任用賢才(姚崇)(2)重視吏治(3)崇尚節儉(4)改革軍事、財政、漕運制度

開元盛世:唐玄宗統治前期,政局穩定,經濟繁榮,被譽為「開元盛世」。(在整個封建社會盛的時候)

三、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

(1)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

(2)茶葉生產的發展

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2、手工業

(1)絲織業:以蜀錦最有名

(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3)冶鑄業

3、人口:唐初300多萬戶到唐玄宗時1000多萬戶

四、唐朝疆域

五、唐朝幾位皇帝的順序:

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

提高歷史成績的技巧有哪些

熟讀課本。初一歷史對課本已有知識的把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視。所以,要與針鋒相對,課本是法寶。 方法 是一遍遍地看。抓住書本框架,背熟目錄和小標題。因為每一本歷史書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規律編排的。我們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知識的整體,背熟目錄才能准確把握歷史發展的線索,建立知識點之間的深入聯系,為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奠定基礎。考場答題時,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觀概括,盡量避免因遺漏觀點而失分。

注重整理筆記,抄錄書里。很多同學沒有單獨的歷史 筆記本 ,而是把筆記抄到書里,方便和課本知識緊密聯系。有的同學還會把幾本參考資料的延伸知識或者精闢見解都抄錄在書中,翻閱課本時也會一起復習。這樣在考試中你的歷史語言表達會更加完善和專業,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廣,進而得分更高。

分專題 總結 。這個在第二輪復習中老師也會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總結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會議之類的。這樣不僅可以讓讀書看書更加有趣,還可以提高初一歷史歸納總結能力。

學好歷史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1. 課前預習

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豐富歷史閱歷

歷史教材只是我們學習歷史的一個中介,我們還應該通過課外讀物、影視媒體、當地歷史博物館紀念館等多方途徑涉獵、選擇和運用有效歷史信息,並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學和與同學們的互助合作探究學習體驗過程來豐富我們的歷史閱歷,拓寬我們的歷史思維和眼界。

3.學會記憶

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 思維導圖 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掌握答題技巧

掌握一定的審題、解題等應試技巧。如何審題?概括的說就是細心閱讀,深刻理解,開拓思路,反復推敲。重點放在審題型、審范圍、審重點及審字詞標點等。如何解題?我們可以採取分析法、篩選法、頭尾判斷法等。比如材料解析題的解題要求:

第一步,認真閱讀,正確理解。通過閱讀史料,找到折射的教材內容,字斟句酌,正確理解。

第二步,注意關鍵詞語,確定時間地點。根據史料總體和關鍵詞語找出史料所反映的時間、地點。確定時間和地點是解題的先決條件。

第三步,歸納概括,精練准確。解答史料題,我們應該用簡明的學科語言歸納和概括出一個基本觀點出來。


七年級下冊歷史部編版提綱相關 文章 :

★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

★ 2018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

★ 七年級下冊歷史提綱

★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提綱全套

★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人教版提綱1-11課

★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人教版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復習提綱

★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復習提綱

★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總結歸納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2017

⑤ 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一下冊歷史的學習中同學們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是有很多的,所以同學們在這個學期的學習中需要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整理總結。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下冊歷史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

第一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P2-5)

隋文帝:楊堅(北周外戚)

1.建立隋朝(581年,都城長安)

2.滅陳,南北重歸統一(589年)

3.勵精圖治

隋煬帝:楊廣

1. 開通大運河(605年開始)

一. 南北重歸統一

1. 國家出現統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負擔較輕,社會經濟繁榮,人口有大幅度增長,據史書記載大倉庫的糧食、布匹,可以供應政府五六十年的開銷。

二. 大運河的開通

目的: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意義: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1. 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浙江杭州),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隋朝大運河)

隋統一條件:

客觀上:

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經濟的發展

②長期分裂割據,人民渴望統一

③南京陳政權的腐敗

主觀上:

①隋建立後,勵精圖治,政治穩定,經濟繁榮

②隋滅陳作了充分准備,戰略戰術得當

2.大運河:

三個點:洛陽、涿郡、餘杭

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第二課 貞觀之治(P7-10)

一.李淵(唐高祖)建唐(618年 長安)

二.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

1.關於貞觀之治:一是貞觀、太宗年號是唐太宗時期,二是“貞觀之治”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強盛。

1. 唐太宗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吸取隋亡的教訓,明白統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

措施:

1.吸取隋亡的教訓(政治)

2. 輕徭薄稅,發展農業(經濟)

