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柘皋古鎮的歷史
柘皋之戰是南宋初年宋軍抗金戰爭中的重要戰役之一。名義上由張俊指揮的宋軍在這次戰爭中先勝後敗。戰爭結束後,金軍退淮北歸,宋軍也退到江南,宋朝廷與金統治者簽訂了屈辱的「紹興和議」。
事件經過
紹興十年(1140年)七月底,隨著岳家軍班師,中原地區乃至淮東地區的抗金戰爭都已結束。金軍統帥兀術在這年秋冬之交到燕京朝見了金熙宗,隨即返回開封,開始點檢糧草,調集兵馬,准備以重兵南侵淮西。宋朝在淮西有三支大軍:淮西宣撫使張俊8萬人,淮北宣撫副使楊沂中3萬人,淮北宣撫判官劉錡2萬人。兵力雖眾,但戰鬥力不強。金軍從1140年底開始逐步由開封附近諸地向南移動。紹興十一年(1141年)正月中旬,兀術、韓常等人的部隊越過淝水,攻佔壽春。二月三日進入廬州。當南宋朝廷得知金軍抵達廬州界的消息之後,急忙發給岳飛一道手詔,命岳家軍前往江州,乘機照應,以使金軍腹背受敵。同時,岳飛也向朝廷建議,乘金軍主力南侵淮西之機,岳家軍可再度長驅中原襲取汴京和洛陽,金軍勢必回軍救援,淮西的戰局必將得到緩解。岳飛估計宋高宗不會接受此策,又於同日提出中策,說前往救援淮西,沿江東下,再由江州北上,不如改由蘄州、黃州一帶渡江,出敵不意,可收腹背夾擊之效。高宗果然批准了這一中策。
戰役開始
當金軍南侵之時,淮西宣撫使張俊正率部停留在杭州,在淮西地區僅布置了一個飛騎偵察隊,由部將姚端率領。南宋朝廷一方面督遣張俊趕緊由建康率領全軍渡江迎擊,另一方面急令駐扎在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的劉錡率軍渡江前往防守廬州。留守廬州的部隊僅有統制關師古的2000餘人。劉錡抵達之後,繞城巡視一周,也認為無法守城,便與關師古率眾南返。行至巢縣東南一個名叫東關的地方,欲在此依山據水截擊金軍。但劉錡、關師古還沒撤到東關時,金軍已經攻佔廬州,並出兵到無為軍、和州境內大肆劫掠。在這種形勢下,張俊和王德於二月初四日離開建康,在採石渡江,爭先進入和州,並相繼收復了含山縣、巢縣、全椒縣和昭關等地。
金軍不敢貿然渡江南進,便從和州等地向後撤退,尋機與宋軍作戰。
巧退金軍
二月二十七日,金軍退到巢縣西北的柘皋鎮,認為此地一馬平川,最便發揮自己騎兵的優勢,便把數萬騎兵布置在這里,分為左、右兩翼,夾道而陣,以待宋軍前來進攻。宋軍最先到達的是劉錡部,接著是王德率領的張俊部,殿帥楊沂中此時率領3萬人馬由杭州趕赴柘皋。十八日,雙方展開大戰。楊沂中輕敵冒進,首先遇挫。王德繼之指揮將士集中力量去攻擊敵軍的右翼。王德射掉敵軍騎兵的指揮者,並乘勢大呼,步兵揮舞長柄大斧突入敵陣,經過激烈鏖戰,打敗金軍。金軍被迫撤退到鎮北的紫金山(今壽縣東南)。
此戰的特點是兩軍主帥兀術和張俊都未親臨戰場。指揮金軍的是阿魯補和韓常等。張俊雖是主將,其實與楊沂中、劉錡各自成軍,不相節制,只是各軍的進退由他一人決定。王德隸屬張俊後,升任都統制,並負責戰場指揮。柘皋戰後,金軍退出廬州。張俊根據不準確的情報,以為敵人全部退淮北上,淮西戰事宣告結束,便命令劉錡先退軍回太平州。張俊自己則要與舊部屬楊沂中耀兵淮上,企圖排擠劉錡,獨享打退金軍的戰功。岳家軍此時也抵臨廬州,聽張俊說「前途乏糧,不可行師」後,就退兵舒州,上奏朝廷,以決進止。
中奸計
事實上,兀術在愚弄宋軍,北退的只是金軍的少部分軍隊,大多數人馬埋伏在濠州(今安徽鳳陽)四郊。三月四日,即張俊命令劉錡班師的前一天,金軍以孔彥舟作先鋒,急攻濠州。張俊驚慌失色,急派馳騎追截劉錡,命劉錡一起救援濠州。三月九日,張俊、楊沂中和劉錡的13萬人馬抵達距濠州尚有30公里的黃連埠,接到探報說,濠州城已於八日被金軍攻陷。宋軍聽說金軍已去,楊沂中命令士卒入城,不料遭金軍伏擊,張俊部出兵救援。楊沂中、王德隻身逃回,部眾大部被殲。韓世忠奉命從楚州率部趕到濠州時,敗局已無可挽回。金軍還企圖阻斷其歸路,韓軍且戰且退,又回師楚州。
待命舒州的岳飛得知戰局變化即揮師北上。十二日,岳家軍抵達濠州以南的定遠縣,金軍聞風渡淮而去。楊沂中部敗於金軍後,也於十二日從宣化渡江返回杭州。張俊於十四日渡江返回建康。劉錡部在和州稍作停留,於十八日從採石返回太平州。
內亂