3. 勤於政事,善聽正確意見(政治)

4. 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經濟)

5. 同時注意“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慾望(經濟)

6. 他還下令合並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於減輕人民的負擔(政治)

7. 唐太宗注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政治)

善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人稱:房謀杜斷)

敢於直言的魏徵(著名的諫臣)

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1.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上

2. 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3. 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

4.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第三課 “開元盛世”(P12-15)

開元之治

1. 任用賢才,勵精為治。

2. 整頓地方吏治。

3. 提倡節儉。

(書P12)

盛世(經濟繁榮)

1. 農業:曲轅犁、筒車、

2. 手工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

3. 商業:長安

盛世經濟的繁榮

1. 唐玄宗時期,共建了四十多處大型水利工程,南方水稻廣泛採用育秧移植栽培,茶葉在江南農業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2. 唐朝的農民還改進犁的構造,製成曲轅犁,還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3. 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4. 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5.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6. 907年,唐朝滅亡。

第四課 科舉制的創立

一. 科舉制的誕生

1. 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2. 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二.科舉制的完善(唐)

1.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擴大國學的規模

2.武則天:創設殿試和武舉

3.唐太宗: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1.唐朝科舉制的逐漸完善,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明經兩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

三.科舉制的影響

科舉制的影響科舉制改善了用人的制度,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文學藝術的發展。

1. 科舉制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犁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1905)

第五課 “和同一家人”(P22-26)

民族關系

一. 民族政策

1. 唐太宗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

二.唐與突厥(新疆)

1.(唐太宗)安西都護府

唐朝政府在邊疆地區設置機構,加強管轄。

安西都護府:唐太宗

北亭都護府:武則天

三. 唐與吐蕃(西藏)

1. 七世紀(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2. 八世紀(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

1. 吐蕃人是藏族的先祖,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帶。有的以游牧為業,有的以農耕為生。他們的紡織業和冶鑄業的水平也很高。

2. 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贊普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羅些。

3. 文成公主入藏的影響: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的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四. 回紇的勃興

1. 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游牧於色楞格河流域。八世紀中期,回紇建立汗國,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懷仁可汗,雙方關系友好,後來,回紇改名為回鶻。

五.“車書本一家”

1.隋唐時期,我國東北松花江、黑龍江流域,生活著靺鞨族,有“海東盛國”之稱。

2. 隋唐之際,雲南洱海間一帶發布著六詔。六詔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後來,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邊的南詔統一了六詔,唐玄宗封其首領為雲南王。

第六課 對外友好往來

兼收並蓄

一. 遣唐使

1. 貞觀年間開始,日本來中國的遣唐使有是多批,同來的還有留學生和留學僧等。

2. 使團規模龐大,少則二百多人,多至五六百人。

3. 遣唐使會過後,很受重視。他們一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他們還參照漢字創制了日本文字。

二.鑒真東渡

1.唐玄宗是,鑒真應日本僧人的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設計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樣優美,至今猶存,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

三.唐與新羅的關系

1.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

2.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3.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採用科舉制選拔官吏,還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

4.朝鮮的音樂也傳入中國

四.玄奘西遊

1.貞觀年間,玄奘從長安出發,歷經艱險,前往天竺。

2.還以親身寫成《大唐西域記》,這本書,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第七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 高超的建築水平

1.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七百多年以後,歐洲人才建成類似的橋。

2.唐都長安規劃整齊,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宮含元殿,氣勢宏偉,富麗堂皇。

二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1.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2.隋唐時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集等。

3.唐朝印刷的《金剛經》(印於868年),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術品

三 光耀千古的詩壇

1.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李白:性格豪放

《早發白帝城》《蜀道難》

他的詩,既豪邁奔放,有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

詩仙

3.杜甫:生活在唐朝有盛轉衰的時代

他的詩,深刻地反映了那個復雜、動盪的歷史年代

三吏、三別 詩聖

4.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樂府》

他提倡詩歌要更多的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

他的詩:諷刺社會,同情人民,直白如話,通俗易懂

第七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二)

一 燦爛奪目得到書法和繪畫

1.顏真卿:創立了雄渾敦厚的新書體,人稱“顏體”

他是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

2.柳公權:自成“柳體”

他的字方折峻麗,骨力勁健

在書史上留下“筆諫”的美名

3. 後人把柳書和顏書並成為“顏筋柳骨”

4. 閻立本:擅長人物故事畫

《歷代帝王像》《布輦圖》

5. 吳道子:畫技高超,後世稱他為“畫聖”

《松子天王圖》

二 世界藝術寶庫莫高窟

1.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2.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三 盛大歡騰的樂舞

1.唐太宗:《親王破陣樂》《霓裳羽衣曲》

第二單元 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

第九課 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

一 契丹族的興起和陳橋兵變

1.10世紀初,契丹傑出首領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阿保機就是遼太祖。

2.那時候,唐朝已經滅亡,出現犁割據混戰的局面。黃河流域相繼由五個朝代統治,合稱“五代”(五個朝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3.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手下的將士把一件黃袍披在他的身上,高呼“萬歲”

4.趙匡胤建立了宋朝,取代後周,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

5.趙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後,陸續消滅割據政權,結束了分割局面。

二 遼、宋、夏的和戰。

1.雙方在邊境地區開展貿易,宋用絲織品、稻米、茶葉等,換取遼的羊、馬、駱駝。

2.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後很長時間,遼宋保持和平局面。

3.那時候,西北地區的黨項族勢力崛起。11世紀前期,黨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元昊向宋陳稱臣,送給西夏歲幣。

4.西夏設太學,譯漢文書,積極吸取中原文化。

5.12世紀初期,女真的傑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接著在會寧稱帝,國號金。他就是金太祖。

6.金先滅了遼,又於1127年滅亡北宋。北宋皇帝欽宗的弟弟趙構,於同年登上皇位,後來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7.岳飛在郾城大敗金軍,收復了許多失地。宋高祖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威脅他們的統治,就向金求和,並令岳飛等人班師,解除他們的兵權。秦檜還以所謂的“謀反”罪殺害了岳飛。

8.岳飛班師以後,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後來,金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

第十課 經濟重心的南移

一 南方農業的發展

1.從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戰亂較少,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增加了那裡的勞動人手

2.加上自然條件的變化,江南地區的農業發展較快,逐步超過北方。

3.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從越南引進新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

4.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5.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

6.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

7.茶樹的栽培也有很大發展,江南的丘陵地區,新辟了許多茶園。

8.重要原因:北人南遷

二 南方手工業的興旺

1. 蜀地的絲織品“號為冠天下”,江浙的絲綢產量高,朝廷用的絲綢,有很多來自江浙。從海南興起的棉織品,南宋是已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

2.宋代是中國瓷器史上的輝煌時代,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紋瓷器(南宋)。

3.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著名的瓷都。

4.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達的造船業。

三 南方商業的繁榮

1.那時候商業都市很多,最大的是開封和杭州,杭州改為都城臨安後,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臨安人口多達百萬,大街小巷店鋪林立,早市、夜市 “買賣晝夜不絕”。

2.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3.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強管理,南宋的外貿所得,在財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4.那時候,市場上流通的仍是金屬貨幣,人們攜帶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5.南宋時,紙幣發展成與銅錢並行的貨幣。

6.從唐朝後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後完成。

7.那時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也是“國家根本,仰給東南”的解釋)

8.六朝時江南地區的開發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

第十一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

一 衣食住行等習俗的變化

1.北宋初年,崇尚節儉,衣帽上不得綴飾珠玉,對各級官員的服色都有嚴格的規定,普通老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到後來,奢侈之風盛行,統治者的衣服精美華麗。受北方人的影響,勞動者多穿小袖狹身的短衣。南宋有的學者認為: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2.由於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腳的陋習也逐漸傳開。這反映婦女受到的封建束縛越來越嚴重。

3.那時的飲食相當豐富,東京城裡的食品有兩百多種,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還有冷飲。

4.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為多,南宋的羊肉價格較高,一般人吃不起,南方人吃魚多。
初一歷史期末復習計劃
一、復習時間

大約有四周的復習時間。第一周每班每周2節課,後三周每班每周3節課,這樣算下來,每班大約能有11節課的復習時間。

二、復習任務

初一第一學期歷史共有四個單元,24課。

三、復習措施

我們把短暫的復習時間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鞏固基礎知識。計劃用8節課,課堂上老師領著復習,把基礎知識再強調一遍,照顧那些學困生,至少讓他們也知道基礎知識“是什麼”,使那些好學生再加深印象,達到熟練的程度。然後跟配套練習題,課堂上限時限量閉卷完成,再自己動手校正答案,題型包括填空、選擇和連線。最後,對於那些沒有現成答案,側重於理解的問題,教師再引導學生分析共同解決。