柘皋之戰,宋軍先勝後敗,正是南宋朝廷乞和免戰心理的反映,也是前線宋軍指揮不力、各自為戰的必然結果。同時,作為元帥的張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回朝後,卻反誣劉錡作戰不力,岳飛逗留不進。高宗和秦檜偏袒張俊。借口賞柘皋之捷,把沒有直接參加此役的韓世忠、岳飛分別升為樞密使、副使,削奪手中的兵權。樞密院的實權掌握在同時升為樞密使的主和派張俊手中。七月,不顧岳飛的反對,解除了著名抗金將領劉錡的兵權。八月,岳飛被罷官。九月,秦檜夥同張俊收買岳飛部將王俊、王貴,誣告岳飛謀反。抗金斗爭在謀害岳飛、向金求和的陰謀中被迫停止。 據說在清末,柘皋鎮還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這條老街叫北閘街。這是一條年代非常久遠的老街,當地老人說它的歷史已近400年。
進入老街,先要路過玉欄橋。這座橋距離老街約20米遠,古稱「遇難橋」。民間傳說,當年朱元璋在此遇難,被一漁翁相救,朱元璋當上皇帝後,為報答救命之恩,派人修了這座橋。解放後,此橋改名為玉欄橋。
跨過玉欄橋,就來到了北閘老街口。還沒進入老街,就聽見陣陣的敲擊聲。循聲而去,一家金銀加工作坊內,一個老人正在鐵砧上專注地敲打著一根銀條,店內坐著幾位正在等候的顧客。街口的兩家金銀器手工作坊是現在僅存的「老招牌」。店主洪金泉說:「過去,這整條街都是店鋪。」「雜貨鋪、裁縫店、醬坊、當鋪……」說起柘皋的老招牌,古鎮人如數家珍。
漫步古街,全長200米、寬4米的巷陌兩邊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築,兩層的木樓,粉牆黛瓦,飛檐翹壁。沿街道兩側,房屋緊連。有意思的是,很多房屋的門還是過去店鋪常用的「槽門」。「過去,一早就能聽見商鋪伙計下門板的聲音。每個門板都有編號。這些門板下下來後,還被用作『板凳』招呼客人坐歇,或者是用來擺『攤子』放貨物。」住在老街里的老住戶李新華對記者說道。在沿街古建的斑駁牆體上,「恆記號南北貨」、「胡德成繅絲店」等這樣的字跡依稀可辨。透過它們可以想見當年的市井繁華和濃郁的商業氣息。李新華還拿出自家珍藏的一塊麻石板。這塊石板表面光滑,上面有5道深2寸左右的溝印。「這是當年鋪街面的石板。過去多用獨輪車推貨。這些溝印就是獨輪車留下的。可以想像當時這條街是怎樣的車水馬龍。」 老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它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三座高大的石門門額正中雕刻八仙圖案,兩側雕刻花瓶等裝飾。圖案雖歷經滄桑,畫面卻依然栩栩如生。外觀,可以看到粉牆、黛瓦、馬頭牆和精緻的磚木雕刻。古樸中透著大氣。當鋪當年生意規模宏大,主要從事典當業務,營業范圍除了柘皋地區外,還涉及合肥、定遠、鳳陽、嘉山、全椒等地。
李鴻章當鋪臨街門樓為三間,房屋建築原為七進,現在保存完整的是前兩進,均為兩層,兩進之間由串樓相連。三進之後的老屋已不復存在。不過,令人期盼的是,李鴻章當鋪的修復工作已經啟動。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能一睹李鴻章當鋪的「舊貌新顏」。
Ⅱ 安徽哪一座古鎮高鐵因它設站,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
合肥出發高鐵26分鍾可達!有一座3000年古鎮,古韻十足,值得一來
一般情況下總在一個城市待著,時間久了,往往會感覺很厭煩總是一成不變的苦悶生活,所以等到小長假來臨,或者周末時光,就會在大好天氣里,陪伴自己的好友,或者家人,一同踏向前往旅遊景點的征程。每次走進柘皋(zhè
gāo)古代氣息濃息的街巷,一切都會感覺是那樣的隨心所願,看著在柘皋不斷流淌的河水,就能體會到千百年時間里,陪伴小河靜靜流逝的歲月。
老街上名氣最高的建築物,就是被稱為「天下第一鋪」的當鋪了,這座當鋪是當年李鴻章建造的,根據它的建設規模來看能夠賽過山西票號,之所以會稱為第一,或許跟它的主人擁有直接關聯吧!現在遊客到了柘皋,依然能夠游覽到古韻味十足的當鋪,瞬間會感覺很欣慰。
為了讓柘皋被更多遊客所熟知,現在就連商合杭高鐵在設立站點時,也設立了柘皋站。這也是為了幫助柘皋做宣傳,為了讓更多遊客能夠了解柘皋的歷史文化,為了讓更多人走進柘皋。你們是否喜歡古樸韻味十足的柘皋呢?