通過這一階段的復習,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基礎知識,拿到佔六成以上的基礎知識分。

第二階段,主要是解決重點難點。計劃用3課時,這一階段需要老師一專題的形式,引領學生把相關聯的知識點有機的聯系起來,強化記憶和理解;然後再配相關練習題加以鞏固應用。

通過這一階段的復習,學生更夠更好的應對材料解析題的考察,能力會大有提高。

四、復習目標

通過這一階段的復習,我們的目標是使學生的優秀生人數在期末考試中升至平均數以上。雖然難度很大,但是我們會盡力、會盡最大的努力。並相信我們的努力會有相應的收獲!
初一歷史學習難點與對策
難在記憶——內容繁多,難理頭緒,記不住,容易忘。

具體對策:硬背不如巧記,貴在每日堅持,切忌考前突擊。

實用舉例: ①奇數法記年代: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爭和新文化運動、1917張勛復辟、1919五四運動、1921中共成立。 ②中外史對比法:1939--1945二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抗日戰爭 ③因果推導法:市場(根本)——走私鴉片——銷煙(直接)——鴉片戰爭 ④濃縮轉化法:戊戌變法——“變”(政治:君主立憲;經濟:發展資本主義)

難在答題——題能看懂,答案難做,容易失分。

具體對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點,做到心中有數;“二找”,按照題意,回歸課本,找到相關知識點;“三規范”,答題語言規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問題。 實用舉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綜卷•歷史部分》的三道題目解析。 ①列舉:周恩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件事(3分)1927:領導南昌起義;1935:參加遵義會議,支持毛澤東正確主張;1936: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敘述要簡單、准確 ②材料解析:大國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將材料中的語句加以概括和轉化出對內改革(依據國情選擇發展道路)、對外學習借鑒他國經驗兩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紀最後30年的時代特徵?(4分) 應包含政治(總趨勢——和平與發展,國際關系特點——美蘇爭霸到多極化)、經濟(知識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和區域集團化)、科技(高科技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

難在復習——書有幾本,題海無邊,難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體對策:文明史,歷史復習的新角度; 專題化,歷史考試的總趨勢;重基礎,體現基本能力要求;重現實,適度結合熱點命題。 實用舉例:①2007年高考的一道選擇題引發的爭議;謚號、廟號、帝號、年號的差別——文科更注重積累。 ②《大國崛起》熱映引發的出題熱;從整體設問:共同原因、經驗、共同目標、啟示等;從單個國家設問: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響(啟示);關系:個別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觀在命題中的體現和做題的要求。農耕文明——工業文明,命題更關注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大事件,如生產工具變革、三次工業革命等。

猜你喜歡:

1. 初一歷史知識點大全

2. 人教版七年級下歷史知識點梳理

3. 七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歸納整理

4. 初一歷史上冊知識點重點總結

5. 初中歷史知識點全總結

⑥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設計

能否有效地展開七年級歷史教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學設計的影響。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設計,希望你們喜歡。

七年級歷史下教學設計

開放與交流

教案示例

課程標准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設計思路

學生天生有著探究的動機任何神奇的、未知的事件都能促發他們的好奇心和發現問題。所以當他們從影視文學作品中了解了一些與本課有關的事件後,各種疑問、奇思妙想也就隨之而來。基於學生的這個特點,我對本課教學作了如下設計:

1.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學則須疑”,沒有問題就沒有研究。教學中應鼓勵學生提問,初步培養學生自己提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

3.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探索歷史知識,發現問題,初步培養學生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的能力,並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和理解歷史,解釋歷史現象,解答歷史問題,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

4.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唐朝的經濟繁榮和國力強盛,是國傢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礎,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接受學習外來先進文化的氣魄。

目標:

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遣唐使”和“鑒真東渡”通過高僧到日本傳教,日本留學生到中國學習儒家文化,表明唐朝對外開放,向海外弘揚中國文化;“玄奘西遊”則通過中國僧人到印度取經的故事,表明中國人學習外國文化的開放意識和刻苦精神。

課前准備

學期第一節課指導學生閱讀“隨唐歷史”的有關章節,向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你對哪一課最感興趣?看完你感興趣的課文後,你有什麼疑問嗎?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海內存知己”感興趣的程度達到70%左右,且提出了很多問題。

1.針對學生的疑問,顯而易見的問題,當堂讓學生自問自答了(如玄奘西遊時真有孫悟空幫忙嗎?等等);還有一部分問題,我請學生和我在學習唐朝政治、經濟、文化(提到“海內存知己”前面講)的過程中共同探討解決;對於涉及本課的一些問題,我把它們進行了整理歸納分類,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找資料。學生問題摘錄如下

⑴頻繁的貿易往來:當時我國比其它國家強在哪裡?唐朝為什麼要和外國交往?能不能不和別國交往?唐朝與七十多個國家有往來,交流是否方便?