交通:距合肥市48 KM,從合肥乘坐G1796高鐵、G7688高鐵,26分鍾可到!
安徽「最牛」古鎮:高鐵因它設站,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了!
Ⅲ 柘皋古鎮
柘皋古鎮
魏小強
在合肥方圓數百公里內,肥西三河和六安毛坦廠鎮是比較有名的鎮。前者以旅遊業出名,後者以教育業為支柱,毛坦廠中學被譽為"亞洲最大的高考復讀工廠"。
我的家鄉巢湖柘皋古鎮雖不及這兩個鎮繁華有聲譽,也算是巢湖境內的一顆明珠。
古鎮歷史悠久。一千多年前,南宋名將劉錡在此地取得"柘皋大捷",此戰被譽為南宋中興十大戰役之一。
巢湖到皖東名城滁州、到省會城市合肥的公路穿鎮而過。
在淮南壽縣境內騎行時,驚嘆於其管轄的鎮之多。不到十幾二十公里左右,就有一個鎮,如木廠、安豐塘、劉崗、炎劉。
從夏閣到廟崗的方集和欄桿的柳集,有三四十公里之遙。
這樣一比較,柘皋算是大鎮,規模大,人口密集。
過年前幾天,鎮上小攤位、店鋪鱗次櫛比,玲琅滿目。綢緞店、木器店、售賣年貨的各種小商鋪,整齊排列在街道的兩邊。街道上人碰人,人擠人,水泄不通。
在上小學的時候,過年前隨家人到街上打年貨,在鎮上的新華書店買到一本梁羽生的連環畫小說《七劍下天山》,凌末風、傅青主、冒浣蓮、以天山大漠為背景的愛恨情仇……這是梁比較好的一部小說,情節曲折感人,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
及至畢業,走上工作崗位,華燈初上,走在鎮上,新華書店門前紅燈籠,一地爆竹煙花碎屑。時光悄然流逝。父輩們在時光里漸漸老去。
小時候覺得柘皋很繁華,後來見了世面,騎行過安徽省內很多地方,覺得它的平淡無奇。柘皋東面,有全椒古河鎮,其繁華、規模和悠久歷史不輸於柘皋。
柘皋有所高中:柘皋中學。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名聲很是不好,一年沒有幾個考生能考上大學。當時對我來說:考上這所高中就是失敗。
不過,我的弟弟是從這所高中畢業的,高考中考上南昌航空工業學院,現在定居在大都市上海。他就讀這個學校的前幾年,有一位學生還考上北京大學。看來,學校好壞與否並不重要,關鍵在於自身。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不知道柘皋高中現在怎麼樣了。
我上高中時,姐姐已經從師范學校畢業,在鎮上的一所小學工作,手頭有不少藏書和文學書刊。在寒暑假和放假的時候,我常到鎮上,從她那裡借書看。我的文學素養和寫作基礎就是從那時建立起來的。
」一到深秋,原野上總是狂風大作,寺院後邊的樹像潮湧一樣呼嘯著,林子旁邊,直達足利的東武鐵路的火車,一早一晚發出震耳的響聲,飛馳而過。」
這是日本作家田山花袋的作品《鄉村教師》的最後一段。主人公鄉村教師清三在日本打贏俄日戰爭 、舉國歡呼之際,身患重病去世,被埋葬於一片榛樹林里。他的一個美麗的女學生來到墳前拜祭,不顧旁人看見,獨自哭了很久。
高三課程緊張。一個春日,我回到鎮上,從姐姐的眾多書刊中翻揀出這本書,粗略地翻看了一下,那時沒有什麼生活閱歷,沒有時間去反復多次閱讀,所以看完後,只記得關於這一片段的大概模糊印象。
在草長鶯飛、芳草萋萋、一年最美的時節邂逅這本書,對當時酷愛文學、多愁善感的我,這個片段和場景在日後該是一種多麼美好珍貴的回憶。
後來,過了四五年,去河南洛陽時,在一個擺地攤的小販那裡看到這本書,恍如撿到珍寶,愛不釋手。從手頭所剩無幾的生活費里,排出幾元大洋,買下這本書。這樣算來,這本書陪伴在我身邊有十多年了。
城市化進程,讓鄉村漸漸凋敝。和繁華喧鬧的大都市相比,鎮內的很多村莊都很破落,少見青壯年。
古鎮的旅遊景點有北閘老街和李鴻章當鋪,但缺少厚重感,缺少大手筆運作。
柘皋的旅遊業應當向合肥學學。
廬陽北郊三十崗一帶景區眾多,有美食城,有文化底蘊豐厚的三國城,有文藝氣息濃厚的崔崗藝術村,有可以觀光採摘的桃蹊果園,有風景優美的滁河乾渠觀光帶,是合肥市民踏青休閑的好場所。
廬陽區政府對轄區這一風景區的投入可謂是大手筆。
在偏僻、少有人居住的農村修了很多寬闊的馬路。
現在,從四里河路到三十崗景區 三國城遺址的主幹道又在拓寬重修。
為了拉動旅遊業,十幾年前就開通了從市區到三國城的300路公交車。
三十崗旅遊業的興起,有廬陽區政府的大力投入,被打造成合肥旅遊業的一張名片。
Ⅳ 環巢湖有哪些古鎮值得遊玩
環巢湖旅遊大道指的是環繞巢湖一周,總長約155公里,形成一個圍著巢湖的「心」形道路。一邊是煙波浩渺中的風帆點點,一邊是分布各具風情的風景名勝。湖光山色交映生輝。
在沿環巢湖大道上,肥東的長臨河鎮、巢湖的槐林鎮、散兵鎮、中垾鎮、柘皋鎮、烔煬鎮、黃麓鎮、中廟鎮,廬江的同大鎮、白山鎮、盛橋鎮,肥西的三河鎮等「環湖十二鎮」無疑是其中最璀璨的珍珠,各具特色、魅力和風情。這些散布於巢湖岸邊的古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環巢湖大道這條項鏈上鑲嵌的顆顆珍珠。
長臨河鎮:在整個環巢湖地帶,只有長臨河有水也有山。長臨河古鎮中主要有兩條老街,南北街長360米名曰老街;東西街長240米,名曰東街,兩條街形成一個「丁」字形,是保存較完整、規模較大的典型皖中特色古街。吳忠性故居坐落在鎮區老街,青磚小瓦,古樸典雅。
中廟鎮:身臨中廟,八百里巢湖盡收眼底,湖心屹立著姥山島,湖岸有千年古剎忠廟,與姥山島隔水相望,真是「人間蓬萊」。
黃麓鎮:素以「文化之鄉」著稱。鎮內有張治中故居(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黃麓師范(安徽省第一所鄉村師范)、相隱寺(百里巢湖第一寺)
黃麓鎮的張治中故居
Ⅳ 柘皋古鎮的基本概況
柘皋,地處吳楚,人傑地靈。歷代人文薈萃,精英輩出。明代有武臣榮祿大夫、沂國公金朝興等;清代有戶部員外郎、刑部郎中湯懋綱、進士楊欲仁等;現代有國民政府考試院副院長「總統府」資政楊亮功;當代有北京軍區中將司令員周衣冰、中央黨校教授馬素兵、國防大學教授程國采、美籍華人科學家闞家蓂等。現代文人高植是我國第一位翻譯托爾斯泰長篇巨著《復活》、《安娜·卡列寧娜》的譯者,郭沫若同志曾為其處女譯本《戰爭與和平》作序,並與之共同出版發行。
柘皋名勝古跡眾多,柘皋八景斐聲方圓數百里,其中「而山白龍洞有著神話般的傳說。據說很久以前有一條白蛇在而山主峰─龍洞內修煉。久之,白蛇得道變成白龍飛天後留此白龍洞,洞口寬約10平方米,洞深數里,其間布滿石乳、石筍,且聞泉水叮咚響。「玉欄古橋」更有其不同尋常的歷史淵源。相傳元末朱元璋起義,遇元兵追殺,至柘皋河邊,進退維谷,危難之際,一老丈從葦叢中推出一隻小船,輕點竹篙,將朱元璋渡過河去。後明朝立,朱元璋在柘皋河上修一石橋,取名「遇難橋」,以報老丈當日救命之恩。後人見「遇難」二字不祥,遂改為諧音「玉欄橋」,相傳至今。