⑵唐與日本:唐朝和日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往來?著名的人物有誰?鑒真設計的招提寺什麼樣?鑒真設計的招提寺為什麼被日本人視為藝術明珠?日本至今還保留著唐的哪些遺風?

玄奘西遊:玄奘為什麼去天竺?他是怎麼去的?

2.根據學生的作業反饋,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記下書名、出版社、出書日期)、上網查找(記下網站)等方式積累資料;啟發學生利用自己查找的資料,製作成課件(圖畫、表格、多媒體課件)或以講故事、表演等形式,來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前的准備活動,以便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初步體會學習歷史的方法和愉悅,增強其參與的意識和成就感。

教旁雹案(教學過程)

教 師:“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唐詩什臘啟和么意思?

學 生:略

教 師:這句話正好反映了唐朝與亞洲各國的輪盯友好關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開放與交流”,了解唐朝和它的近鄰友好交往的盛況。

教 師:隋朝時候,和中國通商往來的有十幾個國家,到唐朝時發展到七十多個國家。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國家和唐朝往來?

學 生:略

問 題:當時我國比其它國家強在哪裡?唐朝為什麼要和外國交往?能不能不和別國交往?

學 生:略

問 題:唐朝與七十多個國家有往來,交流是否方便?

學 生:略

教 師:強盛的唐朝是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先進國家,外國人把中國人成為“唐人”。但是它並沒有陶醉,而是順應歷史潮流,實行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鼓勵交往。交往中肯定有不方便的地方,但換個角度,以當時唐朝對外交往的路線與漢代相比較,又會是什麼結論?

多媒體:展示《絲綢之路》、《唐朝的主要交通路線》)

教 師:漢代對外交往的主要路線是“絲綢之路”,(略)。唐代的主要交通路線,陸路兩條(略);海路三條(略)。比較這兩幅交通圖,你發現了什麼?

學 生:略

教 師:從對比的角度看,當時唐朝對外交往相對比較方便。通過上面的討論和比較,我們清楚了唐朝頻繁貿易往來最重要的基礎是國力強盛,再加上唐朝政府較開放的對外政策,較便利的交通等條件,吸引了許多外國人,長安也成為一座國際性的大城市,唐朝同亞洲近鄰的交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

教 師:日本受唐朝文化的影響也是廣泛和深遠的。著名史學家郭沫若先生稱之為“唐風洋溢奈良城”

板 書:一、遣唐使與鑒真東渡

問 題:唐朝和日本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往來?著名的人物有誰?鑒真設計的招提寺什麼樣?鑒真設計的招提寺為什麼被日本人視為藝術明珠?日本至今還保留著唐的哪些遺風?

多媒體:展示圖片,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對比

學 生:略

教 師:日本向唐朝學了許多東西,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今天日本在某些方面走在了我們前面,想一想我們應向日本學習什麼?(做思考題)上面講的是人家學我們,當時有沒有我們吸取外國先進文化的事例?

板 書:二、玄奘西行

多媒體:《玄奘西遊》

教 師:從長安出發,沿漢代的“絲綢之路”進入印度半島,當時叫“天竺”他在那爛陀寺學習後,又遍游天竺各地,返回長安。

問 題:玄奘為什麼去天竺?他是怎麼去的?

學 生:介紹一兩件有關玄奘西遊取經的故事,學生課件演示,圖畫展示。

教 師:玄奘回國後又做了什麼事?

多媒體展示:《阿旃陀石窟》

教 師:通過《阿旃陀石窟》說明《大唐西域記》的價值。阿旃陀石窟在今天的印度孟買,當時已經過了幾百年的經營,很多的名工巧匠在這里畫了壁畫,塑了石像。後來佛教衰落,石窟逐漸埋沒在荒草之中,19世紀初又重新被發現。人們就是通過《大唐西域記》的記載,才斷定它是歷史古跡,其它史書對此都沒有記載。伴隨著佛教在唐朝的廣泛傳播,天竺文化也逐漸滲透到了唐朝的文化領域。

學 生:略

教 師:唐朝實行了對外開放的國策,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來到唐都長安,使它發展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國際大都會。請同學們看看《唐長安城示意圖》,歸納一下它的特點。

學 生:城市規劃氣魄宏偉,街道整齊,功能區健全……

教 師:閱讀本目教材,請同學描述一下唐都長安的繁榮狀況。

學 生:略

小結:通過這課的學習,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唐朝所以能“海內存知己”是和國勢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分不開的。如今我國對外開放,加入世貿組織,你認為最重要的基礎是什麼?

學 生:討論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淺析

一、初中歷史教學反思的意義

1.改革基礎教育課程的需要

隨著新課改步伐的加快,我國當前的歷史教學進入了新階段,歷史教學方式日益凸顯其重要性。新課程的發展需要教師和學生對課程共同體驗與感悟,要學會探究自己的學習方式,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

2.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教育家葉瀾的“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的名言一直激勵著廣大歷史教師投身於歷史教學反思中去,教師通過對自身的不斷反思更科學地教會學生知識,同時對於自身能力與素質的提升也是一個巨大的發展契機。

3.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需要

歷史學科是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承載了人們對學科的發展期望,是歷史每個重要瞬間的凝結。歷史也是一門反思性較強的學科,社會總是在歷史的反思中不斷進步的。教師通過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通過學習具有高質量的歷史來領悟生命的真諦,客觀上有助於提升歷史教學的質量。

二、初中歷史教學反思途徑

1.對學生教育的反思

首先,反思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學習態度是最易於發現的,某位學生上課學習表現得認真與否,教師一眼望去便知結果,也可從學生的眼神中分辨出教師是否懂得學生真正地接受或者理解了知識。學習態度不誇張地說決定著學習的結果,因此要到學生學習態度最認真的時候去講授那些較為重要的知識。其次,反思學生的學習內容。反思學生是否能夠接受現行的教育內容,反思學習內容的難易度,做到難與易均衡,找到“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覺得他只要努力了或許就會學會這些知識。在這一階段,教師最重要的是學會反思是否做到把握內容的難易適中來進行教育。最後,反思學生的學習方法。可以反思學習的方法是否科學、合理、高效,反思學生學習的方式是否脫離死記硬背的苦海,是否達到理解的標准。

2.對教師自身的反思

教師的反思不僅體現在對教師所具備的知識的反思水平上,更應深入實際,做各項反思的實踐者,從教學的整個環節入手去解決面臨的問題。第一,反思自身的教學意識。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與思考的意識,提醒自身是否做到了反思,是否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是否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教學環境。第二,反思自身的教學技能。反思不是一向簡單的回憶工作,“通過教師本身進行教學反思”是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分析教學涉及的各個方面,多角度地分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反思自己是否全面、透徹地將知識講述給了學生,反思自己在一堂課上是否照顧到了所有學生或大部分學生的接受知識的程度。第三,形成反思習慣。反思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見效果的,需要長期地堅持和積累,在教學前要意識到需要反思哪些知識,具體應反思些什麼內容;在反思過程中,需要注意反思的重點,通過反思幫助學生記憶知識,更好地運用已學知識去探索未知的知識,形成經常反思的能力與習慣。總之,教師需要反思的事情有許多,教師要盡量做好每一件事的反思工作。

3.對歷史教材的反思

一本好書勝過一位好老師。我們可以從優秀的書中汲取營養,可以從書中領略先進人物的思想事跡,從中外名著、歷史教材、相關史料中發現歷史,通過課外書目的閱讀了解歷史發展的現狀,了解歷史發展的步伐,汲取先進歷史人物的發展經驗,從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掌握歷史。一方面,注重反思歷史教科書。教科書是教學的主要載體,是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工具書。但是教科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代的步伐不斷地更新教材素材,便於教師和學生掌握一手教學資料,在教學中做到與時俱進。教師要從歷史教科書中總結教學規律,反思已出現的教學事跡。另一方面,注重反思相關歷史史料。所有的事物都是利弊並存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一些不真實的史料,通過已掌握的知識去分析與鑒別知識的真實性與准確性,以免錯誤的、無根據的史料誤導學生的思想與價值取向。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各方面存在極大的不穩定性,給予他正確的方向便會使他走向光明的道路,反之則相反。因此,教師不僅是教書的人,也是育人的人,要擔負起各方面教育職責。在一線教學的歷史教師,必須不斷地經常反思自己,反思每一個教學的細節,深入了解學生,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努力。

閱讀全文

與初中歷史七下怎麼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8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3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